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府介入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研究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第一次构建了体验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1]。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指出现在的经济时代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后出现的体验经济时代[2]。进入新世纪,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已被界定为一场体验活动。与此同时,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资源旅游到品牌旅游的转型期[3],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旅游目的地品牌已成为区域旅游营销的利器。部分学者以旅游企业为参与主体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3],但这样会忽视旅游目的地政府在参与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旅游目的地品牌是为该地区所有的旅游企业所共享[4],且旅游目的地品牌作为公共产品,必然会出现旅游企业“搭便车”现象而获得收益,这样会削弱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本文从体验视角出发,构建了博弈模型,认为旅游目的地政府应该积极介入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一、文献回顾(一)旅游体验旅游体验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国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旅游体验的划分、理论研究、体验真实性、体验质量和体验的管理等5个方面。在旅游体验研究的长河中,国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旅游体验进行了研究,如布斯汀、麦克奈尔、特纳等。布斯汀(1964)用史学思维来研究旅游体验,他认为旅游是一种时代的病症,旅游者实际旅行在大量的“虚假事件”中[5];麦克奈尔(1973)将旅游体验研究置于社会学主流理论中,他认为旅游是旅游者追求真实性的过程,为旅游体验真实性研究奠定了基础[6];特纳用“朝圣模式”来研究旅游体验;科恩(1979)从现象学角度审视旅游体验,他把旅游体验划分为5种主要的模式,即娱乐模式、转移模式、体验模式、实验模式和存在模式[7];厄里(1990)把旅游体验解释为“凝视”[8]。国内真正重视对旅游体验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有关游客体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体验型旅游规划和产品设计、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管理以及旅游者体验质量评价等。谢彦君是最早涉及这一领域的学者之一,开创了国内旅游体验的研究的先河。基于本文旅游体验的研究内容,现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和游客体验质量评价两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李淼(2004)分析了群体规模对游客体验质量的影响,得出了小群体游客的体验规律,并进一步说明了不同景观类型与游客群体规模之间的关系[9];李晓琴(2006)认为6个因素(空闲时间、购买能力、知识结构背景、取得技能的自我努力、社会交际关系、接受新事物态度及能力)影响游客体验的强度,并根据体验的强度,把游客旅游体验分为表层体验、中度体验和深度体验[10];郑聪辉(2006)以杭州西湖景区为例,研究后得出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由9个主因子,34个具体影响因素组成[11];谭琼等(2008)结合森林旅游的开发管理对影响游客旅游体验的因素进行了分析[12]。苏勤(2004)对周庄游客的旅游动机和体验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游客的体验质量存在差异[13];白凯、马耀峰(2006)在北京入境游客调研基础上,运用加权平均法,得出了区域相似性、常住间距离的差异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均会影响游客的体验质量的结论[14];章尚正、董义飞(2006)从游客体验的角度,提出了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旅游发展的措施,同时认为要打造出与世界文化遗产名号相适应的体验型文化旅游品牌[15]。(二)旅游目的地品牌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国外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品牌定位、品牌个性、品牌形象、品牌资产以及品牌营销战略等。真正关注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文章要追溯到多森等(1998)对克罗地亚的品牌分析[16]。摩根和普里查得(1998)从旅游目的地案例出发,研究了威尔士的品牌战略发展[17]。《JournalofVacationMarketing》(1999)出版了一期“目的地品牌化”为主题的特刊,此后,引发了目的地品牌研究的热潮。普里查得、摩根和普莱德(2002)出版的《目的地品牌:创造独一无二的目的地定位》一书是旅游目的地营销领域的重大进展[18]。亚斯特罗认为,目的地品牌是游客对目的地的感知,并且游客对目的地的体验是各不相同的。杜阿尼·奈普(2004)则认为,旅游目的地品牌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感知的积累,由于个人的利益差别,这将导致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不同”。当前学术界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研究多聚焦在品牌设计与塑造方面,相关研究内容呈现出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细化的趋势,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国内学者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构建与管理、品牌定位及主题口号、品牌形象的塑造、品牌的延伸研究等。从品牌塑造的相关文献来看,翁旭红、陈燕(2003)以文化为基本手段对珠江源头地区旅游品牌塑造进行了研究[19];吴小勇、肖海青(2006)从女书和瑶族文化两大旅游品牌出发,对旅游品牌塑造进行了研究[20];吴鸿(2011)从个性塑造的角度对海南旅游目的地品牌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创建海南旅游目的地品牌鲜明个性的有效途径[21]。二、旅游体验模型分析及品牌塑造博弈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与游客的旅游体验关系密不可分,换句话说,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必须以游客体验为核心。多数学者从旅游期望值和旅游满意度两方面来测度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谢彦君等(2000)运用模型手段分析了旅游期望的含义与特征,提出了获得高质量旅游体验的渠道和旅游体验质量高低的机制[22]。笔者结合图1来说明游客所获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图1旅游者旅游体验示意图资料来源:笔者整理。OR直线上方区域:挑战水平大于技能水平,旅游者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享受,满意度由此而大大提升;OR直线下方区域:挑战水平小于技能水平,旅游者的反应往往是乏味,没有激情,没有行为动力,这时,游客会“寻求进入”。基于以上对体验质量高低的分析,认为当挑战水平大于技能水平时(即OR线左上方扇形域),是旅游目的地政府介入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的最佳时机。旅游目的地品牌是一个地区旅游企业共享市场机会和利益的品牌,具有“公共物品”的一些特性。一般认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企业会从自利角度出发,不注重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培育和维护。笔者基于博弈论,构建品牌博弈模型来阐述政府介入品牌塑造的必要性。图2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博弈模型资料来源:笔者整理。图3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的广延性博弈形式(信息完美)资料来源:笔者整理。三、政府介入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的对策(一)确定体验主题,明确品牌定位体验经济时代下,游客的旅游体验是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的核心。体验主题是游客体验的重点,也是旅游目的地塑造独特优势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核心要素。体验需求者是游客,为了准确把握游客的体验需求,就要充分了解旅游客源地游客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和兴趣爱好等诸多因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更新。同时,旅游目的地政府在进行品牌定位时,要充分考虑旅游目的地的地脉、史脉与文脉,参照并整合当地优势旅游资源,还要重视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过程的定位主题口号评价,通过严格筛选[24],来确定游客感知程度较高的口号,增强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定位、策划和推广都要以游客体验主题为核心,创出别具一格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二)开发体验产品,提升品牌内涵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已被界定为一场体验活动,游客的旅游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基于此,旅游目的地所开发的旅游产品与项目应该充分考虑到游客的体验需求,同时体验旅游产品必须具有差异性、参与性与挑战性等特色,让游客真正成为舞台的“表演者”,让旅游者产生难忘的感受与体验,以此来突出品牌主题,提升品牌内涵。旅游目的地政府在介入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的同时,应该加大对体验旅游产品开发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体验旅游发展资金的投融资机制,如可以采取收取旅游税[25]、建立体验旅游发展基金等措施来筹集资金。(三)注重体验营销,强化品牌形象体验经济时代下,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理念较为滞后,营销方式传统单一。为了增加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知名度,旅游目的地政府应该在旅游客源地市场调研和体验主题定位基础上,精心策划与设计体验营销组合,营销应该以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为主要方向(如建立体验式营销队伍,增加旅游体验师对游客进行体验指导等),重视传统体验媒体(大众传媒、旅游纪念品、口碑传播)的作用。同时,还要积极地拓宽体验营销渠道,构建现代化、智能化、多元化的体验营销模式,注重网络体验营销(如微博营销、BBS等)和电子商务,加快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建设,及时维护和更新旅游政务网和信息网的主页信息,对本地特色体验旅游产品应该特辟专栏,以此达到创造体验和强化体验,提高旅游目的地品牌影响力的目的。(四)营造体验环境,培养品牌忠诚较好的体验环境能培养游客忠诚度,增加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美誉度,提高游客重游率。体验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旅游目的地的良好环境,旅游目的地政府应该完善当地体验旅游产品发展的产业政策,加大对体验旅游产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社区居民关于体验旅游的思想宣传,为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体验旅游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未来研究展望本文在对旅游体验质量高低和政府介入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必要性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大全员工管理篇
- 七年级英语Writingatouristguide课件
- 《电潜泵管理》课件
- 3.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时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 让CAR-T细胞治疗更精准为CAR-T开发提供综合性方案
- 《全球化与管理》课件
-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9篇)
- 化工销售工作总结
- 能源行业员工福利体系构建
- 2023年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题答案满分必刷
- 检验检测服务公司市场营销计划
- 医务人员外出进修流程图
- DB32∕T 2349-2013 杨树一元立木材积表
- 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培训与评价ppt课件
- 颤病(帕金森病)中医护理常规
- 猪场名词及指标讲义
- 果胶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本)
- 旋挖钻成孔掏渣筒沉渣处理施工工艺
- T∕CHTS 10040-2021 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振动法施工技术指南
- 集团后备人才培养方案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现状(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