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演进轨迹自七个历史阶段生发_第1页
中国经济学演进轨迹自七个历史阶段生发_第2页
中国经济学演进轨迹自七个历史阶段生发_第3页
中国经济学演进轨迹自七个历史阶段生发_第4页
中国经济学演进轨迹自七个历史阶段生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经济学演进轨迹自七个历史阶段生发

任何社会科学理论都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在其逻辑体系中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学科主线是贯穿一个学科始终,并把学科的概念、范畴串起来的红线,也是本学科理论体系围绕的核心。新中国经济学60年,围绕着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及完善这条主线进行研究。具体说,就是围绕由计划经济主线(体制)向市场经济主线(体制)的演变进行研究。围绕这一主线,新中国经济学60年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78年,中国经济学围绕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调整为主线进行研究;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至今,中国经济学围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主线进行研究。一、以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调整为主线进行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学围绕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调整进行研究。在反复比较研究后,将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学界所讨论的问题和研究成果梳理为六个部分:(1)价值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关系的理论(含价值规律的运用、价格的基本功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等问题);(2)(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含所有制结构、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大跃进等问题①);(3)分配理论(含农村的分配制度、城市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等问题);(4)经济结构理论(含产业结构理论——农轻重的关系、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各个工业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特色农业、农业还是工业占据基础地位、农林牧副渔关系、区域经济结构等问题);(5)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含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等问题);(6)计划管理理论(含经济核算、劳动和就业分配、价格管理、企业管理、物资管理以及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等问题)。这一阶段具体又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物质条件的研究阶段(1949-1952年);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制度条件的研究阶段(1953-1957年)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实施和调整的研究阶段(1958-1978年)。(一)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物质条件的研究阶段(1949-1952年)这一时期,经过长期战争,国民经济百废待举:一是工业处在崩溃边缘。1949年与历史最高年份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其中重工业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二是农业减产明显。粮食产量减少近1/4,棉花产量减少48%。三是交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并遭到严重破坏。铁路只有近万公里线路通车,3200多座桥梁遭到严重破坏。四是市场混乱。五是失业状况严重。1949年城市中失业人数约有400万人,农村灾民约4000万人。这一时期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市场在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鉴于此,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尽快步入正轨,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物质条件和基础。与此相适应,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物质条件这一主题展开。围绕着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没收官僚资本、保护民族工业、恢复国民经济体系等问题,中国经济学界主要研究和探索了以下问题:1.(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对于农业合作化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问题,中央代表性观点是刘少奇提出的“农业合作化要稳步前进,不可急躁”并要“保存富农经济”[1]和陈云指出的要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地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提出了三个工作原则。经济学界代表性观点如马寅初深刻地认识到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任务在于“致富”,并提出利用“加工代纺和国家收购产品”[2]的办法来领导民族资产阶级以帮助他们完成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化。他特别强调不必刻意打压私营经济,而是要使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在绝对数量上都增加,在百分比上私营经济逐渐减少,到了一定程度私营经济就可以自然转入社会主义经济。从中可以看出,在他们的论述中都含有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思想,这符合当时我国快速、平稳地恢复国民经济的实际需要。2.分配理论研究。刘少奇提出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资本家的剥削,“一方面要改造资本家,一方面也要肯定资本家生产对社会的客观益处”[3]。这实际是对资本家参与剩余产品分配的一种比较隐晦的肯定。3.经济结构理论。在城乡关系方面,代表性的如周恩来强调“现在的工作重心要从农村转向城市,同时要处理好城乡关系”。在产业结构方面,代表性的如周恩来强调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领导”[4]。邓子恢也强调了农业工作的重要性并指出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四点意见:“(1)农业生产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2)农业生产经营的方针是:加强粮食生产、开展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发展;(3)加强国营农牧场的工作;(4)鼓励农业合作社社员在一定限度内发展小自由生产和经营”。这些观点实际上肯定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但这些合理的产业结构政策和工作指导思想并没有在后来的经济工作中得到坚持和贯彻。4.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对于怎样地平稳渡过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毛泽东从开源节流的角度提出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三大条件:“第一,土地改革的完成,是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首要条件;第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是完成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主要条件;第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也是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条件”[5]。邓小平的思想则可以总结为经济建设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经济学界王学文提出的“中间环节分析法”和“过度经济理论”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贡献。5.计划管理理论。代表性观点是陈云提出的统一财政和稳定物价的重要性,他认为统一财政和稳定物价是我国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基础。(二)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制度条件的研究阶段(1953-1957年)这一时期,我国的情况是:经过新中国成立三年的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到195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主要产品产量大大超过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年产量。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提高70%左右,农民的收入增长30%。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被取消,官僚资本被没收,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消灭。到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19.1%,集体所有制经济占1.5%,公私合营经济占0.7%,资本主义经济占6.9%,个体经济(主要是小农经济)占71.8%。国民经济的状况已经根本好转,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物质条件的任务已经完成。经济工作的任务自然转入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制度条件的阶段,具体来说就是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工作,即“一化三改”和认真切实的执行《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一阶段经济学界围绕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制度条件这一主线,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和讨论。具体来说,经济学界主要研究和探索了以下问题:1.价值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关系的理论。在价值规律及其对中国经济实践的指导方面,突出的成果有:孙冶方(1956)提出了“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观点。顾准提出可以让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自发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价格的自发涨落来调节生产。王亚南指出了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是促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或生产水平迅速提高,二是运用价值规律调节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关系方面,薛暮桥认为个体经济在“某些行业还有优越性、还将长期存在”[6]。黄松龄则提出了“共产主义的思想、社会主义的制度、资本主义管理经济的方法,这三者结合好,才能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7]。从中可以看出,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都有利用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来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的成分,这些观点的实质是希望一定程度的保留商品经济。但是也有不同的观点,如许涤新认为在过渡时期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会越来越受到限制,这种限制同时也就是国家对价值规律的自觉利用。2.(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对于所有制改造的速度研究,薛暮桥、王学文都反对急功近利的做法。薛暮桥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经济内部矛盾分析后,反驳了急于搞所有制过渡的主张。王学文(1954)认为“所有制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所有制并非纯粹的全民所有制,还包含着集体所有制和个人所有制,这两种所有制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还将长期存在于过渡时期之后”。对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刘少奇认为“一定要坚持自愿原则,要稳步推进”[8]。邓子恢则从我国小农经济的实际出发,坚持慎重稳健的发展的农业合作化的方针,提出“一方面要改造、一方面要适应”[9]小私有生产者。他还认为初级合作社②应是合作化的中心环节,反对盲目向中级和高级合作社过渡。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马寅初分析了六方面的矛盾,认为应该让出一部分生产任务和原料给私营工厂,要把企业改造和私人改造结合起来,以便资本家最后成为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所有制性质的认识,骆耕漠在分析全民所有制性质时提出了“大全民”和“小全民”以及集体所有制是“内公外私”的观点[10]。3.经济结构理论。关于中央和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问题,陈云提出扩大地方和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的四点措施:(1)调整企业隶属关系;(2)增加地方在物资分配方面的权限;(3)中央和地方按照八比二的比例分配下放企业的利润,改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4)增加地方在人事管理方面的权限,改进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毛泽东则持不同的观点:国家、集体和个人关系的问题,实际上是涉及企业自主权和经济激励的问题。对产业结构问题,黄松龄的观点是:处理好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的关键是要把农业放在首要位置,“一马当先”不好,“万马奔腾”才好。[11]一马就是重工业,万马就是包括工业、农业、手工业所有产业部门。邓子恢也针对农业合作社成立后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了农业生产责任制③,并指出要采用多种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尤其是要加强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牧场建设。黄松龄和邓子恢的观点有利于纠正“一化三改”后造成的忽视农业生产、轻视农业问题所带来的弊端。但也有不同的观点,如许涤新则坚持“一化”路线,强调“要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现国家工业化,必须大力优先发展重工业”[12],并认为是否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关系到是否要重回资本主义道路的重大问题,关系到是否要放弃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重大问题。4.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总方针方面,毛泽东基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形成了“一化三改”、“一体两翼”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这也是主体,即“一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也是“两翼”,即农业为一翼,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为另一翼。这一理论的提出,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制度基础。周恩来则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设想并指出发展生产的唯一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很多发展方针和政策都继承了他的这些思想。这一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总方针集中反映在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中。从这些文章中可以总结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为计划经济体制创造制度基础的基本思路:首先要认清我国的基本情况,“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是农业不发达,已有耕地不足,经营方式落后”;“没有多少工业,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这也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13]。“一五”计划执行到后期,完全学习苏联模式的弊端也显现出来。针对出现的问题,毛泽东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调整好各种经济关系使之协调以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一是要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三方都要兼顾,不可偏废;二是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农、轻、重三者的关系,坚持走工业化道路;四是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关系;五是处理好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搞好国民经济的计划工作。对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工作,经济学界的代表观点是马寅初的“团团转”平衡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首尾相接的整体,从循环经济体系的角度强调了经济计划和综合平衡的重要性。他还详细说明了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的具体办法和意义,强调财政收和支、积累和消费、农轻重、大型和中小型工业、工业和商业、物资供应和储备、外贸等诸多方面的平衡问题。他还强调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工作的关键在于研究和利用价值规律,发挥价值规律的核算和调节生产作用,鼓励价格竞争,重视市场。关于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王学文作为最早探索者,其研究的出发点是现实的经济条件及其生产关系,研究的内容是过渡时期多种经济成分的独立性和联系性以及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与各种经济成分相适应的各种经济规律(国营经济的主要经济规律,合作社经济规律,个体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王亚南(1955)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不仅对社会主义经济,而且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都起着主导作用,并认为社会发展生产的目的在于要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方法是国民经济要按计划成比例的发展。5.计划管理理论。对于贸易和商业问题,刘少奇特别关注,指出生产固然是基础,但是商业会反过来刺激生产的发展,并认为生产越发展,商业就越重要。对于货币制度和货币管理,马寅初认为不以黄金作为基础,而是以人民政府掌握的大量的物资作为基础的新中国货币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14]对于人口问题,刘少奇在1953年就认识到应该节育,认为再提倡“英雄母亲”是错误的,并于节育工作的具体事宜如布置绝育工作、避孕药品和用具的供应问题,都作出具体安排。在经济学界,马寅初是探索这一问题的先驱,在1955他首次提出了控制人口的主张,1957年6月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他将控制人口问题作为一项提案送交大会,同年7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项提案全文,这就是著名的“新人口论”。他在该文中正式提出了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认为“人口增长太快,而资金积累似乎太慢,这是我国最大的矛盾”。他还进一步指出了控制人口的四大理由。但这些真知灼见当时被作为“马尔萨斯主义在中国的翻版”而进行错误批判,致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背上了巨大的人口包袱。(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实施和调整的研究阶段(1958-1978年)这一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基本建设方面,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550亿元,其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共达493亿元,超过原定计划的15.3%;在工业生产方面,由于一大批新建企业投产,原有企业生产潜力得到挖掘,1957年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3%;在农业生产方面:1957年农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25%。粮食产量达到19505万吨,比1952年增长19%。棉花产量达到164万吨,比1952年增长26%。猪、牛、羊肉的产量达到398.5万吨,比1952年增长17.7%;在交通运输方面,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900公里,比1952年增长22%;在商业方面,社会商品零售额比1952年增长71.3%。国家对有关国计民生的粮食和其他几种主要商品,实行统购统销,保证了工业生产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上的需要;在人民生活方面,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同1952年相比,全国消费基金增长了36.8%,按人口平均计算增长25.3%。在“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正式步入了计划经济阶段,逐步建立了“一大二公三纯四统五空”[15]的公有制结构、国家计划统一调控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几乎完全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这一时期,面对“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和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事实,当时的领导人认为应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相继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超英赶美”的目标,陆续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运动。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学界围绕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与调整这一主线进行研究,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研究了如何完善计划经济、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等问题。具体来说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努力:1.价值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关系理论。对于价值规律的认识,在1958-1959年形成了一次讨论高潮,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表述“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按照这一规律,商品的交换同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是相适应的”;二是不同意《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所提出的观点,认为“商品(或者更广泛一点说产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个商品(或产品)时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决定”;三是认为价值规律不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规律;四是认为价值规律就是等价交换规律。对于价值规律在中国的应用和中国能否搞商品经济的问题,代表性的观点有毛泽东针对1958年以后“共产风”带来的“左”的思潮盛行,很多人提出社会主义时期不应再发展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已不起作用的观点,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重要性,并认为在人民公社中也要搞商品生产。他甚至意识到了否定商品生产、实行产品调拨就是对农民的剥削,认为在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还是要继续发展商品生产。后来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毛泽东再次提出要适时利用商品经济。但由于他对价值规律的认识并不彻底,比如他在肯定价值规律重要性的同时又指出它只是计划工作的工具,是第二位的,这也是他后来思想出现反复的根源。在学术界,孙冶方提出“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王学文(1959)则论证了价值规律存在的必然性以及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1)正确的表现并调整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2)通过对经济关系的表现和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3)实行价值形式的经济核算(同节约劳动时间相结合)。但也有不同意见,如许涤新(1959)就认为价值规律不起自发调节的作用,只起核算作用和等价作用。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影响最大最具创新性的观点无疑是卓炯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随后他又从分工的视角阐明了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了“社会分工论”,[16]这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我国少有的可以和国际接轨的经济学研究。薛暮桥(1959)也提出了计划与市场相互作用的理论:(1)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范围不能过分扩大;(2)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管理要采取多种方法;(3)国家计划与价值规律结合的办法就是自觉利用价值规律。2.(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薛暮桥指出集体所有制会长期存在,明确反对急躁冒进和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急于提高公有制水平的做法,认为这样既损害农民积极性、又破坏工农团结。他还进一步指出我们的过渡不能一步走,而要两步走,第一步是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转变,第二步是从按劳分配向按需分配转变。3.分配理论。针对分配中平均主义泛滥的问题,张闻天和薛暮桥都予以了批评和纠正。张闻天认为“共产风”在经济上的本质就是“所有制和分配方式的原则出了问题”。据此他提出“按劳分配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学校”的观点和采取按劳分配方式的四点原则,一是“多劳、多贡献、多得”;二是“先公后私,公私两利”;三是“既反对平均主义,也要消除工资上过分的、不符合实际劳动支出的差别”;四是“鼓励劳动者多方面提高其技术文化水平和劳动的熟练程度”。[17]薛暮桥也提出“不能取消不同集体经济单位间劳动报酬的差别”,并且“要把按劳分配和不计报酬忘我劳动的共产主义精神结合起来”。4.经济结构理论。在工业方面,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即《工业七十条》),这是对我国这一时期工业状况的总体把握和对下一步工业工作的正确指导。在农业方面,黄松龄和邓子恢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黄松龄总结了我国农业三个有利三个不利的特点,并针对20世纪60年代农业大搞机械化的问题,提出我国农业发展一是不能片面追求高度机械化,二是要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不可片面“以粮为纲”。邓子恢(1962)针对我国农村工作因为“左”的错误受到严重破坏、粮食产量急剧减少的情况,提出“分层包干的生产责任制和适当鼓励社会发展小自由生产”的方针。[18]5.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总方针方面,刘少奇和陈云都提出一些观点。刘少奇指出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应该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陈云则强调经济建设要坚持积极稳妥和综合平衡的原则,他认为不讲综合平衡经济就寸步难行,并提出综合平衡工作的四大原则:一是国民经济四大(财政、信贷、物资、外汇收支)平衡的实现是计划的保证;二是计划指标必须留有余地、从短线出发搞综合平衡;三是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瞻前顾后、通盘考虑;四是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具体问题上,他提出了四项原则“一是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二是全面安排、保证重点、照顾一般;三是先生产、后基建;四是先挖潜、革新、改造,后新建”。[19]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中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陈云和张闻天都认为不可以将政治同经济割裂开来,经济和政治是统一的。陈云指出既要算大账,也要算小账,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张闻天则提出一切都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而且深刻的指出“算经济账也是政治”。[20]6.计划管理理论。在价格管理方面,代表性的观点有毛泽东的“计划第一、价格第二”的观点。在集市贸易和商品流通管理方面,张闻天向中央提出四条建议:“一是全面开放集市贸易;二是支持并保护农民参加集市贸易;三是放开并搞活价格;四是加强宏观管理,鼓励市场竞争”。在企业管理方面,代表性的观点是毛泽东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理论——“两参”就是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才能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落到实处,干部参加劳动才能防止官僚主义滋生;“一改”就是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以保证企业的生产正常进行;“三结合”就是技术人员、工人、干部的结合。陈云则提出要建立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实现企业的民主管理。在教育工作方面,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匮乏局面,刘少奇指出了“应该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具体说就是要大力发展“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二、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主线进行研究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过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的道路。与此相适应,经济学也围绕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及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主线进行研究。具体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学研究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在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进市场机制的研究阶段(1978-1984年)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市场手段,搞活经济,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这一阶段,围绕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引进市场机制的改革,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关系的理论。这一时期,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特征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以下五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以薛暮桥、杜润生、于光远、何伟、刘明夫等为代表的主张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观点。薛暮桥在1980年为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起草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中明确提出两个著名论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我们经济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的条件下,按照商品经济的要求,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把单一的计划调节改为在计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何伟(1979)认为“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如果说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三个阶段的话,那么,全世界目前还处在商品经济阶段。自然经济已经落后了,过时了,计划经济的条件还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