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行业投资策略-消费内卷倒逼制造转型科技遏制加速本土替代一、2022电子行业回顾1.1、电子行业业绩回顾选取当前申万电子行业板块的421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回顾2022年前三季度电子行业的整体业绩表现:2022年前三季度,电子行业(由于三季报未发,剔除中芯国际)实现总营收20851.06亿元,同比下滑0.96%,实现归母净利润1055.34亿元,同比下滑25.28%,其中,全行业亏损公司55家,占比13.1%,12家上市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占比2.9%,44.2%的公司(186家)实现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20%的公司(84家)归母净利润增幅超过50%,业绩下滑的187家公司(占44.4%)中,下滑幅度超过50%的有53家(占12.6%)。单季度看,受全球经济以及智能终端需求下滑的影响,电子板块上市公司中,业绩亏损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数量明显增多,同比小幅增长的公司数量相应减少。盈利能力方面,进入2022年,电子板块整体盈利能力逐季度下滑,单三季度电子板块整体毛利率为15.78%,环比下滑0.86pct,同比下滑2.52pct。各个细分板块中,电子化学品和消费电子整体毛利率逐季度小幅提升,元件板块较为稳定,光学光电子板块逐季下滑幅度较大。半导体方面,今年三季度功率器件的缺货状态有所缓解,分立器件、模拟芯片设计以及集成电路制造等细分行业的盈利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回落,这使得整个半导体板块的毛利率在三季度环比下滑1.79pct。印制电路板方面,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上游铜箔、树脂等原材料相继开始回落,毛利率回归至正常水准,但由于今年消费电子、通讯、服务器等领域的景气度均较为一般,行业整体毛利率相较2021年四季度反而有所下滑,三个季度均维持在20%左右。面板方面,由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等智能终端的需求较为疲软,今年开始面板一直处于降价趋势中,因此面板行业的毛利率连续逐季度下滑,三季度的板块整体毛利率已仅为11.02%,环比下滑1.96pct,同比下滑12.49pct。整体而言,在全球经济下滑造成终端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叠加贸易摩擦、地缘冲突、终端品牌内卷等负面影响,本土的电子产业链仍展现了不错的韧性,大部分细分板块的营收和盈利能力保持了较佳的水准,这是未来国内电子产业链在进行制造转型、本土替代时不可或缺的秉性。1.2、市场表现及估值分析由于下游需求疲软造成的产业链企业预期下修,今年年初以来,电子板块的整体表现较弱,截至2022年11月20日,申万电子板块整体跌幅达-31.26%,跑输上证指数
16.35pct,跑输创业板指数3.18pct。申万行业板块中,电子行业涨跌幅排名全行业第30位,各个细分板块中,受益于下游晶圆制造厂扩产以及国产替代,半导体和电子化学品的表现优于电子整体板块,光学光电子、消费电子和元件板块则对电子板块的表现造成了拖累。估值水平方面,我们回溯2010年至今整体法计算下电子行业动态市盈率表现,整体而言,2021-2022年,电子行业的估值水平呈现下行盘整趋势,从2021年年初的50.71倍下降到2022年11月18日的30.78倍,该动态市盈率已经接近2018年底的最低点。截至2022年11月20日,电子行业个股涨幅较大的个股为宝明科技(338.38%)、盈方微(268.44%)和传艺科技(222.98%),涨幅靠前的个股以半导体以及积极开辟第二赛道的企业为主;跌幅较大的个股为则成电子(-88.13%)、硅烷科技(-68.38%)和歌尔股份(-65.65%),跌幅靠前的标的中,剔除三板转北交所的影响,主要为与消费电子相关的半导体企业为主。二、消费电子景气下行明显,供应链变数重重2022年对于整个电子板块而言,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一年:全球经济的下滑,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视等消费类智能终端的需求负面影响相当明显,终端的疲软向上游传导,使得相关的被动元器件、PCB、芯片、面板和零组件等环节均面临了较大的压力,产业链亦频频传出下修产量的声音。尤其是智能手机端,与2020-2021年相比,今年的市场可谓是急转弯:在华为受美国打压淡出智能手机市场后,既存的国内安卓系品牌厂商均希望得到华为的市场份额,因此或多或少进行了超预期的备货,而在今年的需求状态下,以及荣耀的回归,使得过去两年的备货变成了今年产业链库存高企的导火索之一,今年前三季度产业链订单交付量和进度的调整并不少见,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产业链压力。贸易摩擦、地缘冲突、国内防疫、以及突发的高温限电等负面因素,则使原本便已压力重重的产业链,需要额外去面对无法预测的不确定性和无序的状态。尤其是在半导体领域,美国的遏制步步收紧,迫使本土产业链需要寻求全方位的突围,其难度可想而知。所幸,在面对种种内忧外困的情况下,本土的电子产业链其实反而展现了不错的韧性,同时积极寻求转型,布局新能源车、智能驾驶、光伏、AR/VR领域,与智能手机、笔电等领域相比,新能源车、VR/AR等领域尚处于成长阶段,未来有望形成接力,助推电子产业链更上一层楼,已经实现较佳横向拓展的企业,正静待新的“黄金十年”的到来。2.1、消费电子主体需求依然寡淡,2023年H1亦难见好转安卓手机,尤其是国内头部品牌份额的持续下滑,令智能终端组件市场前景难言明朗。全球手机市场从2021年第2季中下旬开始,受到国内市场销售表现低于预期的影响,前景变得愈来愈不明朗。而2022年在全球疫情蔓延、经济下滑、通膨、俄乌冲突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需求逐渐走低,主要出货量集中于苹果、三星等头部品牌,尤其是决定产品获利的高端机型,国内头部安卓系手机品牌的表现持续黯淡,2022年全球高端手机市场苹果和三星市占率都有增长,但国内的头部品牌业者则相普遍下滑。苹果的出货表现持续稳定,但郑州疫情的发生,为苹果Q4出货量预期造成一定影响。面对全球经济衰退,苹果的表现已展现很强韧性,但10月中下旬后,苹果的出货表现,尤其是在国内的周销量也呈现出环比下滑趋势,尤其是11月前后的郑州疫情对富士康的生产亦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最受市场青睐的iPhone14Pro系列产能,苹果的官方发言也表示预期消费者拿到手机的时间将会延长,给Q4苹果供应链的整体预期带来了些许不确定影响。笔电与电视机:相似的行业后周期,相似的疲弱去库存。电脑与电视,作为疫情受益终端品种,在疫情后周期的表现非常相似:
(1)疫情带来的居家效应推高了2020~2021年的终端需求,前两年的快速冲货,带来的预支效应,本身就需要时间沉淀。而2021年的缺料和塞港又使部分2021年下半的终端出货递延至2022年,待品牌厂Q2发现需求骤降已为时较晚。(2)NB与PC的整体库存水位,进入2022年后就一直在一个季度以上,并且仍在逐季上升,当下所有的电脑品牌厂都在积极消化库存,但无奈市场买气冷淡。2022年各季度的同比下滑均已是定数,但无论从总量还是下滑速度仍未见收敛。(3)电视销售所面临的情况比电脑要好,渠道库存量也没有笔电那么严重,但同样面临需求下滑的问题。不同之处在于,电视品牌厂对于2022年的需求下滑早有准备,而且过去两年的出货数据一直都在下滑。值得注意的是,OLED电视在2022展现出逆风成长的表现。今年全年发布的机型很显然比去年多,但是整体销量下滑不少,意味着单款机型的平均销售量比去年有相当下滑。2022年折叠机型的发布量显然比去年有明显提升,每家品牌都有推出自身的折叠机型。从售价角度来看,不少安卓品牌在推出后一个月左右就开始折扣促销,三个月左右就会出现较高折扣率的现象,反映出今年品牌方去库存的急迫心态。恰逢今年10月,华为官方(因为无法制造新的5G机型)推出了翻新Mate40pro,售价6699,该款机型三年前上市时售价6999元。对比而言,三年仅贬值不到5%,从保值率也可以看出看不同安卓品牌的创新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品牌认同度的差距。终端综合:2023年电子行业依然并无大的β基础。终端行业除了新能源汽车,其余细分领域或仍陷衰退泥沼或增速有限。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虽然同比过往有所下滑,但仍有不少细分领域具备明确空间。2021年是过去几年中新能源汽车增速最迅猛的一年,2022~2023虽然增速未创新高,但一个尚处进化的行业,还会有很多细分市场的强α。2023年行业依然难见大的复苏空间。易见,占消费电子主体的智能手机、PC、TV等关键产品出货量都在2022年出货量有明显下滑,2023年虽然预期有复苏,但空间不大,并且仍存不确定性。物联网和云计算虽有成长,但体量和空间都不大,对行业全维度的带动也有限。2.2、供应链制造业南迁已经成为明确趋势,“全球化”供应链转向“区域化”分割2018贸易摩擦开启后,历经疫情推升,产业链集腋成裘。中美贸易摩擦与疫情的发酵、5GLTE技术的长期演进、以及新技术诸如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已经成为2020~2030科技产业的重要分水岭;贸易摩擦所带来的的产业分工与体系变化,直接结果是供应链的区域化,已经是不可回避的重要改变。集中于制造业,三星很早就将供应链重心南迁至越南,苹果近年来重心逐渐偏向印度。在地缘政治的牵动下,不同的产业变迁、企业战略,包括分工重构,决定了整个东亚科技产业未来的发展注定变数重重。从三星和苹果的变化看制造业的快速转移。三星的手机组装中,近八成已经移至大中华区以外的制造基地,中国国内仅仅保留JDM的代工份额。苹果在东南亚的供应商数量过去两年增加了50%,这还不包括中国台湾供应链转移过去的新增数量。据法新社,2022年上半,越南进出口表现取得显着成长,其进出口总额达到约3,713.2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成长约523亿美元。以EMS/ODM模式为主的行业国际公司,大多过去两年都有在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建立生产工厂的布局或计划,而且随着东南亚下游终端厂承接力的逐渐加强,规模化趋势和产业集群效应已经开始显现。2.3、贸易摩擦所带来的本土化替代需求,在成熟制程下空间明确美国半导体技术封锁意志坚定,替代部署将成产业重点策略。10月7日禁令所体现出的变化:精准大范围打击,全产业寒蝉效应蔓延。相较于前几次的出口禁令,美国此次的命令不仅涵盖范围更广,打击也比过往更为精准,强度令业界更难判断产业未来的可能走向。芯片来源检查与制程工艺溯源检查已经展开:规避模式只有成熟制程。各大终端消费性品牌业者,开始启动检查自家芯片采购状况,除了溯源自家产品采用的芯片有多少是来自国内IC设计公司之外,也检查其他国家的IC生产链,确定有多少部分来自国内供应链
(制程工艺溯源直接关系上游材料全产业链)。过去业界对制裁的判断是:国内和非国内双体系并存的长期趋势,根据产品的终端市场来决定投片对象,通过国内在地供应链的合作,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随着国内本地的IC制造被直接溯源,为了分散相关风险,业界只能通过<成熟制程>寻求其他替代方案。成熟制程包含领域:
1.应用面:国内相对兴盛的传感器、PMIC、MEMS、MCU四大细分领域,与对应的上市公司,但投资需考虑当前面临的终端去库存与渠道去库存。2.软件面:EDA工具的发展与CIM(MES,晶圆制造厂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机。3.面板、分立器件、封装、关键部件侧,美系(包括Chip4)供应商占主导的应用领域,譬如IC载板与AMOLED前道材料等等。4.关键制程与测试设备、关键部件等相关领域,我国本土设备企业在28/45nm以上相关成熟制程的整体国产化能力已经进入可试产导入阶段。5.美系材料厂商所把控的特种气体、特殊化学试剂、超高纯度原材料、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以及对应的安全源与运输设备或工艺。2.4、智能终端供应链向车载部件或光伏新能源等延伸或跨界已成常态2.4.1、Micro/MiniLED应用面因素快速聚集,产业整合开启MiniLed的打件良率快步提升,成本迅速下降。MiniLedCOB封装打件良率快速提升。国内以兆驰为代表的LED芯片厂采取倒装COB的封装方式,大幅提升打件良率。大尺寸企业会议与教育面板方面下游终端厂开始导入LED显示屏幕。会议用互动电子白板第一大生产业者视源开始进军LED会议一体机市场,主攻108寸及以上市场。P1以下MiniLed显示屏幕过往应用在4M~2M距离,与传统LCD面板应用距离已经非常接近,过往最大受限的成本已经在逐渐降低并贴近,假以时日将可能与大尺寸LCD直接竞争。在过往的两年中,LED与面板显示行业产业有很多合作、绑定、甚至于整合控制的动作,节奏如下:
京东方控股华灿光电。2022年11月7日,京东方公告拟以20.84亿元定增认购华灿光电发行的3.72亿股份。此外,NewSureLimited将其持有的华灿光电全部股份表决权委托给京东方行使。交易完成后,京东方将持有华灿光电23.08%的股份,成为华灿光电的控股股东。海信视像成为乾照光电第一大股东。海信视像通过参与乾照光电定增,以及二级市场的不断增持,成为乾照光电第一大股东。三安与TCL结成战略伙伴。三安半导体与TCL华星于2020年宣布达成战略合作,针对MicroLED显示技术成立联合实验室,并曾签署联合开发协定及股东协定,共同开发MicroLED显示器技术及自有材料、设备、产线方案等相关技术,双方合资的厦门市芯颖显示科技2022年初正式开工。中国台湾晶电与利亚德合作抢攻国内市场。双方在2019年12月成立合资公司利晶微电子,双方携手抢攻国内Mini/MicroLED市场销售及供应,利晶微预计2023年扩充月产能至16亿颗,产能规模持续提高。从行业如此高密度的捆绑或整合节奏来看,LCD厂商已经无法忽视LED厂商在大尺寸直显领域的不断迭代,随着这一趋势的持续进化以及新的工艺的深化和引入,未来LED直显是否会在不久的未来实现“破底”重塑,值得期待与关注。2.4.2、AR/VR终端产品大规模进入商业应用AR/VR终端产品终于进入千万级销售量。2020年之前,全球AR/VR的全球年出货量一直保持在不到500万台,增速虽然逐年增长,但一直保持在40%左右。随着元宇宙概念兴起与软硬件设备的完善,VR/AR行业全球增速快速提升,在2022年突破千万级别。核心终端品牌纷纷入局竞争。根据全球VR头显品牌市场份额占比,全球前十大VR品牌排行榜分别为:1.Meta;2.Sony;3.DPVR;4.PICO;5.HTC;6.Value;7.VIVE;
8.SUMSANG;9.3Glasses;10.HUAWEI。显然,终端核心品牌的不断入局,意在早日在“元宇宙”这一未来科技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能够拔得头筹,但“元宇宙”这样的平行世界的转换需要更多的建设支持,包括软件、技术、服务、安全、内容、周边等等复杂因素,硬件终端仅仅只是先行开路,但随着规模效应的累积开始出现,时间与空间的互换与进阶指日可待。苹果首款产品的推动力。依据最近几次苹果发布会所传达的信息,苹果第一款AR/MR头盔最快可望于2023年1月推出,即使有延迟,也大概率会在第1季推出:目前中国台湾和硕等组装厂商已经进入DVT阶段,预计2023年将进行EVT1及EVT2,按此进度,Q1末期的推出是可以期待的。当然,苹果的第一款AR/MR头盔按市场定位而言,主要锁定商用市场,价格较高,出货数量也不会太高,但是苹果的示范效应会有很强的市场暗示与指引作用。从过去20年的消费终端历史来看,苹果往往都不是第一个跳进新产品的品牌,譬如AirPods、iWatch等等,但苹果厉害之处在于后来居上。苹果拥有庞大的iPhone用户,且近年持续累积在AR领域的实力,AppStore已有超过1.4万个ARKitApps,因此苹果在AR/MR等相关领域,成为第一个触及“元宇宙”边际的商家的概率也是最高的。2.4.3、新能源汽车电子化结构化趋势明确,行业转型跨界汹涌前文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描述中,虽然新能源汽车未来几年的增速难以赶超2021年,但与消费电子相比增速仍较快,在这样一个相对高成长、行业领域足够宽,对供应链带动足够大的行业里,其实仍有非常多的组件尚未规格化甚至于不同厂商的定义都还存在着较大差异,从兴瑞科技的三电精密镶嵌注塑件角度,其实已经反映了这一现象。这一趋势并不仅仅存在于三电领域,而是类似于先前连接器、结构件细分领域诸如智能手机,孵育出了相当多的结构、精密、模切类的上市公司---新能源汽车的覆盖、应用、单车价值、体量都比智能手机要大,而制程、技术要求、关键难度节点等方面却并不比智能手机要求更高,因而天生就非常适于电子制造行业的跨界转型。模切与小件厂商转型契合度较高。模切环节行业适用性与通用性较佳。模切与精密小件从某些意义上而言是消费电子制造业中跨领域转向难度最小,行业适用性与通用性最强的细分子行业。连接器与精密结构件、PCB厂商业务推进空间明确。车载结构件单元化需求明确,连接器与PCB应用逐年增长。从车载三电单元高压化的趋势来看,所有结构端子都将精密模组化,连接器与PCB标准化带来单车价值逐渐抬升。三、PCB:高端化为主旋律,设备材料本土替代进行时进入2022年,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视等终端需求相当疲软,通信、工控等领域需求保持稳定,新能源车领域的需求虽然较为旺盛,但却受制于零组件约束以及国内疫情扰动。基于上述原因,从二季度末开始,全球PCB需求一改成长态势,进入较为疲软的状态,据Prismark数据,今年上半年,全球PCB市场约为420亿美元,同比增长14.13%,下半年需求预计401亿美元,同比下滑9.07%。由于下游需求的分化,不同印制电路板产品的需求差异亦较为明显:(1)IC载板需求相当旺盛,尤其是FCBGA类产品,BT载板则受制于存储需求,下半年开始转弱;(2)多层板受电脑、消费类电子产品疲软需求的负面影响,全年需求同比有所下滑;(3)HDI方面,虽然国产智能手机需求不足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拖累,但iPhone、ipad、macbook等苹果系终端出货量较为稳定,且受益于新能源车、miniLED等新应用下游的成长,HDI整体需求稳中有升。3.1、产业继续转移,设备、材料迎本土替代良机过去20-30年间,受益于国内庞大的智能终端、通信的市场需求,以及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全球PCB产能不断往国内以及东南亚国家转移成为行业的主流趋势之一,这为内资PCB企业提供了成长所需的沃土,据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统计,我国PCB产值已从2015年的166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300亿元,国内PCB产值占全球产值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2%提升至2021年的57%。近两年,虽然智能终端、通信等传统PCB需求量较大的应用市场,整体增长有所放缓,使得国内过往较为专注于此类领域的大批量板企业成长遇到一定瓶颈。但诸如新能源车、光伏等新应用领域的高速成长,以及该类领域PCB的本土供给趋势开启,我国PCB行业需求具备进一步扩容的空间。举例而言,新能源车的渗透,以及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崛起,为PCB市场的成长提供了新的成长动能,过去两年各个应用领域中,车载相关的国内PCB产值获得了最快的增速。过去车载PCB市场主要被日资以及中国台资企业所把控,2017年,全球车载PCB产值最高的十家企业占据超过50%的市场份额,A股上市公司中,除去沪电股份,其余合计占比仅5%左右,即使到2020年,全球车载PCB收入厂商排名中,亦仅有景旺电子一家挤入前十,过往由于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地区,产业链对PCB行业“过度”
要求车规级,为内资企业设置了相当高的准入门槛;但随着国内新势力的成长,内资企业正迎来弯道超车的良机,诸多企业相继加强车载领域的布局,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车载PCB产业正迎来转移至国内的趋势。受益于上述的转移趋势,内资企业的产能增量正迎来新的消化渠道,因此可以看到,近两年仍有不少国内PCB企业上市募集资金进行扩产,虽然今年由于下游需求的不景气,扩产节奏有所放缓,但随着未来市场重回增长,尤其是车载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的情况下,内资PCB企业有望继续扩产步伐。3.2、内资产商寻求产品高端化,强化科技属性结构上看,虽然我国PCB产值已经占全球超过50%的市场份额,但产品仍集中在多层板,附加值相对较低、工艺门槛不高等等诸多因素,使得多层板领域的价格厮杀其实较为严重。所幸,当下不少内资PCB企业已经意识到这点,正寻求高附加值产品的突破,近两年,国内HDI、IC载板以及刚挠结合板实现了相对较快的产值增速。高阶HDI通过大量导通的微盲孔埋孔实现精细度提升,微盲埋孔的存在,使得板层间能够电气互联,孔数量的增多,使得钻孔方式从机械钻孔升级至激光钻孔;此外,与传统多层板使用压合方式不同,高阶HDI采用积层法制备,这要求PCB企业具备堆叠导通孔的能力,阶数越高对准难度越高,而这正是高阶HDI的制备难点所在。IC载板、类载板则使用加成法或半加成法工艺实现精细度提升,传统PCB制造主要基于减成法工艺,其最大的缺点在于蚀刻过程中,裸露铜层在往下蚀刻的过程中也向侧面蚀刻(即侧蚀),使用常规减成法工艺的HDI板亦很难实现50μm以下的线宽线距,而加成法某种意义上而言已经类似于半导体工艺,其线宽线距精密度可以达到10μm,可以说IC载板制造能力某种程度而言是衡量PCB类企业技术能力的一杆标尺。摩尔定律推动者芯片的制程不断微缩,与芯片封装(一级封装和二级封装)相关性较高的PCB的制程工艺相应被要求进行微缩,因此未来高阶HDI、类载板和载板等需求增速有望超过PCB整体增速。过去上市市场主要为日、韩、台等地区的企业所把控,内资鲜有参与者,兴森、越亚、深南等公司虽都具有相关的工艺与制造能力,但与欣兴等仍有差距,客户群相对而言也居于起步阶段。3.3、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提升,带动车载PCB量价齐升汽车电子可分为车载电子电器系统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其中车载电子电器系统包括驾驶安全与舒适系统、信息娱乐与网联系统,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则包括动力电控系统、底盘电子系统、辅助驾驶系统、车身电子系统和发动机电子系统,在传统燃油车中,PCB较常被用于车载电子电器系统以及车灯等场景,而随着汽车电动化率、智能化率的不断提升,车辆上需要使用PCB的场景将明显增加,单车PCB用量有望不断提升:电动化率提升,PCB动力系统应用场景拓宽:传统燃油车的动力系统主要由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所组成,其中,发动机一般为机械件,电子控制系统则为电子运算部件,因此PCB在燃油车动力系统的应用场景主要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在新能源
车中,动力系统则主要由电池、电控和电机组成,PCB的应用场景被拓宽至电池模块的动力电池组pack和电源管理系统(BMS)、电控模块的电机控制电路、以及用于连接的FPC。汽车智能化多方面提升PCB用量:汽车智能化主要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车联网:(1)座舱智能化的提升,增加中控屏、电子仪表、HMI人机交互系统、影音系统、安全识别模块、多功能座椅等,显然,该类场景均需增加相应的硬件控制模块,而PCB以及所承载的电子电路系统正是控制模块的核心;(2)智能驾驶系统一般由摄像模组、激光雷达模组、各类传感器和ADAS系统组成,车联网的实现则需要集成各类无线通讯模块(GSM/GPRS/LTE,GPS,Wi-Fi以及Bluetooth等)的Tbox,上述场景对PCB而言均是全新的增量应用领域。未来,PCB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将囊括动力系统、照明系统、车载显示系统以及EMC电子控制系统等,当然,不同的应用场景,对PCB的层数、可靠性等要求并不一致,对于车载PCB而言,量大价低的产品和高可靠性、高质量的产品需求有望并存。整体而言,各类车载系统的功能升级有望推动相应PCB产品的价值量,举例而言,(1)电源管理及电机控制模块内的工作电流需要面临数十甚至上百安培的情况,大电流易引起电路发热问题,加之动力系统一般处于密闭空间,散热状况较差,这使得部分用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数学上册 【同步讲练】好玩 第一课时 设计秋游方案、图形中的规律教材详解+分层训练(含答案)(北师大版)
- 与社区合作社签订合同范本
- 转租施工合同范本
- 北京居住合同范本
- 精彩的商场防暴演练
-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课件 5项目五:粪便标本采集与处理
- 哪些协议不能称为合同范本
- 食品入驻沃尔玛的合同范本
- 柴油运输合同范本
- 竞聘班长竞聘书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四单元11~20的认识 第4课时简单加、减法
- 中频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解读2024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课件模板
- 《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与职业伦理》全套教学课件
- 期末模拟练习(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24-2025学年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 2024年房产中介佣金提成协议书范本
- 某港口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职业技术学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 中建项目科技创效案例手册(2022版)
- 2024年秋季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名师教学设计简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