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基本情况课件_第1页
湖北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基本情况课件_第2页
湖北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基本情况课件_第3页
湖北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基本情况课件_第4页
湖北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基本情况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

基本情况介绍省科技厅社发处吴月朗2011年8月主要内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范畴和要点我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进展情况“十二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思路国家和省社发领域相关项目申报与管理一、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范畴和要点(一)

社会发展主要技术领域:1、资源;2、环境;3、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4、疾病防治;5、药物和医疗器械创制;(一)社会发展主要技术领域:

6、中医药创新与发展;7、公共安全;8、城镇化与城市发展;9、生物技术;10、海洋技术;11、其他社会事业。一、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范畴和要点

(二)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讲了8项科技工作任务,其中有4项是关于社会发展的内容:大力发展健康科学技术;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

(二)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重要性

第三,国家科技经费社会发展领域占比不断增加。2010年社发司科技经费为75亿元,占第二位。

(二)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重要性

第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医(新药创制、疾病防治和计划生育等)、食(食品安全和水污染等)、住(城镇化等)、安(公共安全)、健(体育)等。

环境领域:围绕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生态环境整治、全球环境问题等方面,加强关键技术与战略对策研究。

计划生育领域:主要围绕避孕节育和出生缺陷,以控制人口数量为目标,着力提高人口质量,重点研究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出生缺陷诊断技术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

疾病防治领域:重点围绕重大传染病、重大非传染病、常见多发病、职业病和地方病,以及城乡、社区、基层卫生健康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医疗器械创制方面:综合集成电子信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技术,重点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替代进口的比如说CT、磁共振、数字化X射线机、超声系统、微创介入激光治疗设备、生物医用材料、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中医药创新与发展方面:重点围绕“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项基本任务,努力完善中医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和诊疗技术体系;健全中药现代化产业技术体系;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体系。第三、以城市火灾、爆炸为重点,开展风险评估和安全性能化规划与设计技术以及早期探测与预警技术研究。第四、研制应急救灾技术与装备、多灾害综合防御技术。第五、研究自然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技术。第六、研究刑侦现场勘察等新技术、毒品探测与检验鉴定技术、网络犯罪防控等技术。第七、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研究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和系统设计技术;研究城市基础设施施工技术及标准;研究开发绿色建筑技术;开发先进的建筑装备、建筑集约技术、精细建造技术、过程智能化控制技术、管理信息化技术;研究开发降低矿产资源消耗及节能、减轻环境负荷、健康的建筑材料和产品以及相关标准;研究居住区环境控制和改善技术及监测与治理技术。

生物技术领域:一是前沿领域的生物高技术。二是医用生物技术,以突发和新发传染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肝病、代谢疾病、老年病与精神疾病等常见、多发的重大疾病为重点,攻克它的预防和诊治技术,加强生物技术与临床资源的系统集成,显著提高人民健康保障水平。三是工业生物技术,重点突破生物制药和工业发酵这两块,瞄准医药、工业、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强化生物技术向产业的应用、辐射与渗透。

海洋技术领域:以深化浅海、开拓深远海为原则,重点围绕开发海洋油气、海水利用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深海探测与战略性资源探查、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等方面,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其他社会事业领域:包括文物保护、文化、体育和旅游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加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四)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的重点任务

1、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1)环境监测;(2)水污染的控制与治理;(3)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4)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与示范;(5)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6)生态环境整治;(7)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

3、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1)避孕节育技术、药物和器具;(2)出生缺陷防治。

4、疾病防治(1)重大传染病防治;(2)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3)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

5、药物和医疗器械创制新药开发、大药升级、药品安全、医疗器械。

6、中医药创新与发展(1)中医临床研究;(2)中药产业发展;(3)标准规范研究;(4)创新体系的建设。

8、城镇化与城市发展(1)城镇规划;(2)城镇人居环境;(3)建筑节能与绿色建材;(4)市政建设与功能提升。

9、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与示范

(1)发展新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创建先进示范区。(3)开展适用技术集成与示范。选择不同基础和特色的实验区,突出特色,一个实验区突出一个主题。主要是开展资源节约与利用、环境保护与改善、社区疾病防治、保障社会稳定团结、社区文化生活积极向上的技术开发集成示范,使实验区成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实验基地,成为推广、应用可持续发展集成技术的示范基地,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典范。

10、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1)生物高技术的研发,主要是转基因、蛋白质工程、代谢组学、干细胞等关键技术;(2)生物医药创新;(3)工业生物技术产品开发;(4)特殊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1、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2)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与开发;(3)海洋生物技术开发与利用;(4)海水淡化与资源综合利用;(5)海洋探测的技术与装备;(6)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与预警。

12、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的科学预测;(2)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与措施;(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技术研究与开发;(4)气候变化应对战略与政策研究。

13、其他社会事业(1)文物保护相关技术研究;(2)民族与网络文化,包括通过网络技术防止外来文化和不良网络文化的入侵,构建完善网络文化安全保障体系;(3)竞技体育与健身;(4)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二、湖北省社发科技工作进展情况“十一五”以来,湖北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科技服务民生的作用不断加强,为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质量、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以及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支撑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我省拥有生物医药研究开发机构上百家,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部委开放实验室17个、生物医药领域国家临床研究基地7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6个、全国首家认证的A3实验室和生物安全P4实验室(正在建设),建立了由大学、专业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体系。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1、国家新药大平台落户湖北。总投资1.09亿元,国家财政出资3770万元,地方财政出资7000万元,企业配套151万元,由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省医工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共同承担。国家新药大平台由一区、六个平台组成。一区是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区,建设2.5万平米实验室;六个平台是指药物新靶点研究与确认单元技术平台、高效药物筛选与新药设计单元技术平台、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评价单元技术平台、制剂与质量控制单元技术平台、药物安全性评价单元技术平台和创新药物工程化研究单元技术平台。2、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建立。该基地于去年底由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牵头建立,坐落在光谷生物城,国家拨款2210万元。3、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湖北)基地通过国家验收,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逐步完善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推动全省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十一五”期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年均增速超20%,2010年全省医药工业当年完成总产值440.5亿元。2007年武汉获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先后开发建设了关南、南湖、葛店、吴家山、沌口等生物医药产业园。生物医药企业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目前已实现10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培育形成中国驰名商标5个,湖北名牌产品30多个。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环保产业初具雏形。针对全省面临的重大环境污染关键技术瓶颈,重点突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环境污染治理科技成果,开发了水环境生态修复与治理技术、光化学印染废水处理设备、烟气脱硫技术及设备、垃圾焚烧发电机组以及矿渣、粉煤灰资源化利用设备等一批技术和产品,在河流水华控制技术、水华预警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以面向产业的全过程污染控制,重点围绕我省的黄姜、苎麻等特色重污染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工艺开发,为逐步实现重点行业污染的全过程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随着全社会对环境技术及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我省环保产业市场也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09年全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的产值年均增幅超过30%,高于全国环保产业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我省已经形成了一批如凯迪电力、都市环保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地位的龙头企业,其中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有20家,过亿元的有10家。

三、人口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推动全省临床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针对重大疾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我省在“十一五”期间以构建全省医学诊疗技术创新基地为目标,围绕我省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高发疾病,初步建设形成15家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医学临床中心建设,推动了全省诊疗技术的全面提升。

四、特色矿产资源开发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有力保障了全省矿业的稳步发展。围绕省委、省政府拟定的对我省矿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十大重要科技方向的要求,重点组织开展了“鄂西典型高磷赤铁矿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及示范”、“复杂难处理磷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研究工作,通过争取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支持,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攻克了一批技术难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2010年,组织申报的“低品级含钒页岩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等项目列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五、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全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围绕“完成布局,建立体制,推动创建,加强示范”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的新局面。针对省内各地区域发展特点及优势,制订了我省实验区发展布局和创建规划方案,制订并颁布了《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试行)》,得到了科技部社发司的肯定。近年来,积极推动江岸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先进示范区,神农架林区、宜昌市点军区和襄阳市谷城县、宜城市4个县市区成功创建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批准恩施市、荆门市漳河镇、宜昌市长阳县、襄阳市老河口市等4个县市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截至目前,我省共有1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7家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5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六、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工作稳步推进,为省内外公共安全防范提供了重要科技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紧紧围绕动物性产品中有害残留物的监测检测、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以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开展研究,其中“水产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湖北示范区)”项目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在科技强警示范建设方面,与省公安厅联合发文批准12个县(市、区)建设为“湖北省科技强警示范县(市、区)”,取得了一批有特色的公共安全技术成果。为支援抗震救灾,争取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冰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两个,在极端冰雪灾害条件下地质灾害防治、冰雪灾害天气预测预警评估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在智力支援四川省汉源县灾后重建工作中,重点开展了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建材节能、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在内的8个科技服务智力支援项目。三、“十二五”湖北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可续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全省社会经济建设和民生保障的重大科技需求,以保障人民健康、改善生态环境、支撑民生产业、推动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促进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加快科技创新、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建立和完善民生科技创新体系,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积极引导创新要素与民生产业的深度结合,为加快全省“两型社会”建设进程,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促进全省和谐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基本原则:坚持以服务民生为导向;坚持以加强产学研深度结合为动力;坚持以产业发展科技需求为引领;坚持以应用示范带动为突破口。

奋斗目标:到“十二五”末,围绕资源、环境、人口健康、节能减排、公共安全等领域基本建立具有湖北特色的民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促进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攻克100项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示范推广50项左右重要的先进适用技术。——建成一批国内领域先进或一流的专业技术创新平台。——重点培育一批自主创新主体。——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到“十二五”末,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300--450亿元,产业增长速度超过20%。

总体部署:按照“一个核心、三个方面、六大领域、四大工程”进行总体部署。

围绕一个核心:以加强科技在社会发展领域的支撑作用,推动科技改善民生,构建全省民生科技创新体系为核心。

坚持三个面向:一是面向产业发展,以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为重点,利用科技创新带动和促进社会发展领域相关产业发展;二是面向民生事业,利用科技促进人口健康、生态环境改善、公共安全等社会发展事业的进步;三是面向可持续发展,为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突出六大领域:重点围绕生物医药创制、生态环境保护、人口健康、资源开发利用、公共安全、城乡可持续发展等六大领域,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利用科技支撑领域发展。

推进四大工程:围绕重点民生产业的发展,实施“社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围绕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实施“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围绕重点民生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实施“社会发展产业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围绕重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工程”。

主要任务:

(一)重点领域1、生物医药领域:要以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及新制剂、现代中药及其制剂、生物医药工程产品研究为重点,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2、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要重点围绕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保护、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节约能源与清洁生产等方面,通过科技创新支撑环保产业发展。3、人口健康与疾病防治:要围绕我省重大疾病和社区常见多发病诊治、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中医诊疗、计划生育和人口健康等领域,加快全省临床诊疗新技术研发,临床诊疗标准及规范应用和推广,全面提高我省临床医疗水平。4、特色矿产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提高特色矿产高效开发技术,加强钒、铁、磷等特色矿产资源及重点非金属矿的高效开发与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5、城乡可持续发展:要围绕重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具有代表性和辐射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共性技术和发展模式,引导和推进全省的城乡可持续发展。6、公共安全保障:要重点针对公共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对涉及公共安全的技术予以推广。

(二)重点工程方面

1、社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积极发挥我省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相关的资源、人才优势,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2、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企业技术研发平台。以提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民生产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相关领域新建一批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

——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以提升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和水平为目标,以实现共性技术的研发、扩散为出发点,围绕生物医药、人口健康等重点领域完善和建设一批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保障。

——知识创新研发平台。以知识创新高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进一步推进应用技术研究和应用基地研究,形成一批自主核心技术和发明专利,在社会发展相关领域建立一批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3、社会发展产业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主要是生物医药技术、减排科技示范、尾矿利用示范、低碳技术示范、资源开发示范。

4、区域可持续发展促进工程。重点围绕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仙洪、大别山、武陵山等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类型区域的特点,开展资源节约与利用、环境保护与改善、循环经济、社区疾病预防等技术推广,为推动全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保障政策与措施:(一)整合全省社会发展科技资源,形成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建设合力;(二)加大社会发展科技投入及投融资体系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社会发展领域的投资稳定增长机制;保障政策与措施:(三)加强社会发展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环境和氛围;(四)加强企业的培育和基地建设,支撑全省社会发展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保障政策与措施:

(五)积极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国际合作,增强社会发展科技外生动力;(六)建立人在支撑体系,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四、国家和省社发领域相关项目申报与管理1、国家社发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与管理

2、省级社发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与管理3、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与管理4、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与管理

——国家社发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与管理流程

项目管理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征集需求入库评审可行性论证课题论证批复立项执行任务书年度报告中期评估出具意见申请验收课题验收项目验收签订任务书拨付经费

(一)项目申报1、征集需求——科技部根据国家目标及战略重点,公开征集科技需求与项目建议。

2、确定立项项目——科技部对备选项目进行筛选、凝练、整合,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议进行综合咨询。

3、可行性论证——项目组织单位组织可行性研究,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科技部通过评审、评估等方式,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4、组织课题论证——项目组织单位组织课题论证,将根据论证意见完善后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后的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项目实施计划报科技部。5、批复项目立项——科技部审核批复项目立项,项目组织单位组织实施。

(二)项目实施1、项目执行——项目组织单位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2、实行年度报告制度——课题承担单位按要求编制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并上报有关信息报表。3、中期评估——加强对项目、课题实施的监督和评估。(三)项目验收1、申请验收——国家计划项目应在规定执行期结束后三个月内组织验收,包括课题验收和项目验收两个阶段。2、验收形式——会议审查验收,网上(通信)评审验收,实地考核验收,功能演示验收等。3、验收专家组成——一般由9―13名专家组成,从科技计划专家库的相同及相关领域中随机选取。4、形成验收意见——验收专家形成验收结论意见,并在结论意见中提出成果或产品今后的应用推广建议。——省级社发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与管理流程项目管理项目立项征集需求发布指南网上申报立项评审确定立项项目实施执行任务书年度报告中期检查出具意见立项公示项目验收申请验收组织验收结果公示签订任务书

(一)项目申报1、征集需求——科技厅常年面向社会征集项目需求,组建湖北省科技项目备选库,按计划类别开展项目备选库分类管理。2、发布指南——科技厅发布年度计划项目指南或申报项目的通知,明确重点支持领域、申报方式、申报时间、资助方式等内容。3、网上申报——项目申请单位按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4、立项评审——科技厅组织或委托中介机构、独立评审员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审。5、出具评审意见——专家组对项目各方面进行评审,并出具书面评审意见。6、确定立项项目——科技厅对专家评审合格的项目进行现场抽查,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现场抽查结果,负责审定项目并编制经费安排计划。7、立项公示——科技厅对拟立项的项目向社会公示10天,接受社会监督和意见反馈。8、签订任务书——项目承担单位在接到立项通知后一个月内与科技厅签订项目任务书。

(二)项目实施1、接受公众监督——在符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项目立项情况向全社会公开,接受公众查询和监督。2、建立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制度——项目实施中如遇对项目执行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及时报告。3、中期检查——科技厅对部分计划项目开展中期检查。

(三)项目验收1、验收形式——项目验收可采取结题和评审验收两种方式。2、提出验收申请——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任务书到期后半年内需向科技厅提出验收申请。3、验收内容——项目验收以项目任务书约定内容和确定的考核指标为基本依据,对项目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4、验收结果——项目承担单位提交项目结题表,科技厅审定后,提出“通过结题”、“需要复议”或“不通过结题”的结论。5、结果公示——科技厅对项目验收结果向社会公示10天。公示期满后,科技厅以文件形式下达验收结论。

——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

(一)申报程序1、申报——市(区、县)人民政府申请2、受理——责任单位:提出申请所在行政区的上一级科技主管部门3、业务处室审查——责任单位:省科技厅责任部门:社会发展处4、实地考评——责任单位:省科技厅责任部门:社会发展处5、专家评审——责任单位:省科技厅责任部门:社会发展处6、审批——责任单位:省科技厅7、审批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