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羊课件幻灯片_第1页
科学养羊课件幻灯片_第2页
科学养羊课件幻灯片_第3页
科学养羊课件幻灯片_第4页
科学养羊课件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养羊的十大关键措施乾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吴永绒

一、加强饲养管理

实施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能让羊只健康生长发育,保证羊只有良好的体质和理想的抗病能力。全面的营养,可防止代谢病的产生,细致的管理,可防止普通病的发生,合理的轮牧,可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清洁的饮水,可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及时灌服健胃剂,能促进胃肠道消化机能,保持旺盛的食欲和较高的消化率。在天气干燥寒冷时,加强圈舍保暖,天气潮湿闷热时,加强通风管理,都能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二、适时配种

羊只性成熟一般在四月龄左右,但适宜的配种时间应该在羊只达到体成熟时进行,即10月龄时比较合适,不能过早配种,否则,影响正常发育和导致难产。传统的饲养方法是公母群混合饲养,自由交配,这种方法有以下缺点:

1、公母羊混群后,由于公羊经常追逐母羊,影响采食和上膘;

2、对种公羊需要量大,一般每只公羊只能负担15—20只母羊,不能充分发挥优良种公羊的作用,同时公羊精力消耗大,会缩短利用年限,造成浪费;

3、无法控制产羔时间,羔羊大小不一,不易管理。

4、后代系谱不清,不能很好进行选种选配,近亲交配难以避免。三、重视环境卫生

过去的养羊业管理粗放简单,环境污秽潮湿,这不但使蚊蝇等昆虫大量繁衍,而且还会滋生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也会污染饲料和饮水,从而导致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现在提倡科学饲养,就是要重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经常打扫地面,更换垫草,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卫生,粪便和污物要堆积发酵。夏秋季节,晚上在圈舍及场区内喷洒灭蚊虫药物,可防止蚊蝇和羊鼻蝇侵害羊群。四、严格消毒制度

羊舍地面、墙壁、围栏等都要经常进行消毒,常用的食槽水槽等也需要定期清洗消毒。一般情况下,1—2周消毒一次,如果出现疫情,每周应消毒2—3次。消毒剂可使用无腐朽、无刺激的表面活性剂类,如新洁尔灭、百毒杀、碘制剂等。空圈消毒可使用消毒杀菌比较强的消毒剂,如10﹪的漂白粉、3﹪的来苏儿、2—4﹪的氢氧化钠等。养羊饮水要清洁,还需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容易分解的卤素类,如次氯酸钙、漂白粉等。五、加强免疫

羊常见传染病较多,如炭疽病、口蹄疫、肠毒血症、痘病、布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脓包等,对养羊业危害特别严重,尤其是梭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羊快疫、羊猝疽、羔羊痢疾等常常引起羊急性猝死,发病后几乎没有治疗时间,所以一定要预防。预防这些疫病都有相应的疫苗,保护期大都在半年至一年。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特点,进行免疫接种,要按照计划定期进行接种,不能盲目地乱接种,否则会诱发某些疫病,有疫情威胁时,要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的预防措施:

五、加强免疫

1、定期在羊只皮下注射三联四防苗,即羊快疫、羊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联合防治疫苗。羊只不论大小,一律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一年。2、在料盆或水盆中添加敌百虫片,每千克体重按0.07g用量,定期投放,有清理肠道、杀菌消毒等作用。3、乳房炎是奶山羊易患疾病,为防止乳房炎,可用碘液或氯酸钠溶液对乳房进行清洗。具体方法是准备30—40℃的温水一盆,放入少量碘液或氯酸钠,配制比例为1比1000左右,用木棍搅匀,用干净毛巾在溶液中浸湿,然后对羊乳房轻轻擦拭,每天擦拭两次,每次三分钟,连擦三天,对初患乳房炎的奶山羊和预防都有积极作用。4、羊疥癣是近年来易患疾病,可涂抹辛硫磷200倍液,能有效防治,每天涂抹2次,涂抹一周以上,也可注射伊唯菌素注射液。另外,敌百虫溶液对疥癣效果也很好。五、加强免疫

5、羊痘防疫不可忽视,羊群一旦染上此病,很难净化,因此,每年必须进行羊痘接种。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羊痘疫苗每瓶可防50只羊。6、口蹄疫在近几年流行比较严重,一定要预防接种。羔羊28—35日龄注射口蹄疫WO、W亚1型双价灭活苗1毫升,间隔一个月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一次。7、布病是人畜共患病,人一旦感染此病可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因此,在布病流行地区要对羊进行预防,可饮水或注射。养羊户的群众一旦出现低热、乏困及生殖系统疾病要及时去诊治,在疾控中心进行布病检测。五、加强免疫

8、小反刍兽疫病是一种外来传染病,它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急性病毒病,俗称羊瘟。羊群一旦发生此病,很难治愈,因此一定要预防。

为了预防疫病的发生,在搞好预防接种的同时,还要把好羊只的入场关,不从疫区购买养只、用具、饲料等,尽量采用自繁自养的饲养方法,新购进的羊,要隔离观察15天以上,确认健康后,再进入场区。散养户新买的羊只也要隔离观察,确认无病时方可混群。对新买的羊要进行防疫、驱虫、消毒等措施。平时要严格管理制度,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必须入场的人员和车辆要进行消毒后方可进入。六、定期用药驱虫

羊群容易发生体内和体外寄生虫病,体内寄生虫可内服驱虫药物进行驱虫,体外寄生虫可通过药浴驱杀。内服药主要有伊维菌素、硫双二氯酚、丙硫咪唑、左旋咪唑等,大群使用前,要进行小范围试验,以防发生药害和中毒;药浴可选用杀虫脒、敌百虫、速灭菊酯、石硫合剂等,一般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体内驱虫后1—3天将粪便消毒或发酵,以杀灭寄生虫卵。七、预防饲料伤害

叶菜类饲料和幼嫩的青饲料中含有较多硝酸盐,在瘤胃消化菌的作用下,可转化为亚硝酸盐,若采食过量,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果园附近的牧草容易被农药污染,羊采食后会引起农药中毒,所有这些,在放牧和割草时候一定要高度重视。发霉变质的饲料、发芽的土豆、患黑斑病的红薯都不能喂羊,棉籽饼、菜子饼必须经过脱毒处理后才能喂羊,且要限制饲喂量;羊群运动区内不能种植夹竹桃,防止羊群误食中毒;作物秸秆上的地膜、塑料袋要摘除干净,秸秆下面粗硬的部分和根须要尽量切掉不用;秋季不要用柔韧的秧蔓喂羊,阴雨天气尽量将粗料切细。做好这些,能避免饲料因素引起的许多疾病。八、搞好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必不可少,它可以为羊群的健康成长打造安全屏障。常用药物有磺胺类,如新诺明、磺胺二甲嘧啶、磺胺脒等,四环素类,如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物不能长期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引起中毒反应或影响瘤胃机能,一般连用5—7天即可。预防用药一般选择气候多变、有疫情威胁、疾病易发时,如去势、断尾、断乳前后进行投喂。九、观察日常行为

平时要注意观察羊群,对可疑羊只进行细致的检查,及时挑出体征异常的羊。观察的内容主要有体态、眼神、被毛、采食、反刍、粪便、尿液等;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黏膜、结膜、舌苔、异味、体温、脉搏、呼吸等。另外,羊鼻镜是否湿润,是羊健康与否的关键指标,观察和检查时一定不能忽略。健康羊有三个生理常数一定要记住:体温38—40℃,脉搏每分钟70—80次,呼吸每分钟18—24次。若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治疗。十、及时处理病羊

传染病传播迅速,危害严重,一旦出现疫情,应迅速隔离病羊,防止疫情扩散,隔离区内所有未经彻底消毒的东西不能运出,与病羊接触过的羊要单独饲养观察。发生口蹄疫、羊痘等疫病时,要及时报告。病尸体不能随意抛弃、乱扔、食用或进入市场,应根据疫病性质,采取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奶山羊不同时期饲养管理要点一、幼羊的饲养管理幼羊:指出生至3月龄内的羔羊(一)饲喂:幼羊产后40天以内,主要是随母吃乳,让幼羊在母羊旁边自由吃奶,食欲过旺的要将羔羊与母羊分开,喂食时再放一起,适当控制其吃奶次数,一般每日吃奶次数为5至8次。幼羊生长1—3周时要人工喂奶,将奶放入盆内,每次100毫升,每天饲喂5次左右。幼羊20日龄以后要训练吃草,同时让其自行采食少量易消化的优质精料或干料。出生40~70天之间,应以奶、草、料并用,每日各喂两次。草可喂青草、苜蓿一、幼羊的饲养管理草或干草。饲料可喂玉米、麸皮、豆粕等混合料。其饲料配比可为玉米56%、麸皮30%、豆粕12%、骨粉1%,碳酸钙及维生素添加剂1%。每次每只喂饲料250克左右。70天以后,逐渐将其断奶,食料过度到以草和饲料为主。每天喂饲料和草各三次,用量酌情。(二)去角:在小羊7—15日龄之间要对小羊烙角,观察小羊头上的旋,一般长两个旋的通常都会长犄角,要准备电烙铁,将小羊长旋的地方一、幼羊的饲养管理用电烙铁烫几下,这样便可有效的抑制犄角生长,去角的目的是避免山羊长大后争斗伤身。(三)密度控制:幼羊放入笼舍散养的密度一般以每十平米7—9只为宜。幼羊长到3月龄后为青年羊的饲养阶段,一般到配种前都属于青年羊,时间在半年左右。二、青年羊的饲养管理。

青年羊:指断乳到配种前的羊。这期间主要是长骨、肌肉和内脏器官,宜采取半放牧半舍饲。母羊每天补0.15千克精料,公羊每天补0.5千克精料。同时加强运动,防止腹泻和恶癖。三、泌乳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产后既进入泌乳期,泌乳期一般为9—10个月,干奶期为2—3个月,配种后还可以产奶3个月,第五个泌乳月奶量显著下降。温度、气候、饲料均对产奶量变化有较大影响。

1、母羊在怀孕期间管理注意事项。不能喂给腐败、霉烂和冰冻饲料,也不能过多喂青贮饲料;不能喝过冷的水;不能在有霜、露的草场放怀孕羊;不能急赶羊;羊舍要干燥,不应有贼风;临产前不要喂的过饱,并应停喂精料。三、泌乳羊的饲养管理

2、按时干奶。干奶期一般为50—60天,根据年龄、体质、出奶量等来决定。要求逐步减少挤奶次数,限制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的数量,控制饮水,加强运动,最后一次奶要全部挤净。

3、分娩母羊管理。首先是掌握产羔日期,做好圈舍消毒和接产准备,产羔多数集中在下午6:00—9:00,其次看到母羊腹部下垂、肷部、尾部肌肉下陷,乳房肿胀,产前约1小时从阴门掉出棒状黏液,产出期约0.5—1.5小时,若是多胎,一般间隔5—30分钟产下一胎,胎衣排出时间三、泌乳羊的饲养管理1.5—2.5小时。特别注意防止母羊吃胎衣,吃后会造成腹泻以及产奶量下降。4、产后管理。首先以恢复体力为主,给予优质青干草、麸皮、胡萝卜、盐水汤。5天后给予优质青绿饲料,10天后加喂精料,一般15天后恢复正常。其次要加强泌乳期饲养,精心管理,注意日粮的适应性,做到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先喂后饮,少给勤添,定时定量。三是防止把乳房吃偏。四是适当增加挤奶次数。三、泌乳羊的饲养管理

5、提高奶山羊泌乳量的措施。一是应用良种,合理选配,精心培育。二是开展选育改良。有计划地选育高产公羊,发挥高产作用,开展人工授精,培育高产品种。三是抓好饲料的加工调制。适当考虑饲料资源,推广配合饲料饲喂。四是重视羔羊的培育,推广羔羊代乳料。五是干奶期和泌乳期饲养并重。六是定期修蹄。成年羊每6个月修蹄一次,以利于采食、运动、产奶、配种。七是对公羊进行去势,以防止混杂,影响改良效果。八是采用人工授精,对羊只进行编号,采用档案管理。四、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种公羊采取选育后集中管理,一般公羊3月龄时,应远离母羊。抓好3—7月配种前期的管理,采用放牧与补饲结合,每天每只公羊精料喂量不少于0.5千克。配种期将种公羊单独饲养,此时应加喂黄豆、麸皮、奶、鱼粉、鸡蛋等。种公羊射精量一般0.8—1.5毫升,每天可配种2—3次,人工授精每日可配20—30只。五、奶山羊的防疫

1、搞好环境卫生。环境卫生的好坏与疫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羊舍、羊圈、场地及用具应保持清洁、干燥,清除羊舍周围的杂草、垃圾及乱草滩,填平死水坑,认真开展杀虫灭鼠工作。2、定期消毒。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羊场应建立切实可行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羊舍(包括用具)、地面土壤、粪便、污水、皮毛等进行消毒。3、定期驱虫。为了预防羊的寄生虫病,应在发病季节来临之前,用药物结合羊群情况进行预防性驱虫,预防性驱虫的时间应根据寄生虫病季节动态确定。驱除体内寄生虫可内服伊维菌素、硫双二氯酚、丙硫咪唑、左旋咪唑等,驱虫后五、奶山羊的防疫1—3天将粪便消毒或发酵,以杀灭寄生虫卵。驱除体外寄生虫通过药浴驱杀,可选用杀虫咪、敌百虫、速灭菊酯、石硫合剂等,在天气晴朗、无风的条件下进行。一般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4、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预防疾病发生最有效的措施。所以有计划地搞好免疫接种工作,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对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具有很好的作用。目前预防羊传染病的疫苗主要有:口蹄疫疫苗、三联四防苗、羊痘苗、布病杆菌苗等。小尾寒羊养殖六招

一、及时去势用于育肥的羔羊一般应在1—3周进行去势,此时去势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质,使肉质细嫩,减少膻味,并使羊性情温顺,便于管理,容易育肥。二、早期断奶小尾寒羊传统的断奶时间多在3—4月龄。据试验,60日龄和90日龄断奶的羔羊,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育肥到6月龄,二者的平均体重和日增重基本接近,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早期2月龄断奶切实可行。2月龄断奶育肥,有利于母羊提前配种,使母羊由2年3胎提高到1年2胎,从而提高小尾寒羊的繁殖率、出栏率和产肉量。三、定期驱虫供育肥的羔羊在断奶后和入秋时分别驱虫一次。常用的驱虫药有:硝氯酚、硫双二氯酚、丙硫咪唑等,每公斤体重分别用4毫克、35—75毫克、2.5—3毫克口服;也可口服或注射伊维菌素。小尾寒羊养殖六招

四、舍饲精细饲喂由传统粗放饲养方式转变为舍饲精细突击育肥方式,对精粗饲料合理搭配,使羔羊半年左右出栏,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可采用青干草35%、玉米秸粉37%、豆饼5%、棉饼4%、玉米14%的配合饲料,对断奶羔羊育肥5—6月龄,活重可达40公斤以上,日增重平均200克以上。此法产肉效果好,育肥期短,周转快,适于集约化,工厂化肥羔生产。五、饲喂添加剂1、饲喂羊育肥复合添加剂。此添加剂由微量元素铁、铜、锰、锌、硒、瘤胃代谢添加剂、生长促进剂及对有害微生物抑制物质组成。喂此添加剂,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23.1%和18.7%。2、添喂瘤胃素(又名莫能菌素钠)。其作用是控制和提高瘤胃发酵率,从而提高增重速度及饲料转化率。试验证明,对舍饲小尾寒羊养殖六招小尾寒羊饲喂瘤胃素,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35%左右,饲料转化率提高27%。用法用量:小尾寒羊每公斤日粮添加瘤胃素25—30毫克。实际应用时应根据日粮组成确定适用量,要均匀混合在饲料中,最初量可以低些,以后逐渐增加。3、添喂磷酸脲(也可用尿素代替)。其作用是补充氮磷,是一种新型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每日每只羊添加10克左右,平均日增重提高26.7%。4、添喂杆菌肽锌抑菌生长剂。其作用是利于养分在肠道内消化吸收,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体重。羔羊用量每公斤混合料中添加10—20毫克为宜。六、适时屠宰小尾寒羊前期生长较快,后期生长变慢,若将肉羊养殖到1岁以上再进行屠宰,饲养成本高,脂肪沉积多,并且也影响肉的品质,所以羔羊快速育肥出栏期应在5—6月龄为最佳。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仔猪的生长和生理特点1、生长发育快。产后7-10天内体重可增加1倍(初生重2斤左右),30天内,体重可增加5倍以上,由于生长发育快,体内物质沉积多,对营养物质在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很高,同时对这方面的短缺反应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2、消化道机能尚不完备。刚出生时,仔猪的胃只有5克,仅能装25毫升乳汁,胃液、胆汁分泌不够正常,消化酶的分泌不够平衡,对乳汁中的营养吸收即可,对来自外界补充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极差,因而在饲养过程中,要尽快让其适应外来营养,仔猪出生后7天,刚好出牙齿,喜欢啃东西,此时补充一些高蛋白的全价颗粒饲料,锻炼胃肠消化功能的作用。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3、体温调节机能差。因此,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应采用仔猪红外线保温灯,把仔猪统一放入护仔栏内进行保温,夏季多用些口服补液盐或小苏打来降温防暑。4、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患病。仔猪出生时尽量让其早吃初乳,以获得母源抗体,仔猪出生第三天,肌肉注射牲血素,每小猪1毫升,第十天再注射1毫升,以增加仔猪抵抗力,杜绝外来细菌、病毒的侵袭。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二、要养好仔猪必须抓四食过四关1、抓乳食,过好初生关。哺食初乳,固定乳头。仔猪出生后一般都能自由活动,依靠自身的嗅觉寻找乳头,个别体弱多病的仔猪必须借助于人工辅助,最迟应该在产后2小时内让乳猪吃上初乳,有意识的把强壮的仔猪放在后面乳头,体弱的放在前面乳头,这样有利于仔猪发育均匀,大小整齐。母猪分娩过程要有人在场,避免母猪压死小猪,以防意外。2、抓开食,过好补料关。仔猪在第7天用全价的颗粒饲料哄吃,实在不吃的要把颗粒饲料强制塞入小猪口内,反复几次,让其觉得有味道,下次才会主动去舔食。出生第三天,最好补充电解质水,可以买现成的口服补液盐也可以自配。(葡萄糖45克,盐8.5克。柠檬酸0.5克,甘氨酸6克,柠檬酸钠120毫升,磷酸二氢钾400毫升,加入2公斤清水中,连饮10-15天)。此方法很关键,有利于仔猪早开食,更健康成长。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3、抓旺食,过好断奶关。30日龄左右仔猪将进入旺食阶段,抓好此阶段,增加采食量,每天饲喂次数以5-8天为宜,不要换饲料,保证饲料质量的稳定性,建议补饲量标准供参考:第3周

平均每头每天20克第4周

平均每头每天45克第5周

平均每头每天100-110克第6周

平均每头每天230-240克第7周

平均每头每天380-400克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4、抓防病,过好活命关。仔猪可能出现的3次死亡高峰是:第一次出生后7天内,第二次在20-30天奶量不足、饲料量增加的时候,第三次在断奶时出现应激的时候,这三个死亡高峰与饲养管理的科学性与否有直接关系。合理细致的管护和饲养可以使仔猪少死亡、快增长,尤其是下痢是哺乳仔猪培育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由其导致的死亡可以占到仔猪死亡的30%,甚至更高,所以哺乳仔猪的防病要点要落实好正常的免疫接种和消毒措施,仔猪栏内经常用消毒药喷洒。

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三、断奶仔猪的饲养

过去,农村散养的猪在仔猪出生45天以后才断奶,现在提倡科学饲养,为了使母猪及早到达下一个发情配种期,最佳断奶时间为28-32天。断奶时应原栏留养(即赶走母猪留下仔猪),做到栏舍不变,饲料质量不变,饲养员不变。即使这样仔猪还经常出现拉稀症状,这是因为原来仔猪与母猪同栏饲养,仔猪也在吃母猪饲料,赶走母猪后,仔猪栏内不存在母猪料了,而仔猪一个月与母猪一起共同分享着母猪料,它的胃肠道已经适应了全价的仔猪颗粒料与母猪料共同存在的环境,所以,在赶走母猪时,仍然采用30%母猪料,50%仔猪全价料,20%乳清粉均匀混在一起,一直维持到10天左右,逐步减少母猪料和乳清粉,直到全部转为仔猪全价料,此时饲料中可以加入强力霉素或林可霉素等抗菌药,按1000斤仔猪体重每天用20%强力霉素(林可霉素)0.3-0.4斤,连用5天可以起到预防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

母猪的饲养管理

根据母猪不同的生理阶段,实行空怀、妊娠、哺乳分阶段饲养。

一、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1、控制膘情,促使及时发情配种。俗话说“空怀母猪七、八成膘,容易怀胎产仔高”。因此,应根据断奶母猪的体况及时调整日粮的喂量。采用并窝饲养、公猪诱情、药物催情的方法,都可以促使空怀母猪及时发情排卵。2、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工作。发情母猪的典型表现:一是外阴部从出现红肿现象到红肿开始消退并出现皱缩,同时分泌由稀变稠的阴道粘液:二是精神出现由弱到强的不安情况,来回走动,试图跳圈以寻求配偶:三是食欲减退,甚至不吃;四是从开始时的爬跨到能接受之;五是开始时按压其背部还出现逃避的现象,但随后则变得安稳不动,出现“呆立反射”现象。一般在母猪出现“呆立反射”时适于首配,隔8-10小时再配一次,这样能做到情期受胎率高且产仔数也较多。

母猪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授精是妊娠的开始,分娩是妊娠的结束。饲养妊娠母猪的任务,一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得到正常发育防止流产;二是确保每窝都能生产大量健壮的、生活力强的、初生重大的母猪;三是保持母猪中上等体况,为哺乳期储备泌乳所需的营养物质。群众有“母猪怀孕抓两头”的经验,是很有道理的。母猪怀孕最初一个月有两个胚胎死亡高峰期,一个是在配种后9-13天,是授精卵的着床期,另一个则是在受精后的第三周左右,为胚胎器官的形成分化期。所以妊娠后的一个月,对于胎儿而言,营养水平并不一定要高,但饲料的质量要求很高。加强妊娠末期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胎儿生长发育,提高初生体重的关键措施。

母猪的饲养管理1、选择适当的饲养方式:对于体况较廋的经产母猪,从断奶到配种前可增加喂食量,日粮中提高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以进快回复繁殖体况,使母猪正常发情配种。对于膘情已达七成的经产母猪,妊娠前、中期只给予相对低营养水平的日粮,到妊娠后期再给予营养丰富的日粮。2、掌握日粮体积:根据妊娠、胎儿发育的不同阶段,既要保持预定的日粮营养水平,又要适时调整粗、精饲料比例,使日粮具有一定体积,让妊娠母猪不感饥饿,又不压迫胎儿。

母猪的饲养管理3、注意饲料品质:妊娠期不论是粗饲料还是精饲料,都要注意品质品质优良,不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和带有毒性或有强烈刺激性的饲料,否则,会引起流产,造成损失。饲料种类也不宜经常更换。4、精心管理:妊娠前期母猪可合群饲养,但不可拥挤,后期应单圈饲养。妊娠第一个月使母猪吃好、休息好、少运动。以后让母猪有足够的运动,夏季注意防暑,冬季雨雪天和严寒天气停止运动,妊娠中后期减少运动量,临产前应停止运动。

母猪的饲养管理三、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1、正确计算预产期:母猪预产期一般114天左右,即三个月+三周+3天,产前一周要做好标记,做好产前准备。2、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1)灭除体外寄生虫。(2)母猪产前10-15天,逐渐改变日粮,防止产后突然变料,引起消化不良和仔猪下痢。(3)调整喂料量。(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