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信息窗1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信息窗1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信息窗1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信息窗1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信息窗1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自主探究中认识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2.过程和方法:通过开放型的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小组式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教学用具:一些长方体小纸盒、土豆、小刀、长方体模型教具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师:如果上课时有位同学回答问题方法创新,语言表达清楚,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那大家想不想让我们的掌声变得有节奏,更有情趣啊?生:想(教师引导:上下、左右、前后)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的集体协调能力都很好,相信大家对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也一定能学的很好,有没有信心?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我们先玩一个游戏,猜面、棱、顶点这时一个土豆,切一切,露出的是面(生感受摸一下),再切一刀,两个面交的边叫棱,再切一刀,三条棱相交一点叫顶点,再切出现了一个什么?生:长方体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方体(板书课题)三、自主探索、操作体验、建立概念。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1)认识长方体的面。(小组讨论)表1: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面与面大小有什么关系长方体根据学生发言归纳: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2)认识长方体的棱。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做,后统一为“棱”)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都会有一条棱。表2:有几条棱棱长分别是多少棱与棱之间有何关系长方体你是怎么数的?(按一定顺序)你是怎么量的?通过量长度你能说出棱与棱之间有何关系吗?根据学生发言归纳: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又得到了长方体的一些特征,还有没有?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认识顶点表3:有几个顶点每个顶点由几条棱组成这几条棱分别叫什么?长方体根据学生发言归纳: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由3条棱相交而成。问题: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生指哪是长、宽、高?怎么判断的?朝下的面叫底面,通常情况下,底面较长的棱叫长方体的长,较短的棱叫长方体的宽,垂直于底面的这条棱叫长方体的高。你能指出我手中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吗?同一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长方体的长、宽、高也有所不同吗?把长方体竖放,生指哪是长、宽、高?怎么判断的?在组里指长方体的长、宽、高。(4)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特征四、课堂实践(出示课件练习)1.判断(长方体特征题)2.填空(长方体特征题)3.选择(实际应用题)五、课堂小结:由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师板书。学情分析学情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准备的一个基本要素。摸准学情,可以为教学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教育学依据。

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的一课。学生已有知识:学生在小学低年级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等立体图形,在前面几册又逐步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学生是初次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空间观念比较差,为了使学情分析更为准确、有价值,我在学前进行相关知识的学前测查,以便更好地制定教学内容。学生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之一。只有做好了学情分析,我们的教学才会更加深入更有价值。,效果分析学生能比较轻松的认识长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的长、宽、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以及动手能力。认识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通过学生说一说、看一看、摸一摸让学生比较愉快的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教材分析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包装盒——长方体与正方体》信息窗1,P82-85。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与正方体,本信息窗系统的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为之后学习表面积,体积等知识打下基础。评测练习一、判断1、长方体有8条棱、12个顶点和6个面。()2、长方体的6个面不可能有正方形。()3、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四条。()二、填空1、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长方体有()个顶点。2、长方体有()个面,他们一般都是()形,也可能有()面是正方形。三、选择1、523后面的面积是()523A、15B、10C、6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7厘米,高是5厘米,棱长总和是()厘米。A、20B、40C、60D、80课后反思《长方体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生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虽然说长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要发现它的特征,还是不怎么容易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构建空间念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值得自己回顾和总结。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正确把握教学起点本节课我是在充分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经验、学习兴趣,恰当地把握了教学起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开头采用拍手和切土豆的游戏深深吸引了学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积累空间观念。长方体的认识在几何形体知识属于直观几何阶段,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3、教会知识,更要教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本节课的题目是长方体的认识,但在教学设计上我把重点放在长方体面的研究上。教会学生研究的方法、得出长方体面的特征,然后让学生用类比法参照长方体面的特征研究过程研究长方体的棱和顶点。这种过程的设计既留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又教会了一种知识探究的方法。学生学会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4、教学中的一些不足。⑴老师对学生引导太多,放手太少。在研究探索长方体特征的过程中给出的时间太过仓促,部分学生研究的不够从分。⑵课堂中老师学生之间的倾听与反馈以及教学中的自然生成的把握,还要从细微处去观察去捕捉。⑶练习的设计要更全面、更扎实、更巧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标分析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在这节课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力求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