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U的细菌耐药与对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林材元2003年7月25日一ICU细菌感染的慨况:代表院内感染的病原学多种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和病毒不同的国家、地区、医院、监护病区差别很大不同时期也有明显的不同ICU感染特点:最常发生院内感染的地方院内的感染播散的策源地感染多发而严重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ICU感染的特点:致病菌多为耐药、甚至多重耐药伴有多系统和脏器基础疾病易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监护室中感染发生好发部位:呼吸道为主泌尿道次之腹部、创伤、血液少见
严重感染及其所造成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是ICU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细菌耐药与监测:近2O年来不断有新的抗生素的开发与应用,但新耐药菌株也在迅速增加条件致病菌所致的感染也在扩散必须重视细菌耐药的监测和研究有关对策
细菌耐药性监测的临床意义:致病菌对不同的抗菌素的敏感性不同,提供选择最合理的抗菌素了解致病菌的耐药性变迁情况,为(局部地区)经验用药提供参考为抗菌素的管理提供参考为新药的开发提供依据细菌耐药情况世界范围内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长。革兰阴性菌耐药。G-
致病菌在各种疾病分布1994~2001年共监测10,279株菌呼吸道58%泌尿道12%伤口6%血液5%胆汁4%各种脓液3%其他12%7年间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株数)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其它假单胞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时间:1994年~2001年医院:4~14家菌株:554~1949株呼吸道最常见G-致病菌血液中常见G-致病菌泌尿系常见G-致病菌连续7年度分离的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株数)菌株数554
1048
1348
1542
1291
1678
1949总菌株2001年抗G-菌药物敏感率研究敏感率%1994~2001年主要抗菌素对革兰阴性菌
敏感率变化趋势敏感率%连续7年度分离的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株数)
2001年抗G-菌药物耐药研究耐药率%七年监测结果G-的耐药正日益加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迫在眉睫。重症患者经验用药的最佳选择应该选用对院内菌株有高度敏感且稳定,且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头孢菌素酶稳定的药物对感染进行有效控制。亚胺培南对这次研究的细菌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敏感性和稳定性:亚胺培南在7年间10279株菌种始终保持在84%-89%之间,平均为87%,是历年敏感率最高和稳定性最好的抗生素。亚胺培南是重症患者经验用药的最佳选择之一。七年监测结果7年研究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常见的多重耐药的和引起器械相关性感染的菌株。对于不动杆菌,只有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保持在95.0%以上。七年监测结果所有抗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在20.0%-37.0%。亚胺培南与阿米卡星联用,耐药率可降至7%,与环丙沙星联用可降至10.0%。
院内感染病原学的普遍趋势:革兰阴性杆菌总体比例最高革兰阳性球菌中耐苯唑青霉素的金葡菌(MRSA)和耐苯唑青霉素表皮葡萄球菌(MRSE)有上升趋势院内感染病原学的普遍趋势:葡萄球菌MRSA与MRSE发生率比前几年有所上升,但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肠球菌属中,从尿和痰标本分离较多,同样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但中介率较高,应引起注意;高耐庆大霉素比率达60%.革兰阴性细菌-内酰胺
酶的耐药机制与治疗对策革兰阴性细菌对-内酰胺抗生素耐药的机制包括:(1)灭活酶的产生;(2)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改变;(3)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4)反泵作用。与ß-内酰胺药相关的耐药性:革兰阳性球菌 影响MRSA,MRSCoN PBP 所有B-内酰胺MRSE PBP PRSP PBP流感嗜血杆菌 青霉素酶卡它莫拉菌 青霉素酶(PRO-1,2)肠杆菌科的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 ESBLs3,4代头孢…肠杆菌,枸橼酸杆菌 BushI型酶 3代头孢…….非发酵糖的革兰阴性杆菌嗜麦芽窄食单孢菌 通透性,酶绿脓杆菌 通透性,酶不动杆菌 酶,通透性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菌的耐药:产-内酰胺酶的耐药问题尤为突出导致治疗失败对临床诊断和感染控制的挑战临床上重要-内酰胺酶: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对-内酰胺酶抑制剂敏感性下降的-内酰胺酶(IRTs)质粒介导的AmpC-内酰胺酶水解碳青霉烯的-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的耐药性:
主要菌 主要酶类 次主要酶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 ESBLs BushI型酶肠杆菌,枸橼酸杆菌 BushI型酶 ESBLs经典超广谱-内酰胺酶:最早由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由质粒介导,从TEM-1、TEM-2、和SHV-1突变而来(1~5个位点)。临床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包括青霉素类、第三、第四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但对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烯类药物敏感。ESBLs耐药质粒的播散从肠杆菌科其他菌如摩根摩根菌、粘质沙雷菌、痢疾志贺菌及肠杆菌、沙门菌、变形杆菌和枸橼酸杆菌的某些菌种中也可分离到ESBL。二、其他超广谱-内酰胺酶是指TEM-和SHV-以外,由质粒介导的ESBLs,属于AmblerA类酶。有K1-Like、PER、OXA型包括CTX-M-,Toho-和其他型,可在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粘质沙雷菌、沙门菌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中出现。对头孢噻肟耐药、头孢他啶敏感,对酶抑制剂敏感,可用头孢噻肟加克拉维酸双纸片法确认为ESBLs,但其中CTX-M-4、Toho-1和Toho-2对某些酶抑制剂的敏感性较低。
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TEM型三种均有抑制作用,作用相仿SHV型他唑巴坦、克拉维酸强于舒巴坦产酶细菌对酶抑制剂不敏感的原因1)TEM-1产量过多4)1、2型酶并存2)外膜蛋白改变5)2br(IRTs)3)1型酶(AmpC)6)2d(OXA-11)ESBLs细菌的耐药性:一旦产生,临床对所有的青霉素类、头孢类和氨曲南耐药对碳青酶稀类(IPM98.9~99.0%)和头霉烯类(先锋美他醇CMZ,79.3~82.4%)敏感治疗时应选择碳青酶稀类,或AMK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类抗生素。阴沟肠杆菌:此类细菌(包括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沙雷菌属和普通变形杆菌等)的耐药机制主要是产BushI型(AmpC)β内酰胺酶在抗生素(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过程中产生诱导型耐药,并有可能选择出多重耐药的菌株,导致抗感染治疗失败。AmpC酶与阴沟肠杆菌:第三代头孢菌素是AmpC酶的弱诱导剂,并具有选择去阻遏突变株的作用。突变株不仅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而且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复合物也耐药。碳青霉烯是潜在的AmpC酶诱导剂,但对AmpC酶高度稳定,可快速杀死产AmpC酶的细菌,故没有选择去阻遏突变株的作用。阴沟肠杆菌:对此类细菌须限制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对酶抑制剂也不敏感。对其敏感率较高的是碳青酶稀类,其次是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匹肟),AMK和环丙沙星。
鲍曼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总体耐药菌性较强,对大多数抗生素的敏感率均低于70%对碳青酶稀类(IPM,96.3%;MEM,95.1%;PAN,89.7%)和加有舒巴坦的复合抗生素:氨苄西林/舒巴坦(AMS,72.8)和头孢哌酮/舒巴坦(CSL,73.7%)的抗生素敏感率明显较高。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也很强,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及碳青霉稀类的耐药率均很高,须注意该菌对IPM不敏感。对其敏感率相对较高的抗生素有复方磺胺(87.1%),替卡西林/克拉维酸(69.0%),头孢哌酮/舒巴坦(65.7%)和环丙沙星(64.5%)。
MRS一旦确认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临床治疗上仅有VAN是唯一的选择而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MSS)而言,AMK、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和一、二代头孢菌素仍然有效。
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中耐药性最强的是屎肠球菌对其最为有效的是VAN,但敏感率仅为85.4%对其余抗生素的敏感率均≤50%。VRE/VIE:1.5%~2.1%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VRE)34.8%~12.5%肠球菌对万古霉素中介的肠球菌(VIE)对此类细菌的抗生素治疗方案是VAN、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抗联合应用。
ICU细菌耐药对策: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ICU内的交叉感染发生率。不合理用药:ICU院内感染的多数不合理用药与细菌耐药有关:根据经验使用对病原菌本该有效的抗菌药,但因为细菌耐药这种常规用药就是不合理的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应用苯唑西林为不合理用药“抗生素压力”指抗生素使用的强度与选择耐药菌株之间的宏观关系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很容易选择出耐药菌株,并促进耐药菌的生长抗生素浓度低于MIC时的诱导耐药诱导作用 排序最高 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 氨苄西林 羧苄西林 酰脲类青霉素 老头孢类(1,2,3代)
克拉维酸 新头孢类(4代)
磺胺类最低 单酰胺类
开始不合理用药,即使后来根据培养和药敏结果更换正确的抗生素仍不能降低住院期间的额外的死亡危险性。抗生素使用的基本原则:应用敏感的抗生素足够的剂量最佳疗程合适的给药间期血药浓度:抗生素的组织浓度过低,则增加抗生素耐药的机会,过高则增加毒性监护室内的病人应用抗生素应给予安全范围内的较大剂量为了维持有效而安全的血药浓度,应尽可能予静脉给药。抗生素应用指南和方案:是避免滥用抗生素,提高抗生素处方合理性的重要措施最理想的指南需要将医学知识、临床经验、病人的喜好以及良好的组织管理相结合。执行指南:抗生素使用的多样性可以稳定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药敏谱抗菌药指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抗生素应用的整体水平,限制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特定的疾病或特定的抗生素:产ESBL的克雷伯菌属:限制头孢菌素的使用,亚胺培南使用增加,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减少,对IPM耐药的绿脓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真菌感染发生率升高。
特定的疾病或特定的抗生素:克林霉素耐药的艰难梭菌:限制克林霉素使用;克林霉素使用总量下降,该抗生素耐药率相应降低。特定的疾病或特定的抗生素: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限制万古霉素使用,联合使用ß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卡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菌素使用降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大便寄殖的发生率降低。策略性替代用药头孢吡肟替代头孢第三代抗菌素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良好或更好耐药监测显示对头孢第三代抗菌素的耐药率下降,而对头孢吡肟并无增加(二)控制ICU内的交叉感染发生率1.减少或消除口咽部和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误吸
2.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
1.减少或消除口咽部和胃肠
道病原菌的定植与误吸
1)改进营养支持疗法2)控制胃内容物反流3)推广应用硫糖铝防治消化道应激性溃疡4)声门下分泌物引流5)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1)改进营养支持疗法:应尽可能采用胃肠营养:小肠喂养可最大限度少细菌通过肠粘膜向外移行,并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衡喂养过程中尽量减少误吸危险:(1)提倡半卧位;(2)用胃管小量持续喂养;(3)用十二指肠导管喂养可减少反流及以免对胃液的碱化作用。2)控制胃内容物反流:令患者采取半卧位,特别是在行机械通气的者适当应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喂食以小量多飧,降低胃张力3)推广应用硫糖铝防治消化道应
激性溃疡:应用抗酸剂和H2受体阻滞剂防治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可使胃肠PH增加,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增加内源性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国外许多研究及Meta分析提示,硫糖铝对防治应激性溃疡具有相同疗效,而并发下呼吸道惑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4)声门下分泌物引流:超过50%的气管插管病者,其气囊上方存在积液,其中细菌浓度可达1000cfu/ml近年巳研制出一种新型气管导管,在气囊上方有一椭园形开口,并以一根嵌在导管壁内的引流管引向体外,供持续或间断抽吸研究均证明:应用此种可吸引气管导管,可显著降低原发内源性菌群所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并推迟肺炎的发生时间。5)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通过应用胃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杀灭胃肠道条件致病性需氧菌,避免其移行和易位,阻断内源性感染途径适用于特殊群体(如外伤、高危手术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2.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洗手共用器械的消毒灭菌尽量避免入侵性导管的长期留置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的隔离保护性隔离l)洗手:严格的洗手是监护室内防止交叉感染的既简单又重要的手段应当给予重视医护人员每检查一个病人后均应用洗必泰洗手,可显著减少通过医护人员所致的交叉感染2)共用器械的消毒灭菌:定期更换和对呼吸机气路管道进行消毒灭菌更换管道的间隔时间尚有不同意见,有待进一步研究一般认为24-48小时更换一次还有氧气湿化瓶、气雾器的定期消毒。3)尽量避免静脉导管、导尿管等入侵性导管的长期留置,以减少感染机会。
4)病人的隔离: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的隔离: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者或其携带者必须隔离。对MRSA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条件时亦应隔离。保护性隔离:适用于粒细胞缺乏和器官移植者。层流病房是标准化ICU的要求。(三)提高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临床应用肺炎球菌疫苗、免疫球蛋白、集落刺激因子、r-干扰素、胸腺肽等,旨在患者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预防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目前,尚无明确定论。
谢谢!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2023/3/25
低氧血症
一、定义
低氧血症是指血液中含氧不足,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同龄人的正常下限。主要表现为血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下降。成人正常动脉血氧分压(PaO2):80~100㎜Hg。各种原因如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支气管、肺病变等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都可导致缺氧的发生。因低氧血症程度、发生的速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对机体影响亦不同。低氧血症是呼吸科常见危重症之一,也是呼吸衰竭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2、肺泡通气不足(限制性及阻塞性)成人静息状态下有效肺泡通气量4L/min;
限制性通气不足主要见于呼吸肌活动障碍、胸廓顺应性降低、大量胸腔积液、积气时肺扩张受限;阻塞性通气不足主要见于气管痉挛、管壁水肿或纤维化、异物、渗出物等。3、弥散功能障碍:
①肺泡膜面积减少(肺实变、肺不张、肺叶切除);②肺泡膜厚度增加(肺泡上皮、毛细血管内皮、基底膜;肺水肿、肺纤维化、肺泡毛细血管扩张等);③心输出量增加、肺血流增快、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过于缩短,导致低氧血症。44、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V/Q=0.8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肺动静脉样分流、功能性分流)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死腔样通气)
5、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提高氧浓度不能提高分流静脉血的氧分压。6、氧耗量增加:
发热、寒战、呼吸困难、抽搐等,伴有通气功能障碍。三、病理生理改变
低氧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包括短期效应及长期效应。低氧血症首先兴奋呼吸中枢,增加通气量以提高PaO2;同时通过增加心率和搏出量使心输出量增加。继之,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多,红细胞比容增加,从而增加血氧含量。以上效应的结果是增加机体的供氧量。PaO2降低使肺血管收缩,短期内可改善肺V/Q比值,增加氧输送,但其长期结果是使肺动脉压升高、心肌做功增加,导致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低氧血症可使呼吸氧耗增加,导致慢性营养不良。四、分级
低氧血症是指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正常值下限,或低于预计值10mmHg。正常人PaO2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计算公式:
PaO2=(100-0.3×年龄)±5mmHg。轻度:PaO2›50mmHg,SaO2›80%,常无紫绀。中度:PaO230∼50mmHg,SaO260%∼80%,常有紫绀。重度:PaO2‹30mmHg,SaO2‹60%,紫绀明显。紫绀出现与否与低氧血症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紫绀出现意味着中等程度以上的低氧血症,但除外:严重贫血、氰化物或一氧化碳中毒、肺心病等。低氧血症临床上常根据PaO2(mmHg)和SaO2来划分低氧血症的严重程度。五、临床表现
.正常组织器官氧合的必要条件:1、适当的PaO2以维持一定的动脉血氧饱和度2.血液中输送氧的血红蛋白的质和量3.适当的心输出量4.组织器官周围血管及微循环情况5.氧解离曲线对各系统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PaO2降至60mmHg,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和视力轻度减退;降至40-50mmHg,会引起头痛、定向与记忆力障碍,精神错乱嗜睡;低于30mmHg,神志丧失乃至昏迷;低于20mmHg,只需数分钟即可造成神经细胞不可逆性损伤。循环系统:PaO2降低、PaCO2升高,反射性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严重时可直接抑制心血管中枢,造成心脏活动受抑和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和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呼吸系统:PaO2<60mmHg,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可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增强呼吸运动、甚至呼吸窘迫;PaO2<30mmHg,低氧血症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强于兴奋作用。肾脏:常合并肾功能不全,如及时治疗,肾功能可恢复。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胃黏膜糜烂、坏死、溃疡、出血、肝脏转氨酶升高。酸碱平衡和电解质:乳酸增多、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等。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前仍以动脉血气分析为主肺功能检测及胸部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低氧血症、缺氧和氧供不足,这三个概念很多人混为一谈,明确这些概念对于我们的临床工作大有裨益。低氧血症是指循环系统中的氧分压低于正常,定义为PaO2低于60mmHg,PaO2是判断有无低氧血症的唯一指标。
缺氧是指因氧供减少、耗氧增加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细胞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缺氧的诊断却比较困难。缺氧时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氧化,而进行无氧酵解。由于无氧酵解产生大量乳酸,因此血液中乳酸的含量是判断有无缺氧的重要指标,血乳酸浓度超过1.5mmol/L即为缺氧。但是,不是所有的缺氧都存在血液中乳酸浓度升高,如在低血容量休克早期组织存在缺氧,但由于血管收缩,组织中产生的乳酸聚集在局部组织中而未进入循环系统,血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3 Keep Fit Section B Project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A 4a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二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4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冀教版
- 202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写作 抓住细节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4 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18春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十单元第26章教学设计:10.26.3关注健康
- 2023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ection A 第2课时(3a-3c)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Unit 2More than fun Presenting ideas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病房规范化管理
- 7 乘除法运用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 2024年广西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
- 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安全知识培训
- 抚州市崇仁县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统计表
- 工程甲方指令单
- 扒胎机的使用
- 民用爆炸物品出口审批单
- 好书推荐——《青铜葵花》PPT课件
- 乙烯裂解炉焊接施工工艺及验收规程
- 钢格栅板安装方案
- 2009东风风神s30全车电路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