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图说明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14d767daae7823bd0c6eb3923679b2/0414d767daae7823bd0c6eb3923679b21.gif)
![道路工程施工图说明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14d767daae7823bd0c6eb3923679b2/0414d767daae7823bd0c6eb3923679b22.gif)
![道路工程施工图说明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14d767daae7823bd0c6eb3923679b2/0414d767daae7823bd0c6eb3923679b23.gif)
![道路工程施工图说明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14d767daae7823bd0c6eb3923679b2/0414d767daae7823bd0c6eb3923679b24.gif)
![道路工程施工图说明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414d767daae7823bd0c6eb3923679b2/0414d767daae7823bd0c6eb3923679b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项目情况概述1.1项目概况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处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部,东经112°53’至113°6’,北纬28°2’至28°16’间,东与江西省萍乡市接壤,北与岳阳市交界,西与益阳市相接,南与湘潭市、株洲市相联。大河西新区位于长沙主城区西侧的湘江西畔,是长沙“一主、两次、四组团”的新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两次中心”之一。河西新区位于长株潭城市群西北部,南部与湘潭九华连接,西部连接益阳常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长沙市银望东区XX位于河西XX新城片区西侧,是大河西先导区的核心区。西起XX路,东至XX路,南起茶山路,北至XX线。总用地面积为366.85公顷。XX路为XX一条东西走向城市主干道,北起西XX,往东依次与XX大道、XX路、XX路、XX路、XX岭路、潇湘大道相交,止于XX景观道。本次设计XX路为其中的一段:XX路至XX路。1.2设计依据与参考资料1.3工程设计范围XX路为XX一条东西走向城市主干道,西起XX线,东止于XX景观道,全长3.715Km,规划红线宽46m。其中XX线至XX大道段;XX路至支路十三段已建成通车,XX大道至XX路段;支路十三至XX景观道段已完成设计,本次设计为XX路至XX路段。本次设计XX路(XX路—XX路)道路工程设计范围为:西起XX路,往东依次与支路十、支路九相交,止于XX路,道路长649.955m,规划红线宽46m。2.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概况2.1地形与地貌本线路全长649.955m,地势高低不平,整体呈西高东低之势。本线路处于河流冲积丘陵区。海拔在48.48~63.05m之间。多分布有房屋、水塘、菜地等,局部地段经认为改造较大,或堆填,或削坡。2.2气象水文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季受寒流南下影响,气候较寒冷,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气候潮湿炎热。据长沙气象站1971-2006年资料,区内气象特征:年平均气温17.2℃,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11℃,最冷月平均气温4.7℃,最热月平均气温29.3℃。年平均总降雨量1489.8mm,年最大降雨量1824mm,月最大降雨量518.5mm,日最大降雨量265.5mm,年降雨日数142~164天,无霜期270~300天,冬季平均风速2.7m/s,30年一遇最大风速23.7m/s。场区内仅在K0+180~K0+240、K0+290~K0+310见有现状水塘,地表水系不发育,主要为小沟谷,本线路未跨越江河,距本线路最近的水系即为场区东面约1.5公里的湘江。2.3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根据《湖南省地质图》及《湖南省构造纲要图》,本线路位于幕阜九岭隆起西北部、湘阴凹陷区的南部,望湘岩体南部边缘。凹陷西北部为麻河口凸起,西南部为雪峰隆起区。区域断裂构造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东西向次之。北东向构造主要有望湘岩体隆起带的断裂构和红色盆地中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不发育,片理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呈北东向。本线路区新构造运动不发育,主要伴随区域掀斜运动的震荡性上升,本区相对抬升运动较为明显,但上涨幅度不大,属相对稳定地块。本次勘察在钻孔控制范围内,未发现断裂构造及新构造运动迹象。无影响场地稳定的地质构造断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线路区的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特征周期为0.35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区),设计地震分区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类型主要为中硬土,可按简易抗震设防处理。本线路工程全线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区,且无可液化土层,可不考虑地震液化的影响,无需进行液化判别。2.4地层岩性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及钻探成果,场地内分布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淤泥质黏土(Q4l),第四系中更新统粉质黏土(Q2al)、圆砾(Q2al),及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板岩(Ptbnm)。现将各岩土层的主要特征分别描述如下:①素填土(Q4ml):褐红色、灰褐色,松散-稍密状,稍湿,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局部夹少量建筑垃圾及砾石。该层普遍分布于。②水:池塘水。分布沿线池塘内,深约1.0m-1.5m。③淤泥质黏土Q4l):灰褐色、灰黑色,软塑-流塑状,主要由黏性土经静水浸泡而成,含较多有机质,局部含树根、木屑等,有臭味。该层分布于沿线水沟、现状池塘底部及部分素填土及粉质黏土交界面处,厚度一般0.4m-1.0m米;④粉质黏土(Q2al):红褐色底色夹灰白色斑纹,硬塑状为主,局部可塑状,主要由黏粒夹少量粉粒组成,刀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底部夹少量砂砾。该层沿线普遍分布,厚度0.7-10.2m。⑤圆砾(Q2al):褐黄色,稍密-中密状,很湿-饱和,分选性较差,砾石大小一般0.3-3.0cm,最大可达约6.0cm,亚圆状,砾石骨架间主要充填黏性土,局部充填砂类土,砾石母岩主要为石英砂岩。该层沿线普遍分布,厚度0.2-1.6m。⑥全风化板岩(Ptbnm):灰黄色、灰白色,原岩风化强烈,结构构造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原岩风化成土状,局部含强风化板岩风化残余颗粒,土芯塑性状态呈硬塑状为主,局部可塑状,土芯切面光泽反应不明显,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该层沿线普遍分布,层厚0.5m-5.9m,局部未揭穿。⑦强风化板岩(Ptbnm):红褐色、紫红色,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原岩结构构造大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裂隙面偶见黑色铁锰质氧化物浸染,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由上往下,碎块状岩芯含量逐渐增多,属极软岩,手可折断,遇水易软化崩解,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该层沿线普遍分布,本次勘探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3.6m。2.5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工程地质调查、野外钻探和室内分析研究,本线路各岩土体较稳定,勘探期间,未发现岩溶、土洞、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同时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现场踏勘,亦无较大的活动断层通过,场地稳定,适宜市政公路的建设。2.6特殊性岩土沿线特殊岩土主要为素填土和淤泥质黏土。素填土:该层普遍分布于。其成分不均匀,结构松散-稍密状,未经压实,物理力学性质差,不能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建议进行人工固结处理,或全部清除处理。淤泥质黏土:软塑-流塑状,主要由黏性土经静水浸泡而成,含较多有机质,局部含树根、木屑等。该层分布于沿线水沟、现状池塘底部及部分素填土及粉质黏土交界面处,厚度一般0.4m-1.0m米。对于水沟、现状池塘底部的淤泥质黏土可直接清淤处理或采用抛石挤淤处理。对于素填土及粉质黏土交界面处的淤泥质黏土,施工时可考虑进行人工固结处理,或全部清除处理。2.7水文地质条件本线路段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中的上层滞水和潜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①素填土、③淤泥质黏土中,潜水主要赋存于⑤圆砾中,具弱承压性。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附近沟和塘的地表水、沿线居民生活排水的补给。地下水位及水量变化均直接受季节因素、大气降水和附近池塘的影响。勘察期间测得水位埋深一般在0.0~6.1米之间,水位标高为45.19~51.68m。地下水埋藏较浅,第四系土层受地下水影响,含水量较高,属湿型土层,物理力学性质一般,考虑到道路路基将受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易浸水软化,降低承载力以及局部流失等现象,产生路基病害,因此,应加强排水,对道路基底应采用砂砾垫层处理。沿线未见明显的水质污染源,根据本次现场采取1组钻孔水及1组池塘水水质简易分析,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有关水质评价标准,钻孔水:直接临水,或强透水土层,该水质对混凝土具有弱腐蚀性,弱透水土层,该水质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该水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池塘水:该水质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该水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2.8工程地质评价(一)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野外勘察结果,本线路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幕阜九岭隆起西北部、湘阴凹陷区的南部,望湘岩体南部边缘。其路段内地质构造简单,未发现断裂构造及新构造运动迹象。无影响场地稳定的地质构造断裂,场地稳定。因此本线路区区域地质稳定性较好,适宜市政公路的建设。(二)路基工程地质评价1、填方路基:K0+070-K0+120、K0+160-K0+370该段表露土层主要地层为素填土、淤泥质粘土、粉质黏土。素填土、淤泥质粘土承载力低,需要清除或加固。粉质黏土或其下部的圆砾、全风化板岩、强风化板岩均可满足路基填方要求。对半挖半填路段,易造成路堤失稳。路基设计和施工时应给予重视。建议对该路段做好排水设计及路堤的支护。对高路堤地段采用挡墙支护,下边坡坡面采用骨架内植草防护,确保路基稳定。2、挖方路基:K0+000-K0+070、K0+120-K0+160、K0+400-K0+540K0+000-K0+070、K0+400-K0+540覆盖层较厚,挖方后路基处于圆砾、粉质黏土上,圆砾、粉质黏土可满足路基设计要求。开挖宜采用台阶式,并要设计完善的排水系统,在坡顶设截水沟,避免地表水对坡面土体的冲刷。土体建议边坡坡率:1:1.0~1:1.25。边坡防护建议采用骨架内植草护坡。K0+120-K0+160挖方后路基仍处于素填土之上,建议进行人工固结处理,或全部清除换填分层压实处理。3.设计采用规范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4、《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7、《长沙市绿色道路设计导则(试行)》(2009);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9、《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2、其它相关的规范、规程。4.设计概况4.1平面线形设计XX路为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50km/h,道路交通功能重要。道路线位按照控规线位进行布置,未设置平曲线,道路总体呈东西走向。西起XX路,往东依次与支路十、支路九相交,止于XX路,道路长649.955m,。起点桩号为K0+000,起点坐标为(X=104895.241,Y=45118.867);终点桩号为K0+649.955,坐标为(X=104896.640,Y=45768.820)4.2纵断面设计本次纵断面按照设计速度50km/h进行设计,纵向线形均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最小凸曲线半径为15000m,最小坡长为230m,最大坡长为419.955m,最小纵坡为0.87%,最大纵坡为1.814%。具体见纵坡、竖曲线表。4.3横断面设计1、横断面4.0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11.0m(机动车道)+0.5(路缘带)+8.0m(中央分隔带)+0.5(路缘带)+11.0m(机动车道)+3.5m(非机动车道)+4.0m(人行道)=46m。2、路拱横坡机动车道采用直线型路拱,路拱横坡采用向外为1.5%,坡向人行道,流水平石的横坡为10.0%。人行道采用直线路拱,路拱横坡采用向内为2.0%,坡向机动车道。4.4路基工程1、一般路基设计本次道路路基宽度为46m,路基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处的路基标高。(1)路基边坡路堤:路基填土高度在8m以内(含8m),边坡采用1:1.5;当路基填土高度大于8m时,路基边坡采用折线形,填土高度8m范围内边坡采用1:1.5;以下部分边坡比率为1:1.75。路堑:路堑挖方高度在8m(含8m)以内的,边坡采用1:1,在挖方边坡坡脚处设置1m宽的碎落台。(2)路基基底处理填方基底均考虑了清除表土(杂填土),表土厚度视地基情况而定。平地(地面坡度为0~1:10)填土前须填前碾压;地面坡度为1:10~1:5时须填前挖松再碾压;地面坡度大于1:5时须填前挖台阶。土质路堑地段超挖0.5m后回填压实和零填地段超挖至路床下80cm后回填压实的方法,提高相关路段压实度。填挖交界处必须挖宽2m高1m的台阶,零填地段必须超挖回填,填挖交界处路基下必须清除较松散的覆盖土,防止该处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3)填料土强度和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填料强度(CBR)和压实度按下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填方路基0~0.38≥960.3~0.885≥960.8~1.554≥941.5以下3≥93零填及挖方方路基0~0.38≥960.3~0.885≥96当路床填料CBR值达不到表中要求值时,可采用掺石灰或其他稳定材料处理;表中所列压实度值为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实度的压实度;粗粒土(填石)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压实层厚的2/3;路堤基底为耕地或土质松散时,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其压实度不应小于80%,当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再回填分层压实,其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2、特殊路基处理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路段内,对工程影响较大的特殊路基主要为分布于鱼塘、冲沟积水滩地及水田中的软-流塑状的含有机质高液限粘土和分布于树林、菜地、苗莆表层的呈松散状的种植土以及分布于拆迁房屋范围内的素填土,本次特殊路基处理方案如下。当素填土厚度小于3m时,将素填土全部清除,换填渗水性土或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当素填土厚度为3m≤h≤5m时,将3m内素填土全部清除,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土基,待下部土基达到地基承载力要求后,上面铺设50cm厚片石嵌缝,然后回填素土填筑路基当素填土厚度大于5m时,采用砂桩处理。砂桩桩径为40cm,正三角形布置,桩距1.4m,桩顶铺50cm厚片石+50cm后砾石垫层。具体详见《特殊路基处理设计图》、《特殊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砂砾石级配范围项目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百分率(%)5331.5194.750.60.075砂砾石10090-10065-8530-508-250-5注:砂石含泥量不大于5%3、路基防护考虑到沿线两厢即将开发建设,选择永久的防护形式将造成额外的工程浪费,故本次防护形式的选择,填方、挖方路段均采用植草防护。4、路基土石方及取土、弃土设计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计,填方按压实后体积计,移挖作填时,按预算定额考虑了修正系数。“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计算路基填挖方数量时,已拓除了路面厚度,计入了边沟、排水沟的开挖,未计基底清除表土后的回填体积和超挖回填的影响。全线挖除淤泥、清除表土等一类土均外弃,其数量单独计算、分开堆放、合理使用。淤泥和表土作为一种资源,建设方可以保管,以后应作为其它项目边坡和分隔带的绿化耕植土使用。4.5路基、路面排水1、路面排水设计机动车道范围内雨水由路面汇集到路侧雨水口处,经由路面范围内雨水收集系统,汇入雨水管道;人行道设单向2.0%的排水横坡,雨水流入机动车道雨水收集系统。交叉路口进行交叉口竖向设计后,确定其范围内水流方向,在最低点设雨水口,排入雨水管道。2、路基排水为保证路基和路面的稳定,不影响行车安全,本设计通过设置完整的排水设施同时对各类设施进行综合设计,以实现迅速排除路基、路面范围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目的。路基两侧设有临时边沟或排水沟,边沟和排水沟沿线贯通,引入路基外自然水体中或者接入市政雨水井。3、中央分隔带排水为防止分隔带内雨水下渗侵蚀路基,设计时考虑在绿化带底部设置PE防渗土工布防止下渗水进入路基使路基受损进而导致路面破坏;并在绿化带下设置纵向碎石盲沟,盲沟内埋置直径110mm纵向PVC-U透水管,通过直径110mm的横向排水连通管就近排入雨水井。横向排水连通管坡度1.5%。隔渗层采用两布一膜(PE)土工防渗布。防渗布应满足下表的技术要求:隔渗层采用两布一膜(PE)土工防渗布。防渗布应满足下表的技术要求:两布一膜土工防渗布主要技术要求实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备注单位面积质量g/m2400总厚度mm0.75PE膜厚度mm>0.10拉伸强度(纵向向)N/5cm>3500伸长率(纵向))%20~30拉伸强度(横向向)N/5cm>1500伸长率(横向))%13~20撕裂强度(纵向向)N>1000撕裂强度(横向向)N>600CBR顶破强度度N>7500垂直渗透系数cm/s>8×10-99抗渗强度KPa>500防渗布纵、横向搭接10cm。纵向搭接按流水方向将将前一端压在后一端部之下。搭接处要求缝纫牢固。4.6路面设计1、路面设计标准(1)路面荷载:Bzzz-100标准轴载。(2)设计年限:115年。(3)土基回弹模量::40Mpa。2、路面结构设计(1)车行道、非机机动车道4cm细粒式改性性沥青混凝凝土(AC-13C)5cm中粒式沥青青混凝土(AC-200C)7cm粗粒式沥沥青混凝土土(AC-25C)0.6cm乳化沥沥青稀浆封封层18cm5.55%水泥稳稳定砂砾上基层层18cm5.55%水泥稳稳定砂砾下基层18cm44%水泥稳定定砂砾底基层总厚度度:70.6cmm2)人行道路面结结构6cm环保透水水砖3cmM7.55水泥砂浆浆15cmC15水泥砼垫垫层总厚度::24cm3、控制指标车行道采用重型型压实标准准,水泥稳稳定砂砾上上基层与下下基层7天无侧限限抗压强度度分别为4.0MMPa和不小于3.0MMPa,压实度度不小于98%,水泥稳定定砂砾底基基层7天无侧限限抗压强度度不小于2.0MMPa,压实度度不小于97%。路面材料设计参参数及施工工控制弯沉沉值材料名称设计模量(Mppa)15°C劈裂强强度(Mpa)路面厚度度(cm)层底拉应力(Mpa)容许拉应力力(Mpa)施工控制弯沉(0.01mm)15°C20°C细粒式改性沥青青砼(ACC-13C)200014001.44-0.120.43≤22.2中粒式沥青砼(AC-20C)180012001.05-0.0340.31≤24.5粗粒式沥青砼(AC-25C)120010000.87-0.0840.25≤27.7水泥稳定砂砾(5.5%水泥)350014000.5518-0.0020.26≤32.9水泥稳定砂砾(5.5%水泥)350014000.55180.0850.26水泥稳定砂砾(4%水泥)300011000.4180.1420.19≤72.3土基40----≤232.94、路面材料组成及及技术要求求(1)面层结合本地区气候候、水文及及地质、筑筑路材料分分布等自然然条件,遵遵循因地制制宜、合理理选材、方方便施工、利利于养护的的原则,根根据国内及及长沙市已建建成道路的的成功经验验,上面层层采用细粒粒式改性沥沥青砼(AC-13C),中面面层采用中中粒式沥青青砼(ACC-20C),下面面层采用粗粗粒式沥青青砼(AC-25C)。改性沥青主要指指标指标单位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g,5S)0.1mm≥40延度(5℃,5cm/minn)cm不小于20软化点℃不小于65运动粘度(1335℃)Pa.S不小于3含腊量%不大于2闪点℃不小于230弹性恢复(255℃)%不小于75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贮存稳定性离析析,48h软化点差差℃不大于2.5溶解度%不小于99RTFOT后残残留物质量损失%最大1.0延度(5℃)cm不小于15针入度比(255℃)%不大于65其他部位沥青采采用A-700#沥青,材材料技术性性质要求应应符合《公公路沥青路路面施工技技术规范》(JTGF40—“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规定。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青技术要求求指标单位A级70号试验方法针入度(25℃℃,5s,,100gg)0.1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II[1],不小于于--1.5~+11.0T0604软化点(R&BB),不小于于℃46T060660℃动力粘度,不小小于Pa.s180T062010℃延度,不小于cm15T060515℃延度,不小于cm100T0605蜡含量(蒸馏法法),不大于于%2.2T0615闪点,不小于℃260T0611溶解度,不小于于%99.5T0607密度(15℃)g/cm3实测记录T0603TFOT(或或RTFOOT)后残留物[2]质量变化,不大大于%±0.8T0610或T06099残留针入度比((25℃)不小于%61T0604残留延度(100℃)不小于于cm6T0605注:[1]试验验方法按照照现行《公公路工程沥沥青及沥青青混合料试试验规程》(JTJ052-2000)规定的方法执行。用于仲裁试验求取PI时的5个温度的针入度关系式的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7。[2]老化试验验以TFOOT为准,也也可以采用用RTFOOT。(2)粗集料沥青混合料所用用粗集料应应采用碎石石,粗集料料的生产必必须由具有有生产许可可证的采石石场生产,粗粗集料的粒粒径必须符符合《公路路沥青路面面施工技术术规范》(JTGF40-2004)中要求求的沥青混混合料用粗粗集料的规规格。必须须采用大型型反击式破破碎机加工工成具有良良好的颗粒粒形状,尽尽量减少针针片状颗粒粒的含量。粗粗集料应洁洁净并具有有足够的强强度和耐磨磨性、干燥燥、表面粗粗糙、无杂杂质,其质质量应符合合下表要求求。沥青混合料用粗粗集料质量量技术要求求指标单位要求试验方法表面层其它层次压碎值,不大于于%2628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失,不大于于%2830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不小于-2.602.50T0304吸水率,不大于于%2.03.0T0304坚固性,不大于于%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量(混合料料),不大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9.5mmm,不大于于其中粒径小于99.5mmm,不大于于%%%151218181520T0312水洗法<0.0075mmm颗粒含量量,不大于于%1T0310软石含量,不大大于%35T0320磨光值PSV,不不小于-4240T0321粗集料与沥青的的粘附性,不不小于-54T0616、T06633注:[1]坚固固性试验可可根据需要要进行。[2]对于粒径径规格S33~S5规格的的粗集料,针针片状颗粒粒含量可不不予要求,<0.075m含量可放宽到3%。采石场在生产过过程中必须须彻底清除除覆盖层及及泥土夹层层。生产碎碎石用的原原石不得含含有土块、杂杂物,集料料成品不得得堆放在泥泥土地上。施工时应检验粗粗集料与沥沥青的粘附附性,达到到检验标准准后,方可可用于施工工。常用的改善粘附附性的措施施有:①用干燥的的磨细消石石灰粉或生生石灰粉、水水泥作为填填料的一部部分,其用用量宜为矿矿料总量的的1%~2%;②在沥青中中掺加抗剥剥落剂;③将粗集料料用石灰浆浆处理后使使用。其中,用消石灰灰作为填料料改善沥青青与集料的的粘附性效效果明显、价价格便宜、施施工简单,在在国内外得得到普遍认认同,所以以推荐使用用此方法做做为粘附性性的改善措措施。(3)细集料细集料包括天然然砂、机制制砂和石屑屑。细集料料必须由具具有生产许许可证的采采石场、采采砂场生产产。细集料料必须具有有一定的级级配,要符符合《公路路沥青路面面施工技术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4.9..3或表4.9..4规定的沥沥青混合料料用细集料料的规格。细细集料应该该洁净、干干燥、无风风化、无杂杂质,质量量应符合下下表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细细集料质量量技术要求求指标单位要求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不小于—2.50T0328坚固性(>0..3mm部分),不不小于%12T0340含泥量(<0..075mmm的含量),不不大于%3T0333砂当量,不小于于%60T0334亚甲蓝值,不大大于g/kg25T0349棱角性(流动时时间),不不小于s30T0345注:[1]天然然砂以小于于0.0775mm含含量的百分分数表示其其洁净程度度;[2]石屑和机机制砂以砂砂当量(适适用于0~4.755mm)或或者亚甲蓝蓝值(适用用于0~2.366mm或0~0.155mm)表表示其洁净净程度。在通常情况下,热热拌沥青混混合料中,上上面层采用用石屑,中中、下面层层采用机制制砂或天然然砂,天然然砂的用量量不宜超过过集料总量量的20%。机制砂的级配应应该符合《公公路沥青路路面施工技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S16的要求。石屑是采石场破碎石灰岩石料时通过4.75mm或者2.36mm的筛下部分,其粒径规格应符合S15、S16规格的要求,表面层宜将S14和S16组合使用,采石场在石屑生产过程中应具备抽吸设备。(4)填料沥青混合料的矿矿粉必须采采用石灰岩岩或岩浆岩岩中的强基基性岩石等等憎水性石石料经磨细细得到的矿矿粉,原石石料中的泥泥土杂质应应除净。矿矿粉应始终终保持干燥燥、洁净不不成团块,能能自由从矿矿粉仓流出出,拌和机机的回收粉粉尘不得作作为填料使使用。为改改善集料和和沥青的粘粘附性,要要求采用干干燥的磨细细一级消石石灰粉作为为填料的一一部分,其其掺量不大大于填料总总量的20%。矿粉质质量应该符符合下表要要求。混合料用矿粉质质量要求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表观密度,不小小于t/m32.5T0352含水量,不大于于%1T0103烘干法法粒度范围<0..6mm<0.15mmm<0.075mmm%%%10090~10075~100T0351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T0353塑性指数%<4T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0355(5)填料沥青混合合料配合比比设计和性性能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配配合比设计计应遵循《公公路沥青路路面施工技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有关规定执行,必须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各层的沥青混合合料的配合合比设计采采用马歇尔尔设计方法法进行,并并具有良好好的施工性性能。各层层沥青混合合料的工程程设计矿料料级配范围围(参考)见见表。沥青混合料矿料料级配范围围(参考)级配类型通过以下筛孔(mm)的质量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C-13C10090-10068-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AC-20C10095-10070-9256-7630-5020-3616-2810-208-166-134-8AC-25C10090-10075-9065-8357-7645-6524-5216-4212-338-245-174-133-7注:本表沥青混混合料的矿矿料级配范范围供施工工单位参考考,实际施施工时采用用的矿料级级配曲线应应该根据工工程所采用用的具体材材料及达到到规范的指指标要求进进行调整。值值得注意的的是按照矿矿料级配范范围的中值值进行配合合比设计的的结果并不不一定是最最合理的级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歇尔试验各各项技术指指标见表。沥青混合料马歇歇尔试验配配合比设计计技术标准准试验指标单位AC-13CAC-20CAC-25C试件尺寸mm101.6633.5击实次数(双面面)次75空隙率VVV深约90mm以内%4~6深约90mm以下3~6稳定度MS,不不小于kN8流值FLmm1.5~4矿料间隙率VMMA(%)),不小于设计空隙率%最小VMA及VFAA技术要求求(%)21211103131211414131251514136161514沥青饱和度VVFA(%)65~7555~70注:[1]对于空空隙率大于于5%的陡坡路路段,施工工时至少提提高压实度度1个百分点点。[2]当设计的的空隙率不不是整数时时,由内插插确定要求求的VMA最小值。[3]对改性沥沥青混合料料,马歇尔尔试验的流流值可适当当放宽。对于上面层和中中面层,需需在配合比比设计的基基础上进行行各种使用用性能检验验,不符合合要求时必必须更换材材料或重新新进行配合合比设计。使使用性能检检验技术指指标见表。沥青混合合料性能试试验技术要要求试验项目AC-13CAC-20CAC-25C试验方法1、高温抗车辙试试验动稳定度,不小小于(次/mm))280010001000T07192、水稳定性试验验浸水马歇尔残留留稳定度(%),不小于于858080T0709冻融劈裂残留强强度比(%),不小于807575T07293、低温弯曲试验验(-10℃,50mmm/minn)破坏应变(μεε),不小小于250020002000T07154、室内渗水试验验渗水系数,不大大于(mL/mmin)120T0730(6)沥青混合料施施工要求为保证沥青混合合料的压实实度,应重重点控制碾碾压工艺,同同时保证抽抽检压实度度≥95%(重型)。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拌和、运输、摊铺、压实及成型和养护均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严格执行。(7)透层、粘层和下下封层路面施工中,待待水泥稳定定砂砾层碾碾压成型后后表面稍变变干燥但尚尚未硬化时时,在其顶顶面喷洒乳乳化沥青透透层油,透透层油渗透透入基层的的深度不小小于5mm,且应能能与基层联联结成一体体。不宜在在大风天气气或雨天喷喷洒。透层层油乳化沥沥青采用PC-2型,用量量应通过试试撒确定,但但不宜超出出0.7~1.5LL/m2范围。在透层油喷洒后后,应及时时铺筑乳化化沥青稀浆浆下封层。稀稀浆封层矿矿料应坚硬硬、粗糙、耐耐磨、洁净净,通过4.755mm筛的合成成矿料的砂砂当量不低低于50%,级配采采用ES-3型,矿料料级配见表表,矿料参参考用量5~8m3/10000m2,乳化沥沥青参考用用量为2.8~3.2kkg/m22,施工时时应根据公公路沥青路路面施工技技术规范进进行配合比比试验确定定材料用量量和矿料级级配。矿料级配范围通过以下筛孔(mm)的质量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10070-9045-7028-5019-3412-2517-185-15沥青混凝土各面面层间以及及侧缘石、半半刚性基层层等构筑物物与沥青混混合料接触触面均应喷喷洒粘层油油,粘层油油参考用量量为0.3~0.6LL/m2,施工时时应通过试试撒确定。粘粘层油宜当当天撒布,待待乳化沥青青破乳、水水分蒸发完完成后,紧紧跟着铺筑筑沥青层,确确保粘层不不受污染。(8)水泥稳定砂砾砾基层水泥:采用422.5级普通硅硅酸盐水泥泥、矿渣硅硅酸盐水泥泥、火山灰灰质硅酸盐盐水泥,且且宜选用初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上,终凝时时间较长(宜宜在6小时以上上)的水泥泥,不得采采用快硬水水泥、早强强水泥以及及受潮变质质的水泥。夏夏季高温作作业时,水水泥温度不不能高于50℃,否则应应采取降温温措施。集料:砂砾中针针片状含量量应不超过过20%,砂砾中中不应含有有粘土块、植植物等有害害物质。砂砂砾压碎值值不大于30%,基层集集料的最大大粒径不大大于31.55mm,底基层层集料的最最大粒径不不大于37.55mm,有机质质含量不宜宜超过2%。天然砂砂砾的液限限应小于28%,塑性指指数应小于于9%。集料级级配范围应应符合要求求。悬浮密实型水稳稳砂砾层的的集料级配配范围层位通过以下筛孔(mm)的质量量百分率(%)37.531.5199.54.752.360.60.075基层10090-10060-8029-4915-326-200-5底基层10093-10075-9050-7029-5015-356-200-5水:应洁净,不不能含有害害物质,来来自可疑水水源的水应应该按照《公公路工程水水质分析操操作规程》要要求进行试试验,一般般可以采用用饮用水。基层水稳砂砾采采用的水泥泥剂量为5.5%,压实度≥98%(重型),7天浸水(试试件在20C条件下保保湿养生6天后,再再浸水1天)的无无侧限抗压压强度的标标准值分别别为4.0MMPa和不小于3.0MMPa。底基层水稳砂砾砾采用的水水泥剂量为为4%,压实度≥97%(重型),7天浸水(试试件在20C条件下保保湿养生6天后,再再浸水1天)的无无侧限抗压压强度的标标准值分别别为2.0MMPa。水稳砂砾基层施施工完毕后后,在封层层施工前检检查有无裂裂缝,如无无裂缝,立立即施工封封层,如有有裂缝出现现,则在裂裂缝各0.755m范围内铺铺设一幅宽宽为1.5m的自粘式式玻纤格栅栅。5.施工技术要求5.1施工准备备、放线(1)施工前应查对对、复核导导线点和水水准点等桩桩志和有关关测量资料料,发现有有桩志不足足、不妥、位位置移动或或精度与要要求不符,均均须进行补补测、加固固,并及时时与设计单单位取得联联系。共13页第11页(2)做好场地清理理和排水工工作,清出出的种植土土应集中堆堆放,妥善善处理,对对路基填料料均应进行行复查和取共13页第11页(3)施工前务请了了解现状地地下各类管管线及障碍碍物的规格格、位置、覆覆土等。所所有地下管管线的准确确位置应刨刨验核实,并与管线单位结合,请他们现场监护,当地下管线不能迁移且覆土浅时,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人员安全及管线的正常使用,要拆迁的管线,要与业主及各管线单位统一协调处理。5.2路基施工工施工前应对地面面的草皮、树树根、杂物物等全部清清除干净。路路基施工应应注意保护护生态环境境,清除的的杂物应妥妥善处理。(1)填方路基:当当路基填土土高度大于于150ccm时,先先清除原地地面杂草、垃垃圾及不适适合作路基基的各种残残渣等物。选选用工程土土(塑指10-220)分层回回填压实,分分别达到上上表的要求求。当路基填土高度度小于800cm时,先清除原原地面并将将表面翻松松50cm以后后整平压实实,压实度度≥95%。土质要求:有机机含量大于于5%,液限大大于50%,塑指大大于26的土不适适合作路基基填土。(2)挖方及零填方方路基:路基开槽后进行行道胎碾压压,压实度度达到要求求时,可进进行路面基基层施工,如如达不到要要求时,可可进行换填填处理。(3)路基基底为耕耕植土或腐腐植土时,须须清除表土土;位于路路基范围内内的树根、芦芦苇根及垃垃圾等必须须挖除。施施工中应分分层回填素素填土,每每层虚铺厚厚度不大于于20cmm,碾压到到设计道路路路床顶标标高。施工工中如发现现素填土湿湿度过大,应应对其进行行晾晒再行行施工。共13页第05页(4)地面横坡陡于于1:5时路基填填筑施工前前应先挖土土石台阶。具具体施工工工艺为是将将原地面开开挖成宽1~2米,高0.5米,向内倾倾斜2%~4%的台阶,再再进行路基共13页第05页(5)在雨天开挖路路槽施工时时,应注意意采取防水水措施,压压实后的土土层,三天天内不得受受水浸泡。如如在此期间间内土层受受到雨淋或或浸泡,应应将积水和和松软的土土层除去,并并补填压实实。在路床床压实施工工完毕后,应应及时进行行路基施工工。(6)在开挖地面施施工中,应应严格按照照施工安全全注意事项项进行。施施工顺序为为从道路中中线开挖,逐逐次向两侧侧拓展。在在填方较高高的路段进进行逐层压压实时,应应严格检测测坡脚的侧侧移要求。(7)路床填料压实实方式为::先用6~8t轻型压路路机预压整整平1~2遍,然后后用20t以上的震震动压路机机震动压实实,碾压具具体遍数由由现场确定定,在碾压压的过程中中应注意土土基稳定,一一旦出现“弹簧”现象,应应立即停止止碾压,放放置一周或或更长一段段时间,以以充分消散散超静水压压力,直到到沉降量稳稳定收敛为为止。(8)施工期间每七七天观测一一次。施工工期间填土土高度每填填加0.55m增加观观测两次,相相隔一天。施施工过程中中若日沉降降量达到110mm//d,水平位位移超过55mm/d,应立即即停止加载载,待稳定定后方可继继续施工。(9)按相关规范对路路基进行验验收。5.3砂石桩施施工本工程考虑到土土质条件及及施工质量量控制,采采用逐步拔拔管振动成成桩法施工工。即往打打入土层的的桩管中灌灌砂后,边振动边边拔桩管,,拔起一一定高度后后暂停,待振动若若干秒后,,再拔起起一点,如此反复复,直到桩桩管全部拔拔出地面。砂石桩施工顺序:施工应背离建(构构)筑物方方向进行,挤挤密砂桩施施工工艺应应按以下程程序进行::整平原地地面→机具定位→桩管沉入→加料压密→振动拔管→机具移位位。(1)在大面积挤挤密砂石桩施工之之前,进行工艺艺性试验桩桩,其目的是是根据现场场试验确定定各项技术术参数:振动提升升速度、振振动电流、反反插次数、压压放砂量、成成桩时间、工工艺确定等等,确保大面面积施工质质量。(2)对桩位进行行编号,以成桩先先后为序,,注明于布布桩图上,,然后在场场地上放线线,用木桩定定位,按序号施施工。(3)导管必须高高出设计桩桩长3~5m,桩头活页页平底式。(4)桩架就位后后,应该调整整导杆的竖竖直度,提升桩管管,将桩头活活页闭合。(5)加压并开动动振动锤,,将桩管沉沉入至设计计要求深度度。(6)应按桩孔体体积和砂在在中密状态态时的干密密度计算实实际灌砂量量,估算用料料量,一次上足足或分两次次投料。亦亦可超量投投砂,即增投砂砂量,当桩管全全部拔出地地面时,仍剩余一一些砂料。(7)边振边均匀匀缓慢拔出出桩管,直至桩管管全部拔出出。一般情情况下,拔管1mm控制在300s内,每拔起1mm停拔留振振20s。挤密砂石桩施工工允许误差差项次项目单位允许误差检查方法和频率率1桩距Mm±150抽查2%2桩长Mm不小于设计抽查施工记录3桩径Mm不小于设计抽查2%4竖直度%1.5抽查施工记录8)挤密砂桩质量检检测考虑到群桩的相相互挤密作作用,挤密砂桩桩的检验工工作应放在在施工的后后期进行,,有关规定定见上表。a)挤密砂桩要要求桩体的的砂密实状状态,检测的方方法一般用用动探Ⅱ型,检测频率率控制在22%以内内。b)做单桩复合合地基承载载力静载试试验,复合地基基承载力≥≥130KKpa。试验频率率视工程大大小而定。5.4水泥稳定定砂砾施工工对土基验收合格格后方能进进行水稳砂砂砾施工,具具体施工步步骤如下::(1)在铺筑基层料前前,清除路路床上的浮浮土及杂物物,并洒水水湿润。(2)施工过程中,从从加水拌和和到碾压终终止的时间间不得超过过3h。(3)基层摊铺整平后后,采用压压路机在初初平的路段段上快速碾碾压一遍,针针对潜在的的不平整之之处,对高高处进行刮刮平,对于于低处用新新拌水泥料料进行找补补平,每次次整形前均均按照规定定的路拱坡坡度进行,特特别注意施施工接缝的的技术处理理,使得接接头平缓。(4)整形后,立即用用振动压路路机碾压,碾碾压时,轮轮迹重叠1/2轮宽,一一般需碾压压6~8遍,碾压压速度头两两遍以1..5~1.7kmm/h,以后为2~2.5kmm/h,直直到达到规规定的密实实度。碾压压由两侧向向路中心碾碾压。碾压压过程中,如如有“弹簧”、松散、起起皮等现象象,应及时时翻开重新新拌和。最最后应碾压压至表面平平整无明显显轮迹,压压实度符合合标准为止止。压路机机在碾压时时,不得在在已完成或或正在碾压压的路段上上“调头”和急刹车车,以免表表面受破坏坏,且除施施工车辆外外,禁止一一切机动车车辆通行。(5)施工接缝的处理理:每一段段碾压完成成后,立即即用人工将将已碾压段段的未端挖挖成一垂直直向下的断断面,横缝缝必须垂直直整齐,紧紧靠混合料料放置两根根方木,方方木的高度度与混合料料的压实厚厚度相同,整整平紧靠木木方的混合合料,方木木的另一侧侧采用砾石石回填约330cm宽,高高度略高于于方木几厘厘米。第二二天重新摊摊铺前,将将砾石和方方木除去,将将下承层顶顶面清扫干干净,重新新开始摊铺铺混合料。(6)养护:碾压成型型后用麻袋袋覆盖,进进行洒水养养护,洒水水次数以表表面保持湿湿润为准,养养生期不少少于7天。基层层未铺面层层时,不应应开放交通通。5.5沥青混凝凝土施工(1)沥青路面施工工准备①在熟悉设计文件件、温习施施工规范、了了解工地环环境的基础础上,制订订周密的路路面施工组组织设计和和质量、安安全保证措措施,以及及相应的内内部规章制制度。②建立、健全工地地试验室,配配备必要的的试验检测测仪器设备备和合格的的试验员。③核查地材料场,并并取样进行行物理力学学性质试验验,在质量量合格条件件下组织集集料加工、储储备。④现场核对设计图图纸,复核核平面和高高程控制点点,测量路路中线和边边缘线,在在中线上钉钉出曲线控控制点、桥桥梁控制点点(含桥头头与墩顶)以以及必要的的加桩,同同时测量桩桩点的地面面高程,以以复核路床床的平面和和高程是否否符合设计计要求,如如不符要求求应及时提提出补救措措施报请解解决。⑤检测路床的压实实度是否符符合要求,如如不合要求求,应及时时予以处理理。⑥拌和场(堆料场场应硬化,排排水设施应应完备,道道路、水、电电要畅通)需需配备必要要的生活设设施,在施施工前须做做好拌和与与摊铺设备备的安装、调调试工作。⑦认真做好生产混混合料(含含基层、面面层)的设设计和验证证工作。(2)施工时应严格按按相关施工工技术规范范的要求进进行施工,并并强调以下下要求:①沥青路面施工应应实行信息息化动态管管理,每盘盘混合料从从进料拌和和、运输、摊摊铺到压实实成品的每每个数据(包包括各类材材料用量、温温度、时间间、碾压遍遍数、抽样样和现场检检测数据等等),都应应输入电脑脑,按日统统计,并当当晚进行综综合研究,以以便及时发发现问题、查查明原因、进进行调整。②拌和场内堆放的的细集料,必必须配备棚棚盖,避免免集料被雨雨水淋湿而而影响混合合料的质量量。③沥青拌和楼搜集集的粉尘应应全部清除除,不得回回收当矿粉粉利用,需需妥善处理理,不得污污染环境。④施工放样应精细细,放样完完成后必须须进行复测测。高程控控制线的支支承桩应竖竖直、牢固固,托杆升升降要灵活活且紧固性性好。⑤基层(含底基层层)摊铺应应采用两台台型号相同同的摊铺机机呈梯队铺铺筑,不设设纵缝,同同时需防止止混合料离离析。对局局部加宽的的畸形作业业面,可同同时用人工工摊铺(松松层应适当当厚点)一一并压实。⑥基层铺筑完毕,检检测合格后后,应及时时覆盖并洒洒水保湿养养生,达到到设计强度度的85%以后方方可以铺筑筑上一层。若若养生期满满还不能铺铺筑上一层层时,则应应继续洒水水保持湿润润,不得爆爆晒,以防防止其开裂裂。⑦基层摊铺完成,及及时覆盖湿湿养至其设设计强度的的60%左右后,洒洒布透层沥沥青,然后后铺筑稀浆浆下封层。⑧下面层应采用两两台型号相相同的摊铺铺机呈梯队队铺筑,一一并压实,不不设纵缝,不不得有离析析现象。当当遇局部加加宽的异形形断面(如如拓宽车道道的三角端端)可同时时用人工摊摊铺补齐,一一并压实。人人工摊铺的的松铺厚度度应根据试试验确定。上上面层宜用用一台大型型摊铺机全全断面摊铺铺。⑨在路缘石未完工工时,下面面层宜安装装侧模施工工,既省材材料又能保保障边部压压实。面层层之间虽都都设有粘层层沥青,但但施工中仍仍应注意保保持基面清清洁、干燥燥,防止其其被尘土污污染。(3)路面施工注意事事项1)路面基层、面面层材料应应严格选材材和按相关关规范检验验,并采用用厂拌设备备,集中拌拌和,自卸卸汽车运输输,机械碾碾压。2)路面施工时日日最低温度度不得低于于5℃,雨季施施工时,应应做好防水水措施。3)铺筑各沥青层层时,若不不能连续施施工而致使使沥青表面面被污染时时,应清理理表面污染染物后,在在层间二次次浇撒粘层层油。4)路面施工时注注意各衔接接处的平顺顺连接,并并加强工程程间结合部部的施工质质量控制。5)路面面层、基基层、底基基层等均应应集中拌和和,机械化化运输、摊摊铺和碾压压,施工中中应严格按按国家及部部颁有关标标准和规范范办理,确确保工程质质量。6)路面施工前应应对土基的的压实度、回回弹模量及及弯沉进行行全面检测测。7)路面各结构层层施工前应应进行配合合比试验,并并选取典型型试验路段段进行现场场试铺,室室内试验及及现场试验验的检测结结果均应符符合规范要要求。8)路面施工应注注意保护生生态环境,拌拌和场不宜宜离村庄过过近,废水水不能直接接排入饮用用或养殖水水域,废渣渣应集中处处理,不得得随处抛撒撒。6.路面附属工程设设计1、人行道设计(1)本次人行道设设计按照《方方便残疾人人使用的城城市道路和和建筑物设设计规范》中中有关规定定进行,无无障碍设计计详见有关关图纸,对对碾压有困困难时,可可采用火力力或人工夯夯实,并注注意满足密密实度的要要求。(2)人行道砖下设设3厘米厚M7.5号水泥砂砂浆,并要要求混合料料的合易性性要好。在在清理干净净的基础上上洒水一遍遍,使其表表面呈湿润润状态,然然后铺砂浆浆,并应用用刮板找平平拍实,砌砌砖应紧随随铺砂浆工工作进行。(3)人行道砖采用用环保透水水砖,颜色色及拼花色色以业主最最终确定方方案为准,盲盲道部分采采用异型花花砖,具体体形式、规规格见相应应图纸,并并按有关国国家规范执执行。(4)质量标准及检检验1)透水环保砖预制制块:表面面不得有露露斑、裂缝缝、掉面、分分层、杂质质等,砖体体掉角不得得超过10毫米,且同同一砖块不不得有两个个以上的掉掉角,砖体体厚度及长长度误差不不大于2毫米,抗压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下册数学听评课记录《 找次品(一)》人教新课标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3《中心对称图形》听评课记录
-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课《新媒体新生活》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听评课记录
-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听课评课记录
-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听课评课记录8
-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第二框-交往讲艺术听课评课记录鲁教版
-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2《学习与探究 亚洲的人文环境》听课评课记录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听课评课记录3
- 刘润年度演讲2024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市场营销策略优化探讨
- GB/T 44325-2024工业循环冷却水零排污技术规范
- 上饶创新发展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流程
- 陕西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答案】
-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课件
- 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课件
- 课件:森林的基本概念
- 高速公路养护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