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文中探索习作方法-《作文六要》给我的启示_第1页
在课文中探索习作方法-《作文六要》给我的启示_第2页
在课文中探索习作方法-《作文六要》给我的启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课文中探索习作方法一一《作文六要》

给我的启示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班主任:学生不爱写、写不好,上作文课时学生干启不发,考试丢分多。苦于教不得法,我只能到书中向王鼎钧老师求教。我读了《作文六要》一书,如醍醐灌顶,顿觉思路开阔起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我便在王鼎钧老师的指导下,对习作教学做了一些尝试。我发现,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教学中,我逐渐意识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就可以当做习作例文,来指导学生习作,下面是我的一些备课随想和课堂实践。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是写日记,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写日记,很容易记录成流水账式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记该写什么,我在讲授本单元课文时逐步渗透关于日记的选材。讲《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时,我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所写的是秋天的景色,而且是作者在上学的路上看到的,现在我们的城市所处的季节就是秋天,那么日记是不是也可以记录你在上学路上见到的美丽景色呢?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日记选材。马上有的学生就问:“老师,我可以写看到的校园里的秋景吗?”这一下子打开了学生们的思路,又有学生提出想在日记里记录周末去公园看到的风景,还有的学生提出想在日记里写放学时路上见到的风景。顺着这个思路,我在课上就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在上学路上见到的印象深刻的景色,还可以继续延伸,讲一讲自己在上学路上或者放学路上的见闻,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以课文为引导,逐步提高学生对日记的理解。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发现,这简直是“总一分一总”结构的范文呀!于是,我便趁热打铁,赶紧与本单元习作《这儿真美》相结合。范文有了,可以继续从课文中挖掘写景习作的方法了。课文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地理位置和整体特点,那么在写习作时就可以模仿,确定好自己想写哪里的风景,并能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个地方的景色特点。有的学生说:“文化广场位于市中心,就在我的学校对面,那里设施齐全,绿化优美,是大家健身游戏的好场所。”有的学生说:“杨靖宇密营在靖宇县境内,那里风景优美,有丰富的抗日战争历史资料。”还有的学生介绍了假期时和父母一起游玩的地方,比如祖国的最南端一一海南,科学知识的殿堂一一博物馆等等。通过课文开头的点拨,大部分学生已经确定好了本次习作的第一自然段。总起的开头有了,内容呢?我继续以课文为例,展开探索,带领学生们分析了课文的中间部分,也就是文章中间如何分写了景色的哪些特点。通过分析课文,发现课文中间的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选取一个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并且每个自然段都有关键句,好方法找到了,马上投入实践中去。我提出问题:“请学生们想一想自己选择的地点,有哪些方面的特点,能不能也围绕一句话展开叙述呢?“学生们积极思考起来,有一位学生为同学们做出了示范:“我想写假期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的海南,从风景、食物、风俗三方面来写,写食物的时候,可以以‘海南的夜市简直是美食的天堂'为关键句。”我又继续补充:“你可以用列举的方式,写几个有特点的食物名称,然后具体写其中一种食物的色香味,这样内容就更丰富了。”有了前车之鉴,其他学生也就畅所欲言了。最后就是精彩的结尾了,这就更简单了,学生已经学会从课文中发现写结尾的方法了,就是总结全文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情感!大家都知道,兴趣是一种激励人们学习、工作的能力,也是入门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培养起来,他们就会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就会认真地写好每篇习作。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流水,泉水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