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_第1页
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_第2页
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_第3页
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_第4页
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第三章课件2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内容提要3没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苏格拉底人是什么啊?4(一)司芬克斯之谜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5PK〔二〕东方思想家们对人本质的述说孟子荀子告子世硕人性善说性无善无恶说人性恶说性有善有恶说6〔三〕西方思想家们对人本质的述说(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达芬奇提出,人不过是食品的通道和运河。(2)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人是自然的仆役。(3)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那么说:人是一架复杂的机器。7〔三〕西方思想家们对人本质的述说(4)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人是会制造、使用工具的动物,是唯一用背睡觉的动物。〔5〕卡西儿:人是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

〔6〕苏格拉底: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答复的存在物。8〔四〕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答复1845年春天马克思首先冲破了种种迷雾,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有两种属性

本能本质自然属性

(人化了的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10一、世界观与人生观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1研究对象根本问题世界观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世界本原、物质与意识人生观为什么活?怎样活?人的本质、人生的价值3、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1〕区别:12世界观人生观决定反作用〔2〕联系:3、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13

人生观三要素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为什么活着?怎样对待生活?怎样才有意义?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141、人生目的的涵义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答复,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15人为什么活着?16从放牛娃说起——一个现场采访乡村放牛娃的电视节目中的对话记者:“你在这儿放牛做什么?〞放牛娃:“让牛长大!〞记者:“那牛长大以后呢?〞放牛娃:“卖钱,盖房子。〞记者:“有了房子又做什么?〞放牛娃:“娶媳妇,生娃。〞记者:“生了娃呢?〞放牛娃:“让他也来放牛呗!〞

每个人都是有目的的生活的,无论其层次的上下。17为什么活着?为个人求权力、求享乐权力至上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为人民群众谋幸福18

2、人生目的是人生观核心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3、人生目的决定作用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19三、正确认识人生矛盾假设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1825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既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20〔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1、人生态度的内涵态度:是人们或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根本意图。

义利、荣辱、善恶、苦乐、得失、成败、福祸、生死等人生矛盾21

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无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浮生如梦、及时行乐看破红尘低俗沉沦的人生观消极悲观的人生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庸碌无为的人生观22〔二〕端正人生态度1、人生需认真。〔不可游戏人生、虚掷光阴〕2、人生当务实。〔不可眼高手低、空谈理想〕3、人生应乐观。〔不可消极退缩、自暴自弃〕4、人生要进取。〔不可贪图享乐、满足现状〕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23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那么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它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4“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文学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效劳,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效劳,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效劳,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效劳。——列宁只有以为人民效劳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25只有树立了为人民效劳人生观的人,才会对人生的目的作更为深刻的理解;只有树立了为人民效劳人生观的人,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古今中外历史上众多创造了辉煌壮丽人生的志士仁人多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了效劳人民的人生观。只有以为人民效劳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26坚决抵抗各种错误人生观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共性: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理想。大学生:傍大款,陪聊、陪玩、陪游,甚至从事色情效劳。采取盗窃、抢劫等犯罪手段获取金钱利益。思考:金钱意识与拜金主义的区别?27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思考:正常享乐与享乐主义的区别?共性:把人生当作满足生理需要的过程,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大学生:沉湎于物欲享受,在物质条件上盲目攀比,逃避艰辛的学业,不顾父母的承受能力一味地向父母索取等。28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共性: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的利益之上,认为个人就是目的,社会、他人是到达个人的手段。大学生:自私,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爱占廉价吃不得亏,渴望被人帮助却不愿帮助别人,甚至为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的社会的利益。一天忙碌为的饥,刚得饱来又思衣;衣食刚得双足份,屋中缺少美貌妻;有了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骡马成群田万顷,无有官职怕受欺;六品七品嫌官小,四品五品也嫌低;当朝一品为宰相,又想面南做皇帝。29反对实用主义人生观共性:把对个人的有用性作为一切准那么的人生目的,把“实惠〞作为人生信条,认为人活着就要讲实惠。能够得到实惠的、对自己有用的就是正确的;得不到实惠,对自己没用的就是不正确的。把人生看成赌场,主张用投机、冒险的手段到达人生目的。大学生:对集体活动退避三舍,对社会公益活动视假设无睹,对个人道德的完善嗤之以鼻,他们的口头禅往往是“对我有啥用〞。上述几种错误人生观的共同特征是:他们都是私有制的产物,代表着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意志;他们的理论根底是唯心主义的,要么把人生道路看成是纯粹的个人意志,要么把人生意义归结为抽象的人性;他们的表现核心是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他们往往从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出发,最终又回到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那里去。30“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说法正确吗??思考:31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32一、价值观与人生观1、概念阐释价值:一般来说,主要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有划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生价值三大价值之说。“值不值得〞、“有没有益处〞、“美不美〞??价值观: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包含价值目标和价值准那么两个内容。人生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332、人生价值在人生观体系中的地位人生价值是人生观范畴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人生观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一、思考人生价值问题并形成一定的人生价值观,是人们自我意识觉醒并走向自觉的重要标志。〔价值目标、价值标准〕第二、人们的认识和实践与价值判断密切相关,关于人生的思考同样要以对人生的价值判断为根据。第三、人生价值观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人生目的、人生态度〕34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351、人生价值判断:以对社会奉献为标淮从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关系看,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开展的前提条件,而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根底,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从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看,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根本内容。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36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其价值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奉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身的生存和开展所具有价值,表现为个体对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37自我需要自我价值社会需要自我社会价值寓于制约满足满足即:一方面: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其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根底。38I+We=FullyI392、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开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效劳。40坚持物质奉献与精神奉献相统一3、人生价值评价方法坚持能力有大小与奉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奉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41三、人生价值的实现42实现的条件〔1〕社会条件第一、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第二,要与符合社会开展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的主导价值目标相一致43实现的条件〔2〕个人条件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要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不夸大或低估自身的能力,不不切实际地抬高或贬低自已;通过学习、锻炼等方式和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

立足现实、岗位,尽职尽责,发奋努力;44实现的路径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45强者向人们提示的是确认人生的价值,弱者向人们提示的却是对人生的疑心。46

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环境自身关系自身以外的关系47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1、什么是健康?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3、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5、如何保持心理健康(途径)?48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1948年公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1989年又参加了道德健康1、何谓健康?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49由此可以看出健康包括: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502、身体健康〔1〕身体健康的含义

身体健康就是指人体的身体器官完整以及身体的各种组织、肌体的机能运转正常。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应该保护自己的身体。51〔2〕健康身体的根本标准1.匀称的身材;2.肌肉发育非常结实,富有弹性;3.目光有神,对外界事物反响敏捷,眼周无黑圈;4.皮肤潮润;5.双颊、唇、指甲呈淡红色;6.舌上无苔、舌质为鲜红色;7.牙齿整齐,牙瓷有光泽;8.头发黑亮,不枯燥。身体健康52身体健康〔3〕我们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

适当的体育锻炼53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到达的心理最正确功能状态。3、心理健康〔1〕心理健康的含义54对几个大城市在校学生的调查数据说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大学生约为25%,并随着年级升高呈现递增趋势。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自杀已经成为我国的第5位死因,是15到34岁人群的首发死因。我国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大学生自杀的数量也呈现递增趋势。大学生暴力伤人事件频发。〔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55〔3〕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①适应问题;

例如:环境、学习、生活等角色改变和自我评价56②学习问题A、学习方法B、用脑卫生C、学习动机57③人际交往问题A、缺乏自信或自卑;B、胆小孤僻、性格内向;C、多疑、不愿意与他人交谈。D、对人冷淡;E、不善言谈。58④恋爱与性心理问题A、对恋爱的迷茫;B、在失恋中难以自拔C、缺乏科学的性知识,违背性道德等问题。59⑤求职择业问题A、功利心理;B、平安心理;C、从众心理;D、依赖心理;60①智力正常。〔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一般大学生都能到达,较好的水平表现为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61②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反响与环境相适应。62③意志健全。

不仅是知道该做什么时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懂得在需要放弃时,能够放弃。得到,未必是幸福;失去,也未必是不幸。

63④人格完整。人格完整指人格构成诸要素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平衡开展。健康的人其所思、所言协调一致,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64⑤自我评价正确。自我评价与自我意识有关,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良好的自我认识是正确自我评价的根底。正确的自我评价的人是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65⑥人际关系和谐。

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66⑦社会适应正常。⑧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67〔5〕如何保持心理健康?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8②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69③合理地调控情绪正确表达情绪克服不良情绪保持和开掘快乐情绪运动法放松法宣泄法转移法换位法……70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培根71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1、人际交往的含义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3、协调人际交往关系的原那么4、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721、人际交往的含义

人际交往又称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732、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第一,交往需求迫切,但往往期望值过高。

许多人把情投意合、共同成长、相互理解作为选择朋友的标准,希望所交往的人都能够成为自己的密友。期望值过高,客观上使自己忽略了一般性的交往,必然导致朋友少或没有朋友的结局。

74第二,交往目的多样化有的同学通过交往为自己的将来事业开展储藏社会资源,有的同学希望通过交往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也有同学利用交往消磨光阴,等等。75第三,交往的自主性增强,但是一些同学却走向了自我中心的极端。一些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只注意自己的个性、爱好,而无视了对他人兴趣、性格等的了解;只注重自己的需要和体验,无视他人需要和体验;对他人缺乏根本的认识和了解,较少站在对方角度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个别同学孤辟、自我封闭,导致交往中的角色固定,无法适应不同情境下的角色转换。有的同学虚伪、嫉妒,出现了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特征,降低了人际交往的质量。76第四,交往方式趋于多样化,但交往面仍比较狭窄。目前,一些同学通过“社会工作〞和“BBS、QQ、MSN〞等新兴网络交友工具扩大了交往方式,但是多数人仍然以寝室或班级同学交往为中心,交往面相对狭窄。77第五,爱情交往的愿望强烈,但有些同学将爱情交往当成了人际交往的全部。

一些大学生进入恋爱状态以后,过分地投入其中,在思想甚至行为上开始封闭,将其他人均拒之于交往范围之外,结果却使自己陷入生活的狭隘境况中。结果,有的荒芜了学业,有的失去了友谊,有的甚至也失去了爱情。

78第一,平等原那么。平等待人是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前提。交往要平等,首先指的是在与不同的人交往时应该平等相待,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家庭、经历、特长、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而对人“另眼相看〞,也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而看不起别人。其次指的是要平等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把自尊和尊重他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协调人际关系应该坚持的原那么79案例:陌生人和亲人

美国有一个在前线打仗的士兵,打告诉他的父母,说他快要退伍了,可以回家,与他一起回家的还有他的一个战友,他父母当然表示欢送。孩子告诉他的父母,这位战友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和一只胳臂,而且他还说这位战友要和他们一起住。孩子的父亲听后,就告诉孩子,这绝对不可以,他说只剩一条腿和一只胳臂的人,将造成全家人的沉重负担,他不欢送这位战友和他们长住,建议这位残疾的战友设法自己解决问题。孩子听了这些话后,就挂了。几天以后,警察通知父母,他们的孩子自杀了,父母去认尸时,才震惊地发现:他们的孩子只有一条腿和一只胳臂。80第二,诚信原那么。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当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要杜绝“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的交往陋习。81第三,宽容原那么。其一,要宽厚待人,不要过分地挑剔人、容纳不了人;其二,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要有宽广的胸襟,豁达的气量,要容许别人有不同的意见;其三,要容许他人有过错,尤其是对于那些反对过自己并被事实证明已犯了错误的人,也要有宽广的胸怀,宽容人、谅解人、饶恕人;其四,要有仁爱之心,将心比心,多为他人着想。82第四,互助原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交往行为的发生总是源于一定的动机,这个内在动机就是期望着通过交往“获得众人的支持〞。既然每个人在交往的过程中都期待着“获得众人的支持〞,那就必定要从我做起去支持别人,互助就成为交往的必然要求。83

俄国一个大文豪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俄国有一个很贫穷的乡下家庭,儿子从小去外面打天下,只剩下母女二人开一家小旅社。一天旅社来了一位看上去很有钱的人。乡下旅社从没来过这种人,母女二人突然起了恶意,在食物里下了毒,旅客死了以后,母女骇然发现她们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和兄弟。原来,这个儿子在外面赚了钱,衣锦还乡,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因此,回来后暂时住在旅社里,打算第二天再告诉家里。母女二人以为杀的是陌生人,没有想到杀掉的是自己的亲人。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美国女士在海边散步时,发现海上有艘私人帆船很危险,她立刻和救难人员联系,等大家将船救上岸后,这位女士才发现船上有她的丈夫。844、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竞争。竞争是互动的双方为了到达某种目的,在社会同一领域里展开的竞赛争胜。其次,要正确地认识合作。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同心协力、相互促进的协作性行为。85最后,要正确地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从根本上说,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的胜利通常总是通过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只能是死水一潭。竞争可促进合作,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开展和进步。86我不被同学理解怎么办

①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接着分析自己正确与错误;②采取换位原那么,了解对方心理、感受;③主动与对方沟通,开诚布公地与对方交流各自的想法,千万不能置之不理;④主动请求第三者帮助自己,或老师、或同学、或双方共同的朋友协调。

87

三、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体性与社会性关系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关系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个人权利、自由与社会责任、义务关系88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①人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社会性。

②人的个体性中蕴含着社会性。

印度狼孩?鲁滨逊漂流记?89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①个人需要个人生存和开展的需要,包括: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开展需要、交往需要、劳动需要和成就需要等

②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社会生存和开展的需要,包括:共存需要、储藏需要、信息需要、生产需要和开展需要等③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二者互相渗透、互相依存

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两者相互渗透,互相依存。90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①个人利益:

个人的生存与开展的需要表达在社会关系中就是个人利益,包括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个人身体的保存和健康,个人才能的利用和开展等。②社会利益:社会的生存与开展的需要表达在社会关系中就是社会利益,它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整体利益,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91③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社会利益表达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根底,同时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是。个人应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地服从社会利益。

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92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孟二冬,1957年生于安徽宿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出版?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登科记考>补正?、?陶渊明集译注?、?韩孟派诗传?、?中国诗学通论?等多部论著。获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2004年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教学工作。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就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病症。医生作出“禁声〞的医嘱后,他强忍病痛给学生上课,直到倒在讲台上……

①享受个人的权利与承担社会的责任是统一的。②承担社会的责任并不与享受个人的权利简单对应。93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3、科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94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局部。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开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95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在于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经济开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96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贯穿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开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止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开展,增强可持续开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开展。3、科学协调人与自然关系97阅读文献: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5-66页。

2.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周恩来:我的修养要那么,人民日报,。5.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97-167页。6.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5日。

987.胡锦涛:?把科学开展观贯穿于开展的整个过程?,?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8.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社会和个人?,?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版。

9、雷锋日记选,雷锋著?雷锋日记?,摘编书:钟明华、罗明星:?思想道德修养学习指导?,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5-138页。99二、人的本质自私论的认识误区我们不仅要全面正确地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而且需要对社会上存在的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予以分析、批判。因为,这些观点影响了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理解,阻碍了他们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并造成了大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在各种错误观点中,人的本质自私论是比较典型的一种,从理论上剖析这一认识误区,有利于澄清我们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认识。具体来讲,人的本质自私论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001.把人性中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属性,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根本界线人的本质自私论把人性中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属性,并将人性等同于动物本能,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根本界线,是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来论证人的本质,因此是错误的。从逻辑上看,人的本质自私论将人和动物一样求生的吃、喝等自然本能归结为自私,并进而将这一本能混淆为本质。对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它们成为最后的和惟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牛,第94页)恩格斯更明确提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在程度上的差异。〞101

但是,这些机能和与动物相似的自然属性并非是人最后的和惟一的目的,动物的需要的产生、满足完全受本能驱使,而人的需要却是与社会生产活动及其结果密切联系的,离开社会就不可能产生人的需要。把人性中的目然属性因素看作人的本质属性,就是把社会的人看成自然的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102把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本能等同于自私,并用动物界的现象来解释和证明“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不能成立的。首先,人性中的自然属性与自私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而是有质的区别。前者是指人的某种与生俱来的生理机能,后者那么是人类社会专有的概念,包含有道德评价和价值评价的意义,并不适用于动物界,因为动物弱肉强食的求生活动仅仅是其适应自然界优胜劣汰生存法那么的本能反响,不具有任何道德意义。人的本质自私论先验地在人的自然属性、自然欲望与自私之间强加了因果关系,否认人的社会属性对人的本质的决定作用,以及后天道德和价值选择的结果对自然属性和欲望的纠正,认为制约、标准人的自然本性中自私因素的道德和价值准那么是违背人性的,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另外,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对本能的需要和欲望根据各自的道德和价值判断采取不同的态度,所以,有人因自私而卑微,有人那么因无私而高尚,这一事实也证明“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是不成立的。1032·认为自私是永恒的、绝对的,从而否认了人的本质的历史性,抹杀了人的本质的阶级性自私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认为自私是永恒的、绝对的,不符合人类开展的历史事实。迄今为止,人类已诞生数百万年之久,而私有制不过才出现四五千年。在私有制产生以前,没有私有制也就不可能有私有或自私的观念,更无所谓人的本质是自私的。由于在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上,私有观念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所以,容易使人误以为私有和自私的观念是永恒的、绝对的。另外,虽然以公有制为根底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已近一个世纪,但旧观念的影响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会存在,而且社会主义尚未取得世界范围内的胜利,私有制以及私有观念在世界上仍居于主导地位,也为主张自私是永恒的、绝对的观点提供了借口。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自私是私有制的产物,是私有制经济关系在观念上的反映,它既不是人类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私有制是在生产力开展到一定阶段时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开展,私有制的经济关系必将逐渐被公有制所替代,私有和自私的观念也将逐渐消失。104把自私看成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为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社会惟利是图的现象披上了一件合法的外衣,也抹杀了人的本质的阶级性。这种理论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归因于人的本性,因此,资产阶级法律保护私有财产就是符合人性的,利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观念和行为准那么就是合理的。“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观点,就是将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本质视为一切社会中人的本质,从而掩盖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本质区别,在肯定资产阶级利己主义行为的同时,也否认了无产阶级大公无私的阶级本质,更无视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中涌现出的毫不利己、公而忘私和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和行为的根本领实。所以,这种错误观点会诱导青年误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歧途,是非常有害的。

1053.把追求个人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人的本质自私论还从世界上不存在完全没有个人需要和欲塑的人这一事实出发,得出这种个人的需要和欲望就是人的自私本性的结论。实际上,个人利益、个人需要和欲望与自私是不同的既念。前者是人生存和开展的必要条件,是客观的,其中凡属正当的利益和需要都是合理的,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成认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和需要;后者那么是一种社会意识,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与“大公无私〞是对立的。二者的区别主要表达在实现利益和满足需要的出发点和手段上,如果个人利益的获得是通过正当合理的手段,以兼顾或维护集体及他人利益为前提的,就是应该肯定的。如果是为了个人利益,满足个人需要而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就是自私的,应该反对的。所以,不能笼统地将追求个人利益和需要的满足,完全、简单地等同于自私自利。4.人的本质自私论为“合理利己主义〞提供了依据“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所谓合理利己主义是现代社会中影响较大的一种价值观念,在大学生中比较流行。106“合理利己主义〞,以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为其逻辑前提,但由于这种理论打着“合理〞的旗号,所以容易给人一种追求正当利益的感觉。实际上,这种理论与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它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在提倡资产阶级利益,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等级制度方面曾起到过进步作用,但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其进步性和群命性也就逐步丧失了。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曾经对“合理利己主义〞,做出过非常精辟的诠释:“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应当爱其他人……爱别人,就是爱那些使我们自己幸福的手段〞。这段话道出了“合理利己主义〞所谓“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应该解释为自己的需要永远是目的,而他人只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在现实社会中,“为他人〞的客观效果只能是居于附属地位,“为自己〞才是根本的,所以,一旦二者发生矛盾冲突,合理利己主义者必然放弃“为他人〞,而选择“为自己〞,由此,合理利己主义的所谓合理性也就不存在了,演变为极端利己主义。对此,青年学生应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9-93页。

107三、关于价值概念首先,我们从纵向角度来考虑价值概念的历史开展。价值概念,不仅是一个逻辑性问题,更是一个不断向前开展的历史实践性问题。价值一词,起源于经济学。从词源看,它与商品、商品交换紧密相关。108在我国古代文字中,“价〞即为“贾〞,“贾〞即为“商〞,在西方文字中,“价值〞的英文、德文、法文表述分别为Value,Valeur,wert。马克思曾经对这些词在词源学上的意义进行过界定,他说:价值“最初无非是表示物对于人的使用价值,表示物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事实上,‘Value,bvaleur,wert’这些词在词源学上不可能有其他的来源〞。“‘价值’概念确实是以产品的‘交换’为前提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26、139〕所以,价值一词最初的意义是指物对于人的效用,指经济上的交换价值。价值作为经济学的概念,作为学科的独立术语,是在近代商品经济比较兴旺之后。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展很快,所以,最初的价值论也叫财富论。109针对社会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崇尚科学理性的倾向,一些思想家提出批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卢梭批评当时的社会说:“随着我们的科学和艺术进入完善,我们的灵魂败坏了〞,“我们己经看到隨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辉在我们的地平线上升起而逝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46~147页〕卢梭的这一思想得到了康德的继承,康德针对当时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提出了“德性就是力量〞的口号,强调了道德价值,论证了道德“至善〞的“决定根据〞,提出了主体性理论,认为人是认知的人、道德的人、审美的人,人在道德领域可以摆脱自然规律的支配而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性为自己订立法那么,即按道德律而行动,而道德律的根据是人本身,因此,“不管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美]查尔斯.斯蒂文森:<伦理学与语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0l页〕。110康德道德价值概念和主体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价值的哲学概念形成。在康德之后,新康德主义者R.H.洛采和A.里奇尔,把价值概念明确提到了哲学学科领域,并放在中心地位。尼采提出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的主张。德国哲学家拉皮埃,法国哲学家E.Von.哈特曼分别于1902年、1903年首次提出价值论。哈特曼还首次把价值作为书名,于1911年出版?价值学纲要?。于是,价值论作为独立的哲学理论正式形成了。其次,我们从横向比较来考察对价值概念的不同界定。对价值概念的界定各有说法,对价值概念的争论还在继续。价值概念就学科来划分,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和哲学、社会学意义上的价值。我们研究的主要是哲学、社会学意义上的价值,对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这里不再涉及。111自觉主义价值论把价值理解为形式与秩序,其主要代表是新!康德主义流派的文德尔班。19世纪70年,新康德主义流派形成,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德国并影响西欧。早期康德主义夸大了康德认识论中的主观因素,认为一切规律性并非客观存在,而是由人的组织器官决定的。后来新康德主义以文德尔班为代表的西南学派(也称弗莱堡学派)泛化价值含义,把认识问题统归为价值问题,着重于价值问题研究,认为只有价值领域才是哲学的真正领地,理论认识的现象界是事实的世界,“实践〞的本体界是价值的世界,事实命题附属于价值命题,所以一切知识都要以价值观念为依托,而价值观念是由主观的情感和意志决定的。他们以这种价值论为根底,把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对立起来,否认自然科学的真实性,认为社会历史科学的价值标准才是实在的。显然,这一价值论流派是唯心主义流派。112非认识主义价值流派也叫非理性主义价值流派,是19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的哲学流派,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流派的观点,起源于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尼采提出评判一切善恶是非的标准,要看是否能增强人的权力感并有助于实现权力意志为目的,权力意志的本性就是不断地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同时追求更大的权力。后来,在唯意志主义根底上,开展为非理性主义,包括直觉主义、信仰主义等。非理性主义将理性同直观、直觉、本能对立起来,否认理性认知价值,夸大直觉、直观作用,如信仰主义者宣扬盲目信仰,反对认知在确立信仰中作用;柏格森认为直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生命本身〞,强凋自觉的决定作用,都是非认识主义价值论的表现。113从价值概念在西方社会的演变可以看出,价值概念经历了由经济领域向哲学领域、思想道德领域的开展过程,早已成为西方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哲学价值研究,在我国是80年初开始的。人们对哲学价值概念一直争论不休,不能取得统一的定义。从研究的情况看,多数人是以“主体一客体〞关系界定价值的,这里面又分两种说法,一种是“属性说〞,即以客体的属性或功能、作用界定价值,一种是“关系说〞,即以主客体关系来界定价值。这种主客体关系的界定,强调了主体的对象性活动,因而“关系〞实际上是主体性范畴。这里所说的客体是指一切客观事物,主体那么是指人。

114对“主体一客体〞关系的价值界定,虽然能比较好地说明“物的价值〞,却难以说明“人的价值〞,“道德价值〞也难以说明客体与客体之间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因为这些价值不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效用〞,人作为主体存在本身就有内在价值,道德之于社会有“效用〞价值,道德之于人也有内在价值。主客体关系模式的价值概念在研究和实践中遇到困难,于是,有些学者超超了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提出了不同于效用价值的社会标准价值、人道价值范畴。社会标准价值关系是界定的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人道价值那么是界定的人作为人、人作为主体存在本身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如何中华教授说:“所谓价值,既不是有形的、具体的存在所构成的实体,也不是客观对象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而是人类所特有的绝对的超越指向。〞万俊人教授那么认为:“价值作为一种‘属人的’或‘人为的’、‘合目的性的’意义,表达着人类的崇高理想和永恒追求。……价值是一种终极本质的意味表征。〞115也有的人把价值界定为“是人类的特性、社会性,就是人的理想性、超越性〞。还有的把价值界定为“最为广义的善〞,“最普遍的意义〞。这些价值界定,拓展了价值的内涵,涵盖了人与人、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类等多层关系领域,强调了人的精神境界、道德追求,是价值概念的深化。但是,这些价值界定并没有否认主客体关系模式的界定,强调人的内在价值,即主体价值,同样可以纳入主客体关系模式,关键是对主客体如何界定。有的学者把人既作为主体,也作为客体,把事物作为客体,也作为主体,这样,主客体关系模式就仍然可以作为价值的界定模式。116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使用过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这三个概念。国内许多研究者用马克思关于使用价值的概念来研究和论证哲学价值,导致了价值研究中的效用主义倾向。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概念,他对价值的定义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这一价值概念突出了价值的“超自然属性〞,强调价值是“纯粹社会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2页〕。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一般人类劳动〞,是指人类有目的自觉活动,是指人类提供的人类社会不断超越现存秩序的动力。通过对劳动的历史考察,强调了商品作为价值所代表的社会关系的历史性,从而使价值概念表达了人的社会性。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实践的开掘,揭示了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哲学意义。马克思指出,人双重地存在着,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又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69页〕。117正是人的这一“人的〞、“类的〞社会特质,才使人区别于禽兽而成为价值主体。所以,马克思的价值概念不仅包含了自然价值、效用价值的内容,而且以劳动为根底,说明了“人的价值〞、“类〞的价值,而“人的价值〞、“类〞的价值,当然主要是指人之为人的精神的价值、道德的价值。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就是指在劳动的根底上形成的人的目的性、开展性和超越性。

118哲学价值研究,在西方自19世纪末由法国哲学家洛采提出以来,现已形成自觉主义、自然主义和非认识主义三大流派。自然主义是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三四十年代形成一定影响的哲学流派,主要代表是桑塔亚那,还有胡克、杜威等。这一学派主张自然本身就是最真实的存在,以经验、推理为中心的自然科学方法就是自然方法,运用自然方法不仅可以获得自然科学知识,而且可以认识人本身。因为人的经验方式,人的价值和目标,人类的一切都是自然的,自然成为衡量价值的惟一尺度,所以称这一流派为自然主义价值论。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4-39页。119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青年中间发生有关人生价值观的两场重大的讨论第一场重大讨论发生在1980年4月。北京两位化名“潘晓〞的青工写信给?中国青年?杂志,发出了“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感慨。信发表后,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关于人生的大讨论。短短一个月内,编辑部和作者潘晓收到的稿(信)件达2.5万多件。同年7月?中国青年报?也应读者要求,以“怎样认识人生的意义、怎样找到前进的路标〞为题展开深入的讨论。讨论的背后蕴藏着“人为什么活着〞这样一个哲学命题。由此形成80年代青年人生价值观变化的开端。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展示了他们思考人生意义的心路历程:关于影片?沙鸥?中的沙鸥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的讨论(1981年)、关于美国电影?冰峰抢险队?中麦克唐纳是否等于雷锋的讨论(1982年)、关于当代中国青年学习的典范张海迪是否幸福的讨论(1983年)、关于故事片?人生?放映后对“人生〞认识的讨论(1984年)、关于香港电视连续剧?上海滩?中的许文强是否值得学习的讨论(1985年)、关于长江漂流那种冒险精神的讨论(1986年)、关于希尔顿饭店招聘员工事件的讨论(1987年)、关于大学生毕业分配问题的讨论(1988年)等等。120第二场重大讨论发生在1991年12月。上海一位化名“梅晓〞的大学生写信给?青年报?,就“我该怎样选择生活〞提出一系列非常实在的有关“形而下〞的人生问题。这封来信坦然地表达了当代青年自我选择生活的新的困惑:现代人注定要捧着灵魂生活,既不愿把它交给天使,因为这太吃亏;也不愿把它交给撒旦,因为这太卑劣。有没有既不吃亏又不卑劣,既完善人格又不碰得头破血流,既有价值又不失感官生活快乐的道路可走??青年报?就此发起一场新的有关人生观问题的大讨论。虽然这场讨论的影响涉及面小得多,但它揭示了新的哲学命题:“人怎样活得更好〞,标志着90年代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新开展。按不完全统计,?中国青年?杂志从1991年以来所组织的与上述命题相关的热门话题就有:关于“‘没活干’还该不该拼命干〞的讨论;关于“从自身做起顶用吗〞的讨论;关于在企业里“一个主人的困惑〞的讨论;关于“我的用武之地在哪里〞的讨论;关于“我们怎样看待中国新富豪〞的讨论等等。钟明华罗明星:?思想道德修养学习指导?,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23-224页。121五、潘晓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编辑同志:我今年23岁,应该说才刚刚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奥秘和吸引力对我已不复存在,我似乎已走到了它的尽头。回忆我走过来的路,是一段由紫红到灰白的历程;一段由希望到失望、绝望的历程;一段思想长河起于无私的源头而终以自我为归宿的历程。过去,我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梦想。小学的时候,我就听人讲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雷锋日记?。虽然还不能完全领会,但英雄的事迹也冲动得我一夜一夜睡不着觉。我还曾把保尔关于人生意义的那段著名的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工工整整地抄在日记本上的第一页。日记本记完了,我又把它抄在第二个本上。这段话曾给我多少鼓励呀。我想,我爸爸、妈妈、外祖父都是共产党员,我当然也相信共产主义,我将来也要入党,这是毫无疑义的。122后来我偶然看到一本过去出的小册子?为谁活着,怎样做人?。我看了又看,完全被迷住了。我开始形成了自己最初的、也是最美好的对人生的看法:人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人活着,就应该有一个崇高的信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一切。我陶醉在一种献身的激情之中,在日记里大段大段地写着光辉四射的语言,甚至一言一行都模仿着英雄的样子。可是,我也常隐隐感到一种痛苦,这就是,我眼睛所看到的事实总是和头脑里所接受的教育形成锋利的矛盾。在我进入小学不久,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就开始了,而后愈演愈烈。我目睹了这样的现象:抄家、武斗、草菅人命;家里人整日不苟言笑;外祖父小心翼翼地准备检查;比我大一些的年轻人整日污言秽语,打扑克、抽烟;小姨下乡时我去送行,人们一个个掩面哭泣,捶胸顿足……我有些迷茫,我开始感到周围世界并不像以前看过的书里所描绘的那样诱人。123

我问自己,是相信书本还是相信眼睛,是相信师长还是相信自己呢?我很矛盾。但当时我还小,我还不能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况且过去的教育赋予了我一种奇怪的能力,这就是学会把眼睛闭上,学会说服自己,学会牢记语录,躲进自己高尚的心灵世界里。可是,后来就不行了,生活的打击向我扑来。那年我初中毕业,外祖父去世了。一个和睦友爱的家庭突然变得冷酷起来,为了钱的问题吵翻了天。我在外地的母亲竟因此拒绝给我寄抚养费,使我不能继续上学而沦为社会青年。我真是当头挨了一棒,天呵,亲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这样,那么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将会怎样呢?我得了一场重病。病好后,借助几个好同学的力量,给街道办事处写信,得到了同情,被分配在一家集体所有制的小厂里,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那时候,我仍然存在着对真善美的向往,也许家庭的不幸只是一个特殊的情况,我现在已经踏上了生活,生活还是充满诱惑力的,她在向我招手。124但是,我又一次失望了。我相信组织。可我给领导提了一条意见,竞成了我多年不能入团的原因……我求助友谊。可是有一次我犯了一点过失时,我的一个好朋友,竞把我跟她说的知心话悄悄写成材料上报了领导……我寻找爱情。我认识了一个干部子弟。他父亲受“四人帮〞迫害,处境一直很惨。我把最真挚的爱和最深切的同情都扑在他身上,用我自己受伤的心去抚摸他的创伤。有人说,女性是把全部的追求都投入爱情,只有在爱情里才能获得生命的支持力。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尽管我在外面受到打击,但我有爱情,爱情给了我抚慰和幸福。可没想到,“四人帮〞粉碎之后,他翻了身,从此就不再理我……125我躺倒了,两天两夜不吃不睡。我愤怒,我烦躁,我心里堵塞得像要爆炸一样。人生呵,你真正露出了丑恶、狰狞的面目,你向我展示的奥秘难道就是这样!?为了寻求人生意义的答案,我观察着人们,我请教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初出茅庐的青年,兢兢业业的师傅,起早摸黑的社员……可没有一个答案使我满意。如说为了革命,显得太空不着边际,况且我对那些说教再也不想听了;如说为名吧,未免离一般人太远,“流芳百世〞“遗臭万年〞者并不多;如说为人类吧,却又和现实联系不起来,为了几个工分打破了头,为了一点小事骂碎了街,何能侈谈为人类?如说为吃喝玩乐,可生出来光着身子,死去带着一副皮囊,不过到世上来走了一遭,也没什么意思。有许多人劝我何必苦思冥想,说,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许多人不明白它,不照样活得挺好吗?可我不行,人生、意义,这些字眼,不时在我脑海翻腾,仿佛脖子上套着绞索,逼我立即选择。126我求助人类智慧的宝库——拼命看书,希望从那里得到抚慰和解答。我读了黑格尔、达尔文、欧文的有关社会科学方面的著述;读了巴尔扎克、雨果、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鲁迅、曹禺、巴金等人的作品。可是,看书并没有使我从苦恼中得到解脱。大师们像刀子一样犀利的笔把人的本性一层层地揭开,让我更深刻地洞见了人世间的一切丑恶。我惊叹现实中的人与事竟和大师们所写的如此相像,不管我沉陷在书本里还是回到现实中来,看到的都是一个个葛郎台、涅赫留道夫式的人物。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呀,使劲地想,苦苦地想。慢慢地,我平静了,冷漠了。127社会达尔文主义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人毕竟都是人哪!谁也逃不脱它本身的规律。在利害攸关的时刻,谁都是按照人的本能进行选择,没有一个真正虔诚地服从那平日挂在嘴头上的崇高的道德和信念。人都是自私的,不可能有什么忘我高尚的人。过去那些宣传,要么就是虚伪,要么就是大大夸大了事实本身。如假设不然,请问所有堂皇的圣人、博识的学者、尊贵的教师、可敬的宣传家们,要是他们敢于正视自己,我敢说又有几个能逃脱为私欲而斗争这个规律呢?!过去,我曾那么狂热地相信过“人活着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为了人民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现在想起来又是多么可笑!

128对人生的看透,使我成了双重性格的人。一方面我谴责这个庸俗的现实;另一方面,我又随波逐流。黑格尔说过:“但凡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但凡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几乎成了我安抚自己、平复创伤的名言。我也是人。我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但我是一个合理的人,就像所有的人都是合理的一样。我也挣工资,我也计较奖金,我也学会了奉承,学会了说假话……做着这些时,我内心很痛苦,但一想起黑格尔的话,内心又平静了。当然,我不甘心浑浑噩噩、吃喝玩乐了此一生。我有我的事业。我从小喜欢文学,尤其在历尽人生艰辛之后,我更想用文学的笔把这一切都写出来。可以说,我活着,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它——文学。129然而,似乎没有人能理解我。我在的那个厂的工人大局部是家庭妇女,年轻姑娘除了谈论烫发就是穿戴。我和他们很难有共同语言。他们说我清高,怪癖,问我是不是想单身。我不睬,我嫌他们俗气。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常使我有一种悲凉、孤独的感觉。当我感到孤独得可怕时,我就想马上参加到人们的谈笑中去;可一接近那些粗俗的谈笑,又觉得还不如躲进自己的孤独中。我自己知道,我想写东西不是为了什么给人民做奉献,什么为了四化。我是为了自我,为了自我个性的需要。我不甘心社会把我看成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我要用我的作品来说明我的存在。我拼命地抓住这惟一的精神支柱,就像在要把我吞没的大海里死死抓住一叶小舟。130我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不管是生存还是创造,都是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就像太阳发光,首先是自己生存运动的必然现象,照耀万物,不过是它派生的一种客观意义而已。所以我想,只要每一个人都尽量去提高自我存在的价值,那么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开展也就成为必然的了。这大概是人的规律,也是生物进化的某种规律——是任何专横的说教都不能淹没、不能哄骗的规律!按说,一个人有了事业,就会感到充实、快乐、有力量。可我却不是这样,好似我在受苦,在挣扎,在自己折磨自己。我处处想表现出自己是强者,可自知内里是脆弱的;我工资很低,还要买大量的书和稿纸,这使我不得不几角钱几分钱地去算计……我有时会突然想到,我干嘛非要搞什么事业,苦熬自己呢?我也是一个人,我也应该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小家庭,去做一个贤惠的妻子、慈祥的母亲。再说,我真能写出什么来吗?就算是写出来了,几张纸片就能搅动生活,影响社会?我根本不相信。131有人说,时代在前进,可我触不到它有力的臂膀;也有人说,世上有一种宽广的、伟大的事业,可我不知道它在哪里。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可我一个人已经很累了呀,仿佛只要松出一口气,就意味着彻底灭亡。真的,我偷偷地去看过天主教堂的礼拜,我曾冒出过削发为尼的念头,甚至,我想到过死……心里真是乱极了,矛盾极了。编辑同志,我在非常苦恼的情况下给你们写了这封信。我把这些都披露出来,并不是打算从你们那里得到什么良方妙药。如果你们敢于发表它,我倒愿意让全国的青年看看。我相信青年们的心是相通的,也许我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帮助。潘晓1980年4月(原载?中国青年?杂志1980年第5期,转引自彭波:?一代中国青年的思想初恋:潘晓讨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9页)132附:潘晓署名问题的由来潘晓原作者是两个人。北京第五羊毛衫厂青年女工黄晓菊,当时写给?中国青年?编辑部的信,原稿7000多字,4个小标题:〔1〕“灵魂的鏖战〞;〔2〕“个性的要求〞;〔3〕“眼睛的识别〞;〔4〕“心灵的惆怅〞。时任?中国青年?编委兼思想政治政治教育部主任郭楠柠女士决定以此为根底,在文字上作必要修改和整理,并吸收北京经济学院大二学生潘祎“主观为自已,客观为别人〞的观点,征得同意后,以“潘晓〞署名发表。133六、?中国青年?杂志社:?关于“潘晓讨论〞问题的检查报告?〔节选〕团中央书记处:在认真学习党的二中全会文件的根底上,按照全会提出的清除精神污染的要求,我社编委会和全体编辑人员回忆、检查了?中国青年?杂志这几年的工作,并派局部同志到北京、天津、上海、山西、湖北、浙江等省市召开读者座谈会,听取了意见和批评。虽然我们刊物这几年对青年进行了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但是由于我们在正确地抓思潮、抵抗精神污染方面做得不够,特别是“潘晓讨论〞引导得不好,在广阔青年中和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现将我们就这个问题的检查,报告如下:1341.1980年?中国青年?第5期发表了署名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并以此为发端,在刊物上组织读者开展?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讨论。“讨论〞从1980年5月开始,到1981年2月发表来稿综述?六万颗心的回响?和3月编辑部文章?献给人生意义的思考者?为止,持续了10个月。先后发表了近100人的长短不同的文章(包括?来信摘登?),共计17万字。“讨论〞期间编辑部收到全国各地的信稿6万多件。大局部读者来信来稿是不同意“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错误观点的。由于编辑部指导思想上有错误,发表批判文章不够,而暴露错误思想和发泄不满情绪的文章过分突出,致使“讨论〞在青年中和社会上产生的效果是不好的。1352.编辑部抓住当时青年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讨论,目的是为了帮助青年解决人生观上的问题,动机本来是好的,但是回忆检查一下“讨论〞的全过程,我们深切感到,这场“讨论〞在客观上对这几年的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是:(1)把新形势下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错误观点系统化、条理化了,造成了一局部青年思想的混乱。由于十年动乱的毒害,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国局部青年中有许多思想和实际问题亟待解决:青年对社会,对人生特别是对社会的弊病、人生道路的坎坷存在许多不正确的观点和模糊认识。“讨论〞对此不仅没能很好教育引导,却发了多篇有错误观点和认识模糊的文章,客观上把在青年中零散和模糊的思想集中概括而“理论化〞了。特别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中:136①散布了“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自我是世界的中心和根底〞,“为我是人生的惟一目的〞的错误观点;②宣扬了“合理的个人主义〞,“不损人的利己主义〞,并论证其“合理〞性和“规律〞性,说什么这是“我国现阶段最能使大多数人接受的、能实行的道德准那么〞;③论证了“主观为自我〞,客观上必然“为他人〞的观点,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说成为独立的个人利益的机械总和。“讨论〞的结果,虽然也有一局部青。年受到教益,但总的来说,“讨论〞不但没有很好纠正错误思潮,反而使一局部青年错误的、模糊的认识变“清晰〞了、有条理了,还使一局部原来没思考或没接触过这类问题的青年从中受到某种“启发〞。这就造成了精神污染。本来,青年中散乱的、个别的错误思想经过教育和帮助是不难解决的,但是这样形成“理论〞后,思想教育的难度就显然增加了。137(2)为个人主义思潮泛滥开了绿灯,冲击了共产主义教育工作。个人主义思想披上“合理〞的外衣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错误思想变成了一局部人的口头禅。有人不但理直气壮地说,而且堂而皇之去做。如有些大学生不服从分配,拒绝到艰苦遥远的地方工作,美其名日,在研究所工作比到基层工作奉献大,对我有利,客观上对社会也有好处。一些青年工人眼睛只盯在奖金上,公开讲要“按劳付酬〞,说什么,“主观为了钱,客观上有利生产〞。许多团的干部和做思想工作的干部反映,“讨论〞与我们党多年进行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服从组织分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革命传统教育“不合拍〞、“两股劲〞,冲击了当时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抑制了一局部青年人的革命积极性,给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实际工作带来了困难。138(3)“讨论〞使一些意志消沉的青年更加“看透了一切〞,以致丧失生活的信心,走向虚无主义道路。一些青年接受“人的本质是自私的〞、“自我是绝对的〞等错误思想影响后,狭隘地看待生活中的阴暗面,看不见生活中的希望和真、善、美,认为“人生道路确实越走越窄〞,现在“什么都不可信〞,增加了对党、对社会主义不信任情绪,因而思想空虚,甚至感到绝望。由此可以看出“潘晓讨论〞的不良后果是不可低估的,其消极影响至今犹存。1393·通过初步检查,我们认识到,这场人生观讨论所以产生以上种种消极影响,主要原因是我们编辑部的指导思想与工作失误造局的。由于十年动乱的余毒、社会上盛行的不正之风、青年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坎坷和当时面临许多实际困难等客观原因,一局部青每中出现“潘晓思想〞是缺乏为奇的;潘晓信发表后,引起广泛共鸣也是自然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这股“自我〞思潮,如何引导。当时编辑部的主要领导同志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方针理解有片面性,特别是对“解放思想〞认识不够全面。在‘‘讨论之前,即1979年3月20日,邓小平同志已经代表党中央明确提出了要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接着又提出要加强对青年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教育,要坚决肃清“新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等问题。但是,编辑部主要负责同志在反“左〞的时候,对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青年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注意不够。潘晓的信反映的本来是一种右的“自我’’思潮,编辑部在掌握讨论的侧重点时却是反“左〞。甚至把?“为自我’’又岂能“为别人〞?文章中的正确观点,当成“左〞来批判。140其次是编辑部主要领导对当时日益好转的形势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估计,对青年中的积极因素和主导方面认识缺乏,过多地注意了青年中消极的一面。加上对潘晓的错误观点认识不清,甚至认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有一定的道理,并不认为是错误思潮,在“讨论〞中,没有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青年。编辑部的总结文章旗帜不够鲜明,调子较低,一些重大问题没有从原那么性高度分析,对错误观点没有很好批判;有的问题的结论此亦是,彼亦是,在谈“人的价值〞等问题上还有错误观点。再就是在“讨论〞中强调当代青年是“思考的一代〞,“不要板着面孔训人〞,无视了批评教育、引导;强调“让青年自我教育〞,“相信青年能够自己教育自己〞,而未很好向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教育,正面灌输教育不够;强调“充分让青年自己讲话〞,而缺少选择分析批判地发表了极端错误的言论、文章。从整个“讨论〞看,是“正不压邪〞,反面文章说得“有理有据〞,有文采,打动人心;相反,正面文章发得不够,并且显得干巴巴的,缺少感染力、说服力。不应该把几个人的思想和经历凑成一个“真人真事〞,让主要写信人上电视,在读者中造成不良影响。

141在潘晓问题讨论期间,党中央的领导同志就打过招呼,提出了批评,许多地方党委、团委的同志和部队等方面的同志也有不同意见,提出过批评,编辑部内部也有不同看法。可是原编辑部的一些领导听不进不同意见,甚至采取错误的做法抵抗中央领导同志的批评。这是党性不强的表现。以上是我们对“潘晓讨论〞中存在问题的初步认识的检查。目前,对“讨论〞中的问题,编辑部内还在继续清理,进一步认识。编辑部内有些同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缓慢,对“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的错误实质认识不清,满足于“六万件群众来信来稿〞,视“反映大〞就是好,对“讨论〞造成的社会危害认识不够。今年六月间,团中央书记处对杂志社的领导班子作了调整,十月间又新配了中层领导班子。我们从今年第8期起,在刊物上开始消除“潘晓讨论〞的消极影响,发了?从潘晓到张海迪?的文章;组织讨论“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