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读课标把握核心素养“三性”论文_第1页
深入研读课标把握核心素养“三性”论文_第2页
深入研读课标把握核心素养“三性”论文_第3页
深入研读课标把握核心素养“三性”论文_第4页
深入研读课标把握核心素养“三性”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深入研读课标,把握核心素养“三性”阮镇(池州市青阳中学,ahrz120@126.com)摘要:作为课程目标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在深入研读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其内隐性、综合性和导向性。基于真实情景下的深度学习,依靠学习任务群的积极实施,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关键词:课程标准内隐性综合性导向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凝练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可视为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动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社会要求的变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单纯学习人类的共同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应该具有建构知识的能力,即根据需求的变化探索新知识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其二,学习科学的发展。学习科学的发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分析自身学习的心理过程,依据社会建构理论,学习是基于情境识别的原有经验结构化。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选择合理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才真实发生。 其三,变革经验的反思。“三维目标”期待在教学中统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但这一期待并未在教学实践中成为现实。立足原有的实践经验,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凸显了课程目标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作为课程目标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关注其内隐性、综合性和导向性。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隐性

“核心素养不是人类行动本身,而是个体行动背后的内在品质,是对个体相关的知识、能力、品格及价值观念的整合。”①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教学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②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是人的内在品质,这些内在品质需要借助外在的行为动作发展、提高,外在的行为动作需要确定具体的活动类型及情境。 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母语的建构与应用是语文课程独特的课程素养,也是其他要素的基础。只有这一项是唯一或主要属于语文的。它和思维是什么关系?任何学科都要培养思维能力与品格,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思维的外化形式,一切学科培养思维能力都要以语言为载体。所以,语文培养思维是最根本的,是实施其他学科教育的基础,它覆盖一切教育内容,也与任何学科结成联盟。任何学科都包括文化,尤其是历史和艺术,但语文学科是以口语和书面语来负载文化信息的,语言文字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基础工具,而且自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事象,当代文化生活的建构更是语文课程必须关注的实践课题,如果我们把审美界定为正确的价值取向,任何学科都面对审美问题,文学与艺术是审美的专门化。语文审美是针对言语作品的审美,在这一点上,语文和艺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术具有分工的关系。但是,语言在表达美感的普遍性方面,也是其他艺术无法取代的。”

以上文字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关系——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需要综合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整体发展的基础,也是语文学科独有的能力要求。因此,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不可能单个要素逐个发展,而是在整体上综合推进。综合推进的过程中各个要素不是平均用力,而是在不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侧重不同的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语言材料的积累形成的语感,一是学习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即语理。从语感到语理,需要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运用经验,在此基础上建构相关的语言运用规律,进而理解和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凭借积累形成语感,借助整合探究语理,都需要在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真实的交流发生。语理不是通过讲授和训练获得的,而是学生在自主梳理语言运用经验,探索语言运用规律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思维发展与提升需要学生能够做出直觉的判断,捕捉瞬间产生的灵感,通过联想与想象提升形象思维和直觉判断的能力;需要通过实证与推理引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通过批判与发现实现学生批判性思维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价值,提高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与灵活性。审美鉴赏与创造强调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以此帮助学生发展对美的感知能力、欣赏和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学习文学作品创造美、表达美的途径与方式,进而学会用语文的方式表现美,用语文的方式创造美。文化传承与理解首先强调意识与态度,即用什么样的意识和态度选择与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包容与借鉴外来文化,怎样关注与参与当代文化。语言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文化的熏陶,有助于文化理解的深入和文化认同的增强,进而文化修养得以丰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得以形成。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细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化为高中语文课程的12条具体目标,这12条具体目标构成了高中语文课程以核心素养为纲的目标系统,解决了文本为纲的散乱,规避了知识为纲的机械,弥补了行为训练为纲“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缺失,强调以学习情境中的语文活动为主线,统整文本、知识和行为训练。怎样实现这样的目标定位?需要依靠学习任务群的实施。学习任务群是大单元的整体设计,是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是立足积极言语实践活动的学习主题,在教学导向上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规定学习内容,增强语文课程的科学性

“指望语文教材内容的变革,前提是假设有语文课程内容、有确定的语文课程内容、有正确的语文课程内容、有与目标相一致因而能够形成目标能力的语文课程内容。”

韩雪屏教授曾尝试建构语文课程内容的框架,提出“言语过程的基本规律”“言语行为策略和实践活动”“言语成品的经验内涵”“经典选粹与文化常识”四个要点。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改变了语文课程内容建构的思维方式和基本路径,学习任务群体现出近年来学界对语文课程内容的研究成果,18个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人文主题,实现了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的统整,“语文课程内容只是预设学生需要经历的语言实践活动给情境体系及其在具体情境中需要完成的若干任务,学生将围绕这些学习任务群,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事实和过程并发现问题,培养对问题的敏锐意识和探究意识,追求思维创新和表达创新、发展语文核心素养”1。 (二)组合学习要素,促进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落实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一要具有‘任务’意识,善于将学习内容‘任务化’;二要增强‘整体’意识,用任务群的整体目标统摄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三是提高‘统筹’能力,恰当处理不同任务群之间的关系”。学习任务群涉及的言语实践活动并非“原生态”的语文生活,而是基于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立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过程筛选出来的教学形态中的言语实践活动。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所学的语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学习内容综合体现,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提高整体推进,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融为一体。具体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到教学中,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总是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中实现,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分析理解、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发展。 (三)强化自主学习,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学习任务群在能力要求上,充分体现出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所谓学科能力,通常有三个含义:一是学生掌握某学科的一般能力,二是学生在学习某学科时的智力活动及其有关的智力与能力的成分;三是学生在学习某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一种学科能力的构成,应该从相关的三个方面来分析:某学科的一般能力是这种学科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一切学科能力都要以概括能力为基础;某学科能力的结构,应有思维品质参与。”@同步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需要在实践性的课程中搭建各种能力发展的平台。例如“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为“选择阅读简明易懂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文论、著作(节选),领会不同领域科学与文化论著的内容、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撰写内容提要和读书笔记,学习体验概括、归纳、推理、实证等科学思维方法,把握科学与文化论著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精练等特点”。这一目标定位涉及阅读科学与文化论著的特殊能力“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涉及一般的语文学习能力“撰写内容提要和读书笔记”;还涉及学生完成这一任务群需要的学习能力“概括、归纳、推理、实证”,以及学习策略——关注科学与文化论著的观点、逻辑和语言特点。孟德斯鸠认为典型是最普遍最有代表性的东西的集合,学习任务群在能力要求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普遍特征,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四)选择特定情境,提高语文学习的参与性

任务群中的“任务”,跟真实的语言运用联系,即学生在学语言的过程中用语言,在此过程中提升素养。学生用语言写汇报,需要先做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按照一定的格式呈现;学生撰写评论,需要在不同的资料中形成观点,选择最为精简有力的材料证明观点;要做一次演讲,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对象,使用能够达成演讲目的的语言方式。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语文的任务,用这个任务引领学生的语文学习。语文教学改革是一场春风,她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契机与转向,作为一线教2022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师,需要深入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本次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必将带来语文教学新的生机与活力。参考文献

①杨向东《从核心素养看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测量与评价》,2018年第1期。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2版,第4页。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2版,第5页。④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中学语文教学》,2016年第11期。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2版,第5~7页。⑥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