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巩固强化复习习题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福建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巩固强化复习习题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福建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巩固强化复习习题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福建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巩固强化复习习题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福建专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巩固强化复习习题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巩固强化复习人教版九年级下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经济大危机1933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家干预经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新政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2219331936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联合国家宣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

9综合点1:比较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改革开放项目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改革开放不同点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经济社会危机严重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阶级矛盾尖锐“文化大革命”结束,国家经济面临崩溃,工作重心亟须转移项目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改革开放不同点目的恢复和发展生产应对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实行自由贸易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项目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改革开放不同点目的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改善实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项目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改革开放相同点(1)都是在经济出现困难的情况下推行的;(2)都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了政权;(3)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市场与计划互用)启示(1)市场与计划都是调控经济的手段;(2)应根据国情确立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模式;(3)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从国情出发,适时调整和改革经济模式;(4)要善于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综合点2:比较两次世界大战项目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起止时间1914—1918年1939—1945年交战双方同盟国、协约国轴心国、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项目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凡尔登战役德军突袭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结束德国投降,同盟国战败日本投降,轴心国战败项目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帝国主义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影响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提示:点击进入习题45CC123ADA6见习题7见习题1.【2021·北京】下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和美国政策调整的部分内容,二者的共同点包括(

)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实行粮食税,与之前相比,税额降低了近一半;向农民提供种子、农具和技术等;

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救济工

作,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①改善人民生活②恢复发展经济③实施“以工代赈”

④减少政府干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据此可知,二者都缓解了危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善了人民生活,巩固了政权,因此,①②符合题意,故A正确;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措施,新经济政策没有这一项内容,因此③不是二者的共同点;在农业政策上,二者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或调节,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因此④不符合史实。【答案】A2.【2021·南京】“欧战爆发前,中国人民孤军奋战,抗击着日军,而英、法、美却在亚洲和欧洲推行绥靖政策。苏联倡议集体安全受到英、法破坏,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材料揭示的战争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有(

)①萨拉热窝事件突发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③英、法、美的绥靖④纳粹德国对外扩张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点拨】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所说的战争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据“中国人民孤军奋战,抗击着日军”可得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②正确;据“而英、法、美却在亚洲和欧洲推行绥靖政策”可得出英、法、美的绥靖,③正确;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①错误;纳粹德国对外扩张在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④排除。【答案】A3.【2021·广东模拟】二战爆发后,美国据1937年《中立法》宣布中立。1941年3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这意味着美国完全放弃“中立”政策,实际上介入欧洲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美国态度转变的重要原因是(

)A.日本偷袭珍珠港B.德国突然向苏联进攻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D.法西斯威胁美国利益【点拨】二战爆发后,美国由中立到介入欧洲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的态度变化,主要是由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法西斯威胁美国利益,因此美国要介入欧洲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故选D;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排除A;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向苏联进攻,排除B;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排除C。【答案】D4.【2021·聊城】1940年底,崔可夫率军事代表团启程访华。临行前,斯大林指示他:“您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材料主要表明(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建立B.斯大林决定对日本宣战C.斯大林重视中国抗日战场D.苏联正在进行两线作战【点拨】根据题干中“1940年底”“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手脚”“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领导人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能集中兵力对付德国,而派崔可夫率军事代表团访华,意在构建中苏同盟,共同对付法西斯力量。因此,材料主要表明斯大林重视中国抗日战场,故C正确。1942年成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均与题干中“1940年底”不符,排除A、B;题干反映的是苏联为了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而派军事代表团访华,排除D。【答案】C5.结合下图信息及相关知识,以下对“三巨头”及其活动评述正确的是(

)①都讨论了处置德国的办法②都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结束③都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④都作出了建立国际联合组织的决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点拨】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条约规定了对德国的惩罚,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分区占领德国,故①正确;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故②不正确;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雅尔塔会议上苏联要求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等,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故③正确;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际联盟,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故④正确。【答案】C6.(荣德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爆发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两次世界大战爆发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材料二1929—1933年这次全球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而苏联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年)的指导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欧美……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苏联)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名词。——《大国崛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足以应对经济危机);苏联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或计划经济体制的短期优势得到充分显示)。(3)请根据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所反映内容的联系性。)题目:解决经济危机的不同道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面对危机,各国纷纷寻找出路。1933年,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同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对内独裁,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调整;法西斯势力猖獗;爆发了世界性大战;等等。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之前的战争平均每天死亡人数比较表名称数量(人)拿破仑战争(1799—1815)233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1075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518普法战争(1870—1871)876日俄战争(1904—1905)292巴尔干战争(1912—1913)194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5509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平均每天死亡人数与之前的战争相比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特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平均每天死亡人数大大超过以往的战争。原因:战争规模大;坦克、毒气弹等新式武器投入使用,加剧战争危害性。材料二

在这一月当中,国际形势的演进虽稍显迂缓,其趋势却值得乐观。英苏同盟成立,在互助之外并相互保证不在中途与纳粹言和;大西洋形势空前好转,过去一个月中英国在开战以来损失最小,美国对英国物资供应有了很大保障;日本内阁对于轴心盟约更趋观望,德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由于苏联)宏伟的抗力和韧性,纳粹不只六星期之内不能击败苏联,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必致困难日增、进度愈缓,将与日本侵华遇到同样的困难。综上所述,可见不论苏德战事如何变化,国际形势的趋势总是向着明朗方面发展。——摘编自《〈申报〉社评:一个月来苏德战事与世界》发展: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美国支援英国抗敌;苏联坚持抗击德国进攻;国际形势更趋明朗。推动因素:中国、苏联、英国等国军民坚持抗击法西斯侵略;法西斯轴心国之间的矛盾。(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国际形势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发展的推动因素。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涉及四大洲、四大洋。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卷入这场战争,珍贵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留下了两大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的地区在内的权力真空,这两大权力真空的存在导致了冷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原子弹、远程轰炸机、半导体、雷达、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