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境遇与选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创新论析
D6[文献标志码]A1000-8284(2010)08-0023-0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面对新世纪、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一次重大提升与飞跃。和谐社会建设不仅要以先进政治文化为价值取向,同时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社会转型不断深化、文化冲突不断加剧的今天,创新政治文化,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要求,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紧迫的任务。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政治文化的研究在西方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虽然没有关于“政治文化”这一概念,但对它的核心,即政治意识形态有广泛深入的论述,这是人所共知的。1920年,在《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列宁首次明确提出了政治文化概念,并论述了与其并列的“政治教育”问题。他指出:“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设一个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没有地主的国家。”[1]尽管当时没有给政治文化界定内涵,但从列宁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把政治文化与政治教育联系起来,作为无产阶级专政教育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列宁之后的一个时期里,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研究近乎一片空白。政治文化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提出并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一个独立学科,是从1956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系统》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政治文化”(politicalculture)的概念开始的。这种热潮到上世纪70年代一度低落。但是,到了80年代,政治文化的研究得到复兴。至今,政治文化已经成为具有丰硕成果的研究领域和相对成熟的研究方法。综观中外学者对政治文化所作的解释,有以下三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将政治文化定义为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它包括政治体系的成员对体系各层面的感觉、认知、评价和情感取向等。其中阿尔蒙德等对政治文化的解释比较有代表性。在《公民文化》中,阿尔蒙德指出:“当我们说到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时,我们所指的是:作为内化于该体系成员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之中的政治体系。”[2]第二种观点是将政治文化定义为政治体系中各种主观因素的综合。它不仅包括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同时也包括意识形态领域中系统化了的、旨在对政治现象进行解释预测或描述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第三种观点认为,前两种定义中所包含的内容是观念性的政治文化。除此以外,政治文化还应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物质性”层面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政治制度和政治规范是政治文化的物化形态,是一种实体性的政治文化。在我国政治学发展过程中,学者们对政治文化的探讨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阐释政治文化的内涵,在具体的界定中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所谓政治文化,是从一定思想文化环境和经济社会制度中生长出来的,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而相对稳定地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是政治系统及其运作层面的观念依托。政治文化的内涵及内在规定性表明,作为政治的观念形态,政治文化一经形成,便以其无形的力量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对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先进的政治文化为经济建设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提供先进的思想保证,并通过影响人们对现存政治制度的认可度、对现任政府的信任度等政治心理和政治信念,为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二是先进的政治文化有助于扩大政治认同,增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赋予一个国家和民族以文化的凝聚力,发挥政治整合作用,调控政治主体的政治心理,规范政治行为。三是先进的政治文化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新和发展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繁荣的体现。而且,先进的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成员对现实政治体系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判断的总和,是整个文化中最能体现统治者意志的内容,代表社会主流文化,能自上而下地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文化的现代化。第四,先进的文化可以衍生为一种国际影响力,增强本国的国际地位,创新国家发展模式,进而为“和谐世界”提供一条可取之道。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创新的境遇与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的变革与转型给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和空间,同时也使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一境遇,无疑是在此背景下开展的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面对的。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创新面临的国内挑战从总体上来讲,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是比较稳定且与时政和谐共生的。但总体和谐之下的挑战也依然存在。一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的主导政治文化面临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外来政治文化的冲击。中国是个传统政治文化非常厚重的国家。这些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内容,无论是精华还是糟粕,很多都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传承并沉淀下来,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为自己寻找继续存在的合法形式。并且往往和现代西方政治思想意识一起,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基础相契合,在当前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内容中仍占有一定的比重,从而使得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社会政治文化的内容显得更加纷繁复杂。二是政治价值取向的分化多样。政治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是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倾向于自我实现和绝对自由的自我价值取向一度张扬,“交换型”和“索取型”在增加;而在政权的价值取向上,除了大部分人对现行体制的肯定是主流外,也有不少人或留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治体制,或主张效仿亚洲新兴国家的政治制度,更有明确主张西方政治制度者,多党制、分权与制衡等理念在年轻人中还有一定的市场,而邪教、伪教等也不时干扰了部分公民正确政治信仰和政治价值观的形成。三是社会政治心理复杂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在社会变革过程中对传统的国家权力配置社会利益机制,深刻地影响着不同利益群体在社会利益格局中的定位,并由此而导致不同利益群体政治心理的千差万别。与这种差别相应的就是人们政治心理的失衡和矛盾状态。即,既有对以往利益分配机制的眷恋,又有对新的利益配置机制的认同与期望。即便是同一利益群体,也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的要求,而对同一利益配置机制的利弊表现出不同的认同倾向。如此种种,都可能销蚀着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生长。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创新面临的国际挑战全球化时代的政治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外来文化的深刻影响。全球化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历史进程,始终伴随着文化渗透、价值变迁、制度移植等内容。在这一历程中,西方政治文化对中国政治文化发展势必产生强大的冲击,形成文化的冲突。正如亨廷顿所说:“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输入。”[3]事实上,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已经引发了并将继续引发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嬗变,而西方政治文化借资本的力量正在向全球渗透和扩张,形成新的文化霸权主义。它们或通过网络技术“润物细无声”地推广其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播西式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原则,或通过话语霸权将独特的自我经验上升为全人类的普世经验,扩散西式政治发展道路的示范效应,谋求影响和引导世界未来方向,或利用全球贸易和经济援助进行文化“推销”,或利用消费文化不断侵蚀、解构民族的价值基础。这给我国的政治文化系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的震荡。此外,恐怖主义、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等,也总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会利用一切可乘之机,发动各种文化侵袭,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政治的和平稳定形成冲击。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创新的路径选择与机制构建面对各种挑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的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政治文化的总体目标,形成一种整体思维,即创新政治文化的价值目标体系,正确处理创新中的若干关系,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把握全球化发展的机遇,构建一个包括政府、社会公众和政治精英等在内的结构动力机制。在综合创新中全面提高全民政治文化和法文化素质,解决国家、民族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种种问题,铸就新的民族精神。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创新的价值目标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创新,其价值目标在于:一是以公民意识的培育为核心。这是由文化的本质决定的。文化是人的文化。公民意识是人类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只有每个公民真正在心理和行为上建立起公民意识,形成成熟的公民人格,民主和谐的社会才能获得广泛的基础并得以巩固。二是应该有助于推动政治社会化进程。在政治文化庸俗化和非理性主义政治文化不同程度泛滥的形势下,政治文化的创新既应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和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更应注重加强对政治亚文化的引导,并防止反社会政治文化的滋生蔓延。三是能有效地进行农耕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三个时代特征并存的社会整合。这是由政治文化的区域性特点决定的。四是应能够不断增强社会转型中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包容力,为政党高效运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五是应该引导公民对本民族和国家政治认同的一致,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当成自己的义务,形成对国家的责任感,建立和融统一的民族政治关系。六是应充分考虑承受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可能的后果。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政治文化的创新,不仅要能为科技发展提供政治和思想保障,而且要能防止由于科技发展及其应用给人类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某些灾难。七是应能积极应对全球化进程中政治文化的冲突,注重处理好政治文化的科学性与阶级性的关系,处理好国际政治规则与国内政治规则的关系。八是应能引导公民进一步转变二元对立的政治思维方式,形成理性的政治认知与价值判断,促进多极化趋势下国家关系的和谐。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创新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第一,政治文化创新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的关系。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体现在政治认知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政治情感由情绪化转向理性化,政治意识由行政主导转向法律主导,政治态度由盲目依附转向民主参与,政治信仰由单一维度转向多样维度,政治价值取向由整体性转向个体性,政治评价由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这种转型既反映着执政党所选择的政策在社会成员中产生的政治效应,又为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政治心理和文化环境,为执政党实施新的政策选择提供着更多的政治信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执政、国家发展的应有之义,面对处于急剧变化中的信息的时代、开放的时代、多元的时代,和谐社会政治文化的创新要顺势而为,既要体现它的主流统领地位,又要体现它对多元的包容尊重;既要体现它的历史延续性,又要体现它的时代特色;既要体现它的政治影响力,又要使百姓易于接受。第二,政治文化创新与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关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在文明发展的历史中,积极文化成果的积累是构筑新文明的历史材料。中国传统的和合政治文化所包含的“和而不同”的多样统一性、“和实生物”及“和乃生,不和不生”的发展动力性,成为几千年来各族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选择,至今仍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方略相适应,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思想资源。表现在国家关系上,倡导“协和万邦”,主张国家间应和平相处、睦邻友好,国际争端要和平协商、和平解决;在各种文明的关系上,强调善解能容、彼此尊重;在各种利益关系上,强调公正平等、友善兼顾;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倡导尊重信任、和睦相亲;在社会文化上,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当然,对待传统政治文化基本的原则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对它的时代转换与改造。第三,正确处理与西方政治文化的关系。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过:“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4]全球化语境下,异质政治文化已经取代了同质政治文化,世界是多样的,也是开放的。我们既要反对全盘西化论,又要反对国粹论;既要正确认识西方政治文明与西方霸权主义的关系,又要正确区分政治现代化与西方化的概念,始终牢记社会主义原则和国情原则,兼采百家之长走自己的路,最终推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化创新的动力机制第一,政府是和谐社会政治文化创新的社会控制与社会整合的主导力量。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发展带来了政治文化发展的强烈的个体自主性和无序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对政治文化创新与发展的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对此束手无策。相反,惟有政府才能依靠强大的国家权力,有效支持和鼓励其进一步发展。一是政府应该为政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供足够的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投资,为政治社会化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政府公共服务。比如增加公民参加选举和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所必需的场所、工具等设施的投入。二是政府为政治文化的创新创造战略性的自由氛围和空间。比如,支持全社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营造宽松民主的政治氛围,加强主流政治文化建设,积极整合各种政治亚文化,重视和挖掘普通民众的政治文化消费热情和潜在的政治积极性等。第二,社会公众是和谐社会政治文化创新的原动力。文化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广大社会公众的政治参与必将直接推动政治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这就需要党和政府着重从实践入手,切实贯彻“相信群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化妆品代购委托合同
- 二零二五年机械租赁合同(含定期保养服务)3篇
- 2025年度互联网信息服务合同中的用户权益保护与平台责任3篇
- 2025年选煤厂智能化改造承包合同3篇
- 汽车经销代理销售合同范本模板
- 仓库场地租赁合同仓库分租合同
- 年度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战略市场规划报告
- 2025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注意事项
- 2025房屋租赁合同样式
- 公司车辆租赁协议书
- 2024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山西省太原市重点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充电桩项目运营方案
- 2024年农民职业农业素质技能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高考对联题(对联知识、高考真题及答案、对应练习题)
- 新版《铁道概论》考试复习试题库(含答案)
- 【律师承办案件费用清单】(计时收费)模板
- 高中物理竞赛真题分类汇编 4 光学 (学生版+解析版50题)
- Unit1FestivalsandCelebrations词汇清单高中英语人教版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 幼儿园美术教育研究策略国内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