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贵州省百所学校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贵州省百所学校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贵州省百所学校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贵州省百所学校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贵州省百所学校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二下化学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B.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是自发过程C.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D.电解池的反应是属于自发反应2、“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是()①破坏土壤结构

②降低土壤肥效

③污染地下水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②④D.①②③④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乙烯气体时,先检查乙烯气体的纯度C.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4、已知氨水的密度比水小,现有质量分数分别为10%利50%的两种氨水,将其等体积混合,则所得混合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A.>30%B.=30%C.<30%D.无法确定5、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常温下pH=7的溶液中:Fe3+、NO、Al3+、Cl-B.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Na+、NH4+、SO、COC.含有0.1mol·L-1Ca2+的溶液中:Na+、Cu2+、SiO、NOD.含有大量NO的溶液:K+、Fe2+、SO、Cl-6、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a电极的反应为:3CO2+16H+-18e-=C3H8O+4H2OC.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D.每生成1molO2有44gCO2被还原7、下列物质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离子晶体的是()A.NaOH B.Na2O2 C.CH3COOH D.MgCl28、最近科学家成功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错误的是()A.该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B.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有6个原子构成C.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O化学键数之比为1∶4D.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9、下列有关元素或者化合物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呈正相关,所以HFB.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也依次增大C.在分子中,两个原子间的键长越长,键能越大D.一般而言,晶格能越高,离子晶体的熔点越高、硬度越大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NH3·H2O是弱碱,所以不能用氨水与FeCl3溶液反应制取Fe(OH)3B.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为紫色C.向一定体积的热浓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生成的气体能被烧碱溶液完全吸收D.将SO2气体通入溴水,欲检验是否有SO42-生成,可向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11、下列有机物实际存在且命名正确的是A.2,2-二甲基丁烷 B.2-甲基-5-乙基-1-己烷C.3-甲基-2-丁烯 D.3,3-二甲基-2-戊烯1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CaCl2的电子式: B.Cl-的结构示意图:C.乙烯的分子式:C2H4 D.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CO32-+2H2OH2CO3+2OH-13、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別为5.0×10-4和1.7×10-5。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I代表HNO2溶液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C.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相同D.从c点到d点,溶液中c(HA)·c(OH-)c(A-14、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说明淀粉没有水解B将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混合橙色溶液变为绿色乙醇具有还原性C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解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水解的产物为非还原性糖D将新制Cu(OH)2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产生红色沉淀(Cu2O)葡萄糖具有氧化性A.A B.B C.C D.D15、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乙酸和乙醇 B.花生油和Na2CO3溶液C.酒精和水 D.溴和苯1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 B.乙酸的实验式:CH2OC.丙烯的比例模型: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C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____,B___,C____,D___。(2)用化学式表示上述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3)用元素符号表示D所在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4)E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E元素在周期表的第____周期第___族,已知元素周期表可按电子排布分为s区、p区等,则E元素在___区。(5)写出D元素原子构成单质的电子式____,该分子中有___个σ键,____个π键。18、已知A、B、C、D、E、F均为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化合物B2E为离子晶体,E原子核外的M层中有两对成对电子;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单质的晶体可做半导体材料;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B的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电子。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F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2)B的氯化物的熔点比D的氯化物的熔点高的理由是____________。(3)A的简单氢化物的中心原子采取______杂化,E的低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4)F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A、F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A显-3价),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19、工业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过程如下: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过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1)实验开始时,A装置中不通热空气,先通入a气体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2)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3)反应过程中,B装置中Br2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4)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5)该小组同学向反应后B装置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液。①一位同学根据溴的沸点是59℃,提出采用______方法从该混合液中分离出溴单质。②另一位同学向该混合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后放出下层液体,这种方法是________。(6)某同学提出证明反应后B装置的溶液中含有溴离子的实验方案是:取出少量溶液,先加入过量新制氯水,再加入KI淀粉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该方案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_______。20、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流程及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生成H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向________(填“E”或“F”)方向移动,溶液A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3)电解饱和食盐水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常温下,将氯碱工业的附属产品盐酸与氨水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实验编号氨水浓度/mol·L-1盐酸浓度/mol·L-1混合溶液pH①0.10.1pH=5②c0.2pH=7③0.20.1pH>7ⅰ.实验①中所得混合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mol·L-1。ⅱ.实验②中,c______0.2(填“>”“<”或“=”)。ⅲ.实验③中所得混合溶液,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ⅳ.实验①、③所用氨水中的:①___________③(填“>”“<”或“=”)。(5)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的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A.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c(ClO-)=c(H+)-c(OH-)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效果差21、完成下列填空。(1)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___,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_______;(2)B元素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个伸展方向,原子核外有___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3)在下列物质中:①NH3②I2③CH4④Na2O2⑤H2O2⑥CO2⑦NaOH⑧CH3COONH4,既存在非极性键又存在极性键的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既存在σ键又存在π键的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既存在σ键又存在π键的离子晶体是________(4)1molNH4BF4含有___mol配位键,1mol[Zn(CN)4]2-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分析:A、反应是否自发进行需要用焓变和熵变温度来确定,△H-T△S<0,说明反应自发进行;B、铁生锈是发生了电化学的吸氧腐蚀;C、反应是否自发进行需要用焓变和熵变温度来确定,△H-T△S<0,说明反应自发进行;D、电解反应有的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有的是自发反应。详解:A、所有放热反应△H>0,但焓变和温度未知,所以不一定都是自发反应,选项A错误;B、铁生锈是发生了电化学的吸氧腐蚀,是自发进行反应,选项B正确;C、依据△H-T△S<0判断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反应,熵增的反应只能是△S>0,熵变和温度未知,所以不一定都是自发反应,选项C错误;D、电解反应可以是自发反应,也可以是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电化腐蚀的原理应用、电解原理的应用,注意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及能量变化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2、D【解析】“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是①破坏土壤结构②降低土壤肥效③污染地下水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故选D。3、C【解析】

A.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防止水进入试管发生试管炸裂,A正确;B.点燃乙炔气体时,必须先检验乙炔气体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B正确;C.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会污染下水道中的水造成污染,应该回收集中处理,C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可以防止暴沸,D正确;答案选C。4、C【解析】本题考查溶液中的有关计算。解析:设10%的氨水和50%的氨水各取VL,密度分别是ρ1、ρ2,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所以ρ2<ρ1,则混合后的氨水的质量分数:10%ρ1+50%ρ2点睛:解题时需要注意当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小的同溶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等体积相混,所得混合后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混合前的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平均值,反之亦然。5、D【解析】

A.可知PH=7时,溶液应该为中性,但是因为有Fe3+的存在,会因为水解作用而产生H+,使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中和Fe3+水解产生的H+,需要加入OH-,但是因为有Fe3+,所以加入OH-后,就会产生沉淀,所以Fe3+、NO、Al3+、Cl-不能大量共存;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CO能与酸反应,NH4+能与碱反应,不能共存;C.含有0.1mol·L-1Ca2+的溶液中SiO不能大量共存;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详解】A.可知PH=7时,溶液应该为中性,但是因为有Fe3+的存在,会因为水解作用而产生H+,使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中和Fe3+水解产生的H+,需要加入OH-,但是因为有Fe3+,所以加入OH-后,就会产生沉淀,所以Fe3+、NO、Al3+、Cl-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CO能与酸反应,NH4+能与碱反应,不能共存,故B错误;C.含有0.1mol·L-1Ca2+的溶液中SiO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正确;故本题选D。6、C【解析】A.该装置是电解池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该装置将光能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B.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3CO2+18H++18e-=C3H8O+5H2O,故B错误;C.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阴极,而电解池中氢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H+从阳极b极区向阴极a极区迁移,故C正确;D.电池总的方程式为:6CO2+8H2O2C3H8O+9O2,即生成9mol的氧气,阴极有6mol的二氧化碳被还原,也就是1mol的氧气,阴极有mol的二氧化碳被还原,所以被还原的二氧化碳为29.3g,故D错误;故选C。7、A【解析】

A.NaOH是离子晶体,其中H和O原子间为极性共价键,故A正确;B.Na2O2是离子晶体,但其中含有的是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无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C.CH3COOH是分子晶体,不是离子晶体,故C错误;D.MgCl2为离子晶体,结构中无共价键,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睛】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共价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8、B【解析】

A.根据题干,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不存在分子,属于原子晶体,故A正确;B.该晶体的空间最小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因此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有12个原子构成,故B错误;C.该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C-O共价键,所以C原子与C-O化学键数目之比为1:4,故C正确;D.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每个氧原子和2个碳原子以共价单键相结合,所以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2,故D正确。故选B。【点睛】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所以为原子晶体,和二氧化硅相似。最小环上的原子数、碳原子和C—O化学键数之比以及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都和二氧化硅相同。9、D【解析】分析:A项,HF分子间存在氢键,熔沸点HF>HCl;B项,Na、Mg、Al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项,键长越短,键能越大;D项,一般而言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硬度越大。详解:A项,一般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但HF分子间存在氢键,HCl分子间不存在氢键,熔沸点HF>HCl,A项错误;B项,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3,Na、Mg、Al原子的能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强,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项错误;C项,在分子中,两个原子间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C项错误;D项,一般而言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离子晶体的熔点越高、硬度越大,D项正确;答案选D。10、B【解析】

A项,FeCl3+3NH3·H2O=Fe(OH)3↓+3NH4Cl,故A错误;B项,由于还原性I->Fe2+,所以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首先与I-反应:Cl2+2I-=I2+2Cl-,故B正确;C项,过量的Fe与热浓硫酸反应,首先产生SO2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逐渐变稀,后来稀硫酸与Fe反应产生H2,生成的气体不能被烧碱溶液完全吸收,故C错误;D项,由于发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欲检验溶液中的,应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若加入Ba(NO3)2溶液,则不能排除的干扰,故D错误;答案选B。11、A【解析】

A、符合命名规则,故A正确;B、最长碳链为7个碳,命名为:2,5-二甲基庚烷,故B错误;C、取代基的位次和最小,应为2-甲基-2-丁烯,故C错误;D、3号碳上接了5个键,碳原子最多接4个键,故D错误;故选A。【点晴】烷烃命名要抓住五个“最”:①最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最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最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最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两端等距又同基,支链编号之和最小);⑤最简-两不同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12、C【解析】

A.CaCl2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应为,故A错误;B.Cl-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8,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乙烯是最简单的燃烧,其分子式为C2H4,故C正确;D.碳酸根离子为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则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32-+H2O⇌HCO3-+OH-,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①书写电子式时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阴离子及多核阳离子均要加“[]”并注明电荷,书写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时,不得使用“[]”,没有成键的价电子也要写出来。②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时首先要明确原子间结合顺序(如HClO应是H—O—Cl,而不是H—Cl—O),其次是书写结构简式时,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应该写出来。③比例模型、球棍模型要能体现原子的相对大小及分子的空间结构。13、D【解析】

根据HNO2和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推出HNO2的酸性强于CH3COOH,相同pH、相同体积时,稀释相同倍数,酸性强的pH变化大,即曲线II为HNO2的稀释曲线,曲线I为CH3COOH的稀释曲线,据此分析。【详解】A、根据HNO2和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推出HNO2的酸性强于CH3COOH,相同pH、相同体积时,稀释相同倍数,酸性强的pH变化大,即曲线II为HNO2的稀释曲线,曲线I为CH3COOH的稀释曲线,故A错误;B、b点pH小于c点,说明b点溶液中c(H+)大于c点溶液中c(H+),即溶液水的电离程度:c点大于b点,故B错误;C、HNO2的酸性强于CH3COOH,相同pH时,c(CH3COOH)>c(HNO2),即等体积、等pH时,与NaOH恰好中和时,CH3COOH消耗NaOH多,则此时,CH3COONa溶液中Na+含量较多,故C错误;D、c(HA)·c(OH-)c(A-)=c(HA)·c(OH答案选D。【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C,学生认为两种溶液的pH相同,体积相同,所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同,错选C,忽略了两种酸的酸性不同,根据图像,推出HNO2的酸性强于CH3COOH,即相同pH时,c(CH3COOH)>c(HNO2),然后分析。14、B【解析】

A.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说明溶液中还存在淀粉,淀粉可能部分水解,不能说明淀粉没有水解,故A错误;B.乙醇具有还原性,能被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绿色的Cr3+,故B正确;C.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解后溶液呈酸性,在酸性条件下,葡萄糖与银氨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错误;D.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表现了葡萄糖的还原性,故D错误;答案选B。15、B【解析】

混合物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说明二者互不相溶,结合物质的溶解性解答。【详解】A.乙酸和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应该是蒸馏,A错误;B.花生油是油脂,难溶于Na2CO3溶液,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B正确;C.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应该是蒸馏,C错误;D.溴易溶在苯中,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D错误。答案选B。16、B【解析】

A.羟基的电子式:,A错误;B.乙酸的分子式是C2H4O2,则实验式:CH2O,B正确;C.丙烯的球棍模型为,C错误;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错误。答案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SiNaPNHNO3NaOHNeF26四Ⅷd12【解析】

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由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x=2,A的原子序数为14,故A为Si,A、B、C同周期,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故B为Na,C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故C原子的3p能级有3个电子,故C为P,C、D同主族,故D为N,E是过渡元素,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则E为Fe。【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Si、B为Na、C为P、D为N;(2)非金属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P>Si,酸性最强的是HNO3,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最强,碱性最强的是NaOH;(3)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Ne,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故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F;(4)E为Fe元素,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故核电荷数是26,Fe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Ⅷ族,在周期表中处于d区;(5)D为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故氮气的电子式为:,该分子中有1个σ键,2个π键。【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元素推断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本题的突破点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推出A为Si,A、B、C同周期,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故B为Na,C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故C原子的3p能级有3个电子,故C为P,C、D同主族,故D为N,E是过渡元素,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则E为Fe。非金属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逐渐增大。18、Na<Al<Si<NNaCl为离子晶体,而SiCl4为分子晶体sp3V形1s22s22p63s23p63d104s1Cu3N【解析】

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C为Al;D单质的晶体可做半导体材料,则D为Si;E原子核外的M层中有两对成对电子,则E的价电子排布为3s23p4,其为S;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则A为N;化合物B2E为离子晶体,则B为Na。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B的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电子,则F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其为Cu。从而得出A、B、C、D、E、F分别为N、Na、Al、Si、S、Cu。【详解】(1)A、B、C、D分别为N、Na、Al、Si,由于N的非金属性最强,且原子轨道半充满,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Si次之,Na最小,从而得出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a<Al<Si<N。答案为:Na<Al<Si<N;(2)B的氯化物为NaCl,离子晶体,D的氯化物为SiCl4,分子晶体,由此可得出熔点NaCl比SiCl4高的理由是NaCl为离子晶体,而SiCl4为分子晶体。答案为:NaCl为离子晶体,而SiCl4为分子晶体;(3)A的简单氢化物为NH3,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数为4,采取sp3杂化,E的低价氧化物为SO2,S原子发生sp2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是V形。答案为:sp3;V形;(4)F为Cu,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1,N、Cu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中,空心小球的数目为8×=1,黑球的数目为12×=3,N显-3价,则Cu显+1价,由此得出其化学式为Cu3N。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Cu3N。【点睛】计算晶胞中所含微粒数目时,应依据微粒在该晶胞中的位置及所占的份额共同决定。如立方晶胞,微粒位于顶点,则该微粒属于此晶胞的份额仅占八分之一;微粒位于棱上时,由于棱属于四个晶胞,则该微粒属于此晶胞的份额仅占四分之一。19、Cl2+2Br-=2Cl-+Br2将溴从蒸馏烧瓶A中吹出SO2+2H2O+Br2=H2SO4+2HBr吸收未反应完的Cl2、Br2、SO2等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空气蒸馏萃取分液不合理,氯水可能过量【解析】

(1)要想使溴离子变成溴单质,则加入的a能和溴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溴单质,氯气能和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Br-=2Cl-+Br2,故答案为Cl2+2Br-=2Cl-+Br2;(2)溴易挥发,升高温度促进其挥发,所以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吹出Br2,故答案为将溴从蒸馏烧瓶A中吹出;(3)使溴蒸气转化为氢溴酸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可知气体b为SO2,发生的反应为Br2+SO2+2H2O=2HBr+H2SO4,故答案为Br2+SO2+2H2O=2HBr+H2SO4;(4)氯气不可能完全反应,氯气和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单质,未反应的二氧化硫、氯气和溴都有毒,不能直接排空,且这几种物质都能和碱反应,所以C装置是尾气处理装置,可知C的作用为吸收未反应的Cl2、Br2和SO2,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Cl2、Br2和SO2,防止污染空气;(5)①根据溴的沸点是59℃,水溶液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方法从该混合液中分离出溴单质,故答案为蒸馏;②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向混合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后放出下层液体,这种方法叫萃取和分液,故答案为萃取分液;(6)过量的氯水也能够将碘化钾氧化生成碘单质,导致溶液变蓝,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溴离子,故答案为不合理;过量氯水也能氧化碘化钾。20、FNaOH2Cl-+2H2OH2↑+Cl2↑+2OH-10-5>c(NH4+)>c(Cl-)>c(OH-)>c(H+)>C【解析】

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离子在阳极(E极)失去电子生成氯气,水电离的H+在阴极(F极)得电子生成氢气,同时生成OH-,离子方程式是2Cl-+2H2OH2↑+Cl2↑+2OH-.【详解】(1)由装置图中氯气和氢气的位置判断,生成氢气的极为阴极,水电离的H+在阴极得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浓度增大,溶液A为氢氧化钠溶液,故溶质为NaOH.(2)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Na+向F极移动,在F极水电离的H+得电子生成氢气,破坏水的电离平衡,OH-浓度增大,溶因此液A为氢氧化钠溶液,故溶质为NaOH;(3)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氯气,水电离的H+在阴极得电子生成氢气,同时生成OH-,离子方程式是2Cl-+2H2OH2↑+Cl2↑+2OH-;(4)ⅰ.从第①组情况分析,生成了氯化铵溶液,铵离子水解,溶液显示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是水电离的,故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5mol·L-1;ⅱ.从第②组情况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