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_第1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_第2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_第3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_第4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1、了解书法大家蔡襄的作品及风格。

2、了解福建的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所做的

贡献。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受家乡

的历史文化。

课前准备:

搜集“蔡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蔡襄(1012-1067),字君谟,汉族,仙游人,原籍仙游枫亭

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

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

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

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

号忠。主持建造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

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

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

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二、阅读资料,感受柳永。

-1-

1、阅读书本资料“书法大家蔡襄”。

2、文中介绍了蔡襄,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其风格是什么?

三、了解蔡襄,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唐宋闽籍书法大家。

2、福建历史上还有很多的著名书法大家,你知道他们是谁?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福建历史上的著名

书法家,让更多的人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1.在课文中找出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并结

合自己的习作谈谈体会。

2.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跟同学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做法和经验。

二、找出课文中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1.找出有关的句段,并读一读。

2.读后体会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同桌互相说)

3.全班交流。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八教案教学设计

(1)《月光曲》中的联想和想象的句段把《月光曲》那种不断跳

跃的音符所蕴涵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使我们虽然没

有听到贝多芬的《月光曲》,但已经感受到了乐曲的旋律就像大海一

样由弱到强,由轻到重,起伏不定,扣人心炫,并让学生明白写文章

-2-

的时候,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并恰当地加上自己的想象和

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更富有感染力。

(2)《蒙娜丽莎之约》一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句段,把对蒙娜丽

莎神秘而迷人的微笑诠释得淋漓尽致,使蒙娜丽莎的永恒美深深地印

在我们的脑海里。

让学生明白恰当的联想和想象,会是文章充实,意境更深刻。

4.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习作,举一些运用得比较好的例子,或者

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

三、教师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交流第二个

方面的内容

1.学生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说说自己课外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小

组说,集体交流)

2.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学生的成功做法,推广一些课外学习语文

的好习惯。

有些学生课外阅读养成好习惯,有些学生生活中交际能力很强,

有些学生是有心人,经常采用”采蜜本”摘抄好词佳句,有些学生坚持

写日记或小练笔,有些学生注重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

3.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课外学习语文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随时随地都可以学语文。

四、学生自己读这些成语,说说这些成语和什么有密切的联系

五、

-3-

、背一背这些成语,看谁先记下来。

、学生自己读成语故事,并读懂内容。

九、

十、

十一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

学习启蒙老师的爱国品质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深入理解课文重

点句子的含义。感悟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以学生自学为主,对于一些难懂得字、词,教师要适当讲解,讲

解有关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在读、悟的过程中,可以通

过圈圈、画画、做旁注等形式,记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4-

一、导入新课:

1、回忆你的启蒙老师,谈谈他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2、本文作者写下了怎样的回忆,是为了表达什么?

二、自学本文:

1、思考:

(1)“我”为什么难忘启蒙老师?

(2)本文哪几段是写回忆往事?回忆了小学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

情?

(3)这些事情表现了启蒙老师的哪些品质?

(4)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

的道理。

A、“宽严之间”指什么?(老师对各门课的要求很严,但对日语课

特别宽松)

B、从“宽严之间”领悟到什么道理?(对日本侵略者不能屈服,

要记住自己是中国人)

2、讲解:

(1)1942年,沦陷时期

(2)学校所处的位置。

3、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句子,再把它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句子

的意思不变。

4、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

我们播下的种子也一定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开花结果的。

-5-

三、联系自己,谈谈启蒙老师的几件事情。

1、请同学们谈谈。要求:有条理、有中心、重点突出、语句通

顺连贯。

2、把这些写下来,并认真修改

3、教师巡视指导

4、同学之间可互相交流欣赏。

作业设计:

把你的感想写出来,好吗?

板书设计:

17、难忘的启蒙

组织抗日演讲爱国之心

沦陷时期启蒙老师严格要求学生

抵制日语课严谨治学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

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显示:《兰竹石轴图》(公元1747丁卯)

-6-

《兰石图》(公元1749己巳)

《墨兰图轴》(公元1754甲戍)

《兰竹图轴》(公元1758戊寅)

《山顶妙香图轴》(公元1758戊寅)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都是谁画的?(郑燮)看到这

些图有何感受?

生:略

3、简介诗人,揭示课题。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清代历史上杰出名人,“扬州八怪”

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画

以竹、石、兰蕙为最工,天趣横溢,神理俱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

首题于《山顶妙春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板书课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文通字顺。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二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三读古诗,借助插图,了解诗中大意。

5、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本诗语言明白流畅,通俗易懂,

疏通诗意应着力在自由大胆表达上。)

兰花本是山中之草,它生长在山顶、岩缝、高崖之颠,香气飘散

四溢、沁人心脾,被誉为“天下第一香”。尤以突出岩石、深深的岩

缝中的美好花香更为馥郁芬芳,浓香扑鼻。并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

-7-

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

会在它们离去时进行挽留。

6、再读古诗,把握本诗整体意象,基本情调。

预设:a、兰花生长环境恶劣……

B、兰花香气无与伦比…..

C、兰花品性高洁,非凡脱俗……

D、兰花深受诗人钟爱……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一)看兰

1、作为“三绝诗书画”的板桥画风活泼奔放,挺拔沉雄,冲破

了绘画发展的一切清规戒律,开启了一代绘画新风。来,擦亮咱们的

双眸,仔细看一看他所画之兰,你看到了什么?

2.反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预设:

生:我看到了兰花生长在千山叠峰之顶,岩石缝中,环境十分恶

劣。可是它却显得那么茂盛,有生机。

师:好一幅具有生命力的兰花,请读——(课件)身在千山顶上

头。

生:我看到了兰花的叶子十分倾斜零乱,但是杂乱之中透着一种

零乱美感。

生:我看到了兰花的不拘一格,其它的花儿是长在平地、泥土或

是花盆之中,可是它却生长在山顶之上,仿佛可以看见世间万物…..

-8-

师:好一个兰花知音、怜花之人,请读——身在千山顶上头

(二)听景

1、师:高寒之巅,饱览千山美景,兰花呀兰花,你看见了什么?

听见了什么?

2、学生自读、想象。

3、反馈,师疏导学情

生:我看见了漫山的碧树、如茵的小草……

生:我看见了清澈的瀑布,雄伟的大山……

生:我看见了展翅翱翔的山鹰,活泼乱跳的小兔……

生:我看见了皓月当空,月光如水,水波荡漾……

生:我听见了潺潺流动的山泉唱着欢乐的歌儿……

生:我听见了山风的呼啸,大地的震撼……

生:我听见了牧童的笛声,知了的蝉鸣……

生:我听见了岩石的回声,鸟儿的呢喃,花儿的呼吸……

师:兰花呀兰花!沐浴着大自然的清辉,享受着山中独有的清闲,

你可真是幽雅脱俗,怡然自得呀!(齐读——身在千山顶上头)

(三)闻香

1、师:古人云“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人们常用“国

香”、“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等词句形容它,而在板桥

的笔下,又是如何呢?

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出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

-9-

3、理解“妙香稠”

(花香本是四溢,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处聚集。竟香浓到让人

感到粘稠,这种兰香真是非一个“妙”不能言尽。)

4、能否将“妙香稠”中的“稠”字换成“浓”“重”“绝”“溢”

等?(比较感悟古诗用字精妙)

5、小结:兰花身处贫寒之地,不因山岩的贫

瘠而凋谢,却孕育大地的精华,吐纳着人间绝有的妙香,好一朵

妙“花”呀!。(配乐读一、二句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

香稠。)

(四)悟性

1、师读:“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课件显示)同

学们,你们可曾想过兰花脚下会有什么喧“闹”吗?

2、生讨论交流:

——有游人上山郊游,踏青赏景…

——有车马快递飞驰而过…

——有采药者前来惊扰…

——有诗人学者高声喧哗,谈诗论道…

——有姑娘小姐寻香采花…

3、换位思考:师:假如是你听到这些喧闹,你会如何?而兰花

呢?(来不相知去不留)为什么?

4、感悟兰花品性(不与浮云游尘为伍,两耳不闻,两眼不看尘

世喧闹,追求自我,吐纳芬芳,超凡脱俗,淡泊自足)(配乐个性朗

-10-

读3、4句)

过渡:兰花至真至纯的秉性令人激赏,至香至美的风采令人留念,

然而令人不明的是为何大画家板桥(出示课件)——“板桥专画兰竹,

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板桥“题画竹”中自述)

四、多元赏诗,升华诗境

1、赏兰竹之姿(课件伴乐再看一次前面各图轴)

2、听板桥之史

郑燮,30岁前以读书教书为主,康熙秀才,后卖画扬州,以活

泼奔放,挺拔沉雄的笔墨,振聋发聩地反击了纯以临摹为能事的毫无

生气的如意馆画派的靡靡颓风,革新画的意境,大胆创造。他文笔敏

捷,心思高旷,诗文书画,几乎是信手拈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为

“扬州八怪”之首,39岁中雍正举人,44岁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

县,潍县县令。做官期间,不肯逢迎上司,颇能关心人民疾苦,饥荒

年岁,曾因擅自开仓赈济,拨款救灾,济人无数,但却因此获罪罢官,

为官十二载,看透官场黑暗,秉直清廉,体恤百姓,爱民如子,“恨

不能填满普天饥债”。罢官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板桥雇了三头毛

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

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郑板

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囊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11-

秋风江上作渔杆。

从此,郑板桥回乡以画竹卖画为生,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节气的

一生。

3、赏析《题画兰》的表达方法。

师:身处高寒之地的兰花与板桥有何共通之处?

兰花郑板桥

身处劣境坚持操守

卓尔独立VS淡泊自足

淡泊脱俗追求个性自由

四时不谢倔强不驯

(借物言志)

4、“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之者披文以入情”,让我们静下心来

再次领略画中之诗,诗中之人吧!(美读古诗,背诵古诗)

五、拓展诵诗,凝出诗味。

1、板桥作为文学家,书画家,虽画路较窄,尤爱竹兰石,是因

为画如其人,人如其画,诗文寓托,意境隽永。

2、读一读下面两首诗,品一品其中诗味。

竹石柱石图

郑燮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谁与荒斋伴寂寥,

立根原在破岩中,一枝柱石上云霄,

千磨万击还坚劲,挺然直是陶元亮,

-12-

任尔东西南北风。五斗何能折我腰。

3、反馈交流,积累古诗。

六,巩固习诗,提升诗趣。

1、书法抄写本诗,并为之配画。

2、选自己得意的一幅画,题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题画兰

千山顶上→妙香稠

浮云喧闹→不相知

借物言志

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崇

高气节。

3.理解课后两组诗句的意思。

4.认识一个生字,学会两个生字。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感受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坚定的高尚情操。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课时安排:

教学准备:

-13-

1、查阅有关文天祥的资料。

文天祥生平简介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

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

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

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

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

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

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

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

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年)冬,

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

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其作

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三、简介写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

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

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

-14-

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五、教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提示。

六、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知诗文主要内容。

七、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八、学生齐读诗作,增强对诗歌内容的感知。

九、组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帮助学生说

说诗文的大意。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明确: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

四年。

参考译文:我这一生辛辛苦苦,靠着精通一种经书,并通过考试

才进入了政界,可是却在兵荒马乱中渡过了四个年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确: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

破人亡,孤苦伶仃。

参考译文: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敌人践踏得支离破碎,象被狂风吹

散的柳絮一样;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象被风吹雨打的浮萍一样浮沉

不定。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明确: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

-15-

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参考译文:兵败撤退渡过惶恐滩时,与部下谈起那些危难经历,

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敌手,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

渡过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

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

参考译文: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宁愿让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永照

史册,也决不屈服于敌人的刀下!

教师小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

句,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确是一

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十、品味探究

十一、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正气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节操。

十二、巩固练习

1、《过零丁洋》一诗押韵,韵脚是。

2、《过零丁洋》前三联与尾联在感情格调上有何区别?

十三、作业

1、熟诵并默写这首诗。

2、课外积累与人生自古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类似的表达

爱国、壮志的诗词名句。

-16-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1、学习课文2-6小节,完成有关的作业。

2、体会文中一些用词较精彩的语句。

3、理解“新的跨越”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新的跨越”的含义,体会文中一些用词较精彩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生字词并知道了这则消息的主要内

容。请一位学生说说本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2、读一则消息的方法是什么?(先读标题,再读开头,最后想

这则消息的作用。)

二、学习2-3小节。

1、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则消息向大家叙述的呢?请学生轻声读

2-6小节,想想火箭把卫星送上天,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从

哪些词中可以体会出来?

2、反馈之后,板书:清晨、6时30分、7时正、20分钟后

3、让学生读读2-3小节,想想这两节介绍了火箭的什么?(外

形)

4、你觉得文中哪些词句描写火箭的外形写得非常好?为什么?

请学生讨论。

5、反馈:

-17-

1)一座摩天大楼似的发射塔塔架的活动部分,沿着四条铁轨,

缓缓向西移动。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突出了什么?

2)矗立在发射架的环抱中。矗立是什么意思?写出了什么?这

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读之后有什么感觉。

3)箭体的底部,四个两米多粗的助推器像神话中的巨人,随时

准备一跃冲天。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助推器与神话

中的巨人有什么地方相似?了解助推器的作用:推动火箭起飞上天。

从而体会这个比喻句的两个事物的相似点。再让学生找一找这句话中

的哪些词语还体现了火箭的威武、雄伟。(四个两米多粗、一跃冲天),

并请学生谈谈体会。

6、请学生感情朗读,读出火箭威武雄伟的样子。

三、学习4-6小节

1、自读课文4-6小节,填写火箭发射过程的表格。

时间卫星发射过程

6时30分准备起飞

7时正点火、起飞

7时44分冲出、直刺、飞向

11分钟后星箭分离

2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

2、体会描写比较精彩的语句。

-18-

1)山谷里亮起一道闪电,滚来一阵雷鸣。

与“山谷里亮起一道光芒,传来一阵巨响”比较。

你认为哪句好,好在哪里?(文中写出了火箭上天时,发出的光

芒很亮,点火时声音很响)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要求学生说

出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读后说说这句话给你的感觉怎样?威力巨大

2)44秒钟后,火箭冲出翻腾的烟雾,直刺霞光满天的苍穹,飞

向东南天际。

这句话中哪些词用得特别好,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

(火箭发射的速度极快)

这句话中的“冲出、直刺、飞向”能换吗?为什么?

感情朗读这句话,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准确无误,威力巨大)

3)20分钟后,传来澳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的喜讯。其的“准确”

能换成“正确”吗?

准确比正确更为精确。突出火箭发射很准确无误,安全可靠,我

国的航天技术比较发达。

有感情地读一读。

3、齐读4-6小节,共同归纳出火箭的特点。(威力巨大,准确

无误)

四、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四、五题。

2、从近日的报纸上抄录一则国内外的重大消息。

-19-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1、能够认真审题,恰当选题,运用典型、新颖的材料把题目补

充完整,进行习作。

2、能运用本单元学习的习作方法,将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

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能中心明确,行文流畅,巧用描写、巧用修辞、巧用标点符

号,为文章增添色彩,吸引读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认真审题,恰当选题,运用典型、新颖的材料把题目

补充完整,进行习作。

难点:能中心明确,行文流畅,巧用描写、巧用修辞、巧用标点

符号,将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搜集哪些事情让生活更美好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明天会更好》音频、微课《美好生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明天会更好》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同学

们,生活是美好的,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想过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

好?(学生自由回答)是啊,生活中,听听音乐会让心情放松,愉快;

种种花,把种子种下去,等待发芽、长大,会有成就感;旅旅游看看

-20-

美景,会增长见识。如何用笔镌刻它,化为笔下灵动的文字,记录这

美好生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半命题作文:________让生活更

美好。

二、小组合作,审题指导。

1、回忆你生活中的美好画面,想一想,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

好?

学生组内自由交流:(展示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美食、旅行、梦想、创意、集邮、阅读、种

花、诚信……

2、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可以通过写哪件事来体现这样的

影响?

组内自由交流:

师引导点拨:本次习作,其实就是把我们生活中的经历、感悟,

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新颖活泼的形式写下来,能表现生活的内涵,同

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写法引领,明确思路。

师引导点拨:

1、立意选材,新颖、典型。

半命题作文立意选材范围广,要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选择新颖、

典型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吸引读者。可以从“家庭、学

校、社会、自然和自身”这个思维体系去拓展思维,从而选择自己熟

悉的素材。如:从家庭考虑,可选择美食、亲情、母爱等;从学校考

-21-

虑,可选择友谊、师爱等;从社会考虑,可选择谦让、诚信、爱心、

宽容等;从自身考虑,可选择阅读、集邮、梦想、创意等。

2、开篇点题,结尾扣题。

开篇点出文章主题,让读者一看就明白,你要写什么。结尾要扣

到主题上,首尾呼应,使中心更明确。

3、行文过程,切入点要小。

习作时切入点越小越好,这样能小中见大。从自我生活实际中选

择拟题,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4、描写事例,生动具体。

习作时围绕中心,巧用描写、巧用修辞、巧用标点符号,将一件

事情写具体、写生动,为文章增添色彩,吸引读者。达到中心明确、

行文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回顾课文,学以致用。

1、回顾课文《竹节人》第一部分“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

斗竹节人。”点出主题“斗竹节人”让生活更美好。接着写出“我们”

制作竹节人的过程,“斗竹节人”的乐趣,表现了“我们”对“斗竹

节人”游戏的入迷。

2、仿照《竹节人》的写法,小组合作交流你选择的事例。

五、明确要求,例文导航。

1、欣赏微课《美好生活》开阔学生的习作思路,拓宽学生的选

材范围。

2、习作要求:

-22-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美食、旅行、梦想、创意、集

邮、阅读、种花、诚信……写作视角要与众不同,突出一个“更”字。

(2)能结合具体事例,巧用描写、巧用修辞、巧用标点符号,

将一件事情写具体、写生动,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用心想好后再写,要认真书写,卷面规范、整洁,大方。

(4)字数要求600字左右。

3、例文赏析:

谦让让生活更美好

傍晚,一抹黑色出现,静静蚕食着天空,路灯逐渐亮了,像是家

人对孩子的呼唤,柔和的亮着,指引回家的路。

我和妍骑车穿过一辆又一辆自行车,以极快的速度向家驶去。

到了回家的路口,我向妍道别,然后回过头无奈的看着连续不断

的汽车,像窜流不息的小溪一样流过。我粗略地数了一下,竟有三十

多辆。

终于看见一条大一点的车缝,我眼睛一亮,正要冲过去,一辆汽

车在我鼻前呼啸而过。我目瞪口呆,轻抚着胸口,在那里,我的心脏

正急促的跳着……我苦笑不得,继续等待。

突然,一辆车的速度慢了下来,无视后边拼命鸣笛的车龙停了下

来。窗玻璃被旋开,一位阿姨扭过头对我说:“小妹妹,你等很久了,

你先过吧!”从没想过这种事真的会发生在我身边,我原以为,这座

城市,已经被冷漠吞噬了。我惊讶地问她:“为什么?”那位阿姨却

笑着说:“曾经,我也像你一样,常常被前面的车堵得不行,直到有

-23-

一天,一辆车很谦让地让我先过。”

我突然感觉,城市的空气里多了些温度。我向她道过谢,继续向

家前行。很快,我坐在了沙发上。回想起那句话,心口暖暖地充满着

一种叫感动的东西。

第二天,我骑车去上学。我和另一辆自行车被堵在一条小路上。

小径很窄只容得下,一个人通过。于是,我偏过头,轻声地对我旁边

的人说:“你先过吧。”他感激地看了我一眼就迅速地骑了过去。原来

我也可以让人感动啊,想着想着不禁轻笑了出来。我开始觉得,这座

城市很温暖,很可爱,很美好。

谦让,让生活更美好!

六、实战演习,作业设计。

完成习作: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温馨提示: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给语言增添色彩。

(3)记叙一件具体的事情,表达出真情实感。

(4)书写认真,卷面规范、整洁、大方。

(5)字数要求600字左右。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这是一篇爱的颂歌,在情人节的今天,我和我的学生一同分享了

这篇《我们爱你啊,中国》。

爱什么?

-24-

师:在这首诗歌里,作者饱含激情地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爱祖国什么呢?仔细读读课文,琢磨琢磨每个小节,你能用一个词语

概括吗?(意在理清脉络,整体把握课文。)

生1:我们爱祖国的幅员辽阔。

生2:我们爱祖国的锦绣山河。

生3:我们爱祖国的物产丰富。

生4:我们爱祖国的异域风情。

生5:我们爱祖国的悠久历史。

生6:我们爱祖国的伟大成就。

【随感:“爱祖国”不是一个标语,更不是一个口号,而应是一

种实实在在、挥之不去、深深刻在骨子里的感情。今天,尤其是在充

满了独生子女难教,下一代能否担当民族大任的怨声忧患的今天,我

们应该告诉学生我们该爱什么!】

为什么爱?

“我去过桂林,我来介绍漓江……”

“我也去过,我来介绍象鼻山,它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

“我可是去过蒙古大草原的,我还带来照片了,我可以介绍……”

“宋老师还去过布达拉宫的呢,听宋老师说!”有个“不服气”

插嘴道。

“那你们肯定没喝过茅台酒,我就尝过,我来给大家说说这酒的

滋味……”

“诗中没有提到故宫、长城,我查找了资料,我来说……”

-25-

“知道诗中为什么写‘青松’‘梅花’吗?那是象征着我们勤劳

奋斗、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是我爱祖国的原因。”他回答得高亢

有力,尤其突出了“民族精神”,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

教室里炸开了锅,一节课的时间是不够的,我只好请了几个同学

集体汇报,其余的在小组内交流,下课铃声早已响过,可我们似乎都

忘记了下课。孩子们的争先恐后让我很感动,后来他们围在我的身边,

颇有感触地喊道:“我们的祖国真是太可爱了!”

【随感:有人说爱不需要理由,但是我想爱我们的祖国却有一千

一万个理由,不是吗?正因为这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的理由,让

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由衷地感到祖国的伟大,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怎么爱?

“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爱自己的祖国?”我悠悠地看着孩子们。

教室里鸦雀无声。

“维护祖国的尊严。”一个稚嫩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怎么维护呢?爱不是仅仅靠嘴巴说的……”我轻轻地说。

“升国旗时要严肃认真,唱国歌声音要响亮。我以前唱国歌声音

很小,我一定改正。”

“要爱护钱币,你看虽然硬币很小,面值也不大,可它上面还印

有我们的国徽呢!”

“爱护环境,如植树造林、爱护公物、不随便丢垃圾……”

“遵守交通规则,遵纪守法……”

“节约水、节约粮食。”

-26-

……课堂上树起了一片“小森林”!

“好吧!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把这么美的诗歌永远留在我们的

脑海里,学唱这首歌,明天汇报,好不好!”

“好——”笑声、欢呼声交织成一片。

【随感:你有爱的能力吗?你懂得怎样去爱你的国家,爱你的亲

人,爱你身边所有美好的一切?原来爱就这么简单,从身边点点滴滴

的小事做起;爱也这么不简单,孩子们,十年磨一剑,让我们勤奋学

习,长大才能报效祖国。爱,是需要能力的。】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看到祖国的锦绣山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日新

月异的变化时,你是否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是否为自己是一

位中华少年而感到自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中

华少年》。

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

后,同桌间互相检查。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

交流。

讨论交流

-27-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阅读欣赏课前收集的有关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和图

片。

整体把握,难句理解

(1)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

各喻指什么?

(2)默读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

华少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3)读第6.7自然段,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

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中华少年建设中祖国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自然段,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

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诵读,激发爱国情怀

(1)自由朗诵

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分角色朗诵

甲、乙、丙、丁分配朗诵或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全班分角色

朗诵。

(3)表演朗诵

配上音乐,化装表演朗诵。

-28-

总结升华

交流对有诗歌朗诵的体会。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第二个.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

第三.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

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

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学生读熟课文,勾画好词佳句,旁批写感受。收集写“雨”

的优美词语,语段或写“雨”的诗文。2.课件:课文插图,赏读的

语段,拓展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

让你一饱眼福。朗读“导读”。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

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29-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提醒读准字音,理

解生词(课件)

水淋淋(lín)啼啭(zhuàn)倾吐(tù)神奇、优雅、辨认、清

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

轻盈:一般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啼啭:形容鸟婉转地叫。

2.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再分组竞赛朗读,引导学生把课文

读正确、读通顺。

明确: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来描写山雨的。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一、教材说明与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具有特殊性,它是学生从小学向初中学习的过渡教材,

除了注重整合性,又特别强调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本教材每单元

设的主题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真正做到了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是拓展阅读课文,一篇介绍“黄

河——母亲河”的文章,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

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品读课文体会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对母亲河的感受。

(2)学习作者多角度细致传神描写景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重点是读中

感悟。难点则是体会作者多角度多视点的观察、感受和描写黄河。

-30-

三、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

教与学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所以本课中,我主要是让

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法学习,

使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展示者。学生通过查找各种资

料、以说古诗、讲故事等形式拓宽学习的范围,在体验中加深感受、

加深理解。

四、教学流程

按照我校“问题导学、互动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操作。根据学科

和课型的特点我把六个环节合并为四个环节灵活运用,这样有助于突

出展示课的特色。

第一步情景导入,目标定向。以李白的《将进酒》引入新课。接

下来让学生读学习目标。这一环节通过目标定向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

明白本节课学什么,怎么学,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

第二步提纲引领,自主学习。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教师把学习

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组内交流

思考等方式自主学习。然后出示学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群学对学,

创设一种和谐友爱、民主合作的氛围,从而推进教学。

第三步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学生自学后让他们自由汇报,畅所

欲言环节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一次考查,学生通过读,说等形式体会

黄河的磅礴气势,进而畅想黄河,最后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来介

绍自己认识的黄河。本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

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自信心大有益处。第四步回扣

-31-

目标,总结反思。该环节是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情况的全面回顾,畅

谈收获与感受,从而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设计多

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

化、自由化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并在

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

的深层次需求,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

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

落大意。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

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培养学生对语言

的感悟能力,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理清课文脉络。学习

第一自然段,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美。

难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32-

1、《草原》影像资料。

2、生字与组词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到过草原吗?有人这样描述:草原的空气

无比新鲜,天空分外明朗。放眼望去,小丘美如画,羊群白似雪,在

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草原上的人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如此美丽的景色,如此浓郁的风情怎不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呢?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吧!

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自读自悟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段落好好地读一读,

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三、布置自学

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

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检查自学

投影出示:

-33-

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组词:

骏()俊()竣()限()驰()

峻()唆()梭()垠()弛()

蹄()茶()貌()杯()跤()

缔()荼()藐()怀()胶()

2、理解词语:

渲染迂回襟飘带舞羞涩

五、质疑问难

小组内讨论,交流。

六、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

原景象是怎样的?

2、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

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3、交流、整理:

(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

联欢话别

七、精读品味

学习第一段,引导学生感悟草原的美丽景色。

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草原的美,你是从哪

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

-34-

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

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

的特色。)

3、细读、思考:

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

到下的顺序写。)

②、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

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③、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图文对照,细心体会,认真想

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

A、“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B、“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C、“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

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一说“境界”一

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指导学生有

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优美景色、生动

的语言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让

-35-

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第一段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教学目的:

语文与生活: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题。

2、你能体会出老师这么讲的意思吗?

读书贵疑,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并努力解决疑问,就能够

获得真知。

3、齐读老师的话,深入理解老师话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题

2、书怎么可以煮呢?你对煮书是怎么理解的?(交流)

3、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

4、你觉得该怎么煮书呢?(分享曾经煮熟的收获)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狂

-36-

人日记》、《阿Q正传》等,他针对读书中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了两

个方面的读书方法,让我们一读一读,看看从中你有什么收获?

2、自由读读四则名言,交流从中得到的收获。

3、齐读四由名言。

4、抄写四则名言。

四、补充一些名言分组进行研读,并交流收获。(教师巡视,指导点

拨)

五、作业

课外记熟这四则名言,找来鲁迅的名著读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与积累,提高阅读量,激发学生多渠道学习语言、积累

语言材料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阅读经验,陶冶学生的情操。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诵读与积累

1、审题。

2、自读《今古贤文》,弄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3、交流对《今古贤文》的理解。

4、练习诵读,准备表演。

5、配乐表演。

6、背诵形式:小组比赛背诵;集体背诵;接力背诵

-37-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这句话出自《学与问》,让我们一起认真读这两句话,进一步

了解其中的含义。

3、指导书写。

(1)观察作品,整体感知,从大小、布局、形状上去观察、揣

摩。

(2)练习,书写时注意用笔的轻重,讲求提、按、顿、挫。

(3)反馈。

(4)面批,并进行指导

4、小结。

三、作业。

1、读背诵读部分内容。

2、写一段话,用上《古今贤文》中的句子。

3、练习写好钢笔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

2、学写毛笔字。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1、学习和掌握主持的方法和内容。

2、主持要做到交代明白,启发得当,使班级活动活跃。

-38-

教学设计;

一、提问引入

班级中,你主持过节目吗?主持过会议吗?

电视中,你最喜欢谁主持的节目,为什么?

二、揭示课题:小组主持

1、解释:以小组为单位,五、六个成员组成,主持活动或主持

会议。

2、进入情境,解决问题。

①老师出了一个话题“给母校留点什么礼物?”你当主持,可全

组其它成员一个人也不响,你将用什么方法使他们开口?

②用“六六过关式”的抢答

⑴转移话题,从别人的简单的感兴趣的话题引入;⑵激将法;别

人都会说,难倒你不行吗?⑶硬性规定法:按照顺序,指到谁,谁就

发言;⑷帮忙式:我们都老朋友了,我第一次主持节目,难道你们就

不帮忙,让我下不了台,快,大家随便说说;⑸以一带全法:请一人

会说的先说,引起大家的说的欲望再说。

③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⑴启发得当;⑵交代明白;⑶语言幽默;

⑷有特色(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