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_第1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_第2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_第3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_第4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导学设计导学设计应用示例应用示例当堂检测当堂检测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新知梳理新知梳理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页。导学设计[情景展示]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探究点一胚胎发育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2页。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问题探究]你知道胚胎发育过程吗?[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3页。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归纳提升]胚胎附着在子宫壁后,继续发育。在受精后的第2周,出现了一层将胚胎包裹起来的羊膜,并逐步发育成一个充满了羊水的羊膜囊,胚胎悬浮在羊水中,能减少震动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到了第3周,胎盘出现,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可从母体不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受精卵在子宫里经过9个多月的生长发育,形成成熟的胎儿。[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4页。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情景展示]探究点二分娩与养育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5页。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问题探究]你想知道妈妈分娩婴儿的过程吗?

[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6页。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归纳提升]妈妈分娩的整个分娩过程分为宫口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分娩后几秒钟,婴儿就会哭或咳嗽。这种行为能除去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并促使呼吸系统工作,从而获得氧气。[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7页。新知梳理●一胚胎的发育受精的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命的起点。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一方面进行___________,另一方面沿输卵管下移,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壁上,即怀孕了。胚胎发育的场所:_________。胎儿的营养:主要通过_______和_______由母体提供,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_______和_______进入母体的血液,最后由母体的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输卵管受精卵细胞分裂子宫胎盘脐带胎盘脐带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8页。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的时间一般为38周。[注意]受精的场所和胚胎发育的场所是不同的。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从输卵管向下移动时细胞就进行细胞分裂。[说明]受精:卵细胞进入输卵管后,在输卵管上部与精子相遇便结合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9页。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二分娩与养育分娩:成熟的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作分娩。养育: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0页。应用示例►类型一胚胎发育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例1

如图1-1-3所示女性生殖器官,并表示受精、受精卵发育和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图1-1-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1页。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1)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男性性器官产生的精子和g形成受精卵分裂后形成的胚泡慢慢移动到子宫中,最后植入[]________________。(3)胚胎发育成胎儿后,最后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母体中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d子宫内膜胎盘和脐带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2页。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类型二分娩与养育例2

提倡母乳喂养婴儿的主要原因是()A.母乳喂养简单方便B.母乳喂养可以少花钱C.婴儿喜欢喝母乳D.母乳营养丰富,并含有抗病物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3页。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解析]D婴儿出生后,需要从消化道获取营养物质,此时的生长发育需要丰富的营养,同时也要自身具有抗病能力,母乳正好符合这样的特征,是婴儿最好的食物。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4页。课堂小结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5页。当堂检测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1.人体受精卵开始分裂和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分别是()A.子宫和子宫B.子宫和阴道C.输卵管和子宫D.卵巢和子宫►知识点1

胚胎发育[解析]C人体的受精卵形成后,一边进行细胞分裂,一边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进入子宫。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受精卵逐渐形成了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故选C。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6页。第2课时胚胎的发育2.胎儿从母体内出生的过程叫作______,整个分娩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阶段。3.刚出生的婴儿主要靠________喂养。因其含有婴儿所需要的__________,同时还含有多种抗病物质。►知识点2

分娩与养育分娩宫口扩张胎儿娩出胎盘娩出母乳各种营养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7页。第一课时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8页。你已经经历了哪几个生长期,现在正处在什么生长期?人的一生要经历几个生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思考: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9页。青春期女孩: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男孩:比女孩晚两年左右是儿童逐渐成为成人的过渡时期。是指生殖器官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20页。读图:人类的生长曲线03131865出生体重和身高胚胎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衰老期迅速地生长迅速地生长减慢生长体重或身高逐渐停止增长身体衰老死亡1、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中,有几个快速生长的阶段?2、各个时期身高或体重变化的特点怎样?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21页。青春期男、女生身高、体重哪方先变化?女生读图:讨论青春期人的体重和身高是如何变化的?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22页。猜猜:女孩?or男孩?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第一性征: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23页。思考:只能从生殖器官的差异上区分男女吗?(如下图)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青春期出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24页。

观察图片并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在外形上会出现那些变化?男性:

女性:脂肪增多、骨盆宽大、乳腺发达和声调较高

身高体重明显增加、长体毛肌肉发达、长胡须、喉结突出和声调较低共同点:第二性征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25页。一、青春期发育的表现1、人体外形上的变化①、身体迅速长高,体重明显增加,长体毛、体型向成人化发展等

②、出现第二性征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26页。青春期男、女第二性征男性女性身体迅速生长体重明显增加长出胡须、腋毛、阴毛声调变得低沉肩开始变宽喉结突出身体迅速生长体重明显增加长出腋毛、阴毛声调变得较高骨盆开始变宽乳房开始增大你是否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只要对照上表即可得到答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27页。2、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主要特征)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男:出现遗精思考:为什么只有女孩会来“月经”?“遗精”是正常现象吗?生殖器官的逐渐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最重要的变化。女:出现月经月经小常识遗精小常识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28页。资料:心脏:出生儿心脏约重20——25克,9岁时约是出生时的6倍,而青春期后可增加到12——14倍,心脏功能有很大增进;肺:10岁时肺活量在1400毫升左右,14、15岁可达2000---3000毫升,而18、19岁时可达4000毫升左右;脑:10岁后脑的重量和容积变化不大,但是脑的内部结构和机能却不断分化、完善,思考、理解、分析判断能力等都明显提高,所以青春期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同学们要好好把握。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使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的内部器官的生理功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3、内脏器官功能日渐健全:(1)脑调节功能增强,理解、分析问题并做出判断能力提高(2)心脏收缩力增强(3)肺通气量增大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29页。青春期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脑的调节功能增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为我们学本领接受新知识提供有利条件,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30页。青春期的发育人体的外表变化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内脏器官功能日渐健全第二性征月经遗精小结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31页。1、青春期是指()B、生殖器官不再发育的时期A、身体不再生长的时期C、性发育和性成熟时期D、身体完全成熟的时期C2、男孩和女孩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是分别出现

。3、人的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A、幼儿期B、少年期C、青春期D、成年期4、下列不属于男孩第二性征的是()A、声调较低B、喉结突出C、骨骼粗壮,肌肉发达D、长胡须练习遗精月经CC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32页。月经的周期:成年妇女的月经周期是28-30天。女孩子第一次来月经叫初潮,一般发生在11-17岁。行经期:一般3-5天,2-7天也是正常的初潮时间:大多数在12-15岁,提前到9-10岁,或推迟到10-17岁都属正常范围。月经的小常识: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33页。

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出现创伤,如果不注意卫生,就会造成子宫腔感染。月经期卫生返回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34页。早晨醒來…遗精小常识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35页。遗精——男儿发育的里程碑

1、首次遗精时间:14岁前后。

2、遗精的频率:因人而异,有的人一个月或一周内有1——2次,因为诱发遗精的因素是很多的。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36页。A、穿过紧的裤子、盖过厚的被子、看性刺激的书画影视等物理刺激B、睡前嗜烟C、脚心受凉D、心理紧张,生怕遗精3、诱发遗精的因素: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37页。

友情提示:经常清洗下身每次遗精后,要及时更换内裤和清洗阴部衬裤料最好选用透气性好的棉纺织品,且应略为宽松注意运动状态下对睾丸的保护返回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38页。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衫,你若欺负她,她就戳一枪。猜一猜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39页。尾巴一根钉,眼睛两粒豆。有翅没有毛,有脚不会走。脸上长钩子,头角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身穿大盔甲,终日水里游。若问它年龄,谁也不知道。脸上长钩子,头角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40页。新民晚报报道:动物的寿命有长有短,如:寿命只有一天的蜉蝣,一个月左右的蝴蝶,三年的行军蚁,五年的寄居蟹,上百年的海龟,而人类的平均寿命也有八十五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41页。(第1课时)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42页。

婴儿期儿童期幼儿期青春期老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人的生长过程的顺序:不同生长时期的人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43页。人的生命周期人类是通过什么方式使种族得以延续?(生殖)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

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生长发育生殖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44页。青蛙的生长和发育成蛙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45页。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死亡或冬眠蛙在发育过程中有个显著的特点,你发现了吗?胚胎青蛙的一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46页。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47页。讨论:蝌蚪和成蛙有哪些不同?生活环境运动器官运动方式呼吸器官蝌蚪成蛙四肢水陆两栖水尾游泳鳃肺和皮肤游泳跳跃像青蛙那样,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变态。(变态发育)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48页。蚕吐丝作茧雌雄蚕蛾交尾卵破茧而出的蚕蛾观察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各个间段的幼虫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49页。卵若虫成虫蝗虫的一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50页。卵幼虫蛹成虫卵若虫成虫蝗虫的一生蚕的一生(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51页。

你知道美丽的蝴蝶它的前身是什么吗?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52页。成虫卵幼虫蛹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53页。2.为什么动物的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亡而灭绝?请你说一说1.人、青蛙、蝗虫、蝴蝶的一生都要经历哪些阶段?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54页。第4节植物的一生(一)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55页。种子为什么会长成幼苗?思考: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56页。一、菜豆种子(双子叶)的外形和结构胚种脐胚轴子叶胚根胚芽(两片)种皮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57页。菜豆种子的结构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胚胚轴子叶胚根胚芽(两片)种皮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58页。一、菜豆种子(双子叶)各结构的发育胚胚轴子叶胚根胚芽(两片)种皮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根——发育成根。子叶——贮藏着营养物质。种皮——坚韧,保护种子和内部结构。在凹陷的一

侧的种皮上,有种脐和种孔。胚——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59页。小实验:

在菜豆种子的剖面滴上碘液,能看到什么变化?紫色的碘液变成蓝色这说明什么?

菜豆种子的子叶中含有淀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60页。稀米汤玉米淀粉遇到碘会变蓝色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61页。玉米种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62页。二、玉米种子的外形和结构种皮和果皮胚胚乳胚芽胚轴胚根子叶(一片)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63页。小实验:

在玉米种子的剖面滴上碘液,能看到什么变化?紫色的碘液变成蓝色这说明什么?

玉米种子的胚乳中含有淀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64页。种子果皮与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种子的结构胚乳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65页。胚乳比较: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种皮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66页。玉米种子各结构的发育种皮和果皮胚胚乳胚芽胚轴胚根子叶(一片)果皮和种皮:两者紧贴在一起,不容易分开,保护种子的内部。胚乳:贮藏营养物质。子叶:不贮藏营养种子萌发的时候,它将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轴、胚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根:发育成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67页。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有哪些共同的结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

相同:都有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胚乳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种皮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68页。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有哪些共同的结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

不同:菜豆种子没有胚乳,有两片子叶玉米种子有胚乳,只有一片子叶胚乳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种皮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69页。种子的分类: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有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小麦、玉米、水稻、蓖麻、柿菜豆、大豆、棉、黄瓜、花生、慈姑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70页。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中只有1片子叶的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中有两片子叶的植物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甘蔗、慈姑菜豆、棉、黄瓜、花生、柿、蓖麻、橘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71页。

种子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里,人们主要食用胚乳;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人们主要食用子叶。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72页。

种子里含有丰富的

等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

里,人们主要食用

;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中,人们主要食用

。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胚乳子叶子叶胚乳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73页。1.蚕豆等豆类种子的哪部分结构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子叶2.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哪部分结构加工而成的?胚乳3.菜豆种子是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有没有胚乳?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练习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74页。1、我们食用的豆油主要是来自大豆种子中的_______2、我们每天吃的米饭主要是水稻种子中的_______3、下列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A.小麦B.棉C.水稻D.高粱4、下列不属于胚的组成部分的是A.胚芽B.胚轴C.子叶D.胚乳练习子叶乳胚BD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75页。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都是单子叶植物的一组是:()A.高梁、大豆、花生B.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小麦、蚕豆、高梁2.种子中能发育成新植物幼体的是:()A.胚B.胚芽C.子叶D.胚根3.在下列结构中,不属于胚的组成部分的是:()A.胚根B.胚乳C.胚轴D.子叶4.小麦种子营养物质贮藏在:()A.子叶B.胚乳C.胚芽D.胚根CABB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76页。上图分别是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上图中,1是_____(其中玉米还包括____);2是____;3是____;4是____;5是____;6是____;7是____。种皮果皮胚轴胚根胚胚乳子叶胚芽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77页。胚乳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种皮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胚根——根胚芽——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子叶(双子叶)——贮藏营养胚乳——贮藏营养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78页。种子的形成与萌发

幼苗结果开花受精???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79页。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一课时)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80页。你有没有观察过植物开花的过程?植物开花时,花会发生哪些变化?——萼片和花瓣渐渐张开,雄蕊和雌蕊显露出来,雄蕊伸长,花药裂开,雌蕊也伸长,柱头分泌黏液开花是为传粉做准备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81页。传粉

植物开花后,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82页。异花传粉比较普遍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83页。植物的传粉途径途径

昆虫传粉

风力传粉

虫媒花

风媒花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84页。虫媒花的特点风媒花的特点鲜艳的花瓣芳香的气味甜美的花蜜花粉多、干、轻便于风力传播

柱头分叉或成羽毛状且伸出花瓣外便于接受花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85页。受精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86页。子房子房壁胚珠果皮种子果实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珠被受精卵种皮胚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87页。此豌豆是几个子房、几个胚珠发育来的?一个子房,6个胚珠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88页。人工授粉方法:采集花粉,然后撒在或涂抹到同种植物的柱头上。意义:人工授粉利于提高农林作物产量。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89页。1、开花2、传粉自花传粉异花传粉3、受精过程:花粉花粉管精子

胚珠

卵子

受精卵发育:果实子房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珠被种皮胚一、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90页。练习1.下列有关植物有性生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只要开过花,一定能产生种子B.桃花既能自花传粉,又能进行异花传粉C.异花传粉主要依靠风、昆虫、鸟类来帮助花粉的转播D.植物只有经过开花、传粉、受精之后,才能产生种子A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91页。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在这句古诗的描述中,油菜花是________花,它可以靠_________来传播花粉。昆虫虫媒2.一种植物,花的子房里有4个胚珠,当全部受精后,果实中含有()粒种子A.1B.4C.8D.无数B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92页。4.植物传粉后,精子之所以能与卵在胚珠相遇,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是因为主要依靠()A精子的数量众多B卵细胞分裂C雨量充沛D花粉管生长D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93页。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第6节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94页。菌落一、细菌细菌很小,用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细菌,只能看到细菌团即菌落,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才有一颗小米粒大小)。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95页。

杆菌2、细菌的类型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96页。螺旋菌球菌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97页。3、细菌的结构遗传物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98页。细菌的结构有什么特点?1、细菌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遗传物质DNA)。2、没有叶绿体。3、有的细菌有荚膜,有的细胞有鞭毛。讨论:保护细胞帮助细菌自由移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99页。细菌的分裂生殖过程细菌的繁殖很快,在适宜条件下每20分钟左右就能分裂一次。细菌对人类既有益又有害。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00页。(是大自然_________的主要参与者)细菌制作酸奶、醋、泡菜等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把有机物变成无机物。使生物体生病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破伤风杆菌、肺炎双球菌等致病菌对人类有害。

食物腐败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有益少数细菌对人类有害作用

细菌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物质循环人体内有有益于健康的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01页。醋——醋酸菌食物变酸泡菜——乳酸菌干酪——乳酸菌酸奶——乳酸菌乳酸菌无氧条件下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有氧就会死。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02页。二、真菌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03页。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液泡(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思考:说说真菌的细胞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有什么不同?1、真菌的结构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04页。真菌酵母菌

用来酿酒、面包馒头的发酵食用菌

(可以使用的真菌)

蘑菇、木耳、灵芝这是些大型的真菌,但有些大型真菌有毒。分解动植物尸体(把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农作物病害,人得甲癣和脚癣。青霉提取青霉素霉菌使物品发霉曲霉花生的黄曲霉素,生产酱和酱油作用单细胞多细胞2、真菌的分类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05页。3、真菌的生殖酵母菌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06页。腐烂的橘子上往往会长出灰绿色的斑块——青霉菌,请注意有的菌丝已经深入橘子内部。这些菌丝会把食物消化掉,并吸收较小的化合物。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07页。霉菌的生殖青霉曲霉根霉——孢子生殖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08页。青霉素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09页。多种多样的食用菌金针菇香菇灵芝冬虫夏草木耳蘑菇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10页。有毒的蘑菇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11页。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温度水分时间营养物质氧气?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12页。巴斯德消毒法:

将食物快速加热至一定温度,持续一段时间,然后迅速冷却。阅读:食物的保存P38(P35阅读)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13页。

想一想:下例事实是通过控制什么条件来防止

或减慢微生物生长从而延长食物的保鲜期的?鱼干罐装食品冷藏食品真空包装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14页。思考这几种方法为什么能够较长时间地保存食物?干藏法冷藏法真空保存法加热法温度水分氧气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因素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15页。生物营养方式不同动物植物生物细胞数目不同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生物有无细胞核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16页。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2.1感觉世界

播放一段录象,谈谈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件事?用了哪一种感觉器官?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17页。一、人的感觉1、人体的感觉器官和感觉: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它们是人类了解和认识世界的“窗口”。例如人们用眼来感受光,用耳来感受声音,用鼻来感受气味……人们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教材P43活动:耳朵听觉舌味觉鼻嗅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18页。一、人的感觉2、影响感觉的因素:人们的感觉会受到酒精、药物等的影响。酒精会影响人们的反应时间,有些药物会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例题:人体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感知外界环境,如光、声音、气味等,这些感觉都是在什么部位产生的()A、眼睛B、耳C、鼻D、大脑教材P43活动:皮肤冷热觉舌味觉(如下图:感觉的产生)感受环境中的刺激,并发出信息刺激→感觉器官→大脑形成感觉D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19页。二、皮肤和皮肤的感觉1、皮肤的感觉: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2、皮肤的不同部位对刺激的敏感度不同:例如,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要测试斌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教材P44活动:手指处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20页。二、皮肤和皮肤的感觉3、皮肤的其他功能:皮肤除了作为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入侵等。例题:下列不属于皮肤感受器的是()A、味觉感受器B、冷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热觉感受器教材P45思考与讨论:如果某人丧失了对冷热的感觉能力,这将对他(她)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答:遇到高温或低温时,就会不知道躲避,这样会使身体受到伤害,如烫伤或冻伤。A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21页。补充:

人的感觉世界是十分丰富的。人不仅有看、听、嗅、触、味5大感觉,还有其他30多种不同的感觉。人体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去感觉外界的各种刺激,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反应痛感的神经末梢反应冷感的冷敏小体反应热感的热敏小体感受触摸的触觉小体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22页。例题:在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

?分析:

人的皮肤的四种感觉功能中:冷觉感受器感受低于皮肤温度的刺激;热觉感受器感受高于皮肤温度的刺激;触觉是感受器感受接触和压挤等机械刺激。它们的感受器在大脑皮层。痛觉的感受器不仅在皮肤,而且在全身各处都有分布。对人体的各种刺激达到可能损伤人体的程度时,都能引起痛觉。

所以痛觉是机体受到损伤性刺激时发出的警报,具有保护意义。痛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23页。三、鼻和嗅觉1、用鼻子闻蛋糕的香味而形成嗅觉的过程:蛋糕的香味→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形成嗅觉。2、嗅觉的特点:教材P45读图: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24页。三、鼻和嗅觉(1)嗅觉具有适应性(嗅觉疲劳),嗅觉适应快,数秒至数分钟即可产生。这是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2)人的嗅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孩子的嗅觉比大人灵敏;(3)不同动物的嗅觉灵敏度差异大。人和猿猴属于嗅觉不发达的钝嗅觉类,其他哺乳动物属于嗅觉高度发达的敏嗅觉类,狗的嗅觉能力超过人的1200倍;(4)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教材P46读图: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25页。三、鼻和嗅觉3、嗅觉的重要作用:嗅觉不仅帮助人们闻到食物的香味,还能帮助人们避开危险。例如,闻到煤气泄漏出来的气味,可以发现煤气泄漏了,从而及时采取防止煤气中毒的措施。例题:“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谚语说明的道理()A、香的东西闻多了就失去了香味B、臭的东西闻多了就失去了臭味C、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原因D、大脑的嗅觉中枢失去了作用教材P46读图:C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26页。四、舌和味觉舌上有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各种事食物的刺激。1、味觉的形成过程:教材P47读图:可以发现舌的表面并不光滑,在舌的黏膜表面有许多小的凸起,有点呈白色丝绒状,有的呈红色钝圆形,在靠近舌根部的位置还有一些较大的凸起。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产生味觉。刺激产生冲动注意:任何感觉的形成都在大脑皮层的相应神经中枢,感受器或感受器官只是接受刺激的部位,并不能产生感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27页。四、舌和味觉2、舌感知的味觉:舌表面不同部位凸起中的味蕾可以分别感知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鲜味等。而且舌的不同部位对味觉的敏感性有区别,舌尖两侧对咸敏感,舌体两侧对酸敏感,舌根对苦的感受性最强,舌尖对甜敏感。3、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教材P47读图:图示舌表面的凸起中的味蕾即味蕾的构造。在舌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味蕾里面有许多味觉细胞,通过神经与人的大脑相连,舌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28页。四、舌和味觉4、味觉的敏感性随人的年龄增长而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数目逐渐减少,味觉的敏感性也随之下降。年龄大的人喜欢味道浓的食物就是由于舌上味蕾减少,味觉的敏感性减弱而引起的。例题:味觉的形成部位在()A、味蕾B、舌C、味觉神经D、大脑皮层教材P47思考与讨论:人在感冒时。嗅觉的灵敏度降低了,味觉的灵敏度有时也会减弱。这说明什么?人在感冒时,嗅觉的灵敏度降低,味觉的灵敏度也随之降低。因为嗅觉和味觉有密切的联系,当感冒时,嗅觉黏膜充血、嗅觉发生障碍,味觉也随之减退,此时的味觉测试显示味觉正常,说明食物的“美味”在很大程度上是嗅出来的,而不是尝出来的。D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29页。五、课堂笔记2、特点:嗅觉具有适应性、嗅觉随年龄增长而减弱、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3、作用:帮助人们闻到各种气味;帮助人们避开危险。四、舌与味觉:1、味觉形成:食物进入口腔→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信息)→大脑(形成味觉);2、特点:味觉有酸、甜、咸、苦、鲜味等;随年龄增长,味觉敏感性下降。2.1感觉世界:一、人的感觉:1、感觉器官、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信息,信息传到大脑产生相应的感觉;2、酒精、药物影响人的感觉。二、皮肤和皮肤的感觉:1、感受触、痛、冷、热等刺激;2、各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度不同;3、其他功能: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侵入。三、鼻和嗅觉:1、嗅觉的形成:外界化学物质→鼻腔→(刺激)→嗅觉感受器→(信息)→大脑(产生嗅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30页。六、课堂练习教材P48练习:1、你用什么方法来感觉和辨别以下物质?物质方法粗沙和细沙茶和咖啡糖和盐金属块和木块红色花和黄色花用眼观察(利用视觉)用手触摸、用眼观察(利用触觉和视觉)放在口中品味(利用味觉)用鼻子闻(利用嗅觉)或在口中品味(利用味觉)用眼观察,用手触摸(利用视觉和触觉)2、人如果没有痛觉,对我们的身体有害还是有益,为什么?有害,因为没有痛觉,人体就不能感知对身体的损伤性刺激,也就无法对损伤部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人就不能健康的生活下去。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31页。六、课堂练习教材P48练习:3、图2-8中的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A、苹果味B、橙子味C、无味D、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4、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阅资料,比较动物嗅觉的敏感程度。人类能利用这些动物做些什么?D补充练习:1、食物进入

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便溶于

中,刺激

细胞,使其产生信息,再通过

传到

,经过分析,我们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2、皮肤作为感觉器官能感受外界

等刺激,此外还具有

等功能。口腔唾液

味觉神经脑部冷热触痛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侵入请同学们回去查阅。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32页。第2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33页。【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3.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34页。一、声音的产生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问题1

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是哪些物体发出的?

问题2

关于声音,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声音又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35页。一、声音的产生【实验探究一】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物体是怎样发声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实验检验:

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橡皮筋、尺子、音叉、梳子、说话…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36页。一、声音的产生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37页。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是﹝﹞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声音C、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D、物体振动停止,有可能还在发声A课堂练习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38页。一、声音的产生你知道吗?

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39页。二、声音的传播

医生的听诊器,心脏跳动或者肺部的声音是靠什么传到人耳中的?

情景创设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40页。二、声音的传播【实验探究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提出问题: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猜想和假设:声音的传播可能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41页。二、声音的传播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活动

两个学生合作,一个学生轻敲桌面或抓桌子,另一个学生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感受听到的声音。结论固体可以传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42页。二、声音的传播问题结论液体是否也可以传声呢?

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液体可以传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43页。二、声音的传播问题

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什么传到我们的耳朵?结论气体可以传声

【演示实验】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44页。二、声音的传播

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传声的介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固体、液体;真空不能传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45页。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46页。三、声速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47页。三、声速

问题1:声音在15℃和2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阅读答题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问题2:声音在25℃的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48页。三、声速15℃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声音传播速度越大。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v固体>v液体>v气体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49页。有时我们对着高山喊话,会产生回声现象,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回声呢?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三、声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50页。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要听到回声,人至少要距障碍物多远?课堂练习H=S/2=vt/2=(340m/s×0.1s)/2=17m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51页。

为什么平时在教室里讲话听起来比在操场上响亮?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如果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可以区分原声和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到0.1s,人耳就会分不出原声和好回声了,回声就使原声加强,使声音听起来更响亮。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52页。自我展示问题:在一根空的长铁管的一头敲一下,在另一头可以听到几次声音?为什么?

如果是自来水管呢?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53页。物理之美无处不在

李白《朝发白帝城》一诗的意境:“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通过这首诗,可以联系到这一课学到的物理知识的诗句是?跟这句诗相联系的物理知识有哪些?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54页。小结一、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三、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oC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布置作业: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55页。物理课堂评价表:

项目说明观察学生是否认真(听讲、作业、讨论

1=认真2=一般3=不认真

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发言、提问、交流、阅读等)1=积极2=一般3=不积极观察学生是否自信(提出不同意见、大胆表达等)1=经常2=一般3=很少观察学生是否善于合作(听取他人意见等)

1=能2=一般3=很少

观察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表达有条理、做事有计划、过程清楚、等)1=强2=一般3=不足观察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独立思考、方法与众不同等)1=能2=一般3=很少总评: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56页。谢谢大家!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57页。听两段声音,分别属于《鸟归林》中的哪个声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58页。3.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59页。你能区别两个声音音调的高低吗?辨一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60页。

你能使尺子振动发出音调明显不同的声音吗?试一试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61页。

将一把塑料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你能听出音调的不同吗?你能观察出塑料尺的振动快慢的变化吗?振动得慢,音调低。振动得快,音调高。动一动让尺子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62页。频率单位定义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简称符号赫兹赫Hz一物体发声时频率为50Hz,它代表的含义是?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63页。下图为物体在10毫秒内振动的波形图,每振动一次波重复一次

问:10毫秒内振动的次数为多少?2次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64页。下列两段声音的波形图,你能比较得出哪段声音的频率大?波形越密,频率越大;波形越疏,频率越小。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65页。频率小,音调低。频率大,音调高。进一步获取证据振动得慢,音调低。振动得快,音调高。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66页。采集音调不同的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由波形变化图比较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67页。大象会用人听不到的声音交流蝙蝠会利用人听不到的声音捕食为什么这些声音人听不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68页。超声次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69页。这些声音我们听不到,但可以被我们利用吗?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70页。响度大小为什么会变化?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71页。响度大小和振动幅度有关吗?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72页。你能从图中获取证据进一步证明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吗?敲击音叉一次后得出的波形图纵向高度表示振动幅度的大小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73页。响度是人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74页。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75页。你能辨别出这几段声音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的音色就不同。小测试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76页。不同乐器的声音的波形图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77页。音调响度音色与振动频率有关与振幅和人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声音的特性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78页。音调响度音色起音太高唱不上去把电视声音调高点请勿高声喧哗她是唱高音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79页。58页阅读材料《乐器》阅读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80页。4.光和颜色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81页。雨过天晴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你是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82页。一、光的色散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可形成:红、橙、横、绿、蓝、靛、紫七色光。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83页。二、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把这种红光以外辐射的光线叫做红外线。紫外线:把这种紫光以外辐射的光线叫做紫外线。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84页。物体的颜色让太阳光透过纸板的圆孔,照到白纸上,先后将红、蓝、绿三种透明塑料薄膜蒙在纸板上,你在白纸上依次看到了什么颜色?红、蓝、绿让太阳光透过纸板的狭缝上,经三棱镜分解后的采色光带先后透过红、蓝、绿三种有色玻璃片后,你在白纸上依次看到了什么颜色?红、蓝、绿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85页。色光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能透过————的颜色。结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跟它被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吸收跟物体颜色————的色光。相同不同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86页。黑色1、在暗室中,把红色玻璃纸挡在手电筒前,将光照射到绿色植物,植物将会是什么颜色?思考2、将玻璃纸换成绿色,然后照在黄色的橘子上,橘子将变成什么颜色?再用绿光照绿色植物,植物将呈什么颜色?绿色黑色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87页。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的,影子和日食都是——————产生的现象。直线练习光的直线传播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88页。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观察者在井底时,外界进入的光被井壁挡住了一部分,使观察者的视角减小了,所以在底观察比在井外范围小。2、俗话说:“坐进观天,所见甚小。”为什么井底观天比在井外观天范围小呢?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89页。3、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试画图说明。因为早晚太阳光是斜射到人身上,故人的影子长,中午是接近于正射到人身上,故人的影子短。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90页。4、太阳光照在白纸上,白纸为什么呈白色?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红,纸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如果让红光照射到绿纸上,绿纸会呈什么颜色?为什么?因为白纸能反射各种色光,所以太阳光照在白纸上呈白色。是黑色,因为红纸只能反射红光,而蓝色眼镜只能透过蓝光,红光通过蓝色的眼镜将被吸收,故只能是黑色。是黑色,因为绿纸只能反射绿光,所以红光照在绿纸上将被吸收。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91页。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一课时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92页。镜子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会改变传播反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93页。AOBNMM′平面镜MM′入射光线AO入射点O反射光线OB法线ONα入射角αβ反射角β光的反射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94页。光反射中的名词解释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镜面上的接触点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法线:(ON)通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的直线入射角:(α)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β)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95页。思考下列两个问题:1、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所处的位置关系如何?2、两角(入射角、反射角)所处的位置、大小关系如何?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96页。实验看课本P68实验仪器:小平面镜,激光光源,

反射定律演示仪实验目的:寻找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97页。1、两底板在同一平面时,是否能观察到反射光?2、把其中一块底板向后折,使它们不在同一平面时,是否能观察到反射光?3、这组对比实验,说明了什么?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98页。

如右图,MN是平面镜,镜面向着A区和B区,若入射光线在A区如图入射,那么反射光线一定在哪个区呢?这说明什么?ABCDMN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199页。入射角为:30°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200页。入射角为:45°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201页。入射角为:60°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202页。入射角(度)反射角(度)30º45º60º30º45º60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203页。反射定律三线同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1、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注意(1)法线是镜面的垂线,也是两线的角平分线。(2)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3)入射角为零,反射角也为零。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全册全文共569页,当前为第204页。思考:如果入射光线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会怎样?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