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_第1页
2022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_第2页
2022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_第3页
2022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_第4页
2022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课程开发的“工作分析”方法的训练家是()

A.查特斯B.奥利沃

C.博比特D.威斯特迈

2.为了明确而清楚地陈述目标,泰勒建议使用“二维图表”形式。构成此“二维图表”的分别是()

A.教师和学生B.社会和生活

C.目标和过程D.行为和内容

3.人本主义训练家为之心仪的训练目标是()

A.自我实现B.道德完善

C.共性进展D.学问猎取

4.通过语言而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示范B.呈示

C.展现D.口述

5.“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消失在杰克逊的一本着作中,这本着作是()

A.《教师,再见!》B.《爱的训练》

C.《班级生活》D.《隐性课程论》

6.有效组织学习阅历的标准有三个,其中之一是()

A.随机性B.活动性

C.连续性D.乐观性

7.20世纪50年月末至60年月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训练内容现代化的“学科构造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

A.进步主义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

C.永恒主义课程D.要素主义课程

8.提出目标游离评价的评价专家是()

A.斯克里文B.斯太克

C.普罗沃斯D.莱斯

9.“是训练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阅历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这指的是()

A.体验性目标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

10.在课程进展,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三种典型观点是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和()

A.独立论B.统一论

C.平行论D.超越论

11.“只谈论某一学问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学问的探究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

()

A.学习预备B.学科构造

C.中间语言D.发觉学习

12.“课程及相应的教学在有意识的训练安排下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可称为()

A.课程变革B.课程采纳

C.课程打算D.课程实施

13.泰勒在20世纪80年月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指的是()

A.经济大萧条B.进步主义运动

C.八年讨论D.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

14.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白、联合、系统和()

A.复习B.实践

C.方法D.拓展

15.根据斯皮罗等人的观点,随机访问教学作为一种教学途径,更适合于()

A.初级学习B.高级学习

C.分散学习D.集中学习

16.1893年,以埃利奥特为首的美国“中等学校讨论十人委员会”基于充分的调查讨论,正式提倡在中学开设()

A.轮形课程B.STS课程

C.阅历课程D.选修课程

17.“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18.美国训练家克伯屈提出的概念是()

A.附带学习B.附学习

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

19.以“社会进展和科学技术进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A.轮形课程B.环境训练课程

C.国际理解训练课程D.STS课程

20.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别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是()

A.政府、专家、校长、教师B.专家、校长、学生家长、社区人员

C.专家、校长、教师、学生D.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

21.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恳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进展阶段的任何儿童”的训练家是()

A.皮特斯B.奥苏伯尔

C.布鲁纳D.赞科夫

22.普遍性目标取向表达的价值取向是()

A.泰罗主义B.实证主义

C.唯科学主义D.普遍主义

23.课程实施有三种根本取向,其中之一是()

A.哲学取向B.心理学取向

C.忠实取向D.背离取向

24.“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训练’,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成认有任何‘无训练的教学’。”以上表述提醒的教学原则是()

A.教学的训练性B.教学的直观性

C.教学的因材施教D.教学的循序渐进

25.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A.小步伐原则B.高速度原则

C.高难度原则D.渐渐分化原则

26.阅历课程进展的最新理论形态()

A.浪漫自然主义阅历课程论B.当代人本主义阅历课程论

C.自然阅历主义阅历课程论D.活动课程论

27.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这是评价的()

A.目标取向B.过程取向

C.主体取向D.客体取向

28.夸美纽斯创立的“泛智课程”学说的理论根底是()

A.泛智论B.阅历论

C.文化论D.兴趣论

29.“我长期地查找一个全部这些教学手段的共同的心理根源。……教学的原则,必需从人类心智进展的永恒不变的原始形式得来。”以上表述表达了()

A.“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B.“教学适应自然”思想

C.“教学敬重儿童兴趣”思想D.“教学的直观性”思想

30.20世纪末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充分吸取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熟悉进展和价值探究的精华,它追求的是一种()

A.实践理性B.科技理性

C.工具理性D.解放理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实践性课程的根本内涵。

32.简述提倡综合课程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33.泰勒认为,选择学习阅历必需遵循五条原则,这五条原则分别是什么?

34.简述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三种张力及其相对应的三种根本价值取向。

35.简述布卢姆的“训练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36.自主型教学方法的作用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

37.课程实施的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并谈谈其对实际课堂教学的启发。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

38.以下是一则有关“细胞膜的构造与功能”的教学设计:

进入情境。教师通过演示细胞的亚显微构造模型或用多媒体显示细胞膜模式图,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搭建支架。这一环节本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情境的过程。首先,教师要帮忙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定向;其次,要围绕当前学习内容,为学生供应学习该内容所需要的概念框架。本节课中,教师要为学生供应的概念框架包括:细胞膜成分、细胞膜构造、物质通过细胞膜的3种方式等,从而为学生进展自主探究打下根底。

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用多媒体计算机设计一个由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镶嵌排列的三维动态细胞膜模型;同时,设计物质进入细胞膜的3种物质运输方式的三维动态模型,从而初步建构关于细胞的构造与功能的概念框架。

协作学习。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开展协作学习。学生或是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