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心电图研究新进展_第1页
心肌梗死心电图研究新进展_第2页
心肌梗死心电图研究新进展_第3页
心肌梗死心电图研究新进展_第4页
心肌梗死心电图研究新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肌梗死体表心电图研究进展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心电诊断科编辑ppt自20世纪40年代,心电图病理性Q波就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肌梗死部位的判断目前心肌磁共振延迟强化显像技术可以清晰而准确地显示患者心肌梗死的部位,使左心室心肌梗死定位及分类更为准确编辑ppt2006年,西班牙学者AntoniBayes等代表国际动态心电图及无创心电学会发表共识,建议在统一的影像学左心室分区基础上,按心脏磁共振显示的梗死部位将左心室心肌梗死命名为7种类型,并总结每种类型梗死出现病理性Q波的对应导联及相关冠脉编辑ppt左心室影像分区2002年AHA建议采用统一的标准左心室切面,将左心室分为17区,17区法最符合心脏的解剖结构,与临床超声和核素心肌灌注扫描等应用的方法也最接近编辑ppt左心室分区的“牛眼图”沿左室长轴切面将左心室分为基底部、中部、心尖部、心尖沿左室短轴切面将左心室分为前壁、间隔壁及下壁、侧壁建议不再使用“后壁”,而称其为“下壁基底部”编辑ppt编辑ppt17区分为2大部分前壁间隔(包括心尖)区域—主要是前降支供血区下壁侧壁区域—主要是回旋支和右冠脉供血区编辑ppt左心室分区及冠脉供血前降支主要为前壁、间隔壁供血回旋支主要为侧壁、下壁供血右冠脉主要为下壁、间隔壁供血编辑ppt左心室心肌梗死的传统分类1948年,Meyer等以临床病理研究为基础,按心肌梗死的部位对其进行分类主要传统分类包括:间隔壁、前壁、前间壁、广泛前壁、前侧壁、高侧壁、下壁、后壁编辑ppt心肌梗死区与心电图导联的相应关系间隔壁——V1-2导联前壁——V3-4导联前间壁——V1-4导联侧壁——V5-6导联高侧壁——Ⅰ、aVL导联下壁——Ⅱ、Ⅲ、aVF导联20世纪50年代,Grant等提出将游离于膈肌之上的下壁称为后壁编辑ppt左心室心肌梗死的新分类Bayes等将心脏磁共振影像显示的心肌梗死部位与冠脉闭塞部位、梗死对应导联(出现Q波)紧密联系起来,将左心室心肌梗死分为7种类型编辑ppt间隔壁梗死前壁心尖梗死前壁中部梗死广泛前壁梗死侧壁梗死下壁梗死下侧壁梗死编辑ppt前间隔壁梗死Q波出现在V1-V2导联梗死部位:间隔壁及前壁的小部分梗死相关冠脉:前降支间隔支或发出对角支后的前降支编辑ppt编辑ppt前壁心尖梗死Q波出现在V1-V4导联,有时可累及V5-V6导联梗死部位:主要为间隔壁及前壁心尖部;如果前降支较长,也可累及下壁心尖部梗死相关冠脉:前降支中段一般不累及侧壁(Ⅰ、aVL导联无Q波)编辑ppt编辑ppt前壁中部梗死Q波(qs或qr型)出现在aVL、Ⅰ导联,有时还出现在V2-V3导联。一般急性期ST段抬高幅度aVL>Ⅰ导联,QaVL>QⅠ梗死部位:累及前壁的中部及基底部(也称局限性前壁梗死)梗死相关冠脉:前降支第一对角支编辑ppt编辑ppt广泛前壁梗死

Q波出现在V1-V6及aVL导联,有时出现在Ⅰ导联梗死部位:前壁间隔(包括心尖)区域梗死相关冠脉:前降支近段编辑ppt编辑ppt侧壁梗死

Q波出现在Ⅰ、aVL导联和或V5,V6导联;V1-V2导联QRS波呈RS型梗死部位:侧壁梗死相关冠脉:回旋支编辑ppt编辑ppt下壁梗死Q波出现在Ⅱ、Ⅲ、aVF导联梗死部位:为下壁,常累及下壁基底部、间隔壁接近下壁的部位梗死相关冠脉:为后降支,90%患者由右冠脉供血,10%患者由回旋支供血编辑ppt编辑ppt下壁侧壁梗死Q波出现在Ⅱ、Ⅲ、aVF,Ⅰ、aVL导联和V5-V6导联,伴或不伴V1导联QRS波呈RS型梗死部位:为侧壁和下壁梗死相关冠脉:右冠脉或回旋支近段编辑ppt编辑ppt心电图左心室心肌梗死定位的新认识共识主要建议对前壁梗死进行重新分类提出传统的“高侧壁梗死”应为前壁中部梗死应将“后壁梗死”改为下壁基底部梗死编辑ppt传统的高侧壁梗死应为前壁中部梗死或局限性前壁梗死梗死的相关动脉为第一对角支通过磁共振影像显示为前壁中部梗死接近侧壁,主要对应于aVL、V2-3导联前壁中部梗死的心电图特点:aVL(Ⅰ)导联呈QS型或等位性Q波(qs或r),有时,aVL导联的Q波比Ⅰ导联明显编辑ppt心尖部梗死临床上单纯的心尖部梗死很少见,常常累及前壁心尖和间隔心尖从解剖上看,心尖部相当于V3-4部位尽管新的分类方法也没有单独提出心尖部梗死,但把前壁心尖作为一个部位列出编辑ppt后壁梗死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将紧邻膈肌上方的左心室壁改称为下壁,将游离的、凹面向上的部分单独称为后壁临床上,常把V7-9导联的ST段抬高或Q波形成认为是后壁梗死实际上,V7-9导联对应的部位是下侧壁,而非原定义的后壁“后壁”其实是位于膈肌上方左心室下壁的延续,对应于下壁基底部,因而建议不再沿用“后壁梗死”,改称为“下壁基底部梗死”编辑ppt传统“后壁梗死”1964年,Perloff等提出“后壁梗死”向量应指向V1-2导联心电图特征为①V1导联出现R波时限>40ms②V1,V2导联R/S≥1编辑ppt心脏磁共振影像证实指向V1导联的向量实际为侧壁梗死向量下壁基底部梗死向量应指向V3导联编辑ppt有研究表明下壁基底部开始除极的时间在QRS波起始40ms以后,在任何导联均不能形成初始Q波(或R波)因而以往认为“后壁梗死”时出现的V1、2导联RS波和与之相对应的V7-9导联Q波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