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产权界定的若干问题(1995~2013)
一出资人与公司法人的产权界定出资人与公司法人的产权界定,一般地说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出资人投入公司的股本与其他财产的界限,是对出资人全部财产的产权分割与界定。公司股本的设定与到位,意味着出资人财产中的相应部分转化为独立的公司资产,尽管这部分资产的终极所有权仍然属于股东,但它与股东的其他个人财产已经严格分开。股东仅以这部分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这表明公司资产已经从出资人的财产总量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新财产体。股东拥有的公司资产与其他财产分别承担不同的财产权利与责任,要求这两块财产在数量上有确定的界限,即使在公司股东仅有一个人的独资公司,二者的界限也不容有丝毫混淆。据此,各国公司立法都要求股份公司遵循“股本确定”“资本充实”与“股本不变”三大原则,以保证公司资产具有明确清晰的量的界限。国家与企业的产权界定,首先是国家投入公司的资产与国家其他财产(国库财产、政府机构财产、国有企事业单位财产等)分开。其次是建立一整套制度与规范,以保证公司资产在营运过程中相对于国家其他财产的独立和完整。第二,出资人与公司法人的产权界定,其原意是指股东拥有的公司股权与公司法人拥有的法人财产权的划分与确定。是对同一财产客体的权利、责任的划分与界定,而不是如一般理解的产权界定那样,表现为对有形财产的分割。现代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认为财产不仅指有形物,如土地、厂房、机器、物质产品等,还可以指无形的权利客体,如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因此,产权的划分不一定是对有形财产的分割,还可以是对权利本身的分割。公司资产的原先所有权被分割为股权与法人财产权就是一例。公司股权是股东对公司资产的权利,包括股东作为公司成员在股东会上享有的各项权利,特别是公司重大经营方针与人事安排的表决权;对公司赢利(以股息、红利形式)的分配权和对公司息业时剩余资产的索取权。为取得这些权利,股东对公司承担了若干责任,包括认购的股份资本到位的责任,公司营运期间不抽回股本的责任,不干预公司业务、对外不代表公司的责任(担任公司董事或经理人员的除外),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等等。相应地,公司法人作为法律拟制的独立人格,在承认和保障股东股权的前提下,对公司营运中资产享受占有、使用、处分和初始的分配权。这种权利在现实运用中十分近似于原意上的资产所有权,因此,公司法人财产权往往也被称作法人所有权,它保证了公司法人在现实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像资本所有者那样行使权利,承担责任;保证公司经营行为的合理性。人们在企业改制中要求将国有资产的增值部分划归企业所有。在公司股份资本中形成一定数量的“企业股”,这是对出资人与公司法人产权关系的严重误解。在公司制度下,作为财产主体的企业就是公司法人,此外不存在另一个企业主体。公司制度的建立确认了公司法人对公司全部营运中资产的法人所有权,它包括国家出资人投入的资本,以及这些资本在营运中产生并留在公司使用的资本增殖部分,因而公司法人财产权是在企业改制中确立的充分完整的权利。怎么能够在这个本来已经充分完整的权利之外,再要求其他不应有的权利呢?股东与公司法人的这种权利和责任的界定与行政性职权划分有根本区别。首先,它不是行政上的隶属关系,而是两个平等的市场主体的关系。作为市场交易一方的公司法人是法律拟制的人格,是随公司的组建而诞生的经济组织,不妨碍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平等交易。其次,双方的责权由公司一次确定设立,始终受法律保护。在公司整个营运过程中,出资者无权变更已界定的责权关系,无权收回或扩大公司法人的资产权利。最后,特别重要的是,通过公司制度的产权界定,企业取得了与任何形式的行政性分权相比更为充分的权利,使它能够像真正独立的商品生产者那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第三,出资人与公司法人的产权界定过程同时也是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的确立过程,它在企业出资人与企业其他有交易关系的经济主体之间嵌入新的产权主体,从而使他们相互间的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法人的权利与责任能力根源于它所拥有的独立产权。我国改革虽然早就要求承认企业的法人地位,但在行政性放权的框架内,国有企业始终没有独立产权。企业有法人之名,而无法人之实,企业法人充其量只是在母体内尚未足月的胎儿,还不能离开国家母体独立生存。公司产权的界定过程也是公司法人的诞生过程,随着新的产权主体的形成,原来企业出资人与企业其他有交易往来的经济主体,如原材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企业雇员等的直接经济联系,则转变为通过公司法人这一中介的间接经济联系,使传统的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经营者由出资者的代理人转变为公司的雇员或代理人,从以出资人的名义执行业务转变为以公司法人代表的身份执行业务。尽管经营者为公司服务实质是为出资人利益服务,但区别仍然很明显,公司财产充其量是出资人全部财产的一部分,公司经营的利益至多只是出资人利益的一部分,对于公司经理来说,现在公司利益高于单个出资人利益,这与出资人把自己的全部财产利益置于公司利益之上是不一致的。这就决定了公司经理相对于公司股东的独立性,决定了作为公司法人代表的经理人员区别于传统的业主代理人的行为特点。其次,公司营运中的全部交易活动都是在公司法人与其交易伙伴之间进行的,无论是原料供应商、产品购买者还是公司雇员,都只与公司法人订立合约,发生买卖关系,而出资人不参与经营活动,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由此可见,公司产权的界定并非局限于出资人与公司法人的财产权利与责任的划分,它实质上还涉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全部经济关系以及与之有关的所有各方当事人。这是企业制度改革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重大事件。二国家与企业的产权界定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实质上是按出资人与公司法人的产权关系重新界定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所谓国家与企业的产权界定,是使国家拥有股东权益和使企业拥有公司法人财产权。无论企业被改造成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家独资公司,国家与企业的产权界定都是股东与公司法人的权利与责任的界定,它具有这种产权界定所具有的一般特征。首先,它要界定国库财产与公司法人财产的量的界限;其次,要分清国家作为公司股东的权益与公司法人的财产权益;最后,这个过程是企业法人地位的真正确立过程,它使国家、企业以及与企业有关各方的经济关系发生一系列根本性的转变。但是,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界定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还面临一系列特殊问题,需要做特别的讨论。一方面,国家除了作为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外,对企业至少还有另外两重身份。首先,国家是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主体,是企业的“规制者”(又译“管制者”);其次,国家通过国有银行向企业放贷,是企业的大债权人,甚至是最大的债权人。在国家与企业产权合一的状态下,国家的出资人、规制者和债权人三重身份实质上既不需要分开,又不可能分开;然而在国家与企业产权界定的过程中,这三重身份的分开却是绝对必要的。因此,产权界定过程不仅要调整作为出资人的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而且还同时要调整好作为债权人的国家银行与企业,作为规制者的政府机构与企业的关系,不处理好这三重关系,不将国家这三重经济职能与其执行机构分开,就理不顺国家出资人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分清出资人与规制者的职能,利税分流是必由之路,企业利润应由出资人享有,税收则交付国家财税部门,并对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一视同仁。为了实现利税分流,国有资产的利润收入必须由财税部门之外的另一专门机构收取和管理,以区别于国家“规制者”的国家“出资人”。为了分清出资人与债权人的职能,国有银行必须实行商业化改革,银行与工商企业都应成为具有独立法人人格的产权主体,在市场交易中平等竞争。鉴于国家作为企业出资人与债权人的角色分化,企业产权界定中“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即负债)的界定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企业资产总量等于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之和。在旧的企业会计报表上,两种权益的划分是不明确的。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按照国际规范对企业财务报表做了相应调整,股东权益与债权人权益有了明确划分。企业产权界定必须重视这两种权益的合理分割。改革中关于国家资产的产权边界如何划定,有人认为国有企业的全部资产都应确定为国有资产,这种观点容易引起混乱。改制中所谓国有产权的界定,特指国家作为出资人的产权界定,它应严格限定在“股东权益”的范围内。如果一定要从企业全部资产的角度去观察国家产权,企业全部债务都必须由企业资产予以偿付,因此,对出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企业总资产,而是总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净资产”,它与股东权益是等价的。国家对国有银行当然拥有产权,但这一产权反映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它在银行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不大。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界定为国有资产至少造成重复计算,在社会总量上会引起大幅度高估国有资产的弊端。另一方面,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关系具体表现为一系列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关系,这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传统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通过两类机构实施。①企业主管部门对企业实行直线指挥,是企业的“顶头上司”,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负直接管理责任。②若干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在专门的职能范围内对企业行为实施监督、指导,包括计划、物资、劳动、财政等部门,实际上还包括充当国家“出纳员”的国家银行。两类组织都是同一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其管理行为由同一级政府机关统一协调,从法理上说,它们都是代表国家在管理企业。所谓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就是通过与所有这些政府机构的关系体现出来的。因此,理顺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最终必须具体落实到重新调整所有这些政府部门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上。政府机构的职能要转变,要从对企业的直接行政调控转变为运用立法与经济杠杆对企业的间接调控。此外,一部分政府机构要撤并。目前,我们在改革中已逐步实行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精简,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这个任务完成得还不彻底,尚有待加强。产权改革中更突出的问题是,在原有的政府行政系列中根本找不到能够充当国家股东代表的机构,需要重新组建。重建后的机构应当:①拥有国家作为公司股东所拥有的全部权利:直接拥有公司股票,有权自主买卖;在公司股东会上有权就公司的重大投资决策、经营决策和人事安排等投票表决;其表决权与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相当;公司直接收取分配的股息、红利,并有权利用这些新增的国有资金进行新的投资。②专事股权管理,以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为主要目标,投资不受行业限制,通过投资分散化减少风险,追求资本的安全。国有股权代表机构不仅经营公司股票,而且可以经营公司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目前按行业划分的企业主管部门要向这类机构转变难度很大。因为企业主管部门的行业色彩太浓,难以向投资多样化方向转轨;以往政府机构管的是企业资产的现实运营,是企业的厂房、设备、生产、销售,而股权代表机构则是在股票、债券的层次上管理国有资产,是通过证券市场操作国有资本。③已不再是政府机关,而与政府行政系列脱钩,其绩效考核和奖惩规则也与政府机构有根本区别。以上讨论的内容是产权界定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实现国家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角色分化,不调整好政府机构与企业的权责关系,国家与企业的产权界定就只能停留在抽象的理论讨论上,或者至多也只能停留在法律形式的表象层次,这就不难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说,产权改革是一项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环节的综合配套,互相联动。三股东之间的产权界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国家股东与其他非国家股东的产权界定。除国家独资公司以外,其他公司形式,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都必然涉及多个股东相互间的关系。处理好此类关系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处理好股东之间的产权关系,必须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一)股东共有的公司资产具有整体性与增值性的特征首先,公司资产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并不具备一般商品所有的可分割的性质。当我们在市场上购买马铃薯时,我们可以从一堆马铃薯中一个个地挑选,然后称重、议价,买5斤、10斤可由我们任意决定;但公司资产则不同,它是由不同的生产性资源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其整体价值不等于这些资产的个别价值之和,因此在实物形态上无法拆开零售,公司资本等分为若干份额、为不同股东所有是一个观念形态上的事实,作为股东间买卖对象的,实质上是公司资产的整体,而非它的某一具体部分。只有在公司资产的整体价格被确定时,它的一定等份(即公司股份)才是可定价的。其次,公司资产就其实质而言,是运动中自行增值的资本体,资本价值最终由资本增殖能力决定。无论新老股东都是为资本增殖的目的而向公司投资的,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公司资产的购置价格或重置价格,也不是对资产价值分门别类地评估、加总而得到的公司资产总价值,而是公司资产在营运中获利的能力。不管公司的组建、扩建投入了多少资金,在投资者眼里,一个预期年利润为200万元的公司总是比一个预期年利润为100万元的公司有高出一倍的价值。然而,预期利润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无论根据前三年还是前五年经营实绩都不足以准确推测出后几年公司的预期效益。因此,人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即以资产账面价值作为交易的根据。企业改制前对原有资产和负债进行清理核实,尽可能实现账实相符,是改制中股份作价的前提和基础。企业的利润实绩一般只是作为一个参考指标,用来对资产评估价值做必要的调整。当然这种调整的作用不可低估。例如,当重新评估的资产净值与企业利润实绩相比,资本利润率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时,为保证老股东的权益不受损害,使资产评估的结果与企业的获利能力更相符合,人们往往进一步调高某些无形资产,如商誉等的价值,从而使原企业资产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反映。这种做法显然是符合公司资产增值性的特征的。(二)无论股东有何身份差别,股权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同股同权同责同利的原则尽管公司股票有普通股、优先股等多种类型,但对持有同一种股票的所有股东来说,股权的质的规定是相同的。普通股股票的持有者有权参加公司股东会,行使表决权,有权分享公司股利,并在自己认为适当的时机按股市价格出售股票等。同时,股东承担公司营运期间不得抽回股本的责任,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清偿责任等。这些股东的权利和责任对每个股东都是同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股东会上没有“特殊公民”。股东权利的差别只在数量上,在股东拥有公司股票的份额上。拥有公司100股股票的股东在股东会上的表决权10倍于拥有10股股票的股东;在股利分配中,100股股票的股利也10倍于10股股票的股利。这种量的差别性正是以股权质的同一性为基础的,因此,无论公司股东的身份如何,股东的权责利是无差别的。表面上看,同股同权同责同利是个简单明了的规定,似乎很容易做到。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我们是在传统国有制企业的基础上进行公司制改造,国家对企业既有的权责利关系是改革由以起步的出发点。国家原有的权利和责任与公司股东一般的权利和责任并不一致,有些地方差距还很大,而调整这些权利和责任使之与《公司法》的一般规定相吻合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这些调整尚未完成之前,要求严格实现同股同权的原则,是不现实的。这就造成股份制试点中的股权规定表现出一系列复杂的过渡性特征。即使如此,我们仍然以为,改革一开始就强调同股同权同责同利是必要的,只要条件许可,人们就应当努力克服困难,往这个方向发展。例如,关于国有企业承担职工的医疗费用和退休金支出问题。一些老企业由于离退休职工比重大,负担沉重,如果让公司制改革后新进入公司的非国家股东与国家共同承担这部分费用又不合情理,但将这一负担推出企业,干脆让国家承担,则国家最终也承担不起。因此,人们提出将这部分职工福利资本化,使它成为有一定量年收入的资本金而从国有资产中分出,划归企业职工集体所有的方案。这个方案的好处在于,它有利于实现公司股东同股同权的原则。国有资产卸下了额外的包袱而与其他股东投入的资产处于平等地位,企业职工取得的股权则与国有股、其他非国有股按同等比例分配股利,这个股利恰好用于职工的福利开支。既有的利益格局没有变化,产权关系则进入了规范的公司制轨道。(三)新老股东的产权界定具有典型的市场交易特征国家独资公司的产权界定主要是国家与公司法人产权质的界定。只要强化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国有资产价值评估的高低对国有资产并不造成直接损失,只涉及公司资本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别,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实际增值或流失。但若涉及两个以上股东,公司产权将在股东之间分割,量的界定便成为突出问题,它涉及各方股东的实际利益,是十分复杂而敏感的。当然在新股份公司的组建中,问题还比较简单,股东们的权益以出资金额为依据,股权的界限是清晰的;但在老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中,由于原有资产应如何作价并无精确可靠的标准,公司新老股东的产权界定,即新老股东在公司股本中所占份额的界定,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例如,国家将原国有独资公司50%的股权出售给一个新股东,新股东可能是外资企业、集体企业、私人投资者或某互惠基金组织,但无论哪种情况,新股东都希望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购进股权,老股东则希望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售出股权,成交价必然在二者的讨价还价中形成,而且必须确定在二者都能满意的水平上。显然,这整个过程是一场典型的市场交易。公司增资扩股时的情形也大体相仿,新股东为取得公司一定股份而出资,希望这个出资额越小越好;老股东则希望公司发售的股票价格更高些,因为这同时意味着他拥有的公司原有资产的升值。如某公司决定扩股,将原有资本界定为公司总股本的60%,另外再吸收40%新股,那么新股东以400万元人民币购进这40%股权,事实上也确认了公司原有资产的价值为600万元;如果新股东为取得同样数额的股份而出资500万元,老股东的原有资产就实现750万元的价格。可见,在规范的公司制度下,新股东进入时为取得一定份额股权而支付的价格,直接关系到公司原有股东的资产估价和权益分配,新老股东间的讨价还价必定是斤斤计较的。当然,这种股东间围绕股权买卖的讨价还价只有在参与者人数较少时才表现出典型性。随着参与交易的股东人数增加,通过多边谈判直接进行讨价还价的交易成本就会增大,成交的可能性就会减少。因此,公司股权的发售不得不采取面向公众、定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箱式变电站选购技巧
- 2024无固定期限简单劳动合同范本
- 2024桌椅购销合同
- 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A类及答案
- 市场营销与广告策略分析考核试卷
- 泊寓退房合同模板
- 油炸店面转让合同模板
- 仪器仪表制造业中的智能供应链管理考核试卷
- 兽用药品批发商的供应链金融考核试卷
- 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及其安全防护考核试卷
- Excel 会计记账模板-录入凭证自动生成财务报表(超实用)
- 从高考“函数与导数”压轴题看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纪检监察干部调研报告
- 装修公司员工劳动合同
- 商业混凝土公司商品砼公司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
- 数控技术毕业论文幻灯片 数控立式铣床工作PPT学习教案
- 机械专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3篇
- 立定跳远教案 (2)
- 企业资源计划(ERP)实验报告
- 塔筒制造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程序
- 工地围挡施工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