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培训讲义_第1页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培训讲义_第2页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培训讲义_第3页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培训讲义_第4页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培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能转化为电能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1.这些能量都转化了么?其余的部分呢?

2.能源和环境是两个全球所关注的问题,能源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常规能源的有限储藏量与人类的需求存在矛盾,同时大量消耗常规能源带来了环境问题,正确地协调和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是生活在地球上每一个人的职责。10.6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能量耗散与品质降低转化为内能机械能电能化学能······流散在环境中机械能电能化学能······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能量耗散:系统的内能流散到周围环境中,没有办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耗散。品质降低:能量从高度有用的形式降级为不大可用的形式叫品质降低。能量在利用过程中,总是由高品质的能量最终转化为低品质的内能。熵与能量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物理量。能量代表着能的“量”,而熵则代表着能的“质”。在利用能源的过程中,虽然能量总量在减少,但随着熵的增加,能量的品质在降低,做功的本领在减少,称之为能量退降。它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能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1.能源: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2.常规能源: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叫做常规能源,人类消耗的能量主要是常规能源。远古时期人类以天然的火作为能源现在人类利用的风能,地热,核能等新能源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常规能源的大量消耗带来了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2)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氢氧化物等,在降水过程中溶入雨水,使其成为酸雨。煤炭中含有较多的硫,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等物质。被酸雨毁坏的森林(3)光化学烟雾: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受到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二次污染物质——光化学烟雾,主要成分是臭氧.光化学烟雾下的城市(4)臭氧层的破坏:臭氧层的存在对吸收紫外线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臭氧层遭到破坏,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会毫无遮拦地照射到地面上,会提高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也会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同时对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分布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都会造成一系列危害。开发新能源.新能源:指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1.无穷无尽的太阳能:太阳以其巨大的、无穷无尽的辐射能形式提供地球最清洁的能源能。①数量巨大:太阳辐射功率为3.9×1026瓦。能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每年约为1.3×1010吨标准煤,是目前全世界所消耗的各种能量总和的1×104倍。②清洁安全:太阳能素有“干净能源”和“安全能源”之称,它不仅毫无污染,也毫无危险。太阳能发现站

2.永葆青春的风能:风能是由于太阳辐射造成地球各部分受热不均匀,而引起的空气流动所产生的能量。整个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能辐射能约有0.2%被转换成风能,全球的风能总量估计有1.6×1022J。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能源宝库,如果1%被利用,即可满足人类对能量的全部需求。风能发电站4.丰富干净的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等,它们不仅可以再生,还具有不污染环境的优点。据科学家估计,世界海洋能源总量为40多万亿千瓦,这些能量超过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的一万倍,如果开发出其中一小部分,即可满足人类对能源的全部需求。

潮汐发电站5.深藏不露的地热能: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储热库。地热能指地球内部可释出来的热量。据估计,从地球内部每年传到地球表面的热量,相当于370亿吨标准煤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地热发电站6.未来能源的希望——核能:在当前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中,核能尤其重要。核能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其中受控热核聚变的原料氘和氚可取自海洋,足够人类使用几十亿年,是取之不尽的能源。

秦山核电站课堂小结1.能量耗散2.环境污染3.开发新能源课堂练习1.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②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③所谓“能源”,指的就是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④能量耗散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的方向性A.①②B.

①②③④C.③④D.②③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的耗散说明自然界中能量是不守恒的B.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C.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都是常规能源D.具有能量的物质都是能源BC3.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油在气缸燃烧后变成废气排出,说明汽油能量消失了B.汽油机的效率总小于1,说明能量转化时,总能量是减小的C.汽油机中,汽油的能量除转化为机械能外,还转化为其它的能量,总能量并未变化D.机械钟表中,发条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钟表走动的动能,机械能守恒C课后答案1.答:A、D2.解:设通过这个截面的风的发电功率为P则在时间t内通过这个截面的风的质量m=ρ·S·vt①由能量守恒定律有:①②联立并代入数值得:P=140000W3.解: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代入数值得:Δt=19.2℃谢谢!《化妆品术语》起草情况汇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一、标准的立项和下达时间2006年卫生部政法司要求各标委会都要建立自己的术语标准。1ONE二、标准经费标准研制经费:3.8万三、标准的立项意义术语标准有利于行业间技术交流、提高标准一致性、消除贸易误差,作为标准体系中的基础标准,术语标准在各个领域的标准体系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加快,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在此情形下,化妆品术语标准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四、标准的制订原则1.合法性遵守《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中关于化妆品的定义。2.协调性直接引用或修改采用的方式,与相关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相协调。3.科学性对于没有国标或定义不统一的术语,在定义时体现科学性的原则。4.实用性在标准体系中出现频率较高,与行业联系较紧密的术语优先选用。五、标准的起草经过

第一阶段:资料搜集

搜集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文献并对国外文献如美国21CFR进行翻译。第二阶段:2007年末形成初稿

初稿内容包括一般术语、卫生化学术语、毒理学术语、微生物术语、产品术语、人体安全和功效评价术语,常用英文成份术语等7部分。第三阶段:专家统稿1.2007年12月第一次专家统稿会(修订情况:1.在结构上增加原料功能术语、相关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等内容;2.在内容上增加一般术语、产品术语的种类,将化妆品行业的新产品类别纳入本标准;3.对于毒理学、卫生化学、微生物学术语进行修改;4.删除与化妆品联系不紧密、无存在必要的常用英文成分术语。2.2009年1月第二次专家统稿会会议意见:1.修改能引用国家标准的尽量引用国家标准;对存在歧义的个别用词进行修改。2.删除由于本标准中的“产品术语”一章和香化协会所制定的某个标准存在重复,因此删除“产品术语”一章的内容;对“原料功能术语”的内容进行梳理,删除了20余条内容。3.增加专家建议增加“化妆品限用物质”等若干项术语。第四阶段:征求意见2009年2月面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第五阶段:征求意见的处理与形成送审稿。在征求意见的处理阶段再次征求了相关专家的意见。六、标准的内容依据1.《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2.《化妆品卫生规范》;3.美国21CFR;4.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如:GB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GB/T14666-2003分析化学术语等;5.国内外化妆品的相关文献,如《化妆品监督管理及安全性评价》等。七、标准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一)结构:1.范围2.一般术语3.毒理学试验方法术语4.卫生化学检验方法术语5.微生物检验方法术语6.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术语7.常用原料术语8.缩写9.中英文索引(二)主要内容:1).一般术语39条涉及化妆品的基本定义、化妆品生产和监督管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术语。2).毒理学试验方法术语40条收录了《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涉及的术语,以及在毒理学领域出现频率较高、与化妆品毒理学试验方法联系较密切的术语。3).卫生化学检验方法术语22条收录了化妆品的卫生化学检验方法中较常用的术语。

4).微生物检验方法术语6条收录了《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所涉及的术语。5).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术语38条收录了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的常用术语。6).常用原料术语55条收录了常用原料术语,与《化妆品管理及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保持一致,并根据企业、专家的意见进行了适当修改。7).缩写涉及国际机构缩写以及化妆品毒理学、化学、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等领域专业术语的缩写34条。七、征求意见处理情况2009年2月20日,《化妆品术语》在全国公开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截止到2009年3月末共收到来自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共146条,分布情况如下:征求意见来源统计图二一般术语三毒理学四化学五微生物六人体七原料八缩写各部分征求意见采纳情况统计图二一般术语三毒理学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