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纵横】“实业救国”_第1页
【史学纵横】“实业救国”_第2页
【史学纵横】“实业救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业救国”材料一臣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核计近年销数价值已至九千九百余万两之多,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盖土货多销一分,即洋货少销一分,庶漏卮可期渐塞。查进口洋货,以洋布为大宗,近年各口销数至二千二三百万余两。洋布为日用所必需,其价又较土布为廉,民间争相购用,而中国银钱耗入外洋者实已不少。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迭经饬办,均以经费不充,税厘太重,相率观望,久无成议。——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82年4月23日),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材料二然窃就此事而有所省焉,则以实业之兴衰,关于国势之存亡是也。吾因是而悟列强之用心,凡欲颠覆人国者,非有所甚利于己,则断不亟亟图之;而其所利者,乃必不在于其占籍之人民,而在于其自然之地利,举凡所谓农、工、商、矿之事,无一而不启其觊觎,而染指之念既殷,则窥伺之心愈切,盖不啻举全国公共之产,而皆为负乘致寇之媒。此等事例,见于中国者,几于书不胜书,而以承揽工程、测勘矿山二者为最夥,主权之丧,恒必由之,固不独腹我脂膏已也。而推其致此之故,则皆起于实业之不兴。盖外人虽有涎我利益之情,而万无紾臂夺食之理,果使一国之民,皆能振兴实业,举所谓农、工、商、矿诸事者,开拓经营,不致货弃于地,则彼外人者,虽有攘取之心,更无著手之处,亦只可为临渊之羡耳。惟我既不能自辟其利,则已自弃其为地主之资格,而后旁观者乃得为越俎之谋,即为地主者,亦竟无辞以间执其口,前者之愿方偿,后来之徒益众,地利去而国势随之以去,古人所以有石田千里,谓之无地之言也。——佚名:《论实业所以救亡》(1904年6月4日),戴逸主编,戴鞍钢注译:《近代实业文选》,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79—90页。材料三吾国今日之困难,莫不知为实业不振,商战失败。二三十年以来,外货之人口超于土货之出口,每年常在二万万以上。此为中国之最大漏危,无法弥补,遂至民穷财尽,举国枯涸,号为病夫。爱国之士,悚然忧之,莫不以发展实业为挽救之方矣。…………予之计划,首先注重于铁路、道路之建筑,运河、水道之修治,高港、市街之建设。盖此皆为实业之利器,非先有此种交通、运输、屯集之利器,则虽全其〔具〕发展实业之要素,而亦无由发展也。其次则注重于移我〔民〕垦荒、冶铁炼钢。盖农矿二业,实为其他种种事业之母也。农、矿一兴,则凡百事业由之而兴矣。且钢铁者,实为一切实业之体质也。凡观一国之实业发达与否,观其钢铁出产之多少可知也。美国为今日世界实业最发达之国,而其所炼之钢,每年四千余万吨,所冶之铁,每年亦四千余万吨,共计所产钢铁八九千万吨。以我国较之,所产钢铁不过二十余万吨,相差远矣。我国实业欲与美国之实业并驾,实非有如现在汉冶萍之铁厂三四百所不为功。然汉冶萍一厂,成本已千余万矣。今欲多建三四百厂,非有资本三四十万万不可。如此巨资,我国万难自集,则非借之外人不可,或有疑外人又安得如许之资本?不知所谓资本者机器也。我欲说[设]大规模之钢铁厂,所需者皆机器与建筑之物料而已。我有所需,则外国机器厂加工造作而已。如战时所需之物料每日数万万,而各国之机器厂亦能供之。如是,则我国若以战时工作以开发我国实业,所需资本材料,无论至何程度,各国之机器厂无不足以给之也。且我所需者全在机器,我只先得一批之大炼钢铸铁机器,聘就相当之人才,以人才而运用机器,则我之机器亦可以生出无量之资本也。此所谓有者益有,其机器发达国之谓欤!吾国既具有天然之富源,无量之工人,极大之市场,倘能借此时会,而利用欧美战后之机器与人才,则数年之后,吾国实业之发达,必能并驾欧美矣。惟所防者,则私人之垄断,渐变成资本之专制,致生出社会之阶级、贫富之不均耳。防之道为何?即凡天然之富源,如煤铁、水力、矿油等,及社会之恩惠,如城市之土地、交通之要点等,与夫一切垄断性质之事业,悉当归国家经营,以所获利益,归之国家公用。如是,则凡现行之种种苛捐杂税,概当免除。而实业陆续发达,收益日多,则教育、养老、救灾、治疗,及夫改良社会,励进文明,皆由实业发展之利益举办。以国家实业所获之利,归之国民所享,庶不致再蹈欧美今日之覆辙,甫经实业发达,即孕育社会革命也。此即吾党所主张民生主义之实业政策也。凡欲达真正国利民福之目的者,非行此不可也。——孙中山:《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1919年10月10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第五卷),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33—135页。【解读】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注意到在中外贸易中,“进口洋货日增月盛”,“民间争相购用”洋布,因此提倡购买西方机器,开办织布局进行仿制。当时企业的经营形式为“官督商办”,即由官方垫借官款,再物色商界中有影响的绅商充当承办人,并吸收民间资本,企业获利后逐步归还官款并偿付利息。上海机器织布局即以此方法开办。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立宪派人士、部分革命派人士和开明官僚,都积极提倡“振兴实业”。实业救国论者认为,实业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东方杂志》第8期转载的文章《论实业所以救亡》指出,“实业之兴衰,关于国势之存亡”,应发展民族经济以抵御列强的经济侵略。孙中山很早就注意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在辞去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