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讲秦汉的经济、文化与对外交流
【课标要求】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通过了解汉朝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1.了解中国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2.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3.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的重要措施。4.认识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5.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6.了解古代的水路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学什么梳理教材主干明晰命题核点考什么命题角度解读核心素养提升练什么高考内容衍生热考命题对接目录CONTENTS/////////////////////课时训练///////知识点一秦汉的经济与社会生活1.经济发展(1)农业
【链接·选择性必修2·P4、P20】①秦国修建的都江堰、西汉修建的龙首渠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②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______对其进行革新。(2)手工业: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当时人们使用提花机织出精美的丝织品。【链接·选择性必修2·P21】(3)商业:凡是涉及财产和人身关系的事宜,几乎都要订立契约。【链接·选择性必修2·P40】马钧2.货币改革
【链接·选择性必修1·P87—88】(1)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____________,后世长期沿用。(2)汉武帝:开始铸造“______”铜钱,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圆形方孔钱五铢3.赋役制度(1)田赋:秦朝税率极高;汉朝税率大大降低。(2)人头税:秦朝有口赋或户赋;汉代按不同年龄人口,征收口赋和算赋,商人和奴婢加倍。(3)财产税:(汉代)车船税、商人“算缗钱”、财产“税民资”、牲畜税等。(4)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①更卒:丁男每年一个月,在本郡或本县承担官府各种建设运输等劳动。②正卒:服兵役驻守内地两年。③戍卒:到边塞屯戍一年。4.户籍制度
【链接·选择性必修1·P99】 (1)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 (2)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形成了封建国家的“__________”。5.社会救济
【链接·选择性必修1·P102、P103】
汉朝设常平仓制度,调节粮价。秦汉政府优抚高龄老人。
编户齐民知识点二秦汉时期的交通和对外交往1.水陆交通
【链接·选择性必修2·P69、71】(1)秦朝: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了以______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2)汉代:丝绸之路贯通,海上丝绸之路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咸阳2.对外交往
【链接·选择性必修1·P66】和【链接·选择性必修3·P8—11】(1)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2)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3)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4)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在汉字基础上,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喃字。(5)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__________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儒学经典知识点三秦汉的思想文化1.思想和教育(1)尊崇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独尊地位。(2)汉代教育:汉武帝时期,朝廷设五经博士,中央设太学(晋以后设国子监),地方设立地方官学。2.史学(1)《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写,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________年间的历史,首创________通史体裁。(2)《汉书》:东汉班固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________。汉武帝纪传体断代史3.文学(1)汉赋: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铺陈排比,辞藻华丽。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是其代表作。(2)乐府诗:国家音乐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成诗。(3)五言诗:东汉民间流行。4.科技
【链接·选择性必修2·P84】学科时期主要成就中医药学西汉①疫病防治:隔离患者,注意公共卫生②《黄帝内经》:总结早期医家经验,奠定中医理论的基础东汉①《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②华佗:创制麻醉药“麻沸散”、健身方法“五禽戏”③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原则,《____________》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造纸术东汉105年,东汉______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数学两汉《__________》在世界数学史上占重要地位伤寒杂病论蔡伦九章算术辨正误问题导学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2.《史记》既是一部史学著作,又是具有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但其思想价值不大。()3.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大大促进文化传播。(
)√××挖教材1.阅读必修教材P15“里耶秦简户籍簿”图及译文,据此可知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特点?
提示
编户制度。特点:人分有爵和无爵;男子和女子都承担赋役;课役身份有大小之分。2.“‘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于1784年出土于日本,现藏于日本福冈市博物馆。(摘自选择性必修1教材P66)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早在汉朝时期我国就已经与日本友好交往,中日关系源远流长。3.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摘自必修教材P21)材料中的“臣”指谁?提出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
董仲舒。尊崇儒术的政策。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拓视野1.重要概念——秦朝的驰道、直道、五尺道秦驰道是首都咸阳通向全国各主要方向的交通干线。直道是直通抗击匈奴前线九原郡的道路,主要是服务于军事和政治。五尺道是秦朝在西南山区修筑的道路,仅能容下一辆车马通过。所以取名为“五尺道”。思考
秦朝修筑大量道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为了邮驿通行,确保政令的传递。2.关键构图——董仲舒的新儒学思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图解历史——汉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思考秦汉之际,虽然有过焚书的举动和挟书的禁令,但思想家一直没有停止思索,依然在政治压力下活跃并奋发有为。结果如何?提示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主题一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史料探究】史料(董仲舒说)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①;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除井田②,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又颛(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汉书·食货志上》视角1国家运转的保障——秦朝的赋税制度思考依据史料,概述秦代农民赋役状况。提示赋役沉重,农民负担比前代大大增加;种类繁多、赋役并行,赋税包括田租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包括更卒、正卒和戍卒。解读: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共”此处通“供”。②指废除井田制。【素养提升】唯物史观——古代户籍制度的目的(1)人口的普查、管理与控制。人口的普查、管理是户籍管理制度的基础性功能,在此基础上把人口控制在土地的范围内,主要作用是保障税收。(2)征发赋役的依据。户籍管理的真实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统治者征发赋役的情况。(3)扩充兵力的基础。户籍制度直接管理着人口的数量和区域,具备为统治者扩充兵力提供基础保障的作用。(4)保障社会治安和政权稳定。禁止不经官府允许的随意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治安的稳定。【史料探究】史料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采纳贾谊的建议实行币制改革①。将铸币权从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使中央政府对五铢钱进行统一铸造和发行。武帝一朝还创设“国家企业”②,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国营专利的实业,政府将盐铁和酒的经营权收归国家。酒的专利办法是由政府开店制造出售,叫做“榷酤”。盐、铁的专利是由政府置“盐官”“铁官”负责盐、铁的采冶和售卖。其二是推行国营非专利的商业政策。将以前郡国每年对皇帝贡献的土产,不再直运京师,专门设官经理,运去行市最高的地方售卖,得钱归公,这叫做“均输”。在长安设了一所可以叫做“国立贸易局”的机构,网罗天下货物,“贱则买,贵则卖”,这叫做“平准”。此措施终西汉之世不变。——摘编自张荫麟、吕思勉《国史十六讲》视角2国家干预——汉武帝的经济改革解读: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①汉初放任民间自由铸币,引发货币市场混乱。②实质是国家干预经济,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经济改革的措施。并评价汉武帝的经济改革。提示措施:统一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评价: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打击了富商大贾和地方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经济基础;对后世王朝的经济政策产生深远影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活力,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素养提升】历史解释——汉武帝经济改革的特点(1)体现了维护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本质。(2)客观上为商贾势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改革内容具有兼顾性和可行性。①盐铁专卖和币制改革,是针对经济资源中必须由国家管制的部分采取的,主要是加强中央财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均输平准”仅仅是由国家参与商品流通利润分配,并未禁止商人从事其他商品的贩运贸易。②汉武帝把少府皇室财政收入攒归“大农”和帛定算缗政策。主题二秦汉时期的思想与文化成就【史料探究】史料《春秋》卓越地贯通了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内容①。孟子早已说过,他相信孔子在编订这部编年史时把支配万物的上天的准则运用于人类历史的进程。由于董仲舒,孔子博得了处于历史中心的圣人——素王——的位置,他(董仲舒)从这些不变的准则出发,以微而婉的方式简洁地表达了对人们的行为的褒贬。伦理学和形而上学②的结合关乎对他们的品质的评判,这一点很可能给当时的统治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秦汉史》视角1文明传承——儒学主流地位的确立解读:
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①语言简练,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②是古代的思辨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基础所在。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提示特点:重视传承与借鉴孔孟之道;思想体系具有杂糅性;辩证分析人的行为和神化君主。成因:董仲舒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学思想之中;孔孟思想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为迎合汉武帝大一统,提升君主地位。【素养提升】唯物史观——儒学独尊对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削弱和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成为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钳制了思想;另一方面,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史料探究】史料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摘编自张士楚《在历史的地平线上》视角2气势恢宏——秦汉时期的文化思考
根据史料,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历史上两次文化融合的不同原因和结果。提示原因: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佛教与儒家融合是纯粹的民间文化运动。结果: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佛教与儒家的融合形成了理学。【素养提升】历史解释——秦汉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1)统一性。秦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汉武帝尊崇儒术,进一步统一思想文化。(2)多样性。在中原地区文化发展的同时,边疆民族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3)先进性。秦汉时期有许多创造发明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例如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造纸术的改进等。(4)开放性。秦汉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例如佛教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西传等。(5)气势恢宏。秦汉时期涌现出了如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世界瞩目的文化成就。【练•高考真题】A命题点
从关注民生角度考查汉武帝的经济政策1.(2022·湖南高考,2)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 A.体现以农为本
B.服务于汉初战事 C.意在藏富于民
D.解决了财政危机
解题路径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独于田租不敢增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重视保障农业生产,不增加田租。结合所学,这体现了当时统治者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故选A项。汉武帝敛财不仅为了战事,还涉及“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而且“汉初”与汉武帝时期也不对应,排除B项;汉武帝推行这些政令的目的是充盈国库,而不是为了“藏富于民”,排除C项;“解决了财政危机”的表述过于绝对,而且单凭材料信息也无法得出该结论,排除D项。命题点引入云梦秦简考查汉代相马术2.(2022·山东高考,2)云梦秦简《日书》中对选择善马的标准有严格规定。汉代官府内有专门学习相马理论者,相马术已成为专门技术自设一科,与书数、射御等同。这一时期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
) A.农耕技术的推广
B.商业交往的便利 C.军事战争的需要
D.礼乐制度的重建
深化理解:汉代马文化的兴盛
汉代是我国古代马文化繁荣昌盛时期。汉朝中央政府专设太仆作为专管马的长官。由于骑兵在汉代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和作用,因而指挥骑兵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的政治地位颇高,与三公九卿齐位。马文化在汉代军事上和政治上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这与汉代北方长期存在边患问题分不开。C解析根据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马匹的主要是应用于战争,所以汉代相马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军事战争的需要,故选C项;汉代的农耕技术主要是牛耕,排除A项;商业交往不是汉代马匹的主要应用方向,排除B项;礼乐制度的重建和相马术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命题点从社会治理角度考查古代乡村治理3.(2020·天津高考,3)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深化理解:费孝通论乡土中国社会的礼治秩序
首先,作为熟人社会的乡土中国,崇尚礼治而非法治,维持礼治的力量不是身外的法律,而是源于长期教化而形成的内在的习惯和身内的良心。其次,“无讼”是礼治社会的目标,理想的礼治社会成为“无讼”社会。B解析结合所学“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自律社会”等并联系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社会基层治理主要依靠社会基层单位的宗法教化,B项正确。乡村的自治、自律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基层社会的基本状态,而不能等同于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A项错误,排除;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并未达到健全完备的程度,C项错误,排除;官府对乡村事务干涉较少不能等同于乡村社会脱离官府的管控,D项错误,排除。C【练•经典模拟】1.(2022·山东省中学联盟高中名校12月大联考)从表中的材料可知,在两汉时期实行的户籍制度之下(
)所忠言: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马,弋猎博戏,乱齐民《汉书·食货志下》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汉书·昭帝纪》(盖宽饶)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汉书·盖宽饶(西汉宣帝时名臣)传》孔氏子孙,不免编户《汉书·梅福(西汉末年名臣)传》(曹魏时期)如淳曰:“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若今言平民矣。”《汉书注》[唐]颜师古A.户籍与赋役分开管理 B.成员法律身份等级森严C.成员法律身份相对独立平等 D.基层的治理无序混乱
解析《汉书·食货志下》所选的材料大意是:所忠说,世家大族的富人生活奢侈、游手好闲,体现出了不平等,乱了齐民的规矩,而由另外三则材料中的“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孔氏子孙,不免编户”“无有贵贱,谓之齐民”等可知,它们都体现了即使是贵族或者官宦之家的儿子也要服从规定,大家是平等的,所以可以看出,两汉时期的户籍制度之下,成员法律身份地位是独立平等的,故选C项;题干体现的是两汉时期在编户齐民的制度下,社会成员身份在法律上是独立平等的,并没有体现户籍与赋役分开管理,且两汉时期户籍制度本身就是征收赋役的依据,二者并不是分开管理的,排除A项;由“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孔氏子孙,不免编户”“无有贵贱,谓之齐民”等可知,社会成员法律身份是独立平等的,而不是等级森严的,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两汉时期户籍制度下的社会成员身份在法律上是独立平等的,都遵从规定,没有人例外,所以不能体现基层治理无序混乱,排除D项。C2.(2023·广东深圳模拟)《急就篇》成书于西汉后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识字启蒙书,内容涉及姓氏人名、服器百物、为官为政等。其中有:“宦学讽《诗》《孝经》《论》,《春秋》《尚书》律令文……抽擢推举白黑分,迹行上究为贵人。”这说明当时(
) A.察举制存在一定局限 B.尊崇儒术导致了学在民间 C.教育注重为现实服务 D.统治者主张德治刑罚并重
解析
据材料“识字启蒙书,内容涉及姓氏人名、服器百物、为官为政”可知教育注重为现实服务,故选C项;察举制是依据品德选拔人才的选官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尊崇儒术促进了官方教育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已经兴起,排除B项;汉代尊崇儒术后,统治者主张德主刑辅,排除D项。C3.(2023·河北石家庄模拟)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民族史传,共写了五篇少数民族史传,分别是《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并把这五篇少数民族史传归入七十列传中,把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少数民族等列为天子臣民。司马迁的这一历史观(
) A.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
B.推动了“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 C.适应了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需要
D.为中西交通道路的开辟作了铺垫
解析
根据材料“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民族史传……把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少数民族等列为天子臣民”可知,司马迁将少数民族列为天子臣民,这种做法适应了巩固和发展大一统的需要,故选C项;新石器时代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奠定基础,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形成,排除B项;张骞出使西域为中西交通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排除D项。D一、选择题1.(2023·广东汕头模拟)如图为西汉时期的居住遗址,遗址中每个宅院互不相连,都有房屋、炉灶、土窖、水井、厕所沟、木栏畜圈、垃圾堆和铁制工具遗存。
辽宁三道壕遗址遗迹示意图这反映了当时东北地区(
)A.大地主田庄经济生产方式 B.仍保留了西周井田制的残余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 D.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解析根据材料“遗址中每个宅院互不相连,都有房屋、炉灶、土窖、水井、厕所沟、木栏畜圈、垃圾堆和铁制工具遗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的人们生活用具和生产用具相结合,也就是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相结合,体现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状况,故选D项。
A2.(2023·天津市南开区模拟)考古工作者在关中地区的富平、陇县、扶风、咸阳、长安、渭南等地,先后发现大批的汉代铁制农具,其中有铧、犁、锄、铲、镰等。据此能够说明当时(
) A.冶铁技术得到发展
B.铁农具在全国普及 C.个体劳作开始出现
D.犁耕技术日趋成熟
解析
“关中地区的富平、陇县、扶风、咸阳、长安、渭南等地,先后发现大批的汉代铁制农具,其中有铧、犁、锄、铲、镰等”说明铁农具在汉代已经运用较广,铁器多说明冶铁技术发展快,故选A项;据“关中地区的富平、陇县、扶风、咸阳、长安、渭南等地”可知这里主要指关中地区,而不代表全国,排除B项;“先后发现大批的汉代铁制农具,其中有铧、犁、锄、铲、镰等”这些历史遗物只是说明生产工具和使用情况,无法判断其生产的组织形式,排除C项;“其中有铧、犁、锄、铲、镰等”这些物品代表的是生产工具,不能说明犁耕技术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
A3.(2023·安徽皖江名校测试)汉代《盐铁论·水旱》中提到,“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农具)淡食”。这说明汉代(
) A.铁农具便利但使用范围有限
B.传统工商食官制度得到恢复 C.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极端低下
D.手工业发展滞后于农业生产
解析
本题考查汉代农业经济。根据材料信息“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淡食”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铁农具便利但使用范围有限,故选A项;材料无法体现传统工商食官制度得到恢复,排除B项;材料没有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极端低下的信息,排除C项;D项表述从材料本身无法体现,也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B4.(2022·辽宁辽阳模拟)汉代在公田的基础上推行屯田,屯田土地由政府所有或直接经营,铸币、盐铁生产及销售、榷酤等也基本处于政府管控状态。这反映出汉代(
) A.经济出现转型
B.国家职能的加强 C.市场配置资源
D.官营手工业发达
解析
由题干中的“屯田土地由政府所有或直接经营”“铸币、盐铁生产及销售、榷酤等也基本处于政府管控状态”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强调政府对经济的管控,故选B项;题干没有提到经济模式的变化,排除A项;题干强调政府加强对经济的管控,所以与市场配置资源无关,排除C项;题干除了提到铸币、盐铁等官营手工业之外,还提到了屯田问题,所以D项的说法以偏概全,排除。C5.(2022·山东临沭三校期末)汉朝赋税中,人头税是重要的一项。按照纳税者的年龄不同,可分口钱和算赋。口钱是向儿童征收的人头税,7到14岁,不论男女,每口每年交20钱。算赋是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15到56岁,不论男女,每人每年向国家缴纳120钱。据此可知,汉朝的人头税(
) A.使得封建统治秩序重新稳定了下来 B.基本上以生产资料的占有为条件 C.是以政治权力为前提的超经济剥削 D.适应了农民战争后阶级关系变化
解析
剥削分为经济剥削和超经济剥削两种类型:经济剥削是指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无偿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剥削行为,超经济剥削是指凭借权力、地位无偿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剥削行为。汉朝人头税是政府以国家权力强制向人们征收的,属于超经济剥削,故选C项;“使得封建统治秩序重新稳定了下来”是汉初政府的休养生息政策,排除A项;“以生产资料的占有为条件”剥削他人的是经济剥削,非超经济剥削,排除B项;题干时间是汉朝时期,非汉初,排除D项。C6.(2023·陕西宝鸡模拟)汉文帝在王畿内“开籍田,亲率耕”,并命寄居在长安的诸侯各回本国督促生产;对外不用兵,对内不兴造,各种赈恤多用实物而不用钱;因为“钱益多而轻”,故税收之钱储存于国库,改铸更重的四铢钱。这一系列措施旨在(
) A.釜底抽薪,打击地方割据
B.奖励耕战,增加财政收入 C.双管齐下,稳定币值物价
D.改弦更张,摒弃黄老之学
解析
据材料“命寄居在长安的诸侯各回本国督促生产”可知当时汉文帝重视恢复生产,“对外不用兵,对内不兴造”表明统治者想稳定社会秩序以恢复生产,尽可能地保证生产,“各种赈恤多用实物而不用钱”是为了防止货币大量进入市场导致货币贬值,引起币值或物价的起伏波动,因此采取上述措施的目的是恢复生产,稳定物价的币值,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外不用兵,对内不兴造”,目的是减少干戈,尽量不发生战乱,没有涉及要打击地方割据,排除A项;材料强调了尽量避免战争,没有奖励“耕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任何的思想学说,不能说明黄老之学被摒弃,排除D项。B7.(2023·山东青岛模拟)秦献公十年“为户籍相伍”。汉承秦制,实行“编户齐民”制度。两者的首要目的是(
) A.取代血缘政治
B.进行赋役征发 C.实行社会救济
D.维护社会治安
解析
根据基础知识可知,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故两者的首要目的是进行赋役征发,故选B项;上述户籍管理政策与血缘关联不大,且血缘政治在秦朝时由于郡县制的广泛确立已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排除A项;“编户齐民”是户籍制度而不是社会救济制度,与史实不符,故社会救济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户籍管理的首要目的是控制人口、稳定财政收入,而非维护社会治安,排除D项。A8.(2023·湖南湘西模拟)汉代《二年律令》规定,邑中道路的维修由乡部负责,而田中道路的维修则由田官负责。其对守丞等试用官吏的司法审判权,也作出了区分和规定。这些规定旨在(
) A.提高基层行政的效率 B.完善地方行政体系 C.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D.维护基层自治权力
解析
根据材料“邑中道路的维修由乡部负责,而田中道路的维修则由田官负责”,可知汉代基层管理体系中分工明确,权责分明,有利于提高基层管理的行政效率,故选A项;乡部、田官和守丞都是地方基层官吏,体现的是国家对地方基层管理体系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中国家注重对地方基层管理人员权责的区分,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地方基层治理的效率,加强国家对基层管理的控制,属于政治意义的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国家注重对地方基层管理人员权责的区分,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强化国家对基层管理的控制,来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维护基层自治权力”,排除D项。
D9.(2023·山东济宁模拟)下图是成书于东汉后期的《四民月令》所载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东汉时期(
)◎逢年过节,田庄和田庄之间要进行访候活动◎对田庄中的贫户,要通过“分厚彻重”“振瞻匮乏”等活动形式进行救助◎年终时,田庄主要集合“宗族、婚姻、宾旅”聚会,“讲好和礼,以笃恩纪”A.民间礼仪规范趋于完备 B.田庄成为主要经济形态C.社会救济机制基本健全 D.儒学的社会影响力增强解析
由表中的信息可知田庄在东汉时期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经常组织活动“振瞻匮乏”和“讲好和礼,以笃恩纪”,都是儒家思想的观念,说明儒学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借由田庄的发展在不断扩大,故选D项;礼仪规范趋于完备的说法夸大了田庄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田庄在日常生活中的组织作用,不能判定其是主要的经济形态,排除B项;田庄存在社会救济的职能,但也只能属于民间救济,社会救济机制应当是由政府主导,因此不能由田庄判定整个社会的救济机制,排除C项。
A10.(2023·湖南郴州模拟)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丞相田蚡奏请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又延揽儒者数百人做官,不治儒家经书的博士均被废罢,只剩下儒家的“五经博士”。这表明当时(
) A.儒学学说受到高度重视 B.儒学成为唯一的治国方略 C.法家学说因此不复存在 D.儒学以外的学说全部罢黜
解析
材料可见汉武帝时丞相要求以儒学作为官学中的主流内容,学习儒学的儒生拥有较高地位,这是重视儒家学说的表现,故选A项;“唯一”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中仅可见当时对儒家的重视,其他学说和其他学说的学者是不入官学而非彻底消失,排除C项;“全部”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C11.(2022·山东济宁4月高考模拟)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肯定了“以教为本”,否定“以法为本”,强调“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该变革的重大影响在于(
) A.开启了以儒入法的历史进程
B.奠定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理论基础 C.助推了重视教育传统的形成
D.迎来了新一轮的思想活跃局面
解析
据材料“强调‘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可知,汉武帝将儒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主导,强调文化教育是“为政之首”,有利于重视教育传统的形成,故选C项;开启了以儒入法的历史进程与“强调‘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不符,排除A项;“大一统”思想的提出为解决王国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确立儒学独尊地位,没有迎来新一轮的思想活跃局面,排除D项。B12.(2022·广东茂名五校联考)下图为河南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拓片,类似内容的汉代画像石在全国多有发现。据此可知,汉代(
)A.环保意识较为浓厚
B.体育运动丰富多彩C.采集狩猎仍占主导
D.浪漫主义画风盛行解析
据图可知,汉代画像石多是“蹴鞠”“击剑”“跳绳”等体育活动,表明汉代体育运动丰富多彩,这与汉代社会发展、备战体制、尚武思想等有关,故选B项;环保意识与“蹴鞠”“击剑”“跳绳”等体育活动无关,排除A项;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依靠采集狩猎,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以农业为主,排除C项;浪漫主义构图变化丰富,色彩对比强烈,笔触奔放流畅,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13.(2023·辽宁丹东模拟)汉赋最初是典型的宫廷文学,其内容多是为天子歌功颂德,描写国家的富强,篇幅普遍较长,称大赋;汉末以来,小赋流行,篇幅更加精简,文风更加朴素、自由,内容侧重于抒发个人心志或针砭现实。汉赋的变化说明(
) A.汉末文人的家国认同有所下降
B.艺术创作受到时代环境影响 C.汉末的文化政策更加开放自由
D.小赋比大赋更加具有时代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级公开课与示范教学计划
- 秋季数字化学习与在线教育实施计划
- 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八课 寻找“食人花”教学实录 华中师大版
- 2024年服装设计师兼职合同
- 2024年度桥西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室租赁协议3篇
- 8制作我的小乐器 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工具软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秋季国开电大《形势与政策》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 2024SaaS企业管理软件销售及服务合同3篇
-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护理质控分析整改措施(共5篇)
- 金属矿山安全教育课件
- 托盘演示教学课件
- 中华农耕文化及现实意义
- DB32T 4353-2022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程
- DBJ61-T 112-2021 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高清版)
- 2023年高考数学求定义域专题练习(附答案)
- 农产品品牌与营销课件
- 苏科版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17节《生命更美好》教案(定稿)
- 车辆二级维护检测单参考模板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