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教学设计_第1页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教学设计_第2页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教学设计_第3页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教学设计_第4页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用心爱心专心课案(教师用)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新授课)【理论支持】设计本课时,遵循历史高效课堂设计基本理念,即应把教学中心由“教”转移到“学”,教者应启发诱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历史学习,注重指导和启发,尤其要注意学生是否真正从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中收到益处。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是学生的活动,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发展。本着这样的理念,运用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情境下,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知识。基于这样的理论支持,《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案设计,力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意义生成,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2、过程与方法:通过“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辅助学史的能力;通过比较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影响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联,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从而增强学生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2、难点: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一、希波战争预习思考题及答案:1、波斯发源于何处?波斯帝国的疆界有多大?它曾包括哪些地区?从书中地图可以看出今天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是古代波斯人的故乡。公元前6世纪大流士一世统治波斯期间,它已经是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西至埃及和色雷斯,东括印度,南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北到里海及黑海一带。基础知识填空及答案:一、希波战争1、希波战争1.背景: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形成,开始对外军事扩张。2.时间:公元前5世纪3.经过(1)公元前5世纪早期:战争开始,三次出征希腊。(2)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取胜。阅读“亚历山大东征”子目,完成填空1.背景: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希腊北方的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后,先征服希腊,组织东侵。2.时间:公元前4世纪3.过程:(1)第一阶段:征服小亚细亚,攻入埃及。(2)第二阶段: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4.结果: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5.影响: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阅读“罗马扩张”子目,完成填空1.背景: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人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强国。2.时间:公元前3世纪开始3.结果:公元前2世纪下半期,罗马已经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4.帝国疆域: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5.罗马扩张的影响(1)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暴力;(2)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设计意图」本环节指明了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与诊断,以了解学情,为课堂上学生的高效学习、教师精讲点拨作准备。课内探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学生学阅读导入框后,提问学生现代有一项重要的体育比赛就来源于希波战争,请问是什么项目?学生回答是马拉松长跑后,请一位学生讲述其来历,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同时,让学生认识,在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所产生的两个方面的影响。二、检查课前预习成果:(在讲授中穿插进行)将几个知识板块的“预习思考题”及“基础知识填空题”分到不同的小组进行检查,以教师提问为主。本小组其他学生可以对本小组成员的回答进行补充,其他小组学生可以进行纠错。「设计意图」通过检查提问,一是掌握学生预习状况,利于教师把握学情,及时对点拨内容及策略进行调整;二是激起学生的求知氛围。三、组织学生课内探究:一、「课堂探究1」1.看右图回答问题:思考1:(1)此图建筑遗址位于何处?(2)它受哪国文化的影响?(3)你如何看待这种文明的融合?【解题思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研究历史古迹,通过对历史古迹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历史。观察此图,这是《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西亚建筑遗址》位于今天叙利亚境内的帕尔米兰拉古城遗址,从图中展现的遗址局部残存的建筑来看,明显带有希腊的建筑风格。【参考答案】(1)西亚建筑遗址。(2)希腊文化。(3)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课堂探究2」观察下面《罗马帝国疆域图》,回答问题(1)据图,说一说2世纪时罗马帝国疆域所到达的地方。(2)图中的人物是谁?他在罗马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3)从罗马帝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析它对文化融合的促进作用。【解题思路】把地图与课本知识融合起来,细致分析作答。【参考答案】(1)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2)屋大维。他上位后,使罗马进入帝国时期,不断进行侵略战争,扩大了帝国疆域,促进了帝国与其它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3)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随着它的对外征服与扩张罗马文化渗透到其统治下的广大地区。「课堂反馈训练」1.波斯帝国形成的时间是A.公元前7世纪B.公元前6世纪C.公元前5世纪D.公元前4世纪2.马其顿位于希腊的A.东部B.西部C.南部D.北部3.公元前4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A.波斯帝国B.希腊C.亚历山大帝国D.罗马帝国4.下列哪个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A.波斯帝国B.希腊C.古代埃及D.罗马帝国5.2008年北京将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今天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什么人四年一次的奥林匹亚赛会A.印度人

B.埃及人

C.希腊人

D.苏美尔人6.罗马帝国最初的二百年与我国哪个历史时期大致同时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参考答案1.B2.D3.C4.D5.C6.B四、教师总结拓展提高:教师在组织好学生课内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扩张”的学习和分析,认识到战争充满着暴力,同时客观上又传播着文化,这就是战争影响的两个基本方面,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能力的能力。「设计意图」初中学生的心理特质和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掌握一般停留在一个个孤立的历史要素上,较难形成整体的知识网络,学习目标的达成往往局限于知识层面。教师通过言简意赅的概括总结,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升华本课主题、达成三维目标。课后提升1.罗马为了取得地中海霸权,曾经和谁展开长期争霸A.埃及人B.印度人C.迦太基人D.波斯人2.下列最早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是A.埃及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D.罗马帝国3.古代雅典人设置“马拉松长跑”是为了纪念哪次战争中的英雄A.特洛伊战争B.希波战争C.伯罗奔尼撒战争D.罗马的扩张战争4.使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人物是A.凯撒B.安东尼C.屋大维D.斯巴达克5.有关古代世界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古代世界战争大多规模大,范围广B.希波战争进行了三次,最后波斯人取得胜利。C.有很多古代国家通过战争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D.古代世界战争客观上促进文化的传播二、材料解析题6.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条大路通罗马”材料二“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者自日南檄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材料三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古代战争与历史演进的关系时指出:“暴力、战争、掠夺、抢劫等等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古老文明被蛮族破坏,接着就重新形成另一种社会结构(罗马人和野蛮人,封建主义和高卢人,东罗马帝国和土耳其人)。对野蛮的征服者民族说来,正如以上所指出的,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①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②材料二中的“大秦”在世界史上指哪个国家?材料中记载大秦王安敦派使者到中国具体是在哪一年?这个史实记载在哪部书中?③材料三能说明什么?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三、识图题7.观察下面二幅地图及上面探索题中《罗马帝国疆域图》,回答问题波斯帝国疆域图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1)比较一下,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及罗马帝国的疆域有什么异同?(2)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3)结合上面世界地图,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参考答案1.C学生要了解三次布匿战争的经过。2.B这题考查是几大帝国强大的时间,学生要明确。3.B4.C5.B6.①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频繁。②罗马,166年,《后汉书》。③战争既是一种暴力,又在客观上促进文化的交流。如亚历山大东征,罗马的扩张。7.(1)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都占领地中海沿岸北非、小亚西亚等地。波斯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域比较相似,都包括中亚和西亚的广大地区;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2)伊朗、阿富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土耳其、马其顿等。(3)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希腊、马其顿、埃及、土耳其、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等。课案(学生用)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新授课)【学习目标】1、史实记忆: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2、分析理解:通过“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辅助学史的能力;通过比较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影响的能力。3、情感体验: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联,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从而增强学生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学习重难点】1、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2、难点: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课前延伸阅读“希波战争”子目,思考下列问题,完成填空。1、波斯发源于何处?波斯帝国的疆界有多大?它曾包括哪些地区?一、希波战争1.背景:公元前6世纪,_________帝国形成,开始对外军事扩张。2.时间:3.经过(1)公元前5世纪早期:战争开始,________次出征希腊。(2)公元前5世纪中期:_____________取胜。阅读“亚历山大东征”子目,完成填空1.背景: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希腊北方的______________。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后,先征服_____,组织东侵。2.时间:公元前___________3.过程:(1)第一阶段:征服小亚细亚,攻入_____________。(2)第二阶段:占领两河流域,灭掉_____________。4.结果: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_____________帝国。4.影响: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__________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___________文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阅读“罗马扩张”子目,完成填空1.背景: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人统一了_____________半岛,成为地中海强国。2.时间:公元前3世纪开始3.结果:公元前2世纪下半期,罗马已经成为一个地跨_________________三洲的大帝国。4.帝国疆域:东起_______________,西临_______________,南抵__________________,北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罗马扩张的影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探究一、「课堂探究1」1.看右图回答问题:(1)此图建筑遗址位于何处?(2)它受哪国文化的影响?(3)你如何看待这种文明的融合?二、「课堂探究2」观察下面《罗马帝国疆域图》,回答问题(1)据图,说一说2世纪时罗马帝国疆域所到达的地方。(2)图中的人物是谁?他在罗马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3)从罗马帝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析它对文化融合的促进作用。「课堂反馈训练」1.波斯帝国形成的时间是A.公元前7世纪B.公元前6世纪C.公元前5世纪D.公元前4世纪2.马其顿位于希腊的A.东部B.西部C.南部D.北部3.公元前4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A.波斯帝国B.希腊C.亚历山大帝国D.罗马帝国4.下列哪个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A.波斯帝国B.希腊C.古代埃及D.罗马帝国5.2008年北京将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今天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什么人四年一次的奥林匹亚赛会A.印度人

B.埃及人

C.希腊人

D.苏美尔人6.罗马帝国最初的二百年与我国哪个历史时期大致同时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课后提升1.罗马为了取得地中海霸权,曾经和谁展开长期争霸A.埃及人B.印度人C.迦太基人D.波斯人2.下列最早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是A.埃及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阿拉伯帝国D.罗马帝国3.古代雅典人设置“马拉松长跑”是为了纪念哪次战争中的英雄A.特洛伊战争B.希波战争C.伯罗奔尼撒战争D.罗马的扩张战争4.使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人物是A.凯撒B.安东尼C.屋大维D.斯巴达克5.有关古代世界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古代世界战争大多规模大,范围广B.希波战争进行了三次,最后波斯人取得胜利。C.有很多古代国家通过战争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D.古代世界战争客观上促进文化的传播二、材料解析题6.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条大路通罗马”材料二“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者自日南檄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材料三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古代战争与历史演进的关系时指出:“暴力、战争、掠夺、抢劫等等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古老文明被蛮族破坏,接着就重新形成另一种社会结构(罗马人和野蛮人,封建主义和高卢人,东罗马帝国和土耳其人)。对野蛮的征服者民族说来,正如以上所指出的,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①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时期的什么景象?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②材料二中的“大秦”在世界史上指哪个国家?材料中记载大秦王安敦派使者到中国具体是在哪一年?这个史实记载在哪部书中?③材料三能说明什么?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三、识图题7.观察下面二幅地图及上面探索题中《罗马帝国疆域图》,回答问题波斯帝国疆域图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1)比较一下,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及罗马帝国的疆域有什么异同?(2)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3)结合上面世界地图,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辅助学史的能力;(2)通过比较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影响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联,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课本36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1

、现代有一项重要的体育比赛就来源于希波战争,请问是什么项目?(马拉松长跑)2

、教师介绍马拉松长跑的来历。(启发学生议论:这项比赛的设立,有什么历史作用?(让人们永远尊敬爱国英雄,自觉培养高尚情操。今天,无论东方或西方的人们通过这项赛事,把战争的碰撞与冲突变成和平的体育竞争,既加强了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也增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与渗透。)(一)检查预习(在讲授中穿插进行)1、希波战争(板书)师:演示课件,学生识图,直观地形成下列历史概念波斯发源于何处?波斯帝国的疆界有多大?它曾包括哪些地区?(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读图学史的习惯)生:今天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是古代波斯人的故乡。公元前6世纪,它已经是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西至埃及,东括印度,南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北到里海及黑海一带。师:波斯皇帝派遣使者到希腊各国索取“土和水”是什么意思?结果怎样?生:意思就是要求对方屈服。斯巴达和雅典不屈,在马拉松等地英勇抗击,赢得最终的胜利。师:波斯为什么最终战败?生:劳师远征,遭到顽强抵抗等师:希波战争在世界历史上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生:各抒自见(略)教师归纳:它是东方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板书)师:演示课件,学生识图,并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第8页2(1)题,直观地形成下列历史概念: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何处?它怎样扩充疆界?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世界历史填充图册》第8页2(1)题教师归纳:亚历山大帝国起源于希腊北方的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后,先征服希腊,然后以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组织东侵。据说在远征中,他命令一切人“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亚历山大率军侵入小亚细亚,在伊苏斯大败波斯,接着占领埃及,在埃及建立了著名的亚历山大港,紧接着回师亚洲,攻占巴比伦等城市,灭了波斯。后来,亚历山大进军中亚细亚时,遭到当地游牧部落的反抗,无功而返;进军印度河流域,又遭土著居民的顽强抵抗,加上气候不适,士兵普遍厌战,被迫退兵,返回巴比伦。此后,亚历山大就以巴比伦为都城,在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和巴尔干半岛的领域内,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师: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师: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哪些文明?生: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从两河流域文明派生出来的犹太文明、波斯文明等师:这些文明同属于亚历山大帝国管辖,有什么好处?生: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因此,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师:补充介绍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成果。亚历山大建立帝国以后,希腊文化在庞大帝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历史上称为“希腊化时代”。3、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板书)师:演示课件中“罗马的扩张”动态地图,让学生了解古代罗马的扩张历程和罗马帝国最大规模时的疆域。师:运用本课提供的地图、插图、英文谚语、自由阅读卡等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会从中提取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的有效历史信息。(教师分层设问,学生在书上作标注。)生:时间:罗马帝国最初约二百年间;生:原因:战争停止、统治政策加强:生:表现: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师:组织学生朗读39页两句英汉对照的古罗马谚语,然后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谚语的?生1:“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是说答案不止一个,而是丰富多彩的。生2:条条大道通罗马可喻采取多种方法或选择余地很多。与汉语成语殊途同归,或俗话水流千里归大海相似生3:原意是罗马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罗马帝国的中心,交通四通八达,从个行省到罗马都有大路相通,非常方便。现实社会表达的含义是达到目的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即所谓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行行出状元。师:看来同学们对课外知识的掌握挺不错。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罗马帝国的扩张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生齐读: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师:根据40页“活动与探究”,怎样评述罗马帝国的扩张及其影响?(采用一分为二法)生1:暴力征服造成灾难。师:能否举例?生:1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生2: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师:请举例说明。生2:丝绸之路、拉丁文字、基督教会、罗马法律等。(二)课内探究一、「课堂探究1」1.看右图回答问题:师:此图建筑遗址位于何处?生:西亚建筑遗址。师:你从哪儿找到答案的?生:课本37页有这幅图,图下有文字表述。师:你真是一个有心人。师:它受哪国文化的影响?生:希腊文化师:你如何看待这种文明的融合?生: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二、「课堂探究2」观察下面《罗马帝国疆域图》,回答问题师:据图,说一说2世纪时罗马帝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