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书法基础:偏师独出_第1页
少儿书法基础:偏师独出_第2页
少儿书法基础:偏师独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儿书法基础:偏师独出实践着他在《广艺舟双揖》中的理论主见,南帖系统作为临习典范固然不予考虑,唐碑系统的工稳妥贴更不在话孔面对清代科举习气,自己也在此中混迹半生的康有为,对于科场习大小二欧字,以方、光、乌为登第进身阶梯的那一套有着切身的感受。他本人原也精于斯道,只是后日北游尽览秦汉六朝碑版,在京城又逢北碑风兴盛,厂肆所陈皆为六朝拓本,收罗较易,熏染复深,于是才从包世臣之说而全面汲取碑学精体,并专力学《石门铭》、《孔宙碑》分隶之间较野逸飘散一路。在《广艺舟双揖》中他曾自述学书经过。《述学》所载,大约有三个阶段。一是出入欧书唐碑阶段:

“吾十一龄,侍先祖教授公(讳赞修),于连州官舍,含怡挎枣,暇辄弄笔。先祖始教以临

《乐毅论》及欧、赵书,课之颇八然性獭钝,家无佳拓,久之不能工也。将冠,学于朱九江先生(讳次琦)。先生为当世大儒,余事尤工笔札。……于是始学执笔,手强甚,昼作势,夜画被,数月乃少自然.得北宋拓《酸泉铭》临之,始识古人墨气笔法,少有入处,仍苦调疏。后见陈兰甫京卿,谓《醛泉》难学,欧书唯有小欧《道因碑》可步趋耳。习之果茂盛,乃知陈京卿得力在此也。因并取《圭峰》、《虞恭公》、《玄秘塔》、《颜家庙》临之,乃少解构造,盖虽小道,非得其法,无由入也。……壬午人京师,乃大购焉,因并得汉、魏、六朝、唐、宋碑版数百本,沉着玩索,下笔颇远于俗,于是翻然知帖学之非矣。”

如果没有自”FI龄至应试这一时期的遍学唐碑,康有为大约未必会对之如此深恶痛绝的。待到他稍有通会,沈曾植一番点拨,使他在创作上也开头改弦更张,重觅新途:

“湖州沈刑部子培,当代通人也。谓吾书转折多圆,六朝转笔无圆者。吾以《郑文公》证之。然由此观六朝碑,悟方笔无笔不断之法。”

此后他学张裕钊、学邓石如,深人北碑堂奥,对一些碑学大家的绝技如“中笔必折、外墨必连……笔之中锋最厚”心领神会,按其时间,当在久居京师、多游厂肆,即与撰《广艺舟双揖》相近的期内,亦即是在他30岁之英年奋勉之时。

《述学》最终有一段话归结了自己的学书方向:

“吾执笔用九江先生法,为黎、谢之正传,临碑用包慎伯法。慎伯问于顽伯者,通张廉卿之意而知下笔,用墨浸*干南北朝而知气韵胎格。借吾眼有神,吾腕有鬼,缺乏以副之。若以暇日深至之,或可语于此道乎?”

这固然还只是31岁时的自许之语,但对于学包世臣、邓石如、张裕钊和上承南北朝碑却是与理论主见相全都的。不过我们也还不能把它当作是康有为综合各家化为一格的总结语,由于31岁的他还只能为今后提出一种倾向却无法未卜先知。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当他从沈曾植处获“方笔无笔不断之法”后,在后来的书法作品中却根本上未表达出来。“中笔必折”他谈不上,“外墨必连”他也只有形貌之得。(来源书法屋:.)正相反,他开头从张裕钊的反面伸延开去,以《石门铭》为契机,追求一种不拘于笔之方圆却斤斤讲究势的开张的崭新风姿。诸如掠捺横笔,辄翘起剔上,与《石门颂》、《石门铭》如出一辙。相传康有为曾得宋初陈传老祖一幅石刻联:“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秘不示人,苦学不辍,卒至大成。此事容或有之,但此结论并不准确。以康有为30岁以前还在学唐碑之时,他已有出众的史识并且眼界极开,即使他得见陈传的对联并刻苦学之,对联也绝不会是他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