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读后感6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2c92c414cd4ce91dc84f28849c35f5/872c92c414cd4ce91dc84f28849c35f51.gif)
![《一线教师》读后感6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2c92c414cd4ce91dc84f28849c35f5/872c92c414cd4ce91dc84f28849c35f52.gif)
![《一线教师》读后感6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2c92c414cd4ce91dc84f28849c35f5/872c92c414cd4ce91dc84f28849c35f53.gif)
![《一线教师》读后感6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2c92c414cd4ce91dc84f28849c35f5/872c92c414cd4ce91dc84f28849c35f54.gif)
![《一线教师》读后感6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2c92c414cd4ce91dc84f28849c35f5/872c92c414cd4ce91dc84f28849c35f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线教师》读后感6篇《一线教师》读后感一
诸葛莹
“学困生,清一色的作业拖拉王,今天的作业明天交,明天的作业后天交,后天的作业老师脑子里挂不住了,他们趁此溜号。有老师记性好,三天后还念着三天前的,找到他们,三天的作业都堆着呢,一副“你打死我也来不及”的“英雄气概”。”
“没交作业的学生,得去催,可气的是,他玩得正带劲,你提醒他,他撅着嘴,一万个不情愿。”
管老师也太了解学生了吧!这接地气、幽默的话语道出了多少一线教师们的无奈。
“清作业”这个事情确实令人头痛!每次交作业,都得到班上催好几次,改完后一数还缺那么几本。到班上一问:“谁没交?”零零散散站了几人,但横数竖数总还少那么一两个,只好请全班起立,念到名字的坐下,这样才能完全找出那几个没交作业的。有的往书包里一找,原来在书包里忘了交了,连自己都不知道,有的是根本就没完成,凭着侥幸的心理希望能蒙混过关的。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所以每天得花很多精力在抓学生的作业上,但实际效果却事倍功半,把自己弄个筋疲力尽。可是不抓又不行,就像管老师说的:“抓成绩,作业是关键。一个班级,每天的作业都清算了,该交的都交了,该订正的都订正了,学习风气肯定好,考试成绩肯定差不了。”
教学是一种教和学,需要一些智慧和手段。抓作业这个事儿,蛮干不如巧干,怎样让学生的作业交的及时?管老师在一线“作业学”中给我们支的一些“金点子”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组建作业竞赛小组”巧妙地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与作业拖拉者签订作业合同”让倔强的懒孩子用“做好作业”来回击别人的指责;“弹性作业和作业典型”引导学生向身边的伙伴学习,培养他们认真写作业、认真做事的态度……管老师的这些妙招,很好地诠释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不得不发自内心的佩服管老师的心思是如此细腻,也深深体会到平凡而繁琐的工作中隐藏着大智慧、大学问。
“一线教师除了站在大地上,还应用诗意的目光不时眺望一下地平线;一线教师除了耕耘,忙碌,还应不时仰望星空,让星光照亮自己实践的智慧。”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我将学着管老师用一颗智慧的心,用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把工作做好做细做实。
《一线教师》读后感二
蓝惠娟
从教三十多年,接任过许多不同时期不同年级的班级,也遇到过许许多多个性差异的学生,但有一个共同之处是,每个班级总是会有几个作业拖拉和不认真做作业的学生。老师们整个学期都在与这类学生斗智斗勇,苦口婆心,最后却是收效甚微,学生还是“外甥照灯笼——照舅(旧)”。自从拜读了管建刚老师撰写的《一线老师》这本书后,霎时间觉得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顿悟。现身说法给我们罗列了许多实用又见效的好方法,让一个个不愿写作业的学生转化为不仅爱写作业更是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了。比如书中提到“组建作业竞赛小组”、“与作业拖拉者订作业合同”等就是利用团队力量促进班级每一个学生的作业按时完成;“弹性作业,作业榜样”、“借鉴与改良,速度与质量”等方法,千方百计提高作业的速度和质量;“作业态度与人生态度”等,把作业的功能扩大到对学生深远人生的指导的高度……
只恨自己没有早阅读此书,没有早点汲取其中的良方。在新的学期里我将学习管建刚老师授予我们的“作业学”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应用到自己实际的教学中去。
《一线教师》读后感三
李娇娇
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一线教师”每天在忙碌什么呢?尽管经历过学生时代,直到自己身处“一线教师”的岗位,才体味到其中的艰辛与幸福,翻开《一线教师》这本书我就知道这是一本送给我的“修炼手册”,还等什么呢,赶紧做起读书笔记。
首先是每天都会遇到的“作业学”,忘记带作业本的、漏做的、随意完成作业的、批改之后随手塞进抽屉不订正的,作业的问题层出不穷,除了批评不妨来一场“作业竞赛”,当日作业当日完成得一百分,缺一本扣十分,每周结一小分,每月结一大分,评冠军、亚军和季军,可别小瞧孩子们的竞赛热情和团结的力量感,竞赛的办法真好!
可是有了竞赛,也有了性急的孩子,为了赢,为了快,交上来的字迹可就惨不忍睹了,稳中求胜也是不可忽视的。安静地写好字,写干净,作用不止在字,还将会获得一颗安静学习的心。一颗安静学习的心,对学习,太重要了。男孩女孩们,我希望你们有赢的冲劲,更希望你们有安静的气质,从容应对人生中的每一场竞赛。
为学除了“静”,还有“敬”,不“敬”,怎能肃然,怎能保持对学问的严谨态度,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和一年级小朋友相处的一年,我们打了一场“纪律攻坚战”,第一阶段战果还不错,但我深知这是一场持久战,伴随着孩子心理特点的变化,“战术”是要不断升级变化的。我们的班级管理一日细则随着孩子们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要开放到集体中,集体讨论、修改、增删,在共同约定、共同遵守的规则、纪律下诞生我们全新的二年级新集体!
一线“情感学”“育人学”......还在学习的路上,一线的路上,虽然繁琐,每天也有层出不穷的小状况,但是一线的乐趣与幸福也是无与伦比的,孩子们,我们一起在成长路上乘风破浪吧!
《一线教师》读后感四
代志波
假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还是用来给自己充电的,一个学期下来,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我自己在班级管理以及各方面的不足以及对策,如果百思不得其解,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书中获取别人的直接经验,我们通过平时积累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方式,思考出适合我们班班级特点的一条最佳路线。
几天假期已过,我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首先接手一个班级,班级的纪律高于一切,纪律是一个班级的命脉,纪律是任何其他方面的基础,但是纪律又是最难抓的,书中有一个标题是从“慢、乱、差”到“快、静、齐”,其中每天外出上体育课要排队,去吃饭要排队......但是因为孩子们的慢、乱造成了纪律差,造成了时间的流逝,造成了班级凝聚力就像一盘散沙,那么管建刚老师有一点非常值得我学习,当孩子们纪律差的时候,当有个别孩子总是拖拖拉拉,总有那么及格姗姗来迟的孩子,那么我们就要让孩子们重新回到教室在下来,这是一个好方法,班级的纪律往往都是取决于班级的几个淘气的学生,所以把差生管好班级才能管好,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平齐无损,或者某一块有破洞就无法盛满水,也就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水桶无论多高,他盛水的高度,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取决于某块板上的破洞的位置。
希望我们能从这本上学有所得,读有所获。《一线教师》读后感五
吴韩曙
紧张繁忙的一个学期刚刚结束,正式步入了暑假生活,可以给自己稍稍的放一下松,娱乐一下心情,当然适时的给自己充充电,反思一下一个学期以来自己的不足和收获也是很有必要。
暑期一开始,领到了《一线教师》,拿到手上沉甸甸的,看完了应该会有很多的收获吧!
带着期待,我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从封面,我对管老师的认识更深了,从序言,我认识到了这本书的不平凡。这本书并不是写了一大片的道理或者高深的教育理论,而是完完全全的记录了管老师平日工作的点点滴滴,没有夸张、没有掩饰、没有雕琢,写的都是一位教师所熟悉的日常,这让我感到了亲切,也让我更愿意投入到这本书的阅读中。
读了一线“作业学”,回想班里也总是有那么几位交作业困难生,总是要催,而且一下催还催不来,要三番五次,甚至是留校才能完成。初读了目录发现好多管老师所用的方法我也是再用啊,好像效果并不好啊!细品之后才发现,原来是我方法用了却没有用到位,比如:作业竞赛小组,只流于了形式,没有深入的跟踪,没有形成传帮带,没有关注部分学生。比如小组长的作用发挥,平时缺少与小组长的沟通谈话。又比如作业打分,很多时候会因为工作忙导致打分不严谨,然后打分之后最终没有起到它的作用,打分最后在孩子的心中影响显得越来越小。此类很多很多,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我的管理不够细致入微,不够坚持到底。
初读一线“纪律学”,就给自己一个目标,一定要找到几种管理纪律的方法,或者找到自己纪律管理上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学生不守纪律该怪谁”中提到学生课堂的纪律要从平时排队的纪律、走路的纪律等点滴中强化,我也非常的认同,我也很赞成一些教师在低年级的时候宁愿牺牲几个星期的课来强化班级的排队、走路的纪律,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班级纪律和学习纪律,同样,在高年级中,如果发现纪律不好,也应该从路队开始去强化班级纪律。再如早上交作业也是我头痛的一部分,而管老师的定时分批交作业法给我启发颇多。又比如“慢乱差”到“快静齐”,排队慢,拖拖拉拉……也是我班的队列现状,总是出现慢吞吞,拖延时间的排队,要是没有我在旁边的催促,5分钟都不能排好队伍。看完这部分才发现,确实,排队慢其实就是几位慢的同学在拖延时间,而我做的却只有在旁边一直的催促和命令。其实我应该找那几位谈谈,找到比别人慢的原因,并且摆脱慢的队伍,帮助他努力克服自己的短板。毕竟,谁都不愿意是最后的。
《一线教师》,蕴藏了太多我所急需的养料,有太多的管老师的工作经验需要我去学习,去思考,去反思,希望在我读完整本书之后,能够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学期,以一颗平和智慧的心去处理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争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一线教师》读后感六
朱惠芬
在一个学校里,为什么有的老师特别受到学生的喜欢,有的老师却让学生敬而远之?我想,看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你或许会找到答案的。这本书全面的从开学到复习的七抓、从学生到家长、从课内到课外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无不告诉我们,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由此用我们所拥有的去影响学生。去年和别的老师交流时得知她在学习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对此我很感兴趣买来管建刚老师的一些列书籍开始看,今年暑假学校又为班主任统一买来这本书,我又捧起这本带有淡淡墨香的书,跟随着管老师那朴实的文字,我品在其中,精神也成长在其中。
这本书是管老师日常教学中的手记,从“作业学”“纪律学”到“反思学”共十个方面,这本书简直是个百宝箱,除了“反思学”其他九方面里都有诸多个金点子,而这些金点子,每一个都是点亮学生思想的火。我敬佩管老师智慧的大脑里有无穷无尽的妙招,就像细细流淌的永不枯竭的清灵的泉水。总结管老师在这本书里体现的教育情怀,我想说一下几点:
一、做一个用心的老师。他一个个教育教学的“金点子”层出不穷,既“收”了学生的人,也服了学生的心,就是源于他对工作的态度总是用心去做。“作业小组”“订作业合同”“弹性作业”“榜样作业”“免作业券”“做红牌和黄牌”“卫生清单制”“让妈妈笑”“给孩子时间选答案”等等涉及各方面的妙招。我就想起自己有时候灵感一现的教学方法,学生很感兴趣,参与度也非常高,取得的效果也挺好,就是有时候淹没在繁琐的事务中就懒得动脑筋去想一些好的方法,而且也没有将自己的点字归纳在一起长期实践下去。所以,做一个用心的老师不容易。
二、拥有足够的耐心。很多时候,灵感一动,才会产生某种想法,或者心血来潮,会和某个学生来个约定,但是,往往缺乏坚持,缺乏跟踪。而管老师的每招都是“从一而终”,且他的方式,大都是“阳光春风”式的给孩子们的是慢慢的滋养。教育是慢的艺术,不是吗?他与孩子们创办《班级作文周报》从不隔断,直到考试也依然进行。管老师“个案学”里的一个个案例,令我感动,他走进每一个“问题生”的内心,用心中的火融化他们内心的坚冰,用适时温度的爱,打开他们封闭的门,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世界民俗文化节展品陈列合作协议
- 2025年闭式冷却塔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企业招投标合同管理权威指导
- 2025年信贷业务代理合同
- 2025年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安全合同协议
- 2025年劳动力合同绩效管理性签订
- 2025年停车场所停车位租赁合同范文
- 2025年临翔区互联网产业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饮品供应长期合同
- 2025年工程用瓷砖订购合同示范
- 会计专业工作简历表(中级)
- 金融科技课件(完整版)
- 医院压力性损伤患者质控标准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全册
-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诊所诊所规章制度
- 六年级小升初语文试卷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试卷
- 幼儿园中班开学第一课
- 饮品店操作流程图
- 风居住的街道钢琴二胡合奏谱
- PADS元件封装制作规范要点
- 胶水行业中最常用的英文术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