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学概论概述_第1页
人体发育学概论概述_第2页
人体发育学概论概述_第3页
人体发育学概论概述_第4页
人体发育学概论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发育学概论概述第1页/共43页目的与要求掌握人体发育学的概念及研究范围;熟悉人体发育学的正常发育规律;了解人体发育学的异常发育及评定方法。第2页/共43页目录第一节概述一、概念二、研究范围三、发展简史四、基本理论五、学习和研究人体发育学的意义第二节正常生长发育规律一、生长发育的分期及特征二、生长发育的规律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四、体格发育五、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发育六、神经与心理发育第3页/共43页目录第三节异常发育一、运动功能障碍二、行为障碍或异常三、言语和语言障碍四、学习障碍五、精神发育迟滞六、孤独症七、重症身心发育障碍第四节发育评定一、概述二、体格发育评定三、神经心理发育评定四、运动发育评定第4页/共43页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第5页/共43页

(一)定义人体发育学属于发育科学(developmentalscience)的分支领域,是一门新的学科,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其研究包括人体的发生、发育、成熟及衰退这一人生轨迹的全过程。第6页/共43页(二)生长发育1.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生长和发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生长、发育、成熟。2.发育与行为:伴随生长发育,行为具有规律性,也可表现出异常模式,如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阅读障碍等。3.生长发育障碍:在个体生长发育时期,由于内在因素或环境因素,影响正常的成长发育过程,称为生长发育障碍,其既可表现为形态结构的生长障碍,也可表现为功能障碍。4.生长发育监测:熟悉理论与监测方法,进行监测。第7页/共43页

包括以下三个概念:①生长(growth)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②发育(development)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发育,重点涉及儿童的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③成熟(maturation)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第8页/共43页(三)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与社会学因素

1.生物学因素

①基因以及内在环境的诸多因素;②各种生理功能的建立

2.社会学因素

如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是否离异、是否贫瘠等。3.生物学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二者是双向的,如气质和健康状况影响小儿的环境,环境又会影响小儿的气质和健康状况。第9页/共43页二、研究范围

第10页/共43页

人体发育学的重点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成熟直至衰亡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的现象、规律、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发育评定,为正确理解各类异常和疾病,制定正确的预防、保健、治疗及康复措施奠定理论基础。第11页/共43页

人体发育学的研究涵盖如下几方面(一)正常发育规律

1.生理功能发育: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各种生理功能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2.心理功能发育:行为、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分析、判断、言语、操作、能力、人格特征以及情绪和情感的形成、稳定、衰退过程与特点。

3.社会功能发育:社会知觉、人际吸引、人际沟通、人际相互作用的发育水平。(二)异常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内在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特征,作用机制及后果。(三)发育评定对生长发育的水平、趋势、速度、过程、规律和特点等进行观察与研究并做出评定。第12页/共43页三、发展简史

第13页/共43页(一)西方社会1.早期

对人类行为的观察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公元前800~前146年)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经指出“动物凡生长期长的寿命长”。

——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后的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科梅纽斯(JohnAmosComenius)、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裴斯泰洛齐(JonhannHeinrichPestaLozzi)、福禄贝尔(FriedrichWilhelmAugustFroebel)等人提出了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新教育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第14页/共43页2.19世纪

——真正意义上儿童发育和行为的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win1809-1882英国)的进化论思想(摧毁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直接推动了儿童发育的研究。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所著的《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美国的斯坦利·霍尔(GranvilleStanleyHall)采用问卷法对儿童心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一)西方社会第15页/共43页3.20世纪以来

出现了许多有关心理或心理社会发育的研究,大致包括五个方面:(1)动物研究:将儿童发育与动物发育作类比→20世纪以后发展为描述人类的社会性行为(2)儿童学习的研究:人类行为由环境决定;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1849-1936俄罗斯)(3)儿童智力测试研究:比奈、格塞尔(1880-1981美国心理学家)(4)儿童精神分析的研究:弗洛伊德、埃里克·埃里克森(1902-1994德国出生)

(5)儿童认知的研究:皮亚杰提出认知的起源、思维的结构和机制发展存在四个阶段(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一)西方社会第16页/共43页(二)中国

1.早期中国古代教育家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已经涉及很多儿童心理发育方面的问题,但尚未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出现。至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墨子、孟子、老子、庄子、杨朱、荀子等思想家,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已蔚然可观,确立了以人性论为主线索的心理学理论探讨。

《诗经》、《周易》、《尚书》

先秦时期——儒家汉唐时期——佛学重视精神世界,对心理现象研究细微深入宋明元清时期——《天方性理》第17页/共43页2.20世纪初期

艾华编译《儿童心理学纲要》

陈大齐翻译《儿童心理学》

陈鹤琴出版《儿童心理之研究》是中国第一部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二)中国第18页/共43页

3.20世纪30年代

黄翼重复过皮亚杰的实验,著有《儿童心理学》、《神仙故事与儿童心理》、《儿童绘画之心理》等著作,还进行了儿童语言发育及儿童性格评定等研究。(二)中国第19页/共43页4.20世纪50~60年代

在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影响下,我国学者着重探讨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方向问题。

60年代,朱智贤编写的《儿童心理学》对中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起了积极作用。实验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幼儿期和童年期的儿童。研究课题以认知发展为多,还进行了关于6岁儿童入学问题、儿童道德品质形成问题以及儿童脑电等研究。(二)中国第20页/共43页

5.20世纪70年代

一些学者开始重视对方法学的研究,并在研究的课题、类型、设计、变量、被试、标准化及具体实验研究方法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6.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开展了儿童发育量表的研究,成立了发育和行为研究会。

1992年,我国成立了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

(二)中国第21页/共43页7.21世纪

人体发育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积极开展相关研究。

2004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二)中国第22页/共43页四、基本理论第23页/共43页基本理论(一)达尔文的多基因表达理论(二)以格塞尔为代表的成熟理论(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四)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育理论(五)学习的理论(六)认知发育的理论(七)信息加工理论(八)发育的“编程”理论(九)对文化生态系统适应的理论(十)其他理论第24页/共43页

(一)达尔文的多基因表达理论(进化论)

该理论从生物学的角度,提出发育是由“斗争”的结果决定的这一观点。达尔文发现:①各种生物都有很高的繁殖率;②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数量,一般而言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③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由此得出了两个推论:①自然界物种的巨大繁殖潜力之所以未能实现,是由于生存斗争导致;②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得到最好的机会保存自己和生育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就会遭到淘汰。达尔文把生存斗争所引起的这个过程称为“自然选择”(naturalselection),或“适者生存”。第25页/共43页(二)以格塞尔为代表的成熟理论

以格塞尔为代表,提出遗传学的程序可能决定了生长发育的整体顺序,首先使用成熟(maturation)一词描述这种方式。成熟论认为,从受孕到死亡的过程中,不论是形态结构、激素水平还是神经系统的变化,都具有相应的发育程序。

第26页/共43页在大量的观察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格塞尔提出儿童行为发育的5个方面:①适应性行为(知觉、定向、手指操作、注意、智力等)②大肌群运动行为(姿势、移动等)③小肌群运动行为(抓握与放开、手指精细动作、手眼协调等)④言语行为(模仿能力、交流能力、理解沟通能力等)⑤个体和社会行为(对他人的反应、对民族文化压力的反应、对家庭、集团、社会习惯的反应及态度等)(二)以格塞尔为代表的成熟理论第27页/共43页成熟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观察法:①采用自然观察;②控制观察环境;③标准化观察三方面进行评价。格塞尔设计的《格塞尔发育量表》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成为最著名的行为发育测量方法。其他学者在此基础上又设计出许多发育评价方法,如《Brazelton新生儿行为评估量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Bayley行为发育量表》等均是国内外常用的婴幼儿发育评价方法。(二)以格塞尔为代表的成熟理论第28页/共43页

(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性本能是心理发育的基本动力

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学医生和心理学家)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三个方面:①“本我”是与生俱来的,包含各种欲望和冲动,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服从于“快乐原则”。②“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而来,代表人们在满足外部现实制约的同时,满足本我的基本冲动的努力,是有意识的、理性的,按“现实原则”行事。③“超我”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按“至善原则”行动,限制“自我”对“本我”的满足。第29页/共43页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发展经历五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满足过多或过少,都可能产生固着现象,即发育停滞在某个阶段、延迟甚至倒退,也可能产生病理现象。

1.口唇期(0~1岁)口腔周围是快乐的中心,婴儿主要通过吸吮、咀嚼、吞咽、咬等口刺激活动获得性的满足。

2.肛门期(1~3岁)儿童从排泄获得快感,肛门周围成为快感的中心。

3.性器期(3~6岁)性器官成了儿童获得满足的主要来源,表现为喜欢抚摸或显示生殖器官以及性幻想,儿童在行为上开始出现性别之分。

4.潜伏期(6~12岁)性活动在这一阶段受到压抑,对性缺乏兴趣。

5.生殖期(12~20岁)以青春期为界限,开始出现性冲动,性的冲动面向异性。(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第30页/共43页(四)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育理论

既考虑到生物学因素,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

埃里克森(美国精神分析医生)认为在人格发育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提出人格发育有八个阶段的理论,即人格的发育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固有的社会心理危机,如果解决了冲突,完成了每个阶段的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否则将形成消极的品质,以致产生心理障碍。第31页/共43页具体的八个阶段为:1.信任对不信任阶段(0~1岁)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1~3岁)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3.主导性对内疚阶段(3~6岁)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4.勤奋对自卑阶段(6~12岁)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5.自我统合对角色混乱阶段(12~20岁)建立同一感和防止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6.亲密对孤立阶段(20~40岁)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7.创造对停滞阶段(40~60岁)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体验关怀的实现8.完善对沮丧阶段(老年期)获得完善感而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智慧的实现(四)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第32页/共43页(五)学习的理论

早在17世纪就有人提出发育是学习的结果,主要的代表人物有三人。

1.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J.B.Watson)认为心理本质是行为。关于感觉、遗传与环境的关系、动作流的概念、情绪的理论、思维的理论、人格的理论

2.操作条件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a)他认为很多习惯性的行为是独特的操作性学习经验的结果,是由行为的结果而塑造的,发育依赖于外界的刺激。“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班杜拉(A.Bandura)强调观察性学习,学习过程是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青少年的攻击行为》、《社会学习和人格发展》等第33页/共43页(六)认知发育的理论

皮亚杰(JeanPiaget)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认知发育理论家,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人类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育与结构,提出了认知发育的理论。他既强调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第34页/共43页(1)智慧是基本的生命过程:儿童随着成熟而不断地获得越来越复杂的认知结构,从而能够适应环境。(2)发育的主要机制是适应:适应包含了“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3)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②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性思维”

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逻辑思维能力④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抽象思维、推论(六)认知发育的理论第35页/共43页

该理论把儿童和成人比喻为计算机系统。认为儿童的认知也像计算机一样从环境中接受信息,储存信息,按需要提取和操作信息,然后做出反应。该理论将认知过程中的感性部分(如感觉、知觉、注意和记忆)与理性部分(思维)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从输入到加工、再到输出的完整的控制系统。精神分析理论、心理社会发育理论及认知发育理论的主要特点见表下。(七)信息加工理论第36页/共43页三种理论的主要特点

理论婴儿期(0~1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青春期(12~20)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心理社会发育理论(埃里克森)认知发育理论(皮亚杰)口唇期信任对不信任阶段感知运动阶段肛门期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性器期主导性对内疚阶段前运算阶段潜伏期勤奋对自卑阶段具体运算阶段生殖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第37页/共43页发育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可以抽象为发育的“编程”过程。这一过程既需要遗传信息,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