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论文【图表信息类(下)】题型与方法讲解【 知识精讲+备课精思+拓展提升 】 高考历史复习备考核心素养+大题答题模板_第1页
历史小论文【图表信息类(下)】题型与方法讲解【 知识精讲+备课精思+拓展提升 】 高考历史复习备考核心素养+大题答题模板_第2页
历史小论文【图表信息类(下)】题型与方法讲解【 知识精讲+备课精思+拓展提升 】 高考历史复习备考核心素养+大题答题模板_第3页
历史小论文【图表信息类(下)】题型与方法讲解【 知识精讲+备课精思+拓展提升 】 高考历史复习备考核心素养+大题答题模板_第4页
历史小论文【图表信息类(下)】题型与方法讲解【 知识精讲+备课精思+拓展提升 】 高考历史复习备考核心素养+大题答题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论文小【图表信息类(下)】题型与方法讲解目录评分标准壹试题分类高考真题贰应对策略叁答题要求肆51PPT模板网评分标准壹【历史小论文】实质:议论文形式结合材料、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突出特点:没有固定的参考答案,只有评分参考要求。试题分类真题呈现贰题型三:图表信息类(下)2021天津统考高考真题宋代江南经济发展2020年全国三卷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择业观【同类型高考题】:2015年全国高考真题2019年全国三卷《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2018全国三卷《汉书·古今人表》中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2017全国一卷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2017全国三卷钟表的演变答题模板

总(观点)------分(论证)--------总(观点)论题:(写明论题):×××××××。(依据材料提供信息,找到对应历史史实。以容易找到史实论据【与书本契合度高】为出发点。)阐述:(由信息可以得出)××××××××××××××××,××××××××××,×××××××(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论述,也可以依据时间顺序论述,使用历史专业术语,尽量回避口语化、文学化的语言。)总结:×××××××××。(总结与论题前后照应,理论升华)

北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年两熟稻麦复种的耕作方式,但实行之初种植规模并不大。这种耕作方式要求收麦与插秧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平原地区稻麦复种规模大于山区。南宋时,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下。在地少人多的情况下,稻麦复种制得到推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一倍。同时,加大了精耕细作的力度,亩产进一步提高。

北宋中期江南部分地区平均人口密度简表2021·天津地区主要地形平均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苏州、湖州、常州、秀州平原104温州、台州丘陵55歙州、睦州山区30——摘编自《中国通史》等运用材料,自拟一个与宋代江南经济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运用材料,自拟一个与宋代江南经济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2020·全国Ⅲ卷提取信息:1.北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年两熟耕作方式

2.南宋时期,北方人大量南下

3.江南经济开发对应知识点:经济重心南移结合所学: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3.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参考答案】论点:宋朝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江南地区的开发。论述:材料中提到江南地区在宋代出现一年两熟的耕作方式,因为需要大量劳动力,直到南宋时期稻麦复种制才得以推广,其中涉及的历史现象就是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由于北方战乱,中原人口南迁,进而使得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叶以来,到南宋时期定型,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户口分布上也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格局。宋辽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北方战乱,大批中原人口南移,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开发,在地少人多的情况下,稻麦复种制得到推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一倍。同时加大了精耕细作的力度,亩产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江南地区的气候相对优越,导致江南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平均人口密度远高于其他地区。由此可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一代又一代人民的辛勤劳动,才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2020·全国Ⅲ卷表1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表1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单位:%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很赞同比较赞同说不准不太赞同很不赞同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2.94.38.223.061.1父母在,不远游7.215.121.834.920.8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45.429.2l7.55.02.6富贵贫贱是命定的6.811.215.425.141.2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去乡镇企业工作读书上大学去大城市打工继续种田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35.214.131.82.78.5

——据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020·全国Ⅲ卷提取信息:1.改革浪潮树新风

2.改革开放对国人择业观的影响

3.改革开放对国人传统观念形成冲击对应知识点: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结合所学:1.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与发展。【参考答案一】观点:改革开放对国人择业观的影响阐述:表格中显示,1995年对江浙青壮年职业意向进行调查,可以看到青壮年的职业选择多样化,这与改革开放的决策息息相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因而农村人口可以外出打工。经济体制的改革,尤其是1984年城市关于国企的改革,将单一的公有制变为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给经济带来了活力,因此青壮年才有了多种选择的机会。1992年十四大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经商创造了极佳的条件,也使国人的择业观随之转变;有31.8%的人选择上大学,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便一直备受重视。综上,改革开放,使国人拥有了更多样的择业机会,而经商读大学成为其中最受欢迎的选择。【参考答案二】观点:改革开放对国人传统观念形成冲击。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对内进行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随之以增强企业活力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引入多种所有制,承认私营,按劳分配。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因此农民的孩子也可以选择其他的职业,使之前国人受小农经济影响的普遍保守观念受到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四大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率先发展起来,区域发展不平衡,使得外出务工成为常态。加之交通运输业的飞跃发展,使“远游”不再困难,因此,“父母在不远游”的固有观念发生改变,经济的繁荣也冲击了:吃大锅饭“、”命定论“等保守观念。总结:马克思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小农时代的保守思想转变成了富于冒险,积极进取的商业精神,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参考答案三】观点:改革浪潮树新风

阐述:1978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征程。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推广,促使农业产量逐年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尤其是在90年代,改革进一步深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不但缩小了城乡差距,更打破了农村的保守观念,提高了农民商业意识和创业热情,产生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社会共识,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风貌。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越来越多的就业职位,青年在就业上有了更多的择业自由,也有一些青年在政府的政策鼓励下进行自主创业,青年的择业观越来越多元化。加以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更多的农村青年相信以及践行着“知识改变命运”。总结:由此可见,农村经济改革取得丰硕成果,深刻地改变了广大农民的社会认识,验证了马克思的科学论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类似题:2015年全国高考真题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年份1950199520002008法定经假日天数节假日

元旦1111春节3333劳动节1111国庆节2233星期日1111星期六——111清明节——————1端午节——————1中秋节——————1

图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提取信息:1.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2.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

3.小长假出现和增多对应知识点:1、十一届三中全;2、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结合所学:1.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与发展。4、人们生活提高及国家政策等方面分析变化的原因。类似题:2015年全国高考真题【参考答案一】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论证:1978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征程。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推广,促使农业产量逐年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紧接而来1984年对城市的改革,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休闲娱乐需求也逐渐增加;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进一步深化,增加假日,刺激消费,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与此同时,政府更加注重民生。总结:由此可见,农村经济改革取得丰硕成果,深刻地改变了广大农民的社会认识,验证了马克思的科学论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41

《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表1《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黑奴吁天录》(1901年译)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话剧《黑奴吁天录》(中国留日学生改编,1907年)黑人奴隶奋起反抗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为了独立和自由,手持长枪与奴隶主殊死搏斗,最后胜利出逃。话剧《黑奴恨》(1961年上演)突出汤姆的阶级觉悟,最后一幕安排他因反抗而遭受火刑,临死前发表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压迫者抛弃幻想、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演说。

——据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提取信息:1.从美国南北战争入手:可从人权、种族问题提取论题;

2.从三个年份《汤姆叔叔的小屋》在中国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入手,提取一个论题,从中国角度:可从维护主权独立、爱国主义、民族解放运动等方面提取论题。

对应知识点:1、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内战;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4、二战后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

5、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6、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现实主义文学

【旧教材】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41【参考答案一】论题:不同时期的话剧塑造了不同的汤姆角色。阐述:通过这材料却发现,不同时期对这本书添加了不同的内容,如“1901年译”的加上了“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根据所学可知这些内容与当时中国民族矛盾尖锐,救亡图存兴起的革命思想宣传有关。清末,深受革命思潮影响的留目学生改编话剧时,将汤姆由原著中的基督教徒变成了反抗白人奴隶主的战士,旨在激发反抗清朝专制统治的革命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积极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1961年改编的话剧《黑奴恨》将汤姆塑造成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士旨在抨击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也与20世纪60年代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文学作品收到时代的影响。【参考答案二】论题:《黑奴吁天录》在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反映了译者的儒家文化观念。阐述:《汤姆叔叔的小屋》首次翻译成中文时,国人对西方文化已有一定了解和认识,译著有助于向国内读者介绍美国的历史文化。同时,译者自身的儒学教育背景影响到他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意删除原著中基督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并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尝试对西方某些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进行本土化重塑。这反映了在国人学习西方学问的过程是渐进的,先学器物,如洋务运动。随着民族危机的加上,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而深入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在新文化运动中,直接提出打倒孔家店的激进口号。这反映了在文化交流和借鉴中,都是需要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综上可知,在中西文化传播过程中,文明的交流更有利于各国的进步与发展。2018全国三卷表4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屈原荀子子贡范蠡廉颇老子商鞅韩非齐恒公吕不韦荆轲秦始皇李斯陈胜宋襄公夏桀商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4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提取信息:班固对历史人物进行了相应的等级分类,一共九个等级,以德、智、功为依据,并加以品第,而且表格中只有古人,没有今人(汉代人),明显,他的目的是要彰显所表之人的“善”“恶”,以“劝诫后人”。有以同类的古人为准,暗示出“今人”该列何等的目的。对应知识点:1、儒家思想在汉代居主流地位。;2、史学家对人物的评判受时代的影响2018全国三卷【参考答案一】看法:主流思想影响史书的记录和历史人物的评价说明:东汉时,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儒家倡导的仁政等思想理念影响班固对历史人物的记录和评价;《汉书》将尧、舜、周文王、孔子列为上上等的圣人,这些人均是儒家所推崇的“内圣外王”的贤明君主,体现儒家“法先王”的理念;奉行法家思想的秦始皇、李斯被列为中下,昏庸无道、腐败亡国的夏桀和商纣王被列为下中、下下等的愚人,这些人的理念与儒家所倡导的“仁政”思想相违背,通过历史批判弘扬儒家施仁义、行王道的政治主张;陈胜起义推翻暴政的秦王朝,被列为中下,这与儒家提倡的“仁义忠孝”观念冲突,通过史书批判,弘扬忠君思想,鞭挞“乱臣贼子”。

综上所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上升为社会主流思想,儒学深刻的影响着史书的修撰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参考答案二】看法:《古今人表》体现了历史人物观

阐释:东汉史学家班固《古今人表》以“表”为载体,“古今”为时空界定,“人”是主体。按照人物的德、智、功全方面综合评价的标准把众多的人物分为三等九品,优劣评价寄寓其中。无论是对人物的遴选,对品第的区分,体现了巩固对人物与历史进程关系的思考。如班固把孔子其地位和影响与开天辟地的古代帝王相提并论,说明儒家思想已取得正统地位;把秦始皇列于第六品,是因为秦始皇是一个颇难品评的人物,他灭六国,结束战乱,实现统一,是其“功”,但在位实行暴政,造成秦二世而亡。夏桀、商纣皆为残暴荒淫,误国误民之人,分列下中,下下。由此看出作者褒贬人物、劝诫后人、微言大义的思想。总之,《古今人表》体现的历史人物观,势必和当时儒家思想的社会正统地位密不可分,也是班固受自身封建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因素的影响,对后世的史学研究和思想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017全国一卷时间中国外国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制度。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茶叶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2017全国一卷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提取信息:1.中外思想文化发展演变

2.中国与西方对外关系、

3、中国与西方之间反侵略与侵略之间的斗争

4、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对应知识点:1、14—17世纪的中国与西方都都出现了反封建的进步思想;2、14—17世纪的中国与西方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交流;3、出现了西学东渐的现象;4、14—17世纪的中国与西方反侵略与侵略之间的斗争出现2017全国一卷角度:1:世界市场的形成。哥伦布到达美洲及英国的早期殖民使世界市场形成;之后,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才传到中国来;中国茶叶大量输往欧洲;由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扩张,及在中国大量购买丝绸、瓷器,使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2:16世纪的中西思想文化的发展。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塑造了嫉恶如仇的人文主义人物,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宗教改革奠定基础;而东方汤显祖的《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也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可惜没有引起多大反响,尤其是没有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3:中西科技的差异。中国科技在明清进入总结阶段,如《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等,属于传统科技,与西方自然科学不同。中国传统科技重经验、总结、实用,西方科技重实验、分析、理论,哥白尼的日心说标志科学的诞生,以后西方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牛顿的经典力学则使人类进入科学时代。中国的自然科学则使在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后才开始的。2017全国一卷角度:4: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原产美洲的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传入中国,导致中国人口快速增长,促使清朝改革赋税制度,实行“地丁银”制度。中国茶叶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使中国出现“康乾盛世”。沿着新航路,西欧国家进行殖民扩张,荷兰曾长期占据台湾,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鸦片战争前,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把鸦片偷运到中国来,又导致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总之,新航路开辟之后,曾一度刺激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中国的“闭关锁国”使中国错失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导致近代中国的落伍。【参考答案一】论题:14~17世纪,中西方世界社会转型。阐述:14~17世纪,中国与西方都处于重大社会转型时期,并反映出一定的共性。在经济上,中西方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白银货币化,不过由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在中国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此时西方开始新航路开辟以及殖民扩张,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都面临严重危机。中国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西欧一些国家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并逐步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思想上,都出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突破。中国出现了批判的继承儒家思想的人物,如反对君主专治的黄宗羲,西方有文艺复兴、启蒙思想和近代科技的出现;对外关系上,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世界开始联系为一个整体。此期,郑和下西洋,哥伦布航行美洲,中外交流加强。综上所述,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加以各种因素,最终导致西方转型成功,而中国失败。【参考答案二】论题:14~17世纪,东西方科技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阐述:16世纪,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同一时期,西方近代科技产生。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对我国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反映了传统科技的总结。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东西方科技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和特点,是不同的社会状况决定的。当时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专制统治达到新高度,八股取士,文化专制;而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导致自然经济日趋解体,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参考答案三】论题:交流与融合是人类文明多样化的重要途径。阐述: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发现了新大陆,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成为可能。继而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地球是圆的”有了实证的地理学基础。伴随着殖民者的世界贸易活动,物种交流。中国的优质手工产品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于是茶叶大量输往欧洲,丝绸、瓷器等输往世界各地,让世界各国见识了传统的“中国制造”的风采。此期,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促使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殖,明清时期中国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综上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人类文明交流与融合的速度加快,使得东西方沿着自己固有的模式加快发展。因此,各地各国民族性加强了,文明的多样性也得到巩固。【参考答案四】论题: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阐述: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经济全球化由此起步,这一切有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新航路的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也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殖。欧洲传教士东来,传播了天主教,也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传教士也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文明进步。总之,新航路开启了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人类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参考答案五】论题:新航路开辟对明代社会的影响。阐述: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一条鞭法改革,推行货币地租,征收统一的银两;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殖;欧洲传教士东来,出现了西学东渐,客观上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把中国文化带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与此同时,欧洲殖民者东侵,占据澳门、台湾,威胁着君主专制统治,损害了中国国家主权。总之,新航路开辟既给中国带来了积极影响,又给中国带来殖民侵略的威胁。【参考答案六】论题:14~17世纪中外交流及影响阐述:14~15世纪,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哥伦布到达美洲,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文明开始汇合交融。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农作物由此传入中国。利玛窦到达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17世纪,由于对中国丝织品、瓷器等需求,西方殖民者从美洲掠夺的白银流向中国。但与此同时,伴随着文明之间交流的,还有西方的殖民扩展,如英国在印度和北美殖民扩张,荷兰侵占台湾。综上所述,中外交流推动了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发展,但西方新航路开辟后进行的早期殖民扩张,也给亚非拉等地带来了灾难和破坏。2017全国二卷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2017全国二卷①古代、日晷(钟表名称)比较普遍使用(使用范围)、计时工具(功能);②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名称)、西欧流行(使用范围)、机械钟只有时和刻(对照③提高钟的精确度,可以推出精确度低。);③近代早期(近代科技发展)、伽利略研究基础、发明游丝、提高钟的精确度(精确度)、制造出怀表(名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使用范围);④1850年前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原为女性装饰品(功能)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使用范围);⑤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手表(名称)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使用范围);⑥20世纪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名称),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