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网络社交的现状以及伦理失范的表现,伦理学论文_第1页
微信网络社交的现状以及伦理失范的表现,伦理学论文_第2页
微信网络社交的现状以及伦理失范的表现,伦理学论文_第3页
微信网络社交的现状以及伦理失范的表现,伦理学论文_第4页
微信网络社交的现状以及伦理失范的表现,伦理学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信网络社交的现在状况以及伦理失范的表现,伦理学论文题目: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微信网络社交的现在状况以及伦理失范的表现第四章:第五章:结束语/以下为参考文献:第三章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的现在状况以及伦理失范的表现为了能够清楚地了解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的现在状况以及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的伦理失范表现,本人做了调查问卷。本问卷对南京市地区的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盐城市的盐城师范学院七所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通过问卷的形式来获得数据,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的现在状况以及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的伦理失范的表现,本论文的分析和研究主要以这次调查结果为根据。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华而不实男性308人,女性392人,回收问卷677份,回收率96.71%,华而不实有效问卷671份,有效率为95.86%.从调查对象的分布范围来看,既有本科生又有研究生和大专生,华而不实研究生52人,占总人数的7.75%,本科生457人,将近占到了总人数的七成。专科生162人,约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见表3-1〕。来自农村有205人,占比约为三成,来自城市的有308人,占比为45.90%,来自城镇的为158人,占比约为四分之一。注:调查总人数都为671.一、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的现在状况。微信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社交的一种方式,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的现在状况表现为下面四点:微信使用人数多频次高、微信的使用大多是为了结交并联络朋友、大学生对微信添加好友持审慎的态度以及大学生利用微信关注社会。〔一〕微信使用人数多频次高。调查中,在问及您使用微信吗?时,671人中,仅有8人选择不使用,占比为1.19%,663人选择使用,占比为98.81%.〔见图3-2〕由此可见,几乎所有的调查样本中的大学生都使用微信之一网络社交工具。调查中,在问及您使用微信的频次?时,671人中,仅有8人选择从不使用,占比为1.19%,174人选择偶然使用占比为25.93%,约为四分之一,而有489人选择经常使用,占比为72.88%.〔见图3-3〕由此可见,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常用的聊天工具了。〔二〕微信使用大多是为了结交并联络朋友。调查中,在问及您使用微信的最主要的目的时,671人中,209人选择方便与朋友沟通,占比为31.15%,112人选择认识新朋友,占比为16.69%,42人选择节省话费与流量,占比为6.26%,仅有28人选择朋友在用,我也用,占比为4.17%,163人选择关注网上微店铺,占比为24.29%,98人选择方便代购,占比为14.61%,11人选择其他类选项,占比为1.64%,仅有8人选择没有可用之处,占比为1.19%.〔见图3-4〕由此可见,选择方便与朋友沟通选项的比例为31.15%,选择认识新朋友的比例为16.69%,两者之和为47.84%,几乎到达了一半的人数。而在问及您使用微信最常用的功能时,671人中,有82人选择查看附近的人,占比为12.22%,178人选择聊天,占比为26.53%,169人选择朋友圈,占比为25.19%,占到了四分之一,12人选择漂流瓶,占比1.79%,38人选择微信摇一摇,占比5.66%,67人选择关注明星与店铺,占比为9.99%,114人选择扫描二维码,占比为16.99%,仅有11人选择其他,占比为1.64%.〔见图3-5〕由此可见,用作聊天的有178人,用作朋友圈的有169人,查看附近的人有82人,总和为429人,占比为63.93%.华而不实明确选择聊天的占到了总人数的26.53%.调查中,在问及您希望通过微信来知足哪方面的需求时,671人中,277人选择通讯需求,占比为41.28%,173人选择娱乐需求,占比为25.78%,158人选择获取资讯的需求,占比为23.55%,46人选择猎奇的需求,占比为6.86%,仅有17人选择其他需求,占比为2.53%.〔见表3-2〕由此可见,有277人选择通讯需求,占总人数的41.28%,在所有的需求类别中,占的人数比例最高,其次是娱乐需求,选择此项的为173人,在所有的需求类别中,占的比例为25.78%,不管是哪类需要,都是为了结识并联络朋友。调查中,在问及使用微信,对你和你朋友之间的感情有何影响?时,671人中,仅有5人选择没有什么不同,占比为0.75%,134人选择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时机减少了,影响了朋友之间的感情,占比为19.97%,而有532人选择沟通和了解的时机多了,继而加深了朋友间的感情,占比为79.28%.〔见表3-3〕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利用微信使朋友间的沟通和了解的时机更多,能够加深朋友之间的感情。〔三〕大学生对微信添加好友持审慎的态度。调查中,当问及假如有别人通过微信的摇一摇功能,添加您为好友,您会?时,671人中,有142人选择添加,占比为21.16%,有381人选择会了解情况,再做决定,占比为56.78%,有148人选择不添加,占比为22.06%.〔见图3-6〕由此可见,针对微信添加好友这一问题,只要21.16%的学生选择添加,超过一半的学生会先了解情况再做决定,22.06%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添加陌生人,由此能够看出,固然微信已经成为主流的网络社交工具之一,但是总的来讲,大学生对于微信好友的添加还是采取审慎的态度的。调查中,当问及对于借助微信与陌生人的沟通方式,您的看法?时,671人中,282人选择拓宽了交友的渠道,希望认识更多的朋友,占比为42.03%,103人选择只在无聊的时候与陌生人沟通,排遣寂寞,占比为15.35%,而有271人选择人心险恶,尽量不与陌生人沟通,占比为40.39%,仅有15人选择无所谓,占比为2.24%.〔见图3-7〕由此可见,有282人选择希望通过微信这一网络社交工具来拓宽交友渠道,以此来认识更多的人,占比为42.03%,有103人选择会与陌生人沟通,但是是在排遣寂寞的时候,选择此选项的比值为15.35%,所以讲,学生还是希望通过微信这一网络社交工具来实现与更多的人沟通的,但有40.39%的人以为如今社会人心险恶,尽管不与陌生人沟通,但是他们对利用微信与陌生人沟通这种方式还是采取审慎的态度的。〔四〕大学生利用微信关注社会。调查中,在问及您会关注社会中利用微信进行犯罪的新闻吗?时,671人中,有247人选择经常会关注,占比为36.81%,有291人选择偶然会关注,占比为43.37%,有56人选择不关注,占比为8.35%,有77人选择无所谓,占比为11.48%.〔见图3-8〕由此可见,大部分的学生会利用微信这一网络社交工具更好地关注社会的动态,调查中有共有538人选择会利用微信关注有关的社会新闻,即247人〔经常会关注〕和291人〔偶然会关注〕之和,占总调查人数的80.18%.二、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伦理失范的表现。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伦理失范是指大学生在使用微信进行社交的经过中表现出来的一些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伦理失范主要表如今四个方面,分别为诚信缺失、传播虚假信息、侵犯别人隐私和不尊重别人。〔一〕诚信缺失。案例1:女大学生小刘,22岁,大三在读,平常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商品营销活动,在微信上开通了账号,是一个微商,在微信上主要卖美容产品,顾客为其好友、同学或者是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实现沟通的朋友,平常课余时间,主要卖面膜,但是2021年3月,接消费者举报,使用其面膜一段时间,皮肤红肿长痘,经有关部门调查取证,最后证实小刘售卖的畅销面膜内激素超标超限6000倍,长期使用轻则患上皮炎,严重的可能导致精神失常。经调查,小刘确实不知所售商品为假货。但小刘证实大量的刷单量是其在淘宝上购买的一款名为微信对话生成器的软件自行设定的,这款软件能够模拟微信界面,对话内容和转账金额能够随意设定,在淘宝上,能够轻易购买到这类截图生成器。因而购买者能够看到成交记录以及好评。这个案件能够看出,大学生微信网络社交中存在不诚信的行为,一些商家为了追求本身的经济利益,不惜采取非常手段,除此之外,海外代购也存在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小刘是女大学生,社会经历体验缺乏,现实的社会环境可能会导致其道德意识缺乏、道德责任感不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遭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加之社会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学校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等等原因共同造成了这样的情况。案例2:某女生小丽是一名在校女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她十分喜欢上网,她也很喜欢与在微信上聊天,2020年12月,在微信上碰到了添加好友的请求,这名男网友自称做生意,家底殷实,交往一段时间后,某次他将小丽带到宾馆,后因小丽发现其姓氏出入,查看其身份证,该男子趁当事人不备,偷走了当事人的钱物,当事人慌忙报警,最后证实该男子身份系伪造。这个案例能够看出,微信某一些功能确实很强大,它为用户带来新鲜刺激交友体验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该案例中,男子伪造身份,违犯了网络社交的诚信原则,微信使用的经过中,存在这些能够隐瞒真实信息的情况,在校内也会存在大学生刻意隐瞒真实信息的情况,有一些大学生也将自个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来与异性大学生交往。这些都违犯了诚信的网络社交道德规范。调查中,在被问及您对微信上网络信息的信任程度时,671人中,132人选择完全信任占比为19.67%,376人选择基本信任,占比为56.04%,83人选择中立态度,占比为12.37%,47人选择基本不信任,占比为7.00%,33人选择完全不信任,占比为4.92%.〔见图3-9〕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对网络上的信息是信任的,超过一半的人选择基本信任,而19.67%的人选择完全信任。两者比例之和为75.71%,占了大多数。但是有80人表示不信任,华而不实33人〔占比4.92%〕表示完全不信任。调查中,在被问及您能否有过海外代购或者是购买微商产品的经历时,671人中,247人选择有过此经历,占比为36.81%,295人选择没有过此经历,占比为43.96%,129人选择没有关注过,占比为19.23%.〔见图3-10〕由此可见,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有过代购或者购买微商产品的经历。而在有过海外代购和购买微商产品经历的247人中,选择买到过假货的有144人,占比为的58.30%,超过一半。选择没有买到过假货的有67人,占比为27.13%,选择从没关注过的有36人,占比为14.57%.〔见表3-4〕由此可见,超过半数的人购买过假货,比例为56.30%.因而在被问及您在进行微信购物时最担忧的问题是什么?时,针对有过海外代购或者购买过微商产品的247人,有57人选择钱货两空,占比为23.08%,而有116人选择质量问题,占比为46.96%,比值将近一半,33人选择售后服务,占比为13.36%,24人选择朋友情谊破裂,占比为9.72%,12人选择维权问题,占比为4.86%,仅有5人选择其他选项,占比为2.02%.〔见图3-11〕由此可见,大家最关注的问题还是产品的质量问题,占46.96%,比值将近一半。质量问题确实是重中之重。〔二〕传播虚假信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微信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体验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固然微信的传播范围并没有微博那么广泛,但是微信上用户的关系更为严密,微信上的朋友,大家的关系一般都比拟严密,人们之间的信任度比拟高,当面对朋友转发的信息时,一般都以为可信度较高。正是由于微信的这一特点,微信上传播的消息不易引起怀疑。朋友的不怀疑态度更有利于微信虚假信息的传播。案例:2020年8月某在校女大学生小张,编写(致二个年轻的生命,略阳的孩子转起〕一文,该女生在不了解事情完好经过的情况下,通过微信等媒体传播其自行编写的文章,网友们不经考证大量转发,一时间,公安机关在事后不搜救、警察搜救计费4000-5000元的谣言四起,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后来念于其学生的身份,最后公安机关决定对其处于200元的行政处理惩罚。该案例的当事人也是在校大学生,小张随意转发不经考证信息的行为触犯了法规,从道德的角度来讲,这种行为也是不道德的,除了传播虚假信息之外,小张的行为也不尊重公安机关,她完全没有考虑到这样的言论会给公安机关带来如何的负面影响。小张完全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因此这样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调查中,在被问及相比于现实生活,流言和谣言更容易在微信上传播?时,671人中,234人选择完全赞同,占比为34.87%,329人选择基本赞同,占比为49.03%,而有54人选择中立态度,占比为8.05%,仅有16人选择基本不赞同,占比仅为2.38%,另外38人选择完全不赞同,只占比5.66%.调查中,在问及您能否会转发在微信上接收到的网络信息?时,671人中,有243人选择总是转发,占比为36.21%,168人选择经常转发,占比为25.04%,有84人选择有时转发,占比为12.52%,而有129人选择偶然转发,占比为19.23%,只要47人选择从未转发,占比为7.00%.〔见图3-13〕。大学生中563人〔占比83.9%〕以为相比于现实生活,微信上更易传播流言和谣言,但有624人〔占比93%〕会转发微信上接收到的信息。〔三〕侵犯别人隐私。访谈:王同学,22岁,大三学生,使用微信3年王同学来自南京市,当前就读于南京的一所高校,自微信推出时起,就下载安装了这款手机APP,王同学使用微信的时间比拟早,在我进行访谈的间隙,他还登了一下微信,并且查看朋友圈,当我与他谈起微信个人隐私话题时,王同学对我讲,他发在朋友圈内的一些文字会被朋友转发,由于是比拟熟的朋友,所以也不好讲什么,但是他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转发了我的信息,这让王同学觉得不舒适,朋友假如未经过我的同意将我的信息发送到微博或者网上,我会觉得他侵犯了我的隐私权。在与他的访谈中,我也问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行为?他回答讲:他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算是侵犯别人的隐私。学校里没有相关的课程,学生的课程都是理论性质的,当我们碰到实际的问题时,理论知识有的时候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当我问他:你以为微信需要伦理规范吗?他很明确地告诉我需要。正是微信朋友圈里的朋友都属于比拟熟的,当我的隐私权被侵犯了,碍于朋友的情面,我不会去追查,但是还是觉得不舒适,假如有道德规范去调节,不需要明确讲明,假如朋友都自觉遵守微信网络社交伦理规范的话,就不需要担忧这个问题啦!调查中,在问及您以为朋友没有经过您的同意,就转发了您的图片或者文字的行为,侵犯了您的隐私吗?,671人中,有438人选择侵犯了我的隐私,占比的65.28%,所占比例将近三分之二。只要123人选择没有侵犯到我的隐私,占比为18.33%,另有110人选择无所谓,不太关心,占比为16.39%.〔见图3-14〕由此可见,大多数人还是以为在没有经过我同意的情况下就转发了我的图片或者文字的行为是侵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