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技术理化检验技术表格_第1页
预防医学技术理化检验技术表格_第2页
预防医学技术理化检验技术表格_第3页
预防医学技术理化检验技术表格_第4页
预防医学技术理化检验技术表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定计量单位和计量法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量的名称量的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l﹙L﹚米m质量m公斤﹙公斤﹚kg时间t秒s电流I安﹙培﹚A热力学温度T开﹙尔文﹚K物质的量n摩﹙尔﹚mol发光强度Iv坎﹙德拉﹚cd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平面角弧度rad立体角球面度sr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频率赫【兹】Hz压力,压强能量,功,热功率,辐射通量电荷量电位,电压,电动势电容电阻电导磁通量电感摄氏温度光通量光照度放射性活度帕【斯卡】焦【耳】瓦【特】库【仑】伏【特】法【拉】欧【姆】西【门子】韦【伯】亨【利】摄氏度流【明】勒【克斯】贝可【勒尔】PaJWCVFΩSWbH℃lmlxBq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换算关系和说明时间分min1min=60s[小]时h1h=60min=3600s天(日)d1d=24h=86400s平面角度(°)旋转速度转每分r/min体积升L,﹙l﹚1L=1dm3=10-3m3能级差电子伏分贝eVdB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项目名称一级二级三级PH范围(25℃)——5.0-7.5电导率(25℃),Us/cm≤0.115比电阻(MΩ·㎝,25℃)≥1010.2可氧化物质(以氧气计),mg/L≤—0.080.4吸光度(254nm,1cm光程)≤0.0010.01—溶解性总固体(105±2)℃,mg/L≤—1.02.0可溶性硅(以二氧化硅),mg/L<0.010.02—部分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制毒理指标限值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限值砷(mg/L)镉(mg/L)铬(mg/L)铅(mg/L)汞(mg/L)硒(mg/L)氰化物(mg/L)氟化物(mg/L)硝酸盐(以N计,mg/L)三氯甲烷(mg/L)四氯化碳(mg/L)溴酸盐(使用溴氧时,mg/L)甲醛(使用溴氧时,mg/L)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0.010.0050.050.010.0010.010.051.010(地下水源限制时为20)0.060.0020.010.90.70.7色度(铂钴色度单位)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臭和味(mg/L)肉眼可见物(mg/L)pH值(mg/L)铝(mg/L)铁(mg/L)锰(mg/L)铜(mg/L)锌(mg/L)氯化物(mg/L)硫酸盐(mg/L)溶解性总固体(mg/L)总硬度(mg/L)耗氧量(COD法,mg/L)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151(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无异臭、异味无不小于6.5不大于8.50.20.30.11.01.025025010004503(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时为5)0.0020.3一般用途化妆品卫生化学检查指标检查项目规范规定检查项目规范规定汞≤1mg/kg(具有有机汞防腐剂的眼部化妆品除外)铅≤40mg/kg砷≤10mg/kg甲醇≤2023mg/kg紫外线吸取剂/pH值/α-羟基酸总量≤6%①乙醇、异丙醇含量之和≥10%,需要检查甲醇含量:②除防晒类产品需检测紫外线吸取剂含量外,紫外线吸取剂加入量≥0.5%的其他产品,也需加测紫外线吸取剂含量:③凡宣称具有α-羟基酸,但其总量≥3%的产品需测定α-羟基酸含量同时测定PH值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化学检查项目检查项目育发类染发类烫发类脱毛类美乳类健美类除臭类祛斑类防晒类卫生化汞OOOOOOOOO学指标铅OOOOOOOOO砷OOOOOOOOO禁、限甲醇斑蟊、氮芥O用物质氧化型染发剂中染料O巯基乙酸OO含量性激素OOO甲醛O苯酚、氢醌O紫外线吸取剂0其他PH值OOOα-羟基酸《GBZ2.1工作场合化学有害因素接触限值》有毒化学物质的超限倍数表超限倍数超限倍数<13~102.5~1002>10001.5常见粉尘的允许浓度(47种)粉尘PC-TWA(mg/m³)总尘呼尘电焊烟尘煤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水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吸尘游离二氧化硅=10%~50%游离二氧化硅=50%~80%游离二氧化硅>80%石棉纤维及石棉含量>10%的石棉粉尘44610.70.50.8-2.520.70.30.2纤维0.8f/ml工作场合空气中常见有毒化学物质的允许浓度(333类)化合物允许浓度(mg/m³)超限倍数MACPC-TMAPC-STEL氨-2030-苯-610-苯乙烯-50100-丙酮-300450-臭氧0.3---二甲苯-50100-二硫化碳-510-二氯甲烷-200-2.0二氧化氮-510-二氧化硫-510-酚-10-2.5氟化氢(按F计)2---氟化物(按F计)-2-2.5镉及其化合物(按Cd计)-0.010.02-汞蒸气-0.020.04-环己烷-250-2.0甲苯-50100-甲醛0.5---硫化氢10---氯1---氯丙烯-24-铅尘-0.05-3铅烟-0.03-3三氯甲烷-20-2三氧化铬、隔酸盐、重铬酸盐(按Cr计)-0.05-3一氧化氮-15-2乙酸乙酯-200300-《GBZ2.2-2023工作场合物理有害因素接触限值》(一)超高频辐射接触限值接触时间连续波脉冲波功率密度(mW/cm²)电场强度(V/m)功率密度(mW/cm²)电场强度(V/m)8小时0.05140.025104小时0.1190.0514(二)高频电磁场接触限值频率(MHz)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A/m)频率(MHz)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A/m)0.1~3.0505~3025-(三)工频电磁场接触限值规定8小时接触的电场强度为5kV/m。(四)激光辐射接触限值分为眼直视激光的接触限值和激光照射皮肤的接触限值。(五)微波辐射接触限值类型日剂量8小时平均功率密度非8小时平均功率(µW·h/cm²)(µW/cm²)密度(µW/cm²)全身辐射连续波40050400/t冲击波20025800/t肢体局部辐射连续波或冲击波40005004000/t(六)紫外辐射职业接触限值紫外光谱分类日接触限值紫外光谱分类日接触限值辐照度照射量(µW/cm²)(mJ/cm²)辐照度照射量(µW/cm²)(mJ/cm²)电焊弧光0.243.5(七)高温作业接触限值高温作业指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25℃的作业。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T限值(℃)接触时间体力劳动强度ⅠⅡⅢⅣ100%3028262575%3129282650%3230292825%33323130(八)噪声接触限值每周工作5天,天天工作8小时,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5天,天天工作时间不等于8小时,需计算8小时等效声级;每周工作不是5天需计算40小时等效声级,限值为85dB(A)。任何时间和场合,接触噪声强度均不应超过115dB(A)。脉冲噪声接触限值见下表。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声压级峰值(dB)工作日接触脉冲次数声压级峰值(dB)~100140~1000130~10000120(九)手传震动接触限值手传震动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震动加速度限值为5m/s²(十)煤矿井下采掘工作场合气象条件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m/s)备注≤28不规定0.5~1.0上限≤26不规定0.3~0.5至适≥18不规定≤0.3增长工作服保暖量(十一)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劳动强度指数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劳动强度指数Ⅰ≤15Ⅱ~20Ⅲ~25Ⅳ>25(十二)体力工作时心率和能量消耗的生理限值:最大心率值≤150次/分钟。单项作业时最大心率值不超过120次/分钟。8小时总能量消耗不应超过6276Kj。接触生物限值1.生物接触限值:指为了保护职工的健康对生物材料中的毒物和(或)其代谢物所规定的最高允许量,或由毒物导致的生化效应指标变化所允许的水平。2.本底值:指不接触某毒物的健康人群生物材料中该毒物的浓度或其效应水平。3.中毒诊断值:是指接触某毒物的人群产生了有害效应或中毒症状时生物材料中该毒物的浓度或其效应水平。我国制定的生物限值化合物生物检测指标生物限值采样时间甲苯三氯乙烯铅镉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氟及其无机化合物正己烷二流化碳三硝基甲苯苯乙烯尿中马尿酸终末呼出气甲苯尿中三氯乙酸血铅尿镉血镉血中碳氧血红蛋白血胆碱酯酶活性校正值尿氟尿中2,5-己二酮尿中2-硫代噻唑烷-4羧酸血中4-氨基-2,6二硝基甲苯(4A)-血红蛋白加合物尿中苯乙醇酸尿中苯乙醛酸1mol/mol肌酐(1.5g/g肌酐)或11mmol/L(2.0g/L比重校正)20mg/m³5mg/m³0.3mmol/L(50mg/L)2.0µmol/L(400µg/L)5µmol/mol肌酐(5µg/g肌酐)45nmol/L(5µ/L)5%Hb原基础值的70%原基础值的50%24mmol/mol肌酐(4mg/g肌酐)42mmol/mol肌酐(7mg/g肌酐)4.0mg/L1.5mmol/mol肌酐(2.2mg/g肌酐)200ng/gHb220mmol/mol肌酐(300mg/g肌酐)88mmol/mol肌酐(120mg/g肌酐)75mmol/mol肌酐(100mg/g肌酐)30mmol/mol肌酐(40mg/g肌酐)工作班末(停止接触后)工作班末(停止接触后15~30min)工作班前工作周末的班末尿接触三周后的任意时间不作严格规定不作严格规定工作班末接触起始后三个月内任意时间连续接触三个月以后任意时间班前班末工作班后接触TNT作业4个月后任意时间班末下一班前班末下一班前毒物的半减期与相应的采样时间半减期采样时间检测意义短(数分钟)中档(少于5小时)中档(大于5小时)长(数月或数年)班中或班末班中或班末每周开始或周末;如为多相的消除,班中或周中接触数周后任意时间在体内不积蓄,显示近期接触在体内不积蓄,显示近期接触在体内有积蓄,显示长期联合接触在体内有积蓄仪器分析滤光片是一种波长选择器,必须根据滤光片与待测溶液为互补色的原理来选择。绿黄绿黄橙红红青紫蓝蓝绿绿蓝虑光片颜色紫青紫蓝蓝绿绿蓝绿黄黄橙红红λ,nm400~420430~440440~450450~480490~530540~560570~600600~630630~760气相色谱仪的基本构造气相色谱仪重要有进样、色谱柱和检测系统组成,各部件及其功能列于下表。单元部件名称功能气流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系统检测系统数据解决系统控温系统气源净化器稳压阀稳流阀压力计流量计进样器气化室色谱柱柱温箱检测器放大器记录仪数据解决系统温控器高压钢瓶或气体发生器装有分子筛、活性炭等,用于净化载气稳定柱进口压力调节并稳定气体流量显示柱进口处压力显示载气流量微量注射器、六通阀或自动进样器液态试样瞬间气化分离试样组分,有填充柱和石英毛细管柱调节和保持色谱柱的温度检测流杰出谱柱的样品组分,转化成电信号将检测器生成的电信号放大,并输入数据解决系统记录电信号并转化为色谱图将电信号转化为检测数据,并计算和输出控制气化室、柱温箱和检测器的温度2)固定液的分类:①按分子间作用力(色散力、静电力、诱导力和氢键力)分类:固定液类别典型固定液色谱保存特性Ⅰ.不宜极化非极性固定液Ⅱ.易极化非极性固定液Ⅲ.难成氢键的极性固定液Ⅳ.能受质子的极性固定液Ⅴ1.给质子和受质子力同时存在的固定液Ⅴ2.受质子力较强的固定液Ⅴ3.给质子力较强的固定液角鲨烷、聚二甲基硅烷阿皮松-L、阿皮松-M氟油、氟蜡邻苯二甲酸壬酯聚乙二醇(PEG)THEESOV-210、QF-1①非极性化合物按沸点顺序流出②同沸点极性化合物比非极性化合物流出慢,偶极矩越大的流出越慢③同沸点、同偶极矩的极性化合物中氢键型化合物较快流出①非极性化合物按沸点顺序流出②同沸点极性化合物,偶极炬大的较快流出③同沸点、同偶极矩的极性化合物中氢键型化合物较快流出①不宜极化的非极性化合物按沸点顺序流出,易极化的比不宜极化的流出慢些②同沸点极性化合物,偶极炬大的较慢流出③氢键型化合物也按偶极炬大小规律变化①非极性和极性化合物与Ⅲ同②氢键型化合物和能给质子化合物流出要慢些①不宜极化的非极性化合物按沸点顺序流出,但保存时间短②易极化的非极性化合物流出较慢③同沸点极性化合物,偶极炬大的较慢流出④氢键型化合物流出较慢①非极性化合物与V1相似②能给质子化合物流出较慢①非极性化合物与V1相似②受质子化合物流出较慢②按相对极性可分为非极性、中档极性和强极性。3.毛细管气相色谱柱(1)毛细管气相色谱柱重要分为: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常规毛细管柱小内经毛细管柱大内经毛细管柱柱内经,µm~250≤100320或530(2)毛细管气相色谱柱与填充柱的性能比较色谱柱长度/m内径/mm液膜厚度/µm每个峰的热量/ng分离能力WCOT柱填充柱10~1001~50.1~0.82~40.1~510≤10010000高低(3)评估毛细管气相色谱柱性能的重要指标是柱效、表面惰性和热稳定性。(4)常用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柱有:固定相二甲基聚硅氧烷含5%苯基的甲基聚硅氧烷聚乙二醇(PEG)聚乙二醇改性衍生物(FFAP)含50%苯基的甲基聚硅氧烷通用名SE-30OV-1DB-1HP-1HP-101SPB-1PE-1SE-54DB-5HP-5SPB-5OV-5PE-2HP-20MDB-WaxCarbo-Wax20MHP-FFAPDB-FFAPOV-351PE-EEAPOV-17HP-17HP-50DB-17SPB-50高效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法的比较GCHPLC123456只能分析挥发性物质,约占20%化合物不能分析热不稳定的化合物用毛细管柱可得到很高的柱效有多种高灵敏度的通用检测器流动相为气体,无毒,易解决操作简便几乎可以分析各种化合物能分析热不稳定的化合物柱效较低高灵敏度的通用检测器少流动相为有毒液体操作较难检测器:分为电化学检测器和光学检测器。前者重要涉及电导检测器和安培检测器,通用检测器是电导检测器。后者涉及HPLC用的检测器。电导紫外可见荧光电流脉冲电流克制法单柱法检出限(g/ml)线性动态范围重要合用范围3×10-102×104Pka或pkb小于7的各种离子2×10-8103各种离子和过度金属离子10-10103S2-、SO2-3、、、NO2-、NO3-、Br-、I-、碘酸根、溴酸根、硒酸根、次氯酸根芳香族化合物、不饱和羧酸、过度金属离子等10-12~103芳香族化合物、伯胺和氨基酸的荧光衍生物10-12106Br-、I-S2-CN-硫代硫酸根、肼、抗坏血酸、芳香胺、硫醇等10-12106与安培法相同、醇酚、伯胺、氨基酸等理化实验室的基本设备、操作和安全(6)移液管中水的规定流出时间(s)列于下表,粘度大于水的溶液应增长时间。移液管的全容量(ml)类型与等级无分度管分度管A级B级完全和不完全流出式快流速和吹出式A级B级0.1~0.51~23~510~1520~2550100-7~1215~2520~3025~3530~4035~45-5~1210~2515~3020~3525~4030~45-4~106~147~1711~2115~25-2~74~106~147~1711~2115~25-2~53~65~105~10---3.化学试剂的分级我国将化学试剂的质量分为四级级别习惯等级与代号标签颜色附注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保证试剂分析试剂化学试剂实验试剂优级纯(GR)分析纯(AR)化学纯(CP)(LR)绿色红色蓝色棕色纯度很高,用于精确分析,有的可做基准物质纯度较高,合用于一般分析合用于工业分析只合用于一般化学实验4.常用酸和碱的性质名称分子量沸点密度/(g/ml)浓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mol/L)盐酸硝酸硫酸磷酸高氯酸氨水36.563.098.198100.535.01101223382132031.18~1.191.39~1.401.83~1.841.691.680.90~0.9136~38~6895~98~8570~7225~28(NH3)~12~15~18~15~12~15(五)溶液浓度的表达方法量的名称和符号定义常用单位备注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B物质B的质量浓度ρB物质B的质量分数ωB物质B的体积分数ψB体积比浓度V1+V2物质B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cB=nB/V物质B的质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ρB=mB/V物质B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ωB=(mB/m)×100%物质B的体积除以混合物的体积ψB=(vB/v)×100%溶液1的体积与溶液2(或水)的体积相混合mol/Lmmol/Lg/L、mg/Lmg/ml、µg/ml、ng/ml用%(m/m)表达用%(v/v)表达如高氯酸:硝酸=1:9一般用于标准溶液、基准溶液一般用于标准滴定液、基准溶液或一般溶液ωKNO3=10%,表达100g溶液中具有10gKNO3ΨHNO3=10%,表达100ml溶液中具有10mlHNO31体积的浓高氯酸与9体积的浓硝酸混合液1.毒物危害限度分级:级别危害限度毒物名称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轻度危害汞和铍及其化合物、砷和锰及其化合物、氰化物、黄磷、铬酸盐和重铬酸盐、苯、氯乙烯、对硫磷等铅、镉和钒及其化合物、CS2、Cl2、H2S、HF、AsH3、甲醛、光气、CO、苯胺等盐酸、硝酸、硫酸、氮氧化物、甲苯、甲醇、苯乙烯、酚、三氯乙烯等氨、氢氧化钠、丙酮、溶剂汽油、四氟乙烯等不同混浊度范围的读数精度规定混浊度范围(NTU)读数精度(NTU)混浊度范围(NTU)读数精度(NTU)2~10110~1005100~40010400~70050700以上100混浊度等级强度说明01

2345无薄弱弱明显强很强无任何臭和味一般饮用者甚难察觉,但对臭和味敏感者可以发现一般饮用者刚能察觉已能明显察觉已有很显著的臭味有强烈的恶臭或异味吸取管的使用规定和合用范围:吸取管吸取液用量/ml采样流量(L/min)合用范围大型气泡吸取管小型气泡吸取管多孔玻板吸取管冲击式吸取管5~1025~105~100.5~2.00.1~1.00.1~1.00.5~2.03.0气态和蒸气态气态和蒸气态气态和蒸气态、雾蒸气和蒸气态气溶胶态2)固体吸附剂管的种类及标准规格:类型管长/mm内径/mm外径/mm固体吸附剂剂量/mg活性炭管硅胶管前段后段前段后段溶剂解吸型A型B型热解吸型A型B型70~8070~80120120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