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 一二单元教案_第1页
计划 一二单元教案_第2页
计划 一二单元教案_第3页
计划 一二单元教案_第4页
计划 一二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堰口镇板桥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科目:数学

年级:五年级

教师:王学芬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学计划(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3队,男生1队,女生15人,总体上说本班学生中有5螭学生学习基础较好,能自觉完成作业,成绩优异。有2仍的学生学习基本上能跟上班级教学,上课能专心听讲,作业能按时完成。有3阚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经常拖欠作业,加之新教材知识比较灵活,教学相当吃力。在习惯方面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上课遵守纪律也很积极发言,但也有少数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怕做作业不守纪律的坏习惯。由于本学期的新知学习与旧知联系密切,所以两级分化更加严重,但部分后进生是有很大潜力。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比较粗心,而且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因此要特别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学困生名单:李新蕊、杨波、甘蓉、明建、胡铭、刘峰、周大泽、吴在。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太差,思维不够灵活,理解力差,•些最基本的数量关系不理解,学习相当吃力。周大泽,反应迟钝,计算速度慢、经常拖欠作业,作业经常胡写乱画,错误率高,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吴在,由于小时候头部被或严重烧伤,大脑受到损伤,导致缺乏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能力,学习有极大的困难。二、教学内容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倍数与因数、图形的面积、分数、分数加减法、、可能性的大小。(-)“数与代数”领域L第•单元“倍数与因数”。主要有:自然数的认识;倍数与因数;2.5.党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今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等知识的基础,2第三单元“分数”。主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对分数再认识,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本单元包括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空间与图形”领域L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主要内容有: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及相应面积的计算。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主要有: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三)“统计与概率”领域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主要有: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本单元具体安排了2r情境。(四)“综合应用”领域本册教材安排了软集中性的专题活动:在“数学与交通”中安排有“相遇”“旅游费用”“看图找关系”阶小专题;在“尝试与猜测”中安排“鸡兔同笼”“点阵中的规律”外小专题。(五)整理与复习包括整理与复习(一)、整理与复习(二)、整理与复习(二)、总复习。三、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及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及其运算模型的建立过程,强调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培养学生运用数与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通过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与因数,知道什么是质数、合数;知道2氏*]倍数的特征,了解奇数和偶数;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会正确约分通分。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能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和有限小数进行互化。5,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底和高,并经历它们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运用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知道能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按指定的可能性大小的条件,设计相关的方案。7,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和理解新的计算方法,同整数一样,注意交给学生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计算能力。&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四、教学的重、难点:L第一单元重点: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难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成曲倍数。.第二、五单元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运用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难点:灵活解决有关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第三、四单元重点:约分、通分、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计数方法,可以用整数简算的方法进行简算。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正确进行简算、解决有关实际问题。4第六单元.重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五、教学改革设想在教学实践中,把优化课程教学作为重点,培养爱学、乐学、活学的学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勤于动脑的良好学习品质,开发“潜在课程”陶冶学生情操,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功能。让教师走下讲台,使教师成为学习的引导者;让教室转化学室,使师生成为学习的合作者;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让教材编成学材,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索者。让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成为新世纪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随着新教材的普及实施以及学生个性思想的逐步成熟,教师不仅要做到熟悉教材、了解学生,更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差生的转化问题。六、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2,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3.重视书写的要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对作业认真完成的负责态度,作业全收全改,自习时个别辅导差生,尽量面批,及时纠错,查补缺漏,力争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4教会每位学生基本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获得有价值的必需的数学。5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大胆质疑,努力创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垂视学习过程,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6在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七、转差措施1、不歧视差生,不偏向优秀生,把转差作为本学期的主要奋斗目标。.认真分析教材,深入钻研教材,选择恰当地教学方法对差生重点讲解。.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从改变学生的学习心态做起,让差生找回自信,自觉主动地学习。.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八、奋斗目标:使学生体验、感受数学,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掌握本册教材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在期末检测中平均成绩达8分以上,及格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九、教学进度表周次进度内容课时备注—•倍数与因数5二倍数与因数5一单测一、图形的面积(一)5四图形的面积(一)5五运动会国庆节八图形的面积(一)、单测二5七分数5八分数5九分数,单测三

十期中复习、期中考试5十一分数加减法5十二分数加减法、单测四5十三图形的面积(二)5十四尝试与猜测、5十五整理与复习(三)、单测五5十六可能性的大小5十七数学与生活、单测六5十八期末总复习5十九期末总复习5二十期末测试十一、各部分内容课时分布(1)倍数与因数20节②图形的面积(一)W(3)整理与复习(一)卵⑷分数16节⑤整理与复习(二)克(6)分数加减法呻S图形的面积(二)哪⑧整理与复习(三)第(9)可能性的大小前(10)总复习任课教师:王学芬2012.9.2.北师大版五上数学教案教 学 设 计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对整数有一定的认识、学会计算整数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中编排的内容主要有:.数的世界。在“数的世界”活动中,学生将认识倍数与因数,并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探索活动(一)在“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了解2、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探索活动(二)在“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中,学生将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了解3的倍数的特征。.找因数。在“找因数”活动中,利用直观的拼图游戏,学生将学习找因数的方法,认识因数的含义。找历数。在“找质数”活动中,通过探索质数的特征,学生基本理解、掌握质数和合数的含义。.数的奇偶性。在“数的奇偶性”活动中,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并能运用数的奇偶性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高问题意识。这些知识的学习对学生今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等知识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2)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与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3)知道什么是质数、合数。(4)使学生经历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5)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2)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2)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3)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重难点、关键1.重点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2,难点在探索活动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发现数的特征。3关键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组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课时划分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11课时.数的世界 2课时.探索活动(一 )2, 5的倍数的特征 1课时.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 2课时.找因数 1课时.找质数 2课时.练习一 1课时.数的奇偶性 2课时

第1课时[教学内容]数的世界(第2-3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教学重、难点]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教法]引导法,情境设置[学法]对比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具]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数的世界创设“水果店”的情境,呈现了生活中的数有自然数、负数、小数。在比较中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并给它们分类。学生汇报观察结果,通过比较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二、因数与倍数1、在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引出算式。5x4=20(元)以这个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即20是4的倍数,20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在利用乘法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如:18+6=3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说明:在研究倍数和因数,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2、你写我说让学生同桌间互相写算式,再说一说。算式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三、找一找1、判断题目中给的数是不是7的倍数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断,再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逐步体会可以通过想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的方法来判断。2、找7的倍数:引导学生体会一般可以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逐步让学生领会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四、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4的倍数和6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找倍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4的倍数有是6的倍数。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写一写,再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并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体会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体会到像这样找一个数的倍数,i般用乘法想比较方便。[板书设计]倍数与因数像0、1、2、3、4、5、…这样的数是自然数。像-3、-2、-1、0、1、2、…这样的数是整数。5x4=20(元) 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第2课时[教学内容]2、5的倍数特征(第4-5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2、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3、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小黑板[学具]0—9的数字卡片、信封等。[教法]引导法

[学法]发现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归纳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试一试:尝试用5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二、2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三、奇数、偶数在学生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再揭示偶数、奇数的含义,并进行你问我答的判断练习。四、练一练:第2题: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在引导学生判断时,应根据2、5的倍数特征说明理由。如“因为85不是2的倍数,所以不能正好装完”;又如:“因为85是5的倍数,所以能正好装完。”五、数学游戏:这是围绕“2、5的倍数的特征”设计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

[板书设计]2、5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第3课时[教学内容]3的倍数特征(第6-7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3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教具]数字卡片。[学具]几张数字卡片[教法]引导法、游戏[学法]发现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3的倍数的特征的猜想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等,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二、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3的倍数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再观察,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引导学生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是3的倍数。试一试:尝试用3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三、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准备几张卡片:3、0、4、5边摆边想,再交流讨论思考的过程。(1)30、45、54(2)30、54 (3)30、45 (4)30四、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去研究9的倍数。让学生经历涂、画、想等过程,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板书设计]3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这个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第4课时[教学内容]探索同时是2和3的倍数,3和5的倍数,2、3和5的倍数的特征,及相应的补充练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同时是2和3的倍数,3和5的倍数,2、3

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2)使学生能理解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3)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3的倍数,3和5的倍数,2、3和5的倍数。.过程与方法(1)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2)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准的意志,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2)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重难点] 理解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具准备]卡片[学具准备] 每人1张写有1~100的方格纸。[教法]引导法、归纳法[学法]发现法、对比练习法教学过程・、旧知铺垫.提问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2的倍数的特征;(2)3的倍数的特征;(3)5的倍数的特征;(4)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让学生写一写。如:(1)2的倍数。2、14、26、38、40 (2)3的倍数。912303123153 (3)5的倍数。1530458095 (4)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30、40、80、90、100、120 二、探索新知.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⑴在1-100的表中分别用和“o”标出2和3的倍数。(2)展示学生练习的结果。

(3)分析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特征。①选取出这些数字。6.12,18,24,30,36,42,48, ②分析这些数字的特征。生:这些数一定是偶数。生:这些数各个数字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③归纳特征。让学生把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说一说。只要内容正确,不要求语言表达的完整、统一。(4)判断。①出示数字:78、93、102、204、324②让学生判断,并说明。2.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1)让学生自己猜测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2)反馈猜测的结果。生:这个数个位•定是0或5。生:这个数各个数字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生:这个数既要有3的倍数的特征,又要有5的倍数的特征。(3)在1~100的表中分别用和“O”标出3和5的倍数。(4)展示学生标出的结果,并进行验证。(5)尝试判断。①出示数字:50、60、75、80、85、120。②让学生判断,并说明。3.同时是2,5,3的倍数的特征。(1)让学生结合已知的知识,猜测同时是2,5,3的倍数的特征。生:一定是2的倍数。生:一定是5的倍数。生:一定是3的倍数。生:一定是2、5的倍数的特征和3的倍数的特征。生:一定是2、3的倍数的特征和3、5倍数的特征。等等,让学生都说出自己的见解。(2)引导学生分析、推理。教师提问引导:①2的倍数的特征?生:个位是0、2、4、6、8»②5的倍数的特征?生:个位是0,5。③2、5倍数的特征?生:个位是0。@3的倍数的特征?生:各个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⑤既是2,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特征?生:个位是0,而且各个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3)归纳、总结。(4)尝试判断。①出示数字:60、90、105、120、150o②学生判断,并说明道理。三、巩固练习.课内作业:(1)填一填:18、25、36、42、60、95、105、120①2的倍数②3的倍数③5的倍数④2、3的倍数⑤2、5的倍数⑥3、5的倍数⑦2、3、5的倍数(2)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①同时是2和3的倍数。②同时是3和5的倍数。③同时是2,5,3的倍数。0 159.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5课时[教学内容]找因数(第8-9页)[教学目标]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教学重、难点]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小正方形若干个。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法[学法]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六、动手拼长方形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再交流不同的拼法。学生•一般会用乘法思路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12?然后找出:1x12、2x6、3x4o这种思路就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并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七、试一试找因数的基本练习:找9和15的因数。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八、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第3题: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第5题:可以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将想到的排列方法列出来,在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有条理的思考过程。48=1x48=2x24=3x16=4x12=6x8,48有10个因数,就有10种排法。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人,排12行等。37只有两个因数,只有两种排法。[板书设计]找因数面积是12的长方形有:6种1x12=122x6=123x4=12第6课时[教学内容]找质数(第10-11页)[教学目标]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教学重、难点]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小正方形若干个。投影仪[学法指导]观察法,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一、动手拼长方形,揭示质数、合数的意义1、用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儿种拼法。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边拼边填写书上的表格。2、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小正方形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为什么?”3、揭示质数、合数的意义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发现特征,并把几个自然数分类,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从概念出发理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二、讨论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1、尝试判断:2、8、9、13、51、37、91、52是质数还是合数工让学生独立判断,再组织交流“怎样判断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2、归纳方法:只要找到一个1和本身以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三、探索活动:第1题:用“筛法”找100以内的质数。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操作、观察和交流,找出100以内的质数。介绍这种方法是两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提出的研究质数的方法,称为“筛法”。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种操作方法可以编成程序让计算机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兴趣。第2题:本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规律。第(1)、(2)题,学生会发现这些质数都分布在第1列和第5列,为什么?引导观察:因为2,4,6列除2夕卜,其他数都是2的倍数,这些数除1和本身外还有2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第3列的数除1和本身外还有3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第(3)题理由:用6除一个大于6的自然数,如果余数是0、2、4,这个数肯定是2的倍数:如果余数是3,这个数肯定是3的倍数。[板书设计]找质数拼长方形表格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合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第7课时[练习内容]倍数、因数、质数、合数[教学目标]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2、能熟练判断•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3、在练习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重点]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难点]在探索活动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根据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练习过程]一、基本练习。1、圈一-圈,将3的倍数圈起来。29、45、51、76、84、91、150、1232、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哪几题的结果有余数吗?1.63・32.96+33.87+34.1234-35.304+36.612+33、把下表中,把9的倍数涂上颜色。想一3的 、1、判123456789想:9的倍数都是倍数吗?指导练习。断题。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1.•个数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叫做质数。()2.一个数除了1和本身以外还有另外1个因数,这个数一定是合数。().合数的因数至少有3个。().1是质数,不是合数。()2、如图1—2所示,连一连。三、小结,鼓励学生。第8课时探索活动[教学内容]找出100以内的质数。(课本第11页的“探索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100以内的质数的过程,了解“筛法”,找出100以内所有的质数。.过程与方法

(D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发展实践能力。(2)培养观察、分析和有条理的思考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2)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建立学习的自信心。[重、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以下知识:一个数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叫做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本身以外还有另外1个因数,这个数一定是合数。合数的因数至少有3个。1是质数,不是合数。[学法指导]观察法,小组讨论。[教具准备]方格纸[学具准备]方格纸等。教学教程一、旧知铺垫.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样的数是质数?(2)什么样的数是合数?(3)什么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填一填。92 1517 25 37 445681761(1)质数有:(2)合数有:(3)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是二、讨论师:你怎样来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学生独立思考,反思自己的思维方法;.小组中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互相评价;.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1)用“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5,3;(2)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有没有因数7,11等;(3)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这个数就•定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三、探索活动1.完成课本第11页的第1题。(1)按照课本中题目的要求完成任务;(2)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练习的结果。(3)介绍“筛法”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师:我们刚才采用的研究质数和合数的方法,是两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提出的研究质数的方法,被称为“筛法二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种操作方法可以编成程序让计算机进行操作。2.完成课本第12页的第2题。(1)让学生按照题目要求圈出所有的质数。(2)展示学生练习的结果。(3)回答问题。师:除了2,3两个质数外,其余的质数都分布在哪些列中?为什么都分布在这两列中?生:2,4,6列中,除2以外,其他的数都是2的倍数,至少有因数“2”,所以不是质数。生:第3列中,除3以外,都是3的倍数,至少有“3”这个因数,所以也不是质数。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4)尝试把这个表扩大到90,再看此时质数的分布情形。①学生利用方格纸写出增加的各数。②观察质数分布情形,并交流看法。③展示学生练习结果,弄清问题。通过操作练习,学生懂得质数分布的情形不变。(5)解决第⑶小题。不作全面要求,可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探索。四、巩固练习第9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一(第12-13页)[教学目标]1、复习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复习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法指导]练习与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指导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找15的因数和倍数,交流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15的最大因数是儿,15最小的倍数是几。第2题:可以让学生先列出9的倍数(54以内):9、18、27、36、45、54□再列出54的所有因数:1、2、3、6、9、18、27、540然后再回答问题。有4种可能:9、18、27、54。第3题:要引导学生交流一下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分层次进行,先判断奇数和偶数,再填质数和合数。第4题:本题是对本单元所学概念的理解巩固与综合运用。第1项结论是5,第2项结论是13和2,第3项结论是36或92。在完成本题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的知识自己编一些这样的题,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第5题:先让学生解决第1个问题,并交流是如何思考的,一般可以从每盒瓶数是不是90的因数考虑,也可以用除法来解

决,6、5、3都是90的因数,能正好装完。8不是90的因数,不能正好装完。第2问是引导学生思考90还有哪些因数,同时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如每盒2瓶、9瓶、10瓶等都较合理,每盒90瓶就不太合理。第6题:本为思考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研究“3个连续的自然数组成的数•定是3的倍数”的规律。二、独立练习:1、找出11-20各数的因数,分别填入圈里。TOC\o"1-5"\h\z11的因数有( ):12的因数有( ):13的因数有( ):14的因数有( ):15的因数有( ):16的因数有( ):17的因数有( ):18的因数有( ):19的因数有( ):20的因数有( ).2、回答下列问题。1、最小的质数是什么?2、最小的合数是什么?3、最大的一位合数是什么?3、判断题。TOC\o"1-5"\h\z1、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2、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3、两个质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4、两上不同的奇数相加,和一定是合数。( )5、2的倍数,一定是合数。( )

第10课时[教学内容]数的奇偶性(第14-15页)[教学目标]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学法指导]观察与讨论法、小组合作[教具]小黑板、杯子[教学过程]活动1: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教师适当进行“列表”“画示图”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试一试:本题是让学生应用上述活动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最后的结果是:翻动10次,杯口朝上;翻动19次,杯口朝下。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以“硬币”为题材,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展游戏活动。活动2: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先研究“偶数+偶数”的规律,在经历“列式计算一初步得出结论一举例验证一得出结论”的过程后,再引导学生用这样的研究方式探索“奇数+奇数”“奇数+偶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最后让学生应用结论判断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还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减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板书设计]数的奇偶性

例子: 结论:12+34=48 偶数+偶数=偶数11+37=48 奇数+奇数=偶数12+11=23 奇数+偶数=奇数第11课时2,5的倍数特征练习课(1)练习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根据特征按要求给数归类。练习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正确写2、5的数的倍数。1.把下列数归类。92116281530337078125501102的倍数:( )5的倍数:( )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 )这些数的特征是:( )再写出这样的三个数:( )

2.填一一填。(1)29—39之间所有的偶数是( )(2)自然数1—100内,偶数有( )个,奇数有()个。(3)100后面的5个连续偶数是(),(),(),(),()O(4)自然数375(),当()里填()时,它就是5的倍数。.一个两位数,分别除以2,5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o.把下列数字恰当的填入()里。(1)是2的倍数:5(),9(),2()(2)是5的倍数:8(),7(),6()(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4(),()0.猜猜我是谁。(1)我是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奇数,个

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自然数,十位上的数字是比4大的偶数,我可能是多少?(2)我是一个两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是6,我是多少?.解决问题。五(1)班35名同学到野外采集植物标本。如果每2人分一组,每组人数相等吗?如果每5人分一组,每组人数相等吗?.动脑筋。有1包糖果,无论是平均分给2个人,还是5个人,都正好剩1块;如果平均分给3个人,那么正好分完。这包糖果至少有多少块?.第12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练习(2)一、基础练习(让学生掌握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不是2或5的倍数)1、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圈内:28 35 405510849578 5390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2、食品店运来85年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袋,能正好装完吗?为什么?二、加强练习。(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偶数、奇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1、判断(1)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TOC\o"1-5"\h\z(2)最小偶数的两位数是12. ()(3)同时是2、5倍数的数的个位上的数一定是0. ()2、填空(1)是2的倍数的最小的三位数是( ),最大的三位数是( ).(2)是5的倍数的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 ).3、选择(1)( )的数是偶数.A.个位上是1、3、5、7、9B.个位上是0、2、4、6、8(2)任何奇数加1后( ).A.一定是2的倍数B.不是2的倍数C.无法判断(3)一个奇数相邻的两个数( ).A.都是奇数B.都是偶数

C.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4)、两个偶数的和( ).A.一定是偶数B.可能是偶数C.可能是奇数(5)选出3个是5的倍数的奇数( ).A.10,20、30B.15、25、35C.10、15、20第13课时找因数练习课练习目标:让学生熟练掌握找因数的方法,能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练习重点:掌握找因数的方法。练习方法:1、复习找因数的方法,一对一对地找,再有序排列。2、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针对存在问题进行集体辅导。练习过程:1.把下面各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内。

123456912151812的因数( )18的因数( )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2.找因数。3的全部因数( )8的全部因数()24的全部因数( )10的全部因数( )30的全部因数( )42的全部因数( )我的发现:•个数因数的个数是()的,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1是所有自然数的()o3.24个同学表演团体操,把队伍排列情况填写完整。排数1234681224每排人数4.•个数既是40的因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几?第14课时《找质数》练习课练习目标:让学生理解质数、合数的定义,熟练掌握找质数的方法,能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全部质数或合数。练习重点:掌握找质、数合数的方法。练习方法:1、复习质数、合数、偶数、奇数的定义。2、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针对存在问题进行集体辅导。练习过程:一、下面的数中,哪些是合数,哪些是质数。1、13、24、29、41、57、63、79、87合数有: 质数有:二、写出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三、写出两个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四、判断:(1)任何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2)偶数都是合数,奇数都是质数。()TOC\o"1-5"\h\z7的倍数都是合数。( )20以内最大的质数乘以10以内最大的奇数,积是171。()(5)只有两个约数的数,一定是质数。()(6)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质数。( )2是偶数也是合数。( )1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最小的质数。()(9)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10)最小的自然数,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合数的和是

五、一个两位质数,交换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字,所得的两位数仍是质数,这个数是()。六、用10以内的质数组成一个三位数,使它能同时被3、5整除,这个数最小是( ),最大是()。第15课时(倍数和因数)综合练习练习目标:让学生理解乘除算式中因数与倍数的相互关系,熟练掌握因数数、倍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以及找质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方法,能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练习重点:掌握找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方法。练习方法:先复习各类数的概念,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集体辅导。练习过程:一、填空(15分)1.在18+3=6中,( )和( )是( )的因数。在3义9=27中,()是( )和( )的倍数。),从小到大15),从小到大15的5个倍数是( )o3.7是7的( )数,也是7的( )数。.在15、18、25、30、19中,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3的倍数有(),既是2、5又是3的倍数有()o.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最TOC\o"1-5"\h\z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 )。.在20以内的自然数中,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是( )。.一个数既是25的倍数,又是25的因数,这个数是( )o.质数2有()和()两个因数。.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的积是( )。.10以内,所有质数的积是( )。.30的因数中,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o.在1-20的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最大的奇数是( )。.如果a是偶数,那么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这两个数是( )数。二、判断(对的打“J”错的打“义”)(10分)1是奇数也是质数。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18的因数有6个,18的倍数有无数个。一个数是6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2和3的倍数。(())5.两个奇数的和是偶数,两个奇数的积是合数。()6.因为214-7=3,所以21是倍数,7是因数。()7.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8.数。连续三个自然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9.大。一个数的倍数总比它()的因数10.数。~~二、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选择(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就是入口TOC\o"1-5"\h\z1.13的倍数是( )①合数②质数③可能是合数,也可能是质数2.2是(),但不是( )。①合数②质数③偶数4的倍数都是( )的倍数。①2 ②3 ③8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丙数是乙数的因数,那么甲数是丙数的()①倍数②因数?第16课时第一单元倍数和因数能力测评练习练习目标:使学生理解乘除算式中因数与倍数的相互关系,熟练掌握因数数、倍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以及找质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方法,能正确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练习重点:掌握找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方法。练习方法:先复习各类数的概念,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集体辅导。练习过程:一、填空1、在36+3=12中,()和()是()的因数。在3x9=27中,()是()和()的倍数。TOC\o"1-5"\h\z2、24的所有因数有( );从小到大写出5个15的倍数( )03、7是7的()数,也是7的()数。4、在15、18、25、30、19中,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 ),3的倍数有( ),既是2、5又是3的倍数有( )。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8,这个数是( )。6、最小的素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7、在20以内的自然数中,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一共有

8、一个数既是36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二、判断(在括号里对的打“巾,错的打“X”)1、1是奇数也是素数。 ( )2、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3、18的因数有6个,18的倍数有无数个。 ()4、一个数是6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2和3的倍数。 ()5、两个奇数的和是偶数,两个奇数的积是合数。 ( )6、素数•定是奇数,但奇数不一定是素数。 ()7、3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8、因为axb=c(3个数不相同),那c一定是合数。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13的倍数是( )①合数 ②素数 ③可能是合数,也可能是素数2、11和2都是( )。①合数 ②素数 ③奇数 ④偶数3、2是(),但不是( )。①合数 ②素数 ③偶数4、4的倍数都是( )的倍数。①2 ②3 ③85、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丙数是乙数的因数,那么甲数是丙数的()①倍数 ②因数 ③无法确定6、如果口37是3的倍数,那么口里可能是()。①2、5 ②5、8 ③2、5、8四、选出两张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成数。1、组成的数是偶数:2、组成的数有因数5:3、组成的数既是3的倍数:4、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5、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6、组成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五、按要求在□里填数1、3口6是3的倍数,口里最大填()。2、17口是2的倍数,口里最大填()。3、45口是3和5的倍数,口里最大填()。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素数TOC\o"1-5"\h\z9=()+( ) 15=()+( )21=()+( ) 39=()+( )40=( )+( )=( )+( )七、解决问题货场有96吨煤,现有三种不同载重量的卡车,用哪一种卡车正好可以装完?装了多少次?1号车 2号车 3号车2吨 3吨 5吨第17课时《数的奇偶性》练习练习目标:熟练掌握加法中的数的奇、偶性,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练习重点:用列表、画示意图发现问题的规律,用数的奇、偶性表示这些规律。练习方法:复习加法中的奇、偶性。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针对存在问题进行集体辅导。一、填空我最棒(1)写出50以内所有8的倍数( )。(2)在1-10各数中,质数有( ),在11-20各数中,合数有( )。(3)在6x9=54中,可以知道()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4)一个数既是8的倍数,又是40的因数,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5)30=1x30=()x()=()x()=()x()(7)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TOC\o"1-5"\h\z7, 0,4, 5.同时是2和5的倍数( ).同时是3、5的倍数( ),3.同时是2、3和5的倍( )一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是20cm,梯形的高

是8cm,面积是()cm2二、按要求做。.从0、2、5、9、这4个数中,选出三个组成三位数。(1)组成的数是2的倍数有:(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有:(3)组成的数是偶数的有:,组成的数是奇数的有:.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圈内。59 9991498752018026387437254530645774CXZXZ)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三、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cm)四、解决问题。

.教室里有一盏灯亮着,突然停电了,李老师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如果这个班有3名同学,每人都拉一下开关,最后灯是亮着还是关着?请说出你的理由。.商店里运来75个玉米,如果每15个装一筐,能正好装完吗?还可以怎么装?第18课时[练习内容]第一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与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2、知道什么是质数、合数。3、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4、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5、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重、难点].重点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组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难点在练习,活动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发现数的特征。[学法指导]观察与讨论法、小组合作[教具]小黑板[学具]0—9卡片[教学过程]一、做游戏:用0~—9卡片任意组成质数、合数、奇数、偶数。再找5的倍数,2的倍数,3的倍数。二、练习:(一)、根据下面的算式,说一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因数,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1.12X4—48是的因数;是的因数。是一—的倍数;—是 —的倍数。2.5X9=45和 是的因数;—是 和——的倍数。3.564-8—7 是 和 —的倍数。和 是的因数。(二)、填一填。1.56、73、89、122、231、404、500 2.2、4、9、11、13、21、33.8、12、25、50、84、100、120⑴是2的倍数有:一(2)是3的倍数有:—⑶是5的倍数有:(4)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5)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有:—⑹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7)同时是2,3,5的倍数有:.在括号里填上质数:(1)8-( )+( ) (2)13-( )+( )⑶24—( )+()12-( )+( )+()⑸29=( )+( )+()(三)、在下面的口里填上一个适当的数字。36口,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73口,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13口,是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7口口,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四)、想一想,答一答。一个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几?第19课时第一单元测试一、填…填1、像0、1、3、4、5、6……这样的数是( ),最小的自然数是()o请任意写出五个整数:( ),整数有( )个。2、是2的倍数叫( ),不是2的倍数叫()o3、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32x2=6414x3=424、“2口”是5的倍数,口里可以填( ),“32口”是2的倍数□里可以填( )5、30=1X30=()X( )=( )X( )=( )X()30的全部因数:6、有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的和是8,两个数的积是15,这两个数是:有两个数都是质数,这两个数的和是15,两个数的积是26,这两个数是:二判断。TOC\o"1-5"\h\z1、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 )2、4的倍数比40的倍数少。 ( )3、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3)( )既是27的因数,又是45的因数。5、7的全部因数有:( ),45的全部因数有:( )6、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使它的面积是18cm2,边长要是整厘米数。(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cm)四、解决问题。1、商店里运来75个玉米,如果每15个装一筐,能正好装完吗?还可以怎么装?装几筐?2、小红家卧室的开关最初在关闭状态,现在如果不断开关,开关13次后,灯处于哪种状态?为什么?如果开关200呢?第20课时单元测试讲评

第二单元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面积与面积单位,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以及认识平行四边形、主角形与梯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单元具体安排了4个情境。.比较图形的面积在“比较图形的面积”活动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纸作为载体,让学生自主地比较各种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大小,使学生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有多种方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中,通过解决公园草坪面积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角形的面积在“探索活动(二)一一三角形的面积”中,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探索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教材首先呈现了学生需要解决的三角形面积的实际问题,然后再提出了把三角形进行转化的要求,这是寻求解决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思路。在学生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教师还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以及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探索活动之中。.梯形的面积在“探索活动(三)一一梯形的面积”中,教材编排内容的意图是利用学生已有的前两个基本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经验,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目的是让每个学会都能参与探索活动,同样,教材也呈现了多种探索的方法,说明不同的思路。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使学生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有多种多样。(2)经历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丰富对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学生会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2)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3)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重难点、关键.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平行向总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关键借助转化的思想,把新的问题转化到能解决的知识体系中。课时划分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12课时.比较图形的面积 1课时.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2课时.动手做 1课时.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课时.探索活动(二)一三角形的面积……3课时.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 3课时.练习二 1课时整理与复习(一) 1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比较图形的面积(第16-17页)[教学目标]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2、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学法指导]观察与比较法。[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方格纸,小图形。[教学过程]一、观察与比较通过.手操作,比较书中的这些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知道的?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的,它的依据是什么?通过交流使学生比较清晰地理解面积大小的儿种比较方法。一、练一练:第1题:在指导学生练习时,要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对图形的分割和平移,并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形状变化,但面积的大小不变这样一个事实。第2题:在画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图形时,首先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图形,然后在组织讨论中引导学生画一些非矩形的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者非标准的图形。第4、5题:这两道练习题都是操作性活动。在练习前让每个学生用硬纸剪一些类似的图形,通过这些不同图形,让学生进…步体会到,图形的形状不同,但他们的面积都是相等的。二、小结比较方法。

第2课时[教学内容]地毯上的图形面积(第18-19页)[教学目标]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面积。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计算面积。[学法指导]观察法,小组讨论。[教具]实物方格纸[学具]方格纸等。[教学过程]・、地毯兰色部分的面积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尝试数出地毯上兰色部分的面积。2、揭示课题,板书:地毯上的图形面积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组织交流不同的数法,对于学生的不同的分割方法,只要学生说的合理,均应给予肯定。三、练一练:第1题:本题的3道题都可采用直接数格子的方法。第2题:本组的每一道题都有多种解法,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第3题:学生在解答本组的两道题后可以有两个发现:第(1)题的4个图形的面积分别为1、2、3、4的平方数;第(2)题的3个图形面积分别是前面一组题的3个图形面积的一半。四、小结: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体会?第4课时:动手做[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高。(课本第20页的例题,“认一认”和课本第21页的“试一试”“练一练”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动手做”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2)能借助三角尺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梯形的高。(3)初步认识底和高与面积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动手做”这一活动过程,从活动体会平行四边形高的特点。(2)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新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操作、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2)对周围环境中与图形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具准备]平行四边形纸板、三角尺、剪刀等。[学具准备]三角尺、平行四边形纸板、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观察情境图情境图。方形的桌面”,它的形状是什么梯子的?生:长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师:“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是什么意思?生:不能把平行四边形木板的材料损失掉。生:要全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师:那么,应该怎样制作最大的长方形桌面?生:先锯开,然后再拼接起来。师:对了。该从哪里锯开?你有几种方法?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1)学生自行实践活动。活动形式可以有:①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图中画线表示;②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板中剪一剪。学生活动中,教师巡视课堂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2)反馈实验结果。反馈形式:请学生说明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教师利用学具配合学生进行解说。(或直接让学生上台演示制作过程)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3种不同的方法。(3)认识高、底。①肯定以上3种方法都正确。②引导观察。师:这3种方法中,锯开的位置不一样,但是锯的线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看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其同得出一个结论:这条线段与其中的一条边垂直。③教师说明。

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这里相互垂直的两条线段,一条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另一条是这条底对对应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板书标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板书标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师:刚才你是怎么画这条线段的?(指着锯开的高)让学生交流,尝试后,教师示范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边画边说明画的方法。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点到垂足)就是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高。(5)尝试练习。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的掌握画高的方法、步骤。.三角形的底和高。(1)尝试画高。让学生随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画出它的高,标明“高”和“底二(2)展示作品。展示学生自己所画的高。注意强调标出垂直的符号(3)画指定边上的高。①教师画--个三角形,并指定一条底。如:②学生画指定边上的高。(学生先照样在自己练习本上画出三角形)。③说一说,是怎么画的。(4)提出问题。师:三角形有几条不同的高?梯形的高。②画出底边上的高。让学生独立画高,在说一说是怎么画的三、课堂练习1、实物投影呈现下图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底和高的关系。2.完成课本第21页“试一试”的第1题。四、巩固练习.课内作业。完成课本第21页的“练一练”第2〜4题。第4题。完成后,让同学进行交流,看看画的对不对,一样不一样,再说一说有什么体会。.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4课时[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22-23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2、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平行四边形若干个。[学法指导]观察法,小组讨论。[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导入新课1、实物投影呈现情境图。公园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如何计算面积?2、揭示课题,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合作探索,获取新知。1、小组活动探索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1)要求学生取出学具——平行四边形纸板(2)学生动手操作:想一想,画・•画。剪一剪,拼一拼。2、交流方法,展示学生作品。3、归纳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长乘宽=底乘高三、练一练:>试一试2、第2题:通过计算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发现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其面积也相等。第5课时[练习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目标].知识与技能(D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汁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进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可以不断进步。(2)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重点]找三角形的底和对应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学法指导]操作法,小组讨论。[教具准备]直尺、方格纸[学具准备]直尺、方格纸等。[练习过程]一、基本练习.01高,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1)让学生利用方格纸,画儿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标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2)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1)说一说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2)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板书:S=ah(3)计算下列图形面积。(如图2-7)3、下面图中的高画得对吗?

完成课本第24页“练一练二.第1题。(1)学生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2)测量底和高的长度,并计算面积。.第2题。(1)观察图形,试说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别是多少。(2)计算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3)提问: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形状不同、积相同的道理。(4)讨论: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时,它的底与高是否一定相等?.第3、4题。(1)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互相交流。(2)全班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巩固练习第6课时[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第24-25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2、能运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推导三角形面枳公式的过程。[学法指导]观察法,操作法,小组讨论。[教学准备]学生、老师三角形若干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复习:画出各图指定边上的高。2、出示一块三角形的彩纸,如何计算面积?二、合作探索1、小组活动探索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1)取出准备好的学具。(2)教师引导: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3)生动手实验2、交流方法(1)演示实验结果。(2)说一说: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3、归纳计算公式三、练一练:第2题:通过计算每个三角形的面积,让学生发现当三角形形的底和高相等时,其面积也相等。第3题:学生在测量三角形的底与对应高时,提醒学生测量的对象应是一组对应的底与高。第7课时[练习内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课本第26页“练一练”的第2—4题)[练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熟练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等积变形二.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2)与他人合作,并能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认识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必要性。(2)通过观察、操作、推断等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结论的确定性。[重难点]熟练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法指导]练习法,小组讨论。[教具]直尺、红领巾[学具]直尺、红领巾等。一、基础练习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如图2—14(a〜c)所示]25cm图2—14要求:.学生独立计算以上图形面积;.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检验计算结果;.说一说对三角形面积计算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体会;通过语言表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联系与区别。二、专项练习完成课本第26页“练-练”的第2〜4题。.第2题。(1)实物投影呈现题目:(如图2-15所示)2 2.2 2图2—15(2)让学生猜测这4个三角形的面积关系。由于学生已经对平行四边形的“等积变形”有所认识,所以学生很容易会猜测到这4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3)教师:为什么它们的面积会相等?让学生自主探索、分析,从而认识到三角形只要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第3题。(1)先让学生分别画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2)展示学生不同的画法。如图2—16(a〜c)中的3种画法:b图2-16(3)测量出底和高,计算面积。由于测量时可能会有一些误差,所以,应允许学生存在一些测量误差,肯定学生的测量计算结果。.第4题。(1)师: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要先计算出1条红领巾的面积,再算100条的面积。(2)让学生自己测量红领巾的底和高,再计算。三、巩固练习(一)、下面的说法对吗?.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两个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揭示课题1、复习:.一块三角形纸板的底是5cm,高是4cm。求三角形纸板的面积。.一块草坪的形状是三角形,它的底是32米,高是14米。铺草坪每平方米需要19元。铺这块草坪大需要多少元?2、投影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个梯形的堤坝的横截面,如何计算面积?二、合作探索1、小组活动探索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1)取出准备好的学具。(2)教师引导:这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3)生动手实验2、交流方法(1)演示实验结果。(2)说一说: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3、归纳计算公式1、如图2—23所示,计算下列各图形面积。b图2—232、试一试第2题:通过计算每个梯形的面积,让学生发现当梯形的底和高相等时,其面积也相等。第4题:让学生自己尝试,再交流方法。第9课时[练习内容]梯形面积的计算。探索梯形的“变形等积”道理。(课本第28页的“练一练”中的第1〜4题)[练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梯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些实际问题。(2)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了解梯形的“变形等积”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在探索梯形的形状变化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2)能借助实例,对自己的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度,提高学生的自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2)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重难点]探索梯形的“变形等积”道理。[学法指导]观察法,小组讨论。[练习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