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孤独之旅-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孤独之旅-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孤独之旅-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孤独之旅-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孤独之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学校为背景,描绘了几个孩子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立足标题,理解内容对标题“孤独之旅”,提出问题。立足标题,理解内容1、这是谁的孤独之旅?2、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次孤独之旅?3、孤独之旅是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4、孤独之旅中,杜小康父子的行程是怎样的?

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曹文轩:《前方》

夏天,杜小康跟着父亲,赶着那群已经一斤多的500只鸭子离开油麻地一带的水面。船是被加工过的,有船篷,有一只烧饭的泥炉。船上有被子、粮食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们要将鸭子放到300里外的大芦荡去。因为那里鱼虾多,活食多,鸭子在那里生活,会提前一个月下蛋。那时,就在芦荡围一个鸭栏,鸭蛋就在当地卖掉,明年春天,再将鸭一路放回油麻地。

——曹文轩《草房子》立足标题,理解内容1、这是谁的孤独之旅?2、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次孤独之旅?3、孤独之旅是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4、孤独之旅中,杜小康父子的行程是怎样的?孤独之旅中,杜小康父子的行程是怎样的?

立足标题,理解内容到达芦苇荡在芦苇荡安定下来离开油麻地品读课文,感受无处不在的孤独合作探究:

仔细阅读课文,勾画出文中对杜小康、父亲、鸭群及景物的描写,说说你从哪些字、词、句中读出了杜小康的恐慌和孤独?并陈述理由。

提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方面去感受。品读课文,感受无处不在的孤独“饱了吗?”“饱了。”“你饱了吗?”“我饱了。”“就在河里洗碗?”“就在河里洗碗。”“困吗?”“不困。”……

——曹文轩《草房子》

品读课文,感受无处不在的孤独无家可归的恐惧无话可说的恐慌未知未来的迷茫没有依靠的恐惧无声世界的孤寂空旷环境的孤独

概括出杜小康感受到的恐慌与“孤独”遭遇孤独再读课文,体会孤独的蜕变直面孤独再读课文,体会孤独的蜕变读文章暴风雨来临后的段落,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作者怎样表现杜小康的?在课本上做批注。(提示:从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情节、写作手法等方面分析)战胜孤独蛋!爸!鸭蛋!鸭下蛋了!品读:爸,你快来看啊,我们的鸭子下蛋了!爸,蛋,鸭蛋,鸭下蛋了!

再读课文,体会孤独的蜕变“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曹文轩《感动》

请结合阅读本文的体会,以“孤独”和“成长”为关键词,写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写格言,感悟主旨“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曹文轩《青铜葵花》

1、快速阅读课文,用勾画批注的方法,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或段落,说说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