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_第1页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_第2页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_第3页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_第4页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论文导读::]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制度不断创新的30年,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的30年。在制度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互动关系中,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在当代中国,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支撑力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导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科学指南。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制度变革、创新的30年。制度创新不仅表现为正式的、器物层面上的制度建设,还表现为道德观念、伦理规范、价值信念、法理精神、风俗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软性系统所构成的非正式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制度与意识形态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动态结构,促使社会变迁与发展。因此,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及建设,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同样重要。在当代中国,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作为现实基础,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难以形成的。反之,没有随着实践不断更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支撑,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也难以成功。

一、制度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互动关系

在人类社会规范系统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度与意识形态,在协调、处理人与人及人与社会关系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如果缺乏意识形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依据;社会形态如果缺乏制度,不仅意识形态不能发挥作用,就是社会形态的继续存在也得不到保障。因此,在社会发展实践中,制度与意识形态呈现出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一)制度与意识形态相互依存

人类最初的行为是一种自发自愿的自我约束,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习惯、习俗。这种习惯习俗起源于生产劳动和实际生活,来自于社会成员的自发意识,它们凝结了有关特定社会的环境特征、人的自然秉性和人与人冲突及其解决的信息集合,并通过一系列普遍认同的价值符号的特定结合,来指导其社会秩序的合理性。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产生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便成了法律。[①]可以认为,习惯与习俗中的价值判断与要求凝结成道德信仰等意识理念,具体的行为规范条文化、系统化后便成为了制度。

制度的道德、价值源于制度的内在特征。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凡勃仑认为:制度是由于人的生物性而产生的社会习惯,一种自然习俗,由于被习惯化和被人广泛接受,这种习俗已经成为一种公理化和必不可少的东西。它在生理学中的对应物,类似于各种习惯性的上瘾。[②]上瘾就是凡勃仑强调的制度内在性与人的行为的内在契合。由于制度设计和安排与人及人的道德意识觉悟密不能分,因而既是人的意识(思想)理念的外化,又是其内在机理的体现。

正因如此,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把制度区分为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诺斯指出: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人们自觉发现并加以规范化和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的规则。正式规则包括政治(及司法)规则、经济规则和合约。非正式制度包括行为准则、伦理规范、风俗习惯和惯例等,它构成了一个社会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的延伸、阐释或修正,它是得到社会认可的行为规范和内心行为准则。[③]据此可定义,正式制度是人们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则政治论文,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一种等级结构;而非正式制度规则主要包含了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因素。这些非正式制度主要是在社会舆论或社会成员自律等非强制力的软约束的作用下实施的。意识形态作为其中的一种,与其他非正式制度因素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意识形态是种种社会制度之魂,而制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载体。作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关系的规范来确定一定时期社会的合理秩序,使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体现自我并获得权力与权益保障,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功能具有同质性,所以相互依赖与包容。

(二)制度与意识形态相互支撑

如果说社会制度是由人们社会博弈的秩序和约束人们博弈的规则组成,意识形态则是指导人们如何进行博弈的知识、信息和原理的体系。无论是实现两者的功能,抑或是各自的发展,都离不开相互的支持。制度与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中都是相互支撑与促进的。

1.意识形态是制度的基础依托和决定因素

第一,意识形态是制度形成和确立的价值根基。意识形态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在演变出来的习惯、道德等,它是制度的基础。制度体现的不仅是规则,还包括其背后的意识形态理念。这种意识理念包含着一系列被社会成员认同的基本价值,而制度规则所体现出来的则是这种价值判断与目标定位。特定的价值理念是产生特定制度的思想先导。理念不同,制度也就不同。牢固并有着广泛社会认同的制度取决于有效的意识形态的支持论文下载。

第二,意识形态为制度的安排提供义理性辩护和精神支持。意识形态与国家制度一样,从来都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上层建筑,既没有无意识形态内涵或价值导向的制度和体制,也没有无制度和体制支撑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历史实践表明,制度如果不以体现公平、公正、正义的符合共同体中大多成员所认同的意识形态理念作为指导原则,它就难以建立起来,即使建立起来也难以真正长久地贯彻下去。意识形态对制度是否合乎义理的指导确认功能,可凝聚共同体成员对制度的信念和对社会未来的信心,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第三,意识形态为制度运行带来效率。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因而搭便车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诺斯在他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中引入意识形态概念,他认为成功的意识形态在解释历史上政治、经济组织的结构和变迁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解决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使涉及制度变迁的一些群体不再按有关成本与收益简单地、享乐主义的和个人的计算行事①,进而使已经做出的新制度变迁决策能够在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下得到有效实施,从而提高制度运行的管理效率。

2.制度是意识形态的逻辑展现和功能保障

第一,制度对意识形态具有巩固与调节作用。意识形态是特定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对自身社会地位和利益要求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表达,并通过设定一系列制度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从这个角度说,制度对群体内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的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构成的意识形态形成保护作用,以维护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实现。制度是社会关系的一种模式,是能够巩固群体成员意识形态和调节由其引致的行为的一种具有约束效果的规则和规范的集合。

第二,制度对意识形态的导向具有保障作用。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带来多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对意识形态的冲击及分化,从而导致利益冲突。此时意识形态所包含所主导的一套伦理道德规范并不能保证社会群体在发生利益等纠纷时能成为一个普遍认同的是非标准和解决矛盾的共同尺度,不能保证个体在理想道德信仰追求与现实利益发生对立时仍然坚持道德信仰。面对刚性的利益关系,需要将意识形态体现的道德价值观和现时的各种具体的制度结合起来,使其具体化为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守的一系列可操作的规范,以及普遍的、强制的约束人们行为的现实制度力量,通过制度对权利和义务的界定与平衡、公平与公正的判定,使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合作关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第三,制度对意识形态具有形塑作用。人们从事一定活动的前提依据是以现实生活中接受的观念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人们坚持什么样的利益观,以何种信仰意念和方式去从事社会实践,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接受的意识形态。由于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与个体在观察与体验客观世界时所持的道德、伦理评价相互交织在一起,一旦人们的体验与其观念不相符合时,便会改变其意识观念,这种特点会造成社会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制度蕴含的特定价值原则,能体现出伦理的内在要求,因而它对个体的观念与品行具有较强的形塑功能。制度所建立的规范和行事程序,会促使人们形成行为习惯乃至内化为个人的自我价值取向,长期以往,就会凝聚成群体大多成员的共同认同的意识形态。因而制度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指导作用。

(三)制度创新与意识形态建设相互促进

制度创新原本是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后来被广泛用于其他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各个团体的制度创新含义中。制度创新明确旨意是正向、积极、进步和有绩效的制度变迁。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向现存制度提出的革新要求,是对社会规范体系进行重新选择、创造、新建和优化的过程,主要包括社会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制度创新是制度主体以新的观念为指导,通过制定新的行为规范,调整主体间的权利平等关系,为实现新的价值和理想的目标而自主地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制度创新是支配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则、规范和惯例的进步,可改善个人、组织与其外部环境,促使各种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更大的提高;制度创新为人们描绘的文明愿景,能够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将自身的意识观念调整更新到新的制度环境中去,以巩固社会成员认同的意识形态内容,确保社会成员的团结和谐与行动一致,投入到制度创新的活动中去。

制度创新中以新的观念为指导是推进制度变迁的必然要求。因为制度创新涉及到经济利益的调整,还包含人们的权利和价值、文化观念的调整。从意识形态革新视角来看,在制度创新中需要通过倡导一种社会普遍接受的与制度创新相生相伴的意识形态作为制度创新的共识基础,新旧制度的替代变革才有可能发生。所以,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制度创新,需要有一定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等意识形态的引导与发展来与之适应,而只有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并为社会所接受时,制度创新才能有效推进。在此意义上,意识形态成为制度创新的重要因素,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能够促进制度创新的更好践行。

二、社会主义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支撑力量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政治论文,立足中国国情进行了伟大的历史性创造,在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不断丰富起来,其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

(一)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制度创新,首先从改革经济体制入手。为此,党中央先后作出三次重要决定:一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了旧经济体制的弊端,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新制度。二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通过创新不断取得新成就:其一,确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其二,确认和强调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方面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另一方面,又必须保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三,实行多样化的公有制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混合所有制、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都是可供选择的有效形式。其四,制定了新三步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即2022年比2022的GDP翻一番、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22年建党100周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五,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科技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六,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发展新阶段的挑战,提出了科学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的一系列创新实践中,最为显著的制度创新,就是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就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创新了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一个包容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的经济制度,既坚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性,又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探索提供了条件,正是多元化所有制的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活力源泉。中国共产党对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认识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与巩固。

(二)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起步的。从邓小平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开始,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对政治体制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改革,除了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外,还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进行了多种制度创新。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基本框架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从权力集中的政治体制逐步向权力民主政治体制转变,社会制度的基础由工农联盟扩大为全体社会成员。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提出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政治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党政分开,实行依法执政的领导方式,党的领导得到加强与改善;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选举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实行听证制度和协商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民主建设,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制度,推进基层民主建设;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实行政务公开制度,提高政治透明度;实施公务员制度;进一步进行干部制度改革,实行公开选拔和任用领导干部制度,提高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化程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谈话诫勉制度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依法实行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推进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政治需求,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依法治国与法德兼治和构建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方面有序、有效地推进,从而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和政治保证。它不仅是对政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

(三)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文化科技体制改革

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必然带来文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提出了一系列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为根本动力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技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价值观,乃至风俗习惯都发生了变化。新理念、新价值观,需要通过新的文化制度加以规定。精神文明建设是文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决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中共十五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又作出了纲领性的表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了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这促成了我国许多省市在文化领域进行了文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革;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力量,同心同德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党的十七大又提出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总之,文化科技的制度创新,在促进文化科技发展的同时也推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科学指南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旗帜与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证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政治论文,是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与创新的行动指南。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导向,是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其本经济制度。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个社会处于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并不取决于经济关系的多种构成,而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关系。在我国现阶段,虽然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关系呈多元化,但其中的公有制主体部分却是一元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是这个社会的领导阶级。因此,反映在上层建筑思想领域,作为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相适应的指导思想,也必然是一元的,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导向,是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的需要

在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是国家权力运转的中枢,它决定了包含有政治、经济体制等国家制度总和的变革发展方向及其运行的原则和方式。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制度创新的主要和重要的力量,尤其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执政的指导,加强自身的全面建设论文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指引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锻炼了我们党,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使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然而,面对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上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模糊认识。在党的性质问题上,有观点认为在我国剥削阶级已被消灭了,它的对立面的工人阶级就不复存在了,因而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全民党;在党的纲领问题上,有观点认为现在搞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在党的指导思想问题上,有观点认为作为诸种学术流派的一种,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应当与其它学术流派平起平坐,不能作为超越其它流派之上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宗旨问题上,有观点主张把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内生活,用利益机制指导党员的行动;在党的组织原则问题上,有观点认为民主集中制是造成个人专断的根源,是与民主不相容的,应该废除它;在党的领导问题上,有观点认为经济与利益的多元化,必然产生政治上的多元化,提出在中国应该实行多党制;凡此种种都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相悖。因此,对于执政党及其成员来说,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才能在理论上明辨是非,澄清模糊认识,消除错误观点,坚定正确信念;才能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和战斗力,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变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导向,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创新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们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出社会发展的方向。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深深扎根于实践的土壤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④]他们还强调: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⑤]因此,把社会主义制度视为一种不断发展着的运动状态,是运用唯物史观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结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经济制度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样也遵循着这一基本法则,同样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改革、创新、发展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出的主动回应,它是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保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原理,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好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创新中的导向作用。我们明确了多年来争论不清的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厘清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将市场经济的优势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总结实践经验教训和借鉴西方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证明,我国确立和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地消除了我国由于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发展造成的羁绊,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如果没有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改革传统的社会主义理念和制度;如果没有对社会主义重新认识而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则中国的改革绝不可能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前途和命运仍然是决定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能否通过不断创新有效地应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环境变化提出的各种挑战,在纷繁复杂、急速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和创新力,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仍然不可或缺。

(四)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导向,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文明的体现是全面的、整体的政治论文,既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文明,同时也有政治方面的文明。而政治文明则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及其政治进步。政治文明中政治制度文明是精髓与核心。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认为,政治是根源于经济的,是对经济的最直接、最集中的反应;但是政治由于涉及各阶级、各阶层和各社会集团的物质利益,并且这些物质利益需要通过政治特别是政治权力来达到,因而政治对经济基础也就具有了能动的反作用。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政治上层建筑是整个上层建筑中最具决定意义的部分,在政治上层建筑里,国家权力、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又构成最有决定意义的部分,其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改革政治体制,意义非常重要。

我国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导向的一种渐进式改革。首先,明确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前提,即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①要确保社会稳定,只要有利于中国稳定的就是好事。②要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制度建设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③所以要扎实稳定地进行。其次,明确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