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_第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_第2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_第3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_第4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小熊购物P2-4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

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导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导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1课时/总1课时设计时间9月1日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复习

3X5=4X8=7X6=36-17=80-43=

9X3=8X5=37-15=8+15=36+7=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

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X4+66+3X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X4+66+3X4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X4+6”中的“3X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

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X4”红的“3X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

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X4+6与6+3X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

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X4+66+3X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教学过程导学调整

解法一:3X4+6解法二:6+3X4

=12+6=6+12

=18(元)=18(元)

答:该付18元。

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3、重点讨论解法。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

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

5、小结: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

两步计算的式题。)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巩固练习:

1、P3"结合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

2、试一试第1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

来。

3、试一试第2题学生板演并订正。

五、总结强调: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熊购物

书解法一:3X4+6解法二:6+3X4

设=12+6=6+12

计=18(元)=18(元)

答:该付18元。

教学内容买文具P5-7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

教学目标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导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导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1课时/总1课时设计时间9月2日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4-8284-736+624+881+915+3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

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4X8+640-6X4

二、探索新知

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3本作文本一共18元。问题:笑

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3、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笑笑买了一本作为本和一本英文本。

分析条件: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4元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所以先要解决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问题,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2)列算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

a.184-3=6(:元),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b.184-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全班讨论:18+3+4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18+3+4”中的“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18+3”表示

教学过程导学调整

1本作文本多少元。所以“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因此计算“18+3+4”的时候,应先算18+3=6,再算6+4=10,用脱式计

算。

(4)引导学生发现: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2)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尝试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

法,后算减法。

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

加减)

6、总结脱式计算写法:

1、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

2、现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课题巩固练习P6“试一试”。

1、提示:先算淘气买的钢笔一支是多少元。

2、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3、结合情境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计算:

四、巩固练习:P6、7

五、总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

板解法一:184-3=6(元)6+4=10(元)

书解法二:184-3+4

设=6+4

计=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教学内容过河P8-10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

教学目标算式。

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导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导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1课时/总1课时设计时间9月3日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复习

1,口答题:

(1)2+7X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

算(

(2)40-364-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

再算(

2、计算:32-8+820+16+430-4X5

二、探索新知

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如果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这个算式应该先算

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

总人数,即29+25。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气”'来帮忙。

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写出解答过程

(29+25)+9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

5、提问: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

提示“先求出一条小船能坐多少人?”,再用除法计算出需要几条小船。

因此算式为:544-(9-3)

三、课堂练习:P9试一试

教学过程导学调整

1、提示: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再计算需要多少辆小车。

算式:(70-46)4-8

2、这个算式还能解决下图中哪些问题?

3、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24+164-8(24+16)4-8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

号,所以计算顺序、结果不一样。

6.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样?

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

四、巩固练习:P9—10练一练所以内容。

五、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能举例说明吗?

板过河(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书(29+25)4-9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设=54+9

计=6(条)

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

教学内容练习一P11-12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

认识“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

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导学重点

导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1课时/总1课时设计时间9月5日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指

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说一说,算一算。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注意: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

4、星星足球队一共得了多少分?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5、谁买的饮料便宜,第瓶便宜多少元?

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12彳6=2(元)解法二:3X6=18(元)解法三:12+3=4(瓶)

3>218>126>4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4-6

=3-3

=1(元)

答:每瓶便宜1元。

教学过程导学调整

6、第六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

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b.独立解决问题

C.在小组内交流

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7、第七题:

指导提问:获得数学信息一一解决问题一一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

题?(小组交流合作)

8、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24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先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

三、总结: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一定要记清运算顺序。

练习一

教学内容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看一看(一)

1.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实物观察、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

教学目标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3.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

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导学重点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导学难点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1课时/总1课时设计时间9月8日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情境图,说一说图中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他们分别站在什么位

置?从哪个角度观察长方体纸箱的?

(观察情境图,说出淘气、笑笑、妙想站在不同位置观察一个投票箱。

明确笑笑站在箱子左边观察;淘气站在箱子后面的椅子上观察;妙想站在右前

方对着箱子的一个角观察。)

二、探索新知

L观察情境图,独立想象判断。

(1)出示问题中的三幅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

到的?连一连。

(2)完成后组织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组织集体交流: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你是如何判断的?引导学

生说清楚在哪个位置能看到几个面。

教师要适时的找学力有困难的学生观察实际物体,进而排除难点。

2.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分析提问的意思,“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是什么意思?

(1)先引导学生不看,想一想: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

面有什说一说,讨论:为什么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看一看,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先观察纸箱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确,再让小组内同学模拟主题图中

的情境,站在与图中相符的位置轮流观察,互相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几个面?分

别是哪几个面?

通过实践观察得到:能看到四个面的想象是错误的,站在不同位置最多能

看到三个面。

教学过程导学调整

三、巩固练习

1.出示观察小熊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四名同学都是站在什么位置观察小熊

的?

出示问题下面的四幅图,让学生尝试独立判断分别是谁看到的。也可以借

助实物观察。

集体交流。

2.做练一练的第1-4题

四、活动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书看一看(一)

计站在不同位置观察,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教学内容看一看(二)

1.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

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

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目标2.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

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

的乐趣。

导学重点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导学难点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1课时/总1课时设计时间9月9日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复习引入

在观察一个物体时,站在不同位置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

找同学到前面演示,其他同学说一说她看到的是物体的哪个面?

二、探究新知

情境一:

出示情境图。

1.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小朋友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桌子上的牙膏盒和茶

杯的,他们看到的画面应该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观察奇思和淘气的相对位置,以及他们两个看到物体的位置关

系。

讨论淘气和奇思看到的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说的对吗?

先说说笑笑看到的画面应该是什么样的?

再讨论笑笑能否看到牙膏盒。

小组合作模拟观察。

情景二:

淘气从窗外看到的情景会是下面哪幅图?

1.引导学生看清笑笑在桌子的哪一边?

2.出示四幅画面,从中选择哪幅图是从窗外看到的。

组织学生集体交流选择的结果和思考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的第1-3题

教学过程导学调整

四、课堂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和同伴说一说。

板看一看(二)

设当前面物体比后面宽、高的时候,后面的物体会被挡住。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加与减捐书活动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的过程,掌握连加法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3.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

逐步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导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导学难点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1课时/总1课时设计时间9月12日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谈话导入

二、探索新知

1.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2.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

估一估(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汇报)

3.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列式

(2)学生独立计算

(3)集体交流

(4)在计算连加时要注意什么?

4.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1)列式

(2)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交流。

(3)补充书上的例题。

(4)解决''哪个年级捐的多,多多少本?”联系估算结果,相互验证。

5.归纳总结三位数连枷法的计算方法

(1)在计算三位数连枷时,可以怎样算?

(2)需要注意什么?

教学过程导学调整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的第1-4题

板捐书活动

教学内容运白菜

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加减

混合运算(两步)及其验算。

2.进一步结合加减混合运算的现实背景,积累从多角度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

教学目标

经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计算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养成精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好习惯。

导学重点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导学难点运用连减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1课时/总1课时设计时间9月13日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谈话导入

你去超市买过菜吗?这些菜都是从哪里来得?

二、探索新知

1.“运白菜”的情境图。

(1)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

题?

(2)估算

你能试着先估计还剩多少棵白菜吗?说一说自己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3)学生独立计算

(4)小组交流并汇报

(5)观察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2.这是两个小朋友的计算过程,仔细观察,他们分别错在哪里?

(1)同桌交流。

(2)集体反馈。

(3)在计算大数目加减法时,如何避免计算中的错误?

3.下面这道题,你会做吗?

(1)学生在书上做。

(2)交流,探索书上提示的方法“把1000看成999+1试试!”

(3)如何验算

t学过程导学调整

三、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一练”的习题。

四、课堂总结

运白菜

850-256-280

书=850-536

设=314(棵)

850-(256+280)

=594-280

=314(棵)答:还剩314棵白菜。

教学内容节余多少钱(三位数加减混合)

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理解数量关系的直观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

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导学重点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导学难点探索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1课时/总1课时设计时间9月18日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谈话导入

理解“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节余”的意思

二、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

(1)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问题1"亮亮和奶奶八月花了745元,八月节余了多少元?”

①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②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③汇报说说算式中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2.出示问题2"九月份节余260元,十月份节余的钱比九月份少30元,两

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

(1)提问:求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哪个信息

已经知道?不知道的信息是什么?通过哪两个信息能求出来?

(2)学生独立解决,可以画一画,做一做。

(3)集体交流,全班汇报。

3.试一试:平均每个月节余225元,估一估几个月节约的钱可以买一台洗

衣机?

(1)学生独立观察说一说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

(2)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下来。

(3)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导学调整

(4)组织集体交流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6题

节余多少钱

800+185-745

板=985-745

=240(元)

计800-745+185

=55+185

=240(元)

答:8月份节余了290元。。

教学内容里程表(一)(综合应用)

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

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

教学目标

题的经验。

3.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

数学学习的快乐。

导学重点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

导学难点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1课时/总1课时设计时间9月22日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集体指导

出示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

二、引导、学习

1.学生独立观察,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1)找出表格中的每个数据在路线图上分别是哪一段?并指一指。

学生动手在路线图上画一画,并在图上标出相应路段的数据。

(2)有没有其他的表示方法?

(3)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每一段表示的数据都一样,不同点:淘气画图是“线段”并改变

T方向。

(4)集体试着画一画。

学生独立试画,画完后和同桌说一说图中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5)你能试着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计算

277-146=131(千米)

2.解决: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689-146=543(千米)

结合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在图上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

3.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

教学过程导学调整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里程表(一)

板277-146=131(千米)

书689-146=543(千米)

教学内容里程表(二)(综合应用)

1.结合“汽车里程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并

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学习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

教学目标

题的经验。

3.培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的好奇心,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

的快乐。

导学重点会读常见的汽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

导学难点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1课时/总1课时设计时间9月25日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复习与回顾

1.回顾交流:我们昨天是怎样学习“火车里程表”这节课的?

2.怎样利用线段图来理解题意的?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问题情境和汽车里程表。独立读题,想一想、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

数学信息?

2.淘气根据题意画了一个图,你能看懂吗?

图中的35千米是什么意思?

星期一的160千米包括哪两个数据?

(35千米是星期一之前行驶的路程;160千米包括星期一行驶的路程35

千米,也包括星期一当天行驶的路程。)

3.在图中星期一表示的是哪部分?实际上行驶多少千米?

160-35=125(千米)

4、尝试画一画直观图或线段图。

全体学生模仿画图

5、怎样计算每天行驶的路程呢?

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就是当天的里程数。

6、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

集体交流汇报

教学过程导学调整

160-35=125(千米)

350-160=190(千米)

555-350=205(千米)

745-555=190(千米)

955-745=210(千米)

二、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里程表”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新的思考?还能提出哪些新的问

题?

三、练习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1-4题

里程表(二)

书160-35=125(千米)

设350-160=190(千米)

计555-350=205(千米)

745-555=190(千米)

955-745=210(千米)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乘与除小树有多少棵P30-P31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

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导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

导学难点

识和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1课时/总2课时设计时间10月8日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

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学校买来了

三捆树苗,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情境图,请大家看看。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30页主图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的数学问题。

4.思考:哪种算法最简单。

三、反馈交流:(出示数字卡片)

3X25X46X7

30X250X46X70

300X2500X46X700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四、精讲点拨: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针对学生

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教学过程导学调整

五、当堂训练:(练一练第5题)

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90根。

(1)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

(2)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还能提吃哪些数学问题?

六、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七、作业布置:第2页3题。

小树有多少棵

板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方法一:20+20+20=60(棵)

计方法二:2X3=620X3=60(棵)

方法三:20X2+20=60(棵)

答:小树有60棵。

注:表格不够可另行插页

教学内容小树有多少棵P30-P31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

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导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

导学难点

识和能力。

课前准备挂图、数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第2课时/总2课时设计时间10月8日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复习导入(小黑板出示)

比一比谁最棒!

70X240X350X460X730X5

40X570X680X460X930X8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多媒体出示)

1.填一填。

⑴60+60+60+60+60=X

⑵40+40+40+40+40+40=X

(3)80X4=+++

(4)70X5=++++

2.在()里填上“>“、"V"或“="。

3X70()2190X9()810

40X4()20X720X9()30X6

3.去年学校共植树300棵,今年植树的棵树是去年的2倍。今年植树多少棵?

选做题:

4.张师傅将一根电线剪了3次,剪后的每段都长40米,这根电线原来长多少

米?

教学过程导学调整

三、精讲点拨:教师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3页的1、2、3题

2、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订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课堂小结:同桌之间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布置:

计算:

50X7=80X4=600X6=7X400=

9X80=30X5=7X900=300X6=

70X8=40X5=500X9=8X500=

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练习课

书300X2=600(课)

计答:今年植树600课

注:表格不够可另行插页

教学内容需要多少钱P32-P33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

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目标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导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导学难点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1课时/总2课时设计时间10月10日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激趣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

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

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技巧。

(二)出示自学指导:(小黑板出示)

自学课本第4页“试一试”以上内容,并解决以下问题:

1、观察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精选最有价值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尝试计算: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三、反馈交流:

1.小组交流,列式计算。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X3=

全班交流算法。

2.解决问题:(小黑板出示)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式,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四、精讲点拨: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五、当堂训练:

课本“练一练”的1、2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过程导学调整

课本“练一练”的3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讨论交流。

作业布置:第33页1、2题。

板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设12+12+12=36(元)

计12X3=36(元)

答:需要36元。

注:表格不够可另行插页

教学内容需要多少钱P32-P33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

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目标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导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导学难点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2课时/总2课时设计时间10月10日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填一填。

(1)□算13X3时,应先算()X()=(),再算()X()=(),

最后算()+()=()。

(2)□算24X4时,应先算()X()=(),再算()X()=(),

最后算()+()=()。

2计.算。

15X6=16X3=5X13=17X4=

21X4=80X7=34X2=3X31=

3X18=13X7=23X3=7X40=

3.在()里填上“〉”、“〈”或“=”。

32X3()9528X2()65

90()15X6100()23X4

24X4()9670X4()270

4X16()10X615X6()12X8

4.一共有16个桃子,苹果的数量是桃子的3倍。苹果有多少个?

选做题:(有时间的学生做,教师只进行点拨)

5.王师傅要做200个零件,每小时做38个,请你帮他算一下,5时能做完

吗?如果不能,那每时多做几个,才能在5时内完成任务?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讲解自己的解法,教师结合学生讲解的情况进行补

充讲解。)

教学过程导学调整

二、合作交流,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本第5页第3题出示的信息提出问题。

2.全班交流:你们学习小组提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三、反馈交流、巩固提高。

1.出示□算训练卡片,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

数的□算训练,适当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独立完成课本第33页第4、5题。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作业布置:完成相关的配套练习

需要多少钱

□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课

书16X3=48(个)

设答:苹果有48个。

38X5=190(个)

38X6=208(个)

答:5时做不完,每小时多做1个,才能在5小时内完成。

注:表格不够可另行插页

教学内容丰收了P34-P35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

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首位能整除)。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

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导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导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商的位置,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1课时/总1课时设计时间9月1日

教学过程教学调整

一、温故而知新:

1、口答:

(1)3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2)24里面有几个8?

(3)20里面有几个十?

(4)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个20是多少?

2、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都准备了学习用品。有两个同学一共买了16枝铅笔,平均每个

同学买了多少枝?

问:怎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会用竖式计算吗?

3、谈话:那边还有两组同学在买铅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买铅笔中的

数学问题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1)课件出示:情景图左半部分。

①问:从这两个兔子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师: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怎样列式?60+2=

③师:60+2等于多少?独立思考如何得出这个结果的,与同桌相

互说说,并把结果填在书上。

④组织全班交流。

教学过程导学调整

预设:A.因为6+2=3,所以60+2=30。

B.6个十除以2等于3个十,3个十就是30。

C.6捆胡萝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捆,就是30。

(2)完成“练一练”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