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古诗四首》的文档_第1页
九、《古诗四首》的文档_第2页
九、《古诗四首》的文档_第3页
九、《古诗四首》的文档_第4页
九、《古诗四首》的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古诗四首》《古诗四首》同学们,你一定听说过“岳母刺字”的故事吧。虽然说古人“精忠报国”维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他们那种把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视为最高使命的爱国主义情结,却滋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民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情感表达的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今天我们学习的四首古诗正是危难时期,中国士大夫阶层流露出的爱国主义的最强音。

一、学习目标

1.学习重点词语的音义,把握诗的内容。

2.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熟读背诵这四首诗歌。

二、学习要点(一)《春望》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1.重点字词

┏古义:国都,诗中指长安。

国┫

┗今义:国家。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诗中指战乱。

抵(dǐ):相当于。

浑(hún):简直。

胜(旧读shēng):能承受。数不~数,不~枚举。

簪(zān):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子。

2.诗文理解11(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闲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农村的诗人陆游,已是68岁的老人了。农历十一月四日夜,一场暴风雨勾起了这位爱国志士对往昔军旅生涯的追忆。于是作此诗以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1.重点字词

大作:作,兴起;大作,大起,指风雨来势凶猛。

僵卧:躺着不动。描绘出年老体弱、多病的诗人形象。

不自哀:哀,为动用法,“为……而感到悲哀”。自,自己的处境,宾语前置。

尚思:还想着。

夜阑:阑,尽、晚;夜阑,夜深。

2.按拼音填空:

他隶属于北京卫_________(shù)部队某部。

著名的“_________(wùxū)变法”发生在1898年,又叫“百日维新”。

朱德总司令(róng)_______马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夜色__________(lánshān)邈远的天空闪着几颗小星星,一切都是那么的静。

只要你时刻有“______(wèi)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我们的社会里,你一定能有所作(wéi)________。

3.诗文理解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译文:

僵直地躺在偏僻的山村,不为自己的处境哀愁,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防。

深夜睡在床上听着风吹雨打声。梦中又来到铁骑飞跃冰河的战场。评析:

诗的开头“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这位当年“提刀独立顾八荒”(陆游《金错刀行》)的抗金斗士,如今落到这种地步,实在令人同情。但诗人用“不自哀”三字将笔锋一转,引出下一句“尚思为国戍轮台”。轮台在今天的新疆境内,汉唐时曾在那里驻兵防守。到了南宋,连中原地区都已落入金人之手,诗人怎么竟然想到“为国戍轮台”呢?十几年前的一个夜里,陆游做了一个梦,梦见“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可见,把金人赶出国土,使国家恢复汉唐时的强盛,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

后两句由现实转入梦境。“风吹雨”三字照应了诗题,又引出了下一句。因为在陆游听来,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上的马蹄声是很相似的。他在另一首诗中就说过:“忽闻雨掠蓬窗过,犹作当时铁马看。”(《秋雨渐凉有怀兴元》)。听着听着,诗人渐渐睡着了,但脑海中又出现了当年骑马飞驰的场景。“铁马冰河”是“戍轮台”的传神写照。另一方面,这种场景如今只能在梦中实现,又给烈士暮年增添了几分悲怆的色彩。

这首诗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显得自然而巧妙,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读来荡气回肠。11(四)过零丁洋这首诗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后押经零丁洋时所作。诗的后面附有跋语,说宋朝降元叛将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劝坚持抗元的将领张世杰投降,文天祥就抄录这首诗给张弘范以明志。文天祥在这首诗中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1.重点字词

释义

汗青:指史册。古代用竹简书写,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蛀,叫汗青。

丹心:赤诚的心。

干戈:泛指兵器。大动~~。

为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寥()_____┏萍()_____┏碎()_____┏惶()______

┗廖()_____┗苹()_____┗粹()_____┗煌()______

2.诗文理解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译文:

艰苦的生活经历从读书做官开始,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留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评析:

首句从回想自己的生活经历写起。这么多年来吃尽千辛万苦,这种遭遇是怎样引起的呢?还不是一部经书引起的吗?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参加科举考试,因通晓经义被钦点为状元,从此步入仕途,在官场和战场中遭逢数不清的险难。德祐元年(1275),元兵渡江,他以全部家产充当军费,组织抗元义军。可惜当时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者寥寥无几。有限的几支军队在东南沿海抵抗,仗越打越糟,南宋朝廷濒临灭亡。这种艰难局面,已苦苦支撑四年了。“干戈寥落”四字,包含多少辛酸和遗憾!

颔联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当时,大宋江山基本上被元军占领,坚持抗元的宋军已退至广东沿海,用“风飘絮”来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是再恰当不过了。就在文天祥被俘的次年,元将张弘范攻破宋军的最后据点厓山(今广东新会南),大臣陆秀夫背着年幼的皇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灭亡。“雨打萍”三字则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中状元后,文天祥历任刑部郎官及湖南、江西等地方官职。元军南侵后,朝廷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赴敌营谈判,被扣留。后从镇江逃脱,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渡海南归。祥兴元年(1278)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战败被俘,其一生浮沉,其实比“雨打萍”还要惨。

颈联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惶恐滩是赣江中的一个险滩,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军队在空坑(今江西吉水境内)被元军击败后,曾从此处退往福建汀州。当时的惶恐心情正与地名暗合。零丁洋又写作伶仃洋,在今广东珠江口外。当文天祥被俘后押经零丁洋面时,孤苦伶仃的感觉正与地名暗合。天然巧合加上诗人杰出的艺术构思,创造出这样神奇的一联绝对。

结尾两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文天祥被押至大都(今北京)后,迭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被害,卒年47岁。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永远在史册上熠熠生辉。

这首诗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将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显得慷慨悲壮,正气凛然。特别是最后两句,已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11《晏子使楚》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虽然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是他的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朴素的作风闻名于当时的诸侯各国。本文记叙的就是他的一则外交故事。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二、学习要点

课文理解

全文共两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楚国君臣事前的密谋策划。

[晏子将使楚。]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

使,动词,出使。

这一句交代事情的起因。

[楚王闻之,谓左右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

之,代词,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这个消息。谓……曰,对……说。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晏婴,齐之习辞者也”,这是一个判断句。之,的。习,熟练。辞,言辞。者,……的人;也,表判断语气。方,将要。之,代词,指晏婴。何以,即以何。以,用。何,疑问代词,什么办法。也,表疑问语气,呢。

这一句说楚王想侮辱晏子,却想不出办法,就问计于手下。

晏子是“齐之习辞者也”。这是楚王想侮辱晏子的动因。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是做什么的人?我们就说,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

为,在这里相当于“于”。其,他,指晏子。也,表停顿。不译。请,请允许我做某事。何为,即为何,做什么。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齐人也”。省略主语的判断句。何坐,即坐何。坐,犯罪。盗,偷窃。“盗”“贼”二字,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意义差不多相反。现代汉语中的“贼”(偷东西的人),古汉语中叫“盗”;现代汉语中的“强盗”(抢东西的人),古代汉语中一般称“贼”。

这一句写手下想出了诬齐人为盗的计谋。

第二部分(第2段),写晏子针锋相对,巧言善辩,机智地挫败了楚国君臣的阴谋。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

赐,赏赐,给与。酒,名词。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

酣,酒喝得很高兴。吏二,两个小官吏。古汉语中数词一般放在名词后面,不用量词。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曷,同“何”,什么。“齐人也”,省略主语的判断句。

以上几句写晏子到了楚国,楚王依计而行。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固,本来。善,善于,擅长。

这是极富有侮辱性的一句话。“齐人”就把矛头指向了所有的齐国人,一个“固”字更是对齐国人的极大诬蔑。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梅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

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之,代词,这样的事,指下文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橘生淮南”,即“橘生于淮南”,于,在。则,就。为,变为,变成。枳,也叫“枸橘”,果实酸苦。徒,只。其实,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其实”,是两个单音词。其,代词,它们,指橘和枳;实,果实。所以……者,……的原因。然,指示代词,这样。水土异也,省略主语的判断句。得无,莫非。之,助词,的。

楚王明明是栽赃陷害,但晏子又无法澄清事实。晏子是在楚强齐弱的条件下出使楚国的,怎样才能既捍卫国家的尊严,又不失礼节呢?这对晏子的外交才能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既然无法澄清事实,晏子就先退一步,假定被缚者是齐国人,在此前提下进行批驳。晏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反驳。先举出一个事实:“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原因是什么呢?“水土异也”。同样,“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原因是什么呢?这就顺理成章地推出:是“楚之水土使民善盗”。晏子就其转化的条件都是“水土异也”这一点进行类比,十分高明而巧妙,片言只语之间,晏子化被动为主动。

以上是事情的经过和高潮。“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一句把事情推向了高潮。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圣人,才德极高的人,这里指晏子。与,即“与之”。熙,同“嬉”,开玩笑。病,辱。焉,语气助词。

这是事情的结局。楚王无法解释被缚者入楚为盗的原因,自作聪明,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得自我解嘲,低头认输。

知识迁移

1.为下列字词注音

晏、缚、赐、酣、曷、橘、枳、熙、枸、诣

2.释义

┏晏子将使楚

使┫郑伯使祭足劳王

┗发一乘(shèng)之使

┏停车坐爱枫林晚

坐┫

┗坐盗

┏楚王闻之

之┫吾将之南海

┃之死失靡它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___》,这部书是后人搜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________的言行编辑而成。

晏子,名婴,字________,夷维人。是春秋时期的_______国著名的政治家。“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指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5年这段时间,因鲁国的编年体史书《________》而得名。

4.区别下列词本文中含义与今义的不同

┏古义:┏古义┏古义┏古义

坐┫其实┫病┫盗┫

┗今义:┗今义┗今义┗今义

5.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晏子)是齐国很会说话的人,现在刚刚到达。

B、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因为他来了,(所以)请允许我们把一个人捆起来从您跟前走过。

C、缚者曷为者也?——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D、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它的)人民喜欢偷盗?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楚君臣将“一个齐国人”偷换成“所有齐国人”以图羞辱齐使者的伎俩,被晏子一眼看穿;晏子以其外交上的机智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B、楚君臣选择“酒酣”时推出一被绑者,目的是解除晏子的戒备,使晏子面临受辱而应对不暇。

C、晏子“避席”即对,可见其不但善长辞令,而且任何时候都不忘国家使者维护国家尊严、百姓声誉的神圣职责。

D、楚王因为妒忌晏子的辞令就和身边的人一起设置圈套为难晏子,没想到晏子这位“圣人”很严肃,不喜欢别人随便跟他开玩笑。

7.翻译下列句子

(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3)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课外拓展]《春望》杜甫简介作者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yè)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又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任命他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饿死耒(lěi)阳。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辞海》1989年版)。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35岁以前,读书与壮游时期,正当开元盛世,经济状况较好,一生中最快意的时侯。接触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山河,为早期诗歌带来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望岳》。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只是创作的准备期。第二时期:(35~44岁)十年长安的困守开始。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奸臣当道,杜甫过着饥寒的生活,他没有回避艰苦,走上积极入世的道路。这是重要契机。使他深入人民生活,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第三时期:(45~48岁)陷贼与为官时期。安史之乱最剧烈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历尽艰险。安史之乱是带有民族矛盾性质的,当时的战争是有关国家存亡的自卫战争,杜甫的态度是积极号召,由于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斗争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第四时期:(759年~770年)弃官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开始“漂泊西南”的生活。最终病死在一条破船上。作品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形式多样化,创造性地赋予七言律诗以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摘自《中国文学史》二)安史之乱唐之衰亡玄宗在位三十年后,改元天宝。经过开元时代的长期太平,玄宗开始纵情声色,无心政事,李林甫、扬国忠先后弄权,唐朝的国运开始由盛而衰。而“安史之乱”是唐之国势由颠峰滑落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背景:1.玄宗荒怠:玄宗晚年,一反开元年间的英明有为,寄情声色,醉心于歌舞生平中,又宠爱扬贵妃,荒怠于政。此外,玄宗早年能知人善任,但晚年任用非人,外任蕃将安禄山,朝中则由小人李林甫及扬国忠任宰相,彼等恃势专权,朝政日非。2.重用藩将:玄宗为防御北方契丹及回纥部族的入侵,乃逐步提高蕃将地位。而且宰相李林甫巩固相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乃建议以胡人为边帅,因此胡人如哥舒翰、高仙芝、安思顺、安禄山等人都特别受到重用,构成了他们叛变的潜力。3.禄山异志:安禄山本为营州杂胡,身兼平庐、范阳及河东三镇节度使,拥兵二十万。养胡人八千为“假子”,用为中、下级军官。又易汉将为蕃将,形成胡人兵团,有反唐之心。4.将相争权:安禄山与扬国忠不和,恐其对己不利,遂藉讨扬国忠为名,于公元755年起兵叛唐。名家点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情与景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转入低头沉思,自然过渡到后半部分——相望亲人。(出自《唐诗鉴赏词典》)1

11《泊秦淮》杜牧简介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使,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有关陈叔宝陈叔宝(553—604),字元秀,小字黄奴,南朝最后一个皇帝(582—589年在位)。他是陈宣帝的长子。太建元年(569),宣帝登基,立陈叔宝为皇太子。太建十四年(582),宣帝卒,始兴王陈叔陵想要夺取皇位,但未能成功。陈叔宝继位,次年改元至德。陈叔宝在位期间,不顾民力大造宫室。他一上台,就建造了临春、结绮、望仙三座豪华的楼阁,门窗都是沉香与檀香木,而且到处用金玉珠翠装饰。当时,赋税繁重,百姓“各不聊生,无能自保”。陈叔宝生活奢侈荒淫,终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艳词,完全不理朝政。南朝前期,有户九十万六千八百七十一,口四百六十八万五千五百一(刘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陈亡时,南朝仅有户五十万,口二百万。589年,隋军大举南下,韩擒虎从采石渡江,贺若弼从广陵渡江。两路大军进逼建康,城破,陈叔宝与宠姬张丽华、孔贵人藏身井中,被隋军俘获,南陈灭亡。陈叔宝被安置在洛阳,隋文帝仁寿四年(604)病死。后人称他为陈后主,谥曰炀(据《史记正义》:去礼远众曰炀),葬于洛阳邙山。唐宋诗词对陈后主荒淫亡国的感叹刘禹锡《台城》,前两句写当年台城富丽堂皇,第三句转写眼前的凄凉,最后落到陈后主荒淫亡国:“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杜牧《泊秦淮》,是唐代绝句的佳作,诗句貌似悠然,实则感情强烈,沉痛总结陈朝灭亡的教训,告诫后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写金陵的壮丽景色,下片通过怀古,揭露六朝统治者的奢华,最后借杜牧诗句,感叹至今有人不从前朝覆亡中吸取教训:“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的幼年正是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战乱时期,父亲陆宰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言传身教,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为了效力国家,陆游和其他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一样,也走上了科举的道路。29岁时,他赴京(临安)考试,名列奸相秦桧孙子秦埙之上,因此受到秦桧的排挤。直到秦桧死后,陆游方被起用。因他主战抗金,一直遭到朝中主和派的排挤,但他一有机会就上书朝廷,提出许多抗敌救国的策略和政治措施。一些权臣讨厌他,给他加上一些罪名,罢了他的官。六年后,他到抗战派领袖王炎部下任职。陆游来到前线,演兵习武,提刀跃马,准备与敌人作战,但昏庸的皇帝又听信谗言,把主战的王炎调回临安,陆游也被派往成都。虽然他的杀敌报国的壮志未酬,但他在几十年的风雨生活中,却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抗敌将士的崇敬,对收复失地的决心,对中原父老的同情和怀念,以及对投降派的无比蔑视和憎恨,都写进了他的诗篇。他慷慨悲歌,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成为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是一位创作极为旺盛的多产诗人,至今流传下来的诗篇就有九千多首,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诗篇最多的人。他的诗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有人称他“小李白”。在语言方面,陆游的诗晓畅平易,精炼自然,“无一语不天成”。他才气豪迈,议论精辟,意在笔先,力透纸背。他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们传诵。陆游的不少诗篇都是南宋社会现实的真切反映,因此有人把他的诗誉为“史诗”。11《过零丁洋》文天祥简介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第一,历任刑部郎官、赣州知州。德祐元年(1275)闻元兵东下,在赣州组织上万义军,捐家财做军费,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赴敌营谈判,被扣留。后于镇江脱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领兵攻入江西,收复宁都、雩都等地。不久为元重兵所败,退入广东。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