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_第1页
文言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_第2页
文言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_第3页
文言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_第4页
文言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文言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文言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通过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诵读、争论全诗,重点鉴赏诗歌中的景物。

3.情感目标:理解封建社会中学问分子的遭受和苦闷等丰富而简单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讲解第三段梦境的内涵,进而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认知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理解诗人简单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同学在学校时学过的诗歌,引入到本课。(让同学在温故中知新)

二.解题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写作背景

李白早年就有大济苍生的志向,唐玄宗天宝元年,朋友道士吴筠推举李白,玄宗于是把他召到长安。李白本想借此机会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做一介词臣,并不重用。又受权贵排挤,连玄宗也对他不满,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

四.朗读感知

听配乐朗读,留意字音、语调、节奏。(老师强调要点范读同学朗读)

五.整体感知(自主、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

(一)赏析第一部分:入梦缘由

1.诗歌写"梦游天姥',但一开头却写"瀛洲'而不是写"天姥',为什么这么写?

明确:诗中写"瀛洲'用了"信'字,写天姥山用"或'字,"信'是什么意思?是"的确'之意。"或'是"或许'之意。这就是说在人们的口中,一个是海外仙山,虚无缥缈,一个是真实存在,可以观察。把天姥山和仙山并提,就是天姥山沾上了神奇奇妙的颜色。再者,仙山是难觅的,而天姥山是可寻的,接下来自然而然过渡到游天姥山,为下文做了铺垫。

2.那越人口中的天姥山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读一下对天姥山的描写。从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天姥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明确:突出了山势的高峻。"天姥连天向天横',直接描写,其余几句通过五岳、赤城、天台的的对比,运用了夸张、衬托的手法。

3.小结:事实上,天姥山只是浙东一处灵秀之地,与天台山并峙,较五岳却是小巫见大巫了。这里运用夸张和衬托手法,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奇妙的氛围,将我们一步一步的引向了梦的境界。

(二)赏析其次部分:梦游天姥

1.开头"梦游'了,诗人先到了哪里?

明确:剡溪。这是登山的第一站,我们用"入山'(板书)两个字来概括。

2.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入山时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飞'字表现急迫的心情。抓住意象分析,湖月相映,渌水生辉,清猿啼鸣,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安静(板书)。

3."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诗人开头登山了,登山途中的'景物如何?(一起来读一下)诗人在这里都写了那些景象?(抓住意象和关键词争论)

明确:青云、海日、天鸡,山势高耸,早晨光线明丽;暝、熊咆、龙吟、云欲雨,水生烟,光线由明转暗,显得森然、幽暗。青冥浩荡、日月照射,群仙聚集,写仙境的光明绚烂。山中仙境截然不同,我们把这部分分成两层,板书山中:森然、幽暗:仙境:光明绚烂。

(三)赏析第三部分:梦中醒来

1.惋惜梦不长期,接下来诗人从梦中惊醒,美妙的仙境立刻消散。梦中醒来,诗人的心境如何呢?梦境与现实有什么联系呢?(抓关键字词)

明确:①"长嗟'"惟'"失',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是失落的。②"亦如此'将梦境和现实联系了起来,梦中的经受可以说是李白人生经受的折射,诗人从听闻天姥,到寻访、登临、遇仙、梦醒的过程,其实就是对人生抱负的憧憬、追寻、困难、圆梦、梦碎的过程。世间一切都如南柯一梦,醒来无踪。东流水'的意象就是取"逝去'之意,万事皆是如此。由盼望到绝望,李白借诗歌抒发内心的郁闷。

2.有如此的人生经受,李白的人生态度有没有发生变化呢?(自由争论)

问题引导:①"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是一种消极思想吗?与前边写景部分那句可以照应?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乐颜'表现什么精神?

明确:"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在现实中受挫,只好寄情山水,求仙访道,从今与官场决裂,就像谢灵运一样,远离黑暗,脚著谢公木屐,徜徉山水。这种举动貌似消极,但李白并没有真正的沉沦,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乐颜'中,我们看到李白的傲气和傲骨,表现了蔑视权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共性自由的性格特征。

3.有人认为,梦中仙境为追求的抱负境界,这种理解可以吗?(开放性探究题)

提示:可以,诗人在险恶的环境中挣扎(山路险恶尘世困难),最终发觉,自己应当追求的抱负(仙境世外桃源),梦中醒来,若有所失,更是坚决了信念"放白鹿'"访名山',与官场决裂,超脱世俗。

六、作业设计(见ppt)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这篇诗歌是李白的长篇诗歌,我觉得要想让同学学好这首诗,首先应当要让同学结合写作背景对诗歌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熟悉,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通过"整体感知'这个环节理出了诗歌的层次,然后再详细分析。分析过程中,以同学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协作的人生经受,引导同学领悟诗歌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训练同学鉴赏诗歌的方法,力求达到"和谐高效'的效果。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射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一直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乐颜!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名山,着意奇怪,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肤浅激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