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_第1页
浅谈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_第2页
浅谈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_第3页
浅谈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_第4页
浅谈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知识带有温度。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浅谈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浅谈陕北方言对陕北民歌艺术风格的影响

陕北民歌惟独用陕北方言写出来、唱出来才干称之为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同时,无论是陕北民歌的创作,还是陕北民歌的演唱,都不能忽略陕北方言。陕北民歌是陕北人用自己的语言抒情达意、表露心声的独特方式,陕北民歌中关于陕北方言词法运用的一些特点,让陕北民歌生动且弥漫情趣。

一、陕北方言的特征

1、陕北方言的特证词

陕北民歌中的歌词直接来自于民间土色土香的方言词语,朴实、自然又不乏生动和幽默,好似陕北的女子红袄绿裤,细细品尝,却余音绕梁。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口语的运用,使得所描绘的形象越发生动,感情抒发的越发酣畅淋漓。如:《把奴家掇在乡仡佬》中倒灶鬼煤人爱吃糕,把奴家掇在乡圪。痴脑鬼公公胡脑忪汉,水牛角婆婆在门上站。这里用了“倒灶鬼”、“痴脑鬼”、“胡脑忪”、“水牛角”四个带有剧烈感情颜色的方言词汇,刻画了唯利是图的媒人、窝囊废的公公、糊里糊涂的丈夫和尖酸薄情的婆婆的形象,精确     传神的表达了仆人公对自己婚姻不满的心情。再如:《夫妻逗趣》中说你邋遢真邋遢,真邋一个遢呀,腔子上的恶水锄头刮,锄呀头刮呀娃他妈。里面腔子在陕北方言里是指前胸,恶水是指污垢。还有《大红果子剥皮皮》中你大你妈爱银钱,给你寻了个老汉汉,“老汉汉”是指年纪大了的老人。《掐蒜苔》中墙又(那就)高又歪,墙头上又把那圪针栽(呀),我把哥哥迎进来,枣圪针,枝梗上的刺儿为红色,很尖锐。这些都是陕北人生活中的语言,亲切自然,弥漫了情趣。

2、陕北方言中含糊化的数词

数词的含糊化和民族文化的进展传承有密切的关系。当一个民族偏爱某个数字时,这个数字就常常被当作参照数。比如:欧洲人偏爱十二,希腊人偏爱六十和六十的倍数,而东方人则喜爱 用十进制中的百、千、万来形容数量、时光、距离。陕北方言中则习惯用“一”“三”、“五”、“六”、“九”、“十三”等数词来虚言数量之多。如:

(1)你若是我的哥哥哟,你招一招手。

(2)五谷里那个田苗子儿,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哟,数上那个兰花花好。

(3)我晓得天下的黄河九十九道弯来,九十九只船哎,我晓得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九十九个艄公哟来把船来搬。

陕北方言有很强的制造环境,构化形象的功能,尤其在详细的语言环境里,除了这些特有的数词没有别的词语可以替代。

二、陕北方言对陕北民歌艺术风格的影响及其作用

陕北民歌作为陕北方言的一种载体,是一种原生态的音乐,它的歌词和曲调

都来源于生活,这打算了它的曲调风格淳朴自然,歌词的生活化和故事化,陕北人民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中的喜怒哀乐都是民歌的素材来源。货郎的叫卖,农夫的祈雨,婚嫁的祝愿都是陕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陕北方言谱写出的一个个小故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容易的艺术加工,就成就了“清水出芙蓉”般自然天成的陕北民歌。虽然,民歌的产生没有经过复杂精美的修饰改编,可是在演唱不同类型风格的民歌时也要注重方言对其歌词文本的影响。陕北方言具有独特的构词形态和语法特点,不仅形式多样、功能丰盛,在语法、语义和语用各个层次都有不同于一般话的独特特点。

1、衬字借用

衬字是存在于我国民歌进展史全过程的普遍现象。衬字是与唱歌直接联系的,它是在歌词中渲染气氛、表现心情、完整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而添加的语言成分。陕北民歌就是充分进展了这一传统。如:

(1)《五哥放羊》正月格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挂上红灯,红灯(那个)挂在(哎)大(来)门外,单(哪)等我五(那个)哥上工来。

(2)鸡娃子(的个)叫来狗娃子咬,我那当兵的哥哥(哟)回来(哟呵)了。

在陕北民歌中,衬字用的最多的就是“哪”、“那个”、“的个”,有时歌词中也插入一些看似无意义或者意义已经变得很含糊,意义也被虚拟化了,可它的地位是不行或缺的,它传递着的是用次面难以言传的幽渺神韵,且发挥着补足气韵、描摹情态的功能。

2、韵脚和睦

韵脚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韵母的字词支配在句末,会产生的一种和睦柔美、节奏鲜亮的特别效果,这便是“押韵”。在陕北民歌中,押韵是及其考究的,人们利用押韵的手法的同时,往往会借用以对偶、回还等同样具有语音旋律的修辞办法,从而进一步彰显了押韵所带来的语音韵律感,给人朗朗上口的听觉效应,剧烈的吸引了人们听觉上的注重力,从而就永久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如:

(1)“你当兵来我宣扬,咱们一搭里闹革命多喜爱 ”,“说你哟你邋遢哟真邋一个遢,腔子上的恶水锄头刮”。这里“传”、“欢”押“an”韵,“遢”、“刮”押“a”韵,歌词的韵脚颇为和睦,读起来朗朗上口。

(2)《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这首歌词的韵脚“口”、“留”、“手”、“口”发音高亢、嘹亮。悲哀之情表达的有棱有角、有血有肉,让人由不得想到妹妹送情哥哥是依依不舍的场景。3、重音叠韵

陕北民歌歌词的一个特点是喜爱 用叠音,叠音是陕北民歌语言中最常见的现象。恰当的运用叠音,可以增强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它是音乐旋律的需要,更是

情感的需要。陕北民歌中叠音的运用非常普遍,通常是把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后放在一个单音节的形容词、数量词、名词或动词之后。

(1)形容词后叠音最多,这是日常生活的化用。形容词本身就是对事物的虚拟形象描摹,描摹得越真切越生动越临近物体本身,这个词的贴切程度就越高。如:《兰花花》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丹丹那个开花哟红艳艳。其中“蓝格英英”、“红艳艳”的运用就把色彩的艳丽表达的淋漓尽致。再如:《摇三摆》丝光袜子高跟鞋,呼撩撩的裙子儿(摇三摆)风摆开。其中“呼撩撩”吐出描写了裙子面料的薄。

(2)数量词后的叠音是为了满足音乐节奏的需要而浮现的,旋律的重叠是常见现象,由此也需要歌词的部分重复。如:《赶牲灵》走头头的骡子三盏盏的灯,戴上了那个铃子儿(哟)哇哇的那个声。两句中一连串用了四个叠词,这样在音乐的旋律中增强了重复的音序,歌唱是给人一种重复的韵律感。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真正的“哇哇”的声,它是摹声,其中的情感也还是不自觉地添加了进去。

(3)名词和动词后的叠音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比较少见,他是按照旋律的延长来打算的,一旦添加进来就发生了变化。如:《黄河不干心不甘》山沟沟的故事没遮拦,酸甜苦辣呦麻绳绳穿,心里的疙瘩谁来解。“麻绳”是陕北婆姨纳鞋底用的。《崖畔上酸枣红艳艳》拉羊的哥哥打下它,铺啦啦啦啦啦啦啦落下了一铺摊,落下了一铺摊。“铺啦啦啦啦啦啦啦”的运用把酸枣多的往下掉的情景描述出来,在歌唱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宛然真的站在枣树下普通。

陕北民歌依附于陕北方言,陕北方言对陕北民歌有着重要的作用。陕北民歌中离不开陕北方言,离开了陕北方言便不能称其为陕北民歌。这不仅是由于陕北民歌的歌词是由地道的陕北方言造就,而且陕北民歌歌词的韵律节奏、旋律的接拍节奏、曲调的音高走向等,都与陕北方言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陕北民歌中形容词的大量使用,是民歌中出于表达效果的需要而有用的文学表现手法或是一种修辞。事实上,当我们认真讨论陕北民歌中的这种用法并不是一种修辞,几乎是原样照搬了陕北方言,因此这不一定就是运用了修辞手法,只能说是达到了一定的修辞效果,可以这样认为,陕北民歌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体现陕北方言的特点。

三、陕北方言对陕北民歌的修辞手法的影响

陕北方言除了语言上的重音叠韵,在语言的实际运用、流通中,还大量的使用了比方、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些都是陕北方言对民歌艺术表现手法影响上的详细表现。陕北方言的土色土乡,生动活泼,打算了民歌语言的生机勃勃。在陕北留存下来的诗歌辞赋等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屡见不鲜,不论是《诗经·国风》篇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还是陕北

作家路遥的小说中,陕北方言极强的艺术表现也极具文学感染力。语言表现力的丰盛多彩极大增加了民歌的艺术表现力。总体来说,陕北方言在对陕北民歌修辞的表现手法最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比方

比方就是打比喻,是指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事物。陕北民歌正是大量地采纳比方的手法,用比较形象的事物来表现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把人们的喜怒哀乐刻画得栩栩如生。如《十爱姐》中“我爱姐儿好模样,立下好似一炷香,走起好似风摆浪”。歌中用“一炷香”来比方姐儿的身段亭亭玉立;又用“风摆浪”来比方姐儿走路轻快之态。

陕北民歌中还有无数的比方手法并不是单独运用的,而是与“兴”的手法紧密联系的,做到比中有兴,兴中有比。陕北民歌普通是上句比方起兴,展暗示境和想象,下句实之以丰厚的精神内蕴。比兴句与本意句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比兴手法在陕北民歌中的大量运用也从侧面说明白陕北民歌的即兴性和任意性,陕北人民在抒发他们的情感的时候,眼前所见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以成为他们信手拈来即兴而歌的对象。

2、排比

排比是一种层层铺设、一气呵成的艺术表现手法,它最擅长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剧烈的情感。陕北民歌对排比手法的运用也是形式多样,灵便自如。

有借景抒情排比法,节奏和睦,显得情感洋溢,如:《人人都说咱俩好》中人人呀都说咱们俩个好,阿弥呀陀佛惟独天知道。人人呀都说咱们俩个友,自幼儿没有拉过你的手。有直接表达情谊排比法,“想你想,想你哩,想你哩,头发梢梢想你哩,红头绳绳难挣哩,三哥哥想你哩,想你哩。想你哩,想你哩,想你哩,眼睛仁仁想你哩,看见别人当你哩,三哥哥想你哩,想你哩……”

3、夸张

夸张是运用丰盛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加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浪费。他也是陕北民歌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民歌故意通过夸大或缩小的手法,对生活的原形举行扭曲,使美的东西变得更美,丑的东西变得更丑。这就增强了陕北民歌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如:《想亲亲》中男:想亲亲想得我手腕腕(那)软,呀呼嘿;拿起个筷子我端不起个碗,呀儿呦。女:想亲亲想得我心花花花乱,呀呼嘿,呀呼嘿;煮饺子我下了一锅山药(那个)蛋,呀儿呦,呀儿呦——虽然相思令人心慌意乱,意摇神迷,但也以不至于“手腕软”“心花乱”,甚至“端不起碗”“煮饺子下了一锅山药(那个)蛋”。这就是一种情感上的夸张。

四、结语

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的创作和流传的过程中起着不行低估的作用,陕北方言使得陕北民歌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正由于如此,才干形成陕北民歌独特的艺术风格。陕北方言有一种魔力,这种魔力是老天给予的,是历史深埋的,是“集体无意识”的积淀结果。它是一般话无法替代的,在陕北民歌里,我们绕不过陕北方言,假如没有陕北方言,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将大失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