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人格不可辱》同步测试-苏教版(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1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人格不可辱》同步测试-苏教版(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2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人格不可辱》同步测试-苏教版(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3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人格不可辱》同步测试-苏教版(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4页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人格不可辱》同步测试-苏教版(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人格不可辱》同步测试苏教版(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

第四课《人格不可辱》同步测试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四课《人格不可辱》同步测试苏教版(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小江因为长得矮胖,因此有的同学给他起外号,叫他“武大郎”,有讽刺、挖苦、嘲笑小江身材矮小的意思。有时候不分场合地叫,使得小江很难堪,也很烦恼。这种行为()①实际上是对小江的人格的侮辱,既不道德,也违反法律规定。②是对小江的侮辱,侵害了小江的名誉权。③是对小江表示亲近的表现,没有什么其他意思。④是对小江友好的表现,也是同学之间的一种常见现象。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初一级三班的学生王亮因违反学校纪律而被学校领导抓住了,当校领导问他是哪个班级的学生,叫什么名字时,他为了不给本班扣分谎说是四班的王鸣。王亮的这种行为是()A维护班级利益,集体观念比较强的表现。B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C维护本班的良好声誉,是一种灵活性很强的行为。D注重本班的班级利益,是自尊心很强的表现,3、2007年6月3日,一个好开玩笑的朋友,以在外地打工的王某的名义给王某的家人发了一份,内容是:“我因车祸住院,请速来!”这位朋友的做法是()A是一种违法行为,侵犯了王某的名誉权。B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利。C好朋友之间开的一个玩笑,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D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但还没有达到违反法律的程度。4、某班班主任老师为了加强对本班学生的管理,规范本班学生的日常行为,开班会让同学投票选本班的“大坏蛋”,结果有两名同学被“当选”。使这两名同学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班主任老师的做法()A能切实有效地强化本班学生的纪律管理,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B能够做到“杀一儆百”,迅速有效地解决班内存在的违纪现象。C侵犯了那两名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对其他同学也是不尊重的表现。D有效地震慑了班内其他有违纪行为的同学。5、小红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平时学习非常认真,历次考试都稳居全班第一名,被老师们称为“学习小标兵”。老师的这种做法()A是不尊重小红的表现,侵犯了她的人格尊严。B是故意给人取外号的表现,目的是为了取笑小红。C反映了教师的生活情趣和文化素养比较高。D不但无损小红的形象,还能鼓励小红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6、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是()①道听途说,无中生有,诬陷他人。②因盗窃被人发现,为消除证据而致人死亡的。③嘲笑他人生理上的缺陷和隐疾的。④趁同学家人不在家,到同学家盗窃财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7、初一学生王某怀疑其同桌赵某偷了他的电子词典。于是在校内逢人就说赵某是小偷,后经查实,王某的电子词典是校外的一名社会青年偷去的。王某的行为侵犯了赵某的()A姓名权B名誉权C肖像权D荣誉权8、某校初中学生李某到超市购买东西。在离开超市时,被超市的保安怀疑偷了超市的商品,受到了超市保安人员的强行搜身检查。结果李某是清白的。超市的保安人员的做法()A侵犯了李某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权,是一种违法行为。B履行了正常的安全检查,不能视为违法行为。C是忠实履行保安职责的行为,是负责任的具体体现。D严重侵犯了李某的生命健康权,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9、侵犯他人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是()①盗用他人姓名②冒用他人的姓名③使用笔名发表作品的④使用艺名登台表演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10、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都有权()①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②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③依照规定变更自己的姓名。④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变更姓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11、张某夫妇离异后,儿子跟着母亲生活,并且随母姓,由张某定期支付抚养费。随着年龄的增长,张某感到儿子应该跟随自己姓才是天经地义的。于是提出让儿子跟随自己姓张,否则以后拒绝支付抚养费。张某的这种行为()①是正确的,符合当前人们的普遍心理。②是错误的,侵犯了儿子的姓名权。③是正确的,儿子跟随父姓天经地义,合乎常理。④是错误的,公民可以跟随父姓,也可以跟随母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12、请看右边的图片,将小偷被人游街示众说明()A这种行为是合法的行为,能有效地震慑小偷小摸行为。B这种行为是不合法的行为,侵犯了当事者的人格尊严权。C这种行为是合法的,是惩治违法犯罪的一种方式。D这种行为是不合法的,但对于当事者来讲也是罪有应得。1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这一规定体现了()①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②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神。③任何人如果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④消费者可以为所欲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4、中学生小敏,期中考试两门功课不及格。班主任老师在班会上批评她学习不努力,并当着全班同学骂她比猪还笨,使小敏从此在同学面前抬不头来。这说明()①严师出高徒,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②班主任王老师侵犯了小敏的人格尊严权。③班主任王老师的行为既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也是一种违法行为,④班主任王老师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宪法第38条的有关规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④15、德沃金说:“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享有一种作为同类而受到他人最低限度尊重的权利。”这句话告诉我们()A任何人,无论年长还是年幼,都享有最起码的人格尊严权。B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享有被其他的动物尊重的权利,C社会中的每个成员有时受到他人的尊重,有时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D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可以尊重他人,也可以不尊重他人。二、简答题(共15分)16、一天上午,王女士带着自己3岁的儿子小强来到西夏区同心北路的广场玩。这时,有人喊:“小强回来,走了。”正当王女士奇怪谁在喊自己儿子名字的时候,一中年妇女李某拍着小狗的头说:“小强该回家了!”王女士一听火冒三丈,拉着儿子过去指责李某,并要求她马上给狗改名。为此双方发生口角,并动手撕扯起来,幸好周围群众迅速报警,110民警及时赶到才制止了这场纷争。经过民警和围观群众的耐心劝解,李某表示要给小狗换个名字。(1)材料中王女士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2分)(2)这一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6分)17、今年30岁的刘彤是沈阳市某小学的教师,脸上有一些小斑点。由于担任班主任,刘彤免不了会批评犯错误的学生,时间一长,学生们开始拿老师脸上的缺陷做文章。给她起了绰号叫“花蝴蝶”。有一次,一个学生被训斥得严厉些,竟然当着她的面叫了出来,当时就把她给气哭了。一些外班的学生也跟着叫,有时候孩子们还会故意唱庞龙的《两只蝴蝶》,这让刘彤老师羞愧难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学生给老师起绰号的看法。(7分)三、评析题(10分)18、在农村,有个别学生的家长仍然认为:初中生是小孩子,哪有什么人格,老师尽管严厉管教,随便打骂,出了事由家长们负责。对此,你持什么态度?四、分析说明题(共18分)19、2007年9月12日《郑州晚报》讯:昨日凌晨,有人在文化宫路一商店门口,摆放了花圈以及骨灰盒等物品,花圈上还写着侮辱人的语言。据附近的居民介绍,该店是一对夫妇开的,已在这里经营了好多年,因为附近只有他们一家类似商店,所以因生意上的竞争而产生恩怨的可能性不大。“用这种方式来侮辱人,太歹毒了。”住在附近的赵老先生说。(1)该行为人的行为属于一种什么行为?(2分)(2)作为店主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分)20、据报道:店主怕商品被盗,规定每天下班前都要给女店员搜身,就连出门上厕所也不例外。年仅19岁的小于今年2月她刚入店。第一天上班,中午她要出店买饭,突然被领班叫去进行“安检”,我才知道“安检”就是要翻我的外衣口袋以防我携带店里的商品外出。小于说:“应聘时自己只知道店里规矩严,员工上班连包都不允许带,没想到离店上厕所都得搜身。”(1)该家商店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4分)(2)这一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6分)五、实践与探究题(共12分)近来,某校初一级三班就流行着给同学起绰号的风气,有些同学专门研究着给其他同学起绰号,那些难听的绰号一旦落到谁的头上,谁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心里有一种羞辱感。为此,该班召开了一次“如何对待同学之间的起绰号问题”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本班的一名同学,请你完成如下任务:(1)绰号古已有之,特别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都有自己的绰号,请你列举一下。(4分)(2)当别人给你起了不雅的绰号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2分)(3)如何面对同学给他人起绰号这一问题,请你提几点合理化的建议。(6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A2、B3、A4、C5、D6、C7、B8、A9、C10、B11、C12、B13、B14、D15、A二、简答题(共15分)16、(1)王女士的行为是有法律意识的表现,维护了儿子的姓名权。(2分)(2)姓名权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重要内容。"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在生活中我们要维护我们的姓名权,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姓名权,这也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表现。(6分)17、绰号并非都具有侮辱性,但故意给人取不雅的绰号,不分场合随意喊别人的绰号,其实质是取笑别人,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学生给教师取绰号由来已久,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种师生关系,一些肯定式的绰号反映的是一种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蕴含着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亲切之情。而一些恶意的绰号则影响师生关系,如上述材料中,学生给刘老师起的绰号,就带有一定的侮辱性,严重挫伤了刘彤老师的自尊心。所以最好不要给老师起绰号。(7分)三、评析题(10分)18、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分)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的人格有依法受到尊重、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人与人之间的人格上是平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些学生的家长认为中学生因年龄小没有人格权是错误的。对学生任意打骂更是对公民人格权的侵犯,是违反法律的,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上述观点是错误的。(8分)四、材料说明题(共18分)19、(1)该行为人的行为属于较严重的侮辱诽谤行为。(2分)(2)店主应及时报警,依法查处侵权人。并要求侵权人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要求赔偿精神损失。(6分)20、(1)不妥当。因为该商店的行为侵犯了员工的人身自由权以及人格尊严权。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以及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4分)(2)启示: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就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而且也侵犯了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和人身权利,当我们的合法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6分)五、实践与探究题(共12分)21、(1)《水浒传》中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小李广”花容;;“豹子头”林冲;“浪子”燕青;“智多星”吴用;“一丈青”扈三娘;(4分)(2)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来回答。如:心里感到很难受,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等等。(2分)(3)①有些绰号是好朋友对你的昵称,应理解并大度地一笑置之,或友好地表示自己的不满。②如果你认为同学给起的绰号伤害了自尊,让你没面子,就坦诚地告诉对方。③有的绰号是带有侮辱性的,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容忍和退让,要勇敢地说"不"。(6分)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一、选择题1.(2021年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5题)著名学者萧功秦指出:“从清末改革三阶段来看,洋务运动由于士绅保守势力过于强大而遭受失败,戊戌变法则由于激进改革精英的不当战略而失败,而清末新政是中央权威的急剧流失,由于不适当的分权化的立宪改革而失败。一从本质上看,清末三个阶段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A.传统君主体制创新能力减弱B.顽固派势力远远超过了改革势力C.改革措施背离了时代发展的潮流D.缺乏地方实力派的强有力支持【答案】A【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对清末政治变革的理解。根据所学说明清末政治改革缺乏创新意识。2.(2021年惠州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4题)“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清初规定“都察院”行使A.行政权B.监察权C.司法权D.举荐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清代监察制度。由材料信息可知,都察院的职权是直言“政事背谬”、“贝勒、大臣骄肆慢上”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等情况,这反映了对政事、官员的监察。故选B。3.(2021年浙江省宁波市高考模拟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3题)如果要研究明代设立内阁制的情况,以下哪些古籍应在查阅之列?①《东京梦华录》②《明史·职官志》③《明史·太祖本纪》④《明成祖实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答案】D【解析】设立内阁制是职官的变化,②可选。此外明代设立内阁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因此选④。《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不可能记载明代的事情,可排除①。明太祖朱元璋废宰相但没有设内阁,因此排除③。4.(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15题)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根据题干与“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宰相为政府领袖”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明清。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与题干观点相反。5.(2021年辽宁省本溪一中、庄河高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文科综合试题24题)有人在研究明朝皇帝系列表时发现部分明朝皇帝的名讳,体现了我国古代阴阳五行学中五行相生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再生木(见下表)依据表中所列现象判断,其所隐含的思想有皇帝称号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宪宗皇帝姓名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相互关系太祖之子成祖之子仁宗之子宣宗之子英宗之子名中的偏旁木火土金水①祈盼专制政权的生生不息②反映宗法血缘的代代相传③表达分封制下的世世相袭④显示“朱”姓大族的赫赫尊贵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②④【答案】C【解析】明朝皇帝的相互关系反映了宗法血缘的代代相传,名中偏旁中五行相生说表达的是对专制政权的生生不息的祈盼。题中没有相关信息反映分封制和“朱”姓的地位。6.(2021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4题)“唐末诸司使,内臣(宦官)领之。枢密使参预朝政,始与宰相分权矣。降及五代,改用士人,枢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日与议军国大事,其权重于宰相。太祖受命,以宰相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掌武事,副使佐之。”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唐末五代就已开始设置枢密使B.枢密使是皇帝心腹之臣C.枢密使的设立是为了分割相权D.皇权与相权既矛盾又互相依赖【答案】D【解析】考察唐宋以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从材料来看主要阐明了唐宋时候的官职的设置情况。据信息“枢密使参预朝政,始与宰相分权”“以宰相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掌武事,副使佐之”,这充分反映出为限制相权,君主采取了各种措施。故反映出皇权与相权既矛盾又互相依赖,故答案为D。7.(2021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中三年级三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1题)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答案】C【解析】考查对明朝废丞相的理解。材料的意思是:从明朝开始就没有善治,也就是君主专制强化,原因是因为明太祖废丞相的缘故,所以反过来说明丞相制度对君主权力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故选C。8.(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适应性练习文科综合试题13题)下列各图中能反映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有图5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出现在战国时期,商代还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故排除含②选项。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集权观,故B正确。9.(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适应性练习文科综合试题15题)下列统治机构,始设于清康熙帝时期的是A.台湾府 B.军机处C.云南行省 D.议政王大臣会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军机处是雍正帝,议政王大臣会议创建于清崇德二年,云南行省是在元朝,清康熙帝统一台湾后,设台湾府。10.(2021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3题)“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引文描述的官员应是A.唐朝户部尚书 B.宋朝三司使C.宋朝转运使D.明朝布政使【答案】B【解析】考查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把握材料关键信息“五代”,以及“盐铁、度支、户部”,即可知为宋三司使。11.(2021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6题)康熙会典中记载“四十九旗自王而降,岁时必有至阙下者。使之分年相待以免其劳顿,给之稼粟以恤其匮乏,临莅之体,与拂循之仁交近矣。”清设立与此相应的机构有A.台湾府B.宣政院C.理藩院D.行中书省【答案】C【解析】考查清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材料反映少数民族首领每年觐见皇帝,朝廷的接待,由此相关的机构是理藩院。12.(2021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题)下列制度中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是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三省六部制④行省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策和措施,根据所学,分封制下诸侯国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不利于中央集权。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创立,加强专制主义的措施,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13.(2021年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2题)“铁券”(图1)民间俗称“免死牌”,始于汉代,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这种现象①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②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③说明君主专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④使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受到挑战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图1《金石档案·明代铁券》邮票【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君主专制和“免死牌”的理解。“免死牌”是封建特权的重要体现,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是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不会危及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②③正确,④不正确;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是在明清时期,①的说法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14.(2021年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二模文科综合试题历史24题)《续文献通考》中对中国某一朝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有这样一句评论:“天子之威福无下移,盖隐然周世六官(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后世分别作为吏都、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的别称)之征,而独冢宰(冢宰也作为宰相的别称)不制国用,司徒不掌邦教,以此小异耳。”其评论的是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根据《周礼》,冢宰称为治官,管理朝廷大政;司徒称为教官,管理土地方域及王畿内人民教养。从材料信息看,这段史料介绍了皇权加强和六部职权的定位。“天子之威福无下移”,反映了皇帝专权;“隐然周世六官之征”,反映了六部各司一职,分治其事,使中央政府内部不可能出现与皇权相抗衡的势力。据此可知,这段史料反映了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15.(2021年安徽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1题)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答案】D【解析】本题选自2021年海南高考卷。从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和国家的分裂战乱可以排除A。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排除B。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C。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本题选D项。16.(安徽省宿州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感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这首诗反映了该文官对早朝时间过早的埋怨。而对田园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从中反映了官员的从政的精神压力。而该压力则来源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加强对官员的控制。故选B。17.(湖南省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对下表中“大臣”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1.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7.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2.接折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8.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3.见面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9.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4.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lO.随手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5.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11.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6.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A.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C.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D.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清代军机处,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职责仅为“跪受笔录,上承下达”,无专断、决策等权力,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材料正反映了军机处的职能。18.(山西省太原市2021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黄宗羲所说现象直接导致中国古代政治A.中央集权 B.腐败严重 C.高效清明 D.机构臃肿【答案】D【解析】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中国古代的君主为加强君主专制往往采用分化事权、相互牵制的办法,正如材料“用一人……而又用一”、“行一事……而又设一事”,结果虽然强化了皇权,但却导致人浮于事,机构臃肿。19.(浙江省宁波市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测试)3.故宫养心殿有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副楹联理解正确的是①反映了统治者强烈的集权意识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③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精神④说明统治者具有民权意识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的理解。根据所学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是人治,皇帝一人专制独裁故应该排除④。20.(安徽省蚌埠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2.康熙在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1711年,已是康熙晚年,国家相对太平。从材料看,康熙帝不希望地方官员“生事”,因为“生事”可能会妨碍地方的稳定,他鼓励官员“以不生事为贵”,其实质是极力维护皇权的统治。故选D。6.(安徽省蚌埠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从材料信息可知,皇帝对起居注的“监管”日益严格,直至停止编纂《起居注》。这反映出皇帝对职业史官的戒备和严格约束,其实质是皇权加强的表现。A、D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D项以偏概全。故选B。21.(安徽省蚌埠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4.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曾论述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专制集权政治体制C.生产资本短缺所致D.国家面临边疆危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特征。从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社会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出现这种消费结构与古代中国政治体制息息相关。古代中国,是专制集权政治,许多生产服务于皇室、政府,用于军事、行政和奢侈享乐,故选B。22.(安徽省宿州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感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这首诗反映了该文官对早朝时间过早的埋怨。而对田园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从中反映了官员的从政的精神压力。而该压力则来源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加强对官员的控制。故选B。23.(吉林市2021-2021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据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期间,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291事。平均算来,皇帝每天审批的公文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余件。上述材料中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宋代废除三省制,高度强化君权B.明代地方设三司,高度集权于中央C.明代设殿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处理政务D.明代裁撤丞相,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结合题干中的“洪武”和皇帝批阅的奏章增多进行判断,可以得出这是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以后,大权独揽,事无巨细都集中于皇帝的必然后果。因此答案选D。24.(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题)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魅力的重要部分。从永定门一路向北,前门、正阳门、社稷坛、太庙、天安门、故宫、景山、钟鼓楼……北京的城市布局就是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中国古代这样的建筑理念反映了A.自然经济将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儒家地位不断提高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京城建筑布局体现了极大的对称性,皇宫建筑处在中轴线上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中央集权。25.(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1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题)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这种变化达到顶峰是在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清代军机处的设立。雍正设立军机处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本题选C项。26.(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地级巢湖市被撤销,原辖含山、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这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废分封行郡县,导致其孤立而亡B.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实现长治久安C.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不利于中央集权D.明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答案】D【解析】A错误因为秦亡的原因是暴政;B错误因为郡国并行制使得西汉初期中央集权遭到威胁;C错误因为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1.(2021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26题)(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中央机构示意略图材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材料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明朝中央机构与过去比较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怎样的发展趋势?(3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9分)(3)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解析】第1问可结合材料一概括指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的调整及趋势;第2问考查了顾炎武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可结合材料、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后一问材料二中提出的思想指分权思想,对分权思想进行酌情评价。第3问考查了黄宗羲政治方面的思想主张,主张和产生的原因可根据相关所学来回答。(1)变化:宰相制度最终废除,内阁制建立。(2分)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1分)(2)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官僚腐败,具有进步性;但还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9分)(3)政治设计:黄宗羲提出皇权需要宰相制度补救,应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以限制君权、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2分)原因: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朝的衰亡,明末清初思想界的活跃。(2分)2.(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22题)(16分)国家是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的主要政权表现形式因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在中国古代,地主阶级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请你列举从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史实,概括其主要的特点。(6分)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民国”取代“帝国”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4分)材料二这份起临时宪法(指1949年的《共同纲领》)作用的重要历史性文献明确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委员会内,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制度。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委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均服从中央政府。”由此而形成的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其它单一制国家那种中央集权的一般特征。──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3)材料二“新中国”的政权性质是什么?请你评价作者“新中国……具有其它单一制国家那种中央集权的一般特征”的观点。(4分)(4)上述分析说明了什么?(2分)(16分)(1)史实:在中央,汉承秦制设内朝与外朝、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宋设三司削弱相权、元设中书省等,皇权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在地方,西汉的郡国并行及刺史制度、隋唐州县制、宋朝的路州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分)特点是: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并呈逐渐加强的趋势。(2分)(2)民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4分)(3)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评价:作者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新中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民主集中制是其重要的组织原则,它与中央集权制有着本质的区别。(4分)(4)国家是有阶级性的;国家政权必须与现实相适应;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是历史的选择。(2分)【解析】本题考查古今政治发展。(1)回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基础知识回答。注意分辨皇权加强和中央集权加强的举措。(2)从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建立的意义角度分析回答。(3)回忆教材知识即可解答第一问。联系人民代表大会的特点,分辨民主集中制和中央集权的特点解答。(4)属于开放性试题,从政权和现实的关系等知识回答。3.(江苏省无锡市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3分)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与政治理论,偏重在政府的职分与责任,要求政府能尽职胜任,选贤与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材料二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四(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樊树志《国史概要》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的时代背景。(5分)(2)结合材料二、三,比较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3分)(3)据材料四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3分)(4)综合上述材料,战国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2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脉络的理解。第一问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世袭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背景可以从政治大变革:礼崩乐坏,分封制遭到破坏,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经济上: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调整;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加以考虑。第二问根据材料二、三提供的信息可以从目的、制度建设、举荐方式等方面加以分析。第三问隋朝管理制度的特点可以直接根据材料四提取:考试方式、中央的地位、完善等方面加以概括。第四问趋势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即不断强化的过程。【答案】(1)经济: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形成。(每点1分,共2分)政治:地主阶级日益堀起(士阶层日益括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各诸侯国打击奴隶主贵族,加强中央集权。(每点1分,共2分)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任答l点,1分)(2)相同点:其目的都是为了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每最1分,共3分)(3)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每点1分,共3分)(4)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2分)4.(山西省太原市2021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常听人说,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的政体是一个君主专制黑暗的政体。这明明是一句历史的叙述,但却绝不是历史的真相。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下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主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材料二皇帝内廷的幕僚,包括宦官、外戚或宠臣,常常借君权夺取相权。从汉至清,只有宋朝的内廷没有声张势力,侵夺文官组织的权力。终究皇帝是专制的君王,臣僚对皇权还是无可奈何的。一—许倬云《历史大脉络》评上述材料中关于古代中国君主制度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考查中国古代君主制度。材料一认为中国君主制度并未纯粹的专制,很多政治决策如“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都并非帝王专制。材料二认为虽然有相权对君权的限制,但皇帝往往通过各种办法来削弱、分化相权,最终实现君主专制。5.(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18分)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古代、近代中西政治文明”为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探究问题一:中国古代的政体与选官制度材料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赵翼《廿二史札记》【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政治建设的理解。第一问考查的是西周和秦汉时期统治阶级身份和政治体制变化的认识:第一小问可以直接概括:西周统治阶级是世袭贵族,到秦汉皇帝和大臣多出身布衣。第二小问国家体制可以从地方制度再到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加以说明即可。第二问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行政制度成熟的标志及加强统治作用的理解。根据材料二提示选拔人才和行政制度概括,作用可以从加强中央集权和强化皇权的角度考虑。第三问考查的是对英国近代代议制完善和发展的认识。根据所给材料只能说明应该建立了近代代议制度,还不完善,应该从完善与发展的角度加以补充:内阁制和1832年议会改革。第四问考查的是对美国近代代议制民主核心特点及政体创新的理解。第五问对于政治制度的建设的认识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分析材料一,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2分)【答案】“天下变局”:统治阶级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多出身布衣。(2分)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2分)材料二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钱穆《国史新论》(2)材料二中的“这两种制度”各是什么?(2分)为什么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4分)【答案】制度: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2分)原因: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为历朝沿用。(2分)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此后历朝基本都沿袭这种制度。(2分)探究问题二:英美民主政治的评价下表是某中学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组别材料结论英国组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全球通史》17世纪后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美国组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美国通过革命建立起的民主政体,是世界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之一。(3)有同学认为,英国组的材料不足以得出最后的结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充相关的史实。(2分)【答案】史实: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等。(2分)(4)指出美国组材料中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的表现。(3分)【答案】含义: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1分)[来源:]表现: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两党交替执政;实行共和政体。(3分)(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建设的看法。(2分)【答案】看法: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民主制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2分,答出1点且言之有理即可)6.(云南省部分名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26分)政治是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影响。人类政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的形成、政治事件的演进及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的史鉴作用也就从政治方面体现出来。阅读下列材料,探讨下列问题。问题一: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材料一:传说夏禹治水成功后,声威上升,成为民众心目中的贤能之人,于是继承帝舜的权位,成为最高政治领袖。在禹之前,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1)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根据材料一说明禹和启在夏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分别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4分)问题二: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是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结构形式和治理形式问题。材料二: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2)为了巩固秦朝的国家大统一,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政体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政治作用(5分)。问题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法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密不可分。(3)民主、法治是与君主专制独裁相对立的。在君权与相权关系处理上,唐朝、明朝各采取怎样的措施?据丞相职位变迁,概括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6分)材料三:英国《权利法案》:第1条: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第2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第3条: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第4条: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第5条: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第6条: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第7条: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第8条: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第9条: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第10条:不应要求过多的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第11条: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第12条: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让与及对罚金与没收财产所做的一切承诺,皆属非法而无效。(4)根据材料三,分析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十二条”主要有哪两方面的内容?从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6分)材料四: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1954年宪法确定的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这“三大政治制度”是什么?(3分)材料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通过了271部法律和115个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发布和批准发布了871个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法规逾7000件。材料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在全国法院行政审判工作会议上宣布,被老百姓称作“民告官”的行政诉讼,近年来审判工作取得明显进展。1998年至2002年,全国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46万余件。(6)材料五和材料六是如何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法治国原则的?(2分)【解析】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二问秦王嬴政统一后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作用从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角度回答啊。第三问回答唐朝、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特点是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第四问《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权利法案》奠定英国君主立宪制基础。第五问根据课本知识回答。第六问材料五表明有法可依,材料六表明的是依法行政,这些都是依法治国的体现。【答案】(1)禹建立奴隶制的国家制度,启实行王位世袭制。(2)由奴隶社会的分封制转变为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作用: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的大统一。(3)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特点: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4).《权利法案》“十二条”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二、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5)这“三大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材料一表明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或为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我国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材料二表明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或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7.(湖北省稳派教育名校联盟新课改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2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材料二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提出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他认为隋唐时代开始,“人民从贵族手中得到解放”……“唐代中叶开始,……改为两税制,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到了宋代经王安石的新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另一方面,君主和人民中间等级的官吏亦改为选举”,“官吏从君主独裁时代的配合庶民方式变为容许机会均等”。经济亦有显著变化,唐宋之交为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以上材料转引自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材料三……于是,贵族们联合起来,并联络了骑士和市民,于1215年6月迫使无地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公开阐明了法律高于王权的思想,指出王权必须受到监督,提出了保护基本人权的条款。……13世纪,英国的城市早已兴起并有所发展,已经出现了市民阶级,……商品货币关系开始渗入农村,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逐渐被货币地租所取代。少数农民通过货币赎得人身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在农村中发展起来……。——转引自郑庆云《简明英美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钱穆所说的政治方面的变化指的是什么?引起钱穆所说的政治方面变化的原因是什么?(8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内藤虎次郎所说的“人民从贵族手中得到解放”的表现。(6分)(3)与两宋所处时间差不多的时期,英国社会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英国发生的变化与两宋时期中国发生变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对两国历史产生的不同影响。(11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首先审清题意,即钱穆所说的一个方面即政治方面的变化及其原因。其次了解材料大意:钱穆虽然说当时政治经济、社会人生都发生了变化,但所引材料基本属于政治方面的变化,即贵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钱穆的观点不一定对,但本问并不要求判断正误,只要求指出钱穆所说的政治方面的变化,从材料中概括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知,科举制没有有关出身的规定,平民完全可以参加,完全按照考试成绩录取,并授予官职。士族的衰落也是平民地位提高的原因,战争的打击和士族才能的下降是士族衰落的重要原因,士族的衰落给平民上升提供了机会。(2)审清题意,从材料中概括即可,这里必须认识到,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确立不仅是经济方面一定的解放,而且是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下层民众取得了参与国家权力的均等机会一方面提高了平民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使有的平民进入了官僚队伍,这都是平民获得一定的政治解放的表现。(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平民可以上升为官员,只是参与国家管理,但不能决定国家权力,君主专制制度没有改变,中国商品经济虽然有了发展,但还没有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这与英国向民主法治方面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有本质不同的。【答案】(1)指的是中国社会由贵族社会转变为平民社会;(2分)贵族垄断国家权力的局面演变为社会各阶层共同掌握。(2分)原因:科举制的实行;(2分)士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兴起;(2分)文化教育的发展。(此点不作要求,可酌情给分)(2)土地私有制(或者个人土地所有权)的进一步确立;(2分)人们对地主和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摆脱;(2分)下层民众取得了参与国家政权的均等机会。(2分)(3)政治上,中国的普通民众只是获得了上升到官僚阶层、参与政权的机会,国家的根本权力掌握在君主手中,英国初步确立法律高于王权的原则,国家权力开始由君主手中向市民手中转移。(4分)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起来。(3分)不同影响:中国仍然处于封建社会,没有真正进入近代社会,英国逐步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4分)8.(2021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教学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节选《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材料二封建的专制帝王是最反动腐朽的势力,众多的昏君荒淫腐朽,专断无能,制造了一幕幕的悲剧。但专制王权在历史上也发挥出重要作用。战国时期人们对黄河的治理;汉武帝征发几万民工开凿了漕渠、六辅渠、白渠;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太宗派将军李靖等率十余万大军分道出击突厥,灭亡突厥,在北部边境设立都护府……康熙帝派出大批清军进驻黑龙江,围攻侵略我国领土并占领雅克萨的沙俄匪军,取得了雅克萨大捷,迫使俄国签订了对双方较为公正的《尼布楚条约》……商代青铜器工艺技术高度发展,所生产的大量青铜,式样各异,器物上的纹饰瑰丽而深厚,造型生动别致。中国的丝绸、瓷器精关精致、闻名并行销世界。中国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贡献。——《古代王权和专制主义研究》材料三人民应该是权力的主人,但他们必须聘用比他们更能干的仆人。萨托利曾言:我们只有在选举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担当统治的“民”……这种由选举产生的人民的代表主政,无疑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智慧水平……孟德斯鸠更明确、完整的提出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权如果不分别由不同的机关和人来掌握并在相互之间彼此制衡,公民自由就完了。l787年美国的开国元勋们运用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学说,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宪法典的方式出色地构建了一个分权制衡的政体,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典范。——叶海涛《共和主义:从古典到现代的嬗变》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基本要义。(3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专制王权发挥的积极作用。(5分)(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所述民主政治有何不同?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4)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民主与专制的认识。(2分)【解析】考查中外政治制度对比。第一问考查雅典民主制的特点,从材料“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中概括归纳即可。第二问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积极意义,把握中央集权、统一、集中全国人力物力等角度,根据材料中的反击侵略(政治);黄河、运河、丝绸瓷器(经济);青铜器(文化)等解答即可。第三问考查西方古代、近代政治制度的不同。古代雅典是直接民主,近代则为代议制,间接民主,三权分立和法制。主要原因可从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以及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第四问的认识为开放性试题,可从文明的多样性,文明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以及政治制度形成发展的长期性、曲折性等角度分析。【答案】(1)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治生活公开、公正、自由。(3分)(2)素质高的帝王统治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有效地组织大型工程建设,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民族之间的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利于抵御外来侵略;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科技成就。(5分)(3)不同:代议制、分权制衡、宪政。(3分)主要原因:克服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的需要;启蒙思想家的主张。(3分)(4)认识:民主制、专制制度都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成果;不同地理环境和国情成就了不同的制度,虽然各有利弊,但都推动了历史发展;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取代专制制度成为历史潮流。(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9.(永州市2021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三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列宁《国家与革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列宁心目中无产阶级政权的特点。(2分)【解析】第一问回答秦、唐、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第二问第(1)小问从“光荣革命”含义来思考;第(2)小问回答国王权力变化。第三问根据材料“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归纳。【答案】(1)表现: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3分)(2)完美之处:不流血、妥协。(2分)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4分)(3)特点:立法与行政统一;议员没有特权。(2分)10.(河南省漯河市2021届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2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摘自《凤凰网》材料二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材料三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四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列宁《国家与革命》材料五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的中心。——2021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新著《中国大趋势》(1)(8分)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3分)针对材料二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的问题美国是如何解决的?(2分)指出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3分)(2)(4分)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2分)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2分)(3)(6分)依据材料四,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3分)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3分)(4)(3分)材料五所说的“独特的纵向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5)(2分)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有哪些?【解析】第(1)问,考查中央集权对中国古代产生的积极影响;理解材料意思,运用课本知识回答美国独立之初面临的问题;中美在中央集权制上的不同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其不同体现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第(2)问,说光荣革命完美主要是因为它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措施的回答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第(3)问,特点是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不存在。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就是苏维埃。第(4)问,体现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上。第(5)问,分析五段材料得出影响因素。【答案】(23分)(1)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3分)解决: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联邦宪法);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2分)不同:中国: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独立的权力;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家主权属于联邦,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3分)(2)完美:不流血、妥协。(2分)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2分)(3)特点:实行议会制;立法与行政统一;议员没有特权。(3分)新型政治体制: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立法与行政权统一(3分)(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分)(5)经济发展;社会形态;历史传统;地理条件;国际环境。(2分,答出任何两点,言之成理即可。)第四课《词语万花筒》导学案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学习目标】1.理解词语的本义、基本义和引申义。2.能正确理解和使用多义词。3.正确使用现代汉语的多义词。【重点难点】正确理解和使用多义词。【学法指导】讨论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基础知识积累一、多义词1.多义词的本义多义词的本义是指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的意义。比如“浑”的本义是“水势盛大”,“兵”的本义是“兵器”。随着词义的发展演变,有些词的本义已经消失了,因此一般词典中也不列为义项了,比如“浑”的本义就只有在古代汉语的词典中才能查到。有的本义虽然还存在,但已不能独立使用,比如“兵”的本义就只在“短兵相接、厉兵秣马”等成语中还保留着。2.多义词的基本义多义词的基本义就是词在现代中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意义。—般在现代汉语的词类中列出的第一个义项就是该词语的基本义,基本义丈和本义一致,如“割”的本义和基本义都是“用刀截断”。基本义和本义也可能不一致,比如“兵”现在的基本义是“战士、军队”。3.多义词的借代引申义多义词的“借代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关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整体与部分、物品与使用者、行为与行为发出者、工具与活动、材料与产品、产地与产品等都有着稳定而明显的关联,因而都可以在人们意识中建立起某种联系,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比如“口”原指“人的一个器官”,后又用做指“人”的量词,这是用部分指称整体;“便衣”原指“平常人的服装”,后又用来指“穿着便衣执行任务的军人、警察等”,这是用物品指称使用者;“编辑”原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后又用来指“做编辑工作的人”,这是用行为指称行为发出者的借代引申义。“兵”后来产生出“军事、战争”(如“纸上谈兵”里的“兵”)和“兵士”(如“强将手下无弱兵”里的“兵”)的意义,也是一种借代引申义。4.多义词的比喻引申义多义词的“比喻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比如“包袱”原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由于包袱可以使人有负重感,于是人们便用“包袱”来指称“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使“包袱”产生出新的意义;“迷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一是“浓厚的雾”;二是“比喻叫人迷失方向的事物”,后者就是这个词的比喻引申义。比喻义和修辞中的比喻不同:比喻义已成为词的一个稳定的义项,在词典里可以查到;而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