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课件第五章详解_第1页
实验心理学课件第五章详解_第2页
实验心理学课件第五章详解_第3页
实验心理学课件第五章详解_第4页
实验心理学课件第五章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心理学课件第五章详解演示文稿2023/5/51目前一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优选)实验心理学课件第五章2023/5/52目前二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从信息加工角度来说,刺激-反应的过程是个体识别刺激、反应准备(反应选择与组织)以及反应执行的过程。研究表明,人类对特定的刺激做出特定的动作或反应前,大脑内部有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这种在未反应前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称作心理潜伏期。一般说来,心理潜伏期是通过反应时来测量的。反应时因此可定义为触发反应的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的时间间隔。在复杂任务中,心理潜伏期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23/5/53目前三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刺激识别反应选择反应组织反应执行反应准备心理潜伏期心理潜伏期阶段模型刺激识别阶段(stimulusidentification)选择反应阶段(responseselection)反应组织阶段(responseprogramming)反应执行阶段(responseexecution)反应潜伏期2023/5/54目前四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二、反应时间研究的简史

1796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公案;Brandly的眼耳法(1820年)、人差方程(personalequation);1850年Helmholtz运用反应时间来测定神经传导速度;1868年,Donders发明分离反应时间的实验(反应时间的相减法),分离出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1879年及以后,冯特及其学生对反应时间进行了系列研究。其中,Cattell揭示了选择反应时长于简单反应时的原因——在反应的准备上不同;2023/5/55目前五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认知心理学兴起。认知心理学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把这些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而任何过程都需要时间,因而可利用反应时间这一客观指标,来对加工过程进行研究,以揭示信息加工过程和信息加工的各个阶段。例如,运用反应时间相减法,安排两种作业A和B,其中A包含B所没有的某个特定心理过程,而在其他方面相同,那么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间之差就是那个特定的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2023/5/56目前六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1969年,Sternberg在相减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法。相加因素法假定,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所需时间的总和。2023/5/57目前七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由于反应时间的相减法和相加因素法都不是直接测得某一特定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而是要通过间接的比较才能得到,并且相应的加工阶段也要通过严密的推理才能被发现。因此,Hamilton等(1977)、Hockey等(1981)发展了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开窗”实验。Meyer等(1988)速度-准确率分解技术(speed-accuracydecomposition,SAD)2023/5/58目前八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第二节反应时间的测定方法一、减法法测DondersABCofreactiontime或Dondersthreecomponents逻辑思想: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之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2023/5/59目前九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B反应时间choicereactiontime基线时间辨别时间基线时间辨别时间选择时间辨别时间基线时间选择时间辨别时间基线时间A反应时间baselinetimeC反应时间identificationreactiontime

辨别时间=C-AC反应时间选择时间=B-CSSRSSSRRR2023/5/510目前十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运用减法法测的典型实验库伯和谢泼德运用减法法测实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Mentalrotation仅凭心理操作不靠实际操作将所知觉的对象予以旋转,从而获得正确知觉经验的心理过程。2023/5/511目前十一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心理旋转实验2023/5/512目前十二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心理旋转实验结果2023/5/513目前十三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Posner等的短时记忆编码实验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Posner等(1990)给被试并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者看,或者中间插进短暂的时间间隔,要被试者指出这一对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作出反应,记下反应时。2023/5/514目前十四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读音和书写方法一样AA读音相同而写法不同

Aa同时呈现继时呈现AAAa2023/5/515目前十五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结果在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AA对的反应时小于Aa对;随着两个字母的时间间隔增加,AA对的反应时急剧增加,但Aa对的反应时则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并且AA对和Aa对的反应时的差也逐渐缩小,当时间间隔达到2秒,这个差别就很小。2023/5/516目前十六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短时记忆信息的视觉编码证明2023/5/517目前十七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句子-图画匹配实验(Clark&Chase,1972)方法:给被试看一个句子,紧接着再看一幅图画,如“星形在十字之上,”,要求被试尽快地判定,此句子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图画,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实验条件:变量1—介词(之上、之下)变量2—主语(星形、十字)变量3—陈述方式(肯定、否定)实验假设: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前时,这种句子和图画匹配任务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2023/5/518目前十八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实验假设第一个阶段是将句子转换为其深层结构,而且对“之下”的加工要长于对“之上”的加工(参数a),对否定句的加工要长于对肯定句的加工(参数b);第二个阶段是将图画转换为命题,并常有前面句子中所应用的介词(“之上”或“之下”);第三个阶段是将句子和图画两者的命题表征进行比较,如果两个表征的第一个名词相同,则比较所需的时间比不同时为少(参数c),如果两个命题都不含有否定,则比较所需的时间比任一命题含有否定时为少(参数d);最后的阶段为作出反应,其所需的时间被认为是恒定的(参数t)。2023/5/519目前十九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减法法评价减数法的反应时间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加工)阶段,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这种实验在原则上是合理的,在实践上是可行的。认知心理学也正是应用减数法反应时间实验提供的数据来推论其背后的信息加工过程的。减数法也有其弱点:使用这种方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任务引起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心理过程有精确的认识,并且要求两个相减的任务中共有的心理过程要严格匹配,这一般是很难的。这些弱点大大限制了减数法的广泛使用。2023/5/520目前二十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二、什么是相加因素法?在20世纪,Sternberg(1969)发展了唐德斯的减数法反应时间,提出了加法法则,称之为加因素法(additivefactorsmethod)。这种实验并不是对减数法反应时间的否定,而是减数法的发展和延伸。加因素法反应时间实验认为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2023/5/521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加因素法反应时间实验的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互相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这样,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的实验,从完成作业的时间变化来确定这一信息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因此,重要的不是区分出每个阶段的加工时间,而是辨别认知加工的顺序,并证实不同加工阶段的存在。加因素法假定,当两个实验因素影响两个不同的阶段时,它们将对总反应时间产生独立的效应,即不管一个因素的水平变化如何,另一个因素对反应时间的影响是恒定的。这样称两个因素的影响效应是相加的。加因素法的基本手段是探索有相加效应的因素,以区分不同的加工阶段。2023/5/522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3174存储期A、呈现记忆集如:B、被试将这个记忆集纳入短时记忆检索期A、呈现检测数字16B、反应“有”“无”测试项目的质量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测试项目编码顺序比较决策反应组织识记项目编码反应时间2023/5/523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结果2023/5/524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斯顿伯格在完成了上述实验后提出,加因素反应时有二个特点:(1)实验者可以通过操作变更阶段的持续时间,完成这项工作的自变量就称之为因素,当然,因素可以不只是一个;(2)在这些因素中又可分为二类:一类为影响反应时间的附加因素,亦为非交互作用的因素,这类因素称之为影响反应的附加因素,另一类因素为影响同一阶段的因素,这类因素为交互作用的因素。因此,斯顿伯格认为,一旦找到交互作用和附加因素的模型,心理学家也就揭示了加工阶段是怎样相关的。2023/5/525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相加因素法评价加因素法的弱点是,它的基本前提是人的信息加工是系列加工,这一点受到很多心理学家的质疑。因为加因素法反应时实验是以信息的系列加工而不是平行加工为前提的,因而有人认为其应用会有很多限制。更为直接的问题是关于加因素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即能否应用可相加和相互制约的效应来确认信息加工的阶段。Pachella(1974)指出,两个因素也许能以相加的方式对同一个加工阶段起作用,也许能对不同的加工阶段起作用并且相互发生影响。还有人指出,加因素法反应时实验本身并不能指明一些加工阶段的顺序,在这个方面,它极大地依赖于一定的理论模型。2023/5/526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三、开窗实验(openwindowexperiment)反应时间实验的一种新形式,与加、减法反应时实验均有相同之处。加法和减法反应时实验难以直接得到某个特定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而要间接地通过比较才能得到,而且该加工阶段也要通过严密的推理才能被确认。如果能够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而且也能够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那就好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了。这种实验技术称之为“开窗”实验。2023/5/527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开窗实验Hamilton(1977)和Hockey(1981)的字母转换实验:方法:给被试呈现1~4个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F+3”、“KENC+4”等,当呈现“F+3”时,要求被试说出英文字母表中F后面第三个位置的字母即“I”。换句话说,“F+3”即将F转换为I,而“KENC+4”的正确回答是“OIRG”,但这四个转换结果要一起说出来,凡刺激字母在一个以上时,都应如此,只作出一次反应。2023/5/528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KENC+4”实验的具体过程四个字母一个一个地继时呈现,由被试者按键自行控制,被试者第一次按键就可以看见第一个字母K,同时开始计时,接着被试者按照要求作出声转换,说出LMNO,然后再按键看第二个字母E,再作转换。如此循环直至四个字母全部呈现并作出回答,计时也随之停止。出声转换的开始和结束均在时间记录中标出来。2023/5/529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根据这种实验的反应时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完成字母转换作业的三个加工阶段:(1)从被试者按键看到一个字母到开始出声转换的时间为编码阶段,被试对所看到的字母进行编码并在记忆中找到此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2)被试按规定进行转换所用的时间即为转换阶段;(3)从出声转换结束到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为贮存阶段,被试将转换的结果贮存到记忆中,有时还须将前面的转换结果加以复述和归并。

2023/5/530目前三十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Hamilton&Hockley(1977,1981)的字母转换实验看见第一个字母出声转换将转换结果储存看见第二个字母编码阶段转换阶段贮存阶段反应时:第一个字母加工被试按键开始转换转换结果被试按键2023/5/531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开窗法评价这种“开窗”实验的优点是引人注目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可能在后一个加工阶段出现对前一个阶段的复查,贮存阶段有时还包含对前面字母的转换结果的提取和整合,并且它难以与反应组织分开来。2023/5/532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四、反应速度与准确性权衡

(speed-accuracytradeoff)问题Fitts(1966)的实验2023/5/533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Theios(1975):刺激呈现的概率与反应时的关系反应时部分地依赖于错误率,需把速度和准确性都考虑为因变量。从实验设计角度考虑,涉及到多因变量问题。当个自变量水平上的错误率保持恒定时,反应时称为单一因变量。2023/5/534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速度-准确率权衡范式反应速度与准确率的权衡现象(SAT):被试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权衡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率的标准来指导自己的反应。一般而言,被试可以在充分准备情况下反应,也可在准备不充分情况下反应。前者被试因其能提取全部与刺激有关信息而作出反应,因此,准确率总是很高,速度很慢。后者,因没有足够时间或不允许被试去提取全部与刺激有关的信息,此时,被试还可利用在加工阶段初期积累的部分信息,或不同于上述完全加工信息的加工方式(如猜测加工)去反应。而对这种不完全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可获的信息加工的最初阶段的加工特性。2023/5/535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速度-准确率权衡范式速度-准确率权衡实验范式:在对反应时实验和SAT现象的研究过程中,利用SAT现象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反应时实验的新的反应时实验范式——速度准确性权衡范式即SAT范式2023/5/536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速度-准确率权衡实验范式在SAT实验中,通过控制被试作出反应的时间长短来作为实验自变量,测定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反应准确率。然后以反应时为横坐标,以反应准确率为纵坐标,可得到一条速度与准确率权衡曲线。举例:用反应信号法进行再认实验反应信号法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在刺激呈现后的不同时间间隔内出现一个信号(如声音),要求被试觉察到这一信号后就迅速对刺激作出反应,不一定要求准确,允许被试猜测。2023/5/537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SAT程序的主要原理以被试的加工时间作为要控制的实验自变量,测量出在各种时间条件下的反应准确率,在一个以加工时间为横坐标,以反应辨别力为纵坐标的坐标图中运用函数模型对这些反应速度与准确率权衡过程的数据(包括加工时间和准确率)进行拟,作出辨别能力随着加工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一方面能精确地建立反应速度和准确率的联系,另一方面能让研究者了解信息加工动态的全过程。2023/5/538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图4-4是一条用反应信号法进行再认实验的SAT权衡曲线。在曲线上,可以找到在各种反应时间下的反应准确率(d′)。曲线中,可以用3个参数来描述SAT现象。I表示截距,反映了辨别能力达到随机水平(d′=0)时的经历的加工时间。R表示准确率随反应时(RT)的变化而变化的速率,描述了辨别能力从随机水平(d′=0)增长到渐近线水平的速率,是加工速度的一个指标。A表示准确率的渐近值,反映了当加工时间有足够长时的最高辨别能力水平,被试的辨别能力到达渐近线后就不会随着加工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时和准确率之间的权衡关系在加工早期是很显著的。当接近或达到A值后,随反应时得延长,准确率变化很小。2023/5/539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MCElree和Carrasco的SAT程序实验在SAT程序实验中的仪器,刺激呈现,实验程序和被试与传统的实验程序是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传统的RT程序实验中,被试是要求尽可能快速而准确地作反应;在SAT程序实验中,被试的加工时间被作为自变量而加以控制,被试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反应。控制被试加工时间的方法是:当刺激呈现后就会出现一个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是210,300,450,600,750,900或2000ms。这7个时间间隔中的一个时间间隔结束后马上呈现一个50ms的声响,被试要求在声响呈现后的300ms之内作反应。所有声响呈现前的时间间隔都是随机的,而且出现的次数相等。在这个实验中搜索集(记忆集)的大小有三种:4,10,与16个。实验的结果也是记录加工时间与准确率。控制了被试的加工时间,成为解决传统的RT程序的缺陷的关键。2023/5/540目前四十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对SAT程序的简单评价SAT程序克服了传统RT程序的局限,使反应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的现象得以处理,反映信息加工动态的全过程。有时根据传统RT程序的实验结果所作的结论易受争议,这时应用SAT程序进行验证,有使争议得以缓解的作用。当要考察加工速度问题时,使用SAT程序的指标比使用传统RT指标更明确,更全面。这些反映了SAT程序的优越性,而这种程序还随着研究的实践而发展。2023/5/541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反应时间的速度-准确率分解技术传统反应时实验是在所有的加工过程已经完成之后的,速度已准确率的单个结果;速度与准确率权衡范式能测得在刺激呈现后关于速度与准确率的多个结果,特别是对加工开始的最初几百毫秒也能加以测量,因此它比反应时实验更具优越性。然而它不能验证信息加工是连续性质的还是离散性质的。Meyer等(1987、1988)的速度与准确率分离技术(SAD技术)。2023/5/542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SAD技术SAD技术由两部分组成:滴定的反应时程序(TRT程序)平行精细的猜测模型(PSG模型)2023/5/543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TRT(滴定反应时)程序滴定法: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滴定分析是通过滴定来实现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滴定过程中,使用的已知准确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被滴定的溶液叫做试样溶液。当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组成的反应恰好完全时,即为反应的理论终点。滴定分析法是基于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它们的量之间存在的一定数量关系,利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来计算被测物质含量的一种方法。2023/5/544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TRT(滴定反应时)程序TRT程序包括两类实验:①普通实验,在实验中要求被试在保证准确率的情况下尽快反应;②信号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在刺激呈现后的不同时间间隔内出现一个信号(如声音),要求被试觉察到这一信号后就迅速对刺激作出反应,不一定要求准确,允许被试猜测。2023/5/545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2)平行精细的猜测模型PSG模型假定有两个平行的加工过程:①正常加工过程②猜测加工过程这两个加工过程是平行的、互不干涉的。两个过程相互竞争。2023/5/546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Pashler(1989):注意分散实验在由6个实验组组成的系列研究中,Pashler采用了经过修正的唐德斯B反应时任务。其中一个重要修正是刺激S1和S2不是同时呈现的,而是在两个刺激的呈现之间有一个短暂的延迟。S1和S2的呈现间隔称之为刺激呈现的异步性(stimulusonsetasynchrony,SOA)。其程序示意如下:R2S1S2R1时间SOAHerman&Kantowitz(1970)研究表明,当SOA变短时,对S2的反应时增加,即在SOA的长度和对S2的反应速度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这一现象称为心理不应期(psychologicalrefractoryperiod),要使R2反应中的各种活动不至于落在不应期,两个刺激需有足够长的延迟。2023/5/547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Pashler实验4的结果S1为声音,R1为被试左手按键反应;S2为呈现的数字,R2为被试对数字作出口头报告,即在8个数字中说出最大的数字。该实验说明了心理研究中采用多行为度量的重要性。这里,仔细选择多因变量,促进对心理不应期的理解。2023/5/548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五、反应时研究的新进展序列反应时(serialreactiontime,SRT)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associationtest,IAT)2023/5/549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序列反应时序列反应时范式是尼森()和比勒姆(P.Bullemer)于1987年提出的。SRT的基本程序和原理反应时为指标,整个实验过程十分类似一个选择反应时实验:处于不同空间位置的视觉刺激分别对应不同的反应键,每次呈现一个视觉刺激,被试按相应键尽快予以反应,该刺激随即消失,短暂的时间间隔后出现下一个视觉刺激。特点:整个实验中刺激的呈现序列是有规律的。2023/5/550目前五十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序列反应时实验示例一般分学习和测验两个阶段。在学习阶段,被试需要对刺激物在屏幕上的出现位置(一般将屏幕分成垂直或类似坐标系的四部分)进行选择反应时作业,指导语仅告诉他们要尽快作出反应而又要保证正确率,而实际上刺激的出现位置根据一定的规律组成刺激序列,并按照这种规律重复呈现。在学习阶段的后期,呈现一些伪随机序列(pseudorandomsequence,不同于真正的随机序列,和规则序列有部分类似但在某些方面又有差异),观察反应时是否会出现显著增加。2023/5/551目前五十一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两者的差值作为间接测量的指标。测验阶段要求被试报告其在学习阶段是否注意到刺激的呈现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律以及这些规律是什么等问题,并进行再认或预测作业,以考察被试对任务是否有外显的学习。这是关于学习效应的直接测验。如果反应时在学习过程中伪随机序列出现前后有显著差异,而被试在测验阶段的直接测验中又没有表现出外显学习的迹象,就说明出现了外显和内隐的分离,由此可以判断有内隐学习存在。2023/5/552目前五十二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在尼森和比勒姆(1987)的实验中,屏幕从左到右依次被设定为位置1、2、3、4,每个位置都对应着一个按键。视觉刺激是一个形状图形(*),并按固定的位置序列(4-2-3-1-3-2-4-3-2-1)呈现。一般说来,固定序列循环6~10次构成一个组段。在实验前,被试只被告知将要进行的是反应时测试,他们不知道在任务中刺激是按某个固定但不明显的模式依次呈现的。主试会在多次重复该固定位置序列的情况下(通常是8—12个组段)插入一个随机的位置序列,之后再恢复固定的位置序列。2023/5/553目前五十三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SRT对内隐学习的揭示符合减数法的基本逻辑:反应时的差异对应着心理过程的差异。在SRT实验中,对固定序列和随机序列的反应都是对同样刺激的同样规则的选择反应任务,因此两者的反应时差异只可能说明,被试在固定序列中作出选择反应的心理过程被易化了。即对固定序列中的目标刺激做出反应相对容易,从而使反应时缩短;而对于随机序列,选择反应的心理过程没有易化,反应较为困难,因此反应时相对较长。2023/5/554目前五十四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结果发现,尽管被试没有意识到序列规则的存在,其反应时还是会随着固定序列的重复而逐渐下降,但这并不一定代表被试对序列规则发生了学习,因为反应动作的练习效应也是可能的解释。研究者必须比较被试对固定序列和对随机序列的反应时。当后者的反应时要显著大于对前者的时,才说明序列学习发生了。2023/5/555目前五十五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内隐联想测验是由格林沃尔德(Greenwald)在1998年提出的基本程序和原理基本程序: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计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之间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原理:依据减数法的原理,反应时的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加工过程,反应时越长,心理加工过程越复杂。2023/5/556目前五十六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格林沃德(1998)的花-虫IAT(Flower-InsectIAT)2023/5/557目前五十七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内隐联想测验基本实验程序呈现概念词(conceptwords)的样例,要求被试尽快地进行辨别归类,由系统记录反应时;对属性词(attributivewords)样例进行归类反应;联合任务1,要求被试对概念词与属性词的联合作出反应,由于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相容的和不相容的,通常在IAT实验中设置两个联合任务——相容联合任务和不相容联合任务。对联合任务1进行测试;为了配合联合任务2的实施,交换左右键反应的内容,再次要求被试对概念词样例进行反应;联合任务2,和联合任务1的反应内容正好相反;对联合任务2进行测试。2023/5/558目前五十八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数据处理步骤(1)只选取两个测试阶段的数据;(2)删除联合任务测试中的前两次试验,即表4-4第4步和第7步中第1、2次试验数据;(3)将短于300ms的反应时记为300ms,长于3000ms的反应时记为3000ms,不对错误试验的反应时进行任何处理,也不删除任何极端被试的数据;2023/5/559目前五十九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4)对反应时进行自然对数转换;(5)求两个测试阶段反应时的均值;(6)相容和不相容联合测试反应时均值相减即为所求得IAT效应。2023/5/560目前六十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评价:反应时差异如何才算反映态度?格林沃德和诺塞克(Greenwald和Nosek,2003)对传统的IAT数据处理法进行了分析,发现它未考虑到速度-准确性权衡(speed-accuracytradeoffs)、反应极值(extremeresponsevalue)和老年人的反应迟缓(age-relatedslowing)等因素。基于此,他们提出了衡量IAT数据处理法好坏的几个标准:2023/5/561目前六十一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1.内隐测验和外显测验的相关,即IAT效应和被试外显态度分数间的相关,由于IAT和外显测验的共同元素是概念间的联系强度,所以内隐和外显测试间的高相关表示IAT结构效度高;2.IAT效应和简单反应时间的相关:IAT效应与简单反应时间的相关应尽可能低;2023/5/562目前六十二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3.内部一致性:这是从测量的角度,对作为测量工具的IAT所提的信度要求。4.对所测量的对象的敏感性:5.抵制两个联合任务呈现先后顺序影响的能力。2023/5/563目前六十三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IAT的各种变式Go/NO-Go联想测验(Go/NO-GoAssociationTest,简称GNAT):Nosek等介绍了GNAT实验程序,GNAT吸收了信号检测论的思想,实验中包括目标刺激(信号)和分心刺激(噪音),如目标概念(水果)和积极评价(好)作为信号,将目标概念(臭虫)和消极评价(坏)作为噪音,当呈现水果和好时被试揿空格键做出反应(称为Go),当呈现臭虫和坏时被试不做出反应(称为No-Go)。GNAT包括两个实验阶段,在阶段1中,被试对目标概念(水果)与属性概念(好)做出反应,对臭虫和坏则不做出反应,在阶段2中实验者对目标概念(水果)和属性概念(坏)做出反应,对臭虫和好不做出反应

。2023/5/564目前六十四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GNAT的数据处理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辨别力指数d’为指标,将正确的”Go”反应视为击中率,将不正确的”Go”反应视为虚报率,将击中率和虚报率转化为Z分数后,其差值即为d’分数;然后对两个阶段的d’分数进行比较。假如任务1中的d’比任务2中的d’高,则说明被试对花朵持有积极的态度,反映了被试对花朵的内隐偏好。2023/5/565目前六十五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IAT的变式外在情感性Simon任务(ExtrinsicAffectSimonTask,简称EAST):霍福尔(Houwer,2001)设计了一项典型EAST实验,实验材料为5个消极名词、5个积极名词、5个消极形容词和5个积极形容词。2023/5/566目前六十六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实验有两种条件,一为词汇以白色呈现,此时出现的词都为形容词,要求被试对词义做出反应,即对积极形容词(如:kind)按P键(积极反应),对消极形容词(如:hostile)按Q键(消极反应);二为词汇以彩色出现,此时出现的词都为名词,要求被试对词的颜色作出反应,即一半被试对绿色词,按P键,对蓝色词按Q键,而另一半被试对蓝色词,按P键,对绿色词按Q键。只记录被试对名词的反应时和错误率。2023/5/567目前六十七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EAST与IAT的区别IAT效应的计算依赖于两个联合任务反应时均数之差,而EAST则是要比较被试在同一任务的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行为差异,因此,对于EAST而言,被试很难将任务的要求进行简化或重新编码,EAST的实验设计能有效控制被试有意识重新编码对IAT效应的影响。其次,由于EAST只要求个体完成一个任务,从而有效避免了IAT中任务顺序对IAT效果的影响。较之IAT,EAST的另一个优点还在于它可应用于对多个态度对象的评价。2023/5/568目前六十八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第三节影响反应时的因素一、刺激变量对反应时的影响:刺激的不同类型、刺激的强度、刺激的复杂程度和刺激的呈现方式。刺激类型对反应时的影响感觉通道反应时间(ms)触觉117-182听觉120-182视觉150-225冷觉150-230温觉180-240嗅觉210-300味觉308-1082痛觉400-1000味觉刺激反应时间(ms)咸/饱和氧化钠溶液308甜/饱和甘蔗溶液446酸/稀薄柠檬酸536苦/奎宁饱和溶液10822023/5/569目前六十九页\总数七十六页\编于十点刺激强度对反应时的影响lgIRT(ms)lgIRT(ms)040241390.231651300.428161240.624971180.82188112119391112161101103148刺激强度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物理强度,也包括其它类似的刺激如视觉刺激的光强、空间面积、时间久暂以及两个以上刺激的累积。2023/5/570目前七十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