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端午活动教案_第1页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_第2页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_第3页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_第4页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小班端午活动教案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情愿与同伴沟通共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积极参加节日庆祝活动。

3、了解端午节的传奇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预备:

1、物质材料预备:幼儿自带的粽子,鸭蛋

2、知识阅历预备: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爱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争论后,老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奇〕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老师讲解并描述端午节的来历。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3〕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争论〕

3、老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简单流行。古时还没有发现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特别聪慧,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非常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4、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欢乐

〔1〕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外形、口味。

〔2〕幼儿共享粽子。

5、活动延伸

亲子游戏:划龙舟。

游戏规章:将班级参加活动的家长和幼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家长分两队面对面插缝站好然后平躺在地面上,家长将双手举起来,让幼儿可以在上面平稳的爬过去。游戏开始前幼儿在起点排好队依次从家长的手上爬过去。

游戏提示:家长躺下的时候,老师要留意调整家长的位置,保证家长双手举起来的时候是一条直线。家长在运输幼儿的时候留意协作左右的家长关注幼儿的位置。老师留意家长搭起来的“龙舟”上面最多只能两到三个幼儿。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2

活动名称:欢乐端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爱和老师、小伙伴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欢乐。

〔二〕活动预备:

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2.引导幼儿观测四周环境的改变,谈谈端午的习俗。

师:小伙伴今日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艾蒿呢?〔由于端午节要到了,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习俗〕小伙伴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很多人划船去追逐挽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3〕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伙伴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许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式各样的外形和颜色,可以挂在脖颈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4〕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利的意思。

3.学习儿歌《五月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观测粽子的形状和颜色。

师:今日老师也为小伙伴带来了许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外形真有趣!

〔2〕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外形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芳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

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日老师也为你们预备了许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4〕幼儿讲解并描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四〕活动延伸:

请小伙伴共同品尝端午食品。活动名称:欢乐端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爱和老师、小伙伴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欢乐。

〔二〕活动预备:

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2.引导幼儿观测四周环境的改变,谈谈端午的习俗。

师:小伙伴今日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艾蒿呢?〔由于端午节要到了,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习俗〕小伙伴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很多人划船去追逐挽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3〕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伙伴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许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式各样的外形和颜色,可以挂在脖颈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4〕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利的意思。

3.学习儿歌《五月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观测粽子的形状和颜色。

师:今日老师也为小伙伴带来了许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外形真有趣!

〔2〕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外形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芳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

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日老师也为你们预备了许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4〕幼儿讲解并描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四〕活动延伸:

请小伙伴共同品尝端午食品。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一、了解划龙舟的人员的及其工作。

二、知道只有讲规章,团结合作才能划好龙舟。

三、体验规章的重要性及规章游戏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划龙舟这一运动。

难点:知道规章的重要性

活动预备

一、划龙舟视频。

二、图片:龙舟、划手、鼓手、掌舵人。

三、纸折的船、塑料门洞。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折的小船,激发幼儿爱好。

1、“小伙伴,看这是什么?”

2、“你们知道它在哪里行驶吗?”〔幼儿回答:河上、海里、水里等〕

3、“你们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船呢?”〔幼儿回答:冒烟的木头、轮船、很长很长的船、两层的船等等〕

二、出示图片认识龙舟。

1、老师出示龙舟图片,激发幼儿探究爱好。

〔1〕师:“老师今日给你们介绍一条船,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船吗?”

〔2〕告知幼儿图片上船的名字叫龙舟。

2、引导幼儿认识龙舟。

〔1〕“认真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长长的、前面有一个龙头、后面还有一个尾、有船桨〕

〔2〕“你知道它是用来看什么的吗?”〔幼儿回答:划船的,竞赛的〕

〔3〕老师小结:每年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都会进行划龙舟竞赛。

三、观看视频,出示图片幼儿观测及了解龙舟上三种人的分工,及其重要性。

1、老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划龙舟竞赛。

2、老师提问,引导幼儿观测并了解龙舟上三种人的分工。

〔1〕师:你们看到船上有哪些人?〔幼儿回答:有戴帽子的人,敲鼓的人,还有坐在后面的人等。〕

〔2〕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在敲鼓、在划船〕

3、出示图片进一步认识龙舟上三种人的名称、分工及重要性。

〔1〕分别出示三张图片,一一介绍龙舟上的三种人,分别叫:鼓手、划手、掌舵人

〔2〕引导幼儿观测并说出龙舟上三种人是做什么的。

老师小结:在龙舟上面,“鼓手”坐在龙头前敲鼓给划船的人发号口令;“划手”听着鼓点拿着船桨划船;“掌舵人”站在船尾拿着舵掌控方向。

〔3〕引导幼儿用动作仿照三种人不同的工作。

〔4〕和幼儿一起谈话,了解各自分工的重要性。

师:“假如有的划手不根据鼓手的节奏来划船,会怎么样呢?”

“划船的时候鼓手敲鼓的节奏忽快忽慢会涌现什么状况呢?”

“假如掌舵的人掌握不好方向船会怎么样呢?”

〔5〕老师小结:在龙舟上有划船的、有敲鼓的人、有掌舵的人,在划龙舟的时候他们需要团结合作各尽其责才能到达终点。

四、游戏体验

1、老师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规定做不同的动作。〔第一组:拍手第二组:拍膝盖第三组:跺脚〕

2、老师讲游戏规章

规章:听音乐看老师指挥,该哪组做动作或哪两组做动作,其它组那么休息,如有人犯规章音乐重新开始。

3、老师和幼儿一起游戏,体验规章的重要性。

4、师幼争论:

〔1〕在刚才的节奏游戏中,我们重新开始了几次,为什么会这样呢?

〔2〕后来我们是怎样胜利的?

五、谈话小结,将规章意识延伸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1、划龙舟的时候怎么做才能又快又稳到达终点?

2、刚才的节奏游戏中,怎样做才能完成游戏?

3、小伙伴在喝水的时候应当怎样做?

4、在玩滑滑梯的时候我们要讲什么规章呢?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加端午节活动,萌发幼儿对端午节民族文化的爱好。

2、老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

3、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粽子的制作方法,尝试手工制作粽子。

4、体验人们相互关怀的美妙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预备

1、教学课件《端午节》

2、儿歌《欢乐的端午节》

3、故事《屈原的故事》

4、端午节相关习俗文化图片

5、粽子假设干

活动过程

1、老师厨师教学课件,进入芝麻开门环节,引导幼儿积极参加端午节活动。

〔1〕老师带领幼儿跟读儿歌《欢乐的端午节》,感知端午节的习俗。

〔2〕你们刚才听了儿歌,儿歌中描述了什么内容?

〔3〕这是什么节日?图中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老师出示相关的课件,幼儿观看图片,人们正在赛龙舟,这是端午节的习俗。

2、老师继续出示课件,进入社会大观测环节,幼儿观测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1〕你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2〕你们家里是怎样过的端午节呢?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到来时,家里会吃粽子,迷人赛龙舟,还会插菖蒲、挂艾蒿。

3、老师讲解并描述故事,调动幼儿的情感。

〔1〕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并描述屈原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情感。

〔2〕请幼儿听完故事后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故事中的屈原说点什么呢?

4、老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认识粽子以及包粽子的步骤方法。

〔1〕老师播放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2〕老师分发好吃的点心:粽子。

〔3〕幼儿品尝粽子,在吃粽子的环节中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延伸

〔1〕老师将手工制作材料:卡纸、纸黏土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区,引导幼儿在美工区动手制作“包粽子”。

〔2〕老师在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结束后,还可以进行一次端午节班级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当天一起来包粽子。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爱好和情感,又由于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详细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看图片、采艾草、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喜爱祖国的情感。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2、在老师的援助下尝试饱粽子,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活动预备:1、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2、活动前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方法。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老师出示图片:小伙伴,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

人们会进行划龙舟竞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3、老师讲解并描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老师小结: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成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弹剑作歌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贯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敬与爱戴的人啊

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受。

老师:立刻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1、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预备呢?

老师小结: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依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活动结束!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6

活动地点:

小一班教室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加一些节日预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爱好,产生初步的民族骄傲感。

活动预备:

1、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2、制作端午节习俗ppt

3、各种外形的粽子。

活动过程:

一、说说端午由来

1、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2、讲解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二、讲讲端午习俗

1、请孩子猜猜端午节可以做些什么事?

2、观看ppt

3、小结:

端午节的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戴香囊

三、吃吃端午粽子

1、说说自己吃过哪些粽子?

2、孩子品尝各种粽子,并请孩子说说你吃到的粽子有哪些馅,它的味道是怎样的?

3、小结:粽子的品种许多,各种粽子好吃营养又好。

四、演演端午节目

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7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外形和品种,鼓舞幼儿与同伴进行沟通和合作,培育幼儿创新意识。

教学预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外形的粽子,粽叶假设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伙伴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知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日老师也为小伙伴带来了许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外形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解并描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外形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芳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日老师也为你们预备了许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解并描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习惯,并情愿与家长一起合作制作龙舟。活动预备:

3、尝试运用画、剪、贴等多种方式和家长共同装饰漂亮的龙舟。体验合作胜利的欢乐。

二、活动预备:

ppt、视频、未装饰的龙舟、彩纸、笔、剪刀、胶水、抹布等。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老师播放端午节的由来视频。

2、师:刚刚在视频里都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端午节都要做些什么吗?〔不会的家长可以代替回答〕吃些什么吗?

〔1〕幼儿和家长共同回答下列问题,说出端午节习俗

〔2〕老师出示ppt图片,端午节风俗习惯。

〔3〕特别引出赛龙舟,引起幼儿爱好。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赛龙舟吧!〔播放简短视频〕

〔1〕观测端午节龙舟竞赛的照片,回忆龙舟的形状特征,激发装饰龙舟的爱好。

指导语:你看到的龙舟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2〕出示木质龙舟,观测龙舟,争论装饰龙舟的方法,激发合作装饰的爱好。

指导语:

①龙舟上缺少什么?怎样才能把龙舟装饰得美丽呢?

②你预备装饰龙舟的哪一部分?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材料?

〔3〕播放ppt,观看别人的手工龙舟作品

4、老师示范制作龙舟师:我们也来做一做龙舟吧!

〔1〕出示制作龙舟材料,介绍制作材料

〔2〕一边制作,一边讲解考前须知。

5、举办"漂亮的龙舟展",体验合作胜利的欢乐,幼儿家长与龙舟一起合影。

6、活动结束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体验端午节特有的习俗。

3、感受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

4、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快乐的气氛,一起欢迎节日。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预备:

1、flash故事《端午节的传奇》、《端午节的习俗》

2、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活动的相关材料。

活动过程:

〔一〕了解端午节的名称实时间。

出示粽子实物,引发幼儿爱好。

师:看,老师今日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的时候我们会吃粽子呢?

老师小结:五月五,是端午。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1、观看端午节的故事。

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故事吗?

2、提问援助理解。

师:刚才故事里说了什么?

老师小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还要吃粽子呢。吃粽子,忆屈原。

〔三〕集体感知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这两种主要习俗。

1、从幼儿自身阅历来感知吃粽子的风俗。

从粽子的味道、外形、粽叶等方面让幼儿体验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老师小结:看来粽子的味道不同,外形和颜色也有许多种呢。

2、玩赛龙舟游戏,体验端午赛龙舟的欢乐。

师: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人们还要进行一项很喧闹的活动。

幼儿玩赛龙舟游戏,并共享游戏的感受。

老师小结:看来呀赛龙舟不仅能熬炼身体,还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呢!

〔四〕自主探究,通过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了解端午节的其他一些习俗。

1、提供实物、录像等,幼儿分组探究端午节的常见习俗。

2、幼儿沟通探究结果。

老师小结:这些活动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有着人们盼望一家团聚,生活美满的心愿呢!

〔五〕结束活动,儿歌总结。

1、老师念儿歌总结。

2、去教室里继续查找端午节的其他活动。

活动延伸:

美工区:用彩色纸折粽子,尝试编蛋网兜。

生活区:继续学习包粽子,编彩带、做香囊、画彩蛋等有趣的活动。

语言区:讲讲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与传统故事。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活动教案7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端午节活动教案

20**—06—06来源:中国幼儿老师网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端午节活动教案

——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爱好,对屈原产生祟敬之情。

二、活动预备:

1、请家长为孩子讲解并描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带五彩线等,并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

2、粽子一串,香袋假设干,五彩线假设干。

3、预备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

三、活动过程:

1、沟通阅历。

提问:端午节是哪一天?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进行哪些活动?借助图片和实物,在宽松的气氛中,师幼一起沟通所获得的关于端午节风俗的阅历,老师作适当补充。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提问:你们知道端正午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俗吗?〔假如有幼儿知道,请该幼儿来讲解并描述。老师补充〕

3、讲解并描述屈原的故事,给幼儿讲解并描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赛龙舟的由来,激发幼儿对屈原的崇敬心情。

4、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说,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5、讲解并描述其他风俗的由来。

6、观看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了解节日的民间庆祝习俗。

——包粽子活动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外形、多种口味的。

2、乐于参与包粽子、体验节日的欢乐。活动预备: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绑粽子的绳、装米的盆〔4个〕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随着端午节脚步的接近,为了增进小伙伴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爱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育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日我们学前班的小伙伴们和老师一起包粽子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妙的传统佳节。

二、在音乐声中小伙伴在老师的指导下包粽子。

三、将包好的粽子交给伙房蒸煮

四、品尝自己亲自包的粽子。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共享、沟通,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3、情愿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节日的欢乐。

4、参加节日游戏。

二、活动预备

1、让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

2、有关制作的各种材料:

粽子——粽叶、糯米、线等。

香包——各种外形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

五彩绳——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3、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

三、活动过程

〔一〕讲看看:

要求:沟通幼儿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内容。

〔二〕导语:

1、〔在门上悬挂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日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菖蒲呢?〔由于端午节要到了,挂菖蒲是端午节的习俗〕

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很多人划船去追逐挽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伙伴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伙伴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许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式各样的外形和颜色,可以挂在脖颈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利的意思。

〔8〕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1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相互援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预备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假设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三、活动过程

1、老师情境导入,引入今日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爱好。

〔1〕小伙伴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外形的粽子?

〔2〕老师出示课件,援助幼儿了解不同外形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老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老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测粽子,看看粽子的形状和特点。

〔2〕老师拿出示范作品,小伙伴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平常,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老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爱好。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日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老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老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瘦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厚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老师巡回指导。鼓舞幼儿大胆尝试,相互援助,对于技能弱的幼儿实时进行指导。

四、活动总结

活动前,依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阅历的调查表,鼓舞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阅历。活动中,鼓舞幼儿依据自己的调查资料,相互沟通、共享有关端午节的阅历。结束后,老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12

一、设计

思索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阅历: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外形、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很多传奇、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奇等。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年龄段

主要目标小班(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喜爱和老师、小伙伴一起做做、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欢乐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年龄段

序号活动内容主要涉及领域组织形式小班

1参观端午节的环境社会集体

2好吃的粽子科学分组

3绿豆糕艺术分组、区域

4划龙船健康体育、游戏

5一起过端午综合集体

6龙舟竞赛健康、社会集体

7一起过端午综合大带小活动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环境创设

(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

(2)班级中陈设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加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觉、收获与体验: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觉”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状况,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奇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②小班那么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状况;

(4)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观赏、阅读;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5)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协作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状况

小班端午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并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端午的节日气息。

活动预备:

1、端午节一些习俗的图片或实物。

2、屈原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伙伴昨天是星期一,怎么大家都没有来上幼儿园呢?你们家昨天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2、老师带来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东西,庆小伙伴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

3、出示艾草和菖蒲:这是什么?谁知道它们的名字?你在哪里看过它们?〔向幼儿介绍端午习俗:农历五月初一讲菖蒲和艾草挂在门口,端午节那天取下,熬出水洗澡。〕

4、出示粽子: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吗?〔介绍粽子的做法和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5、出示赛龙舟的图片:除了在门口插菖蒲和艾草、吃粽子,端午节人们还会干什么?〔结合图片简约介绍赛龙舟的场景。〕

6、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插艾草、吃粽子和赛龙舟呢?

二、端午节的由来

1、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和赛龙舟,都是为了一个人,下面老师给你们讲讲关于这个人的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