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期波动和总需求理论_第1页
商业周期波动和总需求理论_第2页
商业周期波动和总需求理论_第3页
商业周期波动和总需求理论_第4页
商业周期波动和总需求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业周期波动和总需求理论第一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23章商业周期波动和总需求理论

亲爱的布鲁特斯,错误并不在于命运,而在于我们自己。

—威廉.莎士比亚《裘利斯.凯撒》第二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数学知识预备(23)定积分的概念设函数y=f(x)在区间[a,b]上有定义,任取分点把区间分成n个小区间作乘积的和式,如果上述和式的极限存在,则称函数在闭区间[a,b]上可积,并且称此极限值为函数在[a,b]上的定积分,记作第三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定积分在几何上表示由曲线y=f(x),直线x=a,x=b和y=0所围成的图形在x轴上方部分与下方部分面积的代数和,如图所示。第四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法则1两个函数代数和的积分,等于各函数积分的代数和,即

法则1可推广到有限个函数代数和的情况,即法则2被积函数中不为零的常数因子可提到积分号外,即(k为常数)定积分的运算法则第五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生产效益计算例: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x单位时,其边际成本为且固定成本(单位:百元)。求:(1)此产品从30个单位到50个单位所需的成本;(2)总成本函数C(x);(3)若此产品的销售单价为10(单位:百元),求总利润函数L(x);(4)何时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定积分在经济中应用第六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解:(1)因为产品从30个单位到50个单位所需的成本,就是边际成本在区间[30,50]上的定积分,于是所需的成本为(2)由于生产x单位产品的总成本C(x)等于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C(0)之和,即C(x)第七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设销售x单位商品的总收入为R(x),依题R(x)10x,因此,总利润函数为L(x)=R(x)-C(x)(4)令,得驻点x30,因,所以当x=30时,L(x)有最大值,且L(30)=80

第八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本章内容与结构A、商业周期波动

★商业周期波动的特点★商业周期理论★商业周期的预测B、总需求理论的基础

★向下倾斜的总需求曲线★影响需求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第九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课前思考

2008年诺贝尔奖系列的“压轴戏”——经济学奖终于尘埃落定,55岁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将这一荣誉连同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奖金揽入囊中。1994年,克鲁格曼针对世界银行给予亚洲经济增长以“东亚奇迹”的评价,激烈批评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建立在浮沙之上,迟早幻灭”。不过,随着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风暴,克鲁格曼的“预言”成真,当年被他预言激怒的人们最终也大多不得不闭嘴。第十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2000年,克鲁格曼又在“能源危机重现”的文章中指出,新一轮国际油价上涨周期已经到来。2001年,在《纽约时报》上的专栏文章中,克鲁格曼又一次重申了自己的观点。果然,2001年以后,国际油价急剧上涨。2006年8月,克鲁格曼撰文说,由于美国楼市近年来价格暴涨,在很多地区房价开始下降,投机需求出现逆转,导致目前市场上充斥着未出售的房产。在克鲁格曼看来,正是布什政府前几年推行的过于宽松和缺乏监管的政策,催生了此后的金融泡沫,最终引爆今天的危机。第十一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财政政策投资国际贸易

产出(实际GDP)总需求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相互作用总供给商业周期波动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特点第十二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A.1商业周期的特点商业周期(businesscycle):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为标志。

衰退(recession):是商业周期的下降期,一般定义是实际GDP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以经济中许多部门广泛紧缩为标志。萧条(depression):指的是规模广且持续时间长的衰退。定义表现第十三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1)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2)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总体性、全局性的波动。(3)一个完整的周期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组成。(4)周期是不规则的,其长短由周期的具体性质所决定。主要特征第十四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商业周期像年份一样也有季节性。

商业周期是经济活动的不规则的扩张和收缩第十五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919年以来的商业活动第十六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经济衰退的普遍特征:消费购买急剧下降,耐用品存货增加,投资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下降产出下降,原材料价格下降,工资和服务的价格增长趋势放慢企业利润急剧下滑第十七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A.2商业周期理论外因论与内因论外因论是在经济体系之外的某些因素的波动中寻找商业周期的根源。

新大陆的发现内因论则在经济体系内部寻找商业周期的机制和原因。

投机泡沫及其破灭其一个重要理论是:乘数-加速数原理。

例子

例子第十八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乘数-加速数原理

产出的增长刺激投资,大规模的投资反过来又刺激产出增长得更多。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下去,直至潜在经济能力完全被利用殆尽。到达这一饱和点后经济增长率开始放慢,放慢的增长反过来又减少投资和存货,经济进入衰退直至到达谷底。然后经济过程又呈现相反的运作状态,开始新的循环。第十九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商业周期理论需求拉动型经济周期商业周期中产出、就业和价格的流动通常是由总需求的变动引起的。当消费者、企业或政府改变其与一国经济的生产能力相关的总支出的时候,这些波动就会发生。第二十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总需求下降导致经济下滑价格水平 PQQ'PP'CAD'ADAS潜在产出Qp实际产出Q第二十一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些最重要的商业周期理论及其代表人物1、货币学派:将商业周期归因于货币和信贷的扩张和收缩。该理论认为货币是影响总需求的最基本因素。弗里德曼弗里德曼(1912-2006,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代表人物第二十二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乘数-加速数模型:认为外部冲击通过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得以传导,说明的是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如何导致总需求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波动。萨缪尔森。3、政治理论:政治家为重新当选而对经济政策的操纵。诺德豪斯。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第二十三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4、均衡商业周期理论:宣称对价格和工资变动的错觉使人们提供的劳动总是过多或过少,从而导致产出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代表人物卢卡斯、巴罗、萨金特。

罗伯特·卢卡斯(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罗伯特·巴罗托马斯·萨金特第二十四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5、真实商业周期理论:认为某一部门的创新或劳动生产率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会在经济中传播并引起波动。商业周期主要是由于总供给冲击总需求所造成的,而总需求对于商业周期来讲并不重要。熊彼特、普雷斯科特、普洛塞熊彼特(1883~1950)代表人物第二十五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6、供给冲击理论:认为商业周期是由于总供给的改变而引起。代表人物戈登。

上述理论中哪一种最能解释商业周期呢?实际上,上述每一种理论都含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又没有一个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思考第二十六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A.3商业周期的预测一个好的预测就像汽车明亮的前灯一样,可以预先展示出经济前程中的路况,以便决策者根据新的经济环境而采取相应的行动。第二十七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经济计量模型与预测模型建立者首先要有一个分析框架,包含一些代表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方程式,通过运用现代经济计量学技术,使这些方程与历史数据相吻合,取得有关的参数估计值(如MPC,投资需求方程的斜率等)。最后,将所有的模型放在一起,作为一个方程体系来运行。经济学就像在一个黑屋子里抓一只根本不存在的猫,而计量经济学常常声称抓到了一只第二十八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商业周期的预测专业预测天真预测(naiveforecast):是指预测下一年的产出增长率刚好等于当年的产出增长率。第二十九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专业预测的表现预测错误(百分比/年)第三十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大危机不可预测

-摘自徐现祥《图解宏观经济学》在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的两个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都提供经济预测服务,但他们对大危机的预测都太乐观了。1929年10月29日,纽约股市崩盘。1929年11月2日,哈佛大学认为,当前的衰退并不是危机的前兆。耶鲁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费雪在10月28日的报告中说,股市没有任何暴跌的先兆;从股市崩溃到1931年底,他一直乐观地预言经济将很快复苏。思考第三十一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我们采用现在的预测技术是否可以做的更好呢?“大危机”过去近半个世纪后,哈佛大学的Domingue和耶鲁大学的Fair、Shapiro重新采用现在流行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基于费雪教授等当年采用的数据和现在所具有的历史数据,重新预测美国经济在“大危机”期间的走势。结果,证明无论是在股市崩溃之前还是之后,都无法预测“大危机”。第三十二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B.总需求理论的基础总需求(aggregatedemand,AD)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所愿意购买的产出的总量,也即所有生产部门所愿意支出的总量。定义它包括:消费、国内私人投资、政府商品与服务采购,以及净出口。第三十三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消费: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而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减去税收。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收入的长期趋势、居民财富、总体价格水平。2、投资:包括对建筑物、软件和设备额私人购买以及库存品的增加。3、政府支出:政府在商品与服务上的支出4、净出口:等于出口减进口值。总需求的组成:Y=C+I+G+(X–M)第三十四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B.1向下倾斜的总需求曲线价格水平QADCPQIG实际GDPXP第三十五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从上图可见,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经济中整体价格水平升高的时候,实际支出水平会下降。

原因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一些收入构成要素并不随价格上升而上升。第三十六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总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这表明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际支出会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下降。AD曲线向下倾斜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供给效应,亦即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的上升会导致货币紧缩和总支出量的下降。总结第三十七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微观经济学的需求与宏观经济学的需求区别:宏观曲线描绘的是整体经济的价格和产量的变化,而微观曲线则分析单个商品的价格和产量。宏观的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主要是因为货币供给效应,而微观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则是由于消费者用其他商品替代涨价商品的结果。注意第三十八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B.2总需求的移动决定AD的因素可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政府控制的宏观经济政策变量,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第二类是外生变量。第三十九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沿着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AD503000实际GDP(10亿美元)QCP2502001501002000B价格水平ADAD'QP价格水平实际GDP(10亿美元)第四十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变量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使利率降低并改善贷款条件,从而增加投资和耐用品的数量。对总需求的影响政策变量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开支增加,会直接增加支出总量:减税或增加转移支付会提高可支配收入人数量,并导致消费数量的增加.税收刺激政策,比如投资税减免可以导致在某个领域增加支出。第四十一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变量国外产出的增长会导致进出口的增加对总需求的影响外生变量国外产出资产价值

股票价格或住宅价格的上升增加家庭的财富,从而增加消费数量;而且,这还会导致较低的资本成本,并使企业投资增加。技术进步可以为商业投资提供新的机会。重要的例子如铁路、汽车和计算机。政治事件、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冷战结束提高了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并增加了投资和对耐用品消费的开支技术进步其他第四十二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影响需求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经济学家对于究竟是哪些因素会影响总需求这一点并无分歧,但他们对于不同因素的重要性则有不同的看法。

货币主义者的观点:货币供给量是总支出量的主要决定因素。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认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策和外部力量对经济起推动作用。分歧第四十三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商业周期是否可避免奥肯(ArthurOkun)的名言:

现在,普遍的认识是,衰退从根本上说是可以防止的,它们就像飞机失事而不像飓风。但我们从来没有能够从地球上消除飞机失事,当然也不清楚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消灭衰退。危险并未消失,那些可以导致周期性衰退的因素仍然潜伏在飞机的两翼,等待着飞行员的某种失误。第四十四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小结1、商业周期是国民总产出、总支出和总就业量的波动它以许多经济部门的大范围扩张和收缩为标志2、许多商业周期都发生在总需求的变化导致产出、就业和价格剧烈变动的时候3、商业周期理论因其所强调的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的不同作用而各不相同4、总需求代表的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的总产出的数量5、总需求曲线不同于微观经济分析中所使用的需求曲线。6、能够使总需求发生变动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外生变量第四十五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我国的经济波动简况

(一)体制改革前的经济波动

1、集中计划体制形成初期的两次波动(1953-195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3年的恢复调整,1953年开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时,同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各产业保持增长势头,中国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但是1954年在反冒进运动下,中央决定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非农产业增速减缓,其中1954年的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出现负增长,经济出现衰退,经济增长率迅速从上年的14%下降到5.8%。1956年6月,中共中央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同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提出适度扩张政策,导致工业加速增长,当年经济增长率14.1%,达到第1个周期的顶峰。然而,1957年开始的反右运动,又使经济衰退并跌入这个周期的谷底,当年经济增长率仅4.5%。

案例1第四十六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引起的大波动(1958-1962)

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总路线”实行“赶超”政策,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片面追求“多、快、好、省”,“一大二公”、“一天等于二十年”、“一棵白菜三百斤”等浮夸风盛行,全民炼钢导致农业衰退,非农产业高速增长,当年经济增长率达到22%。1960-1962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党中央召开八届九中全会、七千人大会,开始纠正“大跃进”的失误,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经济全面滑坡,1960-1962年连续三年经济增长率为负,其中1962年为-29.7%,是历次周期中衰退最严重的一年。

第四十七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经济衰退(1963-1968)1963-1965年继续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但不是紧缩而是实行均衡扩张政策,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提出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各产业高速增长,其中农业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经济进入第3个周期的繁荣阶段,1964、1965、1966年连续三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7%左右。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无明确的政策主张,政治统帅一切的情况下,各产业全面减速,1967年第二产业出现负增长,1968年则三次产业全部负增长,经济进入第3个周期的衰退期并直达谷底。1967、1968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2%和-6.5%。

第四十八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4、“文革”中期的经济波动(1969-1972)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党和国家为扭转国民经济的混乱局面,又把国民经济重新置于计划经济的轨道上,恢复了“文革”中断的经济发展政策。当时武斗之风渐趋平息,生产秩序开始恢复,各产业开始加速增长,各产业开始加速增长,1970年经济增长率23.3%,达到这个周期的顶峰。然而,1971-1972年的“批林整风”运动中,国务院决定压缩基建投资8.7亿元,减少重工业投资2.14亿元,劝退农民工370万人,工农业增长大幅度减速,经济衰退,1972年经济增长率下降为2.9%。第四十九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5、“文革”后期的低增长(1973-1976)

197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全国计划会议决定调整原计划,加强企业管理,在农村重申“六十条”,工农业回升,农业回升更快,经济进入第5个周期的繁荣期,当年经济增长率达到8.3%。但是,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开始,政治对经济的干扰较强,经济增长率迅速下滑到1.1%。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邓小平主持工作,实行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增长率又迅速回升到8.3%。1976年10月,党和人民粉碎了“四人帮”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然而,当年的“反击右倾翻案风”使经济发展又遇政治干扰,经济跌入这个周期的底谷,经济增长率为-2.7%。

第五十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经济转轨时期的经济波动

1、新旧体制交替时期的经济波动(1977-1981)

1978年底,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当年经济增长率达11.7%。1979-1981年,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产业处于调整过程中,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但降幅不大。

第五十一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2、新体制时期的第一次波动(1982-1985)

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提出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继续推行农村改革的同时,以国企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开放沿海部分城市作为吸引外资的窗口,1982-1985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信贷规模的膨胀,国家银行贷款余额增长率1984年为32.8%,1985年为23.9%。信贷规模的膨胀导致货币超额投放。货币流通增长率1984年为33.1%,1985年为19.8%。货币超额投放导致物价水平不断上涨,1985年零售物价上涨率高达8.8%。为抑制通货膨胀,1986年开始实行“双紧”政策,经济增长率回落。

第五十二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3、新体制时期的第二次波动(1986-1990)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实行高速增长政策,不惜用通货膨胀刺激增长速度,结果1987、1988年连续两年经济增长在11%以上,可是通货膨胀率上升到18.5%,改革以来第出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货币贬值引起社会恐慌,出现了“抢购风”。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及伴随的严重通货膨胀,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治理整顿”,重点在于控制通货膨胀、压缩基建规模、整顿流通领域和紧缩银根,结果经济增长率迅速下滑,1989、1990年经济增长率都在4%左右。

第五十三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4、新体制时期的第三次波动(1991-2001)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了经济计划指标,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为了启动经济,1992年货币流通量增长了43.2%。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92、1993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3%以上,与此伴随,199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21.7%。第五十四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总需求两次重大的变动:大萧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灾难称为大萧条,而且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经济下降。从1929年到1933年,实际GDP减少了27%,失业从3%增加到25%。同时,在这4年中,物价水平下降了22%。在这一时期,许多国家也经历了类似的产量与物价下降。经济史学家一直在争论大萧条的原因,但大多数解释集中在总需求的大幅度减少上。案例2第五十五页,共六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美国在海外进行战争,联邦政府不得不把更多资源用于军事。从1939年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