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L5分,共30题,45分)

1.关于生活中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当光从空气垂直射人水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C.太阳光发生色散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近视眼镜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远视眼镜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2.“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A.光的传播速度太快

B.光的反射现象

C.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D.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3.潜水员潜入清澈的海水中,看海面上方飞翔的海鸥,潜水员将看到()

A.变矮了的海鸥的虚像B.变高了的海鸥的虚像

C.变矮了的海鸥的实像D.变高了的海鸥的实像

4.图中能正确反映出螺线管极性与电流方向关系的是

5.著名歌手尹相杰曾唱过“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今年我国北方的确如此,由于连续多日晴燥高温,为

此,商丘实施了人工降雨,使全城直接从“烧烤模式”过渡到了“冰雹模式”(如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

B.冰雹的形成过程属于液化

C.人工降雨说明人类可以对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进行自由的控制

D.人工降雨所用的干冰是细小的冰块

6.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学好物理的重要能力之一.某种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FG线段平行于时间轴,说明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

B.GH线段表示温度不断降低,所以该物质的熔点在不断降低

C.在FG线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处于液体状态

D.在FG线段对应的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故物质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7.下面图中,能正确地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是()

8.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

9.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渔民叉鱼

潜望镜

D.,|>探究平面镜成像

10.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对其所形成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鹤的倒影是由于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形成的

插在水中的筷子出现弯折是由于光的反射所形成的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照镜子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形成的

11.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受超声波清洗机

D.'真空罩中的闹钟

12.在一年一度的大庆市“黎明湖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

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A时刻两队所走距离相等

B.人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的快

C.fi时刻甲队超过乙队

D.fi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

1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外

形与A完全相同.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眼睛应从A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C.蜡烛A燃烧较长时间后像仍与蜡烛B完全重合

D.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的同时像也会逐渐远离玻璃板

1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根据响度可以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

C.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禁止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5.如图甲是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枪,图乙是它的工作原理图。及是定值电阻,K是红外线热敏电阻,其阻值随人体

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对该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A.体温越高,K的阻值越大B.体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

C.体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小D.体温越低,电压表示数越大

16.2018年11月,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对国际单位制进行了修订。新定义将影响7个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的4个:

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其中千克是()

A.速度的单位B.密度的单位C.质量的单位D.力的单位

17.关于使用托盘天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物体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

B.必须使用保子加减祛码,但可用手直接移动游码

C.若祛码被磨损后质量减小,测得物体的质量也会偏小

D.调节平衡螺母时,若指针偏向刻度盘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18.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D.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

19.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C.夏天,河里的冰雪消融

D.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

20.拍照用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增大物距,成像更大

B.增大像距,成像更大

C.增大取景范围,成像变小

D.减小取景范围,成像变小

21.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是()

22.下列可以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树上正在下落的苹果B.站在正在运行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

C.正在进站的火车D.学校跑道进行的800m跑步测试的学生

23.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43cm、25.45cm、25.46cm,25.83cm则此

物体长度应是

A.25.44cmB.25.45cmC.25.447cmD.25.54cm

24.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25.用气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了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

A.看到的鱼B.看到的鱼的上部C.看到的鱼的下部D.看到的鱼的右侧

26.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省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

火(如图所示).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A.平面镜B.三棱镜C.凸透镜D.凹透镜

27.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

质量与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406080100

液体的体积V7cm320406080

A.20g0.8x103kg/m3

B.20gl.OxlO3kg/m3

C.60g0.8xl03kg/m3

D.6()gl.OxlO3kg/m3

28.如图所示,a、匕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已知底面积S”=3Sb,高度4=2%,对地面的压强Pa=ph,

圆柱体密度分别为4和4,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4,工=4B.&=2&招=3凡

C.2=2出,月=;4D.旦=g&K=3K

29.一弹簧右侧连接一个小球,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向右

C.弹开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大

D.整个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30.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一定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C.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D.接有电源的电路中一定有电流流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人工降雨是在云层中撒大量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发生___,(物态变化名称),并大量的热量,使

周围的水蒸气发生_____(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滴或____成小冰晶(物态变化名称)。

3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利用防冻冷却液在散热器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发动机多余内能带走,使发动

机能以正常工作温度运转。防冻冷却液主要由水和不易汽化、密度比水小的某种防冻剂(简称原液)混合而成,防冻

冷却液的凝固点和沸点与原液含量的关系图象见图甲和图乙所示。选用时,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

10℃以下,而沸点一般要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5℃以上。

⑴若用水代替防冻冷却液,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停车时间比较长,会因水结冰容易导致散热器管道胀裂,因为当水结

冰时,密度体积(均选填“变小”“变大”),所以把散热器管道胀裂;

(2)设某品牌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为90〜108C,所在地区最低温度为-20℃,应选用何种较合适比例的防冻冷却液

;(选填“35%”、“45%”、“55%”或“65%”)

(3)现有原液含量为75%的防冻冷却液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汽化会减少,与原来相比,防冻冷却液的哪些物理量发生了

什么变化,如何变化?(示例:体积变小)

①______②

③④

33.如图所示是由一条道路的两端分别相向而行的甲乙两车的s一图像,认真观察图像可知,甲车的运动速度是

m/s,当甲乙两车相遇时,甲车通过的路程为m,通过图像可知,甲,乙_____(选填“是”或“不是”)

34.物体a、b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判断,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pa(选填

或“=”);若用a,b两种物质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甲和乙,则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

35.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合km/h,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

回海面,则该处海洋的深度是

36.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

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C。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37.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生成的,出现

在玻璃窗的表面(选填“内”或“外”),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38.如图是干湿温度计,它是由两支相同的普通温度计组成,一支用于测定气温,称干球温度计;另一支在球部用蒸

储水浸湿的纱布包住,纱布下端浸入蒸储水中,称湿球温度计。由于包住湿球温度计的纱布吸水后蒸发,所以

示数比干球温度计的示数小,两只温度计的示数差异越,说明空气越干燥。

39.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若以乙车为参照物,

则甲车,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

动”

(1)广播操比赛,两臂平展时的长度的约为15;

(2)每人发到一瓶矿泉水,其中水的体积的为550;

(3)实心球的质量为2000o

(4)运动会那天的气温为23;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杯盐水的密度:

L

1m_l

二5o

三4n

一V

|=

=3o

|==-

|=-

|=.2o

|1.

一1O

|=

(1)该实验原理是:

(2)实验过程如下:

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B.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20g;

C.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当在托盘中放入最小的祛码时,指针如图甲所示,

则此时的操作应该是:,直至天平再次平衡。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祛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读出

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

D.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盐水的体积为匕

请你帮助小明在方框内设计一个表格,并把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_____;

(3)同组小华认为,小明这种方法测出盐水密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对小明的实验步骤进行调

整,就可减小实验误差,小明调整后的实验步骤为(填序号)。

42.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919395979999999999・・・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_,观察水是否

继续沸腾;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填序号)。

①得到可靠的结沦②减小实验误差

,温度/u

Id)

6810时间/min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南京长江大桥全程长21.97千米,为了保证交通安全与通畅,规定车辆通过大桥的速度最大为100千米/时,最小

为60千米/时.

(1)若一轿车通过大桥全程用了15分钟,求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轿车通过大桥全程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44.有一铜球,体积是30cm3,质量是89g,

(1)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水的质量是多少。(p嗣=8.9Xl(Pkg/m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A

【分析】(1)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两种,两种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改变;

(3)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4)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详解】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太阳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折射之后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中颜色,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利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D正确,不

符合题意。

2、B

【详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成像是由于物体射

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相交而成的点,就是我们看到的像.

故选B。

3、B

【分析】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且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而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

中时,会发生折射,且折射光线会向远离法线方向。

【详解】水中潜水员看海面上方飞翔的海鸥,是海鸥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且折射光线向法线方

向偏折,射入潜水员眼睛,而潜水员因为错觉,认为光始终是沿直线传播,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上去形成的虚像,会

比实际位置高,因此潜水员在水中看见海面上方的海鸥,实际是变高的海鸥的虚像。

故选B。

4、D

【详解】A.利用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为S极,故A错误;

B.利用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右端是S极,左端为N极,故B错误;

C.利用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为S极,故C错误;

D.利用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为S极,故D正确。

故选D。

5、A

【详解】A.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即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温度越高,蒸发越快,蒸发量越大,

故A正确;

B.冰雹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

C.人类活动可以深刻地影响水循环的某些环节,但不是“自由的控制”,故C错误;

D.干冰不是冰,是急剧降温后二氧化碳(常温下是气态)的固态物,也就是固态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A。

6、A

【解析】A、FG线段平行于时间轴,说明该物质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这里应该是凝固点,这是晶体凝固图象,A

正确.

B、GH线段表示晶体已凝固完成,所以凝固点不会随温度降低.B错误.

C、FG线段对应时间内,物质处于凝固过程,应该是固液共存阶段.C错误.

D、FG线段对应时间内,物质处于凝固过程,温度不变,但要放热.D错误.

故选A.

7、B

【详解】由折射定律知,当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故选B。

8、A

【详解】A.当将蜡烛放在a点.此时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

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

B.当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因此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故B错误.

Cb、c点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

投影仪,因此投影仪是利用蜡烛放在点b、c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故C错误.

D.蜡烛放在b点比放在c点距离凸透镜远,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故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

成的像小.故D错误.

故选A.

9、B

【详解】A.手影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渔民叉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光从水中传播到空气发生折射引起的,故B符合题意;

C.因潜望镜内部装有平面镜,且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探究平面镜成像时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斜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在水下的部分弯折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照镜子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错误;

B、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来发现车后障碍物,故B错误;

C、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来清洗一些精密的器件等,故C正确;

D、真空罩中的闹铃虽然在振动,但我们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AC.由图象可知,0〜有时刻内,甲队龙舟的速度始终小于乙队龙舟的速度,由s=W可知,甲队龙舟所走的

距离小于乙队龙舟走过的距离,所以,八时刻甲队不可能超过乙队;

BD.由图象可知,”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两队运动的快慢相同.

13、C

【详解】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与桌面垂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

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A项正确;故A项不符合题意;

B.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故B项正确;故B

项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变短,所以此时像不能与蜡烛B完全重合,故C项错误;故C

项符合题意;

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的同时像也远

离玻璃板,故D项正确.故D项不符合题意;

14、C

【详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根据音色可以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故B错误;

C.声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

D.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15、B

【详解】A.由图丙知,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

BCD.由电路图知,定值电阻和热敏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的电压。当人的体温升高时,R的阻值减小,即电

路的总电阻减小,据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那么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16、C

【详解】A.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故A不符合题意;

B.密度的单位是kg/n?,故B不符合题意;

C.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故C符合题意;

D.力的单位是牛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D

【详解】A.称量时,被测物体放左盘,祛码放右盘,故A错误;

B.硅码要用镜子夹取,不准用手拿,是因为手上会有汗,容易把祛码腐蚀导致测量不准确,游码也要用镇子移动,

故B错误;

C.正常情况下祛码上标的质量是祛码的实际质量,如果祛码磨损了,其实际质量就会小于所标质量,用此磨损的祛

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祛码的实际质量,如仍按标注值读数,测量结果就比实际值偏大,

故C错误;

D.天平的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右侧,说明左盘偏高,所以平衡螺母应向左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18、C

【分析】根据题中“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可知,本题考查密度知识的应用,运用密度的特点,结合浮力、生活

经验,分别判断各个选项.

【详解】A、气体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的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反之当温度的

降低时,体积缩小,密度变大.所以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

方,所以为了避免吸入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应该贴近地面爬行.故A正确;

B、在盐水中,饱满的种子密度大,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所以饱满的种子下沉,所以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

水进行选种,故B正确.

C、飞船采用密度小的材料才能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小质量,以适应其工作的要求.故C错误.

D、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由1«=「丫知,此时质量较小,以防伤人,

故D正确.

故选C.

19、B

【解析】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液滴;B.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变成固

态的小冰粒,发生的是凝华现象;C.冰雪融化是固态的冰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D.水蒸气遇冷会发生

液化现象形成小液滴,积累在草叶上形成露水;

故选B.

【点睛】

解决此题要知道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

程.它需要对外界放热.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它需要从外界吸热.根据以上内容,对本题各个选项

进行分析.

20、C

【解析】使用自拍杆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远相近像变小”,物

距增大,像变小,增大取景范围.故C正确为答案.

21、C

【详解】A.大灰狼的声音被小白兔识破说明声音能通过门和空气传播,通过音色能辨别声音,不能说明液体传声。

故A不符合题意;

B.机械手表放在枕头下面能听到声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利用了声波能在水中传播的特性,说明液体能够传声。故C符合题意;

D.对着山峰大喊能听到回声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和声音的反射,不能说明液体传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B

【详解】A.从树上正在下落的苹果,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站在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学校跑道进行的800m跑步测试的学生,经历了起跑、运动和冲程等过程,所以,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

合题意。

23、B

【分析】对于给出的数据,首先要弄个清楚是否有错误数据,然后再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求出物体的长度。

注意在求平均值时,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应该和给出数据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相同。

【详解】从四个测量结果看,25.83cm的数据是错误的记录,

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即物体的长度为:

25.43cm+25.45cm+25.46cm

1=--------------------------------------------=25.45cm,

3

故选B。

24>A

【详解】A.在周围植树会在噪声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会增大噪声对学生的上课的干扰,不符合题意;

C.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不会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后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到,无法进行学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C

【分析】根据题中“池水中的鱼和射击时应瞄准”可知,本题考查光现象的知识,根据光的折射现象,运用光的折射规

律进行解答.

【详解】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我们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

比鱼的实际位置要高,所以,在射击时应瞄准看到的鱼的下部.

故选C.

26>C

【详解】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由于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射入车内的光线经

矿泉水瓶折射后集中于它的焦点上,时间一长正好使放置于此处的物品起火.

27、B

【详解】由图象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杯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

m=20g>

这就是量杯的质量,即

in杯=20g,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6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80g,则液体的质量

m-m总“〃杯=80g・20g=60g,

液体的密度:

m60g12.

p--=------=lg/cm3=lxl03kg/m3,

V60cm

故选B。

28、B

【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p=《得出两者对地面的压力关系,根据柱体压强公式P=pgh

求出两者密度的关系。

【详解】AC.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由p的变形式可得

K=PaS,Pb,3Sb=3

FbPbSbPbSb

即£,=3居,故AC错误;

BD.根据柱体压强公式〃=Qg/2可得

PaPa

P,_g"a_g4_9

g4g,2%

即0=28,,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29、C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

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作用在与形变的物体接触的物体上;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详解】A、压缩过程中,弹簧变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

B、压缩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的作用,弹力的方向向右;故B正确;

C、弹开过程中,弹簧逐渐恢复原状,形变程度变小,小球受到的弹力逐渐变小;故C错误;

D、整个过程中,开始时,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后来小球受弹簧的弹力向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故D正确.

故选C.

30、B

【详解】A.电源外部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源内部的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故A错误;

B.电流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而自由电子为负电荷,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B正确;

C.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C错误;

D.形成电流有两个条件:有电源和电路通路,仅接有电源不一定有电流流过,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升华吸收液化凝华

【详解】[1][2][3]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吸热迅速的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升华吸热;所以干冰的升

华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

[4]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会液化为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

32、变小变大65%质量变小密度变小沸点升高凝固点升高

m

【详解】(1)口][2|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减小,根据V=一知,体积变大。

P

(2)网某地最低气温为-20℃,根据防冻冷却液的凝固点应低于环境最低温度1()℃以下,则混合液的凝固点约为-30℃

以下;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温度为90〜108℃,根据沸点一般要高于发动机最高工作温度5℃以上,则混合液的沸点约为

H3℃以上;由图可知原液含量在只有“65%”的符合要求,故应选择65%的防冻液。

(3)[4][5][6]⑺现有原液含量为75%的防冻冷却液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汽化会防冻液中的水减少,防冻液的体积减小,

质量减小,与原来相比,防冻液的原液含量增大,密度变小,比热容减小,由图甲可知,防冻液的凝固点升高,由图

乙可知,防冻液的沸点升高。

33>10300不是

【解析】[1]由甲车的sT图像可知,人=0时,甲车在400m处,当,2=40s时,甲车在原点,则通过U40s时路程s=400m,

甲车的运动速度

⑵由s-t图像可知,当U30s时,甲乙两车相遇,则甲车通过的路程

s,=400m-100m=300m;

⑶由图像可知,乙车是在10s后出发的,所以,甲和乙不是同时出发的。

34、<4:1

叫1g

I

【详解】由图象可知,a物质的密度:/>a=T7=-^T=0.5g/cm,

%2cm

b物质的密度:分=等=2^7=23(:1111.

%1cm

所以,paV〃b,且〃a:〃b=l:4,

若用a、b两种物质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甲和乙,

m

则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

〃二21

35、54003000

【详解】⑴lm/s=3.6km/h,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m/s,合540()km/h;

⑵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是超声波传播了两个路程,

s=v/=1500m/sx2s=3000mo

36、热胀冷缩水银

【详解】⑴液体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的。

⑵选择温度计的原则是:温度计内的测温物质的凝固点应该比被测温度低,沸点应该比被测温度高。由于沸水的温度

为100'C,所以,应该选沸点高于100C的物质做测温物质,即应选水银温度计。

37、凝华内凝固

【详解】冰花是室内较温暖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从而形成固态的冰花;且出现在玻璃的

内表面,因为室内气温较高,水蒸气才会遇冷凝华;湿抹布上有较多的水,当水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水遇冷发生

了凝固现象,使抹布与玻璃粘在一起.

38、吸热大

【详解】包住湿球温度计的纱布吸水后蒸发,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湿球温度计的示数比干球温度计的示数

小,两只温度计示数差异越大,说明空气越干燥,因为空气越干燥,包含湿球温度计的纱布蒸发越快,吸走的热量越

多,其示数便越低。

39、向后运动静止

【详解】UH2]甲的图象是S—(图象,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

s甲_20m

v单=—=——=4m/s

而5s

乙的图象是y-f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

v乙=6m/s

丙的图象也是Lf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

v丙=4m/s

由于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此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后运动;

甲和丙的速度相同,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保持静止。

40、dmmLg℃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据此作答即可。

【详解】(1)口]广播操比赛,两臂平展时的长度的约为150cm,合15dm。

(2)[2]每人发到一瓶矿泉水,其中水的体积的为5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