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吉林省中考化学真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吉林终有吉临时长春定复往常春”,表达了吉林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必胜信念。
下列防疫措施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测体温B.戴口罩C.常通风D.勤消毒
2.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
3.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苹果B.海带C.鸡肉D.米饭
4.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
来。”“闻到‘暗香'”说明了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由原子构成
5.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墩墩同学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乱扔生活垃圾B.合理开采矿物
C.焚烧废弃塑料D.过度使用农药
7.碳元素能组成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硬度都很大B.都可用于制造铅笔芯
C.都是黑色固体D.常温下化学性质都不活泼
8.从不同角度认识下图中的反应,其中错误的是
A.宏观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B.微观解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符号描述:H2+C1,=2HC1
D.实践应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
9.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用Ca(OH)2制波尔多液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
C.用NaOH溶液检验CO2D.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体
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离子都是带有电荷的粒子,则带有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燃烧都发光、放热,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二、填空题
11.硝酸钾(化学式:KNCh是一种复合肥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的元素符号为;
(2)钾离子的符号为;
(3)硝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o
12.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两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3)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不同。
13.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铁会引起O
(2)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是o
(3)CO有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4)成语"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o
14.盐酸和稀硫酸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2)上述两种酸中具有挥发性的是o
(3)除去Na2so4溶液中的NaOH,可用的适量的酸是
15.请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02040皿Z
(1)10口时,KNCh的溶解度比NaCl的.
⑵将不饱和的NaCl溶液变饱和的方法是。
(3)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是获得晶体的两种常用方法。当NaCl中混有少量KNO3时,
提纯NaCl的方法是o
16.在学校开展的“知水善用''项目学习成果发布会上,容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报
告:
婚誉的木条
燃烧更旺
A浓硫酸稀释时:水作。
B电解水实验中:水作反应物,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
C探究燃烧条件:水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水能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水能吸收S02,防止污染空气。
上述研究成果中,能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填字母)。
17.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07秒,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人造卫星和
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镁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锲(Ni)元素在
化合物中常见的化合价为+2价。
(1)请写出金属镁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选择保片和溶液,能比较出银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8.“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再慢慢减下去。
(1)为了在2030年前实现我围“碳达峰”的目标,应提倡使用等清洁能源。
(2)若减少12t碳的充分燃烧,最多可减少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三、实验题
19.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o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3)用高镭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C装置收集02时,集满氧气的标志是o
四、科学探究题
20.在清理实验室的药品时,同学们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塞。对于该溶
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1)“问天,,小组的猜想是:该溶液没有变质。
(2)“梦天”小组的猜想是:该溶液部分变质。
(3)“天和”小组的猜想是:该溶液全部变质。
三个小组的同学们根据各自猜想,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验
现
象
实
验
该溶液已经变质该溶液部分变质该溶液______
结
论
【解释与结论】
(1)“问天''小组的实验中,能证明该溶液已经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2)“天和”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梦天”小组的实验结论错误。他们的理由是
【反思与评价】
⑴在不改变被检验物质成分的情况下,排除干扰,能帮助我们得出正确结论。
(2)“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科学探究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拓展与延伸】
经过以上探究活动,同学们认为取用药品后,应及时瓶塞,防止药品变
质。
【实践与应用】
对于同学们发现的这瓶溶液,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直接倒入下水管道
B.清洗盛放过植物油的试管
C.检验某氯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钙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测量体温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戴口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通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消毒的过程中能将细菌杀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A
【解析】
【详解】
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
物、臭氧等,故选A。
3.C
【解析】
【详解】
A.苹果富含维生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海带富含维生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鸡肉富含蛋白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D.米饭富含糖类,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解析】
【详解】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是花香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A。
5.A
【解析】
【详解】
答案第1页,共9页
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
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需要放在称量纸上称量,图中所示操
作正确;
C、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进行溶解操作时,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6.B
【解析】
【详解】
A、乱扔生活垃圾,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题意;
B、合理开采矿物,不会危害生态环境,符合题意;
C、焚烧废弃塑料,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题意;
D、过度使用农药,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解析】
【详解】
A、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差异,金刚石的硬度很大,石
墨的质地软,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的硬度很大,不能用于制造铅笔芯,石墨的质地软,可用于制造铅笔芯,故B
不符合题意;
C、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都不活泼,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从宏观的角度说,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宏
观现象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故A不符合题意;
答案第2页,共9页
B、由图知,反应前,氢气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氯气分子由氯原子构成,反应后氯化氢分
子由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知,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占燃
为:H2+C12-2HC1,故C符合题意;
D、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该反应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解析】
【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A、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可用于制波尔多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
正确;
C、因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这一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不能用
NaOH溶液检验C02,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0.B
【解析】
【详解】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符合
题意;
C、离子都是带有电荷的粒子,但是带有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负电荷,故
C不符合题意;
D、燃烧都发光、放热,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发光、
答案第3页,共9页
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1)N
⑵K+
⑶KN4
【解析】
(1)
元素符号中只有一个字母,该字母大写,氮的元素符号为N;
(2)
一个钾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钾离子的符号为K+;
(3)
硝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价数在后,
硝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讣自。
12.⑴22.99
(2)氯##C1##氯元素
(3)质子数不同
【解析】
(1)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
(2)
由“金”字旁可知,钠属于金属元素,由"气’’字旁可知,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3)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13.(1)贫血
⑵煮沸
⑶还原
(4)清除可燃物
【解析】
⑴
答案第4页,共9页
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缺铁会引起贫血。
(2)
煮沸可以除去水中的一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
度。
(3)
CO有还原性,能将金属从氧化物中还原出来,所以CO可用于冶炼金属。
(4)
成语“釜底抽薪”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14.(1)盐酸
(2)浓盐酸
(3)稀硫酸
【解析】
(1)
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
(2)
上述两种酸中具有挥发性的是浓盐酸;
(3)
因为Na2s04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则除去Na2so4溶液中的NaOH,可用的适量的酸是稀硫
酸。
15.⑴大
⑵加入NaCl固体(合理即可)
(3)蒸发结晶
【解析】
【分析】
根据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
(1)
由溶解度曲线知,10口时,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大,故填:大。
(2)
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溶质、恒温蒸发水、改变温度,将不饱和的NaCl溶
液变饱和的方法是加入NaCl固体、恒温蒸发水、降低温度,故填:加入NaCl固体(合理
答案第5页,共9页
即可)。
(3)
由溶解度曲线知,NaCl和KN03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aCl受温度影响不
大,适用于蒸发结晶,KNCh受温度影响较大,适用于降温结晶,当NaCl中混有少量
KNCh时,提纯NaCl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
【点睛】
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应用,难度不大。
16.溶剂分解B
【解析】
【详解】
A、浓硫酸稀释时,水作溶剂,硫酸是溶质;
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
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填:B。
17.(l)Ni+H2SO4=NiSO4+H2T
(2)硫酸铜(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干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分析。
(1)
由题干信息知,银(Ni)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见的化合价为+2价,则硫酸银的化学式为NiSCk
金属银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镇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i+H,SO4=NiSO4+H,T,故填:Ni+H,SO4=NiSO4+H2To
(2)
要比较出银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选用金属银与可溶性的铜盐,如硫酸铜溶液或氯化
铜溶液等,故填:硫酸铜(合理即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性质及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难度不大。
答案第6页,共9页
18.(1)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水能和地热能(合理即可)
(2)44t
【解析】
(1)
清洁能源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例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水能
和地热能等;
(2)
设12t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点燃
C+O,
co2
1244
12tx
12_12t
44x
x=44t
若减少12t碳的充分燃烧,最多可减少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t。
19.(1)集气瓶
⑵B
力口执
(3)2KMnO4K,MnO4+MnO,+O2T
(4)气泡由集气瓶口逸出
【解析】
(1)
仪器a的名称为集气瓶;
(2)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B;
(3)
高镭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发水反应是出镒酸钾、二氧化镒、氧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第7页,共9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CDR盘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教学设计3
- 汇票借款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固定连接金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22.2气象万千 教学设计
- 2025至2030年中国重型模具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2025年婴幼儿手脚印工艺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瓶装泡白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湿平整机润滑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济南2024年山东济南广播电视台招聘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海洋气候预测模型创新研究-深度研究
- 《客户服务基础》教案及课件项
- 公路工程节后复工安全教育
- 小王子-英文原版
- T-CHTS 10021-2020 在役公路隧道长期监测技术指南
- AQ/T 2061-201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安全技术规范(正式版)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案教学设计
-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培训2022年
- 新概念二册课文电子版
- 管理学原理(南大马工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