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浙江省金华市全市法院面向社会公开招录31名司法雇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05月浙江省金华市全市法院面向社会公开招录31名司法雇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05月浙江省金华市全市法院面向社会公开招录31名司法雇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05月浙江省金华市全市法院面向社会公开招录31名司法雇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05月浙江省金华市全市法院面向社会公开招录31名司法雇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2023年05月浙江省金华市全市法院面向社会公开招录31名司法雇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1.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就是说通过一个人写的字,可以看出他的人品、性格。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如心电图一般的签名曾引发全球热议。美国笔迹专家赛费尔称,从特朗普的签名可以看出,他喜欢“非黑即白”地看待事情,不太喜欢妥协。这番话并非毫无科学依据。有研究显示,笔迹就像一面镜子,基于字间距、签名方式等线索,能揭示出5000多种不同的人格特征,还能预示一些疾病征兆。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A.笔迹与性格的关系B.笔迹与人品的关系C.笔迹与疾病的关系D.笔迹与职业的关系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先通过援引观点提出笔迹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人品,性格。随后通过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笔迹体现性格的例子进行论证。最后通过“有研究显示”引出新的话题,即笔迹除能揭示多种不同人格特征之外,还能预示一些疾病征兆。文段话题落在“笔迹能够预示一些疾病征兆”。接下来应围绕“疾病征兆”这一话题进行论述。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接语选择题,重点关注文段尾句内容。可知文段通过尾句讲述关于笔迹的研究结果,即笔迹不仅能揭示不同的人格特征,还能预示疾病征兆。D项“笔迹与职业的关系”与尾句无关,衔接不当,排除。又根据文意可知,文段先阐述了能够通过字迹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人品,并以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例详细解释说明,故前文已详细讲述与性格人品,即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故可知下文最可能围绕笔迹与疾病间的关系进行论述,排除已讲述过的A、B两项,对应选项为C。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笔迹里隐藏的健康秘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下文内容的推断。可从文段末句入手解答,首先排除与尾句内容不相关的选项,结合文段内容排除已论述的内容,选择与末句内容联系最紧密的一项。文段首句提出观点“字如其人”,指出通过一个人写的字可以看出他的人品、性格,接着以特朗普的例子进行验证,尾句提出新观点——笔迹还能预示一些疾病征兆。按照话题一致原则,下文应延续末句话题,说明笔迹与疾病的关系。C项与此相符,当选。A、B两项,文段已经进行了相关论述,不属于下文内容,排除。D项,文段未提及“职业”相关内容,承接下文过于突兀,排除。故本题选C。2.射箭运动员进行训练,10支箭共打了93环,且每支箭的环数都不低8环。问命中10环的箭数最多能比命中9环的多几支:A.2B.3C.4D.5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方法一:由题干可知,“每支箭的环数都不低于8环”,所以环数只能取8、9、10环。假设10支箭都打了8环,则最低打了80环,而实际打的93环中多出的93–80=13环,则是由9环和10环贡献的。与80环相比,每一个9环相当于多1环,每一个10环相当于多2环,设10环的有a支,9环的有b支,则得到方程2a+b=13。要让a–b最大,则应a取最大值,b取最小值。a最大可取6,则b=1,二者相差6-1=5支。方法二:从另一个极端出发,如果每支箭的环数都打中10环,应该是100环,而实际为93环,少了7环。现在要求命中10环的箭数“最多”能比命中9环的多几支,即要求10环尽量多,同时9环尽量少。所以少的7环应尽可能由8环的箭产生,但是由于每支8环只能差2的整数倍,所以最多差6环,还需要有一支9环的。所以10环6支,9环1支,8环3支可以让差距最大。故正确答案为D。【秒杀计】如果列方程,属于不定方程,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个数,需要用代入法解决。而题目真正的考点在于对“最多”这个词的理解,即10环尽量多,9环尽量少,在这个前提下分析题目,才能得到最简单的方式。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用方程法解题。第二步,由每支箭的环数都不低于8环可知,只能为8、9、10环。设命中8、9、10环对应的箭数分别为x、y、z,由10支箭共打了93环,可得x+y+z=10①,8x+9y+10z=93②。设问对象为y和z的关系与x无关,联立两式消去x,得y+2z=13。第三步,要使10环和9环的箭数相差最多,则z尽量大,y尽量小,令z=6,则y=1,故命中10环的最多比9环的多6-1=5(支)。因此,选择D选项。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不定方程问题。第二步,假设10支箭都命中8环,则共打了80环,实际多打了93-80=13(环),均由9环和10环贡献,每中一次9环贡献了1环,每中一次10环贡献了2环;要使10环尽可能多,9环尽可能少,有13=2×6+1,故6支10环,1支9环,差为6-1=5(支)。因此,选择D选项。3.从社会角度看,“无校籍管理”对时下家长和学生的“名师”、“名校”崇拜情节有纠偏作用,能够有效______择校热的升温,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遏制B.扼制C.控制D.抑制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由“‘无校籍管理’对时下家长和学生的‘名师’‘名校’崇拜情节有纠偏作用”中的“纠偏作用”可知,第一空填入的词应含有“控制住”的意思,感情色彩偏消极。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遏制”侧重控制住之意,意思和程度轻重都符合语境。B项“扼制”侧重把守之意,比如,扼制通往内河的航道,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控制”感情色彩是中性的,排除C项。D项“抑制”是压下去,控制的意思,多与内心情感方面的内容搭配,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4.①如果你没有过走进别人内心世界的机会,你就永远不会理解历史和个体的复杂性。

②只要你进入过一次别人的内心世界,你再看待其他人的时候,你就会去考量:是不是我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了人家身上?

③我们以前老讲“要推己及人,要学会宽恕”,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即要学会去体谅别人。

④实际上,态度固然重要,更核心的是能力问题。

⑤因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来看世界,所以才看不到别人经历的东西。

A.②①③④⑤

B.③④①⑤②

C.①③④⑤②

D.①②⑤④③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观察①②句,①阐述没有走进内心,②阐述只要走进内心会发生的情况,可知①应该在②之前,可排除A项。③为援引观点,更适合做首句,③提到态度,④在态度基础上进行转折,所以③在④前,且两句应相连,排除D项。⑤句为原因阐述,④、⑤两句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句阐述没有走进内心会如何;②句阐释只要走进内心你会怎样。根据事理逻辑“先强调没有走进内心,所以无从了解,之后才会有走进内心的感触”可判断①句应该在②句之前,排除A项。

第二步,③句和④句都在说态度问题,属于话题一致,应该相连,并且通过转折关联词“实际上”可判断③句应在④句之前,排除D项。

第三步,⑤句“因为人是以自我为中心……”是原因阐述,解释①句中“不会理解历史和个体的复杂性”,而④⑤句并不存在因果关系,⑤句应在①句之后。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第一步,快速浏览5个句子并观察选项。第二步,根据首句较难排除选项,可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逻辑关系确定分句间顺序,本题可利用承启关系和逻辑关系确定答案。③的句尾提到“态度问题”,④的句首指出“态度固然重要”,两句之间存在承接关系,顺序应为③④,排除D。⑤的内容是对①中论断原因的阐释,两句相连顺序为①⑤,排除A、C。故本题选B。5.依据民法规定男子结婚不得早于(

)。A.20周岁B.21周岁C.22周岁D.23周岁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故正确答案为C。6.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其所有者分别是土地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劳动者,企业家。(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体制和制度。第二步,生产要素,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包括人的要素、物的要素及其结合因素。生产要素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其所有者分别是土地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劳动者、企业家。因此,本题正确。7.地球水圈由海洋、湖泊、江河、沼泽、地下水及冰川等液态水和固态水组成。据科学家估算,地球表层的总水量约为14亿立方千米,其中海洋水占,以冰川为主的陆上水占,大气中的水,与前两者相比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以上材料不可能推出的是:(

)A.陆地上的水主要在冰川中B.海水中有液态水,也可能有固态水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多D.从大气中取水意义不大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A项,根据“以冰川为主的陆上水占”可以推出,陆地上的水主要在冰川中,选项表述正确,排除;B项,根据“地球水圈由海洋、湖泊、江河、沼泽、地下水及冰川等液态水和固态水组成。”可知,地球水圈由液态水和固态水组成,进而可推知海水中有液态水,而选项“可能有”固态水,表述温和,故选项表述正确,排除;C项,文段并没有提及淡水资源的情况,并不能推知淡水资源的多少,无中生有,当选;D项,根据“大气中的水,与前两者相比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推知,从大气中取水意义不大,选项表述正确,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8.电视:遥控器A.手机:充电器B.电脑:鼠标C.电话:传真D.保温杯:热水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电视和遥控器配套使用,二者为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且遥控器具有操作、控制的功能。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手机和充电器配套使用,二者为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但充电器没有操作、控制的功能,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电脑和鼠标配套使用,二者为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且鼠标具有操作、控制的功能,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电话和传真均可传递信息,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保温杯对热水具有保温的作用,二者为功能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9.王某深夜进入了陈某家盗窃,正在翻箱倒柜时,在里屋睡觉的陈某听到外屋有动静,大喊“抓贼”,王某只好仓皇逃走,王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罚及其具体运用知识。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王某在深夜进入了陈某家盗窃,翻箱倒柜时,属于实施实行行为;由于主人发现而逃走,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因此,选择B选项。A项: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王某在深夜入陈某家盗窃,犯罪行为已经实施。A项错误。C项: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陈某是由于主人发现而逃走,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而非自动放弃。C项错误。D项:犯罪既遂在立法上,应当从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以“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说”作为确立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犯罪既遂是完成了犯罪目的,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成。题干中由于主人发现而逃走,王某并未能得逞,因此不构成犯罪既遂。D项错误。10.氯化钠俗名食盐,但食盐并不是纯粹的氯化钠,其中还混有少量的氯化镁等矿物质。氯化镁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潮。由此可以推知:A.氯化钠其实不是食盐B.食盐并不能供人们食用C.食盐暴露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潮D.人们在食用食盐之前应消除里面的氯化镁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由题干可知,氯化钠即为食盐,排除;B项:题干中并未讨论食盐能不能食用的问题,无由猜测,排除;C项:由题干可知,食盐中有氯化镁,而氯化镁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潮,所以食盐会变潮,可以推出;D项:题干并未提及食用食盐之前是否应消除里面的氯化镁,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11.甲从某地出发匀速前进,一段时间后,乙从同一地点以同样的速度同向前进,在K时刻乙距起点30米;他们继续前进,当乙走到甲在K时刻的位置时,甲离起点108米。问:此时乙离起点多少米?A.39米B.69米C.78米D.138米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第二步,设K时刻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差为x。因为甲、乙速度相同,则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距离也相同,所以当乙走到甲在K时刻的位置时甲也走了x米,故依题意可知30+x+x=108,解得x=39,所以此时乙离起点为30+39=69(米)。因此,选择B选项。12.秦、晋第一次韩原大战的旌旗战尘遮蔽了赤日,将如注如流的碧血______这片干旱的黄土。那时,大获全胜的秦穆公与当了俘虏的晋惠公没有料到,五百多年之后,生于斯地长于斯地的一个史官会用饱蘸着恋乡之情的笔墨,______地记载下那场______的厮杀,记载下他们的荣耀与耻辱。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洒进原原本本震烁古今B.洒进淋漓尽致天昏地暗C.泼进如数家珍惊天动地D.泼进酣畅淋漓昏天黑地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搭配“记载”,B项“淋漓尽致”指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与“记载”搭配不当,排除;C项“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通常不做修饰语,比如“谈起《论语》,他如数家珍”,排除。第三空,搭配“厮杀”,A项“震烁古今”指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与“厮杀”搭配不当,排除。D项“昏天黑地”原形容天色昏暗,现可比喻黑暗混乱,填入文段形容厮杀的场面语义合适,当选。第一空,代入“泼进”验证,“将碧血泼进黄土”语义合适,且根据“如注如流”“饱蘸”等词语可知,文段需填入程度较重的词,“泼进”程度与文段相符。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谒司马迁祠》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前文“遮蔽了赤日”“如注如流的碧血”都体现了战况的惨烈,语义较重。“洒进”和“泼进”相比,“泼进”语义更重,更符合文意,故排除A项和B项。第二步,再看第三空。空格前“那场”指代的是空格开头描述的韩原大战。空格要呼应那场战争“遮蔽了赤日”“如注如流的碧血”的特点。C项“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D项“昏天黑地”形容天色昏暗。“昏天黑地”对应第一句“遮蔽了赤日”,更符合语境。故排除C项。答案锁定D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由“饱蘸着恋乡之情的笔墨”可知,此处作者饱含情感。“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舒适。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第一空,结合此处的修饰对象,排除A、B。第三步,第二空,结合句意及剩余两个词语的含义,排除C。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一空,形容“如注如流的碧血”,“泼”比“洒”更符合场景,由此可排除A、B。第二空,“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舒适;常指文章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文段的“饱蘸”“恋乡之情”都体现了浓浓的情感,故用“酣畅淋漓”更合适。第三空填“昏天黑地”与前文的“旌旗战尘遮蔽了那轮赤红”相对应。故本题选D。13.资源管理器的英文称谓是:A.Files

ExplorerB.Resource

ContentionC.Suspend

To

DiskD.Motion

Compensation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知识。第二步,Files本意是指文件或者文件夹的意思。Explorer.exe进程是微软为其Windows操作系统定义的系统核心进程,微软将其称为“文件资源管理器”。在功能上,Explorer.exe进程为用户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简单的说就是用来显示系统的桌面环境的,包括开始菜单、桌面下方的任务栏、桌面图标和文件管理。由此可见,资源管理器的英文称谓是Files

Explorer。因此,选择A选项。B项:Resource

contention,指资源冲突,是当一个指令需要寄存器或管道时,它们被其它指令所用,处理器不能即时作出回应,这就是资源冲突。由此可见,Resource

contention不是资源管理器的英文称谓。B项错误。C项:Suspend

To

Disk也常被叫做Hibernation(休眠),详细说就是保存内存信息到硬盘然后待机。这样的好处是即使断电也不会丢失数据。由此可见,Suspend

To

Disk不是资源管理器的英文称谓。C项错误。D项:Motion

Compensation意为运动补偿,是一种描述相邻帧(相邻在这里表示在编码关系上相邻,在播放顺序上两帧未必相邻)差别的方法,具体来说是描述前面一帧的每个小块怎样移动到当前帧中的某个位置去。这种方法经常被视频压缩/视频编解码器用来减少视频序列中的空域冗余。由此可见,Motion

Compensation不是资源管理器的英文称谓。D项错误。14.观众对五位歌手的歌曲进行投票,每张选票都可以选择五首歌曲中的一首或多首,但只有选择不超过3首歌曲的选票才是有效票,五首歌曲的得票数分别为总票数的82%,73%,69%,51%和45%,那么本次投票的有效率最高可能为:A.95%B.90%C.85%D.80%E.75%F.70%G.65%H.60%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反向构造。第二步,赋值共有100人进行投票,则一共投票82+73+69+51+45=320(票)。想要投票有效率“最高”,即有效投票人数最多,无效人数最少。根据“不超过”,令所有有效投票观众都投3票,无效人数都投5票,多余票数320-100×3=20(票)所对应人数最少,无效人数为(人),投票有效人数为100-10=90(人),有效率为90%。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求最高的投票有效率,要考虑极端情况。在所有选票中,观众选择的歌曲数总和固定,有效票占用的歌曲数越多,有效票才会尽可能多,因此每张有效票要选择3首歌曲。剩余的歌曲数中,每张废票占用的歌曲数量越多,废票才会尽可能少,因此每张废票都选择了5首歌曲。此题可套用“鸡兔同笼”的解题思路,假设全部是有效票,根据与实际票次之间的差值,求得废票的票数。假设有100个人投票,且全为有效票时,总票次最多为300,实际的总票次为(82%+73%+69%+51%+45%)×100=320,当废票上都为5首歌曲时,本次投票的有效率最高,废票最少有=10票,则本次投票的有效率最高可能为=90%。故本题选B。15.既然密封试卷对“高考”如此之公平,范仲淹、苏颂等人又为什么反对呢?他们的观点如出一辙,那就是“高考”试卷密封只看试卷优劣,不看平时德才,这与如今一些人的观点何等相似。但是,正像包拯反驳范仲淹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实际德行很难核实,何况考官未必都能以公心取人,他们“或缘其雅素,或牵于爱憎,或迫于势要,或通于贿赂”,很容易做出不公的事情,要想维护“至公”的“高考”手段,“高考”试卷密封,依然势在必行。通过这段文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A.“高考”试卷密封制度有不可避免的缺陷B.人才的选拔要注重对德才的考察C.科举考官往往难以做到公平公正D.相对而言“高考”试卷密封是较合理的制度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范仲淹、苏颂等人反对高考的密封试卷,并解释反对的原因为密封试卷没有关注考生平时的德才。接着通过“但是”转折后强调人的德行很难核实、考官对人德行的评判也可能不公,即表明反对密封试卷的理由是不充分的。最后文段指出,密封试卷对维护高考的公平性是势在必行的。故文段重在探讨密封试卷是否公平合理,并最终得出了肯定的答案,对应选项为D。A项,感情倾向与文段不符,文段重在肯定“高考”试卷密封的公平性,排除;B项,未提及文段主题词“高考试卷密封”,偏离文段中心,排除;C项,“科举考官难以做到公平公正”为问题表述,文段已表明对策,即要想达到“至公”,“密封试卷”是有必要的,故非文段论述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古代“高考”试卷密封不易》解题思路:文段为转折结构,转折前指出范仲淹、苏颂等人反对“高考”密封试卷及原因;转折后强调一个人的实际德行很难核实,“高考”试卷密封依然势在必行。通过文段的转折结构可以确定主旨。文段为转折结构,转折词“但是”之前说的是范仲淹等人反对密封“高考”试卷的观点和理由,转折词之后援引包拯对范仲淹等人反驳的理由,说明要想维护“高考”公平,试卷密封依然势在必行。D项与转折后观点一致,正确。A项为转折前内容,B、C两项脱离了“高考”试卷密封这一话题,均可排除。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范仲淹、苏颂等人反对“高考”密封试卷,原因在于他们认为试卷密封只看试卷优劣不看平时德才。“但”转折后面引出重点,提出一个人的实际德行很难核实,所以“要想维护‘至公’的‘高考’手段”,试卷密封依然势在必行。文段的重点句是最后一句,强调“高考”试卷密封有缺陷但有合理性。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重点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16.在政治、经济多元和一体化的时代,文化语境也呈现多元,出现________的情感价值取向实属正常现象,我们充分尊重个人的情感选择。但是,过度________情感的极端自由、极端物欲,其实会给个人的幸福带来许多内伤。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林林总总鼓吹B.琳琅满目渲染C.纷繁芜杂追逐D.标新立异强调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先看第一空,备选词语含义差异较大,排除不能修饰“情感价值取向”的B、C和与句意不符的D。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所填词语修饰的是“情感价值取向”。“琳琅满目”多形容美好的东西很多;“纷繁芜杂”多形容文章内容芜杂,没有条理。两者均不能修饰“情感价值取向”,排除B、C。“林林总总”形容众多纷繁。“标新立异”多指提出新的主张或见解。前者更能对应“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这一前提,排除D。验证第二空,“鼓吹”也符合文段批评的态度。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过度”“极端自由、极端物欲”“……带来许多内伤”可知,此处感情倾向偏消极,该空应填入消极倾向的词语。A项“渲染”、C项“强调”和D项“追逐”是中性词,排除A项、C项和D项。B项“鼓吹”带有消极的感情色彩,符合文意。答案锁定B选项。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根据“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可知,出现的情感价值取向也应该是多元的。“林林总总”指繁多,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直接从第一空就可得到答案:“多元化语境”只能对应“林林总总”。“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事物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多),“纷繁芜杂”是形容文章或事情杂而多,“标新立异”多形容主张和见解,均不符合语境。验证第二空,文段第二句说到“极端自由”“极端物欲”可见偏消极,“鼓吹”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A。17.《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询问不满(

)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A.12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8周岁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询问不满16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故正确答案为C。1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属性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的曲直性不同。第一组图,图形的曲直性依次为:曲线+直线、曲线+直线、直线;第二组图形的曲直性依次为:曲线+直线、曲线+直线、?,所以“?”处应为全直线图形,只有D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19.按照我国有关规定股票不得:A.溢价发行B.折价发行C.市价发行D.时价发行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第二步,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不得低于票面金额。折价发行,又称低价发行,是指以低于股票面额的价格出售新股,即按面额打一定折扣后发行股票。这是法律不允许的。因此,选择B选项。A项:溢价发行,指发行人按高于股票面额的价格发行股票,这是法律所允许的。A项正确。C项、D项:市价发行,也称时价发行,以流通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为基础确定发行价格,这种价格一般都是高于票面额,二者的差价称溢价,溢价带来的收益归该股份公司所有。这种发行价格一般在股份公司需要增资发行新股时采用。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为法律所允许。C项、D项正确。20.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A.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能力素质,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B.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能力素质,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C.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能力素质,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D.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能力素质,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此题考查语气分析。A项用“恐怕不能不”双重否定的句式表明问题的严重性,强化了语气。B项用“无疑”表明了语气的肯定性,证明问题的迫切性。C项用“难道不......”的反问句的形式提出,加强对前面问题的肯定。D项中“是不是”,是用一种探究的方式来提出问题,相对比较委婉。故正确答案为D。21.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阿仁和建明久别重逢,唏嘘不已,他给他点上了一只烟B.阿荣是这次灾难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C.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的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的道路D.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历史他不感兴趣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A项,无法确定“阿仁”和“建明”谁给谁点烟,存在语病,排除;B项,是病句,自相矛盾。“死难者”不能“幸免”,可改为“阿荣是这次灾难众多死难者中的一个”,或“阿荣是这次灾难中幸免的一个”。C项,表述正确无语病,当选。D项,是病句,因果倒置,属于不合逻辑。可改为“因为他对历史不感兴趣,所以他学科有所偏重”。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2.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自然人出生,并为自然人终身享有。(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0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第二步,根据《民法总则》第九条,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题干表述正确。因此,本题正确。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自然人或社会组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地以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23.财富不是钱,也不是资源,更不是货币,财富是动态的,是可以市场买卖的东西,财富的多少不是对资源的占有,而是对资源的利用,是由国民的创造力决定的,这种创造力是这个国家国民的整体智慧的积累。没有智慧的积累与培植,哪怕拥有再多的资源,也不会有财富的增长与积累。以下各项中,能够质疑上述观点的有:A.孔子很有智慧,但没有大笔财富B.教育和知识水平相当的国家,往往差别很大C.有的国家财富增长很快,但并不存在知识积累和培植D.一个国家的整体智慧有可能转变为财富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没有智慧的积累与培植,哪怕拥有再多的资源,也不会有财富的增长与积累。因为论点中出现了关联词“没有……不会……”,所以可将论点翻译为:“财富的增长与积累→智慧的积累与培植”。论据:财富的多少不是对资源的占有,而是对资源的利用,是由国民的创造力决定的,这种创造力是这个国家国民的整体智慧的积累。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孔子个人智慧与财富关系与题干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不明确项。教育和知识水平相当的国家,往往差别很大,没有具体说明在哪方面差别很大,不具有削弱作用。C项:削弱论点。可翻译为“财富的增长很快且没有知识积累与培植”,与题干论点为矛盾关系,具有削弱作用。D项:无关选项。一个国家的整体智慧有可能转变为财富与题干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质疑上述观点的选项,需补充论据削弱题干结论。题干中论点和论据都较为明显,抓住关键信息“财富增长”和“智慧积累”之间的联系即可解题。题干论点:财富的增长与积累→智慧的积累与培植。论据:财富是由国民创造力决定的,这种创造力是这个国家国民的整体智慧的积累。A项,题干说明财富是由国民创造力决定的,这种创造力是这个国家国民的整体智慧的积累,而孔子很有智慧,只是他一个人,属于混淆概念,无法质疑。B项,教育和知识水平与题干所说的智慧的积累与培植不同,属于偷换概念,无法质疑。C项,有的国家财富增长很快,但并不存在相应的智慧积累和培植,与题干所表述的论点矛盾,通过补充论据的形式,削弱了题干结论,能够质疑。D项,一个国家的整体智慧有可能转变成财富,通过补充论据的形式,加强了题干结论,无法质疑。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财富的增长与积累→智慧的积累与培植。论据:财富是由国民创造力决定的,这种创造力是这个国家国民的整体智慧的积累。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说的是国家国民的整体智慧的积累,而选项A说明的是孔子个人智慧与财富,与论点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B项:教育和知识水平相当的国家,往往差别很大,没有具体说明什么差别很大,属于不明确选项,不能质疑,排除;C项:有的国家财富增长很快且不存在相应的智慧积累和培植,举例削弱论点,当选;D项:一个国家的整体智慧可能转变为财富,是对论点后件的肯定,肯后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因此该选项可能性的表述是正确的。但是无法削弱论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4.间接正犯又称为间接实行犯,是指利用他人为道具而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利用者通过支配被利用者的工具行为实现自己的犯罪意图。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不构成共同犯罪。它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二是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甲的行为属于间接正犯的是:A.甲挑唆乙与丙的关系,致使乙一怒之下将丙打成重伤。甲、乙、丙均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B.甲教唆精神病人乙用刀砍伤与其素有仇怨的丙。甲、丙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乙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C.甲派员工乙殴打一直欠钱不还的丙,并允诺给其好处,乙随后将丙打伤。甲、乙、丙均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D.甲让自己尚未成年的孩子乙诬告丙,未想到乙捏造的事实正是丙客观存在的事实。甲、丙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乙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间接正犯的定义和两种情况,在解题时可利用这两种具体情况进行判断,选出符合定义的一项。间接正犯的定义要点:①利用他人为道具而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②利用者和被利用者不构成共同犯罪;③包括两种情况: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A项,甲利用乙实施犯罪,但乙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符合题干中的第一种情况;犯罪行为是在乙故意或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不符合题干中的第二种情况。B项,甲利用乙实施犯罪,且乙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符合题干中的第一种情况。C项,甲利用乙实施犯罪,但乙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符合题干中的第一种情况;犯罪行为是在乙故意或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不符合题干中的第二种情况。D项,甲意图利用乙实施犯罪,但乙捏造的事实正是丙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不构成诬告,不符合题干中的任一情况。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利用他人为道具而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②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③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甲挑唆乙与丙,使得乙打丙,乙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且乙是在知情的情况下,甲的行为不符合“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或“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不符合定义;B项:甲教唆乙砍丙,符合“利用他人为道具,实施犯罪”,精神病人乙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符合“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符合定义;C项:甲派员工乙打丙,乙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且乙是在知情的情况下,甲的行为不符合“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或“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不符合定义;D项:甲让孩子乙诬告丙,孩子乙确实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但捏造的事实正是客观存在的,不属于犯罪,不符合“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利用他人为道具而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不构成共同犯罪”、“两种情况:一是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二是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甲挑唆乙和丙的关系,致使乙将丙打伤,但甲、乙、丙均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且乙知情,不符合“两种情况:一是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二是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中的任何一种,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甲教唆乙将丙砍伤,符合“利用他人为道具而实施犯罪的实行行为”,被利用的乙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符合“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的情况,符合定义,当选;C项:甲派乙殴打丙,乙是被利用者,但甲、乙、丙均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且乙知情,不符合“两种情况:一是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二是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中的任何一种,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甲让自己的孩子乙诬告丙,乙虽然是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但乙捏造的事实正是丙客观存在的,并非诬告,因此不符合“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犯罪”,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5.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亲自设计建造了大雁塔,用以供奉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但直到现在,玄奘所带回的珍宝到底藏在哪里,却无人知晓。考古专家认为,就像法门寺古塔下面存在千年地宫一样,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宫,只是尚未发掘而已,并由此推测,大雁塔下的地宫里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珍宝。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推测?A.玄奘所画的大雁塔图纸上没有地宫B.已发掘的其他几座古塔下的地宫里并没有发现宝物C.考古学家已经在其他地点发现了玄奘带回的佛经D.根据史籍记载,玄奘带回的宝物已全部进献到皇宫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能质疑题干推测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考古专家认为”后面的内容,论点为“由此推测”后面的内容。要质疑该推测,可以说明大雁塔下不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珍宝。题干的结论为大雁塔的地宫可能藏有玄奘带回的珍宝,论据是法门寺古塔下面存在千年地宫。A项,指出大雁塔图纸上没有地宫,那么大雁塔很可能是没有地宫的,也就不可能藏珍宝,削弱了题干推测。B项,指出其他古塔地宫没有发现宝物,但不能推出大雁塔地宫没有宝物,并不能削弱题干推测。C项,指出考古科学家在其他地点发现了玄奘带回的佛经,说明玄奘带回的珍宝很可能在其他地点,而不在大雁塔下,削弱了题干推测。D项,指出玄奘带回的宝物已进献到皇宫,说明不在大雁塔下,削弱了题干推测。故本题选B。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不能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选非题。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大雁塔下的地宫里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珍宝。论据:玄奘建造了大雁塔,用以供奉取经带回的宝物,法门寺下面有地官,推测大雁塔也有地宫。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图纸上没有地宫,说明大雁塔不一定有地宫,宝物不一定在大雁塔的地宫中,具有削弱作用。B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其他古塔的地宫中没有宝物,而题干讨论的是大雁塔的地宫中是否有宝物,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削弱作用。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在其他地点发现了玄奘带回的宝物,说明宝物不一定在大雁塔的地宫中,具有削弱作用。D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宝物已全部进献到皇官,说明宝物不一定在大雁塔的地宫中,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找到论点和论据。论点:大雁塔的地宫可能藏有玄奘带回的珍宝。论据:像法门寺古塔下面存在千年地宫一样,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宫。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玄奘画的大雁塔图纸上没有地宫”,说明大雁塔地下没有地宫,因此珍宝不在地宫里,这削弱了题干的论据,A不选;B项:“已发掘的其他几座古塔下的地宫里没有发现宝物”,其他古塔与大雁塔无关,因此B未削弱题干;C项:“考古科学家在其他地点发现了玄奘带回的佛经”,说明珍宝可能在其他地方而不在地宫里,这削弱了题干的论点,C不选;D项:“宝物已全部进献到皇宫”,说明珍宝不在地宫里,这削弱了题干的论点。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6.①违章建筑②强制拆除③通知拆除④乱占耕地⑤损害集体利益A.④①③⑤②B.①②⑤④③C.④①⑤③②D.④①③②⑤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④中选择。比较可知,先有“④乱占耕地”才有“①违章建筑”,所以首句确定为④,排除B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①违章建筑”会“⑤损害集体利益”,所以采取处理措施“③通知拆除”,最后“②强制拆除”,确定顺序为①⑤③②,排除A、D两项。因此,选择C选项。27.企业从银行或海外取得外汇借款后并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而是将外汇结汇给银行,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这种现象称之为贷款替代。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贷款替代?A.人民币升值后,一些企业纷纷减少人民币负债,增加外汇负债,然后再用人民币进行投资B.国内经济过热,商业银行对人民币贷款的发放从紧。某贸易公司出于财务考虑转向外资银行贷款,获得外币资金C.王明觉得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因此他申请美元贷款,然后将外汇结汇给银行,从而获得人民币资金D.小宇出国旅游前去银行兑换了一些外币,到国外后他使用信用卡结算,回国后用人民币还款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企业;②取得外汇借款后并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③将外汇结汇给银行,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企业增加外汇负债属于不直接使用外汇资金,用人民币进行投资属于使用人民币,符合定义;B项:某公司获得外币资金,但并未转换为人民币加以使用,不符合定义;C项:“王明”不符合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D项:“小宇”不符合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方式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贷款替代的定义要点:①企业;②不直接使用外汇资金;③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A项,一些企业增加外汇负债,用人民币进行投资,符合要点①②③。B项,获得外币资金,而非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不符合要点③。C项,说的是王明个人的行为,而非企业,不符合要点①。D项,说的是小宇个人的行为,而非企业,不符合要点①。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企业”、“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一些企业增加外汇负债,然后再用人民币进行投资,符合不直接使用外汇资金,而是取得人民币加以使用,符合定义,当选;B项:某贸易公司获得外币资金,但并没有转换为人民币加以使用,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主体是王明,不符合定义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主体是小宇,不符合定义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8.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下列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的是(

)。A.共同犯罪B.防卫过当C.紧急避险D.犯罪未遂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A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要负刑事责任。B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D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正确答案为C。29.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此时,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模式生物的是:A.豌豆——孟德尔在揭示生物界遗传规律时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B.果蝇——生物学家摩根选用果蝇进行基因的突变进化研究C.白鼠——现代医学研究大量使用白鼠作为实验动物D.病菌——医院进行细菌培养以确认患者的感染病菌类型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了模式生物的定义,要求选择不属于模式生物的一项。首先分析定义要点,然后对比选项选择正确答案。模式生物即为了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而被科学家选定的对其进行科学研究的生物物种。A项中的豌豆、B项中的果蝇、C项中的白鼠均符合定义,为典型的模式生物。D项,培养病菌是为了确认病菌的类型,并不涉及科学研究,也不是为了揭示规律,不符。故本题选D。解题思路:第一步:关键词查找。模式生物的定义条件为“揭示某种普遍规律的生物现象”。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中豌豆用于揭示生物界遗传规律的生物,符合定义条件,排除;B项中果蝇用于揭示基因突变规律生物,符合定义条件,排除;C项中白鼠用于实验的生物,符合定义条件,排除;D项中病菌并未体现是具体哪种生物,也未体现生物规律,不符合定义条件,当选。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0.信贷消费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十分盛行,很多消费者通过预支他们尚未到手收入满足对住房、汽车、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在信贷消费发达的国家中,人们的普遍观念是:不能负债说明你的信誉差。如果上述论述为真,那以下列哪项叙述为前提?A.在发达国家,信贷消费已成为商业银行扩大经营、加强竞争的重要手段B.信贷消费于国于民都有利,国家可利用利率下调来刺激消费者多购买商品C.社会已建立起完备、严密的信用网络,银行可对信贷者的经济状况进行查询和监督D.保险公司可向借贷人提供保险,以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不能负债说明你的信誉差。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题干主要讨论的是信贷负债与信誉度之间的关系,而该项则说明信贷消费作为商业银行的竞争手段,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无关选项。题干主要讨论的是信贷负债与信誉度之间的关系,而该项则讨论信贷消费对国家人民的益处,论题不一致,排除。C项:补充前提。只有在社会已建立起完善严密的信用网络,银行可对信贷者的经济状况进行查询和监督的前提下,才有“不能负债说明你的信誉差”的结论,具有加强作用。D项:无关选项。题干主要讨论的是信贷负债与信誉度之间的关系,该项则讨论保险公司可向借贷人提供保险保障银行资产安全,未提及信贷消费,论题不一致,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在消费信贷发达的国家中,人们的普遍观念是:不能负债说明你的信誉差。论据:无。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题干讨论的是信贷与信誉之间的关系,而选项讨论的是消费信贷已成为商业银行扩大经营、加强竞争的重要手段,选项与题干讨论的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B项:题干讨论的是信贷与信誉之间的关系,而选项讨论的是消费信贷对于国家和国民所带来的积极意义,选项与题干讨论的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C项:“社会已建立起完备、严密的信用网络”说明消费者的信用情况是可以查询的,而“银行可对信贷者的经济状况进行查询和监督”则说明银行可以通过查询和监督来了解消费者的经济和负债情况,负债和信用的可查询是“不能负债说明你的信誉差”的必要条件,可以加强,当选;D项:题干讨论的是信贷与信誉之间的关系,而选项讨论的是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向借贷人提供保险,以保障银行资产安全,选项与题干讨论的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1.文章第四段意在说明:A.测得引力波并非易事B.韦伯教授的实验原理错误C.引力波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D.广义相对论适用范围广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提出科学家做了很多实验,第二句第三句举例论证科学家做的实验,接着转折词“遗憾的是”引导文段主旨,提出人们未能搜寻到引力波,最后一句分析没找到引力波的原因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项。因此,选择A选项。B项、C项和D项:文段中均未提及32.社交焦虑障碍,是指个体在可能受到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环境中存在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社交焦虑障碍的是:A.尽管已经获得了公务员招录面试资格,但考虑到排名靠后再加上自己一贯不善于表达,陈某决定放弃这次机会B.随着演讲比赛日期的临近,王刚的焦虑和压力也与日俱增,最后他干脆放弃了C.小杨一想到下周要当众发言,紧张得一连几天都睡不好觉D.大强因为担心被父母催婚,今年春节决定不回家过年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个体”、“可能受到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环境中”、“持久的强烈恐惧”、“回避”。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陈某,符合“个体”,考虑到排名靠后和不善表达而放弃机会,不符合“持久的强烈恐惧”,也不符合“可能受到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环境中”,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王刚,符合“个体”,演讲比赛临近,符合“可能受到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环境中”,他的焦虑压力与日俱增,符合“持久的强烈恐惧”,最后放弃,符合“回避”,符合定义,当选;C项:小杨,符合“个体”,想到下周要当众发言,符合“可能受到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环境中”,紧张得一连几天睡不好觉,符合“持久的强烈恐惧”,但不符合“回避”,不符合定义,排除;D项:大强,符合“个体”,被父母催婚,不符合“可能受到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环境中”,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属于社交焦虑障碍的一项。分析社交焦虑障碍的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条件(可能受到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环境)、结果(存在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社交焦虑障碍的定义要点:①可能受到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环境;②存在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A项,大强因担心被父母催婚,决定春节不回家,没有体现受到他人审视的社交环境,不符合要点①。B项,小杨一想到要当众发言,紧张得一连几天都睡不好觉,并未体现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不符合要点②。C项,演讲比赛,属于可能受到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环境,王刚的焦虑和压力也与日俱增,最后他干脆放弃了,属于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符合定义。D项,小苏放弃公务员招录面试的资格,是因为自己排名靠后且不善于表达,没有体现是因为受到他人审视的社交环境,不符合要点①。故本题选C。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在可能受到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环境中;②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不回家过年是担心被催婚,没有涉及“可能受到他人审视的社交环境”,不符合定义;B项:因当众发言而感到紧张,没有体现“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不符合定义;C项:王刚焦虑和压力来源于演讲比赛,属于“可能受到他人审视的社交环境”,且最终放弃体现了“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符合定义;D项:小苏放弃面试是因为排名靠后、不善于表达,没有明确体现出“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33.故障∶维修A.日出∶日落B.月圆∶月缺C.庆祝∶鼓掌D.借贷∶还款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先出现“故障”后进行“维修”,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日出”和“日落”是观察到的太阳的两种状态,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B项:“月圆”和“月缺”是观察到的月亮的两种状态,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排除;C项:“鼓掌”是“庆祝”的一种方式,二者属于方式对应关系,排除;D项:先出现“借贷”后进行

“还款”,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因此,选择D选项。34.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错误的有:A.单位只能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不能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B.单位犯罪时,单位本身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负责人员构成共同犯罪C.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D.单位犯罪必须是经过单位决策机构决定或由负责人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参考答案:AB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A项:我国刑法中单位犯罪的罪过形式主要是故意,但也包括过失。单位的故意犯罪占单位犯罪罪名的绝大多数,单位的过失犯罪罪名只是少数,还有个别的单位犯罪罪名既可以是故意的也可以是过失的,如污染环境罪。故A项说法错误,当选。B项: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单位犯罪时,只存在一个主体,即单位,单位的组成人员不能与单位与成立共同犯罪关系。故B项错误,当选。因此,选择AB选项。C项: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单位犯罪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决策机构或由负责人员决定而以单位名义实施的危害社会、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35.人类总是渴望生活在一种稳定有序的环境之中,人们都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权利,而法治则是这种幸福美好生活和稳定有序环境的重要保障和实现手段。它能给社会带来公平正义,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自由、安全、有尊严地生活。在当今绝大多数现代国家中,法律的制定必须经过社会成员整体的充分讨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多数成员的利益需求,遵守法律也就是大多数人的意志。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A.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B.法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C.法治应当成为现代基本治国方略D.法治在现代社会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头首先阐述了“法治”在幸福美好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第二句具体论述如何起作用。最后通过“必须”条件关联词引出文段主旨,即“经过社会成员整体的充分讨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社会多数成员的利益需求”。故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的观点为主旨。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为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A项,“必然选择”过于绝对,且未能体现主旨中社会成员意见的重要性,排除。B项,法治的作用只是为了引出后文的法律制定,偏离重点,排除。C项,文段中没有针对法治的特点给出对现代治国这一对策,排除。因此,选择D选项。36.奥林匹克的口号是“和平与友谊”。(

)0.正确1.错误参考答案:1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奥林匹克口号亦称奥林匹克格言,即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是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迪东在他的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顾拜旦借用过来将这句话用于奥林匹克运动。故表述错误。37.下列情形中,在当事人之间产生合同法律关系的是(

)。A.厂商甲某将产品免费赠与厂商乙某B.牧民甲某养的小羊跑到了乙某家的牧场里C.甲某见邻居乙某家中失火恐殃及自己家,遂用自备的灭火器救火D.的士司机甲某捡到乘客乙某落下的一个手机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A项正确,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甲某将产品赠与乙某,双方成立赠与合同,产生合同法律关系。B项错误,乙某的牧场跑入的甲某的小羊属于不当得利。C项错误,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由此支出的必要费用。”甲行为属于无因管理。D项错误,甲捡到手机行为属于拾得遗失物。故正确答案为A。38.初伏∶中伏∶末伏

A.火星∶木星∶土星

B.大雨∶小雨∶谷雨

C.上旬∶中旬∶下旬

D.大暑∶小暑∶处暑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初伏”“中伏”与“末伏”统称为三伏,三者属于并列关系,且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为“初伏”“中伏”“末伏”。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火星”“木星”与“土星”是八大行星中的三颗行星,三者属于并列关系,但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排除;

B项:“大雨”与“小雨”是两种天气气象,二者属于并列关系,“谷雨”是一个节气,排除;

C项:“上旬”“中旬”与“下旬”分别指一个月中的上段、中段、下段时间,三者属于并列关系,且存在时间先后顺序,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大暑”“小暑”与“处暑”是三个节气,但时间的先后顺序应该为“小暑”“大暑”“处暑”,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39.行政管理体制的物质载体是:A.权责体系B.组织结构体系C.运行机制D.行政权力参考答案:D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知识。第二步,行政管理体制是一种行政管理机构、管理权限、管理制度、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等有机构成的管理系统。其中行政管理体制的物质载体为行政权力(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行政权力是政治权力的一种,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因此,选择D选项。A项:权责体系是由组织内部各级组织主管人员层层授权行为所组成的,使组织中各机构及组织成员得以开展工作的权力和责任体系。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B项:组织结构是指对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组织结构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体系在管理学意义上,组织结构实质上是一种职权——职责关系结构。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C项:运行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运行机制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主体机制。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40.地震∶房屋倒塌∶人员伤亡A.暴雨∶内涝∶泥石流B.台风∶强对流天气∶大风C.雷电∶电流∶放电D.光合作用∶植物∶蔬菜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地震”可能导致“房屋倒塌”与“人员伤亡”,前者与后两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暴雨”可能导致“内涝”与“泥石流”,前者与后两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台风”是一种“强对流天气”,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C项:“雷电”会产生“电流”,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电流”不是一种事故,排除;D项:“光合作用”是“植物”的一种生理特性,二者属于或然属性关系,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41.在我国黄海和东海的海底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些石油是远古时期陆地植物的遗骸生成的,这表明,现在黄海和东海的大陆架在远古时代是一片长着茂密植物的大平原。能够支持上述推论的是(

)。A.大陆架会随着地球地壳的移动,而持续着缓慢的永不停歇的变化B.中东的地区大多是广袤的沙漠,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C.一般来说,陆地上相同纬度的山区比平原地区植被资源更为丰富D.川流不息的江河就像传送带,把陆地上的有机物质源源不断的带到大海中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现在黄海和东海的大陆架在远古时代是一片长着茂密植物的大平原。论据:在我国黄海和东海的海底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些石油是远古时期陆地植物的遗骸新生成的。论点与论据讨论话题不一致,优先考虑搭桥的加强方式。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大陆架会随着地球地壳的移动,而持续着缓慢的永不停歇的变化,说明陆地有可能变成海洋,将论点与论据之间建立联系,属于搭桥的加强方式,当选;B项:该项所述沙漠地下同样蕴藏石油资源,而题干讨论的是黄海和东海的远古地貌,二者讨论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C项:该项讨论的是山区与平原的植物资源对比,而该项讨论的是黄海和东海的远古地貌,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D项:该项说得是黄海和东海的的石油资源可能是江河运送到海里的,即黄河和东海在远古时代可能并不是一片长着茂密植物的大平原,属于削弱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42.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计划启动之日起,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因为谁拥有专利,就意味着谁就能在国际上获得________基因产业的“王牌”,谁就能拥有今后基因开发的庞大市场。为此,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大量地将阶段性研究成果________申请了专利。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垄断

抢先B.操纵

独立C.控制

自发D.专营

及时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争夺战”可知,专利申请需争先赶在别人前面。A项“抢先”侧重争先,抢在前面,与“争夺战”呼应,符合文意。B项“独立”侧重不依靠他人;C项“自发”侧重自然产生,不自觉的。两者均无法体现“争先”之意,排除B项和C项。D项“及时”侧重立刻,马上,符合文意。第二步,再看第一空。填入的词应与“产业”搭配。A项“垄断”指把持和独占,搭配得当,且能够与“谁就能拥有今后基因开发的庞大市场”照应。D项“专营”指专门经营某种商品,如专营店,与“产业”搭配不当,排除D项。因此,选择A选项。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根据此处句意,选择最能体现基因专利作用的词语。第三步,验证第二空即可。第一空,分析可知,此处句意为各国为在未来的基因市场获得竞争优势,展开了一场专利争夺战。专利在这场争夺中充当的是“王牌”的角色,谁拥有专利,谁便能在今后拥有庞大的市场。与这里的“庞大市场”对应,此处填“垄断”最恰当。第二空,“抢先”填入亦能突出强调争夺的激烈程度。故本题选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填空。先看第一空,“垄断”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后泛指把持和独占,率先拥有专利就意味着首先占领了基因市场,符合文意。“操作”指劳动,劳作,没有体现出“争夺”的意义。“专营”是指专门经营某种商品,不符合文意。“控制”指掌握住对象不使其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与“垄断”相比,垄断和产业、市场搭配更为合适,故第一空选填“垄断”。再看第二空,根据上文可知“争夺战”主要是为了争夺最先申请到专利的机会,即“先到先得”,“抢先”指赶在别人前头,体现出了“争夺”的激烈,所以第二空填入“抢先”合适。故正确答案为A。4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A.AB.BC.CD.D参考答案:B解题思路:观察发现,题干每个图形均为线条组成的两个数字,且每行图形构成元素相同,可以考虑旋转和翻转规律。每行图形构成元素相同,只是所处位置不同,考虑旋转和翻转规律。每行的第一个图形旋转180°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左右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按此规律,可得问号处图形如B项所示。故本题选B。44.“大珠小珠落玉盘”中形容的乐器是:A.琵琶B.古筝C.古琴D.马头琴参考答案:A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第二步,“大珠小珠落玉盘”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意思是琵琶声像珠玉落到盘子里的声音一样清脆动人。由此可知“大珠小珠落玉盘”指的是琵琶。因此,选择A选项。45.,,,,(

)A.B.C.D.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数列各项均为分数形式,且分子与分母均依次递增,将分子分母拆分成两个数列,寻找其各自的规律。分子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分母是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故本题选C。46.过去的5年,全国贫困人口从6431万减少到2688万人,但我国贫困标准一向比国际标准低,如果贫困标准上调到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贫困人口总数将增多,可能再回到9000多万甚至上亿,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我国的扶贫需要向国际标准看齐B.过去5年扶贫成绩斐然C.我们的扶贫任务仍然艰巨D.我国贫困人口增近1亿参考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文段开篇说明我国近5年的扶贫成效,接下来转折说如果我国的扶贫标准提高,则我国的贫困人数将会大增,由此可知其意图是说我国的扶贫任务依然艰巨。A项“需要”无从推知;B项侧重扶贫成绩,不是文章想要强调的主旨;D项说的是提高扶贫标准以后的情况,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说明我国近5年来的扶贫成效,然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说明我国的扶贫标准如果与国际接轨,那么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将会大增。文段主旨句为“但”之后的内容,主要讲的是我国的扶贫工作远远没有完成。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我们的扶贫任务仍然艰巨”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B选项。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的行文结构。文段围绕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展开论述,为转折结构,转折后提到的我国贫困形势仍然严峻的内容应是文段意在强调的。文段首先肯定了我国扶贫工作的成就,然后以“但”作转折说明我国扶贫标准比国际标准低,如果提高标准,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将会大量上升。由此可知,我国的扶贫任务仍然很艰巨。C项表述正确。文段引用国际标准的例子意在说明我国扶贫任务艰巨,A项非主旨所在,排除。B项为转折前内容,非重点,排除。D项为依照国际标准计算后,我国贫困人口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否“曾近1亿”非文段重点。故本题选C。47.创新就像踢足球,即使是最出色的球员也会痛失进球机会,其射门被挡出的几率大大高于进球的几率。关键在于得分最多者正是那些射门次数最多的球员,而任何领域的创新活动都是如此。创新者与普通人的主要区别在于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每一个人都有想法,但创新者会自觉地钻研他的想法,并不懈努力直到证明想法切实可行或不可行。许多被普通人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东西,在创新者眼里却是极具可能性的。“也许创造性思维只不过意味着能够意识到按常规方法办事也并非一成不变。”语言权威人士鲁道夫•弗莱切写到。这解释了我们在看到看似简单但却使我们生活更方便的发明时——比如塑料垃圾袋和带轮箱子——的反应:“怎么过去就没有人想到这办法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