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_第1页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_第2页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_第3页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_第4页
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当下中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淡薄,这主要表现在自我身份认知的恐慌、家庭观念的冷漠以及感恩意识的缺失等几个方面。作为承受着德育责任的中学语文教导工,理应正视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对中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严重缺失这一状况,并通过对传统孝文化的弘扬、中学生成人意识的培养以及家庭责任感的激发等手段来予以补救。

一个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首先是以一个家庭成员的身份存在着的,一个人只有学会对家庭负责,才能懂得对社会负责。因此,从小对孩子举行有意识的家庭责任意识的教导是分外必要的,例如我们现在传承下来的大量家书,像《孔子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其名贵之处就在于他们在培养子女家庭责任意识上的真知灼见。然而,当下对中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的培养处于一种严重缺失的状态。中学生们在家庭责任意识上到底存在些什么问题,又理应如何变更呢?这些都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导工所要面对的问题。

一、自我身份认知的恐慌

当今中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淡薄首先表达在中学生对自我身份认知的不确定和恐慌。个体总是存在于群体之中的,个体最可凭借的群体中居于首位的一般来说都是家庭,对自我身份认知的恐慌正是个体缺乏家庭归属感的表现。

譬如,一次课堂上,当笔者让学生们自问“我是谁”的时候?竟有好多人语塞。他们想了半天竟只能说出“我叫什么名字”的答案。对自己身份认知都不领会,又何谈对家庭的认知,对家庭的责任呢?也有好多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仅限于“我是我自己”。以致于思想上展现了好多误区。有的学生小小年纪竟发出了:“做人好无聊,好累,真羡慕动物,他们可以弥漫激情的活着。”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为什么而生活,不领会自己的身份价值,这正是当代青少年的共同问题。

有一段时间展现过的青少年自杀现象曾引起社会的强烈议论。其实青少年的厌世自杀便是他们对自我身份认知不明确的最好表达。他们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而当他们回过头来时,同样察觉自己身后一无全体,这时候所造成的恐慌是在所难免的,进展到厌世自杀的结局不能说是偶然的。这也是整个社会在青少年教导问题上的失策和悲哀。

可以说,这种无根的恐慌是青少年家庭责任意识缺乏的最普遍表达。一个尚未独立的个体假设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家庭对自己的重要性和自己对家庭的重要性,对家庭缺乏凭借和信任,那么必然导致家庭责任意识的进一步冷漠。

二、家族观念的冷漠

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话:某某出自书香门第,某某出自名门望族,又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其实这些话都是在强调一个人的家教传统。现在的中学生当中,不少人家庭责任观念的淡薄,不仅表现在他们只愿享受家庭的爱与照管,不愿承受家庭责任,更表现在他们对家族观念的冷漠和无知。

这里笔者所说的家族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每一个家庭都有其渊源:爸爸的爸爸,爸爸的爸爸的爸爸,都是什么样的人呢?还有多少孩子在关切这个问题呢?当下还有没有哪个年青人可以静下心来,去专心地倾听爷爷讲那些以往的事情呢?

在笔者教的学生里面,有好多学生是不知道自己的爷爷的名字的。有学生的祖籍是外地的,当笔者让他向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故土时,他竟只能说出一个地名而已,有的甚至不愿谈起那个落后贫困的所在,这也是他们对家族观念漠不关切的重要表达。还记得一个学生在一篇随笔中这样写道:“那天,听到爷爷去世的消息,心里感到一些悲伤,我的童年是爷爷一起度过的,只知道他很疼我,而对他的印象就只是零星的记忆。父母要我跟他们一起去老家奔丧,我首先想到的是,明天的课怎么办?要知道明天的课都是主课,落下一节就很难听懂了。所以,我还是没有回老家送爷爷……”对于这段习作,笔者痛心不已,这个学生面对伴随自己童年的亲人离去的表现,让笔者很不理解,一面是爷爷,一面是学业,而她竟选择了后者,连自己爷爷的结果一面都没去见。

家族观念的冷漠,家庭认同感的缺失,也促成了上文所说的那种无根的恐慌,他们不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家庭责任意识,不仅表现在对父母的感恩,更表现在对家族渊源的了解,对家族传统的熟谙,而这正是当下所严重缺乏的。

三、感恩意识的缺失

一般来讲,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全心全意的,是彻彻底底的。假设说,爱是相互的,那么孩子对父母也应当是一种全心全意的孝才对。然而现实往往并非如此。

首先,受时代观念的影响,对于父母与子女的地位关系的看法变得不像以前那样严格了。“老爸”、“老妈”们有时被孩子们戏谑成“老哥”、“老姐”的也不在少数。一个学生在一篇作文中,提到父母时俨然轻快地称之为小伙子和小姑娘。对于自己的父母缺乏足够的敬爱,无论如何是不妥当的,在这种观念之下,如何能有对父母的感恩意识?

其次,有相当数量的孩子把父母赋予的一切都看成是理所当然的。父母理所当然地该为自己服务,父母也理所当然地该受自己的气。这种“理所当然”的态度正是他们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表达。在一个同学的作文中,他这样写道:“凭什么你工作不如意就朝我发火,凭什么我们家穷就要我好好学习,凭什么我们家穷就要求我不能出去玩。我要说不,我只容许过一个人自由自由的生活……”这是一个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对于父母的劳累他没有一点感恩,只是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

再者,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当下的好多青少年天性太过突出,对好多东西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往往关注的是一个人的潇洒,一个人的喜悦,而且固执地以为这就是活着的真理。孰不知,这样的观念,却正造成了他们价值观的严重歪曲。

时常有学生问笔者:“老师,这个是不是过时了?”而笔者的回复通常是:“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过时。”例如感恩,这是从古代到现在再到将来都值得培养的一种观念意识。也有好多人把感恩理解为对扶助你的外人的感谢,而往往疏忽了对身边亲人的感恩。孰不知对家人的感恩更是理应的。

四、对策

那么,问题既然领会了,就务必对症下药。针对以上提出的三点,我们可以举行一些必要的措施举行补救。有句话说得好:“即使是神的话语,也需要推销给众人,否那么他们不会采纳,生硬的演说不会有什么效果。”笔者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对于中学生家庭责任意识,除了要对其举行批评教导之外,还需要有策略、有手段地举行家庭责任意识的激发。那么,如何找回青少年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呢?初步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传统孝文化的教导不成懈怠。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那些对待父母感天动地的行为,在我们今天看来有些愚孝的味道,但正是这个愚孝才真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只要我们稍微加以改造,去除其中愚昧落后的因素,这些祖先的感人事迹还是可以持续发挥它们的感召力的。

其次,培养中学生的成人意识,让中学生们去切身体会父母的劳累。这个也是要用教导和激发的方法。要时刻指点他们,他们不是毫无是非观念的儿童,他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家人负责。要能够深刻理解诸如“一生一世骨肉不分开”等根本家庭观念。同时,要让学生们感受得到肩上的重任。要让他们知道,他们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独的奋斗者,他们的行动总会得到家庭的强力支持;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是肩负着先辈的使命而生的,他们是一段血脉的传承者。

再次,要通过对比来激发他们的家庭责任感。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案例,一些有着国恨家仇的孩子,往往会成大器。同样的,当看到别的家庭凭借家庭成员的努力由衰微变得强大起来的时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