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平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属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b4155d60802c3e6fccd23eb800735a6/bb4155d60802c3e6fccd23eb800735a61.gif)
![2023年甘肃平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属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b4155d60802c3e6fccd23eb800735a6/bb4155d60802c3e6fccd23eb800735a62.gif)
![2023年甘肃平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属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b4155d60802c3e6fccd23eb800735a6/bb4155d60802c3e6fccd23eb800735a63.gif)
![2023年甘肃平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属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b4155d60802c3e6fccd23eb800735a6/bb4155d60802c3e6fccd23eb800735a64.gif)
![2023年甘肃平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属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b4155d60802c3e6fccd23eb800735a6/bb4155d60802c3e6fccd23eb800735a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023年甘肃平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属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1.03,3.06,3.09,9.12,(
),27.18A.27.12B.18.15C.12.12D.9.15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第二步,按小数点符号拆分。前一部分数字:1,3,3,9,(9),27,有明显的倍数关系,优先做商商数列应该是一个3,1的周期数列,则后两项分别为1和3。9×1=9,9×3=27满足此规律。后一部分数字:3,6,9,12,(15),18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12+3=15,15+3=18满足规律。因此所求项为9.15。因此,选择D选项。2.极光多姿多彩,变化万千,任何彩笔都很难绘出那在严寒的两极空气中嬉戏无常、变幻莫测的炫目之光。在自然界中还没有哪种现象能与之
。极光有时出现时间极短,犹如节日的焰火,在空中闪现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却可以在苍穹之中
几个小时;有时像一条彩带,有时像一团火焰,有时像一张五光十色的巨大银幕,仿佛上映一场球幕电影,给人视觉上极美的享受。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匹敌延宕B.相较迤逦C.媲美辉映D.抗衡映照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空,表达没有哪种现象能比得上极光,A项“匹敌”,指双方地位平等、力量相当,B项“相较”指相比较,C项“媲美”美好的程度可以相比,类似比美之意,A、B、C三项均符合语境,保留;D项“抗衡”指彼此对抗,对立,与文意不符,排除。第二空,文段搭配极光,C项“辉映”光辉映照、照耀,搭配恰当,当选;A项“延宕”指拖延,偏消极,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不符,排除;B项“迤逦”指曲折连绵,通常搭配为“山水迤逦”、“风景迤逦”,与“极光”搭配不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新华网《极光:最奇妙的天象之谜》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所填词语应表达相比较之意,辨析备选词语的含义,排除无比较之意的A。第三步,辨析第二空备选词语的适用对象,选择能够修饰“极光”的一项。第一空,句意为没有哪种自然界的现象可以像极光那么美,填入词语应表达相比较之意。“抗衡”侧重对抗,无比较之意,排除A。第二空,“辉映”指照耀、映射,多用于灯光、晚霞等。“迤逦”指曲折连绵,多用于道路和山脉等。“延宕”指拖延,多用于时间。用来形容美丽的极光,“辉映”更恰当。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前文“多姿多彩,变化万千,任何彩笔都很难绘出”可知,横线所填词语表达自然界中没有哪种现象能与极光相比较的意思。A项“抗衡”指对抗,不相上下,不符文意。B项“媲美”指美(好)的程度差不多;C项“相较”指相比较和D项“匹敌”指对等、相当。三项均符合文意。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有时出现时间极短,犹如节日的焰火,在空中闪现一下”可知,横线处填入词语应与“焰火闪现”相呼应,体现极光可以在苍穹中持续几小时的意思。B项“辉映”指(光亮、彩色)照耀、映射,符合文意。C项“迤逦”指曲折连绵,或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延宕”指拖延,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3.①第一本防水平装书还将拥有强大的防伪功能②澳大利亚的银行现在已经使用该项技术来延长纸币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伪造的风险③英国出版商近日透露,世界上第一本防水平装书有望明年夏天上架销售④书的外面还有一层防撕毁的坚韧的聚合物涂层,整本书的架上寿命可以由此增加两倍⑤据了解,防水平装书将采用先进的防水技术,外面包裹透明的蜡封,这样即便书潮湿了,字迹也不会模糊,书页也不会损毁⑥这将是此技术首次应用于普通平装书。目前,只有专业的潜水用书可以做到完全防水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③⑤④⑥①②B.③①②⑤④⑥C.⑤①②④⑥③D.⑤④⑥②①③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第一步,快速浏览6个句子并观察选项,可根据首句特征排除错误选项。第二步,可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逻辑关系确定分句间顺序。四个选项分别以③或⑤开头。③引出防水平装书的话题,放段首合适,排除C、D。A、B两项的差别在①②和⑤④⑥的顺序。根据说明文的描写顺序,引出话题后,应先介绍原理,再介绍应用,故⑤④⑥在前,①②在后,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③句“世界上第一本防水平装书……”,引出“防水平装书”这个话题。⑤“据了解,防水平装书……”是对防水平装书的具体介绍。根据行文逻辑,应先引出话题,再进行具体阐述,故③句应在⑤句之前,③句是首句,排除C项和D项。第二步,对比A项和B项差异,区别在于①和⑤顺序。对比①句和⑤句,①句讲“还将拥有强大的防伪功能”,根据“还”可知,①句前一句的内容应该也是功能的描述,而③句并非功能的描述,③①不能相连。且根据行文逻辑,引出防水平装书应先论述防水,再讲其它功能,故⑤句应在①句的前面,故排除A项。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首先观察首句,③说到英国今日透露,防水平装书有望上架销售,属于引入话题的特征,⑤说“据了解”,是对防水平装书具体情况的展开介绍,故③应该在⑤之前,排除C、D两项。接下来看①与⑤,⑤是在介绍这种书如何实现防水功能,是这种书的主要功能特点,而①是在介绍防水平装书的另外一个相对次要的功能,所以⑤应该放在①前面叙述,否则主次颠倒,排除B项。故正确答案为A。4.理想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钻研A.梦想;学习B.书籍;欲望C.志向;探索D.年龄;路程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理想”与“梦想”均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二者属于近义关系,“学习”需要“钻研”,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理想”与“书籍”无明显逻辑关系,“欲望”与“钻研”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理想”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志向”指人们在某一方面决心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二者属于近义关系,“探索”与“钻研”指深入研究事物的行为和精神,二者属于近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理想”与“年龄”无明显逻辑关系,“路程”与“钻研”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5.甲乙两人在相距1200米的直线道路上相向而行,一条狗与甲同时出发跑向乙,遇到乙后立即调头跑向甲,遇到甲后再跑向乙,如此反复,已知甲的速度为40米/分钟,乙为60米/分钟,狗为80米/分钟。不考虑狗调头所耗时间,当甲乙相距100米时狗跑了多少米?A.1100B.1000C.960D.880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根据狗与两人同时出发可知狗与两人的运动时间相同。两人从相距1200米,相向运动至100米,共行走1200-100=1100(米),设两人运动时间为t分钟,根据相遇公式,1100=(40+60)×t,解得t=11。则狗总共跑的距离为11×80=880(米)。因此,选择D选项。6.波士顿城中的旧书店常常让我________。那里有两家。一家在老教堂的地下室,还有一家旧书店靠近波士顿绿地,规模更大,上下两层。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乐不思蜀B.流连忘返C.沉溺其中D.大开眼界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波士顿城中的旧书店常常让我……”可知,我对旧书店的感情是积极的。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乐不思蜀”指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带有消极感情色彩,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流连忘返”指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符合文意。C项“沉溺其中”指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带有消极感情色彩,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大开眼界”指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长见识的应该是旧书店里面的书,而不是旧书店,搭配不当,排除D项。因此,选择B选项。7.人们在森林里觉得空气特别清新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大量:A.负(氧)离子B.氦离子C.氢离子D.氮离子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第二步,空气负(氧)离子(NAI)是带负电荷的单个气体分子和轻离子团的总称。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和湿地是产生空气负(氧)离子的重要场所。在空气净化、城市小气候等方面有调节作用,其浓度水平是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空气中含有大量负(氧)离子,所以人们在森林里觉得空气特别清新。A项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B项:氦为稀有气体的一种。氦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唯一不能在标准大气压下固化的物质。氦是最不活泼的元素。氦的应用主要是作为保护气体、气冷式核反应堆的工作流体和超低温冷冻剂。此外,由于密度比空气小且性质稳定,氦还可以作为浮升气体。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C项:氢的核素氕形成的阳离子可以看作质子。但另外两种核素氘和氚形成的阳离子则不能看作质子,只能叫做氢离子。氢离子是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某些情况下,也能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称为氢负离子。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D项:氮是一种化学元素,是空气中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十分广泛,在生物体内亦有极大作用,是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之一。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8.如果没有实地调研,就无法获得真实的体会。缺乏真实体会的调研报告是不能反映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果调研报告没能反映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就很难获得大众的认可。上述叙述中可以推出的结论是:A.要想反映社会深层次问题,必须进行实地调研B.获得大众认可的调研报告都需要经过实地调研C.调研报告必须反映社会深层次问题D.没有获得大众认可的调研报告都没有经过实地调研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就……”,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实地调研→¬真实体会②¬真实体会的调研→¬反映深层次的社会问题③调研报告不能反映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很难获得大众的认可将①②③递推可得:④¬实地调研→¬反映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很难获得大众的认可第三步,进行推理。A项:“要想反映社会深层次问题”是对④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需要经过实地调研”,可以推出;B项:“获得大众认可的调研报告”获得大众认可并不一定是对④的否后,故推不出实地调研;C项:题干并未提及调研报告本身是否需要反映社会深层次问题,该项无法推出,排除;D项:“没有获得大众认可”不等同于“很难获得大众认可”,该项无法推出,无法推出。因此,选择A选项。9.(
)
对于
世味年来薄似纱
相当于
达观
对于
(
)A.忧郁;前度刘郎今又来B.感伤;莫道谗言如浪深C.讽刺;道是无晴却有晴D.斥责;金陵王气黯然收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A项:“世味年来薄似纱”,作者借此句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与“忧郁”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度刘郎今又来”,作者借此句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与“达观”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B项:“世味年来薄似纱”表达了“感伤”之情,二者属于对应关系;“莫道谗言如浪深”意思是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表现了作者“达观”的心理,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世味年来薄似纱”与“讽刺”无明显逻辑关系;“道是无晴却有晴”描述青年男女的感情,暗指对对方感情不确定的感觉,与“达观”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世味年来薄似纱”与“斥责”无明显逻辑关系;“金陵王气黯然收”意思是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黯然失色,与“达观”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A项:“世味年来薄似纱”出自南宋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体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与“忧郁”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度刘郎今又来”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描写的是曾经被排挤的人又回来了,暗寓自己不屈之志,与“达观”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世味年来薄似纱”出自南宋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表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莫道谗言如浪深”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杂曲歌辞·浪淘沙》,描写的是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体现了诗人拼搏、乐观的心境,表达了“达观”之情,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世味年来薄似纱”与“讽刺”无明显逻辑关系,“道是无晴却有晴”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表面是说无晴但还有晴,实际上想表达说是没有感情但其实有情,是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与“达观”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世味年来薄似纱”与“斥责”无明显逻辑关系,“金陵王气黯然收”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描写的是东吴的王气黯然消逝,表明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与“达观”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0.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生产和交换B.分配和交换C.分配和消费D.物质资料生产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第二步,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资料生产(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将自然界原有的自然物质改变成为适合于人类需要的物质财富的活动。它是构成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内容之一。社会生产的另一种生产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唯物史观认为,在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中,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自身生产起决定作用,其次是人类自身生产在被决定的前提下,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选择D选项。ABC项: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是决定性的环节,也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居于首要地位,起主导作用;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分配、交换、消费都是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前提的。AB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11.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来的是深思。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欲笑还颦的忧伤;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窑”热闹后的落寞。茶是对春天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里饮茶,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那慵懒的阳光。坐在一个人的房间,倒上一杯茶,看着茶叶的翻卷也常会生出好多感慨:茶要沸水以后才有浓香,人生也要历经磨练后才能坦然。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A.喝茶时的心情B.人生淡,茶水清C.喝茶,喝的不光是心境D.喝出茶苦,才“嗅出”茶香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接着具体阐述喝茶的种种“心境”:“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热闹后的落寞”“感受到春日那慵懒的阳光”“常会生出好多感慨”。文段为“总—分”结构,主要讲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B项“人生淡”与文段最后一句的含义不符。C项与文段表达的主要意思恰好相反,文段说喝茶喝的就是一种“心境”。D项“茶苦”文中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因此,选择A选项。12.下列哪种播种方式能保证株距和密度,有利于节省种子,便于间苗、中耕,多用于棉花、甜菜等作物?(
)A.点播B.撒播C.条播D.混播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点播,又称穴播(或无种),指在播种行内每隔一定距离开穴播种,或按一定行距开沟点播。点播法的行、株距均较宽,间苗、中耕等作业方便,可在纵横两个方面进行中耕。种植玉米、棉花、甜菜、向日葵等作物可采用这种方法。故正确答案为A。13.下列物品利用凸透镜透光原理的是:A.近视镜B.显微镜目镜C.汽车观后镜D.手电筒反光罩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解答。C、D两项中的汽车观后镜、手电筒反光罩都利用了光的反射,是面镜,很容易排除,缩小选择的范围。A项错误。凹透镜亦称为负球透镜,镜片的中间薄,边缘厚,呈凹形,对光有发散作用,近视镜是凹透镜。B项正确。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较薄的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远视镜、显微镜目镜等是凸透镜。C项错误。凸面镜也叫广角镜、反光镜、转弯镜。凸面镜应用较为广泛,可用于转弯镜、广角镜等,最为常见的就是倒车镜与哈哈镜,利用了对光发散的原理,可以扩大视野,从而更好地注意到后方车辆的情况。D项错误。手电筒反光罩是凹面镜,原理是利用过焦点的光线经反射后成为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故本题选B。14.大多书面语中使用的“伉俪”是指:A.同事B.闺蜜C.妯娌D.夫妻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伉俪最早出自《左传·成公十一年》释义:①是指夫妻。②谓女子嫁人为妻。古汉语和书信把自己和配偶谦称为“夫妇”。伉俪则是对别的夫妻的称呼。把对方及其配偶尊称为“贤伉俪”。因此,伉俪是指夫妻。D项与题意相符,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A项:同事,指行事相同、相与共事、执掌同一事务、共事的人;后指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B项:闺密又称“闺蜜”,是指女性要好、亲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词名源自“闺中密友”。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C项:妯娌:已婚妇女称呼丈夫兄弟的老婆为妯娌。出自《尔雅·释亲》。弟兄的妻子之间,就是妯娌,所以妯娌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弟兄关系的一个延伸。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15.游戏是讲规矩的,这就是孩子社会的规则。一个人进入一个游戏,就得________,不能乱来,不能任性,不然的话,你就会被这个社会淘汰,这个社会只讲规矩不认人。不管你家富裕还是________,不管你的成绩是好还是差,以上这一切都不起作用,只看你的本事和品性。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墨守
窘迫B.遵守
拮据C.臣服
穷苦D.遵循
窘蹙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需要搭配“规则”。A项“墨守”指固执保守,不思进取,贬义词,排除A项。C项“臣服”指屈服称臣,接受统治,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遵循”指遵照,一般搭配“原则”,与“规则”搭配不当。答案锁定B选项。第二步,验证B选项。根据语境“不管你家富裕还是________”,可知,所填词与“富裕”成相反意思。“拮据”指手头不宽裕,钱不够用,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遵守:依照规定行动。窘迫:非常穷困。穷苦:贫穷困苦。窘蹙:困迫,局促。16.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在流体(泛指液体和气体)中又是另外一种情况,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可能会同时发生。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存在热传导现象的是:A.海洋上层高温水体和下层低温水体因温度差而交换B.铁棒的一端放入热水中,另一端温度升高C.太阳照射,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D.在热水中加入冷水,热水变成温水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介质内无宏观运动”、“传热现象”、“流体中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海洋内部水体交换,符合“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海洋上层高温水体和下层低温水体因温度差而交换,符合“传热现象”、“流体中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符合定义,排除;
B项:铁棒的一端放入热水中,符合“介质内无宏观运动”,热量沿着铁棒传递到另一端,使得温度升高,符合“传热现象”,符合定义,排除;C项:太阳照射,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太阳与地球表面之间是真空环境,没有介质,不符合“介质内无宏观运动”,不符合定义,当选;D项:热水中加入冷水,符合“介质内无宏观运动”,冷水和热水因温度差而发生热传递,最终变成温水,符合“传热现象”、“流体中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符合定义,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可发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②在固体中是纯粹的热传导;③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可能同时发生。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海洋上层水体温度高,下层水体温度低,由于温度梯度可使流体的粒子从温度较高的地方移至温度较低的地方,发生热对流的同时发生热传导,符合定义;B项:铁棒是固体,将其一端放入热水中,可使热从铁棒高温的一端传递到低温的一端,发生热传导,符合定义;C项:太阳能通过辐射转移到地球,属于热辐射,没有涉及热传导,不符合定义;D项:热水与冷水混合,由于温度高低的差异,可使流体的粒子从高温区域移至低温区域,发生热传导,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存在热传导现象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可能会同时发生”,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关键点分析选项。热传导定义的关键信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在固体中是纯粹的热传导;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可能会同时发生。A项,太阳照射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太阳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热量)的,其属于热辐射,不符合定义。B项,铁棒的一端放入热水中,热量通过铁棒这一介质传递从而使另一端温度升高,属于固体中的热传导,符合定义。C项,海洋上层高温水体和下层低温水体因温度差而交换,发生热对流的同时也发生了热传导,符合定义。D项,往热水中加入冷水,热水与冷水之间由于温度差而交换,发生热对流的同时也发生了热传导,符合定义。故本题选A。17.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④,③⑤⑥B.①④⑥,②③⑤C.①③⑥,②④⑤D.①③④,②⑤⑥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观察发现每幅图都由六个元素组成,且组成的元素种类和个数均不存在分组规律。由于题干图形中的所有元素都是箭头形式,而箭头均有指向,无非分为顺、逆时针。分别去数每个图形中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的箭头:图①中为4个顺时针,2个逆时针;图②中为2个顺时针,4个逆时针;图③中为5个顺时针,1个逆时针;图④中为1个顺时针,5个逆时针;图⑤中为2个顺时针,4个逆时针;图⑥中为4个顺时针,2个逆时针。观察发现,图①③⑥为一组,其中顺时针箭头数量多于逆时针箭头;而图②④⑤为另一组,其中顺时针箭头数量少于逆时针箭头。故正确答案为C。18.面包从烘焙出炉到摆在便利店的货架上,经过了一系列包装和真空处理,延长了保质期,也使得其身价大大增加。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这是因为处理过的面包:A.使用价值增加了B.包含的人类劳动增加了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D.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与货币知识。第二步,形成商品价值的,首先是生产商品时的具体劳动所转移的生产资料的原价值。生产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它的价值就转移到了新产品中,成为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它的价值只能转移,不会发生增值。其次是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抽象劳动能够创造出新价值,这个新创造出的价值,成为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即抽象劳动创造出新的价值,实现了价值的增值。本题中,生产面包的价值已经固定,经过了一系列包装和真空处理,延长了保质期属于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增加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使得商品的身价大大增加。因此,选择B选项。A项: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包装和真空处理,延长了保质期属于抽象劳动不属于具体劳动。A项排除。C项:社会劳动生产率即生产某一种商品时,在该行业所必须的平均劳动生产时间。时间越少则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如生产一支笔,甲要1小时,乙要半小时,丁要一小时半,那么生产一支笔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就是一小时。C项排除。D项: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指个别生产者生产某件东西的劳动效率。如甲公司生产铅笔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是1000只/每小时。D项排除。19.要享受生命首先要有勇气。①勇气就是古人说“舍我其谁”,鲁迅说“直面人生”,现代人说“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场”。②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不热爱生活的人,是不可能享受生命之果的。③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④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风光;将出海而又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与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A.①句B.②句C.③句D.④句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句子强调“勇气”的重要性。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①句、B项②句和D项④句均围绕“勇气”,与文字中心意思表述一致。而C项③句强调“创造”的重要性,不符合文字中心意思。因此,选择C选项。20.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________,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是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A.起源B.起点C.源泉D.出发点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可知,自然界和劳动是财富的来源。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起源”指事物发生的根源和B项“起点”指开始的地方或时间,这两个词侧重开始,文段中财富的开始是“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故这两个选项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B项。C项“源泉”指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有来源的含义,符合文意。D项“出发点”指最根本的着眼的地方、动机,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因此,选择C选项。21.①魏晋时期是书家辈出的时代②尺牍之迹因书法而重于世的情况越来越普遍③许多书家都擅长尺牍之学④魏晋时期,“工尺牍”和“善书”被视为值得称道的修养和才能,二者关系密切⑤书家写的尺牍尤其具有收藏价值⑥这种情况在魏晋以来的史籍里得到反映,比如“言书法则不离尺牍”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①③④②⑤⑥B.②③⑤①⑥④C.③④⑤⑥①②D.④⑥①③②⑤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通过观察选项可知本题首句存在于①②③④句中,发现这四句当中并没有符合首句原则的特点。第二步,⑥句中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后面的“比如‘言书法则不离尺牍’”,由此可知“这种情况”应该指的是尺牍和书法的关系,因此⑥句前的句子也应当体现出尺度和书法的关系。A项和C项⑤⑥相连,而⑤句说的是尺度的收藏价值,不符合行文逻辑,排除A项和C项。B项①⑥相连,而①句说的是魏晋时期是书家辈出,不符合行文逻辑排除B项。D项④⑥相连,④句说的是“‘工尺牍’和‘善书’被视为值得称道的修养和才能,二者关系密切”,“善书”指的是擅长书法,体现出的是尺度和书法的关系。因此,选择D选项。22.母亲15年前的年龄是女儿的7倍,10年之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2倍,求母亲和女儿年龄各多少岁?A.50,20B.45,15C.52,22D.60,30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设今年母亲年龄为x,女儿年龄为y,列方程得:x-15=7(y-15)①,x+10=2(y+10)②,解得x=50(岁),y=20(岁)。因此,选择A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第二步,根据母女的年龄关系,代入A选项,若今年母亲50岁,女儿今年20岁,15年前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50-15)÷(20-15)=35÷5=7(倍);10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女儿的(50+10)÷(20+10)=60÷30=2(倍),满足所有条件。因此,选择A选项。解法三:第一步,本题考查年龄问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第二步,根据“母亲15年前的年龄是女儿的7倍”可知,(母亲的年龄-15)是7的倍数,选项中只有A项满足这一条件。因此,选择A选项。2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则性:(
)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图形,第一组图形中图1上下两个底面面积相等,图2上小下大,图3上大下小;第二组图形应用规律,图1上下两个底面面积相等,图2上小下大,问号处应为上大下小,对应B项。故正确答案为B。24.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权知识。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三十九条,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因此,本题正确。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三十一条,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第三百三十二条,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25.根据经济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年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成员的幸福感会明显增强。但是,一旦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即使经济持续繁荣,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的增强却很缓慢。根据上述观点,可以推出:A.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的家庭可能会更加幸福B.研究显示,幸福感与金钱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C.调查表明,幸福感随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而增加D.收入10000美元以上的家庭将面临幸福感危机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由题干信息推出的一项,需要准确把握题干的细节信息,不要偏离题干所表达的意思,也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题干的细节信息:①年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收入增加幸福感明显增强;②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时,收入增加幸福感缓慢增强。A项,根据细节信息①可知,家庭幸福并不是因为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而是因为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收入增加使其更加幸福,不能推出。B项,根据细节信息①②可知,收入增加幸福感也增加,所以幸福感与金钱有直接关系,不能推出。C项,根据细节信息①②可知,收入增加幸福感也增加,所以幸福感随家庭年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可以推出。D项,根据细节信息②可知,收入10000美元以上的家庭,收入增加幸福感增强很缓慢,即使缓慢但幸福感依旧增强,并不存在幸福感危机,不能推出。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的增强却很缓慢,增加缓慢说明还是增加,说明收入增加幸福感是增加的,不能推出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的家庭更加幸福,排除;B项:题干论述的是幸福感和金钱之间有关系,选项与题干话题不一致,排除;C项: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的增强却很缓慢,增加缓慢说明还是增加,说明收入增加幸福感是增加的,可以推出;D项: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的增强却很缓慢,增加缓慢说明还是增加,说明收入增加幸福感是增加的,所以不能体现幸福感危机,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年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成员的幸福感会明显增强;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以上,家庭收入持续增加,家庭成员幸福感在增强但增强得较为缓慢。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中年收入超过10000美元后,幸福感增强缓慢,但是也在增加,比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的幸福感还是要高,年收入不足10000美元的家庭不会更加幸福,排除;B项:题干中年收入在10000美元以下时,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成员的幸福感会明显增强,说明幸福感与金钱之间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题干中幸福感不管是明显增强还是缓慢增强,都是表明幸福感会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强,符合题干信息,当选;D项:题干中收入10000美元以上的家庭幸福感在增强,只是增强的速度较为缓慢,不能体现出面临幸福感危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6.下列我国古代名医按照其所处朝代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为(
)。①李时珍
②扁鹊
③孙思邈
④张仲景A.④②③①B.④②①③C.②④③①D.②④①③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①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被后世尊为“药圣”。②扁鹊,战国时期医学家,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卒于赧王五年(前310)。扁鹊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称为“脉学之宗”。③孙思邈(541年-682年),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方》。④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所以按照其所处朝代的顺序应该是②④③①。故正确答案为C。2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生产出口产品的项目应计算经济汇率成本B.生产替代进口产品的项目应计算经济节汇成本C.经济换汇(节汇)成本都应和影子汇率进行比较D.经济换汇(节汇)成本小于影子汇率时项目不可行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际经济并选错误项。第二步,只有当经济换汇成本或经济节汇成本小于或等于影子汇率(影子汇率亦称“计算汇率”、“调整汇率”。国民经济评价中统一用来计算外汇与人民币比值的国家参数,它是外汇的影子价格,反映外汇对于国家的真实价值)时,项目产品出口或替代进口才是有利的。则经济换汇(节汇)成本小于影子汇率时项目可行。因此,选择D选项。A项,当有产品直接出口时,应计算经济换汇成本。它是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计算的为生产出口产品而投入的国内资源现值(以人民币表示)与生产出口产品的经济外汇净现值(通常以美元表示)之比,亦即换取1美元外汇所需要的人民币金额,是分析评价项目实施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进而判断其产品应否出口的指标。A项正确,故不选。B项,当有产品替代进口时,应计算经济节汇成本。它等于项目寿命期内生产替代进口产品所投入的国内资源的现值(以人民币表示)与生产替代进口产品的经济外汇净现值(以美元表示)之比,即节约1美元外汇所需要的人民币金额。B项正确,故不选。C项:计算出来的经济换汇成本和经济节汇成本(元/美元)应与影子汇率对比。C项正确,故不选。28.光学树脂常用于制作镜片,它是一种有机材料,其分子间结构相对松弛,光线可通过率为84%~90%。下列关于光学树脂镜片的表述错误的是:A.树脂镜片和普通玻璃镜片的透光率不相上下B.树脂镜片的抗撞击力比普通玻璃镜片更强C.和同样大小的普通玻璃镜片相比,树脂镜片要轻得多D.和普通玻璃镜片相比,树脂镜片更加耐磨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眼镜片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并不陌生,可结合实际经验和感受进行解题。考生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应多注意观察和思考,对日常生活现象所蕴含的科学道理多加学习。A项表述正确。树脂镜片和普通玻璃镜片的透光率相差不大。B项表述正确。树脂镜片的抗撞击力强于普通玻璃镜片。树脂镜片的抗冲击力一般是玻璃镜片的好几倍,故而不易破碎,安全耐用。C项表述正确。和同样大小的普通玻璃镜片相比,树脂镜片更轻,其重量仅为普通玻璃镜片的一半。D项表述错误。和普通玻璃镜片相比,树脂镜片耐磨性较差,表面易磨损。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A项正确,在可见光区,树脂镜片透光率接近玻璃,二者不相上下。B项正确,树脂镜片的抗冲击力强,不易破裂。万一镜片被击碎,不但碎片少,且较不尖锐,能使眼球及面部受伤的情形减至最低程度。C项正确,和同样大小的普通玻璃镜片相比,树脂镜片相当于玻璃镜片重量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要轻得多。D项错误,树脂镜片的缺点是容易擦伤,树脂镜片的耐刮性较玻璃镜片差,虽可经由表面硬化处理改善之,但效果有限。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9.火星上是否有生物存在?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争论不休,也曾引起____。美国和前苏联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进行长期探测,美国先后向火星发射了一系列探测器,前苏联也发射过相应的探测器。他们对火星上有巨石人面像、金字塔等类似城市遗迹先是________,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向公众披露。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轰动秘而不宣B.争议不置可否C.质疑各执一端D.反响视而不见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根据文段“先是……后期才……”可知,横线处与“披露”语义相反,“披露”指发表、公布,A项“秘而不宣”指保守秘密,不肯宣布,符合文意,锁定。B项“不置可否”指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C项“各执一端”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D项“视而不见”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均与“披露”语义不相反,排除。第一空代入验证,引起“轰动”,搭配恰当,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无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他们对火星上……先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向公众披露”可知,该空应与“向公众披露”相反。A项“秘而不宣”指守住秘密,不肯宣布,符合语境。B项“不置可否”指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C项“各执一端”指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致;D项“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三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和D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引起轰动”为常见搭配,且符合语境。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第一空可由“争论不休”判断填入词语含义,排除错误选项。第二步,辨析第二空词语的含义,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第一空,填入词语是“科学家们争论不休”的结果,“争议”“质疑”仍然是在争论,排除B、C。第二空,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向公众披露”相对,在此之前应是处于保密状态。“秘而不宣”意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秘而不宣”符合句意,排除D。故本题选A。30.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发现,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问题,成年人中患抑郁症的病例在逐年减少。但是,这还不足以得出抑郁症发病率在逐年下降的结论。下列哪项为真,最能加强上述推论?(
)A.近年来未成年人得抑郁症的比例明显增加了B.近年来防治抑郁症的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C.比起癌症、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对抑郁症的防治缺乏重视D.对抑郁症的治疗目前还有难度,患者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治愈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抑郁症发病率未必在逐年下降。论据:无。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加强考虑补充论据。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该项说明未成年人得抑郁症的比例明显增加,因此虽然成年人中患抑郁症的病例在逐年减少,也无法说明抑郁症发病率在逐年下降,补充论据,可以加强,当选。B项:论点说的是抑郁症发病率未必在逐年下降,该项说的是防治抑郁症的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C项:论点说的是抑郁症发病率未必在逐年下降,该项说的是对抑郁症的防治缺乏重视,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D项:论点说的是抑郁症发病率在逐年下降,该项说的是对抑郁症的治疗目前还有难度,无法加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31.伴随着冬奥会的召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受到群众喜爱。以下未经授权使用冰墩墩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美甲店为顾客制作冰墩墩造型的美甲图案B.软件商将冰墩墩改编成漫画形象、表情包C.艺校美术教师让学生临摹冰墩墩的形象图D.理发店理发师给顾客剪冰墩墩形象的发型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著作权法。第二步,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称、作品名称,并且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改编、汇编、播放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与C项表述一致。因此,选择C选项。32.农业生产周期指在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由于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植物有自身的特性,并且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其生产周期一般比工业生产周期长。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涉及农业生产周期的是:A.小李耕地、播种、打枝、摘棉花、纺线、织布······年复一年,周而复始B.小黄办了一家乡镇企业,从原材料购进、生产管理再到产品销售,他都亲力亲为C.小刘今年在承包的荒山种植优质苹果树苗,经科学管理,树苗全部成活且长势良好D.小王有个养猪场,虽年复一年重复着把猪崽养大的简单枯燥劳动,但始终干劲十足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李耕地、播种、打枝、摘棉花、纺线、织布……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耕地符合“从整地开始”,“摘棉花”符合“产品收获”,整个流程符合“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符合定义,当选;B项:小黄办企业,买进材料、生产产品、销售产品,属于工业生产活动,不符合“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小刘种苹果树苗长势良好,没有提到最终是否获得产品,也没有提到是否是连续不断种树苗,不符合“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小王年复一年重复把猪崽养大,畜产品指的是畜牧业生产所获得的产品(包括乳、肉、蛋、毛、皮及其副产品),养大后的猪崽属于牲畜,不属于畜产品,因此最终并未获得畜产品,不符合定义,排除。注:A项中的纺线、织布虽属于加工业,但前面的耕地到摘棉花涉及了完整的农业生产周期。而D项并未获得畜产品,生产周期不完整。考虑本题提问方式为“涉及”,只有A项涉及了完整的农业生产周期,因此择优选择A项。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在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②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小李从耕地开始种植棉花,所涉及的生产周期应该是从耕地开始,到摘棉花为止,棉花就是种植业中涉及到的收获的产品,而纺线和织布不属于农业生产过程了,不过本题问法是选项涉及农业生产周期的选项,本选项中纺线和织布是多余的,不过前面的确涉及,选项满足题意;B项:小黄办乡镇企业,只涉及原材料的购进、生产和销售,但是否是属于农业生产不确定,不符合“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不符合定义;C项:小刘承包荒山种植优质苹果树苗,只说到树苗成活且长势良好,但并未体现产品的收获,不符合“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不符合定义;D项:小王在养猪场养猪,属于畜牧业,而把幼崽养大并没说明获得畜产品(主要畜产品为肉蛋奶、蜂产品、副产品),不符合“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涉及农业生产周期的一项。分析发现,其关键点为“在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关键点分析选项。农业生产周期定义的关键信息:在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A项,小李耕地、播种、打枝、摘棉花、纺线、织布……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小李最终获得的产品是布,纺线、织布并不属于农业再生产过程,不符合定义。B项,小黄办了一家乡镇企业,并不涉及农业再生产,不符合定义。C项,小刘在承包的荒山种植优质苹果树,经科学管理,树苗全部成活且长势良好,并没有收获产品,不符合定义。D项,小王年复一年重复着把猪崽养大的简单枯燥劳动,这一过程体现了小王从饲养幼猪开始到获得生猪这一畜产品经过的全部时间,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33.①获得相对的自由,从而充分地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②“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③人只有满足自己和社会的需要才能达到“善”④“善”侧重于掌握人的需要⑤而“美”则侧重于在“真”“善”的前提下,超越二者的局限性⑥“真”侧重于人掌握客观规律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⑥④⑤③②①B.④③⑥⑤①②C.②④③⑤⑥①D.②⑥④③⑤①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选项判断首句,⑥句介绍了“真”的侧重,④句介绍了“善”的侧重,②句对美下定义,三者均可以作为首句,选择其他方法。⑤句强调“美”在“真”“善”的前提下能超越二者的局限性,因此⑤句在④句和⑥句之后,排除C项。②句最先引出“美”的定义,因此②句在⑤句之前,排除A项和B项。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美育需要每个家庭投入其中》解题思路:第一步,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②④⑥均可做首句,无法排除。第二步,寻找其他突破口。⑤句说“美”侧重于在“真”“善”的前提下,超越二者的局限性。因此关于“真”“善”的表述③④⑥都应该在⑤之前,排除A项和C项。第三步,对比B项和D项。②的位置不同,②是给“美”下定义,不适合做尾句,排除B项。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题干,了解文段论述话题为“真”“善”“美”。然后分析选项,从首句入手较难判断,而④⑤⑥话题具有一致性,根据⑤的内容可确定三句顺序,排除B、C。最后对比剩余两项,根据③的内容确定其前句应为④而非⑤,排除A。确定答案。分析可知,文段主要阐述的是“真”“善”“美”。④⑤⑥分别介绍“善”“美”“真”的侧重点,由⑤的“而‘美’则侧重于在‘真’‘善’的前提下……”可知,三句相对顺序应为⑥④⑤,首先排除与此顺序不符的B、C。③论述如何才能达到“善”,与⑤衔接不恰当,应接在④之后,排除A。故本题选D。34.与机关单位和企业单位相比,事业单位的特点有(
)。A.不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普遍不具有行政职能B.通常以社会公益为主要发展取向C.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属性D.一般以脑力劳动者为主体参考答案:ABCD解题思路:事业单位具有的特点包括:①事业单位不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不具有行政职能;②事业单位通常以社会公益为主要发展取向,兼顾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③一般以脑力劳动者为主体;④门类繁多,情况复杂。故正确答案为ABCD。35.服装颜色搭配原则:暖色不宜与冷色搭配,暖色包括红、橙,黄、粉红。冷色包括青、蓝、紫、绿、灰。中间色包括黑、白、咖啡色,服装搭配体型协调原则:①
体型较胖者不宜穿暖色或浅色的服装。②
体型较瘦者不宜穿深色的服装。下列搭配符合上述原则的是:A.较胖的丙,深蓝色上衣配纯黑色裤子B.较瘦的乙,浅黄色上衣配浅灰色裤子C.较胖的甲,深红色上衣配浅橙色裤子D.较瘦的丁,深黄色上衣配浅粉色裤子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
暖色:红、橙、黄、粉红;中间色:黑、白、咖啡色;冷色:青、蓝、紫、绿、灰;②
暖色不宜与冷色搭配;③
体形较胖者不宜穿暖色或浅色的服装;④
体型较瘦者不宜穿深色的服装。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丙胖,深蓝色上衣配黑色裤子,深蓝色属于深色和冷色,黑色属于中间色,符合“暖色不宜与冷色搭配”及“体形较胖者不宜穿暖色或浅色的服装”,符合定义;B项:乙瘦,浅黄色上衣配浅灰色裤子,浅黄色属于暖色,浅灰色属于冷色,不符合“暖色不宜与冷色搭配”,不符合定义;C项:甲胖,深红色上衣配浅橙色裤子,深红色属于暖色,浅橙色属于浅色和暖色,不符合“体形较胖者不宜穿暖色或浅色的服装”,不符合定义;D项:丁瘦,深黄色上衣配浅粉色裤子,深黄色属于深色和暖色,不符合“体型较瘦者不宜穿深色的服装”,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服装颜色搭配原则:“暖色不宜与冷色搭配”、“暖色包括红、橙、黄、粉红”、“冷色包括青、蓝、紫、绿、灰”、“中间色包括黑、白、咖啡色”、“体型较胖者不宜穿暖色或浅色的服装”、“体型较瘦者不宜穿深色的服装”。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较胖的甲,深红色上衣配浅橙色裤子,红色和橙色都是暖色,不符合“体型较胖者不宜穿暖色或浅色的服装”,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较瘦的乙,浅黄色上衣配浅灰色裤子,浅黄色属于暖色,浅灰色属于冷色,不符合“暖色不宜与冷色搭配”,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较胖的丙,深蓝色上衣配纯黑色裤子,深蓝色属于深色服装,且蓝色是冷色,符合“体型较胖者不宜穿暖色或浅色的服装”,符合定义,当选;D项:较瘦的丁,深黄色上衣配浅粉色裤子,深黄色上衣属于深色,不符合“体型较瘦者不宜穿深色的服装”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本题涉及服装颜色搭配原则和服装搭配体型协调原则两个服装搭配原则,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原则分析选项。服装搭配原则:①暖色不宜与冷色搭配;②体型较胖者不宜穿暖色和浅色的服装;③体型较瘦者不宜穿深色的服装。A项,甲体型较胖,深红色和浅橙色都属于暖色,不符合原则②,排除。B项,丁体型较瘦,深黄色属于深色,不符合原则③,排除。C项,丙体型较胖,深蓝色属于冷色,纯黑色属于中间色,并且两种颜色都不是浅色,符合题干服装搭配原则,当选。D项,乙体型较瘦,浅黄色属于暖色,浅灰色属于冷色,不符合原则①,排除。故本题选C。36.敬语,就是指对听话人表示尊敬的语言手段,下列关于称谓敬语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他人称呼自己父母,可用“先父”
、“先母”。B.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的弟弟妹妹,可用“舍弟”、“舍妹”。C.称呼谈话对方的子女或收信人的子女,可用“令郎”、“令爱”。D.与人交谈或写信称呼对方父母,可尊称“家父”
、“家母”。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不正确的一项。第二步,辨析选项。D项中的“家父”“家母”指的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并非对方的,所以D项用法错误。A项、B项和C项均表述正确。因此,选择D选项。37.就管理的特殊性来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管理都是在确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中进行的。(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的基本原理。就管理的特殊属性来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管理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中进行的。因此,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下,管理就有了不同的特质,在封建社会时封建主更多的强调自己的利益,在我国今天,行政管理则是维护人民的利益。题干说管理都是在“确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说法与“特定的”意思一致。故说法正确。38.为了避免商业机密外泄,企业会与核心技术员工签订劳动协议,约定员工在离开本企业后的三年内不得在其他企业的同类技术岗位中从业。可以预见,核心技术员工们为了保住工作,只能在同一个企业一直干下去。要做出上述推论,必需的前提是:A.企业不会给离职后由于协议约定而无法从业的核心技术员工经济补偿B.除了同类技术岗位,核心技术员工无法获得其他岗位的工作机会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核心技术员工倾向于选择熟悉的工作环境D.所有的核心技术员工都愿意与企业签订此类协议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题干结论是由于签订了劳动协议,所以核心技术员工为了保住工作,只能在同一个企业一直干下去。要求选择使该推理成立必需的前提。题干结论是由于签订了劳动协议,所以核心技术员工为了保住工作,只能在同一个企业一直干下去。要使结论成立,需要假设除了同类技术岗位,核心技术员工无法获得其他岗位的工作机会,则他们只能在同一个企业一直干下去。否则,若他们能获得其他岗位,则题干结论无法成立。B项表述与推论一致,是必须假设的。A项的经济补偿、C项熟悉的工作环境、D项员工愿意签订此类协议,都不是必须的假设。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寻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核心技术员工们为了保住工作,只能在一个企业一直干下去。论据:企业会与核心技术员工签订劳动协议,约定员工在离开本企业后的三年内不得在其他企业的同类技术岗位中从业。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根据论点和论据,因“不得在其他企业的同类技术岗位中从业”而只能“在一个企业一直干下去”,代入B项,这些技术员工只能在同类技术岗位从业,是论证必要的前提。A项的经济补偿,C项的选择工作环境倾向,D项的愿意签订都不是必要前提。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核心技术员工们为了保住工作,只能在一个企业一直干下去。论据是:企业会与核心技术员工签订劳动协议,约定员工在离开本企业后的三年内不得在其他企业的同类技术岗位中从业。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企业不给离职核心技术员工经济补偿,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建立联系。除了同类技术岗位,核心技术员工无法获得其他岗位的工作机会,如果离职后他们三年内不得在同类技术岗位工作,那么他们为了保住工作,肯定要在一个企业一直干下去,建立论据和论点的联系,具有加强作用。C项:无关选项。熟悉的工作环境与是否会在一个企业一直干下去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无关选项。签订协议与是否会在一个企业一直干下去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39.筚路蓝缕∶艰辛A.焦金流石∶干燥B.伏虎降龙∶强大C.毕雨箕风∶简陋D.集萤映雪∶夏夜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筚路蓝缕”是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与“艰辛”属于近义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焦金流石”是指把金属烤焦,把石头晒化,形容极其炎热难耐,与“干燥”没有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伏虎降龙”是指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与“强大”属于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毕雨箕风”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与“简陋”没有明显逻辑关系,排除;D项:“集萤映雪”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与“夏夜”没有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40.民族昆虫学是研究在一定社会中人类与昆虫相互关系的各种形式的学科。在研究昆虫的同时,研究社会的结构、人类的行为和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族昆虫学的研究范围的是:A.研究具有某种宗教信仰的人食用昆虫的方式B.研究某一民族将蝴蝶标本作为衣饰的原因C.研究某一地区的人民利用昆虫娱乐的方式和原因D.研究某一国家昆虫学的发展历史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研究在一定社会中人类与昆虫相互关系的各种形式;②研究社会的结构、人类的行为和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具有宗教信仰是“人类的行为”,食用昆虫,属于“人类的行为和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符合定义;B项:装扮服饰是“人类的行为”,将蝴蝶标本作为衣饰,属于“人类的行为和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符合定义;C项:娱乐是“人类的行为”,利用昆虫娱乐,属于“人类的行为和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符合定义;D项:研究某国昆虫学的发展历史,只有昆虫的发展历程,未体现“人类的行为和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民族昆虫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是在一定社会中人类与昆虫的关系,由此判断选项中研究内容是否属于民族昆虫学研究范围。民族昆虫学的定义要点:①研究在一定社会中人类与昆虫相互关系的各种形式;②研究社会的结构、人类的行为和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A项,研究的是宗教信仰与食用昆虫的关系,属于民族昆虫学研究范围。B项,研究的是某一民族将蝴蝶作为衣饰的原因,也属于民族与昆虫的关系,属于民族昆虫学的研究范围。C项,研究某一地区人民利用昆虫娱乐的方式,属于人类行为和昆虫的关系,属于民族昆虫学的研究范围。D项,仅仅是研究昆虫学的发展历史,并没有涉及人类的行为与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研究人类和昆虫相互关系”、“人类的行为和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研究宗教信仰的人食用昆虫的方式,符合关键词“人类的行为和昆虫之间的相互关系”,符合定义,排除;B项:研究某一民族将蝴蝶标本作为衣饰的原因,符合关键词“人类的行为和昆虫之间的相互关系”,符合定义,排除;C项:研究人们利用昆虫娱乐的方式和原因,符合关键词“人类的行为和昆虫之间的相互关系”,符合定义,排除;D项:只研究了某一国家昆虫学的发展,没有体现人的行为,不符合关键词“人类的行为和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不符合定义,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41.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没有错误的一句是:A.预计6日至9日晚,锦州北部有小雨,并有6——6级偏北风。B.你怎么能这样伤害他?C.站出来制止歹徒行凶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D.学校将组织全校师生观看开国大典一片。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审题干,找出标点符号没有错误的一句。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标点符号没有错误。A项“小雨”后应去掉逗号,C项“十五六岁”表示约数,五和六中间不能加顿号。D项“开国大典”作为一部影片,应加书名号。因此,选择B选项。42.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E、F分别是CD、BC的中点。问三角形AEF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A.24B.27C.36D.4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题干中仅给出长方形的面积,△AEF的边长与高不易直接求解,由题图可知S△AEF=SABCD-S△AED-S△ABF-S△CFE,可由“E、F分别是CD、BC的中点”确定其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观察三角形AED、CFE、ABF可知其面积分别相当于长方形ABCD面积的、、。则三角形AEF的面积为72×(1---)=27平方厘米。故本题选B。43.孔子的许多教诲,说来都挺好听,诸如“刚、毅、木、讷”,“温、行、忠、信”以及“温、良、恭、俭、让”等等,都不失“为人之道”。然而,这些“优良品质”历来都是统治者、强者以及教育者用来________被统治者、弱者、受教育者的,他们自己一个个却未必________。国人历来________“成王败寇”的逻辑,而缺乏起码的是非观念。一旦“成王”自然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获得了空前未有的优势,话语________更使他们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教训
遵从
遵循
特权B.告诫
遵循
遵从
强势C.控制
遵守
遵从
优势D.训诫
遵从
遵循
霸权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根据“国人历来……‘成王败寇’的逻辑”可知,该空与“逻辑”搭配。A项和D项“遵循”指遵照,与“逻辑”搭配恰当。B项和C项“遵从”侧重服从,一般搭配“决议”“上级的指示”“老师的教导”等,与“逻辑”搭配不当,排除B项和C项。第二步,再看第四空。根据“道德的制高点”“空前未有”可知,文段的语义程度较重。D项“霸权”比A项“特权”更符合语境,排除A项。答案锁定D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二空。D项“训诫”指教导和告诫,与“‘优良品质’用来教导被统治者”的文意相符。“遵从”指遵照服从,与“统治者自己未必遵照服从”的文意相符。因此,选择D选项。44.2014年5月—2015年4月,全国租赁贸易进出口总额及同比增速均高于上月的月份有几个?A.5B.6C.7D.8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柱形图和折线图分别给出了2014年4月—2015年4月各月的全国租赁贸易进出口总额及同比增速,观察柱形图高度、折线图趋势,找进出口总额及同比增速均大于上月的月份。由柱形和折线综合看,全国租赁贸易进出口总额及同比增速均高于上月的月份有2014年5月、7月、9月、12月和2015年2月、4月,共6个。4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如上图所示B.如上图所示C.如上图所示D.如上图所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元素数量一致,只是元素摆放的位置和方式不同,考虑静态位置。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第一段,图1○和△左右放置,图2○在△内,图3△在○内,第二段,用□替换成△后应用规律,只有A项符合。因此,选择A选项。46.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B.BC.CD.D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图形均存在箭头,考虑功能元素,发现每幅图形的箭头均指向了锐角,因此也应从选项中选择指向锐角的图形。A项箭头指向直角,B项箭头指向钝角,C项箭头指向直角,D项箭头指向锐角,只有D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47.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除了法律,行政法规另外规定外,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
)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不得超过(
)日。A.15,15B.30,15C.30,30D.60,60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强制知识。第二步,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二十五条,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延长查封、扣押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对物品需要进行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查封、扣押的期间不包括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应当明确,并书面告知当事人。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因此,选择C选项。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二十六条,对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损毁;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查封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可以委托第三人保管,第三人不得损毁或者擅自转移、处置。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损失,行政机关先行赔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听评课记录六年级数学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听课评课记录
- 五年级下册数学听评课记录《1总复习:倍数和因数》人教新课标
-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边、角的性质》听评课记录
- 数学听评课记录二年级下
- 《青铜器与甲骨文》名师听课评课记录(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 整式的加减》听评课记录
-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实数》听评课记录1
- 小学二年级口算题
- 乡村振兴银企战略合作协议书范本
- GB/T 308.1-2013滚动轴承球第1部分:钢球
- 中药炮制学-第五、六章
- 新员工入场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中国风军令状誓师大会PPT模板
- 小儿高热惊厥精品课件
- 2023机械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2年电拖实验报告伍宏淳
- 丰田汽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体系研究(2021)
- 公共政策学(第三版)-课件
- 冷却塔是利用水和空气的接触
- 我的家乡--安徽亳州.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