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赤壁赋》玩味苏子情 赤壁赋苏子陈酿酒_第1页
含英《赤壁赋》玩味苏子情 赤壁赋苏子陈酿酒_第2页
含英《赤壁赋》玩味苏子情 赤壁赋苏子陈酿酒_第3页
含英《赤壁赋》玩味苏子情 赤壁赋苏子陈酿酒_第4页
含英《赤壁赋》玩味苏子情 赤壁赋苏子陈酿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含英《赤壁赋》玩味苏子情赤壁赋苏子陈酿酒教学目标:1讽诵全篇,玩味语言;2明确思路,了解文赋特征;3感谢苦难,享受生命。教学方法:讽诵、范读、观想、自制板书、质疑问难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教学设计

一、读

1.高人高见,学法开示:

俞平伯在论及诗词的阅读和赏识时,认为“目治”即一般的阅读,仅能达成“泛览”水平;只有“耳治”即朗诵或吟哦,才能深入地理解的真意。他有一段精辟的文字论述此事:“当日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及其刊布流传,已成陈迹。今之读者去古已遥,欲据此迹进而窥其所以迹,恐亦只有遵循原来轨道,逆溯上去一法。”

2.学生朗读,教师随机点评,介绍"讽诵四境界"

凡读书,必须读得字字嘹亮,不成误一字,不成少一字,不成多一字,不成倒一字,不成牵强暗记,而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长久不忘。——切实,此第一境也。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有情,此其次境也。角色置换,我就是,我就是文中人。——物我同化,此第三境也。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强而不躁,弱而不虚,音断意不断。——有意识地运用技巧,此第四境也。

3.教师范读,学生观想

诵读是一种享受,它既是对美的体悟,又是对美的再造。美好的朗读能拓展含羞不语的文字所隐匿的意境。而任何电子产品都无法代替老师的现场直播。请大家闭上眼睛观想,由于有些东西只有闭上眼睛才能看到。

二、学生自制板书,了解全文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种的,好文章的是决不乱走的。思有路,循路得斯真;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而布局就是思路的外化。请同学们标上段码,自制一份精致板书。议论推举最正确板书两份:

1同舟共游-2同饮共乐,同调歌吹-3客之悲哀-4主之宽解-5主客同酣于水月奇境;

1游-2乐-3悲-4知-5喜。

三、师生质疑问难

1.解释①之解释

我们今天阅读赏识《赤壁赋》,不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苏东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

2.探究后的交流:"乌台诗案"与黄州

①东方诗哲泰戈尔说:"教导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

即使是站在朝廷的立场上,这也完全是一个莫须有的可笑事情。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硬说苏东坡在好多诗中流露了对政府的不满和不敬,方法是对他诗中的词句和意象作上纲上线的推断和诠释,搞了半天连神宗皇帝也不太相信,在将信将疑之间几乎不得已地判了苏东坡的罪。

苏东坡的政敌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仗义执言:“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语罪人”,若严肃处置了苏东坡,“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

光献太皇太后病得奄奄一息,神宗皇帝想大赦犯人来为她求寿,她竟说:“用不着去赦免天下的凶犯,放了苏东坡一人就够了。”

②美好的诗文是对苦难的挣扎与超越。

苏东坡在“乌台诗案”后贬谪黄州,生活艰苦,举止交困,形如囚徒。在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中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诗曰:“我谪黄州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饿疑死矣。”又云:“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嚣,去探索无言的山水,去探索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探索对话,于是对话也确定变得异乎寻常。《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就是苏公对苦难的挣扎与超越。苦难是一包盐,放入一杯水,那么杯水变得咸涩难忍;放入一泓湖水,那么湖水将变得更加清澄甘爽。

3.议论:主客二人同调歌吹,一隐一显,相得益彰,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①苏子在给李常的信中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壈(困顿,不得志)于时,遇事有可遵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②《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后儒常以“身在江湖,心悬魏阙”指对朝廷、社稷的忠贞。文赋中“美人”当为圣主的象征,表达了不被重用的无限惆怅。

4质疑问难,孰是孰非?

①现象:客一不知浩荡江水,虽日夜不息流过去了,而从整个大江来看,不曾流失消逝(“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二不知月亮如此圆缺,而实际没长一分减一寸,“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②分歧理由:若从虚无角度观人世,那么天地间事物不到一转瞬工夫就了结了,此乃客看世界的皮相之“知”;若从永恒的视角看,万物与我同属无穷尽生命之旅中的一环,又何必羡慕那源源不断的大江呢?这是苏子所取人生的“知”。

③“物与我皆无尽”释疑:苏子《狱中示子由》:“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圆观示李源《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人可改形易道,而真如本性是长存不变的,此乃佛家因果轮回之说,故曰“无尽”。

5.含英咀华,引导学生察觉文赋的文体特征

整散结合的语言;设为主客的布局;情感浓挚的意境(第一段为例)。

四、教师点醒全篇:感谢苦难,享受生命

从上面的分析窥测到,文章的重心不在记游,而在借游不倦地探求宇宙人生的真谛。主客交锋是内心苦恼、冲突交织的独白,重叠了两个人的灵魂。内心的“主”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