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辛亥革命*一、背景1.社会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疑;2.物质基础: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补充:清末新政时间:1901年始——1911年辛亥革命止内容: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之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于是“主动”开始改革。内容覆盖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领域,和戊戌变法多有相似,但更加深刻。如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新设了商部、学部、巡警部等。影响:清末新政是以自下而上的推动和自上而下的改革双向互动的形式出现的。清政府原想借此实现王朝的自我挽救,但新政非但没有延长它的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加速了它的灭亡。补充:预备立宪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后来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其中维护君上大权的就有14条,其余9条规定广大人民有当兵、纳税、服从清政府统治等义务,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权利。1911年,清政府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被称为“皇族内阁”。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和政党(同盟会)的建立。补充:兴中会的创立(1894年)①建立: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②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③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补充: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日本东京)①概况:领导人:孙中山、黄兴;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刊物:《民报》。②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③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4.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三民主义的提出。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6.起义时机:保路运动兴起,武汉地区兵力空虚。二、过程1.夺取政权: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革命军占领武昌。12日占领武汉三镇。并建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旧官僚黎元洪为都督。2.建立政权:中华民国的建立国名中华民国时间1912年1月1日首都南京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意义新的共和政体产生3.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月1日2月12日2月14日2月15日3月10日3月11日4月孙中山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清王朝结束孙中山提出有条件辞职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北京举行就职典礼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清政府:清帝退位,优待皇室孙中山:让位袁世凯,修铁路去西方列强:扶持袁世凯为新代理人袁世凯:逼清帝退位——革命“大功臣”当上大总统——最高掌权者讨好西方国家——得到西方的支持*4.巩固政权: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内容:①主权在民(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②平等自由③三权分立④责任内阁制(目的:限制袁世凯专权)(2)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3)意义: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是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三、评价进步性:1.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2.经济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思想上: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4.文化上:促使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革除陋习。局限性:1.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3.没有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4.革命党人自身缺乏科学的纲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严密的组织,最终无法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北洋政府: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主要分成两大时期:1912-1916年,袁世凯独裁专制时期;1916-1928年,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一、政治:北洋军阀的统治1.共和与帝制的角力(1912-1916)补充: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比较2.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916-1928)*(1)原因:①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难以产生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②根本上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③自给自足的的小农经济使军阀割据具备经济上的可能;④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大力扶植各路军阀。(2)表现派系代表支持国占据区域直系冯国璋英、美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皖系段祺瑞日本皖、浙、闽、鲁、陕奉系张作霖日本东北三省(3)影响:各派军阀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军阀控制。3.北洋政府外争主权和国家地位的努力:中国参加一战与劳工出国(1)原因: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2)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开始步入国际舞台;揭开了北洋政府“废约”“修约”外交的序幕。二、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概念阐释: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体系,指资本家控制生产资料,雇佣工人生产商品,通过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累积财富,而工人靠给资本家做工获得生活来源的一种经济方式。民族资本主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土生土长的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是本国成长起来的资产阶级,是以拥有民族资本为特征的。而资产阶级则还包括入侵的西方资产阶级。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原因表现*影
响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东南沿海产生首批民族企业:上海方举赞的发昌机器厂南海陈启沅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朱其昂的贻来牟机器磨坊①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②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新的阶级力量产生——民族资产阶级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因表现*影
响①列强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主要原因)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收入而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直接原因)③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民族资本、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到内地棉纺织业发展突出;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近代化上升到制度层面3.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1912-1919)*原因表现*影
响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扫除政治上的束缚和障碍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政策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①厂矿企业增多②投资总额增加③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①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新文化运动)②无产阶级壮大(五四运动)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地域分布、产业结构)(1)从产生与发展上看: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2)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内地很少。(3)从结构上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4)从地位上看,民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5)从发展历程上看,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2.影响(1)经济上: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的新经济因素,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2)政治上: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提供阶级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思想上: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4)发展趋势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实力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这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完成中国的近代化。三、社会生活1.原因:共和政体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2.表现: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3.特点:中西合璧、半土半洋4.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四、思想:新文化运动1.背景根源: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政治: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思想:国民思想专制愚昧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运动概况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旗帜:民主、科学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3.内容(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项目招投标部操作流程揭秘
- 装修公司卫生间卫生标准
- 旅游安全市场管理办法
- 太阳能发电工程劳务合同范本
- 水利基本建设资金与跨流域调水
- 供水管道改造招投标文件目录
- 滑雪场广告牌安装施工合同
- 研发部门保密风险防范策略
- 陶瓷企业行政人员招聘合同
- 城市供电设施改造工程合同条款
- 《怪奇事物所》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 全球健康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浙江大学
- 足球比赛结果预测模型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1定额建筑及装饰工程计算规则
- 遵守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情况五篇
- 大酒店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 四大名著《西游记》语文课件PPT
- 魏双林19年下三年级生命与健康考查方案
- GB/T 41818-2022信息技术大数据面向分析的数据存储与检索技术要求
- GB/T 24676-2009振动深松挖掘机
- GB/T 16474-2011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