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题_第1页
《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题_第2页
《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题_第3页
《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题_第4页
《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题《滕王阁序》是一篇用骈体写成的诗序,但它笔力明快、风格

清新、气势浩荡,堪称典范之作。整理了《滕王阁序》默写题

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滕王阁序》默写题答案0.《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时维九

月,序属三秋。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俨

骖(CGn)腓(fθ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

人之旧馆。1.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潦

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层台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翔丹,下临无地。描写滕王阁周围景物的句子是:鹤汀凫

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

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3.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4.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

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5.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爽籁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遏。6.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豪华、人物高雅的句子是:睢园绿竹,

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7.感叹宇宙之大、人生无常的句子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

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作者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是:地势极

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是:关山难越,谁悲失

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直抒胸臆,写自己报国无门的句子是:怀帝阍而不见,奉宣

室以何年。.运用典故来表现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慨与“时运不齐,命途

多舛”的无奈的句子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12.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老

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3.表达自己乐观开朗情怀的两句是: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

相欢。14.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北海虽赊,扶摇可

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写作背景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

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

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

了歌舞享乐的需要。这座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又因王

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很快出名。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

中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写于何时,有两种说法。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说: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今属江苏)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又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王勃前往交趾(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那时他父亲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从这篇序文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来看,更像是成年作品。“童子”不一定就是指小孩,也可以是表示自己年轻无知的谦词。何况序文中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话,“弱冠”是指二十岁。所以,关于写作时间,课文的注释解说采用后一种说法。.用古人的典故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的句子是:孟尝高洁,

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中以“嗟乎”发端,从消沉中振起。“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g)”是比较现实的认识,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则是从历史上撷取的两个实例,以此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接着用两个四六句来拓展这层意思“屈贾谊yì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并以“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作结,总束上文。写作技巧本文在构思上也有独到之处,文思缜密,层层扣题。各段衔接

科学,思路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

进。全文充分发挥了骈文的特点,融对偶、声韵、用典于一

炉,表现了比较丰富的内容,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具有很

强的艺术感染力。第一节点题——第二节近境——第三节远近结合——第

四节远境感悟——第五节抒怀励志——第六节自我介绍兼

回收题意——第七节收篇致谢。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问题。先通过点题,让读者明了当时所处

的境况。接下去描写近境,以人的眼目为支点,由近至远,第

二、三、四节也就顺理成章的现形出来了,这是一个层次感的

问题。这样的处理,条理清楚,而且让人觉得自然。同样,抒

怀也是如此,从第四节下半截浅述至第五节加深到第六节先深

又转浅,到第七节不着痕迹的收篇。都是充满着层次感。"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教学目标]: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教学例4(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按照“0”、“・”、“8”、“0”的'次序按键。②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4)尝试计算。(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②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④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2、完成“试一试(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1、完成“练一练”(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完成练习九第6题(1)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3、练习九第8题(1)理解题意。先让学生观察这张收支情况统计表,说说每栏表示什么含义。(2)思考:怎样算“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先让学生独自思考,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用上月的余额1203∙5元减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3)明确各项余额的算法。让学生挑选一栏和同桌说说怎样算它的余额?重点解决“合计收入”“合计支出”的算法。(4)学生独立用计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集体校对答案。(5)拓展延伸。谈话:我们也能像小明一样,学记自己的经济小帐本。设想一下,如果要你来统计每月零花钱的收支情况,你准备怎样来设计这张统计表?希望同学们持之以恒记好经济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开支情况,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并且联系生活用数学,让学生学记经济帐,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4、练习九第9题(1)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2)汇报结果。前三题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3)提问:观察一下,这三题的答案有什么规律?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个位上的数一个比一个多1。每个数的末尾都是9。②小数中间“8”的个数和个位上的数一样。(4)根据这些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