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教学设计_第1页
《湖心亭看雪》 教学设计_第2页
《湖心亭看雪》 教学设计_第3页
《湖心亭看雪》 教学设计_第4页
《湖心亭看雪》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淮南实验中学山南第一中学武晓蓓【教学目标】1.通过“凇”、“白”的字源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3.理解作者精炼简洁的雪景描写中的秘妙,体会小品文如诗如画的美感。4.品析张岱痴迷山水的形象和高雅孤傲的情趣。【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精炼简洁的雪景描写中的秘妙,体会小品文如诗如画的美感。【教学难点】品析张岱痴迷山水的形象和高雅孤傲的情趣。【教学方法】诵读法,鉴赏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以《西子湖拾翠余谈》中的名句“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导入。(板书:湖心亭看雪)二、诵读课文,寻“源”辨形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扫除生字障碍。2.男女生个别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3.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停顿,读出节奏。4.辨别字形。出示“凇”的字源,字源中“仌”偏旁形似冰纹,用以表示雾气遇冷后结冰这一自然现象。要与“淞”区别。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利用“字源”,辨别“凇”“淞”的字形。三、疏通字词,寻“源”求义1.教师出示一词多义现象,学生完成辨析并做好笔记。(1)一:上下一白惟长堤一痕(2)更: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白:上下一白强饮三大白2.“白”为什么解释为“罚酒时用的酒杯”?出示“白”的字源及其图片,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白”与酒器的联系。明确:白的甲骨文字形,很像从杯口俯视酒器的形状。设计意图:检测预习成果,扫清自读障碍,整理、积累一词多义现象。利用“字源”,大胆猜测“白”的字义,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四、创设情境,完成任务1.从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语来评价张岱。——“痴”。2.痴的本意是“不慧”。舟子觉得张岱雪夜游西湖是件痴傻的事。出示本堂课的主题:“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舟子没读懂张岱。谁又能读懂张岱的痴呢?请同学们为张岱寻找知己。3.任务一:“我为痴人寻知己”——以画会友。(1)张岱的这篇小品文具有如诗如画的美感,师生齐读写景句。①张岱的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明确:天云山水雪,湖亭舟堤人。②天云山水雪在张岱笔下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明确:洁白广阔,浑然一体。引导学生体会“上下一白”,“雾凇沆砀”以及三个“与”字的妙处。③湖亭舟堤人在张岱的文中具有什么特点?从哪几个字中可以读到这些特点?明确:微小,模糊,隐约。“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写出了广阔天地、茫茫大雪之中这些景物的渺小。(2)出示国画大师黄永玉同题国画作品《湖心亭看雪》。人赞:“黄永玉画出了张岱目之所见,心之所感,二人堪为知己。”师生合力寻找二人能为知己的证据。明确:黄永玉用不着墨色的留白将天云山水与雪融为一体,也给人广阔肃杀,浑然一体之感。画中用一条晕染的墨痕画出了长堤的朦胧;寥寥数笔勾勒出模糊的亭形。渺小的像小草和草籽一样的舟、人隐没在这天地之中,雪湖之上。画出了张岱对雪湖清冷,朦胧,纯洁,孤独的感受。(3)黄永玉不仅画出了张岱“目之所见,心之所感”,还画出了张岱技之精妙。明确:黄永玉用纯线条勾勒,不加彩色渲染描绘画面;张岱用俭省的语言,抓住特征描写画面,这种技法都叫做白描。(学生做笔记)(4)二人堪为知己,出示课件学生齐读知己证词:张岱之写景,寥寥数语,写意传神;黄永玉之绘景,计白当黑,以简驭繁。两人心意贯通,为我们再现了那静谧肃杀、空旷渺远的冰雪世界。黄永玉读懂了张岱,读懂了他醉情山水的痴迷,读懂了他天人合一的浪漫,读懂了他对天地阔大,万物渺小的感慨。(板书:水阔人舟微)(5)再读写景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出轻重,快慢,抑扬,停连。设计意图:通过“我为痴人寻知己”——以画会友的文学阅读学习任务,理解作者精炼简洁的雪景描写中的秘妙,体会小品文如诗如画的美感。4.任务二:“我为痴人寻知己”——以酒会友?张岱下舟后,见到亭中人,并与他们对饮三大杯。你觉得这两位亭中人读懂了张岱吗?老师设计了两种心理活动,同学们觉得哪种更合理?A.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心中亦喜:“此二人真知己也!”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B.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心中遗憾:“此二人怎懂我心也!”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预设:A更合理。他们都夜游雪湖,可见情趣相同;“大喜”并“强饮三大白”,可见萍水相逢却心意相通。B更合理。亭中人是带了酒具,约了朋友一起来的;而张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亭中人是热热闹闹对饮赏雪,张岱是遗世独立傲视冰雪。所以不像是知己。明确:他们性格中有同---直爽,雅情雅致,有异---亭中人爱热闹,而张岱是孤傲的。由此总结张岱是一个直爽率真,高雅脱俗,孤傲不羁,纵情山水的人。(板书:独游湖心亭)设计意图:通过“我为痴人寻知己”——以酒会友的思辨性阅读任务,帮助学生明晰张岱的形象特点。5.任务三:“我为痴人寻知己”——以文会友。请同学们结合张岱孤傲的性格,高雅的情致,醉情山水的胸怀再为他寻几位文人知己,同往湖心亭看雪。先小组讨论再组间交流。(1)柳宗元。柳宗元披蓑带笠,独钓寒江的落寞背影与张岱独往湖心亭的孤傲心境很契合,二人可为知己。(2)苏轼。“闲人”苏轼在即将入睡之时去寻友赏月,虽然被贬黄州,可毫不妨碍赏月的雅兴。这与张岱夜游雪湖的闲情雅致也很相似,二人可为知己。(3)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里陶弘景跟好友讨论“山水之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既表达了他能比肩先贤的自豪,也表现他能欣赏山水之美的高雅志趣。(4)学生只要能结合张岱的性格、情致、爱好,为其寻找一位知己,并言之有理均可。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综合能力。在“我为痴人寻知己”——以文会友的学习任务中,运用横向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张岱孤傲高雅的性格和痴迷山水的理解。五、情读课文,升华感悟为痴人张岱寻找知己的过程,也是我们读懂张岱的过程。(1)出示课件,学生齐读对张岱“痴”的总结。张岱的痴是痴于行:“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的痴是痴于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的痴是痴于心: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夜游雪湖的高雅脱俗;遗世独立的孤傲不羁。(2)配乐朗诵课文。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总结张岱的“痴”,让他们在帮助张岱寻找知己以后,自己也能读懂张岱,成为他的知己。六、布置作业,拓展阅读1.积累文言字词“一”“是”“更”“白”。2.推荐阅读《陶庵梦忆·龙山雪》。附:板书看雪水阔人舟微独游湖心亭都云张岱痴谁解其中味教学反思:《湖心亭看雪》是本单元的自读课文。这篇小品文对九年级学生来说,理解疏通难度适中,所以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前提下,我弱化了字词的翻译,只做了一词多义的辨析,并通过寻查字源辨别字形,理解字义。结合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感受自然之美”,“体会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感情”,围绕新课标,我拟定了本课的主题:“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并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通过寻找知己,帮助学生感受雪景描写的秘妙,理解张岱痴迷山水的形象和高雅孤傲的情趣。上完课,我的反思如下:一、黄永玉的画与张岱的文,相映成趣,用图文互证的形式带学生去赏景,通过一系列小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让他们以读文为主,赏图为辅,收效不错,也是跨学科的一个小小尝试。二、在讨论亭中人与张岱是否为知己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