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工作中的“小疵”与“大体”_第1页
校勘工作中的“小疵”与“大体”_第2页
校勘工作中的“小疵”与“大体”_第3页
校勘工作中的“小疵”与“大体”_第4页
校勘工作中的“小疵”与“大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勘工作中的“小疵"与”大体〃《韩非子》云:古之全大体者,不吹毛而求小疵。后世之人常把“求小疵”与“全大体”对立,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小疵”与“大体”作为关系和范畴,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它们也存在于古籍校勘工作中。对于校勘工作而言,“求小疵”乃职事所在,无可厚非,其与“全大体”相辅相成,本无抵悟。不过在实际校勘工作中,由于简化或悖离校勘的本义,确实存在“得小疵而失大体”的情形。为了匡正此弊,校勘工作中宜用两副姿态读书,一为求疵于人,一为求益于己。求疵辨证,事关大体所谓天下无不误之书,古籍在流传过程中,产生讹、脱、衍、倒等各类瑕疵在所难免。校勘的目的在于辨明醇疵,消除舛误,恢复本真,嘉惠土林。校勘工作是文献整理必不可少的环节,事关大体。张舜徽先生在《中国文献学》中曾详叙一例,借以申明校勘兹事体大,不可小觑。《后汉书》卷三《郑玄传》引郑玄《戒子书》谓:“吾家旧贫,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据史籍记载,郑玄不独学问精深,德行也为时人所推重。《郑玄传》引文却谓“不为父母昆弟所容”,这引起了历代学者的怀疑。直到乾隆六十年,学者阮元主持山东学政,亲往郑玄故里高密,在积沙中发现金代重刻的唐代史承节所撰碑文,碑文中相应句确无“不”字,以此断定当时通行的《郑玄传》必衍。阮元在《小沧浪笔谈》中说明了理由:为父母群弟所容者,言徒学不能为吏以益生产,为父母群弟所含容,始得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故传曰:“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夫父怒之而已,云为所容,此儒者言也。范书因为父怒而妄加“不”字,于司农本意相反。阮元的门生陈鳍后来偶得元刊本《后汉书》对勘,其中果无“不”字。清人钱泰吉在《曝书杂记》中有感于此事,谓:“郑公心事,为浅人所诬久矣,得此乃大白。有元刻可证,则亦非范史妄加也。校书之有功于先儒如此!”阮、陈师生相继,使积案终成定獭,功不在小。陈垣先生以元刻《元典章》以及诸本校勘沈家本刻本,往往一字之勘,即能解决积久未决之公案。兹略举一例。沈刻《元典章》谓该书“颁行四方”,陈垣先生发现元刻《元典章》中实为“板行四方”。陈垣先生认为:“板行之义,与下文'梓行'同。据此一字,知此书是当时地方官吏所纂,非中央政府所颁,无怪乎《四库提要》疑其始末不载于元史也。今改曰'颁行四方',则此书是当时中央政府所颁矣,然后何以解元史不载也。”(《校勘学释例》卷六)陈垣先生以此例说明“一字之误关系全书”,也即勘正一字,关系全书。如果联系相关史籍来看,此例的意义实则并不局限于此。由此可见,所谓校勘事关大体,不仅仅是指校勘关乎一诗、一文、一书之大体,有时甚至关系一类书、一门学问之大体。晚清藏书家叶德辉称校勘“有功古人,津逮后学”(《藏书十约》),诚非虚言。欲明辨小疵,必先识大体段玉裁云:“校勘之难,非照本改字不伪不漏之难也,定其是非之难。”(《与诸同志书论校书之难》)审订异同,只是校勘工作中的初步,校勘之难能可贵者,在于考辨是非。在校勘工作中,常常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推理和考证。陈垣先生总结校勘有对校、本校、他校、理校四法。对于校勘四法之理校法,陈垣先生有云:“所谓理校法也,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实际上,理校不仅是其他校勘方法的补充或不得已之法,也通常是校勘工作的起点。进而言之,本校法、他校法当中实际上也包含着理校的因素。理校法在校勘工作中的重要性,在于通过怀疑来浮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推论。理校法最能考验校勘者的知识储备。王国维有言:“人生过处唯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六月二十七日宿陕石》)后半句可以这样理解:知识的增长与怀疑的增长成正比,只有具备了丰厚的知识储备,才能于习焉不察处有所疑。怀疑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能力。因此,不掌握一本书、一类知识、一门学问的大体,则难以具备辨别瑕疵的能力。以古籍中注文搀入正文的谬误来说,由于古本难觅,此类错讹往往陈陈相因,日用不觉。钱大昕曾根据文章体要、文体风格,结合避讳的相关常识,怀疑所见《后汉书•郭太传》末段文字为李贤注文淆入,后来他搜得古本对勘,证实当初所疑不妄。钱大昕校理群书,诸法并用,成就斐然。以钱氏等学者为代表的乾嘉学派,之所以汲汲于考据,一是因为时代政治的高压,一是因为志在反拨前代空疏学风的个人追求。如果钱氏不得经史等学问之大体,他们在考据方面绝不可能卓然成家,为学林宗师。清人凌廷堪谓钱氏“学问体大思精,识高学粹,集通儒之成,祛俗儒之弊,直绍两汉”,言明钱氏的学问体系、思想见识和校勘成就之间的因由,博通与专精之间的关系,诚知人之论。“得小疵而失大体”的救正之道不可否认,校勘工作中确实存在“得小疵而失大体”的情形。目前业内对于古籍类图书的质检规则,因仍底本的讹误一般不予计错。这样一条通行规则本来是为了防止逞臆妄改之陋习,但一些校勘人员为了规避风险,急于事功,独用对校一法。校勘时只顾异同,不论是非,眼里只有字形,于全书义理则无暇体会。此外,古籍中误、脱、衍、倒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有些校勘人员凭借多年经验,在未得一书大体的情况下,也能发现一些舛误。急于事功、因熟而俗的校勘,实际上削减了校勘的本义。尚有另一种情形更值得警惕。一些古籍校勘者虽悉心校读,初知一书大体,指谬亦多,但却因得小疵而生骄矜之气,拒大体之醇而不取。如此经年,最终一无所获。此种校勘,纵然犁扫纸缪,有功古人,有利来者,却唯独无益于自己。此类情形令人惋惜,也较为普遍,值得一议。校勘本功德事,指摘小疵,嚣嚣攘袂,别怀私意,实悖离校勘之本义,古今有识之士所不为。陈垣先生校勘沈刻《元典章》,得舛误一万二千余条,但他对沈氏多有回护,毫无矜张之气。他在《校勘学释例序》中写道:且沈刻之误,不尽由于沈刻,其所据之本已如此,今统归其误于沈刻者,特假以立言耳。六百年来,此书传本极少,《四库》既以方言俗语故,推而不录,沈氏乃搜求遗逸,刊而传之,其有功于是书为何如!沈刻固是书之功臣,今之《校补释例》,亦欲自附于沈刻之谆友而已,岂敢r符号口歌前人耶!余嘉锡先生助劳有年,剖决精微,著《四库提要辨证》,于纪氏之作多有指瑕,却设身处地,乐道前人之功,其境界之高阔,令人感喟。其序中有言:然而纪氏之为《提要》也难,而余之为《辨证》也易,何者?无期限之促迫,无考成之顾忌故也。且纪氏于其所未读,不能置之不言,而余则惟吾之所趋避。譬之射然,纪氏控弦引满,下云中之飞鸟,余则树之鹄而后放矢耳。易地以处,纪氏必优于作《辨证》,而余之不能为《提要》决也。陈垣、余嘉锡两位先生的成就远非校勘、目录之学所能范围,他们二位都堪称博通而又专精的史学家。中国传统学术讲究道德、学问并重,二位先生对待前人醇疵的史德与史识,对于从事校勘的后来者当有所启迪。清人梅曾亮有云:“窃以为读古人书,求其为吾益者而已,专求其疵,则可为吾益者,寡矣。"(《答吴子叙书》)从事校勘,求疵指瑕,辨明是非,乃职事所在,固无不当;但梅氏此言,实可作校勘之警语,须知校书人也是读书人。知识总是以体系化的方式存在,知识之所以具有力量,源于体系的义理,源于义理的普遍运用。馆仃之得,往往不成体系,难以称作知识,只能称作“知道”,除作浅薄炫世之资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